第一篇:组织部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组织部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责任重大,并且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认为,组织部门要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工作切入点,围绕建设“和谐队伍”、“和谐班子”、“和谐组织”、“和谐机关”做文章,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中去,好范文版权所有推动和谐社会不断发展。
一、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努力打造“和谐队伍”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首先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打造“和谐队伍”,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严把“入口”,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员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打造一支和谐的党员队伍,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至关重要。应当注重建立完善党员培养纳新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质量。工作中,我们组织实施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源头培养工程”,加强对“红星少先队员—红星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党员”相互连接的递进培养,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突出做好在青年、妇女、高学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调优、调强、调活党员队伍结构。我们专门制定了发展党员五年工作规划,从今年开始,每年使35岁以下青年党员、妇女党员、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的比例分别提高1.5%、0.6%、1.6%以上,力争用5年时间,使我市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抓实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要打造一支和谐的党员干部队伍,重要的是构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机制,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能力。当前,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应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探讨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工作中,我们突出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建设,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党员干部的不同需求,将党员干部培训分为不同的培训板块,针对不同板块党员干部的特点设置不同培训内容,采取邀请老党员讲课、瞻仰革命烈士祠、参观山区治理现场、把培训课堂搬到经济发展前沿等灵活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初步构建起了“板块式”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已培训村级干部5期780人次,副科级以上干部3期180人次。
3、畅通“出口”,不断纯洁党员队伍。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打造一支和谐的党员队伍,重要的是探索建立党员激励奖惩机制,畅通党员队伍“出口”,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工作中,我们重点建立健全党员动态评价、民主评议、资格年审等制度,全面推行《党员证》管理,对党员的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民主评议等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年审,凡不符合党员标准要求的,一律收回《党员证》,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二、以基础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选任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班子”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1、突出基础化、规范化建设,为正确评价使用干部奠定基础。各级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我们本着从基础化、规范化入手,积极探索应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准确、快捷、高效的干部信息管理模式,创建了干部任职回避休息库,实现了对干部基本情况及社会关系的信息化管理。实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核制度,打破过去“不动干部不考察”的传统模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采取跟踪考察等方式,及时延伸考核触角,努力把考核范围扩大到领导干部职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分类建立“一把手”、经济型、党务型、科技型、管理型等不同类型的后备干部队伍,并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做到备得好、用的上。
2、实施“阳光工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制定体现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
领导岗位上来。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公开”,即公开考察对象、公开考察程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考察结果,使考察工作由原来的“神秘感”变为“透明化”。坚持“民意否决”制度,对群众公认能力较差、政绩平平,或有这样那样问题、群众反映较大的,原则上调整出领导班子,真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和谐局面。
3、建立科学的选任工作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在科学发展中积极干事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我们通过绘制形象直观的工作流程图,以“文字 图表”的形式予以展示,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都有章可循。选拔任用干部,严把推荐关、考察关、程序关、监督关,对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进行科学、明确的界定,保证参加民主推荐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考察干部注重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群众对推荐人选的公认程度,同时注意征求纪检、综治、计生等一票否决部门的意见。坚持专职监督与兼职监督相结合,正职监督与副职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构建起完善的干部监督体系。
三、以创新工作机制为重点,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努力探索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方法、途径,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富于创造性。
1、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谐农村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构建和谐农村的本领,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农村的重点问题就是解决人的问题,面临的突出任务就是如何尽快提高村干部的执政能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如何加强对各类经济产业链中致富带头人的组织、引导、管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面对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产业化链条上的各类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党员为主体,通过依托产业建立党组织,探索出一条农村“产业建党”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同时,针对换届后的新形势,围绕村级事务管理、党员管理等重点方面,制定了《加强村级管理的规定》,不断加强村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了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与山农大继续联合办好农村干部大专班,目前,第一期200多名学员的大专班已经毕业,第二期近期即将开学,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干部”的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
