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峰村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泾川镇巧峰村党支部
巧峰村位于泾县城东郊11公里处,205国道穿境而过。巧峰村隶属泾川镇,全村475户1751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145亩,村办林场1个,主导产业是蚕桑、林业和民营工业。党总支下设农村社区支部3个,党员51名,其中女党员8名,大专以上文化8人。
巧峰村党总支紧紧围绕 “富裕巧峰、和谐巧峰”的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推进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全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充分地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巧峰村注重建章立制,抓好村党总支自身建设,巩固基层组织阵地。一是狠抓班子建设。“火车跑地快,全靠车头带。”想要把各项工作搞上去,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必须从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的一班人做起。巧峰村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这非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从本村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热情,相反,长期农村基层工作的锤炼,使得他们工作驾轻就熟,经验老到,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二是狠抓队伍建设。村党总支把抓好队伍建设放在组织工作的首位。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专题工作会,认真开展“双诺、双述、双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总支的“三会一课”制度,抓住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和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这个契机,不断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加强党组织生活,充分运用“五个一”工程、“六个中心、农村六大员”工作、六大载体等,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和日常教育管理关。总支制定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规划,确定了年度组织实施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并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使后
备干部队伍不断优化。三是狠抓农村社区建设。开展村级管理体制和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把思想素质靠的住、发展经济有头脑、组织协调有办法的同志选拔进村社区班子发挥了他们的特长,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基础。四是以党员电教为载体,发挥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和专业协会的平台功效,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加大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五是狠抓制度建设。村党支部建立和完善了《村两委议事规则》等几十余项工作制度,实行制度上墙。严格执行《党建日常工作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远教、电教工作制度》、《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认真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使村里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为民办实事。
为了加快村户经济发展,总支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瞄准市场需求,立足本村优势,找准适合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坚持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并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几年来,村党总支坚持主打“蚕桑”牌,发展一村一品、突出发展工业、壮大林业经济三条主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始终是村党总支和村两委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近两年来,争取项目资金和群众筹劳,投入18.4万元,建设1.1公里水泥道路及0.5沙石道路。争取扶贫资金投入12万元,积嶡坑水库和巧峰大塘的修复建设,完成卫生改厕116户,饮用卫生水户数达90%以上。两年来就全程代理一项工作就为群众办事1760件。
三、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团结、廉洁、是支战斗力很强的班子,工作始终协调一致、办事实行首问责任制,因而各方面工作都完成的较为出色。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基本做到了大事不出村,许多社会民间纠纷都能化解在村级。自十余年以来,该村没有出现刑事和民转刑案件,在安置帮教方面情况良好。两年来已成功解决了大小纠纷25起,没有出现纠纷反弹和重大恶性案件,社会治安一直处于良性状态。该村计生工作一直都实行上下齐抓共
管,狠抓基础工作,做到情况熟、底子清,使计生工作处在全镇领先地位,多次受到表彰。此外,在解决村内重大事项时,必先经过两委会研讨,村民代表酝酿和村民会议决定,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法》的要求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狠抓阳光村务工程,实行季度性党务村务公开透明,使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共谋发展大计。在社会各项事业和文明创建中稳步推进。
第二篇:先进村党支部事迹申报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申报
县乡村现有农户户,人,名党员。全村共有集体耕地面积15000亩,集体固定资产150万元,全村共有小四轮185台,大型农机具18台套,联合收割机16台,全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100%,闭路电视入户率100%,程控电话入户率98%,少年儿童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2007年来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比去年增长15%,成为全县10强村之一,全市50个小康村之一。2000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2003年、2006年被省委命名为省级“五好村党支部”,200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民主管理法制示范村”。
