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信息公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前不久,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强化公开监督,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把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杠杆。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确定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方针,并且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重申了这一要求,强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待。现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还不够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干部工作信息不公开或公开不够。而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首先就必须坚持公开,在公开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实行竞争,最终达到择优的目的。公开是民主的前提。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可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从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也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用人上出现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干部工作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暗箱操作”,为用人上出现不正之风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干部任用提名情况不公开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一些领导干部以“组织意图”、“工作需要”为借口,大搞权钱交易,行买官卖官之实。民主推荐结果不公开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一些领导干部以“不能简单以票取人”为借口,将在民主推荐中得票不靠前的“意中人”作为考察人选。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可以有效防止和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二、坚持“适时、适度”原则,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
凡事必须把握好“度”。超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事与愿违,正所谓“过犹不及”。应当明确,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要求全部公开,“一览无余”;也不是不讲范围,公开面越大越好,而应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做到能够公开的则全部公开,不宜公开的则不公开。要注意把握好公开的时机,既不能超前,也不要滞后。从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出发,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制度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内容。
一是实行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公开。在提拔领导干部之前,根据选拔任用工作需要,由党委组织部门将空缺的领导职位、职数、任职资格条件及选拔方式,通过会议、通知、媒体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或向社会公布。特别是在民主推荐前,要让参与推荐的干部群众先知情,再推荐,切实提高推荐的针对性和准
确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选拔的岗位、范围、资格条件等情况。
二是实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征求意见结果公开。为体现“民主、公开”,组织部门应把考察人选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及任用意见征求的得票情况当场向与会人员公开;同时,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纳入考察预告的内容,在发布干部考察预告时,向考察人选所在单位公开,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三是实行考察人选个人有关情况公开。凡被确定为领导干部考察人选的,在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情况的同时,组织部门可将考察人选“基本情况”、“配偶及子女情况”、“家庭年总收入”、“私有房产套数及建筑面积”,“私有汽车辆数及车型”,“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情况”等有关情况,通过张榜公布等形式,在考察结束、常委会讨论票决之前,向考察人选所在单位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实行考察对象工作实绩公开。按照《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要求,探索实绩“公开、公示、公议”的做法,将考察对象的“主要工作实绩”在本单位或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公示、公议,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五是实行考核工作公开。按照《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要求,以扩大知情权为重点,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采用民主、公开的方式确定考核项目的目标值和权重,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从而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建立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及时向领导班子和干部本人反馈考核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从公开的时间和范围来说,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可分为事前公开、事中公开和事后公开三个阶段,在公开时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合适的公开范围。事前公开的内容包括:选拔的范围、职位、资格、条件、纪律、程序等,公开的范围为全社会或本单位(系统)。事中公开的内容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结果,考察人选的个人有关情况等,公开的范围为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及干部本人。事后公开的内容包括:个别谈话推荐结果、考察情况、任用决定结果等,公开的范围为:任用决定结果对全社会公开,其他对干部本人公开。
三、建立干部工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
为保证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规范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推动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评议制度。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深入了解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公开评议,进一步做好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公开的实效性。
建立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检查监督,建立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应公开而未公开或发布失实信息的,视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责任追究,增强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工作的真实性。
建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是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的核心价值。提高选人用人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价值取向。要结合开展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广纳民意,查找不足,进一步做好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工作,从而真正使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杠杆,努力使全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对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满意度都有提高。
