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申报材料

时间:2019-05-12 16:4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镇申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镇申报材料》。

第一篇:名镇申报材料

名镇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一)地形地貌

xx乡位于xx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中段、焉耆盆地东北边缘、xx县东北部,乡政府驻地距xx县县城 41公里,北距乌鲁木齐339公里,南距库尔勒市139公里。地理位置位于东经87°15′-87°25′,北纬42°8′-42°17′之间。乡境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总面积443平方公里。东与托克逊县的库米什镇毗邻,南连金沙滩博斯腾湖,西靠曲惠乡,北接乃仁克尔乡金丝特军博园。xx乡海拔1082米,地形由东向西、自北向南倾斜,平均坡降在3-5‰。

(二)气候气象

xx乡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光照充足,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气候资源十分有利于棉花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3136.6小时,年平均气温8.8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1℃,无霜期172天。项目区年均降水78.6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224.4毫米。全乡地表水以xx河和大气降水为主,年均径流量4670万方水。地下水年总量4511万方。

(三)行政特点

全乡下辖8个行政村,由汉、回、维、蒙等8个民族组成。全乡现共有基层党支部15个,基层团委1个,团支部9个,基层工会组织3个,基层妇代会11个。有卫生院、财政所、农经站、文化广播站、农林综合服务站、水管站、兽医站等15个站所,电信、邮政、工商、税务、供电等机构齐全。全乡现有小学1所(下辖1个分校,1个教学点);乡级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7所。有教职工122名,在校学生1057名。有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的双语幼儿园1所,校舍总建筑面积907.46平方米,目前有学前大班2个,学前中班2个,幼儿160名,幼儿园配套设施齐全,已达到国家幼儿园标准。

(四)交通通信

325省道、314国道、xx高等级公路和南疆铁路二线横穿xx乡境,目前,全乡公路里程已达212.64公里,其中专用公路130公里,村级油路82.64公里,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乡交通方便,信息通讯通畅。全乡共安装固定电话2800部,拥有移动电话8900部,网络用户743户,现有有线电视主线路20km,入户线12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

(五)社会经济

xx乡行政区划面积4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3万亩。全乡总人口12601人,其中农业人口10414人,非农业人口2187人,政府驻地常住人口4146人,是xx县耕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2011年,全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2138.2万元,第一产业26981万元,占总产值的83.95%,第二产业1226.4万元,占总产值的3.82%,第三产业3930.8万元,占总产值的12.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79元,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二、历史沿革

“xx乡”,维吾尔语原音为“乌夏克塔勒”,小柳树之意。乡境内有汉代废城和唐代设置的张三守捉城,又称烂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四十里大墩为古代军事警报建筑物遗址,清代有二三百兵丁在此屯种。民国29-35年(1940—1946年),xx设治局与xx县政府设在xx。民国34年(1945年),设xx镇。民国37年(1948年),改为新镇,下辖7个保。曲惠是xx下辖的行政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xx县人民政府从xx迁至清水河。4月,成立xx一区,1953年改称xx回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xx区,1958年成立卫星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xx人民公社,成立xx回族民族乡下辖xx村委会、马兰村委会、xx村委会、xx村委会、沙梁湾村委会。乡政府驻xx村。2007年,成立沙井子村村委会;2010年成立泽斯特村委会。至2011年底,乡辖塔拉村、大庄子村、xx村、沙梁湾村、xx村、则格德恩呼都格村、沙井子村、泽斯特村8个行政村。乡域内还有国防科工委21基地(马兰部队)等基地。

三、经济文化特点

(一)特色农业

xx乡土壤为灌溉棕漠和盐化棕漠土,耕层质地为沙壤,有机质含量1.38%左右,ph值8左右,土层较厚,土壤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农业主要以棉花、番茄、甜菜、辣椒种植为主,牧业上主要以绵羊、山羊、牛、牦牛、猪、鸡养殖为主,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乡。

我乡已逐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我乡在东戈壁新规划3000亩设施农业园,目前已建成143座大棚,于2011年底完成一期385座标准棚。经过积极引导,我乡已建成大棚403座1317亩,建成小拱棚330座136亩。二是以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新开发完成8000亩葡萄基地,目前,全乡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1.4万亩。三是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近年来改良绒山羊1.5万只,绵羊2.4万只,牛370头只,引进优质能繁母猪近1200头,繁育杂交野猪300头,并先后规划建设养殖小区3个。目前,全乡牲畜存栏7.1万头(只),出栏4.8万头(只);鸡47万羽。六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二)文化资源

