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第一次公路建养工程调度会交流材料
咬定建养不放松全力以赴铸精品
十堰市公路管理局
省公路局:
今年以来,我们在省公路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公路工作会议精神,以迎国检为契机,以武神生态旅游公路建设为示范,发挥典型带动效应,扎实推进全市公路建养工作,为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十堰市公路建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公路建养工程完成情况
(一)狠抓质量与安全,重点项目及面上公路建设安全快速推进。截止6月底,全市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9亿元,占年计划11.7亿元的50%。其中,完成一级公路路基41公里、路面11公里,分别占计划的50%、55%;完成省际出口路57公里,占年度计划的56%;完成通村公路475.7公里,占计划的47%;续建的五座隧道中,雷峰垭、花园、文峪隧
1道已建成通车,土地岭隧道已贯通,龙王垭隧道掘进990米,剩余910米;今年新开工及续建桥梁47座,已完成24座,在建20座。按照省厅、省局要求,深入广泛开展了“千名公务员下工地送法规查隐患、万里干线公路建设大巡检”专项行动、“平安工地”、“双创双优杯”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市质检单位抽检中,全市路网工程建设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60%以上,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武神公路十堰段建设。截止6月底,武神公路主体及附属工程全部完成。椿树垭隧道二衬剩余80米,路面剩余200米。累计完成总产值7.62亿元,占工可的101%。
——316国道武当山至白浪一级公路。主要路基、桥梁及涵洞工程基本完成。完成路面基层7公里,完成面层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
——郧县至十堰一级公路。完成路基13公里,完成路面基层7.5公里,控制性工程刘家沟隧道已经掘进150米,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
——316国道西部复线一级公路。已完成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
——丹江至土关垭一级公路。路基已全面开工,完成路基土石方28万方,累计完成投资800万元。
(二)强力推进养护大中修工程,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稳中有升。
——路面大中修工程掀起高潮。今年全市公路路面大中修总里程为213公里,其中,大修148公里,中修65公里。截至目前,路面大修工程完成基层120公里,完成面层60公里,分别占计划的81%、41%;路面中修工程完成20公里,占计划的31%。其中,郧漫路郧县段完成基层2公里、面层2公里;209国道郧县段完成基层11公里、面层4公里;郧漫路郧西段完成基层8公里,郧羊线完成基层2公里、完成面层1公里,上湖线完成基层5公里;襄关路竹山段完成基层6公里、面层6公里;316国道城区黄龙段完成基层13公里、面层13公里;鲍竹路完成基层63公里、面层24公里。在公路养护工程中,全市引进了沥青路面冷再生及水泥砼路面再利用技术,先在316国道黄龙路段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市推广,目前已取得成功。
——大力实施危桥改造和公路安保工程。2009年29座农村公路危桥已完成19座,开工24座,完工率为66%;今年干线30座危桥已完成5座,开工11座。2009年安保工程计划已全部完成,2010年市公路局预安排计划81公里,已完成30公里。
——全面加强公路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以316国道、襄关线、白竹线为重点,共完成植树8.465万株,绿化里程500多公里。全市大打春季路面病害歼灭战,加大了人员、设备和资金投入,完成病害处治2万余平方米,完成沥青路
面灌缝1.5万延米,进一步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建立公路快速反应机制,全力抢修水毁公路。截止6月底,全市因水毁造成干支公路损失约774万元,鲍双线、白竹线、兴界线、十两线等干线交通中断19次,全市投入人力1370次、机械400余台班,抢修资金200万元,确保了受灾路段安全畅通。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力推进重点建养项目建设,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当前正是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养护工程的黄金季节,我们将认真对照年度任务目标,倒排工期,按照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资金和技术调度,迅速在全市掀起建养项目施工热潮。重点抓好武神生态旅游公路十堰段后续建设,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所有收尾工程;武白一级公路在9月18日前完成主体工程;9月底前完成鲍竹路、316国道土关垭至鲍峡段、209国道郧县段等所有大中修工程;确保境内所有干线公路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路况迎接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
(二)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注重细节、铸造精品、确保安全是推进公路建养工程的核心内容。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细节决定成败”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始终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零容忍”作为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在建工程现场安全管理,落实《隧
道安全施工十项规定》,建立健全特大桥、隧道等风险安全评估体系,重点对桥梁、隧道工程和高填深挖路段等重要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薄弱环节严格进行现场监管,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坚决推倒重来,确保施工人员和车辆通行安全。全面推行各工序、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狠抓公路全面养护,努力提升国省干线综合服务水平。
我们将以迎国检为契机,大力开展“养护路政优胜杯”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以日常性、预防性为重点的全面养护。抓好路面病害处置和小修保养,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近20个干线公路交叉路口,实行合理渠化,确保行车安全;加快推进安保工程实施,抓好危病桥及地质灾害路段整治工作,通过完善各类标志牌、标线、里程碑、百米桩、路口标柱等公路附属设施,提升公路服务功能;抓好五条岭、柳树垭、两河口、野人谷等13个公路养护站更新和美化亮化建设。同时,做好今年水毁防治工作,及时处置公路水毁灾情,确保汛期公路畅通。
