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时间:2019-05-12 17:5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篇: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对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实践问题,首先我们需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行诠释。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

明礼诚信。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

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勤与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

敬业奉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即是“业”,这“状元”就是敬业中的优秀者。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奉献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

大力倡导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定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大力倡导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定要抓住重点,着力解决薄弱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损害我国在世界上的美好形象,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秩序规范的经济,也是一种道德规范的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们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基础的东西。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才能建立起来。这是一个需要每个公民付出努力的工程,这也是能让每个公民受惠的工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建设的工程,这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愿每个公民都能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实践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厦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学 温涛 0131111975

内容提要: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我国现实状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于我国的道德滑坡现象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担负起时代和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我们的道德准绳,约束我们的行为。

关键词:传统美德 时代要求 责任 义务 大学生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依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实施纲要》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由于主观方面的复杂因素,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不讲诚信、利欲熏心、制假贩假、坑蒙拐骗的事情,违背公德良心、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情经常发生;消极丑恶的黄赌毒现象,沉渣泛起,滋生蔓延;崇洋媚外,丧失国格的事情也时有所闻。至于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的腐败现象,既是违法乱纪的现象也是践踏社会道德的丑陋行为。

一些领域和地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经济领域,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用等现象不断发生。这些消极现象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顺利发展。

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爱国守法

爱国,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古有:“位卑未敢忘忧国”(宋 陆游《病起书怀》),今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古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 魏 曹植《白马篇》)今有:“我荣幸的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敏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没有国哪里有家?爱国是一件多么圣神而庄重的事情,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为了这件事而不懈努力,屈原、苏武、文天祥、黄继光、邱少云、钱学森、邓稼先、邓小平、罗阳……数之不尽。爱国就是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爱国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把爱国热情理性的发展下去,使之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知道我们的工作。守法,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古语有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国家社会生活秩序的一把标尺。只有所有公民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这个国家才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转起来。我们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依法行使权力也要履行法律所要求的义务。最基本的是遵守各种法律,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学习恶风气。当然,我们不仅自己不违法,还要去安慰他人不触犯法律。只有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明礼诚信

明理,即懂得礼仪,我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习礼仪开始。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民族的礼仪却出现了危机。孩子们见到长辈不主动问好、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有些人在大街上随地扔垃圾,有些人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有些人公共厕所不冲水……这些情况使我们礼仪之邦的子民为之汗颜。所以,我们要重拾礼仪,树立起我们的新形象。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谦虚谨慎、豁达大度、宽以待人、相互尊重、相互礼让。

诚信,《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信,诚也,从人言”也就是说“诚”、“信”是一回事。《辞海》中的解释:“诚信,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诚信的成语有很多:一诺千金、食言而肥、季布一诺、信及豚鱼……现在我国出现了诚信危机,主要表现为行业信用缺失、企业信用缺失、官员信用缺失、诚信观念不被重视。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一种道义、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准则、一种资源。讲诚信要从娃娃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要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而成大德,”这是提高公民诚信水平的必由之路。

团结友善

团结友善,讲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如何相处的基本规矩。团结和睦、友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是一个小的团体还是一个大的国家想要不断进步、不断强大都离不开这一点。往大了说,我们奉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也是团结友善的表现。我们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团结友善的表现。团结就是大家具有团队精神,做什么事都能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友爱即互为朋友,相互关爱,真诚相待。我想,制药做人能做到这些,你收获的就不只是团结友爱了,而是一种人格的升华,魅力的提升。

勤俭自强

勤俭,古人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字面上看,勤俭指的是勤劳和节俭。当今社会,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勤俭的传统美德越来越被淡化了。国人富裕起来了,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铺张浪费现象,真是让人痛心啊。勤俭,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婚丧嫁娶应移风易俗、文明简朴。我们要重拾我们纯朴、善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周易》里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自强的意思指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励,奋发图强。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首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要做到坚忍不拔,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永不言弃。人人自强,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指日可待!敬业奉献

敬业,以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奉献,一心一意为他人、为人民、为社会,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懂得敬业奉献的人从事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也不是为了家庭的名利,而

是为了有益于他人、民族、社会、国家和民族。在我国,像雷锋、孔繁森、李国安、范匡夫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尊重,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做了无私的奉献。当然,要做到真正的敬业奉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对待各行各业,无论工作的社会地位高低、收入高低。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将来踏上各种岗位做准备,努力做到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句二十字不应只是被冷冷地摆在那里或者是天天被人们挂在嘴上,它存在的真正意义是我们每个人把它当做我们的行为准则,去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我国优良传统和当今时代背景的完美结合,与时俱进,对公民的指导和引领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时代的先锋,我们要继承传统美德,坚守原则,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勇于承担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书目: 宋·陆游《病起书怀》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说文解字》