我乡有回族特有的“花儿”文化以及蒙古族的东归文化。2008年1月建成 “花儿”演出方队,代表我乡参与了各种文体活动,成为我乡文艺活动的中心力量。同时,驻地部队是中国核试验指挥中心和研究基地,诞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

(三)矿产资源

我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芒硝、石灰石、盐、铜矿、铁等矿藏资源。主要集中在山区,现仅有小规模开采利用。

(四)旅游资源

xx县内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西海金沙滩湖滨浴场),位于xx乡西南部22公里,进入景区的主入口位于xx乡境内;“金丝特避暑山庄” 位于xx乡西南部32公里处进入景区的主入口位于xx乡境内。此外,**敖包位于xx乡东15公里314国道南侧,距县城53公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地-马兰基地位于xx乡南部5公里。马兰影视城位于314 国首曲惠乡与xx乡中段北侧,矗立着一座核爆炸模拟托塔,是1999 年5 月为拍摄由陈国星执导,李雪健、李幼斌主演的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片——《横空出世》而耗巨资修建,是一处理想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文物古迹

兰城(张三守捉城)遗址位于xx乡沙梁湾村东南约1公里处,东经87°23′09″,北纬42°09′49″,海拔1100米。古城长265米,宽250米,略呈正方形,分南北两重,为黄土夯筑,多处以土坯修补。城内灰坑、挖坑遍布陶片、碎骨、石磨盘片。陶片为泥质,灰、红两色。城周有壕宽约20余米。1984年,从地表采集的文物有塑造的人面型(深目高鼻)、兽头型、山羊角型陶器耳柄,还有碎骨、大小石球、石雕、陶花、陶拍和刻有文字、花纹的陶罐等。据民国19年钟广生著《新疆志稿》中记载,此城是唐代所设置的张三守捉城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十里大墩烽燧位于xx乡大庄子村附近,台基呈方形,下宽上窄,长7 米,底宽4 米,顶宽2.5 米、高6 米。此台一层土一层红柳、梧桐木夯筑而成,地表无遗物。四周均为开阔地,站在台顶可视五六十里路。为汉代烽燧。

(六)投资环境

不断创新发展环境,力促二三产业发展。于2010年完成了基层商会换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资600万元规划建设生活服务区一个。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总投资2亿元的中石矿业在我乡落成。又引进资金130万元建造了一座冷库,为农产品保鲜增值创造了条件。此外,一弘矿业、宏景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棉麻公司、大众冷库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也纷纷在我乡扎根投产,投资总额达8000余万元。目前,全乡本地注册的三产商业铺面共有159家。

(七)小城镇建设实现新跨越

我乡于2003年被定为巴州9个重点撤乡建镇的乡之一。2008年,又被自治州确定为10个重点发展小城镇之一。按照小城镇建设总体要求,我乡制定了撤乡建镇工作实施方案,并委托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城镇建设规划。将 “两个中心”、“两横一纵”的城镇中心区作为镇区建设目标,于2010年建成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新乡政府办公楼,并规划建设了占地308亩的新城小区,小区一期工程主体已完工。以新乡政府为中心,制定了2平方公里详规,基本形成了以乡政府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的集镇框架。

(八)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目前全乡有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1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1个,州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小康文明村5个。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及平安家庭创建率不断提高。2006年8月,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07年1月被民政部评为民政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2月,获得“自治区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先进乡(镇)”称号;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自治州安全生产示范乡镇;2011年5月,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三、发展规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援疆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科学跨越”为主题,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努力培育三大基地(养殖基地、红色产业种植基地、设施农业基地)、促优扶强四大产业(特色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开发业、饮食服务业),举全乡之力,努力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奋斗目标,把xx建成xx第二个物流商贸中心,打造巴州十大特色名镇新形象,成为名符其实的“巴州东大门”。