2、以“两服务、三参与”为抓手,努力建设“和谐社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联系群众、服务社会,提高党在城市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舞台。由此,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不仅是关系到党的领导基础和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县级城市来说,社区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必须不断加强社区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才能维护社区的安定和谐局面。近年来,我们针对县级城市社区特点,在全面完成村改社区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完善了“两服务、三参与”(社区党建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居民群众服务,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的建设、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的活动、“三离”党员和“两新”组织参与社区党的组织)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立“三会共商”机制(市里成立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落实“三离”党员(离退休党员、离岗离职党员和离乡进城务工经商流动党员)进社区,把从单位游离出来的党员及时组织到社区党组织中,实现了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党员的全覆盖。今年,我们又推行了以“一套班子、两套人马、一区两制”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3、以落实“双百”规划为目标,不断扩大党在民营企业的工作覆盖面。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去占领这一新领域,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民营经济业户已发展到近2万户,民营经济占到了全市经济总量的64以上。面对铺天盖地的民营经济发展形势,从去年开始,我们制定实施了民营企业党建“双百”规划,提出3年内(到2006年),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的达到100%、职工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达到100%”的“双百”目标。好范文版权所有通过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实行发展党员责任制、党组织组建限时制和销号制,积极开展争创“五好”党组织、五好”党员等活动,促进了“双百”规划的有效实施。目前,全市50名至100名职工的民营企业有党员的已提高到87.3%;100名以上职工的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提高到86.5%。下一步,我们准备将规划目标前移,争取使30人以上的民营企业有党员的达到100%,50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达到100%,以进一步扩大党在民营企业的工作覆盖。
四、以提升公道正派形象为重点,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和谐机关”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的素质优劣、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工作的水平和组织部门的形象。组织部门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好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和谐机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素质提升快捷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干部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组工干部,只有实现自身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成为组织工作的多面手,才能适应工作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我们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激励竞争、实践锻炼等机制,坚持“开门评部”、“开门纳谏”,组织开展以“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学习小组、每天阅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每月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每季度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定期组织组工干部到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了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提高。
2、部门工作规范化。规范组织部门各项工作,是保障组织工作畅通运行,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制定了《组织业务工作规范》,形成严谨、有序、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了岗位目标责任制,每一科室、每一名组工干部,年初制定岗位目标,半年进行实绩展评,年终组织成果展示,为每一名组工干部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励他们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开通《青州党建》网站,构建起新型党建工作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办公网络化、无纸化,有力地推动了组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3、队伍管理人性化。组工干部工作任务重、思想压力大,为他们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人尽其才、各显其能,是各级组织部门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性化管理贯穿于组工干部教育管理、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建立了部领导定期谈话制度,开展新老组工干部“一帮一结对帮带”活动,注重从学习上关心、工作上关怀、生活上关爱每一名组工干部,促进了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开展“进组工干部之家,知组工干部之情,解组工干部之忧”活动,努力为组工干部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第二篇:发挥组织部门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发挥组织部门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从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组织工作为构建和谐杜
会提供组织保证的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组织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把握组织工作,研究和谋划组织工作,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一,强化三个意识,着力提高组织工作服务于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关键是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提高他们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不断增强组织部门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要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切实提高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要畅通服务渠道,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高组织部门的亲和力和服务对象的认同感。二要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服务的实效性。要针对组织工作的特点,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和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中蕴含的丰富的经济、组织、人力、科教、文化、信息、政策等资源,与时俱进地推动组织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三要强化机制意识,解决服务的长效性。服务是党建和组织工作的水恒主题,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机制加以保障。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必须着眼长远,通过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使管理和服务有章可循,在规范中提高服务质量,在严谨中体现细致周到。
