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考应用文体
1、求职信
2、宣传文字
3、书信
4、索赔函
5、公函
6、观摩报告
7、竞聘演讲稿
8、说明书
9、合同
10、道歉信
第二篇:2018高考英语作文常考文体、话题
高考英语作文常考文体(邀请信、日记、新闻报道、通知、广场舞、共享单车、民间艺术)
邀请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的交换生Tom对中国的民间艺术很感兴趣,本周五学校将要举办”校园文化周",请你写一份封电子邮件,邀请Tom去体验编织艺术,内容包括: 1 提出邀请并简述原因
2活动的内容(了解编织艺术的历史:1000多年;观看编织艺术的展览;用竹子编椅子,窗帘,装饰品)
3约定与Tom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4期待对方的回复 Dear Tom
Here comes a piece of good news, the Campus Culture Festivalwill be hosted this Friday.Since you have a strong passion for Chinese folk art, it’s a great pleasure for me to invite you to join us to feel the fascination of the weaving art.The activity is scheduled to last approximately two hours, from 3:30pm to 5:30pm in the school hall.It covers a wide variety of content.Not only can we appreciate numerous appealing weaving works ranging from chairs to decorations, but also we’ll watch the documentary concerning the history of the weaving art.In addition, som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will be invited to deliver a lecture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aving art, during which time you will be definitely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By the way, if you are available, we’ll meet at three sharp outside the school gate.How I hope you can take my invitation into consideration!Your timely reply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笔友TOM 对中国的民间艺术很感兴趣,尤其是编织艺术,他来信向你了解编织艺术的相关情况。请你给他回信并赠书一本,内容要点如下: 历史:1000多年
主要原料:竹子,丝线,藤类植物等
主要用途:椅子,背篓,窗帘,篮子,装饰品等 代表:中国结(造型多样,含义丰富)Dear Tom,Learning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folk art, especially the weaving art, I am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it.The weaving art enjoys a world-wide reputation for its wonderful skills.It has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as far as 1000 years.The weaving workers use bamboo and vine plant to produce art, making the weaving works more than extraordinary.Made of bamboo and other various materials, the weaving art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many fields.It can be used as numerous things, ranging from chairs to decorations.Besides the Chinese knotting, often referred to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eaving in China”, is made of the red silk.When it comes to Chinese knotting, it reminds people of love and best wishes.It also symbolizes good luck and prosperity.日记
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日记,时间是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你是李华,今天你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一次关于编织艺术的活动,在这期间,你欣赏到了很多中国传统的编制艺术品,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好的了解。注意:词数100左右
May 20th ,2017 Saturday
sunny
Today I was more than excited to participate in an attractive activity,whose theme is Chinese weaving art,making me have a tas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eply.This activity was held in my school cultural corridor where I appreciated numerous art works,ranging from chairs to decorations.In addition,what is even more significant was that I was lucky to get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how to weave Chinese knotting on the spot, during which time I am so enjoyable that I extremely fall in love with the magical work.As far as I am concerned,not only does such activity make me further feel the beauty of the weaving art,but also it is beneficial to arise people’s awareness of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新闻报道
假设你是李华,是你校新华中学英文报的一名记者。今天,你校交换生TOM在你的邀请下来参加“校园文化周”体验编织艺术的交流活动。请你用英文写一则新闻报道。内容包括: 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了解编织艺术的历史:1000多年;观看编织艺术的展览;用竹子编椅子,窗帘,装饰品)
Today, Tom, who i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our school, came to have a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y, which offered us a good opportunity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weaving art.At first, we showed Tom around our cultural corridor where the art works about the weaving art were exhibited.Then a cultural lecture was held at the lecture hall, where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weaving art.It has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as far as 1000 years.Finally, the art performers used the bamboo to make many things ranging from chairs to decorations, which surprised all the audience.Through the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y, we further fell the beauty of the weaving art and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eaving art.通知
假设你是某中学学生李华,为了迎接校园文化周,你校决定举办一场主题为“编织艺术”的体验活动,请你根据以下要点写一则通知:
1.活动目的
2活动内容(了解编织艺术历史1000多年,用竹子作为原料编成椅子,窗帘,装饰品)3参与人员4活动时间,地点
Notice
In order to welcome the campus culture week, an experience activity, is going to be held in Room 103 of Building 3 at 9:00am of March 7, whose theme is weaving art.It’s well-known that the weaving art has a long history, dating back to as far as 1000 years.Additionally, the weaving enjoys a world-wide reputation for its wonderful skills.Made of bamboo and various other materials, the weaving art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many fields and is still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today.It can be used as numerous things such as chairs, curtain and decorations.The activity is organized by Student Union and some relevant guidance teachers.Everyone who is interested is welcome to participate.The Student Union
January 25,2017
假设你是李华,你校的新高一交换生TOM对共享单车感到新奇,请你写一份邮件,邀请他去体验共享单车。内容包括:1.现象 2.共享单车兴起的原因 3.约TOM周末骑共享单车 Dear Tom,Learning that you have a strong fancy for the shared—bikes,I am glad to tell you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it.Currently,the bike—sharing program is popular among people ranging from the old and the young,as a result of which such a bike can be seen here and there.The shared—bikes come into being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shared—bikes solves the last kilometer problem efficiently and makes contribution to reducing air pollution.The more shared-bike we ride,the better environment we have.So beneficial is the shared-bike that we ought to have a try.I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ide the shared-bikes with me this weekend.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舞大妈们掀起了一场广场舞热潮,甚至把广场舞跳出了国门。请以广场舞为主题,完成一篇文章,内容包括 1.描述当前广场舞的现状 2.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3.陈述利弊以及表明个人态度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people, including the elderly people as well as some young people, will gather in the dancing square early in the morning or late in the evening due to the fact that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life develop rapidly.When it comes to square dance,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it makes a tremendous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fe.For instance, not only dancing women promote people’s relationship but also it makes contributions to people’s health.However, dancing has some disadvantages of its own despite its advantages.When dancing, the dancing women play loud music unconsciously, which gives rise to dissatisfaction.Personally speaking, I am definitely in favor of such behaviors.By the way, I do hope the dancing women can try their best to regulate the volume of music.Only in this case can we create a harmonious community together.
