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竞存小学志愿者“三关爱”活动情况汇报[范文模版]
竞存小学志愿者中秋、国庆期间“三关爱”服务活动情况汇报
崇明县竞存小学党支部
9月26日,接到局政工科关于组织志愿者利用中秋、国庆假期开展“三关爱”活动通知后,学校党支部立即会同工会、大队部确定工作方案,部署工作策略。学校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分三个层面进行:
大队部:针对学校各中队都有近一半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情况,要求各中队利用迎中秋、庆国庆举行中队庆祝活动。活动中,要安排一个感人至深的环节,要求每个崇明孩子为本班中的农民工子女送上一张自己亲手绘制的、写着情真意切激励话语的贺卡。再送上一份节日贺礼,或一本看过的书籍、或一个小小的月饼、或一个以前的玩具、抑或家里拿得出的父母同意的小礼物。长假里还可以为认识的,居住在附近的外地农民工子女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跟随父母来崇落户的农民工子女感受到竞存孩子的热情、友爱。
工会:对于本校120多位退休在家的空巢老人作了梳理、统计,然后发动工会委员,在节日里分别作了电话慰问,询问了身体、生活状况,对于个别身体较差,生活略有困难的老教师,上门进行了探视、慰问。使老教师在节日里倍感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党支部:学校党支部在全校教师QQ群中共享了《给全体志愿者教师的一封信》,写明了“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所在和意义所在。设计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反馈表。要求各组室办公室主任负责统计本组志愿者长假期间的“三关爱”活动情况。经过汇总,学校有30多位教师为班级中和住在附近的熟悉的外地农民工子女辅导了功课,其中15位教师给孩子送上了中秋月饼;另有11位教师为熟悉年迈的空巢老人做家务、买杂货、整理房间;还有4位教师为认识的残疾人送了月饼、衣服,做了家务。
我校通过三个层面的宣传、发动,使志愿精神又一次在校园内外闪光,使志愿服务再次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自觉。
2012.10.8
第二篇:6-1 雷锋精神与“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关爱”是指“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位公民都应提倡的道德风尚和志愿者精神,是每个中国公民“人之为人”的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淇最近在长春调研志愿服务工作时指出:“组织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力抓手,是实现公民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重在营造浓厚氛围,重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重在进学校、进社区,进一步强化‘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
“三关爱”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文化或精神的符号。它不仅仅是60年代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气的表征,而且是动态发展的一种先进的文化精神现象;是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历史的记忆。当我们重新唤起这种记忆的过程中,它可以进一步演化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互印证的先进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改变过去“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社会现象,就要从“雷锋精神”中寻找一种内在的价值,找到它根源性、母体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内蕴和根性。这种内在的价值就是一种人心、人道、人性深处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一种大爱。把学雷锋与“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把学雷锋活动落实在“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去,这是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举措。
参与“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境界,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智慧的状态,有利于每个人的心性修养和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化。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中,学雷锋活动要有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的路径,“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最佳的途径和办法。在大中小学已经开展起来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博会,是抗震还是治理水患,我们的志愿者们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青年志愿者誓词——
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们以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宣誓:
用我们的勇敢和坚定,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把文明和进步奉献给社会;
用我们的真诚和友爱,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欢笑和希望;
用我们的执着和无私,为社会谱写文明乐章;
用我们的仁心和“悲智双慧”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文明使者,志愿用我们火热的心和温暖的手,书写青春的辉煌,铸就时代的丰碑!
当然志愿者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青年参加,中老年人和儿童都可以参与其间做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调动起每个人的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性和美好的愿望。这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今时代的社会现实是,GDP在不断攀升,但人们的道德风貌和行为举止并不一定随之而提升。在复杂的社会转型中,一些人出现了信仰迷惘、价值困惑、道德滑坡等社会现象;有的人丧失了对他人、对社会和对自然的爱心;忘掉了人之为人的表征:即人应有情义、道义和正义感。
第三篇:6-3 雷锋精神与“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
雷锋精神与“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
实际上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是心中有他人,有仁爱之心,希望别人像自己一样获得幸福。孔子有最著名的两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关爱他人的中国式的传统表述。
“关爱社会”,是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行为对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社会的价值取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社会道德风尚、价值观念,尤其是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的言行起到引导、制约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胜过野兽的主要优点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个人的产生来看:社会创造了个人;从个人的发展来看:个人的需要和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和体现;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看:个人的活动受到社会的制约;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关爱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爱自然”从本质上讲就是关爱我们自己,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倘若“地球得了癌症,致病病毒的名字叫做人类”。在现代性危机不断蔓延的当今世界,“惟科技主义、惟物质主义、惟功利主义、惟享乐主义”冲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有些人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惜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用来对付自然的手段,最终竟掉过来对付了自己。因而,人不仅要对自然力加以控制,还应对人类的信念加以控制,这是文化力。
三
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重在营造浓厚氛围,重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重在进学校、进社区。现在全国各个城市都在推进学习雷锋和“三关爱”自愿者服务活动,强调要以“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把“三关爱”与社区建设、与美化环境,与学雷锋做好事,与提升每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与提高每个居民的人格修养和境界密切结合起来,使志愿者活动成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开展“三关爱”活动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
要下功夫让每一位社区的居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去珍爱生灵、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保护动植物。切实做到节约资源、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生活简朴,过低碳生活。倒垃圾时做到抵制污染不乱扔垃圾、分类回收废物、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邵龙宝/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化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
第四篇:三关爱活动简报
工作简报
2017年3月27日
城关乡初级中学
走进养老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3月5日,学校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 “雷锋”的誓言,诠释了雷锋精神。3月5日下午,学校组织30名志愿者来到城关乡敬老院,为老爷爷、老奶奶打扫卫生。劳动中,全体师生不怕脏、不怕累,把每个花台,每个角落,都清理得干干净净。师生的行动赢得了老人们的赞誉,卫生打扫结束后,师生亲切地和老爷爷、老奶奶