(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打造生态环保公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推进公路建养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将以武神生态旅游公路为样板,秉承“适用就是最好的、自然就是最美的、优质就是最省的”生态文明交通建设新理念,以构建低碳公路为目标,在全市公路建设、养护工程项目中大力推广应用新设计、新思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技术,在设计上提倡利用老路改造,节约土地资源;在技术上推广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上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效能好的成套设备,改变设备单
一、配套程度不高的技术现状,以高品质手段保障高品质工程。我们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公路建设、养护项目,创建“两型公路”品牌形象,在今年内每个县市区都要开展“两型公路”试点,并在“十二五”期间向全市推广延伸。通过努力,确保全市干线公路达到“畅、洁、绿、美、舒、安”标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国检”。
2010年6月30日
第二篇:乡村公路建养工程管理机制探研(推荐)
乡村公路建养工程管理机制探研
张惠娟 骆树民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覆盖面广,其里程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的五分之三以上,连接广大的县、乡、村,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之一。
昌平区现有1111公里农村公路(其中乡道762公里,村道349公里)、桥梁86座,自2007年落实《北京市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06】77号)以来,昌平区共计投入市区两级财政补助1.7亿元用于430公里的乡村公路改造,公路分局在市交通委路政局和昌平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各职能部门的帮助和配合下,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围绕全区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实际工作,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全面支持“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昌平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
2006年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和《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00号)的有关精神,加强乡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公路完好畅通,更 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06】77号),为了推动昌平区乡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的改革,落实市政府有关精神,确保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健康发展,2007年昌平区出台了《昌平区乡村公路管理办法》(昌政发【2007】14号)。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京发【2008】27号),2009年市财政局、市交通委联合下达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划转事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财经一【2009】384号),为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划转市与区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资金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加强本区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保障乡村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促进乡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2009年昌平区制订了新的《昌平区乡村公路管理办法》(昌政发【2009】14号)。
新的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明确了管理职责。区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批准乡村公路发展规划,筹集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将区级补助资金列入预算,批准和下达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项目预算计划;确定了公路分局作为区乡村公路主管部门,负责本区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全面管理工作;区财政局审核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项目预算,负责乡村公路建养补助资金的审核、拨付及监督工 作;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是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确定了管理机制。规定了计划内容及审批流程;明确了乡村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标准;对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了交工验收的内容及标准;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公路质量监督机制。
(三)加大了补助标准及范围。明确提出了乡镇政府要对平原道路按比例配套;对于桥涵及挡墙工程,市、区、镇三方共同出资,解决了长期困扰乡村公路危桥及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详细如下:
1、市级对乡村公路的日常维护和大修工程实行分类定额补助。(1)、日常养护:乡道每年每公里4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2)大修工程:平原乡道每公里补助25万元,平原村道补助20万元;山区乡道每公里补助40万元,山区村道每公里补助30万元。桥梁每平方米补助1500元;涵洞每道补助2000元,挡墙每立方米补助50元。
2、区政府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加大对乡村公路的投入。(1)日常养护:乡道每年每公里补助12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2)大修工程:平原乡道每公里补助25万元、村道每公里补助20万元;山区乡道、村道每公里补助10万元。桥梁每平方米补助1500元;涵洞每道补助2000元,挡墙每立方米补助100元。
3、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安排投资补助以外的资金缺口部分,其中:平原 乡道每公里10万元,平原村道每公里10万元;桥梁每平方米1500元;涵洞每道2000元,挡墙每立方米50元。
(四)明确了资金拨付办法。要求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建立区、镇(街)两级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共管专用帐户,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套资金需预先拨入共管专用帐户,经核实后,区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位。
1、乡村公路大修工程资金拨付:前期手续齐全后,拨付启动资金(不超过补助金额的60%)到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工程交(竣)工后,根据审计结果拨付尾款。
2、日常养护资金拨付:年初将养护补助资金(不超过日常维护预算的80%)拨付到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年终,验收合格后拨付尾款。
为进一步提升昌平区乡村公路养护工程建设质量,建立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乡村公路养护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市交通委、路政局的要求,今年是全面落实质量年的相关要求第一年,为建立政府质量监督体系昌平区安排质量监督专项资金30万元,委托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对全区乡村公路大修工程的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测,并最终进行大修工程质量评定工作。通过实施质量监督工作,昌平区乡村公路建设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保证了乡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
昌平区现有17个镇政府(街道办事处)、19个公路管理站(有1镇有3个路管站)。公路管理站体制、经费及人员 编制各不相同:单独是公路管理站的有10个站,跟环卫及农业服务中心一起的有5个站,其他为挂靠在城建科(只有一人负责)。单独公路站管理人员没有编制,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镇政府一般不给经费;联合办站的编制基本上是环卫或农业服务中心编制,经费除个别外,也主要是自收自支。公路管理站管理人员基本上有1-3人。全区按照每公里3人配置的养护作业人员共有370名(基本上是当地农民或城市保洁员),按照区政府每年下达的养护计划,每名养护作业人员养护补助为400元,不足的部分由各镇自行解决。为保证公路管理站管理人员固定,养护作业人员稳定,镇政府尽量安排相关站所合并办公,镇政府内的公路相关养护工程尽量由公路管理站实施,以增加公路管理站收入,确保乡村公路健康发展。
二、突出问题、成因及对策:
随着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在建设、管理、养护等方面也就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山区路网缺乏有效的规划,断头路居多;项目建设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配套资金严重不足;乡村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周围矿厂、企业较多,超载超限车辆对道路破坏加大;乡村公路安全设施及缺乏;乡村公路管理站管理机制不完善。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下面就以上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下简单的剖析。首先,对于路网规划的问题,目前昌平山区农村公路缺乏有效合理的规划,往往都是些断头路,形不成有效的环形,不利于当地出行,更不利于发展山区旅游和休闲经济。针对以上情况,依托交通委、发改委昌平区县乡村公路“十二五“路网规划成果,打通昌平区山沟与山沟之间的联系,将作为今后山区农村公路发展的方向。
其次,目前乡村公路由于线多、面广,山区、平原情况复杂,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区两级财政能够到位,但镇级财政配套落实困难。针对这些情况,一是地方各级政府、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筹措工作。在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政策时,要充分体现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逐步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的要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建设工程的正常使用,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农村公路。同时积极鼓励包括受益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三是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建设项目一旦立项,各部门应该尽力落实配套资金,使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第三,乡村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周围矿厂、企业较多,违法超载车辆经常穿越,但乡村公路等级低,造成部分道路 刚刚大修完,又被压坏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首先求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要安装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二是协调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检查治超工作力度;三是加强道路养护作业,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第四,乡村公路安全设施及缺乏,虽然近年也投资安装了一些标志、标线和挡墙,但总体上尤其是山区安全设施及防护设施与新农村建设不相符,另外有些危桥及安保设施改造投入较大,仅仅靠补助投资不能解决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地方政府要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乡村公路安全设施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合理安排专项资金,按实施,分阶段建设,并积极争取市级及中央补助资金。