第三篇: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考试常考公文文体及写作
公务员考试申论常考公文文体的含义及写作范文
通知用于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的一种公文。通知具有广泛性、周知性、时致性。
通知的特点:
1、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
2、广泛性。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
3、时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一般可分为五种:
一是指示性通知。用于直接发布行政法规和对下级某项工作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
二是批示性通知,又称转发性通知。领导机关用批转、转发的方式发布某些法规,要求下级贯彻执行。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工作报告、建议、计划等,以及沟通情况,指导工作。
三是周知性通知。多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
四是会议通知。用于对上级或平级。五是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对任免的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下级机关。
通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文种“通知”作标题。
(2)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在写正文之前,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顶格写出被通知对象的名称,在名称后加冒号,或将名称以“抄送”形式写于最后一页的最下方。
(3)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如已在标题中写了机关名称和时间,这里可以省略不写。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格式内容】
1、标题的写法有三种:
①“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
②“关于XXX的通告”。
③“XXX关于XXX的通告”。
④“XXX的通告”。
2、原由。
主要阐述发布公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通告常用的特定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
3、通告事项。
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 1 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4、结语。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
通报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通常按内容性质把通报分为三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三.通报的结构
1.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
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给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救人的王××同志记功表彰的通报》。此 2 外,有少数通报的标题是在文种前冠以机关单位名称,如《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也有的通报标题只有文种名称。
2.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3.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
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情况通报正文结构一般有两个部分:一是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希望和要求。
报告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报送文件、报告查询事宜时所写的汇报性文件。
在机关中,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重要工作,一般都要向上级机关写报告,用以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工作的设想,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送、报批文件,回答上级查询的问题等,有时也使用报告。
报告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类:
1.呈报报告
这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根据具体内容和性质又可分为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两种。
综合报告用来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内全面工作或几个方面工作的综合情况,往往有一文数事的特点,例如《关于××市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专题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往往有一事一报、迅速及时的特点,例如《关于元旦春节市场安排情况的报告》。
2.呈转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请求将该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的报告叫作呈转报告,例如林业部《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
3.回复报告
用于答复上级询问或汇报所交办事情办理结果的报告,称作回复报告。回复报告往往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对一般性事项用函作答即可,例如××市民政局《关于拥军优属情况的报告》。
二、报告的主要特点
1.汇报性。凡报告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一般都是将做过的事情报告给上级,让上级掌握基本情况,以利于心中有数或对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大特点,这是报告同请示的根本区别。这一特征决定了报告一般事后行文。2.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这项工作是 3 怎样做的,有些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等,所以在行文上一般都用叙述的笔法,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陈述其事,而不是象请示那样祈使、请求。陈述性是报告区别于请示的又一大特点。
三、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领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个部分组成。
1.标题
报告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事由就是报告所针对的问题,也就是报告的内容;文种即“报告”。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就是受文机关,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3.正文
正文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尾语三部分组成。报告缘由主要交待报告的起因、理由或注明目的、意义等,是正文的开头;报告事项即正文的主体内容,如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成效与问题或者是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报告尾语根据类别而定,呈报性报告往往以“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语作结。呈转性报告则会提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的要求。
4.落款
正文结束,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在报告的写作中,经常犯的毛病是:事实不具体,言之无物;表述不清晰,缺乏对材料的认真组织与安排;综合性报告常犯堆砌材料的毛病,重点不突出;例行报告往往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来;有时在报告中带请示内容;请示性报告,所报请审批意见,有的缺乏可行性。这些常犯的毛病,在写作时应注意避免。公务员考试中报告的种类及写作模板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文种,是陈述性上行文。
二、报告的种类
报告的种类及写法有:
1.工作报告
下级单位就单一阶段工作情况向上级单位汇报所写的报告,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
(1)综合性报告:对某一工作的各方面情况及下阶段的打算进行如实地汇报,以便上级了解,是一种有广度的报告。
(2)专题性报告:向上级报告某一特定情况时使用,内容单一有针对性,是一种有深度的报告。
工作报告正文的大致构成是:①基本情况;②主要成绩;③经验教训;④存在问题。结束语可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
2.情况报告
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及时反馈工作的进展,工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动向。写作时要抓住事物的重点,反映典型的事件。
3.建议报告
行文单位就某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如果内容可行,上级机关往往批转给有关部门贯彻执行,也叫呈转性报告。结尾可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4.答复报告
上级单位询问某一项工作的执行结果时,下级单位根据询问的内容给 4 予答复的报告。
三、报告的写作模板
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上款,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
