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家坝村简介
梁家坝村简介
梁家坝村位于大川镇东南,与宕昌县两河口乡交界,距老城区15公里,省道313线穿插而过,交通便利。
一、基本情况
1、全村261户,农业人口1029人,其中低保户117户,275人;贫困户30多户,120多人。全村有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7人,60岁以上7人,35岁以下1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0人)
2、全村有耕地面积847亩,其中水浇地475亩,山旱地372亩。已种植油橄榄树苗160亩,核桃树苗150亩。
二、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为传统农业村,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出售农副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有劳动力48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320多人。全村有农业合作社5家,分别为:梅仙综合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猪);舟曲县大川镇宏盛综合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猪);舟曲县盛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羊);舟曲县大川镇梁家坝宜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猪);萍霞蘑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人均收入为4419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道路硬化。村内主巷道基本完成硬化。
2、便民服务店。在两河口市场和梁家坝大庄设有多家。
3、学校。在梁家坝大庄设有村学一所。
四、2014年工作规划
1、整村推进扶贫养殖肉猪,发展规模养殖户,带动整体发展。
2、结合双联工作,由帮扶单位州编办衔接维修电提灌设施。
3、拟建公厕2个。
4、拟修建文化娱乐广场1处。
5、计划种植120亩油橄榄树苗、150亩核桃树苗。
第二篇:裴坝村简介
高桥镇裴坝村简介
裴坝村位于紫阳县高桥镇正北方,村委会距集镇2公里。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480户1950人,共有党员54名。支部委员会5人、村委会5人、监督委员会5人组成。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0亩,其中水田面积200亩,退耕还林面积2639.2亩。主要经济收入有茶叶、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等项目,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306元。
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修建通村公路29公里,已硬化17公里。投资225万元实施了“丹治”工程,修建河堤近2公里,保护土地150亩。总投资为71万元的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地216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地182.5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365平方米,文体活动场地面积约1520平方米。
该村以茶叶、畜牧养殖、蚕桑和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近年来,累计建设茶园1050亩,其中精品茶园205亩,涉及350户。年外出务工400余人,创劳务收入120余万元。同时,该村还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善。通过“五改三建”、“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2011年扶贫搬迁安置60户,打造特色民居40户。镇中心敬老院在该村落成,村内建移民搬迁安置点1个,预计可安置300户,目前工程正在加班加点建设中。
第三篇:堡子坝乡堡子坝村发展变化情况简介
堡子坝乡堡子坝村典型材料
堡子坝村辖5个村民小组312户1124人,耕地面积1356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25元。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收入。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在“双联”领导、“双联”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堡子坝村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双联”行动相结合,与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呈现出经济发展、基础改善、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新气象。
双联行动开展中,联村单位和干部通过大量的走访活动,确立了“完善基础、提升服务、改善民居、壮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小康建设规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并逐户制定了《贫困户致富计划》,为加快该村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县联村领导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先后完成了文化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室、村内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和小景点打造等建设工程。同时,严格按照《联村工作规划》要求,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户增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一、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新修人畜饮水1600米、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200平方米,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25