《辞海》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周易》

《楚辞·九章·怀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 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中共中央 2001年9月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纲要》中提出。爱国是一个公民对 祖国的道德观念的体现,是对一个 公民的首要的道德要求。要以热爱 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 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必 备的道德品质,是公民的立身之本 和处世之本。公民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 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 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以法律 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和履 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明礼是讲 文明讲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明礼 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是投资环 境、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诚 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 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道德建设的 根本,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提倡诚信,就要实事求是,做老实 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团结是做 人处事的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一 种高尚的品格修养。团结就是在共 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团 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友 善是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 系,融洽地与同事、家人和朋友相 处。融洽友善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 人心情愉快,还可提高生活质量和 工作效率。勤俭是一种高尚的品 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厉行 节流(俭)、珍惜财富,大力开源(勤)、创造财富,是社会不断进步的 要求。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 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 懈追求。祖国的强盛有赖于每一个 儿女的自强。敬业是敬重自己从事 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 将事情办好。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 重要任务。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 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 境界,是人类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道德行为和道德境界。什么是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2、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1)具体经验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观察与分析阶段

这时,教师开始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

(3)重新概括阶段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

(4)积极的验证阶段

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

3、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教师反思应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莱因哈特和格里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

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柯奇伦、史密斯等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4、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布鲁巴克等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一是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二是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三是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四是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如何写课后反思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

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学反思:多怪自己少怪生

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精心备好课,上课时先提问题:小红今年12岁,奶奶今年60岁,小红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红已经过了12个生日,可奶奶只过了15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我刚说完,聪明的学生甲立马站起来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在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才过一个生日。”这样就把我精心设计好的情境打乱了,我压住怒气,对学生甲面无表情的说坐下。然后继续按照自己备的课一步步上下去。结果是平平淡淡,平时积极的学生甲也不再举手发言。课后,我在办公室里说,“唉,这样的学生是聪明却也搅了我精心备的课”。只认为是学生甲的不错,破坏了我精心备的课。

一次去听课,同样是《年、月、日》这课的教学,课的开头设计跟我的差不多。教师提问:小华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华已经过了10个生日,而奶奶只过了14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儿?教师说完,有一学生举手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在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才过一个生日。”我坐着想,看来这节课又要被破坏了。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他课外读过这类知识。于是教师接着说:“这个同学真能干,有那么多的知识。这节课就叫我和这个同学,当你们学习的小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授课来,也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这位学生做出应有的赞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句话真是好,让我受益非浅。

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班级中有一位男学生数学成绩是倒数的,平时又特别调皮,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一天下课他拿着作业本到我面前,小心翼翼地问:“江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接过本子,一看,见是我早上课堂里刚刚讲完的习题,他还没订正好。我心头的怒火不打一处来,“你上课在做什么?我不是刚刚才讲过的题目?去问学习小组长。”

我这么凶的对待他,我想这个学生也许现在还会记得我当时那副凶巴巴的面孔。如果是位好学生,我想我会心平气和的为他讲解一遍。即使他上课没有听。静下来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太偏心了?事实上,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这样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想他是用了很大勇气才敢来问我,被我这么一吼,怕是弄巧成拙,本想他能改正不认真听课的缺点,现在可能会使他更不喜欢听数学,上数学课了。同时我也轻而易举的把他的上进心给扼杀了。

事实上,像我这样有意无意伤害学生的教师可以说是有很多。如果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立即批评,要他坐下。学生能够站起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一点就是勇气可佳。更何况他举手回答问题,说明他在认真听课,他在思考。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不会在上课时回答问题了。有的教师经常会说我上数学就是没气氛,举手的学生就是这么几个。我想上面这点会占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差生,教师的态度可能会更差一些,考不及格不会给好脸色看,还不停的说他学习这么差,成绩是倒数的,拖班级的后腿……

虽然学生只是小孩子,但他们也有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会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要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在加做,对于书各别特难的题目可以不做练习。

四、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在谈到了教学目标

以下是教学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几种方法:

1、教师直接说出乘法交换律与简洁结合律的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2、教师演示导出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导出公式,然后理解和掌握公式。

4、教师引导学生看月亮图进行联想,接着看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联想,联想到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然后验证联想,进而概括运用,从而理解和掌握公式。

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任务,知道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简便运算。

哪种教法真正能完成教学目标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

第一种教法是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

第二种教法,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无法使每个学生学习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全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

第三种教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学习,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后面两个目标有所欠缺。学生的情感,兴趣没有尽情发展。

第四种教法,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验证联想,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验证进而概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愉快的进入到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进行建构,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

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而思之天地宽

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更是师生互动对话,心灵沟通,获得知识,提高素养的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总会有所思考,有所体会,此即“授课心得”、“教后感”。在此教师会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和小结,将变化、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下来,以利于自己不断思考、提高。