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意见设想不能省去。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主体可分为部分加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获得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是一种在新闻领域和机关应用文领域中都可采用的常用文体,也就是说,它是新闻和应用文的两栖文体。不过,有些在机关之间流通的调查报告,可以没有新闻性。而在报刊广播上发表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新闻性。
调查报告在报刊上发表的时候,也可以叫做“新闻调查”。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较强的针对性
必定是某一情况、某一社会问题、某一成功经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为了进一步得到它的详情、真相,认识它的性质,才需要有人专门对它进行调查、研究,向有关机关提供报告。可见,调查报告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文体。
例如,高考是农村青年的一条重要出路,可是我国教育现状还比较落后,考生众多而录取人数有限,于是造成了大量的高考落榜生,他们不甘心重新被捆绑在土地上,可是又找不到出路在哪里,这就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专门就此作了充分调查,写出了题为《独木桥下的思索——关于农村高考青年的报告》。还有,由于正规本专科的录取人数有限,于是又有了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方式,各校纷纷举办自学考试辅导班、脱产成人教育班等等,这些办学方式的效果如何,学生能否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被培养成材?也有人对此作了调查并写出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这显然都是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写作实例。
2.材料丰富翔实
调查报告需要列举大量的相关事例、统计数字和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意见。例如《女性化老龄化值得重视——西安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两个问题》1990年10月16日《陕西日报》。一文,关于小学教师老龄化和女性化就列举了下面这些事实和数据:
以莲湖区师资情况为例,这个区共有区办小学42所,教师1250人,其中40岁以上的占63.2 %,5 45岁以上的占42%,而30岁以下的仅占17.2%,许多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7、48岁。教师的严重老龄化已成为突出问题。
据调查,到1993年,莲湖区各小学将有526名骨干教师退休,占现有教师总数的42%,如不及时补充,断层的局面将会接踵而至。
教师队伍的性别倾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莲湖区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性,在男性比例较大的领导岗位上,男性也仅占26.6%,许多学校除体育教师外都为女性。男教师较多的青年路小学、丰禾路小学、西电二小也只有八、九人,占教师总数的17%-20%,一般学校只有四、五人,而五星街小学仅有一名男教师。
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列举事实,这使调查报告具有一种“事实胜于雄辩”的强大说服力。
3.提供规律性认识
调查报告确切地说应该叫调查研究报告,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和报告,更在于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把这些规律性认识提供给读者。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就概括了若干组提高农民增收的规律性认识:育市场、调结构、重品牌、创名优;
一是“壮龙头”,二是“建基地”;
“一品带动”、“一业带动”、几块经济高地凸起的经济格局。
这些规律性认识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又是大量事实的理论归宿点。只列举种种现象,而缺少理论归纳的调查报告是肤浅的。
一、调查报告的类型
(一)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以新近的此类调查报告为例: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穷山今日皆文章——广东梅州市山区开发工作考略》,1999年12月23日发表的《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以及同日发表的《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这几篇调查报告分别从农村山区开发、大型企业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介绍了几家成功的经验。
(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 6 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调查报告样式。1999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政府决策岂能朝令夕改——浙江温岭市一市场建成后开业受阻》,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三)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这些新生事物,究竟是显示了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还是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对这些新生事物,究竟应该肯定,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对新生事物,调查报告的最终意见可以是肯定性的,例如198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在对被人称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电子市场进行调查以后,认为它为科技、教育、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对一些新生事物目前的状况,也可以持一种质疑或探讨的态度,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社会调查《个人住房贷款缘何发展缓慢》,所调查的个人住房贷款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它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原因在哪里?作者揭露了形成障碍的几个因素。
(四)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形式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
1.单标题
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如《一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就是这样的标题,其中“一个富裕居委会”是调查对象,“财务”是调查课题,“调查”显示文体是调查报告。这样写的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文种也很明确。这样写的不足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
常规文章标题写法。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形象画面暗示文章内容,如《“航空母舰”逐浪经济海洋》。还有种种写法,不再一一例举。
2.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如《明晰产权起**——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
(二)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的开头: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亚达)是一家以生产钟表为主的大型企业,1987年成立于深圳。在经济特区这块改革开放的沃土上,该公司坚持不懈地实施名牌战略,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钟表行业后来居上。历经十二年的艰苦创业,飞亚达由一个钟表小厂发展为总资产逾八亿元,年创利润八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同行的翘楚。
这个开头把飞亚达公司发展情况和主要成绩作了概括的介绍,提纲挈领,统率全文。
2.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关于北京市家用缝纫机销售情况的调查》一文的开头就是这样的:
为了增强计划性,加强对家用缝纫机的经营,更好地掌握市场销售动态,我们采取了走访经营单位与分析历史资料的办法,对北京市家用缝纫机历年销售情况以及当前社会保有量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认为北京市场除上海缝纫机供不应求以外,其它牌号缝纫机销售在北京市已趋于饱和。
这个开头包括目的、方法、范围和结论等几个方面,总的来说属于交代式的开头。3.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例如《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调查》的开头:
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正在我国农村迅速突起。它一出现,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经营方式对我国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化有哪些作用?应采取什么方针政策扶持其发展?我们就这些问题进 8 行了调查,并同10个县(市)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形成了一些共识。
还有《明晰产权起**——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的开头:
企业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明晰产权,本来是件好事。可太原市一家集体企业却因为明晰产权被所在区政府部门强行接管,陷于瘫痪。该企业把区政府两个部门告上法庭,至今已一年多时间,早就超过了审结期限,可法院却迟迟不判决。
前一段入笔先提问,后一段是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接暴露问题,都属于问题式写法。
