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叶镇迎春座谈会的讲话(xiexiebang推荐)
杨叶镇迎春座谈会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辞旧迎新,喜庆祥和的美好时刻,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杨叶镇迎春座谈会。值至,我谨代表镇党委、人大、政府向长期关心、支持杨叶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今天座谈会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致以新春祝福和美好祝愿——祝愿大家新春愉快,合家欢乐,事业有成,万事胜意。
过去的一年是杨叶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杨叶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亿元,较上年增长37.8%;全镇财政收入完成2350.2万元,较上年增长11.25%;实现工商税收2296万元,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万元,较上年增长33.8%,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2010年,全镇共引进项目14个,投资额达8.8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7个,在建项目3个,签约因土地和规划问题暂未动工项目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8.3%。这些项目的引进为杨叶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全面完成了西流港农业开发工程,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
收。全面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补贴资金98.5余万元。加快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形成集约效应。完善“三农”服务体系,强化了农技服务。提高农民专业种养技术,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全年累计培训12次,受训农民1000多人。
——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鄂黄线改造,老鄂黄线建设,方便了1.4万群众出行。特别是杨叶大道建设将为杨叶未来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两个农村新社区规划和一个集镇新社区规划为杨叶今后的城乡一体绘出了美好蓝图。
——民生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全镇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23户,57人,农村低保对象425户770人,共计发放低保金达50余万元;发放大病救助款18867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基本上达到了应保尽保。从元月起开始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价销售,解决了农民看病药价虚高的问题,就诊病人平均费用下降40%,群众受益面得到大幅提高,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17人享受奖励扶助,513人享受意外伤害保险,3名中考生享受升学奖励。
——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民政、教育、卫生、计生、城建城管、工、青、妇等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在全区保持领先。
——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杨叶”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推进了“五个基本”建设活动,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广泛开展了党员干部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建设,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加大了违法违纪查处力度。认真开展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组织的反腐倡廉能力显著提高。
——八件实事基本完成。2010年初,镇政府在人大会上提出的八件实事,除集镇路灯延伸工程因市政府项目调整而未落实外,其它七件实事已全面完成:一是杨叶大道路基土方工程建设建设已基本完成;二是新鄂燕黄路的改造工程全线完工并通车;三是老鄂燕黄路改造已全面完成;四是城镇新社区选址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规划,社区建设明年启动,古塘、团山两个农村新社区试点建设已经启动;五是完成了六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六是完成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七是杨叶大道城镇区连接线建设已选址在白沙村一组,规划全长约300米,宽24米。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豪情满怀,随着杨叶大道的建设,杨叶的发展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杨叶“十二五”规划钢要的制订,杨叶的发展将有明亮的指针。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三沿三园三区一城”发展构想,为把杨叶建设成为鄂城区两城一带建设的先行镇、花湖工贸新城的新城区而努力奋斗。我们将继续坚持“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和
谐兴镇”发展战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培养经济增长新亮点,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着力构建和谐富裕杨叶,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2011年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完成财政收入2900万元,增长25%;招商引资过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1%。
虽然目前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虽然目前我们困难重重,但我相信,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杨叶的事业将不断发展壮大,杨叶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也真诚希望各位领导一如继往地关心、关注、支持杨叶的事业和发展;希望全镇上下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新的一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围绕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勤奋工作、艰苦创业,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杨叶辉煌灿烂的明天。
最后,再一次祝愿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第二篇:杨叶镇企业家迎春座谈会主持词
杨叶镇企业家迎春座谈会主持词
各位企业家: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镇党委、镇政府在这里召开辖区企业家迎春座谈会,与各位企业家们欢聚一堂,畅叙情谊,共商杨叶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及全镇3万人民,对各位企业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对杨叶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顺心!
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镇党委班子全体成员。今天座谈会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请镇党委书记、镇长严炳南同志通报我镇2010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并部署2011的主要工作思路;二是请镇企业总支书记李从斌同志致辞,三是大家座谈发言。
下面,请镇党委书记、镇长严炳南同志通报我镇2010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并部署2011的主要工作思路。
下面,请镇企业总支书记李从斌同志致辞。
下面,开始座谈。请各位企业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首先,请同志发言;下面,请同志发言;下面,请同志发言。
这次迎春座谈会开得喜庆热烈,大家欢聚一堂,喜迎新春,豪情满怀。在座谈会上,大家听取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严炳南同志通报我镇2010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并部署2011的主要工作思路,同时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为杨叶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热爱”、“奉献”的诚挚之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恳切希望各位企业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杨叶建设,为杨叶的发展出谋献策;镇党委、镇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谱写杨叶发展新篇章!祝各位企业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三篇:军地迎春座谈会讲话
在2012年党政军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年1月日)
同志们:
在2012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叙鱼水深情,共话发展大计。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430万XX人民向驻内部队广大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市老红军、烈军属、革命残疾军人、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表示亲切慰问,并送上美好的祝愿!