最后,乡村公路管理站管理机制不完善,机构及人员编制不能落实,养护作业人员待遇低,造成了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健康发展存在不稳定的隐患。地方政府要统筹协调各镇、各部门,合并一些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站所,合理配置管理人员,落实人员编制,这样既能保证人员机构的落实,又能统筹使用行政资金,还能稳定管理养护队伍,确保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于县乡公路建养问题的几点思考
县乡公路是国省道的重要补充,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和“致富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党中央在“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县乡公路建设又进入了一个重要机遇期。我县县乡公路建设也乘上了广安“跨三步、翻三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布署的东风,全县兴建公路381.21公里,路在不断的延伸,但管养的人、材、物依旧,建、养矛盾日益突出,怎样立足现有装备和条件,搞好县乡公路建设与养护是我们每个养护工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回顾近年来县乡公路建设的历程,既有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公路建养脱节。目前,公路建设有计划也有一定资金保障,而建成后的养护,特别是大中修却没计划也没资金来源,管养的里程和补贴标准照旧,地方无法再行承担配套资金,不但新增段无法正常接养,就是已硬化并到了保养期的原管养路段也由于缺少资金无法进行大修,从而严重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行车质量。二是绝大部分建改项目均为当年计划,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并要求当年完工,因为没计划,地方上不敢打提前量,有效工期短,从而导致正常的施工工序难以全部到位,使工程质量留下较大隐患。三是所有项目均为“拼盘工程”,上级扶助资金有限,地方需配套资金较多,由于落实难到位慢,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降低设计标准,压缩建设造价,从而出现“高等级路面,低等级线型”的极大反差,无形中增大了日后公路扩建的难度等等。为此,特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高水平地编制县乡公路建设规划
2000年公路普查和线路调整后,各地均相应调整出了县乡公路规划,储备了一大批建设项目,但普遍存在起点低和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强的问题,特别是没考虑或少考虑到公路使用期限内的正常维护和到期后的升级改造,所以导致公路建设缺管缺乏发展的有序性。为此,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围绕上级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分级负责尽快调整制定,并将规划纳入法制轨道,切实做到依法编制、批准、修改,认真管理和监督实施。
要协调好多方关系,公路两边建房必须控制在建筑红线以外,公路沿线埋植杆必须服从公路规划,不得随意埋设,尽力减少拆迁量。涉及全局性的大项目,要进行专题规划和联合攻关,做好项目“包装”和“推介”工作,力争纳入国家级、省级规划。建设项目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方略,确定公路设计标准及具体施工过程中均要充分考虑公路今后的发展,不断提高现有公路的利用率。已改建的油(水泥)路也应制订好大中修计划,并作为原有项目的补充予以考虑,逐步积累,提高预留资金实施滚动发展,不断提高养路费补助标准,以确保养护也迈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全方位地拓展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公路建设的关键是资金。目前,各地筹资渠道相对少,社会资金参与度低,市场机制不活。为此,须大胆进行投融资体制和手段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投资,地方筹资,利用外资”的体制,结合县乡公路特点实行全方位筹资,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助的同时,不断加大地方的筹资力度。对车流量大有发展潜力,通往矿区的公路要制定相应规定,建立竞争机制,大力吸引民资和外资进入公路建设主战场;对于临近城区和开发区的公路要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将两边的土地开发和有形及无形资产的利用一并考虑,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逐步提高公路项目的资金筹措能力;要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修路架桥的积极性,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予以扶持。农村的路往往与山、田、水开发息息相连,这既是与国省道的区别,也是其优势所在,为此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盘考虑,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相关项目应综合开发,同步进行,要通过分块立项,共同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捆绑投入在关键地方的关键项目上,以求尽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
三、超强度地深化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力度