(三)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1.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的主体就是这样的形态。它由四个部分构成:“抓住了规律就抓住了根本”,“把握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市场竞争,加强联合与协作”,“遵循价值规律,推进农业‘四化’”。这四个部分是由标题所显示的基本观点贯穿起来的。
2.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每个层次之前可以加小标题或序号,也可以不加。例如1999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别从原因、措施、启示三个方面着眼,写了三个大的层次。其中原因又概括为五条,启示也概括为三条,又形成大层次下的若干小层次。
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
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199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栏目发表的《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分别写了这样几层内容:12月6日15时35分,记者在北京站东侧出站口遇到第一个卖发票的人;过马路前,又遇到四五个卖发票的小伙子;过马路后,被一个穿棕色皮衣的卖发票者拦住纠缠难以脱身;在站前丁字路口东北侧又遇到几个卖发票的男女。这种有清晰过程的写法,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四)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 9 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例如《关于邯郸钢铁总厂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的结尾:
邯钢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转换经营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邯钢的作法为国有企业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这样的结尾,提供了清醒的理性认识。
2.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的结尾:
记者随后又转了几个地方,16时10分从北京站前离开。在这40分钟里,碰见了大约20名卖发票的不法人员。听口音他们大都是外地人。从言谈举止可以感觉到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在广场、路口维持秩序的公安、保安人员不少,也许是司空见惯了吧,记者没有看到他们出面制止这种不法行为。
对发票非法交易的现象,到底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作者指出这一问题,相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199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专题调查《人情消费,让人如何承受你!》就写了一个建议性的结尾:
在人情消费已成为一种风气的情况下,制止大操大办单靠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如喝喜酒,往往是通知范围大了人们反感,范围小了没接到通知的人也有意见。遏制人情消费,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倡导社会新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倡新事新办,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节日期间,报纸、电台、电视台可举办专题栏目、节目进行宣传,文化部门应挑选一批优秀的影片(主要是婚丧嫁娶新事新办方面的)在各乡镇、村巡回播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其次要制定社会规范。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节俭办红白喜事。建立约束机制,对人情消费进行引导、规范、管理。三是严格稽查。对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直至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提出了三条建议来解决人情消费的严重问题,其中不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总结对前一阶段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 10 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或概括出来的结论,以便指导今后实践的一种事务文书,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其特点是:评论性、过程性、实践性。
写作要求:
突出重点、突出个性、实事求是
(一)总结的标题
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20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等。
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二)总结的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
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
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楚。
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
3.结 11 尾
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三)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
2.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
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3.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这说明,除有直属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外的一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甚至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一律用“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阐述“函的效力”时强调指出:“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第1期《泛议“函”的使用与写作》)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 12 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作用
“函”有下列三方面的作用:
(一)相互商洽工作。如调动干部,联系参观、学习,联系业务,邀请参观指导„„。
(二)询问和答复问题。如天津市民政局向民政部门询问的“关于机关离休干部病故抚恤问题”的问题以及民政部对此问题的答复,都是用“函”的形式。
(三)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如《民政部关于请安排每年生产三百辆火葬运尸专用车的函》就是为向国家计划委员会请求批准而发的。
四、函的分类。
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五、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由于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 13 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三)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商)”、“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五、撰写函件应注意的问题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函”的写法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写“函”。
(二“)函”的内容必须专
一、集中。
一般来说,一个函件以讲清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为宜。(三)“函”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四)“函”的写法以陈述为主,只要把商洽的工作,询问和答复的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事宜写清楚就行。
(五)发“函”都是有求于对方的,或商洽工作,或询问题,或请求批准。因此,要求“函”的语言要求朴实,语气要恳切,态度要谦逊。
(六)“函”的结尾,一般常用“即请函复”、“特此函达”、“此复”等惯用语,有时也不用。
公告党和国家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等使用的一种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公告因其告知的范围更广,包括国内外的一切人士,所以它的发布人多为党和国 14 家、政府的高级机关、涉及国内国际事务的管理机关以及它们授权的发言人等。
公告可适用于宣布国家机关的人员和职务变更,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病情、去世消息,重大科技实验、重大事项等。依据上述内容,可将公告分为人事任免公告、领导人重大活动及情况公告、重大科技实验公告和重大事项公告等。
2.写作要点
公告由标题、正文和签署三部分组成:
(1)标题
公告的标题应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齐全,且三部分通常不能有所省略。如果发文机关为授权机关,还要在标题中写明“授权”字样,这时标题中三部分的顺序可以稍作变动。
(2)正文
公告的正文通常不很长,多由告知内容和结束语构成。告知内容如属纯知照性的,只需写明事实即可;如属对被告知一方有所要求的公告,要在正文中写明有关要求。正文结束时,有时要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结束语。
(3)签署发文机关和日期。公告是告知重大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正文不能写得冗长,不必要的叙述、议论和说明必须去 掉。文字应朴实庄重、鲜明准确。发文机关名称一般要用全称,属几个机关共同发文的,可用习惯的简称。政府机关的公告有时可将签署中的发文机关省略、日期移至标题之下标示。
会议纪要