中共xx回族民族乡委员会

xx回族民族乡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关于请求申报历史文化名镇的报告

***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

一、***概况

***位于***南部的边缘山区,距县城50公里,东与汉阴县汉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两河口镇毗邻,西与西乡县高川镇交界,北与本县中坝乡、喜河镇相连。三县交界,构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全镇3632户,共13725人,其中农业户口3295户,共12086人,总土地面积81.84平方公里。

***海拔460—1590米,属北亚热带暖温带山地湿润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森林覆盖面大,是大熊猫、朱鹮、大鲵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镇中心区位于富水河畔,境内民风纯朴,古建筑保存完好,雕梁画栋、古祠、古庙、古栈道处处皆是。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地上茂林嘉禾,地下堆金藏玉,全镇森林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2%。树种、植被丰富多样,多达10科38属,其中有5种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品种,属珍贵树种。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尤以大鲵、羚牛、羚羊、锦鸡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示性动物,被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木耳、香菇、天麻、黄姜、核桃、生漆、蜂蜜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至今享誉盛名。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矿种达5种之多。

***古迹众多,有百年老戏楼、岗家古寨、狮子岭、驼峰山、***古镇、灵雀禅寺,特别是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人文民俗传奇吸引古今文人骚客前来观光题咏。***交通、通讯便利,基础建设不断发展,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而正在开发的宝地,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西北第一溶洞”燕翔洞便坐落于辖区之内,是陕南地区旅游盛地之一。

二、历史传统建筑群现状及价值特色

***古镇历史悠久,历经多次变迁,始建于明末清初,曾是羌汉杂居地区,清嘉庆23年前该镇名为永兴场;道光年间当地遍布60多架筒车,浇灌着两千多亩良田,该地由此更名为筒车坝;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车被毁,筒车坝名不副实了,由于其地形酷似烫衣服的***,故以此得名***。***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历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持续建设渐成规模,建筑样式兼具川西和陕南两种风格,部分民国时期建筑还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极具观赏价值。房屋依山随形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大多以青石为建筑材料,有四合院式、二合院式,屋顶多以平檐式为主,上铺有石板,亦有起脊布瓦顶,大多为单层建筑,有少量的楼式建筑,院以墙相隔,大门建有门楼,门楼两侧有砖雕木刻,所刻内容多为吉祥文字与传统纹样,房前屋后绿村成荫,院落与院落之间形成的街巷用石板铺路,曲折有向,巷窄深长,但更有特色的是,***古镇沿街至今保留下来大量的古店铺、茶棚及酒坊。***古镇陕南、秦巴风格的民居建筑,更是既体现了楚汉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主格调,结合陕南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设计建造的具有浓郁秦巴地方特色的住宅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明清年间的古戏楼是古镇悠久历史的“物证”。高高在上的平台,挺拔圆润的柱子,飞檐翘角的檐头,隐隐约约的纹饰,向我们叙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喧嚣。古戏台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已显得有几分老迈和沧桑,但仍不失 其恢宏和大气。站在台下,思绪会随着小镇的古风遗韵追溯到古戏台久远的历史,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夕阳衔山的薄暮,金色的夕阳把小镇装点得如诗如画,小镇人穿着古朴的服饰,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踏着金色的夕阳,纷纷来到戏台下,铿锵的锣鼓声在小镇上空悠扬,古戏楼更是古镇的文艺展示平台,各类文艺活动竞相在此举行,“汉水·庖汤会”便是在此顺利落幕。(2)灵雀寺位于***古镇东南方,距古镇三公里,寺始建于清中期,相传原为明清土匪的山寨,后毁于战火,一位姓王的医生悬壶济世,受后人称道传送,为原山寨的基础上为其建庙,随时间推移,源由已不可考证,但灵雀庙却保存至今,现为村民上香祈福之地。据记载,灵雀寺原有山门、大殿、僧舍等建筑,到清咸丰年间已颇具规模。灵雀寺建筑有老爷庙,药王爷庙、玉皇庙,庙接庙,屋挨屋,连成一片。整个建筑群清砖古瓦,相互映衬,远望近观,场景甚是宏伟,有遗址为证。文革时期,寺内所有建筑几乎全部被毁,后历时四年由当地村民重建。现存主殿内部分佛龛造像,以圆雕、浮雕相结合,自清代以来香火旺旺盛,现由仟佰众旅游公司修整重建,目前已对外开放。(3)古茶楼是***古镇的茶文化历史见证。明清时期,***为川楚地区重要通道,各方商贾来往不绝,所以这里的旅馆、饭馆、茶馆一直生意兴隆。几百年来,这里比较完整的保留着茶馆行业的旧貌,古镇街道两侧,分布数十家茶馆,现仍有茶馆保存下来,可谓羌汉杂居地区茶文化的活化石。(4)古镇入口现存古牌坊一座,门额上书“川楚通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为道光二十年,明清时期每逢集日,***街上川陕客商云集,商贸兴隆,古戏楼上演的汉剧韵味悠长。(4)现存有明清时期古井、石碑、石碾、石磨数座,现 3 在虽失去原有作用,但保存比较完好,古镇内更保存有石碾、石磨等,并建有民俗器具展厅,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那些远去的记忆。