几年来,村党支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协调发展,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稳固的思想阵地,优化美化生活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支部为核心,把握发展总方向
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一是发挥党员的龙头作用。提出了“树形象,留口碑,出政绩”的班子建设标准,坚持做到靠表率作用影响带动一班人,靠放手激励调动一班人,靠整章建制规范约束一班人,要求班子成员不搞特殊化。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二是配齐配强村班子。在村班子建设中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选好配强村班子,坚持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的做法,将政治坚定、作风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进村班子。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为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还健全了民主评议,民主决策制度等,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严格目标管理,按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工资和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村班子建设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局面。村里两委班子的工作得到了全村百姓的认可,在2005年两委换届工作中支部班子满票连选连任,村委班子高票连选连任。
二、以致富为主曲,构建经济新格局
村党支部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积极寻求经济增长点。几年来,村党支部在巩固提高大豆产业的基础上,带领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一是搞好种植业调整,引导农民扩大“双高”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小麦面积,同时增加市场前景看好的杂豆面积。2007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250万公斤,农业生产总值380万元。二是发展棚菜经济,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准了城镇居民菜篮子上,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涌现出了“柿子大王”李洪升等一批致富典型。全村大棚面积达到了5000多平方米。2004年开始搞起了反季节蔬菜和山野菜温室栽植,仅棚菜一项每年全村收入可增加18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来,村先后融资150多万元,用来发展畜牧业生产,先后有25户村民走上了畜牧致富路。2003年,利用省财政厅包扶的契机,争取到了重点扶持项目--育肥牛场,已于2004正式投入运行,当年育肥牛100多头,2005年又新上了糖化饲料项目,每年年末育肥牛场实现收入5万元。目前,村的沟浪河牧业小区已初具规模,黄牛饲养量达200多头、羊饲养量达1500只。四是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五是招商引资,扶持企业发展。引进能人,创办木材加工场、大豆收购公司、亨通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实现收入10万元。六是信息网入村,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2003年3月村开通了信息网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成立了信息站受到群众欢迎。三年来,乡、村两级信息站共下发农业信息80多期,800多条,村级信息站共下载实用信息160多条。七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每年都选送文化基础好的青年3-5名到农业院校学习,每年都从县、乡农技部门请来科技专家到村里讲受农业技术,使农户都掌握1-3门实用技术。七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村35户科技示范户通过引进良种,培育新品种,拓宽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思路和视野。
三、以文明为魂魄,弘扬社会新风尚
村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以创建高标准“五好村”、“文明村”和“小康村”为目标常抓不懈。首先,党支部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5年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整修田间路9000延长米,建涵2座,修建了四条7米宽5公里长的水泥路,修建了55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起了6000平方米休闲广场,建起了沼气池,修建了180座卫生厕所,规划了村民生活区、生产加工区、舍饲养殖区、文体生活区。硬化边沟1760延长米,在水泥路两侧及主要街道统一建了砖围墙,村里各条街道整齐一新。彻底改善了全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其次,在全村广泛开展评优树模推典型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到2007年为止,全村涌现“五好家庭”76户,“十星级文明户”106户。每年评选表彰致富能手、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5户,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三是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每年都组织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编“公民道德建设格言”,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制作了道德建设墙报、宣传画等,并且村委与每户家庭签订了“道德规范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公益事业。2001年,经过不断充实内容,村史馆保存了自村建村以来各项事业发展的珍贵资料。并建立了村史馆,用于强化村民“五爱教育”、培养“四有”村民;投资18万元建起了165平方米的标准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大院,配备文体器材,修建了图书室。建起了全县第一支农民乐队,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同时,还为村里3名孤寡老人免费买了人寿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006年投资2万多元,购买了架子鼓、萨克斯等乐器,成立了20人的文艺小分队,群众自发的组织了书法、绘画、根雕比赛,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民在2006年省十一届冬季运动会上,一举夺得了越野滑雪、传统五公里、自由五公里、十公里、短距离五项冠军,村民的文体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第三篇:先进村党支部事迹申报材料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申报材料