一、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所谓教与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对话的成功表现。每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不一样的,或许是巧妙新颖的引入;或许是形象贴切的比喻;或许是教学难点的突破;或许是直观手势的合理运用;或许是画龙点睛的小结。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随机生成精彩的环节,就会使之成为课堂画龙点睛之处。这不仅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参考,提高教学效率和师生互动的合理性,更能为以后教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预设也会因教学情境的不断变化而有疏漏失误,产生始料未及的结果。如一次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烦琐的解题过程,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创造积极性的挫伤等。例如,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往往有这样的口头禅,“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这个问题不难”等诸如此类的话。学生听到这类话后,可能有这样的心理反应: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了也没什么,因为它很容易;如答不出来,很没面子。这时教师随便的一句话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这些课堂教学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吸取教训,并在相似的情境中有意地加以分析、探索,抓住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变化和调整

预设的教与学会因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偏离原有的设想,在师生活动中产生新的变化,此时教师要适时地改变、调整课前的设想,实施新的教学策略。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教材偏重于从政治抒情诗的角度来讲解。而课堂上,学生们却常常认之为爱情诗,想像着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到底有着怎样的韵味,并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江南雨巷的意境中。教师对这些课堂随机变化和调整及时进行反思,剖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探究其中的教学规律,就会有所收获。

四、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奇思异想”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应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学习主人,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智慧的火花或奇思异想出现。学生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问题,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学生顿悟。有时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可以把教学引向学习高潮,补充完善教学。教师应予以肯定,甚或是虚心地接受,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五、反思学生探究学习中的“拦路虎”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问卷的形式,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所在。教师若对难点吃不透、对重点找不准就容易以面代点,忽视学生个体的学习特征。如教师在布置、检查课后作业时,应做到“四有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经过这几个环节,教师能较快掌握学生的问题所在,提高课堂效率。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破课堂难点,针对课堂中学生反应强烈的部分进行分析,对共同疑惑集体进行探究,学生个体学习困难及时予以辅导,这样就能及时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反思这些探究过程,把握其中的教学原理,就会使教师从“经验型”向“智能型”、“理论型”转变,成为“专家型”的教育者。

六、反思“再教反思”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这样的习惯,她每教学完一篇课文后,总要思考下次再教学时该如何做,并把所思记下来以备再反思,因此她的课教得炉火纯青,常教常新。我们应该学习于漪老师这种良好的习惯,在教学完每一节课后,坐下去,沉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一堂课的得与失,根据这节课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思考一下再教学的策略。考虑一下再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比此堂课更精彩。这是一种对反思的反思,是反思的元认知,只有这样才可以扬长避短,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又一个新水平、新境界。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及时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预设在具体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以后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有助于为今后教育、教研提供充足“能量”;有助于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领会、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以及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每一个公民要自觉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觉悟,培养首先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争做高尚精神生活的拥有者,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精神文明的传播者„„

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继承传统

发扬美德

幼有所教

老有所养 男女平等:尊重妇女

保护儿童

优生优育

男女一样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

互信互勉

互帮互让

互慰互谅 勤俭持家:勤劳致富

生活俭朴

婚丧节庆

从简为上 邻里团结:和睦友善

互相帮助

不弄是非

彼此谦让

社会公德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举止大方 语言文明

和气谦让 礼貌待人 助人为乐:敬老爱幼 帮孤助残 乐善好施 扶贫济困 爱护公物:热心公益 关心集体

勤俭节约 保护环境:珍爱自然

爱护绿化 遵纪守法:维护秩序

见义勇为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立足本职

钻研业务 诚实守信:言而有信

以诚为本 办事公道:坚持原则

公平正直 服务群众:学习雷锋 热情周到 奉献社会;我为人人

多作贡献

利国利民 美化家园 讲究卫生 严守法纪 弘扬新风 忠于职守 工作勤奋 童叟无欺 取信于人 廉洁奉公 是非分明 不谋私利

方便他人

人人为我 报效国家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

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艰苦奋斗,建设慈溪

市民“十不”行为规范

一、不随地吐痰

二、不乱丢垃圾

三、不损坏公物

四、不毁坏绿地

五、不乱穿马路

六、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七、不说粗话脏话

八、不乱涂乱贴

九、不乱堆乱占

十、不随地便溺

市民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二、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三、讲究卫生,美化环境。

四、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六、尊师重教,勤奋学习。

七、相信科学,移风易俗。

八、尊老爱幼,邻里和睦。

九、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艰苦奋斗,建设东海

第五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 守法

《纲要》将爱国守法列为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要规范,有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它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的道德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责任。“爱国”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它渗透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规范之中,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上,同时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有利于祖国强盛的事情上。同样,它还必须具体落实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上。