作为常用的公文文体之一,是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可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的形式,类似于通知,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给上级,类似会议情况报告,向上级作出反映;还可以发给平级有关机关,类似公函,使对方知晓,沟通情况。本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概括了会议纪要写作的三大写作要点,供考生查阅。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1.明确会议宗旨,突出中心。一次工作会议,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写会议纪要时,必须抓住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形成纪要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同时,一次工作会议,在具体讨论中必然会产生几种不同意见,不能把这些意见都纳入会议纪要,而应根据会议的宗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集中反映符合会议中心要求的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少数人正确的意见。对反映会议中心议题的正确意见,可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决定”、“会议指出”、“会议强调”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对有分歧的意见,如属研讨性质的会议可写进会议纪要中去。
2.讲究用语,注意条理。要按照会议纪要的不同用途,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语。上报的会议纪要,就应使用对上的语气,如“会议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会议考虑”等;下发的会议纪要,则可用“会议决定”、“会 15 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
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这是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一个主要区别。会议记录一般要把每个人的发言尽量客观、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会议纪要则需要有一个对会议讨论意见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条理化、理论化的过程。所谓条理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分类归纳,层次清晰;所谓理论化,就是要对会议讨论的意见,尽力给予理论上的概括,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当然条理化、理论化,并不是脱离会议实际,搞虚假的“粉饰”和“拔高”。
3.忠实于会议精神,做好记录。会议记录必然依据会议的实际内容,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减或更改内容,不能添枝加叶。在写作当中,感到有的地方必须有所增减时,要经主要领导同意,必要时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只有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才有利于会议纪要的整理,并保证纪要的质量,做到准确无误。
述评.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其基本特点是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
述评介乎新闻与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来看,述往往多于评,但它的重点在于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述评的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述评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述评则是叙事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不但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还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探讨。新闻评论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都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新闻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
2、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述评这种评论体裁的特点,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不能把它划定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框框。这些体裁都是为了恰当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它们之间不可能也不应当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
3、评述结合并不意味着评和述在篇幅或比重上相等,它主要表现在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具备两者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以评为主的。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这就是说,述评的目的在于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因此,就一篇评论来说,评多于述,或述多于评都是常见的现象,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已经包含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4、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依据,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的。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易于被人们所理解。述评的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5、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而有之。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但都服务于观点,或者说受观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接触大量的事实和各种背景材料,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述评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事实和材料都罗列出来。运用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概括地叙述,哪些情况用具体的典型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述评的类型
述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选题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的述评,按它们的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工作述评 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须的信息,而且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作出自己的判断,辨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2、形势述评 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形势的述评。它的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某一条战线在一个时期、一定阶段的形势。这类述评的特点是着眼于形势的变化和转折,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或需 17 要引起群众注意的问题和动向,概括全貌,指明发展趋势,帮助读者开阔眼界,提高认识。
3、事件述评 这类述评是根据记者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二、述评的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述评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述评则是叙事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不但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还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探讨。新闻评论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都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新闻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
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种比较只是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述评这种评论体裁的特点,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不能把它划定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框框。这些体裁都是为了恰当地表达一定的内容,它们之间不可能也不应当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依据,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即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的。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易于被人们所理解。述评的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而有之。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正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但都服务于观点,或者说受观点的统率。述评的作者要接触大量的事实和各种背景材料,这样才能经过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写作述评的常见问题