几年的公路建设,各地既锻炼了一批人才,也健全了一些制度,公路建设管理正渐入规范。但不容置疑,在某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必须严把市场准入关、现场监督关和竣工验收关,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促使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要真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路建设有形市场,清理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二要不断优化设计,提升科技含量,充分地考虑公路设施的完善性,为其今后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在实际勘测中,要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愿,不能闭门造车和想当然,要服从当地的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要结合农村车辆类型及发展速度和公路使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公路等级;三是建立“社会监理,政府监督和企业自检”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动员沿线群众监督,切实搞好工序、物流和环境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要确定合理工期,既请求上级尽早下达计划。也要求建设施工单位科学调度,争取有效工期,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和验收;五是重视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讨对策,努力促使公路规划和建设进入一个良性滚动,顺利发展的轨道。在公路养护管理上,要按照原有管养渠道明晰责任单位和人员,对新增路段要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予以落实养护责任;要配备适当设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公司化管理;要培训一批油(水泥)路养护工人,不断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益。
四、理顺关系,强化管理,内部挖掘,促进养护工作上台阶
“要致富、先修路、修好路、勤养护”,这就是我们养护工人服务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只有在全系统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才能明确养路为谁的问题,也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全体养护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立足现有装备和条件,发扬“爱岗敬业、攻坚克难、敢于拼博、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我们身边涌现出更多的陈德华似的先进典型来,蜀道也将变通途,广安的新跨越将有我们养护工人浓重的一笔。
第四篇:省厅重点公路调度会材料20120502
全省重点公路建设调度会汇报材料
——安顺市交通运输局(2012年5月2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将我市公路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
2012年我市范围内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共有4个,分别是普定至安顺及安顺西绕城高速公路、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和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
(一)征地拆迁工作进展情况
1、普定至安顺及安顺西绕城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普安高速公路)截止目前,全市共兑付征地拆迁补偿款26717.5299万元(不含三电迁改和安置地三通一平费用),其中征地拆迁补偿款22985.8485 万元,完成征地5798.9115 亩。拆迁补偿款3731.6814万元,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3903.996㎡,拆迁工作除郑家屯枢纽互通预留安紫高速公路匝道位置房屋拆迁外,其余路段已全部完成。三电改迁按合同比例拨付迁改资金2989.2468万元,迁改工作已基本完成,正进入验收阶段。
2、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安顺过境段。
惠兴高速公路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我市境内(除紫云互通外)其余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完成征地面积9400余亩。拆迁工作除房屋拆迁外,地上附着物、坟墓、林木拆迁
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惠兴高速公路镇宁境完成征地面积4800余亩。房屋拆迁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拆迁房屋总面积3649.98 ㎡,金额321.860332万元。紫云境:全县共征地4794.919亩,兑现补偿金1.11亿元,涉及农户3656户,占应征数4096亩的117%。拆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电力、电信、联通、移动改迁在2011年已全面完成。涉及迁改费用3600万元,按照合同预付迁改费用2378万元,剩余迁改费用待组织验收后全部兑付。2012年新增电力迁改经费200万元。
3、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安顺境。
①目前征地补偿兑现工作已基本完成。房屋拆迁(含构筑物),50户(第八合同段大寨村线路调整,拆迁房屋数据已公示,暂未统计)其中房屋12户、构筑物38户,拆迁房屋总面积 1959.69㎡,金额169.75197万元,现已完成94%;坟墓迁移574 座,兑现金额51.10万元,现已基本完成;林木补偿成片林50 亩,零星树木2.05 万株,金额 200万元,已兑现190 万元,完成工作总量的95% ;三电迁改,合同总价 670.8289 万元,目前已完成95%。
②六镇高速公路龙宫连接线,目前三电改迁工作已完成,由于西秀区段接景区处改方案建停车区,正在开展征地工作。
4、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已完成主线和预制场
临时用地的征地工作。我市斯拉河连接线放线埋桩挖沟工作时间,待变更设计方案确定后实施。
(二)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
1、征地拆迁问题
惠兴高速公路惠水至镇宁段紫云互通区A匝和紫云互通收费区用地48亩,涉及38户农户不同意征地和阻止施工问题。主要原因:由于紫云县新城区征地补偿标准调整,团坡村民组农户就不同意高速公路补偿标准,强烈要求按新城区征地政策执行,解决回迁地。紫云三路办、松山镇村干部工作人员多次召开群众会及上门动员工作,农户始终不同意按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标准征地,并到施工现场阻止施工。
