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原因分析
1、从现实党风状况分析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大政方针,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给作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忘我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长期执政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脱离群众、固步自封等倾向。有些党员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对自己的要求不严了,导致党风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思想作风上,有的唯书唯上,口头上喊解放思想、实事求实,行动上都不能深入,不求甚解,不能把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工作作风上,不是真抓实干,而是形式主义,搞花架子,搞政绩工程,最终是劳民伤财,群众有意见。在生活作风上,有的追求享受,贪图安逸,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洗桑拿浴,泡歌舞厅,包养情妇,醉生梦死。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极个别人身上,但是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破坏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2、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分析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历朝的兴衰都离不开一条规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谁不为老百姓办事,甚至欺压百姓、鱼肉人民,谁就会被推下历史舞台,从商纣王到周幽王,从秦始皇到隋炀帝,从明末的崇祯皇帝到腐败透顶的晚清政府,哪一个也没有逃脱被人民推翻的命运。我们中国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打败蒋介石的八百万部队呢?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我们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来看,很多事实都证明:党风正,党的形象就好,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就会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党风不好,就会使党的健康肌体受到腐蚀,群众就不满意。所以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党的作风建设,避免重蹈苏联及东欧等国的覆辙。
3、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外交往也会相应增多。西方的文化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将会乘虚而入,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就会腐蚀一些意志薄弱者。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也在不断增强,西方有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和平演变中国的企图仍然存在,意识形态里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因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我们还面临着继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伟大使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需要安定团结的国际、国内环境,这些都需要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更需要政治上的保证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骨干作用。所以从形势到任务都需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途径
1、思想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前提。党的作风的实质是世界观问题。就一个党员而言,只有当他用科学世界观指导行动,并把这种世界观反复体现在自己行动中的时候,才能形成他的优良作风。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恩格斯说过,共产党员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
即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这个世界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共产党既区别于资产阶级建设的一切旧政党,又区别于其它工人政党的根本标志。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所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对全体党员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加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教育。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优良传统要弘扬,又要创造新方法。要突出一个创新,即坚持勇于追求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要弘扬一种学风,即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决纠正轻视理论、忽视学习的错误倾向,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照本宣科、做表面文章的本本主义倾向,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创造一种环境,即在全党进一步造成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动局面,使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全党蔚然成风。
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是因为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党风、政风廉洁,历来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认识一个政党,最直接、最简便的途径就是看它的作风如何,从其行动中得出对它的感性认识,从而作出它是否代表自己利益的判断,作出拥护与否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惟一宗旨。这就必然要求党把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要求全体党员坚持尊重社会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利益奋斗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记住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从而在工作决策上,必须以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为依据,让群众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在工作定位上,必须以大多数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为第一信号,把大多数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生活中的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工作方法上,必须尊重大多数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工作作风上,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体察群众的疾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与大多数群众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至关重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组织、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力量。领导干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所处的极其重要地位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在制定党的作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中起主导作用,在决策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党员群众起组织领导作用,在党的领导机关和群众之间起桥梁作用,在党风建设中起模范作用。党的领导干部遍及党的组织、国家政权组织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条战线,他们的言行与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作风,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因此,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大力提倡“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既要立言,更要立行。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示党员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抓出成效。检验党的作风建设成效,最根本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这样,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会收到“党风正、民心顺、国家兴、事业旺”的效果。
