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农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当前农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共有村党支部,农村党员,平均年龄,其中35岁以下,55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初中级以下文化程度。外出流动党员,其中青壮年党员。由村主职干部,平均年龄,其中中专以上,高中,初中及小学。从行业分布来看。
以上数据显示,党员队伍中,中老年党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所占比例较大没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依然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同时,55岁以上的党员数量在增加,农村党员年龄老年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条件
1.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变“种粮收税”为“种粮补贴”,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农民负担,税费征收问题是造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导火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特别是近几年来,除取消了农业税费的征收外,政府每年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反“收”为“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2.村务管理逐步规范,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形势下实行村级重大决策“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议事,决事和行事的积极性,形成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的民主气氛,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要求,增强了村干部和群众的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观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契机。
3.干部职能进一步转变,变“催粮收款型”为“服务发展型”,有利于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开始从催粮收款,派工投劳等繁琐的事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解决事关本地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三.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下降。作用边缘化现象。一是办事无钱。集体经济空壳,集体收入来源不宽导致村里投入公益性事业的资金很少。二是发展无力。少数村级组织负责人观念保守,经济思路不清,削弱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账务失管。独立经济支配权。
2.党员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严重。二是党员队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三是党员队伍致富能力较弱。四是党性观念淡化。
3.村干部对建设新农村缺乏内动力。一是责任与权力不对等,没有拍板的权力。二是付出与报酬的严重失衡。三是债务负担过重。四是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不健全,后顾之忧没有完全解决。
四.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选贤任能,在抓好村干部配备和使用上下功夫。首先要抓好“选人”。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风险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第二要抓好育人。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第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
2.强化培育,在提升党员创业创优能力上下功夫。一要突出发展重点,着力改善党员队伍机构。要注重从创业大户,优秀青年,外来客商中发展党员。二要加大培育力度,努力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三要创新活动载体,激励广大党员争先创优。开辟党员创业绿色通道。
3.拓宽思路,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一是抓住盘活资产者一关键点。二是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点。三是抓住结对帮扶这一关键点。
4.健全机制,在推进村级管理规范化程度上下功夫。规范的管理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有效的服务机制,加强自然村村民小组账务的管理。
5.提升素质,在提高村级组织化解矛盾能力上下功夫。各类突发性事件频发。推行民主听证制度,夜访农户等制度,连心桥,把信访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村干部矛盾纠纷调处培训班,排头兵。
6.规范待遇,在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岗位公职化
制度,评优秀,完善奖罚机制。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基层盟组织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盟的基层组织工作建设
2014年,是民盟“基层组织建设年”。
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兴未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民族共同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群体抗争事件、民族地区的矛盾、社会各阶层时时发出的不和谐的声音,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这样的特定历史形势下,作为一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我觉得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有使命感,建设好我们的支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是2010年申请,2011年获准加入民盟道里二支部的。二支部是一个温馨、和谐、团结、奋进的优秀集体。在二支部,个人获得了很好的成长。
首先是参政党意识。加入二支部后,在组织活动中我逐渐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共产党是主角,多党派是配角。但配角也是不可或缺的,缺了配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出大戏是不可能演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参政党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参政党的基本职能就是“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围绕着这两大职能,我们的作用是:反映民意、建言献策;面向社会,服务人民;化解矛盾,促进和谐。通过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以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参政党与执政党,地位有别,作用不同,但奋斗目标都是一致的。参政党的责任就是帮助中国共产党执好政,掌好权,从而实现“中国梦”。
因此,我们必须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热心盟务、乐于奉献,一方面能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努力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以工作成绩赢得单位党组织的重视和群众的信任,二是真正树立参政党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所为,有所成,从而实现组织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个人觉得,继承民盟先辈的光荣传统,“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民盟人切不可妄自菲薄,我们真的要能够让自己,让我们的支部如星星之火,也能为祖国建设的道路带来微微光芒,而最终会让这光芒汇聚成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理想的强大动力。
其次是在活动中成长。