县乡村现有农户户,人,名党员。全村共有集体耕地面积15000亩,集体固定资产150万元,全村共有小四轮185台,大型农机具18台套,联合收割机16台,全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100%,闭路电视入户率100%,程控电话入户率98%,少年儿童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20xx年来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比去年增长15%,成为全县10强村之一,全市50个小康村之一。2000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20xx年、20xx年被省委命名为省级“五好村党支部”,20xx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民主管理法制示范村”。
几年来,村党支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协调发展,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稳固的思想阵地,优化美化生活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支部为核心,把握发展总方向
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一是发挥党员的龙头作用。提出了“树形象,留口碑,出政绩”的班子建设标准,坚持做到靠表率作用影响带动一班人,靠放手激励调动一班人,靠整章建制规范约束一班人,要求班子成员不搞特殊化。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二是配齐配强村班子。在村班子建设中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选好配强村班子,坚持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的做法,将政治坚定、作风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进村班子。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为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还健全了民主评议,民主决策制度等,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严格目标管理,按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工资和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村班子建设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局面。村里两委班子的工作得到了全村百姓的认可,在20xx年两委换届工作中支部班子满票连选连任,村委班子高票连选连任。
二、以致富为主曲,构建经济新格局
村党支部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积极寻求经济增长点。几年来,村党支部在巩固提高大豆产业的基础上,带领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一是搞好种植业调整,引导农民扩大“双高”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小麦面积,同时增加市场前景看好的杂豆面积。20xx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250万公斤,农业生产总值380万元。二是发展棚菜经济,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准了城镇居民菜篮子上,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涌现出了“柿子大王”李洪升等一批致富典型。全村大棚面积达到了5000多平方米。20xx年开始搞起了反季节蔬菜和山野菜温室栽植,仅棚菜一项每年全村收入可增加18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来,村先后融资150多万元,用来发展畜牧业生产,先后有25户村民走上了畜牧致富路。20xx年,利用省财政厅包扶的契机,争取到了重点扶持项目--育肥牛场,已于20xx正式投入运行,当年育肥牛100多头,20xx年又新上了糖化饲料项目,每年年末育肥牛场实现收入5万元。目前,村的沟浪河牧业小区已初具规模,黄牛饲养量达200多头、羊饲养量达1500只。四是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五是招商引资,扶持企业发展。引进能人,创办木材加工场、大豆收购公司、亨通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实现收入10万元。六是信息网入村,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20xx年3月村开通了信息网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成立了信息站受到群众欢迎。三年来,乡、村两级信息站共下发农业信息80多期,800多条,村级信息站共下载实用信息160多条。七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每年都选送文化基础好的青年3-5名到农业院校学习,每年都从县、乡农技部门请来科技专家到村里讲受农业技术,使农户都掌握1-3门实用技术。七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村35户科技示范户通过引进良种,培育新品种,拓宽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思路和视野。
三、以文明为魂魄,弘扬社会新风尚
村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以创建高标准“五好村”、“文明村”和“小康村”为目标常抓不懈。首先,党支部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xx年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整修田间路9000延长米,建涵2座,修建了四条7米宽5公里长的水泥路,修建了55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起了6000平方米休闲广场,建起了沼气池,修建了180座卫生厕所,规划了村民生活区、生产加工区、舍饲养殖区、文体生活区。硬化边沟1760延长米,在水泥路两侧及主要街道统一建了砖围墙,村里各条街道整齐一新。彻底改善了全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其次,在全村广泛开展评优树模推典型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到20xx年为止,全村涌现“五好
县乡村现有农户户,人,名党员。全村共有集体耕地面积15000亩,集体固定资产150万元,全村共有小四轮185台,大型农机具18台套,联合收割机16台,全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100%,闭路电视入户率100%,程控电话入户率98%,少年儿童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20xx年来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比去年增长15%,成为全县10强村之一,全市50个小康村之一。2000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20xx年、20xx年被省委命名为省级“五好村党支部”,20xx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民主管理法制示范村”。
几年来,村党支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协调发展,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稳固的思想阵地,优化美化生活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支部为核心,把握发展总方向