2006年,***启动了最美小城镇建设,拓宽了集镇两条主干道,实施了新城区和古城区亮化工程,安装路灯,栽植行道树,修建了集镇供水工程;2010年“三创”工作的开展,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12年底,镇中心区常住人口达2000余人,流动人口近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0.23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河两坝相连,群山环抱,山水镶嵌,一字型轴向扩展,多中心结构”的空间形态布局。

三、民俗文化

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方位使***成为秦蜀文化荟萃之地,当地文化风俗亦川亦陕,并带有部分陇南文化特色。羌族文化及民国时期形成的“乡绅文化”对***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各种文化并行碰撞、交相辉映是***文化的最大特色。

***是远古氐羌民族活动地,春秋战国时期为吕氐所辖,南北朝时期是氐人杨氏番王国的领地,但目前***当地民俗、语言、服饰并没有羌族特色,文化传承不明显。***地处三省交界处,民风习俗也融合了三省特色,婚嫁、丧葬习俗保留完整,独具特色。尤其是汉调二黄表演、唱川剧、扎彩船、赶场、逛庙会、正月闹春、跳关公、过刀山等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六月十九庙会、七月十五鬼神会、灵雀山庙会、汉水·庖汤会更是别具地方特色,每值会期,会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更有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地处南北气候过度带,受秦岭大巴山山地气候和西南季风气候交替控制,一年四季变化分明,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的气候和海拔造就了这里植被丰富、动物种类多 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同一纬度不宜生长的亚热带植物在这里枝繁叶茂,并是朱鹮、大鲵等特有保护动物重要栖息地。***有着悠久古朴的农耕文化历史,纯正的自然文化和灵动的生态文化交相呼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

***的饮食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白菜”无茎嫩爽,鲜味十足;“灵雀山”毛峰 “纯绿色、全天然、无污染、富锌硒”,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丰盛的陕南特色小吃豆腐乳、凉皮、汉江烤鱼让外地客人回味无穷。烹饪技法历代相传,推陈出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

四、古镇保护措施

***古镇于2008年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委、县政府于2005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建筑群保护工作的决定》,2009年制定了《***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并于2013年4月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所有的建筑与环境均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状、面貌及环境。确需进行修缮的,必须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批手续进行报批。在旅游旺季控制游客流量,使环境容量保持在合理幅度,以免造成资源破坏。制定了有效的防火措施,确保文物资源的绝对安全。***古镇保护重点为:“一心一带两点”。一心即为***古镇内古戏楼和其广场。包括回龙场历史街区、辅仁中学、魏氏庄园,总面积约13公顷。一带即***古镇带状古街,两点为***东西两个出入口,象征着历史上的川陕通道。核心保护区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北到富水河南岸,南到古镇区南部自然界限,西至镇区西入牌楼,东到***古镇牌楼处,面积8.03公顷。

近年来,在***古镇的建设和规划中,我镇结合“三创”建设工 作,结合旅游开发与古镇保护,依照“修旧如旧”原则,合理控制古城区环境容量,有序开发新城区空间,增加集镇文化景观,显现当地陕南特色旅游文化,集镇建设迅速发展,古代建筑保护维修及周边地域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四、结语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时代的脚步在加快,保护具有深刻的文化、艺术价值的传统古镇迫在眉睫。***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完整的古建筑群、丰富的文化特色,在保护和发扬乡土建筑的今天,充分开发利用好古村落的宝贵价值,有利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精华。保存珍贵遗存,保护传统古镇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从那些封存的记忆中挖掘适合当代、利于自然的历史文化和建造经验。