“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民盟道里二支部在商主委的领导下,组织活动一直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注意质量,因此每一次活动都取得了上佳的效果。每次支部活动都那么让人难忘,每次活动都充满了温馨。每年年初我们都有支部会议,会议都开得非常成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全体盟员共同商讨,制定了的支部活动计划;走进基层的考察活动,让大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调研活动,让我们支部了解到,大道里的建设我们也可以为之添砖加瓦;每年的植树节,哈尔滨这片黑土地上都有我们支部种下的小树;尤其是我们的送教下乡活动,有幸作为授课教师的一员,和支部和盟市委的领导一起顶风冒雪下乡送课的经历,感受着兄弟学校的真挚的感谢,看到我们的努力能有金灿灿的果实收获,真的感觉到身为民盟人的幸福,也更坚定了加入民盟组织的初衷。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爱国、敬业、有才”会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二支部现在也走出了好几位盟的支部领导,如今因为盟务的关系,他们不能像以往一样和我们一起参加二支部其乐融融的各项活动了,但是,对商主委对二支部对盟组织的感谢却是我们不变的共同的心声,成为民盟人是我们的幸运,共同走过的这一程,是我们今生共同的精神财富。
对现在的民盟基层组织建设谈一点个人浅薄的想法: 1.要加强盟史知识学习。
有些盟员,对盟史全然不知,或者知之不多,这一点比较遗憾,应该补上盟史知识学习这一课。因为,学习盟史,可以使我们在了解老一辈是怎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共同追求民主、追求真理、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史实的基础上,吸取历史素养,学习、继承与弘扬民盟前辈的传统、风范、学识、人品和风格;学习盟史,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学习盟史,可以强大我们立身行事的精神支柱,更有力地激发我们每一个盟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主动性,喷涌出我们的参政议政高涨热情与创造力。知盟才能爱盟,爱盟才能为兴盟尽力,所以要加强盟史知识学习。
2.盟的基层组织建设可以考虑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有效沟通与联系。如今人们之间的联系由QQ到飞信到微博到微信,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也意味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断出现新的更快捷的方式,民盟基层组织因为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地域分布也很广泛,利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能加强成员之间的彼此联系,提高民盟组织活动的效率,从而增强盟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3.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加强各支部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支部间的联合活动,取长补短,增进活力,同时也为盟员提供更大的交往平台,促进盟员更好的发展。
4.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加强民盟小组的建设,也就是盟员在基层,发现一些品德高尚、业务精良、或者学有专长的朋友们积极引进到盟组织内,多建立这样的小组,主动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5.在基层,我们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面对社会上各种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民盟的基层组织可以通过我们的有效途径,有礼有节地与之进行有效的斗争。
总之,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基层组织建设是事关民盟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立足“强组织、增活力、塑形象、促发展”,不断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引向深入,为新形势下民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民盟道里二支部
栾红军
2014年8月1日
第三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
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没有采用)
(2010-8-15)
近年来,金马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一、以企业干部任期目标管理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企业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相继开展了企业基层组织集中整顿、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企业基层组织建设等。特别是2005年企业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以来,按照上级“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推行了企业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用目标选干部、管干部、促干部的长效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推动了企业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二、坚持点线结合,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点”,就是加强党建示范点建设,通过培植典型、示范带动,以点上突破促进面上提高。公司共有10个党支部,每个支部都设有示范岗位、标兵岗位、科技带头人岗位和金牌工人岗位等,集团连年被评为市级基层党组织。党在企业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立即组建,组建率100%;不具备条件的,也要通过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等形式,如:房产公司、进出口公司、物业公司等,基本实现了工作全面覆盖。“线”,就是依托行业和属地,建立
党组织,如公司下属的中韩合资企业,因厂址迁徙,及时办理移出手续,重新建立党组织:锦湖金马化学有限公司党支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行业属地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发展党员方面,重点突出发展行政和生产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着力在消灭党员“空壳厂”(公司)上下工夫。
三、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公司设有党委、党总支,负责各支部党组织工作,每个支部控制在10-50人,选举产生支部成员,由公司党委审批后公布。公司党委列出专项资金,为支部活动补充部分经费。创先争优活动中,公司党委为了便于各支部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购进了1000余册各种图书、杂志,并将五楼图书室、乒乓球室搬迁一楼大厅,活动面积增加了一倍。同时还开展了安全生产月知识大赛、职工合理化建议等。办公楼前设有休闲广场、篮球场、楼内还设有阅报室等,就近就可以开展小范围的各种学习和娱乐活动。先进性教育时,公司党委还开展了送给退休党员一封信活动,把无法参加集中学习的帮教党员设定了“帮教日程表”,送课上门,补课到家。
四、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力促企业党建工作上档升级。先后组织了800多人次企业标兵到沂水大峡谷、曲阜、青岛水族馆等旅游,激发工作热情。同时还组织技术骨干、政工干部等外出观摩学习,不断增强加快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每年有1000多人次干部接受各类培训。金融危机时,党委还开展了“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思想大讨论,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组织开展了“结穷亲、帮困难、受教育、促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按照上级“三个体
系”建设的要求,在企业中努力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干部“星级管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等长效机制建设。
第四篇: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对农村信访的影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渐显现。最突出的表现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大幅度增加,有的还酿成群体性事件,不仅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工作秩序,更影响农村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积极探索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有效化解农村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