盏,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修建绿化带400平方米、小景点打造200平方米、小花园2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维修房屋312户,新修大门7座、翻新大门20多座、翻新维修圈舍40间、拆除圈舍10间、翻新圈门30个、新修屋脊1500米、新建围墙300平方米。通过硬化、绿化、美化“三化”工程建设,梨树坝村环境优雅,村容村貌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堡子坝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气候、土壤资源,发展高效农林业,建成油菜种植基800亩、油橄榄示范点3000多亩;开展劳务技能培训,输转外出务工人员185人。
三、完善服务功能,丰富了文化生活。修建了1000平方米群众文体休闲广场,建成了集技能培训、图书阅览、文化宣传、信息传播、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村民之家”,使其成为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成为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桥梁纽带”。
四、培育了文明村风,树立了良好形象。利用各种形式,引导村民学习文化、科技、法律,遵守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公约,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户房前屋后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第四篇:娘娘坝村美丽乡村建设简介
娘娘坝村美丽乡村建设简介
娘娘坝村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县级示范村标准,全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重点加强人居环境的治理,开展清扫垃圾、清理柴草、清除粪堆、清除砂石、清理路障的“五清”活动。疏通排水管道,疏浚沟渠2公里,疏通排水管道,疏浚沟渠,翻新水渠20米,加固混凝土盖板30块,修砌拦河坝10块,河道底面硬化328㎡。下大气力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采乱挖、乱贴乱画的现象,通过整治达到村庄美化、民居亮化、路院硬化、河渠净化的“四化”目标。通过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改造活动,对沿街道农户34户住房进行统一粉饰,共计面积5347㎡,达到建筑有序、干净卫生的新村容村貌。推进中心村区域的环境美化、绿化工程,重点实施街上组2公里公路两侧绿地建设。结合该村本来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山水风光,在白家山至黄家坎处路旁两侧建设村庄绿地2公里,栽种景观树,种花植草,打造绿色景观。建设仿木桥栏杆36m,修砌花墙214.2㎡,修建树坛7个,沙灰粉墙326.8㎡,粉挡墙勾缝476.6㎡。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了景美业新人和的新气象。
第五篇:汉中市宁强县烈金坝村简介
大安镇烈金坝村简介
烈金坝村是老红军陈真仁、中共早期党员陈锦章的家乡,位于大安镇以西汉王山下,原烈金坝乡镇府驻地。村委会距大安镇5公里,总面积15.18平方公里。阳安铁路和汉江河流途径全村,108国道与烈阳公路在此交汇。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2户2450人,其中贫困户162户551人,耕地1560亩。全村共有党员60名,其中女党员9人、预备党员1人、流动党员14人;60岁以上党员25人,35岁以下党员8人;高中文化以上11人。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平均年龄39岁。
村委会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办公楼占地260平方米,老年幸福院占地340平方米,公共厕所占地80平方米,院场硬化1500平方米。办公楼于2009年重新修建,办公室内部配置齐全。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抓党建、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讲三当”学习教育,加大工作力度,立足实际,积极打造汉江源头文化旅游第一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是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党支部第一责任。建立完善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和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民情走访、结对帮扶等制度,把每月5号确定为村党支部、党员学习日,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村党支部成员的自身素质。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活动,让每个党员都有岗有位,有岗有为。坚持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党员素质得到较大提升,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被县委、镇党委分别授予“优秀党支部”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把调产业、促增收作为党支部的努力方向。坚持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村党支部的重点工作,确保2016年脱贫40户157 人、2017年脱贫93户340人。积极鼓励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发展,多渠道引进外商来村投资兴业。浙江客商流转土地230亩种植榛子,党员示范户罗春华流转土地60亩发展猕猴桃种植,解决剩余劳力100余人;发展食用菌种植12户,40余万袋;发展年出栏300头养猪大户1户、存栏200只养羊大户2户、养鸡5000只大户1户;新建核桃干果园2000亩。年劳务输出在800人以上,年收入1600万元。
三是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村党支部的工作重点。一是修建烈金坝文化大舞台,每年春节举办文艺宣传汇演,硬化村委会广场1500平米,改建古桂广场和活动健身场所,修建公共厕所2座,2015年被授予省级“老年人体育示范村”荣誉称号。二是新建金牛驿河堤115米、堰渠860米,维修堰渠1570米。三是粉刷包装村民住房221户,528间,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整洁度。四是扩宽9—10组便道路3.2公里,110户村民行路难问题得以改善。五是实施人饮安全工程,解决了7个组,近2000人安全饮水问题。六是新建6个垃圾房,村上组织清运,2013年获得县级“卫生村“荣誉称号。2015年对烈阳公路沿线进行了绿化,建花墙18处,栽竹子6700余根、红叶丝楠树750余株。七是落实专人对陈锦章故居进行保护。八是积极配合阳安二线铁路建设和108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市级重点镇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