因此,特申报******古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留住古镇的优势和文脉,留住其原有的文化积淀,在继承和发展的形势下,让***古镇续写自己的历史。

第三篇:申报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关于申报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报告

**是一座历史悠久、生态秀丽、民风纯朴的山区小城镇,以位于**上、中、下三处温泉最下泉而得名,是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省定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是集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一、镇域总体概况

1、地理环境。**地处**西部,**上游,距**县城22公里,东邻昭**乡,西界**乡,北接**乡,南连**乡,地理坐标为东径**,北纬**。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7、311国道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均在境内留有出口。

2、历史沿革。据明嘉靖《**县志》卷十三页记载:“温泉有三,其水热沸,俗呼为**、**、**,具在县西。”因该“汤”位居三汤之下,故得名为**。此地蚕丝生产比较发达,该街遂成为丝绸的集散地,并逐渐形成集镇。明嘉靖三年(1524年)属**庆云乡;嘉庆元年(1796年)分属庆里和盈里;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至1947年中华民国曾设乡、镇、保等政权机构于此,管辖周围村庄。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属西区。民国30年(公元1941年)臵**镇。解决前国民党军阀汤恩伯盘距在此地,以下汤名称对其不利,曾改名“**”。但人们仍俗称“**”。1947年解放后,“**镇”改为**区公所。1958年区废建**公社,辖**、**、**、**、**、**6个公社;1969年**、**、**公社和并,复臵**公社;1983年底,公社改为**乡。1988年元月经河南省民政厅[1988]18号文件批示恢复为**镇至今。

3、人口和地域规模。现辖**个行政村,**个居委会,**个村民组,3.2万人。全镇土地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4 亩,山地面积 8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5000亩,全镇活立木积蓄量达13 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镇区面积1.8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6700人。

4、社会经济情况。2009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21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20万元,企业实交税金454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890万元,人均农民纯收入达到了2805元。

二、特色旅游资源

**镇自古就是鲁山县历史名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杰物丰。温泉资源得天独厚,泉口数眼,水雾蒸腾,蔚为壮观。此外,境内还有**、**等人文景观。

1、**温泉。《河南通志》载**温泉,旧名汤谷温泉,为**“八景”之一,后因商后良夜常浴之,故名曰“皇女汤”。清嘉庆《**县志》载:“下温泉发于乱石中,泉口百眼,水雾蒸腾,有浴室,僧人司之,有骊山神出之验。”“皇姑浴”的美妙传说令人遐想,引得一些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明人陈孜在**八景总诗中写下了“黑山回照天心协,汤谷温泉地脉和”的诗句。唐代诗人元次山、宋代诗人梅尧臣、近代诗人徐玉诺等均有赞美该泉的诗文遗世。**温泉为矿泉水中的放射性热氡泉,氡浓度为9—78爱曼/升,在全国同类矿泉水中属上乘。素以温度高(常年水温63~65℃左右)、流量大(每小时涌出量34吨)、含有矿物质种类多(富含硫磺、苏打等多种矿物质)、医疗价值高(能治疗皮肤病、类风湿等多种疾病),闻名遐尔,享誉中原。

2、**观。位于**镇北部,依山而建,历史悠久。总占地3000平方米,座北向南,建有大殿、配殿、山门,有香炉、庙碑,终年香火 2 不断,素有豫西道教第一观之称。其历史之久,香火之旺实不多见。至今重修的**观仍坚持于每年正月初

九、初十、十一举行庙会,招来了全国各地的香客、游人。《**县志》中记载原观已废,重修后规模宏伟壮观。

3、**洞。位于**镇北部6公里,为天然石洞,其深不可测,洞高1—2米不等。洞内泉水淙淙,乱石嶙峋。相传为王母娘娘的第九个女儿私自下凡到人家游玩,与当地书生相爱,却遭王母娘娘的阻拦。但二人至死不渝,被逐下天宫。后人为纪念其,在此供奉九仙女,至今香火旺盛。

三、公共设施建设

近年来,**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科学规划与规范建设相统一,主体工程与配套设施同步,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结合,温泉开发与镇区发展并举,围绕大旅游,建设小城镇,多渠道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使城镇规模迅速扩大,镇区面貌日新月异,主要街道不断美化、亮化,城镇品位逐渐提高,以温泉沐浴、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一个旅游设施一流、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花园式小城镇正崛起在中原大地上。