4、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保障。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在新形势下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保障。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从制度建设高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是对党的忠诚。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从制度建设高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既是对党的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自觉探索。面对新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这一历史性课题,把改革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押运到党风建设的关键位置。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60年前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党的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之先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历史上“左”右倾错误及其严重危害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思想解放,理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根源,而且注重从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方面研究问题,总结主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制度根源,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在全党的形成。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高度统一,合全党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针对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反复告诫全党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健全的制度确保优良的作风,可以说是从延安整风到执政初期我们党在党风建设的探索中的一条重要经验。50年代后期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关键也是由于制度方面出了漏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总结,特别注重于制度层面。他深刻指出,党内官僚主义等等不良风气,以至使党的优良传统破坏殆尽,“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高度重视制度改革对党的作风建设的作用,可以说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了新的境界。在新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注重制度建设的思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指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展党内民主,从制度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他特别强调:“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制和监督机制。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2007年,中纪委下发《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针对过去几年查处案件,特别是近一年多来反商业贿赂、查处大案要案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采取的新措施。体现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坚持、改进和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第二篇: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论公司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作风在党的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再次强调:“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此,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深思。
党的作风,简称党风,是指一定政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方法、行为风格、道德状况。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的,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历史性考验。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形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了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背景下,我们能否在同世界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历史进程中驾驭好中国改革的航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推进中国的发展,这是我们党正在面临的国际重大考验。
从国内情况看,进入在新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繁重而艰巨;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难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积极稳妥地推进党的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我们党正在面临的国内大局发展的重大考验。
从党的状况来看,经过了80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而党的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既带来了活力,又使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的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我们党正在面临的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重大考验。
党要完成新时期以上的三大任务,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使党一以贯之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永远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先进性,必须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其实质是党的世界观和党的性质的综合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它广泛涉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权建设乃至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管理方法等方面。所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因此,我们必须从党的作风的本质属性上,从其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上,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极端紧迫性。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迫切需要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又要有好的作风加以维护。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
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今天,我们要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也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核心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我们作为执政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党才能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党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战胜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体制创新,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根本的保证。然而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有的习惯于凭老方式、老方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有的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有这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怎么可能正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此外,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全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其最终是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而党的作风对于社会风气的形成又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党的作风本身,而且要从党风对社会风气的重要影响上,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极端必要性。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可以说赢得一定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代表,要巩固其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需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其群众基础。