第二,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既要靠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也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激励和监督。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在以增强五种能力为重点,提高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驾驭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真正懂得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政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凭实绩用干部,引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建立和完善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干部大盘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社会环境。
第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合肥是一个科教城市,具有相对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中,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把各类人才聚集到加快建设和谐合肥的伟大事业中来。要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制定政策,就是要在准确把握人才情况和认真总结人才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完善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明确发展目标,坚持分类指导,研究制定人才工作发展规划,推进人才法制建设。整合力量,就是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整合开展人才工作的各种积好范文版权所有极因素,形成开展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营造环境,就是要动员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人才
第三篇:档案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之初探
档案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之初探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和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功能与作用,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档案,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它表现为法制健全,社会各阶层人们享有平等的民主政治权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和谐相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极强的工作,档案工作的主体是档案,即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具有延伸人类记忆,文化存贮,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资政决策,知识产生,社会调解等作用,它作为社会共享的知识资源,无疑是社会前进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这些宝贵的知识资源,充分发挥档案本身的功能和作用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档案工作自始自终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企业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众多工作中的一项,企业档案工作应以满足企业各项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技术与管理方法,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发,为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档案事业的发展,而档案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之一。锡矿山自清光绪二十三年开采,1950年成立锡矿山,档案工作始于1950年,相继成立了保密档案室,档案室,档案科,1988年成立了锡矿山档案馆,199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档案馆,馆库面积750平方米,馆藏58220卷册,按档案的性质的不同,分为文书,声像,科学技术,经营合同,会计档案等,档案资料为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建设,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下面,笔者就档案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科学认识档案的社会功能及其延伸功能
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档案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机关工作查考的依据,二是生产建设的资料,三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四是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五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除了基本的存史利用功能外,人们逐步了解并更关注档案的其它社会功能和延伸功能,主要包括:第一,资政决策参考功能。档案发挥其信息服务作用,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资政决策服务;第二,社会教育功能。档案馆承担起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重任,成为表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人民群众接受终身教育的“社会课堂”;第三,信息传递功能。档案馆作为保存档案的基地,在信息传递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档案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馆外资源,与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将为信息化建设产生独特的作用;第四,智力开发功能。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智力资源。档案馆作为这种智力资源的保藏地,除了提供社会咨询服务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及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提供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丰富的馆藏,吸引社会用户来馆利用档案信息,并直接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激励人们的探索精神,启发人们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从而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第五,学术交流功能。档案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经验与
教训的总汇,它又经过档案工作者的收集,整理,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而成为系统的,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馆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第六,文化休闲功能。为了适应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和加强前瞻性,主动承担起开发公共消遣方面功能的责任,推动档案馆向大众化,公共化方向发展,为档案事业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第七,市场服务功能。档案文化资源的唯一性和稀缺性是档案馆能够在城市文化领域内大展身手的依托和后盾。档案馆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和行业特点,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商业性文化产业方面双管齐下,努力为文化市场服务,并以实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三 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努力打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平台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这既是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充满风险的“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医患纠纷,工农矛盾,土地争议等,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对档案的需求日益高涨,人民个人查阅利用档案率近年来呈直线上升之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来越重要。档案工作应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多方面入手,整合资源,丰富馆藏,积极参与,让民众在建立的档案网络中得到应有的利益与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服务。企业档案部门应按常规接收所属单位因产权变动后属本企业所有的档案,收集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相关的档案,收集宣传报导本单位的新闻资料,根据资产管理权限接收无法人资格的所属单位档案之外,还应着手研究优化馆藏结构的方法,加强向社会接收和征集档案,对于一些家庭或个人档案,也可通过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收存起来,要更多地接收公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材料,如照片、录音录相资料、收藏品、纪念物等,以满足人们的休闲愿望。同时,加快网络数据库建设,以资源共享弥补资源配置的缺陷,如切实解决档案部门参与电子政务资源建设等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虽然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各地档案馆也明显感到结构单