—1— 们唠起了家常,谈起了生活里的琐事。平常的言语,一张张旧照片唤起了老人们最美好的回忆。
“今后我还要继续发扬雷锋精神,要让这种精神深入每个人的心里,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奉献精神,天天都是雷锋日。”参加此次活动的八(2)班学生李延兆这样说道。
此次“学雷锋”活动是学校本学期开展的“三关爱”系列活动之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一系列感恩、互助、奉献系列教育活动,在践行雷锋精神的同时,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2 —
—3—
第五篇:三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为主题,广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大力倡导“当好人、做好事、长好心、有好报”的价值取向,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立足社区实际研究设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融入时代生活、走进人们心灵、引领社会风尚、服务发展大局。使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高尚情操、增强社会责任。
一、活动内容
(一)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
扎实推进“学习雷锋、奉献爱心”志愿帮扶活动,重点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贫困儿童、关爱农民工和关爱残疾人等几个重点群体志愿服务活动,让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他人的帮助。
1、开展敬老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及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按照“四个一”的标准要求,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即一个主体,即以社区为主体,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一个服务圈,由邻里低龄老年志愿者、社会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构成志愿者服务圈。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即为每位老人安排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结对,提供医疗服务。一张服务卡,即建立服务卡制度,为每位接受服务的老人建立档案,记录志愿者服务情况。让孤寡老人感受关爱,体会亲情。
2、开展爱幼志愿服务,为有困难的儿童提供需求和帮助。组织青年志愿者、心理健康志愿者与贫困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慰问帮扶、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活动,深入开展关爱贫困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关爱贫困儿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3、开展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开展提升农民工素质志愿服务,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志愿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志愿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组织农民工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对农民工进行义诊和心理疏导。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
4、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与残疾人结成对子,广泛开展家政服务、康复医疗、残疾预防、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使广大残疾人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温暖,帮助和鼓励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
重点在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维护公共秩序、引领文明交通、组织文化体育活动、网络文明传播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推动文明的社会风尚、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优质的社会服务发展和形成。
1、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志愿服务。大力普及生活礼仪、职业礼仪、社交礼仪和展场礼仪常识,深入群众进行宣讲,在全社会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开展“告别陋习、提升文明”志愿巡访活动,引导人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日常交往做起, 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外抛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引导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活动,通过孩子的文明行为感化家长,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启迪孩子。
2、开展维护社会秩序志愿服务。要在广场等重点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秩序;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发挥文明劝导员的作用,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围绕不闯红灯、文明礼让、拒绝酒后驾驶等主题开展文明交通公益活动。
3、开展爱心送文化志愿服务。利用广场、社区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等活动阵地,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优良传统美德,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引导志愿者到社区担任文化辅导员,组织群众学唱红色经典歌曲,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
4、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建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伍,为各类文体活动提供引导服务、信息咨询、秩序维护与应急服务等志愿服务,用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各类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组织社会指导员深入社区基层,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5、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6、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物业公司三家要联合起来,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广泛组织开展社区“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爱心助成长活动,大中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组织开展“爱心超市”、“志愿者助残、助老服务”等活动,动员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着力激发和引导青年、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进一步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
围绕创造优美环境,大力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植树种绿、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营造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
1、开展普及环保知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虚拟空间,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宣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植树绿化经验、技术,不断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开展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公园广场绿地、单位社区的种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志愿者认真种植、抚育和管护;开展养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爱绿护绿志愿服务,纠正损害树木、破坏绿化的不文明行为。
二、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今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将作为测评的重要内容。社区要把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纳入日程,摆上位置,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确保活动有力有效地开展。
(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接受的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到小区、企业、学校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开展到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过程。
(三)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要结合实际、明确活动要求和活动措施,强化活动的特色,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志愿服务活动与其它活动相结合,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同其它工作相互融合、协调推进。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围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宣传计划,突出重点、精心策划。通过新闻、专栏、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及时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各企事业单位的活动亮点和成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活动过程中,社区要及时报送“三关爱”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