能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然而,直接的因素则取决于党的作风。这是因为党的作风反映着党的外在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是有形的、可见的,人民群众普遍的是通过党的作风即通过自己身边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来了解一个党、认识一个党,进而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如果一个党的党员特别是其领导干部能处处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甘于奉献、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品德高尚,人们就会由衷地认同、拥护和支持党。反之,如果得过且过、作风漂浮、私欲膨胀、以权谋私、主观武断、人格卑下,人们必然会否定、唾弃这样的党。人们在观察判断党的形象后,便会从思想感情上决定取舍,党的形象好,就会追随党、心向党、与党同心同德;反之,则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党就会失去起码的支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必须从党的作风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密切关系上,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极端重要性。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特点和一大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原因。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成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了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必须看到,目前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健康发展的良好趋势。但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内有一些人脱离群众、固步自封;在市场经济面前贪污腐败、不思进取,搞形式、官僚主义;还有地方和部门治党不严、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抓得不紧,管理和监督不力,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等。这些问题主要是党的作风问题,这些不正之风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肌体,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已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等新的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通过对党风现状的正确认识,既坚定信心,又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迫切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始终拥有激励人心、感召人群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而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第三篇: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再次学习《党章》和中央八项规定学习,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尤其是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为全党树立了“一面旗帜”,是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完成十八大确定各项任务的指导性框架。
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作风纯正既是检验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试金石,是一个党员是否先进的显著标志。面对全面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可以说,加强作风建设,既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必须长期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我们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央政治局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就是要告诫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决不只是个人思想道德层面的小节问题,而是重大的党性问题;决不是小是小非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决不是非原则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实效的党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风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好的作风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坚强的战斗力。回顾过去,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励精图治的优良作风。实践证明,只要矢志不渝、孜孜求索,保持优良的作风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不论身处什么环境,不论什么艰难困苦,都能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贯彻落实十八大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提高领导干部提高协调兼顾、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多谋善断、民主议事的能力,提高强化操作、狠抓落实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提高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能力,拒腐防变、规避风险的能力,从而完成好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不负人民重托,提高执政能力。作风建设,是密切群众的关键要素。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我们党是执政党,与群众的联系主要靠广大干部来实现,我们的执政基础是与群众们人心所向息息相关。干部作风好,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与群众关系就密切,执政基础就稳固。否则,就会脱离群众,执政基础就会动摇甚至瓦解。历史的教训启示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前,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经济活动愈趋活跃,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凝聚党心民心,做到民心所向,夯实执政基础。
第四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浅析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浅析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浅析
1940年3月,远在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关心祖国抗战情况,先后到重庆和延安会见国共最高领导人。在重庆的几天里,陈嘉庚发现国民党陪同要员言词下面掩盖着奢侈、腐败,达官贵人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连监察院长孔祥熙都带头开起了宾馆酒店,而监察院却不敢过问。5月30日,陈嘉庚在延安的窑洞门口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窑洞内只有一张旧式乡村民用木桌,晚餐时就把圆桌放在小方凳上,铺上几张纸,餐桌上最贵菜就是一碗鸡汤,还是村民听说毛泽东有贵客来了,主动把正下蛋的母鸡杀了送来的。陈嘉庚在延安只停留了8天,但就是这8天,已让他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作风,更让他看出中华民族的救星在延安,于是,他的政治信念发生了改变,从“拥蒋派”变为了“拥共派”。良好的作风是凝聚攻坚克难强大力量的重要保证,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当官做老爷的,而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中国共产党就是靠毛泽东倡导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彻底的解放,领导和团结中华民族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作风关乎命运,作风决定成败,可以说,无论是党的“大事业”还是企业的“小事业”,作风建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接受严峻考验的过程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本领。
在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是党员干部树立干事创业形象,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增强干群凝聚力,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抓住作风建设不放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在职工群众面前树立威信,作好表率,才能充分凝聚职工群众攻艰克难的强大合力。而对于企业本身,要想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就必须立足现实,实事求是,从解决广大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和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扎扎实实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教育,打造作风建设的“底气”
底气众哪里来?从学习中来,学习是固本之举,是源头活水。作为企业党员干部,要想蓄足底气,只有抓住一切机会勤奋学习,发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学习精神,多学多思,勤学善思,在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自觉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才能真正打造出经得起党组织考验的“底气和根基”。对于企业本身,更是要结合实际和形势任务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活化教育形式。要扩大受众范围,增强教育辐射面。要大力开展宗旨观、政绩观教育,在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职工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使诚实守信成为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善用正面典型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二要强化监督,鼓足作风建设的“勇气”