惠兴高速公路惠水至镇宁段紫云境主线。目前还有松山镇团坡村团坡组9户房屋拆迁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原因:不同意紫云三路办指定的安置地,认为安置地点条件差,拆迁补偿低,不同意登记和丈量,多次上门作工作,农户故意不见面,采取的措施:紫云县政府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再次做动员工作,县委书记陈勇同志听取汇报后,亲自组织县班子主要领导深入农户家中座谈,与农户代表召开座谈会。目前,正在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主线和A匝互通施工建设。
2、拆迁标准问题
由于受长昆高速铁路房屋拆迁标准高于普定至安顺及安顺西绕城高速公路房屋拆迁标准的影响,郑家屯枢纽互通预留安紫高速公路主线位置房屋拆迁进展缓慢。
采取的措施:目前已将此处征地拆迁补偿款拨付报告交至省公路局普安高速公路项目办,未答复。该处集中安置地已征。
3、涉农问题
我市因建设普安高速公路破坏占用涉农设施情况比较多,影响沿线三县区春耕春灌、道路通行,村民意见很大,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各级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摸清情况,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解决。
采取的措施:2012年3月下旬,安顺市征拆办会同贵州省公路局普安项目办、三县区征拆办及各施工工区、驻地监理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进行了逐点调查确认,已明确了正在实施未完成的涉农项目由原施工方继续完善,未实施和确认新增的涉农项目由各县区组织实施。
4、连接线断头路问题
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斯拉河连接线未与地方道路接顺,平坝县征拆办和齐伯乡政府经与项目办核实公路用地图时发现该连接线为断头路。
采取的措施:由于斯拉河连接线全长仅5.8公里,且属三级路,没有连接到斯拉河风景名胜区,也没有连接到齐伯乡平引
路,属于一条断头路,对带动区域经济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为有效开发斯拉河区域内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减少物流成本,请求省交通运输厅再延长厦蓉高速公路清织段斯拉河连接线10公里,与齐伯乡境内的平引路相连,接形成一个环线交通网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安顺市政府拟接平坝至引子渡地方道路的函,已于2012年4月10日报省交通运输厅。
二、地方重点公路
(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1、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从2010年底就将该项目列为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荐。2011年3月以来,先后与多家单位进行多次深入接洽,几家企业均对项目进行了考察评估。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2011年11月,中交集团下属两家企业已明确答复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无法承担项目投资人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目前还在进行接触和洽谈的主要有云南和富投资有限公司、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平坝新阳光集团组成的联合体和吉林省长城路桥建工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由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招商局、国土局、规划局、交投公司、新区办组成考察组,于2012年3月对上述两家意向投资人进行实地考察,并于考察结束后将考察报告和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报市政府,目前待市政府研究决策。待市政府确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投资人后,我局将立即交叉同步推进项目初步设计、BOT招标等相关工作。
2、平坝至贵阳城市快速干道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先期启动平坝至贵阳城市快速干道马场镇境内15公里道路建设,投资约15亿元。该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2年重点项目,项目于2011年8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同年11月实现了部分段落的开工,截至今年5月初已完成2公里的路基工程和5公里的路基表土开挖工作,到位征地拆迁资金4000万元。项目监理招标于3月9日在北京举行公开招标;项目初步设计于3月30日通过审查,正在开展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截至5月1日,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其中:征地拆迁4000万,建安工程6500元,项目勘察设计3500万元)。
3、平坝县马场桐木寨至狗场城市快速干道。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获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其他土地预审、环评、水保等专项正在编制中。预计项目可研于5月底前获市发改委批复。目前正在开展项目投资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6月中旬开工建设,年底实现通车目标。
4、西秀区两所屯至平坝白云城市快速干道项目。该项目建议书已于2012年2月获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土地预审、环评、水保等专项报件的编制工作和项目投资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5、两(所屯)至六(枝)公路张家庄至普定段道路改造工程。该项目已于4月1日已正式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截止5月1日,已完成50%路肩墙和挡土墙的砌筑工作,完成1500方路基填料砂和碎石的备料工作,共计完成投资约600
万元,全线所需碎石、砂已确定了供应料场并签订了供货协议。
6、团山至木山堡公路。该项目路线全长约8.2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目前,项目立项于4月27日获市发改委批复,项目可研已编制完成,预计项目可研于5月底获批。
(二)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
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未得到落实,项目各项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建议省厅将此项目列为省厅高速公路招商引资推荐项目,并列为2013年计划开工项目。