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一是发挥党员的龙头作用。提出了“树形象,留口碑,出政绩”的班子建设标准,坚持做到靠表率作用影响带动一班人,靠放手激励调动一班人,靠整章建制规范约束一班人,要求班子成员不搞特殊化。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二是配齐配强村班子。在村班子建设中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选好配强村班子,坚持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的做法,将政治坚定、作风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进村班子。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为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还健全了民主评议,民主决策制度等,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严格目标管理,按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工资和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村班子建设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局面。村里两委班子的工作得到了全村百姓的认可,在20xx年两委换届工作中支部班子满票连选连任,村委班子高票连选连任。
二、以致富为主曲,构建经济新格局
村党支部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积极寻求经济增长点。几年来,村党支部在巩固提高大豆产业的基础上,带领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一是搞好种植业调整,引导农民扩大“双高”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小麦面积,同时增加市场前景看好的杂豆面积。20xx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250万公斤,农业生产总值380万元。二是发展棚菜经济,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准了城镇居民菜篮子上,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涌现出了“柿子大王”李洪升等一批致富典型。全村大棚面积达到了5000多平方米。20xx年开始搞起了反季节蔬菜和山野菜温室栽植,仅棚菜一项每年全村收入可增加18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来,村先后融资150多万元,用来发展畜牧业生产,先后有25户村民走上了畜牧致富路。20xx年,利用省财政厅包扶的契机,争取到了重点扶持项目--育肥牛场,已于20xx正式投入运行,当年育肥牛100多头,20xx年又新上了糖化饲料项目,每年年末育肥牛场实现收入5万元。目前,村的沟浪河牧业小区已初具规模,黄牛饲养量达200多头、羊饲养量达1500只。四是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五是招商引资,扶持企业发展。引进能人,创办木材加工场、大豆收购公司、亨通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实现收入10万元。六是信息网入村,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20xx年3月村开通了信息网配备了微机、打印机,成立了信息站受到群众欢迎。三年来,乡、村两级信息站共下发农业信息80多期,800多条,村级信息站共下载实用信息160多条。七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每年都选送文化基础好的青年3-5名到农业院校学习,每年都从县、乡农技部门请来科技专家到村里讲受农业技术,使农户都掌握1-3门实用技术。七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村35户科技示范户通过引进良种,培育新品种,拓宽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思路和视野。
三、以文明为魂魄,弘扬社会新风尚
村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以创建高标准“五好村”、“文明村”和“小康村”为目标常抓不懈。首先,党支部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xx年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整修田间路9000延长米,建涵2座,修建了四条7米宽5公里长的水泥路,修建了55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起了6000平方米休闲广场,建起了沼气池,修建了180座卫生厕所,规划了村民生活区、生产加工区、舍饲养殖区、文体生活区。硬化边沟1760延长米,在水泥路两侧及主要街道统一建了砖围墙,村里各条街道整齐一新。彻底改善了全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其次,在全村广泛开展评优树模推典型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到20xx年为止,全村涌现“五好
家庭”76户,“十星级文明户”106户。每年评选表彰致富能手、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各5户,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三是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每年都组织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编“公民道德建设格言”,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制作了道德建设墙报、宣传画等,并且村委与每户家庭签订了“道德规范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公益事业。20xx年,经过不断充实内容,村史馆保存了自村建村以来各项事业发展的珍贵资料。并建立了村史馆,用于强化村民“五爱教育”、培养“四有”村民;投资18万元建起了165平方米的标准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大院,配备文体器材,修建了图书室。建起了全县第一支农民乐队,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同时,还为村里3名孤寡老人免费买了人寿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0xx年投资2万多元,购买了架子鼓、萨克斯等乐器,成立了20人的文艺小分队,群众自发的组织了书法、绘画、根雕比赛,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民在20xx年省十一届冬季运动会上,一举夺得了越野滑雪、传统五公里、自由五公里、十公里、短距离五项冠军,村民的文体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第四篇:红峰村党支部的主要事迹
中共宝清县七星泡镇红峰村
支部委员会事迹
红峰村位于七星泡镇北部,耕地12400亩,共有农户631户,2676口人,有党员25名,积极分子10名。近年来,党支部坚持科学发展,本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办实事的原则,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实现了全村经济及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2010年,全村总收入实现2045万元,同比增长13.2%;人均纯收入8650元,同比增长17.5%。
一、加强组织管理,开辟党建新局面