勇气就是针对作风建设要敢说真话,敢于较真,敢于自我否定。敢说真说就是要敢于正视和揭露予盾,对上敢讲真话,对下乐听实情。敢于较真就是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敢于制止,对影响单位发展的不正之风敢于纠正。强化企业作风建设,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过时的条条框框,鼓足勇气,强化监督,形成机制。一是要强化上级的监督责任。明确规定凡因上级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要增强厂级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意识。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三是要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要广开言路,拓宽渠道,通过设置投诉电话、举报箱等途径了解职工群众呼声。要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党风廉政舆情信息联络员队伍,畅通热点舆情反映渠道。定期召开党风廉政评议会议,要开展问卷调查,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四是要充分发挥纪委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对重点岗位人员、领导干部、机关、服务窗口和员履行职责情况,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强化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绝不护短,无论是谁,一经查处,坚决予以处理、曝光。
三要严格责任奖惩,弘扬作风建设的“正气”
正气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一个单位的作风正不正,首先要取决于领导廉不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做事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带头公正处事、平等待人,对上不仰视,对下不歧视,带头坚持原则,光明磊落,主持公道,以公心树立正气,以正气凝聚人心,以一尘不染的正气和人格魅力统率队伍,号令职工群众。强化企业作风建设,就是要营造让人生畏的“正气”。一是要增强纪律的“硬度”,减少弹性。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一经查实,该通报的通报,该诫勉的诫勉,该处分的处分,该移交司法机关的,也绝不手软。二是要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制定科学的、量化透明的、操作性强的作风效能考核办法,把效能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作用的重要依据。
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领导干部队伍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逆势而为,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作风建设更是关乎到领导干部的形象,关系到党员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是决定转型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党委要把作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要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才能为企业发展打造一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踏踏实实能干事、认认真会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企业逆势图强,增强抗风险能力打造坚不可摧的“软实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浅析
1940年3月,远在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关心祖国抗战情况,先后到重庆和延安会见国共最高领导人。在重庆的几天里,陈嘉庚发现国民党陪同要员言词下面掩盖着奢侈、腐败,达官贵人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连监察院长孔祥熙都带头开起了宾馆酒店,而监察院却不敢过问。5月30日,陈嘉庚在延安的窑洞门口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窑洞内只有一张旧式乡村民用木桌,晚餐时就把圆桌放在小方凳上,铺上几张纸,餐桌上最贵菜就是一碗鸡汤,还是村民听说毛泽东有贵客来了,主动把正下蛋的母鸡杀了送来的。陈嘉庚在延安只停留了8天,但就是这8天,已让他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作风,更让他看出中华民族的救星在延安,于是,他的政治信念发生了改变,从“拥蒋派”变为了“拥共派”。良好的作风是凝聚攻坚克难强大力量的重要保证,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当官做老爷的,而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中国共产党就是靠毛泽东倡导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彻底的解放,领导和团结中华民族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作风关乎命运,作风决定成败,可以说,无论是党的“大事业”还是企业的“小事业”,作风建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接受严峻考验的过程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本领。
在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是党员干部树立干事创业形象,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增强干群凝聚力,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抓住作风建设不放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在职工群众面前树立威信,作好表率,才能充分凝聚职工群众攻艰克难的强大合力。而对于企业本身,要想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就必须立足现实,实事求是,从解决广大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和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扎扎实实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教育,打造作风建设的“底气”
底气众哪里来?从学习中来,学习是固本之举,是源头活水。作为企业党员干部,要想蓄足底气,只有抓住一切机会勤奋学习,发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学习精神,多学多思,勤学善思,在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自觉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才能真正打造出经得起党组织考验的“底气和根基”。对于企业本身,更是要结合实际和形势任务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活化教育形式。要扩大受众范围,增强教育辐射面。要大力开展宗旨观、政绩观教育,在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职工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使诚实守信成为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善用正面典型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二要强化监督,鼓足作风建设的“勇气”
勇气就是针对作风建设要敢说真话,敢于较真,敢于自我否定。敢说真说就是要敢于正视和揭露予盾,对上敢讲真话,对下乐听实情。敢于较真就是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敢于制止,对影响单位发展的不正之风敢于纠正。强化企业作风建设,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过时的条条框框,鼓足勇气,强化监督,形成机制。一是要强化上级的监督责任。明确规定凡因上级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要增强厂级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意识。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三是要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要广开言路,拓宽渠道,通过设置投诉电话、举报箱等途径了解职工群众呼声。要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党风廉政舆情信息联络员队伍,畅通热点舆情反映渠道。定期召开党风廉政评议会议,要开展问卷调查,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四是要充分发挥纪委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对重点岗位人员、领导干部、机关、服务窗口和员履行职责情况,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强化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绝不护短,无论是谁,一经查处,坚决予以处理、曝光。
三要严格责任奖惩,弘扬作风建设的“正气”
正气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一个单位的作风正不正,首先要取决于领导廉不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做事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带头公正处事、平等待人,对上不仰视,对下不歧视,带头坚持原则,光明磊落,主持公道,以公心树立正气,以正气凝聚人心,以一尘不染的正气和人格魅力统率队伍,号令职工群众。强化企业作风建设,就是要营造让人生畏的“正气”。一是要增强纪律的“硬度”,减少弹性。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一经查实,该通报的通报,该诫勉的诫勉,该处分的处分,该移交司法机关的,也绝不手软。二是要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制定科学的、量化透明的、操作性强的作风效能考核办法,把效能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作用的重要依据。