一、新形势下农村信访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农村信访,是新形势下农村矛盾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转轨、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驱动的结果。大量事实说明,基层组织与当前农村信访和农村矛盾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从信访内容上看,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当前,农村信访主要内容有村级财务问题、村干部作风问题、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环保问题。勿容臵疑,村级财务和村干部作风问题,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基层组织村在的问题。如: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村务、财务不公开,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干部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成为激化干群矛盾、引发信访的直接动因。土地征用问题和环保问题,表面上与基层组织建设关系不大,但实际上同样与基层组织有着密切的内部 关联。如:不依法办事,土地未批先用,少征多用,征而不用;土地补偿费发放不公开、不公平,暗箱操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损害群众生活生产,成为引发群众信访的直接诱因。
(二)从信访主体上看,个别基层党员、基层干部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一些集体上访。个别党员和干部,特别是一些从村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干部,参与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是当前农村信访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政治责任感不强,党内纪律观念淡薄,对群众的问题,不是通过正当渠道向组织反映,而是直接参与集体上访;有的还为了一已之利,打着“民意难违”的幌子,成为一些集体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的挑头人;有的不直接参与,而是背后出谋划策,煽风点火,成为幕后指挥者和策划者。农村党员、干部参与集体上访,往往使信访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的对抗性增加,是基层组织弱化的一种表现。
(三)从信访矛盾防范和化解上看,基层组织凝聚力、控制力、战斗力至关重要。基层组织凝聚力、控制力、战斗力,是有效防范和化解群众矛盾和信访问题的决定因素。基层各项制度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基层组织有威信,有凝聚力,群众满意,从根本上可以减少群众矛盾和信访问题的产生。基层组织的控制力、战斗力强,信息传输渠道畅通,信访矛盾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健全,能把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一时不能解决,也能做到矛盾不激化、不升级,控制事态的扩大。反之,如果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控制力、战斗力,矛盾纠纷发现、调处、化解不及时,遇到 问题干部之间相互推萎、争相躲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个别问题局部化,局部问题面上化,就会使事态扩大,严重的还会酿成群体性事件。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在化解群众矛盾和解决信访问题方面存在不足。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是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创建文明生活的领导者。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基层组织在有效化解群众矛盾和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上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认识上存在不足。一是重发展,轻稳定;重经济利益,轻群众利益;重经济工作,轻信访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性。二是对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的职责认识不足。不少基层组织对上访事件的处理不够主动,认为事不关已;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及时研究解决、解释与沟通,对群众的困难漠不关心,甚至还相互推卸责任,矛盾上交,从而失去问题解决、矛盾化解的有利时机,导致事态扩大。
(二)基层组织控制力缺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迅速发展,处于转型期的基层组织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客观上,基层组织的控制力正在弱化,基层组织对百姓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一方面,目前农村分户经营、单独生产、群体性活动少、流动人员多,集体制约和监督力 相对降低,传统的行政干预难以奏效。另一方面,行政村的版图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少行政村原有的管理机制却没有升级,无论从党员管理、还是干部选拔、或是村民间的矛盾调解制度,都少有改进。以前,村里人口少,群众和干部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有事情也能及时沟通,一有矛盾能及时化解;现在,人口多了,流动性增加,干部与群众之间鲜有往来,群众的意见不能全面反映到基层组织,上级的政策又不能及时传达下去,沟通困难,误解增加,群众矛盾和上访苗头很难及时发现,一旦发生群访事件,工作极易陷入被动,局面难以控制。
(三)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存在不足。当前,农村党员和干部素质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受文化素质的局限,农村基层干部对于信访问题、群众矛盾,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处理和化解的方式方法上,都与当前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具体工作中,不少基层干部缺乏处理群访事件的经验,群众工作能力较弱。有的村干部面对群访事件畏难情绪严重,一有事情避之不及,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响。
三、强化基层基础是减少和解决农村群访问题的重要手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农村矛盾和信访问题产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防范矛盾产生的第一道防线和化解矛盾的第一道关口。有效化解农村矛盾,减少和解决农村信访问题,必须关口前倾,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明确信访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关键在于干部。如果一个地方的村干部越是素质低,作风差、能力弱、人心散,那么这个地方越是混乱落后,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群众上访事件也就越多。为此,要搞好信访工作,必须以村级班子建设为抓手,彻底改变班子关系不睦,民心不聚,工作不力的状况。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培训和整顿相结合的方式,对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问题比较突出的村班子进行调整,选拔群众基础好、办事公道、能掌握全局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妥善解决村民反映的热点问题,消除不稳定隐患。同时要通过对班子成员的培训教育,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进取意识和群众意识,提高村级班子的领导水平、管理水平、组织水平和工作作风,深刻认识到群访危害性和责任感,对村里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来访的群众要明确职责,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处理有回声”,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素质教育,加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力度。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陈旧、观念落后、心胸狭隘,对一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暂时困难和受损的局部利益未能客观面对,甘做群众“尾巴”,有的甚至还在背后起哄,挑衅事端,引发信访。尽管这些干部所占比例不大,但危害甚大。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些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在培训内容上要体现多样性,要从党员自身素质抓起,不仅要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还要加强各项政 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党员与干部、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使农村党员干部对行政村各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从而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党员干部是非不清、观念不纯,甚至与普通群众共同起哄闹事的现象;在培训时间和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以分散自学为主,并要以党员干部电教点的基点,加强政策的学习,并适当组织党员参观、考察、学习好的经验,扩大知识面,使农村党员干部在基层而又能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社意,做政策的宣讲者,矛盾的化解者,使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由群众的“尾巴”转为百姓的“领头雁”,杜绝基层党员干部参与群体上访事件的现象。