一是强化教育,建一个好班子。几年来,红峰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点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效果,提升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班子成员除每月集中开展2次学习活动外,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应用,扩充了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扩大知识层面。不断提高为村民服务的本领。坚持民主集中制,村里的重大事项能够做到集思广议、科学决策,“两委”班子成员相互补台、团结
协作,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发挥表率,建一支好队伍。利用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收看远程教育网站实用技术培训等手段,对党员和群众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目前,全村90%以上的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积极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结合本村实际,村党支部为全村党员设置12个岗位8个责任区,建立了详细的党员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体系,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目前,全村共组建党群致富协会3个、专业致富区4个、致富小组11个,党员和群众的参与面分别达到85%和70%。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确立党员“传、帮、带”活动主题,结成党员联农户,富户帮穷户,一链富三户的双相推动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共结成致富链15个,涉及农户30户,帮助解决物资、资金55万元,引导15户种植甜菜、葡萄摆脱贫困。三是加强管理,建一套好机制。建立22项适合本村实情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事一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支部工作职责》3项制度,对涉及群众的福利、文化生活等利益的事项进行规范;建立《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管理双签字制度》等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建立《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委会干部工作职责及报告评议制度》等4项制度,约束干部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村务、财务、廉政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红峰村出现了干部廉洁、群众满意,干群关系密切的良好局面。
二、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发展新思路
一是抢机遇,走特色种植促民富。党支部抓住国家扶农惠农助农的优惠政策,通过组织党员与部分村民三次到沈阳、丹东等地考察取经,结合本村实际,研究制订了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向上协调争取资金230万元解决了先期的资金投入,与县果酒厂签订订单合同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打抗旱井14眼,架设变压器1台、铺供电线路1.5公里,修田间道1000余米,栽植农防林5000棵。多次邀请红兴隆农场、五九七农场的农技师到村内进行管护技术指导。目前红峰村葡萄种植已经发展38户1000亩规模,一个集科技化、规模化、合作化于一体的千亩现代葡萄园初具规模。2011年预计增加农民收入330万元,亩产效益更是达到3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葡萄产业将成为红峰村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二是抓重点,调产业结构增民收。党支部利用镇内设有甜菜收购站的地利优势,大胆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思路,鼓励引导广大群众
压缩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甜菜种植面积。2010年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带头种植甜菜600亩,当年实现赢利9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如今红峰村甜菜种植面积急速增加,已达到1200亩。粮经比例达到6:4,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业结构,成为县糖厂的原料生产基地。三是重实际,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红峰村北的万亩灌区是全镇最大的水稻种植区,种植面积占全镇的一半以上,也是村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水稻育苗管理和田间养护是关键。党支部想方设法,提高种植科技含量,向科学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投资20余万元,在红峰村依饶公路南建立育苗面积1500平方米、可播70公顷的水稻育秧大棚38栋。全部采用残茬旋耙二遍后放线作床处理,按规格做好苗床,并备足营养土,达到待播状态,育苗用水全部采用微喷供水。仅此一项技术预计水稻产量可提高20%左右,村民增加收入近150万元。带动全镇水稻生产掀起秋作床、大棚育苗高潮,为水稻获得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为民服务,赢得群众好口碑
一是解民难,为民办实事。党支部一直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改善农田水利入手,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契机,为民解
难办实事,使红峰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党支部带领村民修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两条田间道,共计4000延长米,挖顺水壕一条3000延长米,节省了资金八万余元。2009年,通过自筹部分资金和向上争取帮扶的方式,建造一座130平方米的村集体活动室,使群众活动有场所,集体办公有保证,得到了群众和党员的认可和称赞。积极争取镇和县新农村办公室的支持,花低价钱为村民购回涵管80余节,组织村民修门前路,使红峰村告别了脏、乱、差,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忧民生,助民脱贫困。红峰村有34户贫困户,党支部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党员“帮、带、传”的形式实施为贫困户解决资金、项目等方面的难题,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三年来,党员通过“帮、带、传”活动,为困难户解决了物资累计达到97万元、寻致富门路13个,帮助28户脱贫户走上了致富道路。三是转民风,帮民改陋习。为转民风,每年党支部在冬天农闲时组织群众扭秧歌,三八节组织妇女联欢,五〃四青年节组织篮球赛,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彻底地转变了以往赌博成风,喝酒打架的陋习。2010年,红峰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标兵。
第五篇:开发区村创建精神文明先进村主要事迹