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领导干部队伍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逆势而为,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作风建设更是关乎到领导干部的形象,关系到党员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是决定转型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党委要把作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要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才能为企业发展打造一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踏踏实实能干事、认认真会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企业逆势图强,增强抗风险能力打造坚不可摧的“软实力”。
1940年3月,远在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关心祖国抗战情况,先后到重庆和延安会见国共最高领导人。在重庆的几天里,陈嘉庚发现国民党陪同要员言词下面掩盖着奢侈、腐败,达官贵人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连监察院长孔祥熙都带头开起了宾馆酒店,而监察院却不敢过问。5月30日,陈嘉庚在延安的窑洞门口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窑洞内只有一张旧式乡村民用木桌,晚餐时就把圆桌放在小方凳上,铺上几张纸,餐桌上最贵菜就是一碗鸡汤,还是村民听说毛泽东有贵客来了,主动把正下蛋的母鸡杀了送来的。陈嘉庚在延安只停留了8天,但就是这8天,已让他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作风,更让他看出中华民族的救星在延安,于是,他的政治信念发生了改变,从“拥蒋派”变为了“拥共派”。良好的作风是凝聚攻坚克难强大力量的重要保证,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当官做老爷的,而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是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中国共产党就是靠毛泽东倡导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彻底的解放,领导和团结中华民族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作风关乎命运,作风决定成败,可以说,无论是党的“大事业”还是企业的“小事业”,作风建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接受严峻考验的过程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本领。
在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是党员干部树立干事创业形象,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增强干群凝聚力,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抓住作风建设不放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在职工群众面前树立威信,作好表率,才能充分凝聚职工群众攻艰克难的强大合力。而对于企业本身,要想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就必须立足现实,实事求是,从解决广大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和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扎扎实实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好。
一是要加强教育,打造作风建设的“底气”
底气众哪里来?从学习中来,学习是固本之举,是源头活水。作为企业党员干部,要想蓄足底气,只有抓住一切机会勤奋学习,发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学习精神,多学多思,勤学善思,在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自觉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才能真正打造出经得起党组织考验的“底气和根基”。对于企业本身,更是要结合实际和形势任务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活化教育形式。要扩大受众范围,增强教育辐射面。要大力开展宗旨观、政绩观教育,在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职工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使诚实守信成为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善用正面典型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二要强化监督,鼓足作风建设的“勇气”
勇气就是针对作风建设要敢说真话,敢于较真,敢于自我否定。敢说真说就是要敢于正视和揭露予盾,对上敢讲真话,对下乐听实情。敢于较真就是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敢于制止,对影响单位发展的不正之风敢于纠正。强化企业作风建设,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过时的条条框框,鼓足勇气,强化监督,形成机制。一是要强化上级的监督责任。明确规定凡因上级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要增强厂级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意识。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活动、个别交换意见等形式,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三是要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要广开言路,拓宽渠道,通过设置投诉电话、举报箱等途径了解职工群众呼声。要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党风廉政舆情信息联络员队伍,畅通热点舆情反映渠道。定期召开党风廉政评议会议,要开展问卷调查,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四是要充分发挥纪委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对重点岗位人员、领导干部、机关、服务窗口和员履行职责情况,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强化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绝不护短,无论是谁,一经查处,坚决予以处理、曝光。
三要严格责任奖惩,弘扬作风建设的“正气”
正气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一个单位的作风正不正,首先要取决于领导廉不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做事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带头公正处事、平等待人,对上不仰视,对下不歧视,带头坚持原则,光明磊落,主持公道,以公心树立正气,以正气凝聚人心,以一尘不染的正气和人格魅力统率队伍,号令职工群众。强化企业作风建设,就是要营造让人生畏的“正气”。一是要增强纪律的“硬度”,减少弹性。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一经查实,该通报的通报,该诫勉的诫勉,该处分的处分,该移交司法机关的,也绝不手软。二是要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制定科学的、量化透明的、操作性强的作风效能考核办法,把效能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作用的重要依据。
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领导干部队伍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当前企业逆势而为,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作风建设更是关乎到领导干部的形象,关系到党员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是决定转型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党委要把作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要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只有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才能为企业发展打造一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踏踏实实能干事、认认真会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企业逆势图强,增强抗风险能力打造坚不可摧的“软实力”。
第五篇:加强教师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论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论教师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__长江职业学院________ 姓名:__李一辉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阅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论教师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李一辉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40