(一)评述结合不当
评述结合并不意味着评和述在篇幅或比重上相等,它主要表现在兼有新闻 18 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具备两者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以评为主的。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这就是说,述评的目的在于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因此,就一篇评论来说,评多于述,或述多于评都是常见的现象,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已经包含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二)材料罗列过多在述评中切不可把所有的事实和材料都罗列出来,这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运用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概括地叙述,哪些情况用具体的典型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计划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时使用的一种公文,计划主要用于对未来的工作任务预先拟定目标,设想步骤、方法等,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
计划根据内容分,有生产计划、工作计划、教学计划、财务计划、学习计划、科研计划等;还有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和个人计划等,这里主要介绍党正机关的行政工作计划。
2、写作要点:
计划这一文体结构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计划的标题应包括制发单位、时间限断语、事由和文种类别(计划)四部分,一般四者要齐全。事由要标明是“工作计划”,还是“生产计划”或其它计划;时间限断语是计划适用的时限范围。但有时因制订者认为计划的执行范围仅在本单位,已很明显,在标题中将其省略;比较规范的计划仍要标明制文单位。
(2)正文
计划的正文,一般先扼要说明制订该计划的缘由、根据,对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作些分析,说明完成该计划的必要与可能性。其次是计划的具体内容,即在多长时间完成哪些任务,并设计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等。最后是结尾语,提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做出简短号召。
(3)签署制文单位、日期。
高级机关制定的计划,也有在正文后不另署制文单位和制文日期的,此时制文单位名称应于标题,制文日期往往在标题下括号内注明。计划的正文通常采用分条列述式,结尾语视情况决定其长短与去留。事先认真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切实可行是计划写作的主要之点。
请示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本节着重介绍请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与报告作比较。
一、概念
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前,请示和报告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其后,尽管国家已有权威的规定,但在实际中还是出现不少错误。应当指出,自国务院提 19 高发文机关规格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后,就不能再现出现上述的错误了。
二、特点
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三、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于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支持的请示,也是事项性。
(二)政策性请示。下级机关往往会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情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可用请示行文,并提出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请示的写法及结构,在行政公文中应该说是比较规范的。
一、结构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才能顺理成章。原由很重要,关系到事项是否成立,是否可行,当然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因此,原由常常十分完备,依据、情况、意义、作用等都要写上。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符合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如果请示的事项内容比较复杂,要 20 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
注意:事项简单的,往往和结语合为一句话。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最后一句话:“现申请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审批。”
请示事项应该避免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和把原由、事项混在一起的情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结语。请示的结语有“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等。结语是请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二、写作要求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二)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四)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决定作为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的应用文体之一。
一、决定的特点
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需要多级向下行文或者直接下达给人民群众的决定是没有主送单位的,逐级向下行文有主送单位;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决定的缘由,然后是决定的事项,最后是此项决定执行的要求。语言以说明为主,主要是阐明政策,提出要求。
二、决定的写作范文
1.标题。《××××关于××××的决定》。
2.决定的原因和目的。如:目前„„,(事实依据)。根据„„,(理论依据),为了„„(目的主旨),现决定„„(意图主旨)。具体„„如下:„„
3.决定的内容。对具体事项做出安排的决定要写清安排的步骤。
4.希望与要求。
5.加盖公章,注明日期。
命令(令)的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和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根据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及 21 其委员长、国务院及其总理、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首长,可以发布命令。国务院各部部长也可以发布命令(令)。命令(令)虽然往往以领导人个人名义发布,但体现的不是个人的要求,而是权力机关的意志。
命令(令)属于上级机关主动下发的指挥性公文,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下级机关必须严肃对待,坚决执行。
命令(令)是下行文,是上级领导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布的一种带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文件。命令(令)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制性,一经发布,下级机关就要坚持服从和执行。
2.命令(令)的分类
命令(令)主要包括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和惩戒令等几种。
(1)发布令。发布令,是用以发布各种法规或规章的命令。过去常见的发布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自1988年国务院决定,以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行政法规,常见的发布令又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2)行政令
行政令是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县以上人民政府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文件。
(3)嘉奖令和惩戒令。这是宣布奖励和惩戒事宜时使用的公文。
3.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起草命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第二,态度要鲜明。
第三,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气要肯定。
第四,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命令的格式如下:
结构分标题、发文号、正文和落款四部分。行政令还带有附件。
第一部分标题。命令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一是由发令机关名称、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侨汇的命令》。
二是文种前面冠以发令机关全称或领导人职务构成。如《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等。
三是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第二部分发文号。命令(令)的发文号不同于一般公文的发文号,它不是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而是只标顺序号。并且按某发令机关或某发令人在该届任期内所发的命令(令)流水编序号,直至换届再重新编号。