一、资源不足的缺陷,还有许多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档案尚未进馆,或者说未全部进馆。但是,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努力,不断拓宽档案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是可以为增进档案工作的服务效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的,也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有效的服务平台。
(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保证档案服务工作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其显著标志就是几乎所有信息都被转化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1”、“0”代码进行管理,这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档案信息化的实质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组织与规划下,以馆藏为基础,通过一切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和途径,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满足信息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它是以信息为导向,以计算机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以网络建设为依托,形成与时俱进的新型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其社会化服务能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档案信息价值的增值,优化决策。当前,各级档案部门应依托电子政务工程,把现行公开文件信息化纳入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化加工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开文件目录信息和全文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公开文件计算机查询,触摸屏自助查询和网上查询,同时加强区域文件信息共享建设,构建共享信息量网络。
(三)开展现行公开文件利用工作,创建锑都陈列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国家档案局对档案工作提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第一档案工作实施三大战略【以人为
本战略,服务为先战略,安全第一战略】,第二建立三个体系【覆盖人民群众的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的安全体系】,第三实现五位一体,即把档案馆建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信息利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档案中心或备份中心。第四建设档案强国。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这种体制促使档案部门更加注重档案实体保管利用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两种职能的协调,注重档案念管理与档案提供利用的协调,注重历史档案开发和现行文件利用的协调。
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深入贯彻上级档案部门精神,锡矿山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利用馆藏的丰富资源,创建了声像档案室,锑都陈列馆和现行文件中心。锑都陈列馆和声像档案室历年来,共接待5468人次,其中外国来宾495人次。利用档案阵地,在宣传档案的同时,更展示了企业的荣誉和辉煌,弘扬了企业文化,树立了企业品牌,锑都陈列馆成为了公司对外展示的当家招牌,为公司对外拓展业务起了重要宣传作用。锑都陈列馆共分为企业简介、组织机构、开采伊始、历史名矿、企业发展、企业优势、亲切关怀七片。馆中展示了缩微照片105张,各种荣誉证书82本,奖牌、奖状奖杯50件及其它资料60余片。以百年沉积、三大开发、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主题为主线将百年老矿锡矿山的渊源、革命传统、科技创新、文化底蕴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了:1950年刘少奇就锡矿山收回国有所有作出专门指示的重要照片材料;湖南有色股份在香港上市,锡矿山作为公司主业捆绑上市;锡矿山的精锑、氧化锑获国家出口商品免验证;“闪星牌”三氧化二锑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命名为“中国名牌”产品等八十多项荣誉及54项国家、省部级大奖,20多项国家专利。锑都陈列馆是湖南第一家企业展览馆,展览馆以翔实的史料,展示了百年锑都风采,体现了锡矿山人放眼世界的胆略,反映了锡矿山人团结务实的品质,折射了锡矿山人坚忍不拔的意志,构筑了锡矿山人永创一流的气魄。它向世人昭示了一个以锑采、选、冶为主,集锌冶炼、化工为一体,年产4万吨精锑、4万吨精锌、10万吨化工产品的大型有色联合企业的历史与辉煌。
档案部门不是立法机关和重要的执法部门,而是保管党和国家形成书面文件的方针、政策由档案部门保管,是当地政策中心。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开放档案,让群众可以查找到所需的政策法规,使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档案开放不能落后于群众的要求,要及时地走在群众需求之前。为民服务,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利益,营造团结互爱、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是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公司现行文件中心的成立,则在党、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之间搭起了一条便捷的信息通道。打破了现行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档案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将以关注历史文献,汇集地域文化、历史档案遗存为主的档案馆推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上,也扩展了档案工作的视野。是档案馆更新观念、服务大局、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近年来,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接待查阅者3567人,通过向社会各界提供招商引资,房屋拆迁,劳动保险,优抚待遇,土地征用,离退休待遇,人事任免,合同协议等方面的已公开现行文件资料,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查阅档案的迫切要求,使红头文件走出了机关,贴进了百姓,服务了群众,架起了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
(四)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是每一项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档案事业能否兴衰,是否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队伍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势在必行。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呈“爆炸”式发展,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都对档案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档案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应当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比较广阔的大档案意识,大历史意识和比较强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胜任为和谐社会服务的要求。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档案工作应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以人为本,真正发挥档案工作“五位一体”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如何加强组织部门建设
如何加强组织部门建设?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在过去,实验区组织部门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组织部门应该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树立更良好的新形象。
一、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上入手。