教师的职业作风既是学校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声誉,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关怀,也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介绍了教师职业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其创新方式作了说明。最后,本文对建设职业作风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s the embodiment of strength of school, but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level of the school, it determines the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and reflects the school's spirit and human care, but also the school's qua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and shows its innovative ways.Finally, suggestion has been made to build the long-term mechanism.关键词:职业作风 创新 建设 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也就是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
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近十年,由于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时代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作为高校教师,怎样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去改进呢?职业作风建设应放在首位。
1.重视职业作风建设
所谓职业作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其思想与工作作风,对教育职业的拥护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合作、对学术的严谨追求、对学生的引导和尊重以及对自己的要求。职业作风既是学校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声誉,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关怀,也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加强职业作风建设,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势在必行、望所归。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行动、提高觉悟,正视和重视职业作风问题,加强职业作风建设工作。
2.加强职业作风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
2.1 教师职业作风的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教育功能。“观察学习理论基础”认为,儿童的行为方式常常是模仿其所相信和崇拜的榜样人物而逐步形成的,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逆性。不管有没有认识到,每个教师的言行,都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教育作用,都有成为学生 “模仿”的最大可能性。
调节功能。良好的职业作风可以协调教师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同时,职业作风对自已及与其他人的合作都很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对团队合作起到润滑作用、能起到调节教师群体的。
提高自身的修养。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不仅是会影响他人,同时也能反过来影响自已。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有效地帮助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水平,升华自己的人格,能在面对诸多的困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保持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加快社会发展。教师的职业作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作风能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并能使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2.2 影响职业作风的行为表现
良好职业作风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①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教育背景与价值观、世界观,个人对道德标准的要求和需求;②学校因素,其中包括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文化背景,学校内各级领导和其它同事的言行;③外部因素,其中包含行业风气、社会风气等。尽管能影响职业作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整体来说,教师自身的的内在要求是其决定性因素。
当然,敬业爱岗是我们教育系统绝大多数人都拥有的品质,同时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但是,师德欠佳的人也是确确实实的存在,他们在工作中会有各种不良表现。
2.3.重视新环境中人格伦理对教师职业作风的作用
从古至今,我们就把荣耻、诚实、人格作为人的精神尺度与标志,作为对人的教育的关键。教育是目的也是为了塑造学生分健全的人格。可以看出来,无论一个人人格如何,不管是高尚还是低下、可耻还是尊严,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反映。不得不说,政治方向其实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是根基;法纪才是言行的是非标准,重要性也毋庸置疑的。但是,最基本的还是人格。根据科学的人格范畴要求,我们不仅要从生命的自身价值和自我完整性出发来看待人生的意义。人格作为人们道德追求的基础,它所要求的不仅仅只是外部行为,更是人们的行为动机的高能力,且有是非标准而不计个人得失,表里如
一、言而有信。
3.职业作风观念的创新
3.1 教学理念需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教师必定要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敢于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近年来,各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而且教科书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到底该如何教授?教学理念创新也是必然的。因此,“研究性”教学理念应受到重视,应积极树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教育思想。
3.2 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对教学的组织过程以及管理都应提出相应的要求。
3.3 科学素质
国家教育部不只一次的说过:不上课不能当教授。如果只做研究,不搞本职的教学工作,那就相当于失去了教师的资格;同时,不做科研,只搞教学,那么永远都只能当教书匠。
3.4 课程和专业建设
作为教师,课程建设并进一步进行专业建设是其基本素质,也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所以一些教师并不愿花大气力进行课程建设,而使于使用现有的教材与课件,按老教案上课。这种思想和行为严重违背了当今的职业作风观念。
4.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管理制度建设是职业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与约束教师行为方式,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职业作风建设,必需重视制度建设,形成固定的工作机制,自觉自律。由此可见,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一种必然趋势。
4.1 建立宣传教育部门,明确职责
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建立宣传制度,并保证其效果;其次,培训制度必需建立;最后,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加强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很多都对其作出了明确规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保持好的心态,并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4.2 监督机制的制约作用应受到重视,处理教学及管理问题
首先,需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要把职业作风建设作为目标责任制的中心,一旦发现职业作风问题,一定要追究其领导的责任。二是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学校要重视来自于社会、家长、学生监督体并定期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掌握教师的职业作风情况。三是建立职业作风评估制度。并把其结果放在重要位子,与其绩效考核、升职调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4.3 实行评价机制,实现学生评教作用,解决评价标准问题
“学生第一”的理念既是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准。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和每个教职工都要广泛、虚心地听取学生意见,接受学生监督。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公正的,是会正确评价每一位教师的。一个学校在社会上形象的好与坏,不是单纯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来评价的,也不是由校长和领导来评价的,而是由学生来评价、由家长和社会来评价的。因此,我们要把评价的结果,作为职业作风建设的根本标准。今后,学校应重视相关制度的制定,进一步促进职业作风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作风建设,必须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能只说不做。职业作风是每个教师应有的核心素质,教师的职业作风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道德》(第2版)[M],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2]《职业道德》(第2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2009年3月1日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手册》(第1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1日
作者简介
李一辉(1982年11月13日),男,汉,武汉。现供职于长江职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及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