(三)突出提案制度,建立健全以防为主的信息网络。农村信访问题关键要从源头抓起,要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内部管理机制抓起。针对于当前党员、干部、群众间的信息不畅、渠道不通、管理覆盖面不到的现况,农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教育网络的作用,通过合理设臵党员教育网点,积极开展党员联系户制度,使每一户农户中都有一个党员联系,联系的党员、村民代表要及时收集群众的建议和问题,并通过提案形式及时反馈到村级管理层,使每个党员干部人人都成为防止群访现象发生的信息员。同时,村级基层组织要设立专职提案负责人,对收到的提案进行认真处理,通过合适的手段如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落实处理意见。对本级组织不能落实的建议和问题及时向上一级组织反馈,形成信息网络,使各类矛盾能得到及时调解,及时化解,把信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强化制度落实,健全农村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农村工作中,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制度落实,更是一项艰巨面任重的工作。针对于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要从制度规范和落实抓起。一是要加强乡镇一级的监督职能,乡镇在抓好建制的同时,更要注重制度的落实;二是要加强村一级自身的监督循环机制,对农村群访中反映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的落实监督措施,同时要以村级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为重点,落实廉政责任制。在具体工作中,要以规范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为突破口,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要以公开栏、会议、广播、发放告村民书等形式定期向群众公开,使村里每项工作始终在群众监督下实施,使事后监督变成过程监督,事后告知变成全程参与。在制度执行过程要根据村级重大事项、大额支出都必须集体讨论的规章制度,严格做好二本记录,即村级政务公开会议记录和村级财务支出会议记录,并把这些记录定时在党员会议、代表会议上公布,使村里各项工作都处在阳光之下,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群众对村务、财务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制建制,从源头上减少农村信访问题的发生。
第五篇:关于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特点1
关于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特点、任
务的研究和探索
沙雅县教育工会 主席;朱燕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处在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既是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针对工会十四大提出的要求,各学校基层工会的主要任务是:创建一支团结、乐观、向上、创新的教职工队伍,充分发挥教师是学校工作主力军的作用。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要激发工会基层组织活力、活跃基层。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工会基层组织的活力呢?笔者就自己在工会建设工作中对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特点、任务的研究和探索谈一谈对此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活力,在于夯实自身基础,树立服务意识。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以发展促发展的科教兴国主题,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工会要更好地服务大局,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至关重要。这是由工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落实,工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体现,要把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事业中来。这从根本上说要靠党的坚强领导,就基层工会组 1
织而言,离开了教职工群众,其作用就不可能发挥。目前,学校工会基层工作的现状还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工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与教职工群众的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使工会基层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树立良好地服务意识,扎实做好打基础、增活力、促发展的工作。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工会组织服务大局与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夯实自身的基础从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服务大局为加强工会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工会基层工作紧紧围绕伟大事业的需要来展开,并促其蓬勃发展。党中央曾指出,工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工作活跃起来。胡锦涛同志在同全总新班子成员和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充分地把工会的活力激发出来”。党中央总是把工会服务大局的要求和重视基层、激活基层的要求紧密结合,一贯地、现实地提了出来。这应该成为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一个规律性认识。
二、激发活力,在于提高维权能力,全面履行各项工会职能。
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这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工会基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履行好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基层工会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理直气壮地切实履行好维护的基本职责,才能得到教职工群众的认可,才能把职工群众有效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工会基层组织还要从实际出发,履行好其它工会职能。工会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与全面履行其它职能是统一的,而不是排斥的、对立的。我们既不能一讲突出维护职能,就以为是不要履行其它职能了,也不能一讲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就以为是不要突出维护职能了。基层工会必须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去开展工作,要善于把维权融入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全部过程,并通过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来提升维护效应。