陈阁村创建精神文明先进村主要事迹
今年年以来,陈阁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组织健全,领导有力
村上结合工作实际,始终把创建文明村纳入总体规划。年初,成立了以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委员任成员的创建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努力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设置政策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使《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人心,新思想、新观念得到了普及,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村两委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在工作中切实按照创建规划,有序推进工作,由于党政领导亲自抓,组织措施得力,保障了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二、丰富载体,提升素质
为了提高全村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明素质,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一是抓村民思想建设。村两委加大对村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切实加强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开展教育的同时,村里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知识、“公民道德二十字”方针、“八荣八耻”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抓住群众议论、关心的热点、疑点,开展针对性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建设融入到有声有色的行动之中。
二是抓道德风尚建设。今年以来,村上始终注重社会公德建设,引导和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做文明村民、文明社员。积极开展了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专业户带头人等评选活动。此外还在全村开展了“四提倡、四反对”活动。即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索要彩礼,大操大办; 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的文化娱乐,反对聚众赌博等;使“邪教”无藏身之地,取而代之的是学文化、学技术蔚然成风。
三是抓民主法制建设。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在全村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遵纪守法光荣户”、“安全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面达95%以上。文明风气改善了家庭成员之间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理解和睦友爱的社会气氛,制止了偷盗、赌博、打架斗殴、早婚早育等违法行为。近两年来,全村无一例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实现了社会治安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四是抓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村建立了图书室、科技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图书室坚持全天开放,让群众参与学习、看书看报。同时还建立了科普宣传栏,定期为农户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清理卫生死角、美化家庭环境,使村民过上健康向上的生活。
五是抓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为了实现创建省级文明村的奋斗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大力开展“文明之家”、“十星级文明户”、“七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按照评选标准,评选出50户“五星级文明家庭”,62户“卫生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夯实基础,改善村貌
近年来,陈阁村立足本村实际,结合新农村建设,有效实施了通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医务室及活动室建设、劳务输出示范等项目,有效地推进了文明村建设。
四、勤政为民,健全机制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村两委以争当“先进党组织”为目标,班子主要成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勤政廉洁,克已奉公,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常年在村两委干部中认真开展党风政风教育,坚持学习党的有关纪律和法规,重温党章和入党誓词,坚决拒腐防变,做到警钟长鸣。今年被省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该村每季度召开党支部大会,研究讨论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干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是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为发扬“党风正、政风勤、民风纯”的传统,该村坚持村大事让村民作主,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征求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每季度公布一次村务财务,各村小组财务、帐务半年公开到户,做到事事公开,有问题及时整改,让群众满意。
三是加强组织建设。村总支及支部机构健全制度落实,分工明确。在党员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党支部分工协作,做好党员的发展、培养和选送工作,确保了党员和后备干部的质量。
五、维护稳定,营造环境
1、建立健全组织网络。认真做好辖区的治安工作,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教育治理,处理辖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5起。
2、发挥民调、帮教、协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治安志愿者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定期召开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治安情况分析会,定期向乡派出所汇报辖区治安情况,并根据派出所民警提出的治安工作要求,组织
陈阁村在创建省级文明村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村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推动该村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努力做到贴近村民生活、满足村民需求,为广大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