1、加强教育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思想素质
一是进行人品官德教育。围绕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为谁当官,当什么样的官;如何用权,权是谁给的等问题。引导大家按照党纪党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使他们端正思想态度,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经常教育组工干部“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一心用在工作上。二是进行爱岗敬业教育。用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组工干部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引导他们站在大局上看问题,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利益关系,增强组工干部责任感,事业心。三是进行靠素质立身教育。针对在县(区)组工干部“出路窄,提升慢”的模糊认识。有的放矢地摆事实,讲道理,在组工干部中叫响了“出路千万条,素质最重要”的口号。四是进行淡薄名利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组工干部进行淡薄名利教育,使每个组工干部认识到当官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无私奉献,不是为了谋取私利。
2、严格落实制度,加大组工干部管理力度
在落实制度上首先坚持在“严”字上下功夫,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结合“组工干部学习、履行职责、遵规守纪、管理情况”量化结果,讲评做到指名点姓,批评不迁就照顾,不留情面。克服“怕伤感情,怕惹麻烦,等靠上级”的思想,其次是坚持在“细”字上下功夫。严抓细管,注重在细小环节上比高低,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把落实制度的质量作为一个硬指示来完成。
第三,坚持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防止了组工干部工作片面,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3、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着眼放在调动组工干部的积极性上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才有主动性、创造性,标准才能上去。组织部门领导要在帮助组工干部解决三个方面的矛盾上下功夫。一是帮助组工干部排除家庭困难。二是关心组工干部的成长进步。三是帮助组工干部善于优化人际环境。
4、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帮助组工干部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上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组工干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提高很快,进步也快,而有的却没有多大的长进呢?差别就在于自身努力程度不一样。
(1)组工干部要强化自我培养意识。不同层次的岗位,对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一个组工干部要争取进步,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干好,还必须有自我培养意识。只有那些善于工作又善于学习总结的同志,进步才能快,才有发展后劲。如果个人缺乏进取和奉献精神,甘于平庸,思想懒惰,外部条件再好也白搭。
(2)组工干部要在实践中摔打锻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以检验,每名组工干部都要在组织部门整体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在实践中摔打锻炼,增长才干。
(3)组工干部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总结不仅仅是半年、年终的事,对做过的事情都要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有心人,做过的事情回头想一想,走过的路回头看一看,一点一滴把工作中的所得所失总结出来,悟出“过五关斩六将”的规律,真正做到过一关进一步,“吃一堑长一智”,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
二、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入手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成为知识广博、善于学习的组织部门。
二、建设“创新型”机关,成为思想解放、勇于实践的组织部门。
三、建设“服务型”机关,成为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组织部门。
四、建设“开放型”机关,成为沟通内外、信息畅通的组织部门
五、建设“廉洁型”机关,成为勤政廉政、纪律严明的组织部门
第五篇:如何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如何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组织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工作大局,围绕提高部机关管理水平,加强组工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强化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和谐发展的推动力,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力,狠抓机关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开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新局面。首先,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以建设学习型团体、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坚持把组工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作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组工干部队伍。组织组工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实行交流学习制,通过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形成“共学、互帮、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实行定期业务培训制,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学习和专题讨论;举办组工干部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多方面培训组工干部业务知识和锻炼业务技能;推行组工干部联系村制,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组工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升华理论知识,提高实干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了组工干部在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组工业务、拒腐防变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为干好本职工作夯实基础。
其次,强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组织部门是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能部门,注重加强作风建设,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知识分子之家。转变服务观念,引导组工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切切实实现由“管人”向“服务”转变,坚持从小事出发、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好事做实,成绩面前不夸耀、困难面前不退缩,把“关心人、爱护人、凝聚人、感召人”的服务理念体现在精神上,落实到行动中。为广大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在开展“下基层”活动中,组工干部深入镇(街道)、市直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现场办公等形式,听民声、问良策、办实事、解难题。最后,强化监督管理,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组工干部的形象往往代表了党的形象,做好组织工作,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尤为重要。要继续在部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要对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总之,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保证,进一步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队伍,树立一流的形象,创造一流的业绩。更好地树立组工干部政治坚定的形象、开拓进取的形象、求真务实的形象和公道正派的形象,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抵制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能力,切实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形象、形成一流作风、善创一流业绩的一流队伍,让党委满意,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