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一)项目进展情况
2012年全市农村公路计划总里程534.82公里,计划总投资3亿元,目前,在建项目91个。截至5月1日,完成投资0.6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2%。
(二)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
1、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研究支持安顺市工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黔府专议〔2012〕4号)明确支持贵州久联集团公司炸药工业园区公路建设,我局和西秀区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报省厅,请求尽快给予明确答复。
2、安顺市平坝县乐平乡至西秀区蔡官镇公路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煤去道路及村道结合的一条镇内干线公路,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修建至今从未改造,车辆通行十分困难,道路服务范围内的相关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只能以运定产煤碳资源为能得到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平坝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电煤供应。在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道路被列为
2011年通村油路项目准备实施。该项目全长8.7公里(主线6.4公里、支线2.3公里),路基宽度6.5米(4.5米),预算总投资530万元。2012年1月19日孙国强副省长赴平坝县黄家庄煤矿调研,了解到该公路的现状和服务功能,考虑到通村油路资金少、标准低、抗重荷载能力差,当即指示要将该道路改造为运煤专用线路,为此需增加资金576.2万元。为此市政府向省政府专题报告,由于安顺市及平坝县财政十分困难,请求帮助解决缺口资金576.2万元。孙国强副省长就此作出批示,安排省交通运输厅牵头,会同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能源局等单位研究给予支持。因为没有得到上级明确指示,工程至今未能开工建设。为及时落实省领导的指示精神,特向省厅报告,请求帮助解决该项目缺口资金问题。
3、县区配套资金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县区配套资金量也逐年递增,由于我市所辖县区多属少、边、穷,财政状况比较困难,虽然当地政府对交通建设的需求很迫切,也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依然不够理想。2011年应到位配套资金8101万元,实际到位5778万元;2012年应到位配套资金471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418万元。为此,我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已报请市政府同意,将交通运输工作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以确保各县区配套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工程进度及时优质推进;二是加大调度的力度,派出工作组到各县区进行督察督办,和县区领导座谈,共商解决办法,比如参与协调金融部门
融资贷款等;三是设立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专户,要求地方政府将配套资金打入专户,并按工程进度一并使用。继续加快2012年农村公路项目开工速度,力争6月底前完成2011年农村公路续建项目。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第五篇:全县新型农民培训调度会交流材料
推进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全乡农民增收
关庙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1年6月9日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2011年,关庙乡承担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示范县培训2个项目,培训人数100人,在县农委的指导下,乡农技中心认真组织实施,把项目村选在大埠口村,现将前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埠口村位于关庙乡东面,与南溪镇接壤,其中耕地面积 1500 亩。农户320 户,总人口1587人,劳动力 870人,共辖7个居民小组。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业为主。
二、工作进展
根据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要求,截止6月8日,共举办
1期集中培训(4月 16日),入户指导2次(4月28日-29日、5月21日-23日)。通过培训,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得到普遍掌握。如水稻育秧及综合类的“病虫综防”、“配方施肥”等技术已基本形成,广大农民用起来得心应手;二是高产优质品种得到广泛利用,新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三、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乡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熊裕民为组长、乡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学成、大埠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学松为副组长、大埠口村两委成员及乡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为成员的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学成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技术总负责人,大埠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学松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召集人,乡农技中心其他技术人员为教员,在大埠口村希望小学组织实施集中培训,并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制定了2011年关庙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计划,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农户需求