“守法”规范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其内涵就是学法、知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很强的法治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有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是现代社会文明教养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不遵守法律,不懂得维护宪法的尊严,那就不能说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国社会中,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有的情况下,违背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所以,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质上也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爱国守法”教育与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思想感情,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公民。

明礼 诚信

“明礼”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如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等等。讲究文明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如你向同学的一句不经意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等等都会使同学感觉友谊的存在。“诚信”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说:做人的第一要素是诚信。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在我们校园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位需要贷款助学的同学拿着助款银行的宣传单对银行工作人员说:“要是我以后不还怎么办?”弄得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是好。诚信、是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不管前面这位同学当时是如何想的,但从他的问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信誉教育,还是十分必要的。

“明礼”“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在落实到行动中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正所谓“见微知著”,就是这些小事,从另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倍加地重视。

团结 友善

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在追求共同理想目标上,人民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友善是指友好,友谊,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体现人们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亲善关系。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团结互助,平等友善等。使人类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人伦和谐”。

团结友善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宽泛。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我们每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融入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98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党和人民经受了考验,这都是团结所铸就成的辉煌。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甚至于反恐斗争仍然依靠的是团结的力量。正如人们歌中所唱道的“团结就是力量”,它唱出了人们对团结的理解。而《友谊天长地久》的主题则唱出了人类对友谊的渴望和祝愿。而作为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团结帮助,友善待人,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学校里,曾发生过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记得今年3月,外语系的一位学生在回家途中所坐的摩托车与汽车相撞,严重受伤,需要开颅手术,医疗费高达10万元。同学们知道这情况后,纷纷解囊相助。还有一位同学,半夜里胃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是团结友爱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在我们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处处是真情满人间。正如清朝学者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人过着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那种心灵就是我们民族的底蕴,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友善,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美誉,也正是那种内心的平和,使我们能正确的看待自己,面对生活和世界。

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与发展,没有友善就没有生活的烂漫。让团结和友善充盈人们的心田。

勤俭 自强

勤俭自强作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个人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勤俭的基本内容是勤劳、勤奋、勤快、俭朴、节俭;自强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立、自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可以积沙成塔,集液成裘。,勤劳、勤奋、勤快反映的是个体对待劳动、学习、工作的态度与品质。一个具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勤奋学习的人,努力工作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幸福之花。所谓“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天才就是勤奋”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都是对“勤”字的最好诠释。俭朴、节俭折射出人们对待生活消费、劳动果实的态度。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朴的人在生活消费上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不追赶时髦,不片面追求高消费,珍惜劳动果实,做到节俭而不吝惜,大方而不浪费。李嘉诚先生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但他本人在衣食住行上非常俭朴、简单。他曾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李嘉诚不抽烟、不喝酒,到工地巡察与工人一样吃盒饭,但为了公益事业却一掷千金。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受挫折以后,自强自立者勇往直前,懦弱自卑者节节败退。青年的楷模、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书写着她那美丽的人生。她自幼患高位截瘫,以后又身患癌症,在坐轮椅整整40年的艰难岁月中,无数次的手术、大面积的褥疮、撕心裂肺的疼痛,多少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但她不仅以灿烂的笑容、诗一般的灵魂顽强地活着,而且活得轰轰烈烈、有滋有味。她写小说、画油画、唱歌、读硕士——充实自己、奉献社会,一息尚存、发光发热。张海迪不愧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范。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好本领;也需要每一个师生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更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进一步弘扬“财专精神”,为学校的新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敬业 奉献

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南昌某派出所的民警邱娥国,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李素丽为了乘客方便。邱娥国尊重群众,真情对待群众,以致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连从外地赶回来的亲儿子都不认识,却轻轻呼唤着邱娥国的名字。李素丽、邱娥国以及教育战线上的许多楷模的爱岗敬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造福社会。

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纲要》中将“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奉献是无私的付出。像孔繁森同志所说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就是这种无私奉献观的最好写照。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却是无限的。我们的社会中像雷锋、孔繁森、李润

五、徐虎、李国安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崇敬,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作了无私的奉献。

奉献社会自始至终体现在爱岗敬业等各种要求之中,如果我们每个人连爱岗敬业都做不到,何以谈得上为社会作奉献,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

下载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012年中考政治二轮热点专题 专题一: 学习先进人物 肩负民族希望 【热点材料】 热点材料一: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2011年9月20日晚在北京举行......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内容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诠释 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精选五篇)

    彬县供电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道德高尚”的职工队伍,树立“文明、和谐、服务高效”的企业形象,按照“树立新形象,找准......

    社会公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共五篇]

    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共五篇)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含义一、“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二、“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 1、 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诠释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