过去的一年,XX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一年,我们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以“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为着力重点,深入推进开放合作,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30%。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00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6495元、增长18.0%。
过去的一年,驻内部队为XX作出了巨大贡献。驻内部队在全面加强军事训练,不断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参
加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人民子弟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既得到了中央军委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广泛赞誉。长期以来,驻内部队和XX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人民子弟兵把XX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主动投身抢险救灾一线,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XX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驻内部队广大官兵为XX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充满
着新的机遇、面临着新的挑战。“稳定增势、提质增效、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是我们的工作基调,“规模扩大、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是我们的总体目标,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市情、进一步提高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促跨越,开创XX更快更好发展的新局面。
新的一年,希望驻内部队广大官兵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骨干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示范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卫士作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争当爱民为民的榜样、文明建设的标兵,为XX的建设再立新功,为XX发展再作贡献!我们将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驻内部队的建设和发
展。认真落实拥军优属的各项政策,努力为驻内部队各项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和力量支撑,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军政军民齐心协力,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开创XX改革发展和驻内部队全面建设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最后,祝同志们新春愉快、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四篇:老干部迎春座谈会讲话
文章标题:老干部迎春座谈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在这样一个年节气氛十分浓厚的日子里,能够与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见面,我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真挚的节日问候,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向辛勤工作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的同志
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下面,我把**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及2006年的工作安排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作以简要通报,并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征求2006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200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是完成“十五”计划指标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按照省和长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发展这一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飞跃。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1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32元(约合1391美元),同比增长16.49。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12亿元,同比增长33.7。本级收入实现2.12亿元,同比增长3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加到50户,可完成产值18.28亿元,同比增长56.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109。
民营经济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值实现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营业收入实现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利润实现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税金实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从业人员达到148419人,比上年增长14.4;全市民营企业项目投资完成10亿元。
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在今年雨水大收成不好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又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8.9亿斤。畜牧业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共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80个,“四个一”标准社246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户899户。围绕畜牧业发展和新型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49个。进一步培育壮大了苗木花卉、芸豆杂粮、绿色大米、粘玉米、中草药材、酱菜、果品、珍禽、经济动物等九大特色产业。全面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万人,同比增长2。深化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4350元,同比增长10.0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0元,同比增长10。
(二)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2000年以来,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大项目203个。到目前,新建5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实际到位资金6.3亿元;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77个,新增投资7.2亿元,两项合计13.5亿元(其中外资2630万美元),超额完成了长春市下达的内资11.4亿元,外资260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2005年,引进项目实现税收868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8%。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27.6万平方米。完成福星新区一期工程,建设住宅楼55栋、20万平方米,2567户沉陷区居民陆续迁入新居。投资4.4亿元,建设公路总里程793.11公里。通村水泥路完成783.3公里,全市已有241个村通了水泥路,占总数的77.74。
(四)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公有制国有企业共有212户,其中国有企业107户,集体企业105户。经过大打国企改革攻坚战,到目前,全市实现“双退出”企业88户(含商业),解除职工身份14971人,已实现“并轨”企业159户(含市社),解除职工身份24329人,至此,全市公有制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开展了“乡财县管”改革试点。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了乡财县管新方式,进一步理顺了市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完善了农村站办所管理体制和机制,参加改革1893人中,有712人实现竞争上岗,顺利完成了改革阶段性任务。
(五)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发展了科技教育事业。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农村技术市场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表彰奖励。完成24个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12个。开展了扶贫助学系列工程。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和职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达到41915人,工伤医疗保险达到14832人,养老保险达到32000人,失业保险达到29000人。全市24329名国企职工
第五篇:老干部迎春座谈会讲话
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在XX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镇专题召开老干部迎春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友情,畅谈大豫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大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大豫镇XX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XX年的工作思路向大家作个简要通报。
XX年我镇紧扣“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主题,咬定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克难求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镇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8亿元,同比增长21.5%;农民人均纯收入5275元,同比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9.4%。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后劲强的良好态势。XX年的工作成绩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个突破、两个增长、三个推进”。
“一个突破”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XX年,我镇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主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年新批办外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136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4.1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0个,利用县外境内资金6700万元,全面完成县加压指标。其中,实际利用外资额是XX年的6倍,实现了招商引资“撑杆跳”。全年完成工业投入2.3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销售收入9.97亿元,利润5100万元。其中,新增定报企业数、进入50强企业数、新办合资企业数,较往年有了大幅度增长,工业投入量是前三年的总和。
“两个增长”是民营经济、农渔经济快速增长。
民营经济快速增长。XX年全镇共新增个体工商户657户,占县下达任务的107.5%,新增私营企业141家,占县下达任务的151%,新增民资1.8亿元,占县下达任务的131.2%,三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的全年目标任务。
农渔经济持续增长。XX年,新增农业企业19家,实现农业总产值5.39亿元,同比增长10%。项目农业成绩斐然,全镇“三资”投资开发项目农业总计投入1.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8万美元,建成各类农业项目达到19个,9月底全县项目农业建设现场会在我镇顺利召开。XX年我镇文蛤苗投入量达到3000吨,产值8200万元,养殖紫菜面积达到5400亩。积极引导渔民走“以渔促工,以工补渔”的发展道路。目前,东凌工业集中区内已有紫菜加工企业9家,贝类深度加工企业1家,保鲜速冻加工企业1家,总投资额达到5000多万元。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2.3亿元,其经济支柱地位日益显现。
“三个推进”是社会事业、财源经济、党的建设有序推进。
社会事业平稳推进。今年结合镇情,完成了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实施了九龙、亭海2个土地整理项目,净增耕地903.94亩,完成了4条共7.8公里农路建设。继续顺利推进农村改水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小升初、中考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安全生产督查力度不断加大,全镇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大豫”创建扎实推进,全7月份全市“大调解”现场会在我镇召开。文明创建成绩显著,东港村被中宣部和国家文明委评为国家级文明创建先进单位。文化、劳保、广电等工作有序开展。
财源经济难中求进。今年来,随着农业税和捐资助学款的取消,刚性支出加大,在财源少、财政紧、资金缺口大、可用财力捉襟见肘的不利形势
下,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大税源培植力度,细化预算编制,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护税协税和基金会清收力度,确保了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工资的按时发放。
党的建设有效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参教党员的理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