按照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的要求,全面加强工会基层工作,就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必须建立健全工会工作运行机制,重点维护好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权益;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会、依法维权,把《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用好,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抓好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基层活力;就必须认真抓好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和竞争能力,等等。
三、激发活力,要把握自身特点,进一步推进群众化、民主化进程。
深入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进程,是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要求的,是基层工会改革和建设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会本身必须是民主的模范”。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工会十四大上的祝词也对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推进加强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建设致关重要。实践表明,工会的力量存在于会员和职工之中。哪个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水平高,哪个基层工会作用就发挥得好。反之,就可能形同虚设。依靠会员群众开展工会工作,根据会员群众的意愿开展工会工作,是催生基层工会活力的不竭动力。基层工会要始终把体现会员、职工群众的意愿、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要把坚持和完善工会内部的各项民主制度贯穿其中。如推行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工作,不仅增强了工会干部的维权意识、群众观念,而且强化了职工群众的会员意识、主体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群众化、民主化,被称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突破口”。但基层的民主素质只能在基层的民主的实践中提高,要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会和会员当家作主有机结合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四、激发活力,在于加强基层工会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组织服务能力。
工会基层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抓基层、打基础,不是哪个部门的事,而是全会共同的职责和任务。基层工会工作开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又包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没有完善的工会管理机制,势必会造成工作无目的、无计划、无效果的后果,特别对于学校基层工会而言,更是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这是有学校工作繁、杂、细的特点和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建立完善的工会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基层工会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的效率,使工会基层工作形成合力,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也适应社会对学校工作的要求。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还必须解决好4个问题
1、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争取行政的支持。
实践证明,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并将此作为固本强基工程列入了党组
织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对积极做好工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党建工建一起抓,共同发展”的思路,有效促进了教育系统各基层工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2、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是保证工会组织鲜活战斗力作用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完善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基层工会的组织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单位,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宜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较小单位,结合基层单位的分布特点,本着“划零为整、由小变大”和“地域相同、行业相近”的原则,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大力发展联合工会委员会。同时,选好配强基层工会领导班子,把有事业心、责任感、办事公道、热爱工会工作、对职工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选配到工会领导班子中来,并加强基层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专、兼、群”相结合的工会工作者队伍。
其次,要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要努力健全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工会领导人制度、民主评议工会领导班子制度等;要健全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如各项管理责任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等;要强化和规范基层工会维权机制,认真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等等,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卓有成效的规范化建设,使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喜爱的“职工之家”。
3、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围绕大局,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各级工会增强活
力、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有效途径。如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这既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提高学校发展的“双赢”活动;通过“建家”活动,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通过送温暖活动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这既是对困难职工的救助,也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4、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
提高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强化三个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坚持理想信念,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淡薄名利,乐于奋献;强化群众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传统,改进工作方法,臵身于群众,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了解他们的安危和冷暖,敢于为职工群众说实话、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增强五种能力,即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改进工作方法的能力、增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强协调沟通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以适应并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学校基层工会建设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要坚持在党中央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联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真正使教工利益、学校利益相统一,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把工会工作推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