1、规划编制情况。根据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镇实际,确立了“规划要超前,建设要细致,开发要大胆,管理要严格”的方针,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镇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今年来,结合**镇丰富的温泉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人文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又聘请**学院规划设计专家修编完成了新一轮小

城镇总体控制性规划,确定了“**县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山水风情园林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小城镇“北延南进东扩”的发展构想,把**中心村、**村等行政辖区纳入镇区规划控制范围,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保证在成片、连片、合理配套的原则下搞建设,逐步形成规模。

2、温泉开发情况。近年来,**镇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温泉开发经历了无序开采到合理利用的过程。特别是去年以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温泉开采秩序整顿的相关要求,成立了温泉开发管理办公室,对无证开采温泉现象进行了治理整顿,现在保留温泉井5处。**镇的温泉旅游项目大部分实行综合开发,各具特色,酒店房间有温泉,别墅山庄有温泉,园林露天有温泉,山坡森林有温泉,处处温泉处处鲜。引资3.5亿元开发建设了**泉度假村、**温泉国际酒店、**温泉酒店3个旅游服务项目,建设了5家中小型洗浴中心。投资2.97亿元的**大酒店正在建设,投资2.4亿元的**温泉小镇项目、投资2亿元的**温泉度假酒店即将开工建设。目前,全镇从事餐饮住宿、汽车运输、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的旅游服务人员已达5000余人,全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旅游直接收入1000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下汤镇温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服务业已成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3、市政建设情况。几年来,**镇坚持政府的有效组织和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逐步建立起一个政府与社会、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建设资金筹措上,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 4 性,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重点完成了五大建设工程:一是综合配套工程。配套建设了供水、供电、通讯、文教卫生、邮政、金融等公共设施,建设两个自来水厂,建成35KV直配电站,建成功能齐全的文化中心,镇区供水普及率100%,程控电话入户率90%,市政公用设施基本完善。二是旧镇区改造工程。拆迁面积0.5万平方米,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三是道路建设工程。全镇2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镇区拓宽硬化环镇路2300米,硬化主干道7000米,背街小巷道路5000米;四是环卫设施工程。投入大中型垃圾运输车各1辆,小型垃圾清收车2辆,投放垃圾箱40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处,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场1处;四绿化美化工程。种植风景树1500棵,建设绿地1500平方米,游园4处;铺设路沿石1500米、彩砖3000平方米,开挖修建下水道1500米,修复下水管道1000米,完成了镇域陈旧墙面刷新80余户、8700余平方米,完成了沿街342户商户门窗墙体刷新26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5盏,整修街道路面3500余平米,新建风景墙750米3500余平方;五是市场建设工程。建设大型集贸市场1个,开发沿街商铺3200平方米。几年来,全镇公共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了**小区、**小区等6个房产项目,建设住宅面积4万平方米。

4、综合管理情况。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镇镇域面积广,建设摊位大,客观上给镇容镇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我们把加强城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成立城镇监管专业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职权,并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纳入目标考核,保护好我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用绿地及绿化带,真正做到有人管,5 管得住。二是引进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每天出动5辆保洁车,保洁员8人,对镇区垃圾实行随时打扫及时清运,做到24小时保洁,彻底杜绝了境内垃圾堆积现象。同时,落实门店三包,实行部门卫生责任区和个人卫生责任区制度,将城镇管理的具体工作,量化分解到镇直各单位、各人,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确保了镇区环境卫生,初步建立了市政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小城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础。

第四篇:名校长申报事迹材料

名校长申报材料

南坞乡第一初级中学 孙四新

孙四新,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南坞一中支部书记兼校长。怀着对党的满腔忠诚,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在校长这个岗位上默默的耕耘着、感动着、收获着,近几年来,先后被授予“省优秀辅导教师”、“许昌市名校长”、“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鄢陵县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解放思想,致力创新,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办学思想上,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主持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全面系统地研究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人文资源,深入细致地分析学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总结提炼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亲自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立了学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和立足校本资源、发展言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特色。激励全校师生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共同的事业愿景迈进。