为确保制定的培训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满足党员干部所需,符合广大农户愿望,一是乡农技中心和大埠口村两委从2月底开始就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摸底工作,对项目村农户家庭收入状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了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召开党员、组长、部分村民代表工作会,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的传达贯彻,广泛听取了他们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乡农技中心和大埠口村两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村产业发展重点,提出了以县农委规定的水稻产业为主,村情实际养殖业为辅的全年培训工作计划,让广大群众知晓,请群众参与监督实施。
(三)强化培训准入,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培训程序规范。对符合新型农民培训要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热爱农业并愿意参加新型农民培训的农民,一律经村两委初审、乡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签字后进入新型农民培训农户花名册,确保了农民参加培训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二是培训手段多样化。乡农技中心重点围绕优质粮油、桑蚕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向农民传授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结构调整知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通过采取专题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农技咨询等多种形式,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服务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三是组织编写了切合实际的技术资料。组织农技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水稻、蚕桑等方面的高产栽培实用技术资料,分发到每位参加培训农户,便于在家自学。
(四)力求档案健全,做到管理规范。
一是档案管理规范。乡农技中心明确专人对各类培训文件、计划、汇报、信息、统计资料等全部收集成册,输入电脑进行规范管理;二是培训制度规范。立足于提高培训工作实效,严格按照县、乡新型农民培训方案要求建立了培训工作月报、入户指导、检查抽查、考核等制度,确保全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取的实效。
四、存在问题
目前,全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交流,和兄弟乡镇相比,有很大差距,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民未能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之当前旱情严重,部分农户未能插上秧,情绪焦虑,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训不到位;二是部分农户电话、手机联系方式经常变动,信息掌握不准确;三是由于农村农时实际,一户来一人,且大多数都是妇孺老人,实际参训人员与报县培训花名册严重不一致,县、乡乃至省、市抽查无法确认,工作比较被动;四是培训条件简单,目前的培训仅是以“一本教材、一个老师、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为主,形式单调,手段落后,群众听的反感,难以达到培训要求。
五、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问题,关庙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年初的计划任务和此次全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调度会精神,学习兄弟乡镇先进经验做法,对照大埠口村实际,严格按县农委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重新修订完善培训计划,根据农时需要,确保3次集中培训、4次入户指导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二是进一步制定有利于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把新型农民集中培训工作与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入户指导与计划生育、民生工程“万名财政干部大走访”
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培训的新形式,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努力保证培训质量。
三是紧紧围绕大埠口村水稻、生猪养殖主导产业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面向村组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等不同培训对象,开展形式多样、有所侧重的分类新型产业农民培训,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规范完善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的台帐资料收集和相关档案整理工作。注重平时工作,对已培训的农户进行效果调查,完善相关信息档案,完成培训相关调查表,把今年来所开展的农民培训的信息资料收集齐全,装订成册。随时准备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
五是加强宣传,示范引导。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总结,扩大宣传,积极挖掘农民培训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培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以事实教育广大农民,提高农民自觉参加培训的意识,为来年培训打下基础。
六是加强对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目前我乡农业技术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
一、老化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型农民培训要求,我们将根据县农委要求,想方设计多学习,逐步实现知识全面化,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