第三部分正文。命令(令)的类别不同,对正文的写法要求也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公布令适用于公布法律、重要行政法规。
包括三部分内容:①命令(令)公布的对象,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全称;②公布某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即通过批准某项法律、法规的机关或会议;③通过批准某项法律、法规的时间 和施行起始期。
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独自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根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
正文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范文]倡议书
全校师生:
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流域,产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给国家造成了庞大的财产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倡议全校师生 捐款捐物来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分钱,一件衣”,钱物有价,情义无价,贵在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尽己所能,热情地伸出友谊的双手,为灾区人民做出贡献,愿意捐款的师生请到学生会办公室联系。
学生会 年 月 日
第四篇:墓碑应用文体
墓碑应用文体
引言
墓碑应用文体,源于中国的石刻文化,源于中国古老的殡葬礼俗,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为构筑新时期公墓文化增添了无穷魅力。
墓碑、文体已经随着21世纪的脚步,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殡葬需要,也为了更好适应殡葬改革,展现墓地文化的个性化特点,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墓碑应用文体的发展脉络。
墓碑文化来源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殡葬习俗。墓碑应用的各种文体,也是中国2000多年的陵园文化中最具文学个性的艺术载体。
第一题 刻石 先期石刻——定义
考古发掘中尚未见到先秦时期的具有固定形制的石刻文字。因此我们仍然沿用前人的看法,先秦石刻,都是在天然石块上镌刻而成,统称之刻石。
秦始皇巡游各地,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到处刻石,是为了“表垂与常式”,彰明其文治武功,法令制度。而反抗暴秦的黔首,同样利用刻石的方法进行宣传。2 刻石分类
刻石或在山崖的平整处施刻,或略行加工,形成一块较平整的岩面后施刻,或在独立的大石块上施刻。A:摩崖
在山崖上直接刻写的摩崖是最原始的石刻之一,它的制作方法与原始时代的岩画十分相似。
汉代有些摩崖也在石壁上加以整修,凿出一块规整的平面后,再在上面刻铭。甚至有些摩崖是在石壁上凿成一个碑的外形平面后刻写上铭文。
汉代的这些摩崖,大多是长篇铭颂。作用及文体内容与汉碑相近。汉代以后,摩崖是一种常见的石刻形式。其中仍有一些长篇铭颂。这些摩崖字体巨大,气魄宏伟。在各地名山胜地的崖壁上,处处都有各种各样的摩崖铭刻,除长篇铭颂外,以题名、题记、诗词佳句为多。
题名、题记等刻辞没有固定的外形图式,有些在石壁上凿出一处长方形平面,在上面刻字;有些则直接刻写在原石上,不加修整。B:碣(圆顶的石碑)
(一)定义 1 概念
将铭文镌刻于孤立的天然大石块或略加修整的天然石块上。它表现了比较原始的铭刻形式。
①有固定外形的石刻形制在西汉中晚期才逐渐形成。②先秦石刻:没有固定形制的天然石块上刻写的。2 《说文》解释 “碣: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
(二)关于碣的历史状况
大多数考古、史学家认为碣:先秦时有。
到了唐代:人们已经不甚了解古代碣的本来意义。将碑、碣并列,甚至认为是同一类型,仅装饰不同而已。
今天人们认为先秦石鼓——碣的典型代表,秦代石刻——碣,而今日西安碑林树立——徐铉摹刻,改为碑形。
碣后来用以颂功记事的作用已经完全移到碑上了。马衡先生
“盖自碑盛行后,而碣之制遂渐废。”(《中国金石学概要》)碑碣发展为后来墓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题 墓碑
一 概念 1 名称
墓碑立于死者墓前,书明死者履历、姓名、家族,赞颂死者生前的功德业绩,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组成部分。2 位置
墓碑一般树立在冢墓前的正中间(埋在地上的叫碑,埋入地下墓室中的叫墓志)。3 历史 A:西汉
西汉早、中期的石刻主要用来表明人物姓名、年月、建筑材料标记。西汉晚期,碑仍处于初具雏形的萌芽状态。B:东汉碑
东汉是中国古代石刻发展的一个高潮。碑在此时脱颖而出。东汉墓碑作用:
①标志墓地的所在
②标明死者的姓名、籍贯、去世及下葬的时间
③赞颂死者的生平业绩,表达怀念的悲哀心情和子女的孝心。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均立墓碑,同时唐代还立石人、石兽。一直沿用明清及至今天。4 古墓碑文内容
墓碑文往往是鸿篇巨制。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结合了散文、骈文、赋、诗、词等多种文体的特点,叙述详尽。文辞典雅华丽,但往往夸张失实,后人称为谀墓之文。格式
一般均首先叙述死者名字、籍贯,追述祖系,然后颂扬死者的才能德行、功绩勋业,表示哀悼。
结尾:写明卒年,葬地后以四言或五言、七言韵文结束。二
关于碑的解释
源来庙前树立的石碑(或木柱)。树立于宫室、庙宇、通衢、陵墓乃至名胜古迹等地,成为最主要石刻。
原义——下葬引棺的辘轳架及其设置方法。碑身的正面称碑阳,背面称碑阴,两边称碑侧。
碑阳是碑的正文,碑阴一般刻树碑人的姓名。如果正文的内容多,碑阳一面不够书刻,则按顺时针方向向左碑侧再到碑阴再到右碑侧。
第三题 墓碑文的书体内容
一 内容 逝者姓名,生故年月日,原籍(男为主),安葬日期,立碑人等。
2称谓
古时父死——叫考,多俗称“先考”。古时母死——叫妣,多俗称“先妣”。
而今天大部分人都在碑上刻“严父”、“慈母”或敬爱的父亲、母亲。
颜色
白碑——黑字 黑色碑——金黄色字 二 书写
⑴本墓圆计算机字库提供,为国家规定的标准字体。⑵由书法家进行书写(简体、繁体)
其中包括隶书、魏碑、行书、楷书等字体,填写是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刻碑所用字体。三
碑刻字体的发展
中国碑刻前后延续了2000余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碑刻文字的各种字体,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变迁。
石刻文字经历了秦代以前的篆书、秦代的小篆,汉代与魏晋的隶书,北朝的碑体,南朝隋唐以下的楷书等几个大的书体变迁过程。第一阶段:篆书时期
大、小篆为主,时代包括先秦及秦代。这一阶段石刻文字形体还属于古文字学的范畴,释读比较困难。方圆绝妙。
小篆: 第二阶段:隶书时期
或
律
姓
第三阶段:各魏体的形成时期,南北朝隋唐时期
文字变化多样,异体写法纷呈时期。碑体(俗称魏碑)。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志造像刻石文字等书法。方折见力,笔画变化多端,笔力浑厚,字体安排巧妙。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色。
仇
揚
輔 第四阶段:楷书时期 明
君
终
悟
俱
第四题
现代公墓碑文
墓碑文
提示性墓碑文:中款
右题
左题
纪念性墓碑文
一 提示性墓碑文 中款:墓碑文:主要部分,字体最大,标明墓主的性别、姓名。
旧式的“显考×公讳××大人之墓”“显妣王母×氏讳××之墓” ①显:系尊敬之词,显赫也。②考:亡父。③妣:亡母。
④讳:讳字置于死者名字之前表示敬意。标明墓主的级别、职衔、谥号,如河南安阳 “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之墓” “陆军上将×××之墓”
现代人力求简便,直接写“父母×××大人之墓”也可 2 右题:标明墓主的生卒年月,现在多用公元纪年,而不再用旧式的甲子纪年方式。左题:标明立墓者的名字以及与墓主的关系(多系子孙辈)。一般是将墓主的全部子孙辈列出。因而,右题和左题实际上都是为中款服务的。
旧式墓碑,有的还有横额,即模刻在墓碑的上方,一般是两个字,标明墓主的籍贯或朝代。广东省一些地方仍有此俗,如在墓碑上面从右向左横刻上“广州”“番禺”“汕头”之类字样,以示墓主的籍贯。有的刻上“大清”“民国”等字样。
二 纪念性的墓碑文:古称“墓表”“碑表”,表:“表彰”
墓碑文刻有墓主的姓名、官爵、升卒年月、生平事迹及功勋道德,多为表彰和歌颂死者,使其英名传之久远,因而归入纪念性墓碑文。
东汉《孔谦碑》《袁安碑》
唐代、墓表,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
这是中国文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后代研究古代书法的好材料。
第五题
墓碑趣谈
一 谢安
东晋宰相。是东晋时有名的执政的士大夫家族成员。有谋略、懂兵法。于公元383年在淝水一带打败了前秦十万大军,取得了淝水之战胜利。谢安因为指挥了这次战役,取得大胜,击败了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符坚,功劳极大。不是一块墓碑所能记得了的。谓之“伟绩丰功不胜记也”。二 武则天
武则天的无字碑,历来说法不一。
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达98.9吨,碑额为8条螭首相交,两侧各有一条腾空而升的巨龙,但立碑时没有刻字,故名“无字碑”。
武则天(公元624——705),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自称“圣神皇帝”,又名武曌,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父亲曾做过木材商人。后来追随李渊反隋,是唐朝的新贵族。武则天14岁便被唐太宗选入宫中,赐号武媚,太宗去世,则天同其妃嫔一起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关于武则天的无字碑,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她个人遗愿,不让刻字,因为她说过她的功过让后人去评价,所以其墓碑是一片空白。
第二种说法:武则天认为她的功比天高,一块小小石碑难以容下,一字不写更能喻功齐天。
第三种:“无字碑”是对清高的美誉。这也是唐代崇高的一种风格。
另外当时唐朝著名诗人、诗评家司空图在《诗品》中强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成了唐代及其以后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知,唐人崇尚清高,武则天也以“无字碑”自喻,以示自己的清明高尚。三 秦桧
南宋宰相。公元1142年秦桧诬陷岳飞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39岁的岳飞秘密处死,同时遇难的还有岳飞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秦桧死后,其卖国求荣,“秽德丑行不屑书也”,人人恨之。据说,秦桧死后,无人肯代撰碑文,只好让墓碑空着。还有的说,秦桧一生坏事做绝,如给他刻碑文,会弄脏了刻字工具。四 辛亥烈士无字碑