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树一中教师新形象”工程,从细、小、实处着手,将树形象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并以身作则,亲自把微笑带进课堂、责任带进课堂、爱心带进课堂、智慧带进课堂。从而建立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增强“全员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责任意识,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倡导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全方位、多层次、互补性的培训,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学校先后开展了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开展教师论坛和教育教研活动。这样以来,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反思研究中不断成长。

第三,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实施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采取了“扬长避短、学为我用、创新理念、稳步推进”的课堂改革策略,结合学校的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课程改革之初,一部分班级开始尝试,学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组长陪同听课,对每节课进行座谈,查找原因,开始采用“20+ 25”授课(老师讲20分钟、学生学25分钟),人人参与、有一定效果后全面展开。以培养学生自主自信、创新求异的能力。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学校百分之九十的教师都有笔记本电脑。集体办公室中,老师们用电脑制作课件,并广泛交流,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大家一同商讨备课,并做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应用使课堂容量大,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减轻学生负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学校班班装有计算机和投影设备,教师上课只需带着自己的u盘,免去了带电脑的麻烦。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如今南坞一中教学领域的亮点。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2011年中招张丹阳同学取得全县乡镇第一名,2011年中招评估南坞一中全县第一名,2011年九年级三科联赛中全县前100名该校上线人数全县乡镇第一,2012年七、八年级三科联赛中,七年级取得全县第一,八年级全县第三。2012年中招考试南坞一中蝉全县第一,2012年秋八九年级三科联赛八年级全县第一名,九年级全县第一名;2013年春七八年级三科联赛,七年级全县第一名,八年级全县第二名。2014年秋季八九年纪三科联赛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该校先后被评为“许昌市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许昌市文明学校”,“许昌市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许昌市消防先进单位”“许昌市职业道德先进单位”,“许昌市教研先进单位”。

二. 注重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

为了注重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使校园成为学习化校园。校领导班子非常注重抓好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成立了合唱、舞蹈、书法、美术、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兴趣小组。使校园成为学习化校园,参加人数达90%以上。这为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让学生个性更好地张扬创造了条件。同时,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学生“毛笔字、钢笔字”书法比赛、“我为一中添光彩”作文比赛、“安全教育手抄报”比赛等各项活动。精心安排了学生书法、绘画、科技小制作等能力展示内容,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每学年都举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运动会、文艺晚会活动,目的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美丽文明的校园。

三.围绕教学抓“三化”,改善环境育良才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筹资近10万元,净化、绿化、美化了校园。学生宿舍紧张,身为校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几个学生挤在一张床上。为了盖寝室楼,找这位领导谈情况,给那个部门打报告,跑腿、熬眼、托人、求情,还真不错,款拨来了。然而,谁都知道抓基建是个棘手的事。晚上,躺在床上却犯了愁—自己是个教书出身,从来没有搞过基建,这„„可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学生拥挤的情景。干吧,不懂就问吗。就这样,一个假期,就没有闲着。寝室楼竣工了,我看到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满意地笑了。

办学条件的改善,使育人环境更加优越,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更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殚精竭虑育英才,风云际会写华章。展望未来,成功代表代表着过去,面对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美丽的南坞一中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我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加倍的努力,去躬身践行“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发展负责”的终生诺言。

第五篇:申报名校长事迹材料

全心全意为教育 一片丹心铸辉煌

公庆喜,2009年起任嘉祥县大张楼镇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几年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敬业实干,执着追求,无私奉献,锐意创新,成绩显著,近年来连续获得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济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嘉祥县十大杰出青年,嘉祥县名校长,嘉祥县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在国家级期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发表论文《让“校德”之花开遍“宗圣”故里》,并担任两个省级课题主持人。同时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09—13连续四年教学成绩逐年攀升,2012年中考综合排名居全县第二,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 等多项表彰。

一、管理艺术,追求精细科学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任校长以来,在学校管理上,追求精细科学,采用经纬交叉的立体管理模式。“经”,即纵向的条线型管理,就是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各条线部门分工负责,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向基层落实。“纬”,就是加强横向联系,发挥年级组长、办公室负责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组织协调本年级教师共同落实学校提出的育人目标。学校实行领导班子监督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形成了有效的常规管理新格局。按照“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建设了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

为了加强班级的管理,我制定了“老师跟班制度”。协同班主任,共同研究班级管理的对策方案,制定分层推进的管理工作目标,因人而异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校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效仿,勇于承担班级管理工作。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精细科学的管理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我在学校实行了分层教学。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注重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实行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好学生培优补差工作,提高中考的合格率、优分率,降低低分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注重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突出重点,把学生分解为“优生、边缘生、学困生”,以便于对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培优补差。结合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各班的边缘生名单,把这些学生薄弱学科落实到相关教师身上,做到班级有目标,教师有重点,学生有方向。对于学困生,各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近他们,给学生辅导,与学生交流,使教师的辅导由“学生找”变为“找学生”,这种主动地辅导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补差工作落到了实处。

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点。学校建立了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等层层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天天有人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多年来,学校坚持领导班子在校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学校安全。与派出所合作,切

实加强了校园与周边环境的治安安全。几年来,学校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未出现各种违法犯罪现象。

二、教育教学,追求规范高效

我深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教学质量来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细化的管理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在认真贯彻《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同时,我完善了各项教学规范。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把管理做实,加强课程的调控管理,配齐专业课教师,保证各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加强课程监管力度,加强平时的调查、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活动课开展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教学的过程管理,学校一直坚持“期初定计划,阶段勤对照,平时多检查,期末做总结”的工作思路,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事事落实。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定期的校本视导工作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以及推门听课相结合的方法,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注重严格规范管理的同时,我还注重教学研究的高效,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结合课改的实施和推进,采取了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的举措。

科学、高效的管理也给学校带来了骄人成绩:我校近几年来中考参考率、合格率、优分率都处于全县的前列,辍学率连年走低。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全县举办的中小学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武术操比赛中成绩卓越。

三、关爱师生,追求和谐优美

在校长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始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履行了校长职责,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师生,勤政廉政,能够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形象。能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为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为追求和谐学校做了不懈努力,深受全校师生的尊敬。

优化办学条件,美化育人环境,近年来,我一直把办学条件的改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使得校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道路平整,区划分明。

四、自强不息,追求创新进步

作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我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注重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并把它们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为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我还非常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先后进行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这些改革,使教职工更新了观念,增强了竞争意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增强了活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外校的先进经验。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教育这块沃土挥满辛勤的汗水,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谱写完美的人生。“满腔热情,心系教育”,这是对自己的要求,“全心全意为教育 一片丹心铸辉煌”,这是我的追求。

下载名镇申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镇申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镇建设项目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关于报送2009年度中山名镇建设项目 自查考核工作情况的函重庆市旅游大项目指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你办《关于开展2009年度10大名镇旅游建设项目自查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严......

    申报名校长事迹材料[共五篇]

    执着追求为教育 一片丹心谱新篇 ——***申报**县名校长事迹材料 ***,2001年起任**县**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一级教师,(校长任职资格研修班结业)。几年来,一贯坚持以邓小平理......

    特色景观名镇交流材料

    立足长远突出特色 全力打造魅力向海 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 从通榆县城西行60公里,越过绵延的沙丘,穿过葱郁的草原,突显在眼前的是一潭清澈的湖水,黄榆苍劲,仙鹤舞动,让人恍如仙境,宛......

    旅游特色名镇汇报材料

    挖掘旅游特色 坚持全面规划 全力推进城关镇旅游特色名镇创建 ——石泉县城关镇创建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汇报材料 (2013年8月30日) 石泉县素有“秦巴水乡”之称,行政区域以县城为......

    “历史文化名镇”评定申请报告

    申报单位:铅山县石塘镇申请日期:一、石塘镇基本情况(地理位置 范围、面积 历史沿革和社会经济现状)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武夷山北麓。东界上饶县,西连弋阳、贵溪,南......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

    照金红色旅游名镇 铜川市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管委会 暨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揭牌 人民网西安6月6日电 (记者 姜峰)6日上午,由铜川市政府、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

    历史文化名镇规划汇报提纲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汇报(PPT制作)提纲 一、 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情况{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不可移 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名目及保护范围)及现状保护情况(传统格局......

    里耶镇长春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里政发〔2012〕40号龙山县里耶镇人民政府 关于成立里耶镇长春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 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各行政村(社区)、镇直机关: 为切实加强长春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