(一)地点
北京动物园熊猫馆后面的会芳轩附近。
(二)名称
“彭杨黄张四烈士之墓”
艾叶青石,烈士纪念碑,石碑底呈八角形,正中塔尖形的碑面刻有“彭杨黄张四烈士之墓”。
(三)历史事件
标志着辛亥革命成功的武昌起义发动不久,孙中山在1911年12月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行将垮台。同盟会发展革命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并辅以暗杀活动的指导方针还在继续贯彻执行。由同盟会暗杀团在1912年1月(仍未出辛亥年)先后组织了两次暗杀活动:①谋刺掌握清廷军队实权的袁世凯,②刺杀清廷顽固派良弼。两次活动有四位志士牺牲。
彭家珍、杨禹昌、黄艺萌、张先培,他们被埋葬在这座纪念碑下。这两起暗杀事件,对清王朝封建统治者和袁世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十几天后,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结束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
第六题
墓志
广义墓志
凡是埋于墓穴中,起到标识墓主姓名、籍贯、身份的作用,不论其形式如何均可称为墓志。狭义墓志
指具有固定统一的基本形制,大多镌刻于石上,内容具有固定的文体,成为墓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广泛的社会习俗。成熟定型化的墓志在形制上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统一性,多是方石,平卧而置。志身上有志盖,盝顶盒式,大多置于墓室或墓门口、甬道中。一 墓志的性质 是中国殡葬文化中一种重要的附葬品。
自汉魏南北朝以来,出现的附葬品,也是中国古代墓葬发掘中较多见的遗物。历史悠久,流行时间长,规模浩大。墓志是一种重要的考古资料。是研习历史,认识古代灿烂文化的有效的历史载体。透过墓志我们可以推断中国汉字的演变;透过墓志,我们可以推断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风俗时尚,可以观察梳理中国文化的人文特点。
由于墓志习俗延续时间长,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撰写者既有上层士大夫,又有下层官吏文人,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历史价值丰富。墓志代表反映了中国文字演变的详细历史,反映了中华古老的文明,流行时间长,规模宏伟、浩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法历史的面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书法史的重要资料。
墓志的文字形体多变,除汉字的各种书体外,还有一些用契丹、女真等民族文字书写,甚至有婆罗钵文书写的古波斯语等外国文字,使它成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二
关于墓志的起源
墓志是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中题记刻铭由来已久。1 起源于秦代刑徒砖。萌生期
1979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的秦刑徒墓中发现了一批刻划在砖石上的文字,内容是姓名、籍贯一类。
刑徒砖的出现不是偶然孤立的现象,这是秦汉时期社会风俗的一种反映。
墓中埋砖,砖上刻文,标明死者姓名籍贯已是秦汉时期的习俗。墓志是标识习俗的发展、延伸。
在汉代,墓中题记得到了很大发展,标明墓主的内容更加丰富、突出,特别是画像石题记、封门题记的出现,使用石刻方式标识墓主更为普遍。2 魏晋:转化期
秦汉之际,存在着墓中题记的习俗,才使后来的墓志出现成为可能,墓中埋志是墓中题记习俗的延伸与强化。魏晋时期的禁碑使这种可能成为必然,变成了现实。
魏晋之际废除了厚葬,禁立碑,由是地上之碑转入地下,促进了墓志的迅速发展。
南朝时期,开始把碑由地上埋入地下,这是中国墓志的开始。由于禁碑,于是墓碑转入地下形成早期的墓志形态。3 成熟期
禁碑虽为一时之举,随着历史发展时代的变迁,立碑的习俗并没有断绝,而埋志之风也就此流行开来。于是双管齐下,地上与地下相互辉映,蔚成石刻大观。
南北朝时埋志之风盛行。
定型后的墓志多是平躺盝顶式方石,这种形制的墓志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普遍使用,以后其形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墓志
志身:志身平面用于铭刻志文——墓志铭
志盖:铭刻墓志的标题,类同碑额。
墓志铭:志文统一的体例,始述亡者姓名籍贯,然后追述先祖世系及子女亲属,再后颂扬业绩功德,最后多以四字韵语结束。
墓志的定型和广泛使用,墓志纹饰图案也随之发展起来,使墓志更加精美。4 高潮期:隋唐
墓志发展是自墓中埋志的习俗一开,一发而不可止,一直延续至清。
隋唐之际是墓志的高峰期,墓志盛行,数量众多,雕刻精细,言辞华美,书法精妙。
墓志铭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料。集中反映了民间书法的情况。在墓志流行中,墓志书法与时代风同步,反映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三
墓志的称谓
⑴墓志之名最早见于南北朝。
⑵唐代:墓碣、墓记、墓版文、玄堂文、玄堂志、阴堂文、灵舍、铭。
⑶宋代:埋铭、圹志、圹刻。
相关知识链
《语石》
清代末年,叶昌炽著,是研究石刻的较高水平的专著。叶昌炽从石刻的历史、分布情况、铭文义例、时代特征、书法艺术等方面广泛搜集例证,加以综合研究,将对石刻的总体认识大大提高。
叶昌炽,字颂鲁,号鞠裳,晚年号缘督,生于人文荟萃之地苏州。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创立了金石学的基本框架结构。为中国石刻学奠定了基础。
《语石》全书共十卷,以分条举证的形式阐述石刻的有关内容。书中涉及的问题遍及石刻研究和史学、金石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注意到了前人没有注意的石刻材料。是中国古代石刻最有学术水平的著作。《金石萃编》
清代金石学石刻研究的重要著作。是一部金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作者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又称兰泉先生,江苏清浦人。他以毕生精力从事金石(主要是石刻)的搜集编纂工作。
《金石萃编》继承了宋代以来金石著录的种种长处,学习并发展了前人的著书方法,所收材料以石刻为主,所有器物依照刊刻年代先后顺序排列,每件均在标题之下详细记录原器物的形制、尺寸、书体和所在地,然后录写原文。录文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篆、隶、古文书体均依照原样摹写出来,楷书和隋唐以下的隶书文字则改用宋体刻出,别字异体依原样书写,并且注意将额题、阴、侧等有关文字录全。
《金石萃编》又是第一部收录完整的石刻资料超过千种的宏篇巨
著。
第五篇:应用文体概述
应用文体概述
设计者: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应用文,掌握应用文的特点。
2、了解应用文的分类和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应用文的分类和特点,2、认识到应用文的实用性及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比较法,自主,合作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提问问题,什么是应用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根据学生所答内容,进行引导并进行总结。
1、应用文的含义
应用文是指 单位或个人为处理个人事务、解决具体问题而写作的具有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
2、应用文写作的含义
又称 公文写作,就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运用应用文的文体知识,创作出具有较强实用意义的作品的过程。
举例子:(当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无论是经商、从政、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人际交往,信息的处理和传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应用文的写作了。例如:双方发生借贷关系,借款方要写出借据,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朋友之间的书信,message,电子邮件,重要物品遗失,寻物启事,启事也是一种应用文体,总之应用文体多种多样,也是几乎囊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应用文写作无处不在。)
教师使学生列举出所知道的所有应用文文体。列入板书,并找同学进行分类。从而导出应用文的种类和特点。
3、应用文的种类
行政公文类是以党和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的名义发出或记录某种信息时使用的一类应用文。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报告 议案 会议纪要等 事务类文书就是指机关 团体 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所普遍使用的一种应用文。启事与声明 计划 总结 简报开幕词 述职报告等
经济类文书主要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使用的应用文合同 协议书 广告 商品说明书等
法律类文书 是指诉讼司法文书 在法律活动中使用的应用文起诉状 申诉状仲裁申请书等
科技类文书是指在学习科学研究 技术创新活动中使用的文书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等
传播类文书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新闻 通讯 广播稿 演讲稿 解说词等
礼仪类文书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使用的一类应用文。请柬 聘书 祝词 欢迎词等
根据以上所讲内容,小组讨论应用文特点,并找代表回答:
4、应用文的特点
1、具有实用性合同 计划海报
2、有特定的对象经济合同书文学作品投标书
3、有较为固定的惯用格式 书信开头 结尾等
4、有较强的实效性请假条通知
5、应用文的语言要简明、准确。2月27号前来上课
5、应用文的作用
1、宣传教育指导工作
2、传递信息 协调沟通
3、作为依据和凭证。
4、提供和保存资料。
6、写作应用文的注意事项
1、要熟悉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2、要有较宽的知识面 交丰富的只是储备
3、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4、掌握规范的格式。
六、随堂提问并总结
1、应用文含义?
2、应用文种类至少说出4种?
3、应用文特点有哪些?
七、作业:
1、应用文含义
2、应用文种类
3、应用文特点
八、教学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