为切实选准用好干部,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推进党务公开,强化干部监督,落实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满意度和透明度,鄂温克旗实行“四化举措”,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封闭运行”为“阳光作业”,有效强化了干部工作信息公开。
一、干部选拔任用全程公开有序化。将干部选拔工作始终置于全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推行“公告制、反馈制、预告制,公示制”,充分落实群众对干部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行干部调整公告制,通过媒体公告空缺的岗位、调配干部的基本原则、选拔任用的方式方法、时间安排等,告知干部监督信息员。实行提名结果反馈制,以书面形式向旗委常委会成员反馈确定的考察人选。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考察组到所在单位考察前,张榜预告考察对象的姓名、现任职务、考察方法程序、时间安排、考察组成员及监督电话等。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在旗委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姓名、现任职务、拟任职级等基本情况,发动公众力量监督干部。
二、干部创新工作信息公开常规化。加大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股级干部等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力度,并积极创新信息公开的方式和形式,扩大信息公开的渠道和范围,切实做到重要信息提前公开、重要环节随时公开、重要结果及时公开。在竞争性选拔工作中,采取全旗动员部署、媒体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做到实施方案、岗位任职资格条件、工作程序等提前公开,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在组织过程中,采取公开面试,真正把选拔过程向社会公开,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
三、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化。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力度,进一步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升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按照“一报告两评议”要求,每年年底和年初以召开会议的形式,报告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主要内容,并接受全体与会人员评议。与此同时,对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进行公示,对选人用人原则进行规定,接受社会和评议对象的监督评议。
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保障机制规范化。建立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流程和群众
意见收集处理反馈进行规范,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干部工作检查和考核机制。每年组织实施信息公开工作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及时通报公开,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群众监督平台。不断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干部信息公开工作中,能求实地给予点评,相关部门要充分尊重、采纳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继续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把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干部工作的保密性要求,忽视了干部工作的信息公开,社会各界对干部工作关心的多、知情的少,关注的多、参与的少,猜疑的多、答疑的少,导致群众对干部工作产生了距离感、神秘感。不断加强干部信息公开化建设揭开干部工作“神秘面纱”,是当前应研究和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丰富公开内容,让干部群众“心知肚明”。要坚持客观准确、适时适度、保障“四权”的原则,将干部工作政策法规、科级领导职位空缺情况和推荐任用领导干部相关情况、干部选任“一报告两评议”结果、严重违规用人行为查处情况、领导干部离任经济审计结果、干部考核结果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公开, 特别要将民主推荐结果、干部考察组工作职责和纪律等方面内容进行公开,有效落实了“知情权”。
二、要创新公开形式,让干部群众“耳闻目见”。要根据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不同内容,确定公开的范围,采取适当方式和渠道进行公开。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采取文件、刊物、会议通报等方式进行公开;适宜对单位公开的,以粘贴公告、会议通报等方式进行;适宜对社会公开的,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手册、展板、党务政务公开栏等方式进行,不断拓宽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透视渠道”。
三、要畅通反馈渠道,让干部群众“建言献策”。通过实行干部监督联络员列席组织部部务会讨论研究干部制度和部长接待日制度、开通“12380”举报电话、设立部长信箱等方式,建立了联络员、信访、电话、网络等“四位一体”的信息反馈平台,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办理,并及时将办理和落实情况予以公开。
第二篇: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调研
关于干部工作信息公开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干部信息公开调研工作要求,于今年7月份成立了调研小组,在总结近几年来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采取走访、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分别征求了他们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
作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近几年来在探索科学规范选拔程序方面,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范围、内容。这今年县乡换届启动后,始终把严肃换届纪律保证风清气正摆在突出位臵,在加强换届纪律舆论宣传、学习教育、谈心谈话的同时,认真履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确保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一)认真履行干部考察纪律承诺公开制。
考察启动后,各考察组组长与县委组织部领导签订责任书,责任书中就考察纪律要求、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反映等情况一一作了要求,如有违反的情况,将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试行办法》追究责任。各考察组签订责任书到有关单位考察时,实行公开承诺制,就考察中了解掌握的有关信息和情况,以及谈话中所谈内容和情况,公开承诺严守秘密,决不向外透露,实事求是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同时,还将承诺书张贴在各考察单位醒目位臵,各考察组全体成员签 1
名承诺。此方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打消了谈话者的顾虑,保证了考察情况客观真实。
(二)从四个方面狠抓信息公开。
一是公开推荐职位。根据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和毕节地委关于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有关工作的安排意见,县委根据不同类别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在乡镇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大会上,公开每个乡镇需要推荐的领导班子职位职数及担任这些职位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条件、推荐范围等,把选人用人的政策和标准交给广大干部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程序和方法告知广大干部群众,提高了民主推荐结果的准确性。
二是公开民主推荐干部的结果。在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后,各考察组向组织部部务会汇报推荐情况,组织部部务会研究通过并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后,各考察组第二次返回乡镇在乡镇党委会上反馈每个职位每个同志获推荐综合得票、排名情况和拟研究确定的提拔考察对象情况;随后,考察组第三次返回乡镇在乡镇党委会上反馈县委组织部根据班子建设需要拟研究确定的重用考察对象情况。
三是进行干部考察预告。无论是拟提拔人选的考察还是拟重用人选的考察,在考察工作开始前,都要向考察对象所在部门和单位干部职工中进行考察预告。主要内容包括考察的对象、考察的时间、考察的目的要求以及考察工作纪律等。
四是扩大任前公示的内容和范围,全方位公开提拔干部的个人信息,落实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在会议研究决定干部任免之后,及时在县电视台、纳雍报、县党建网及县委、政府公示
栏内进行公示,所提拔干部属乡镇的,还将在乡镇进行公示。除公示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外,还公示拟任人选现任职务、任现职时间和同职级时间、拟任职务等便于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拟任用的干部,进行有效监督。
(三)及时办理反馈意见。
在公示期间,对所有来电、来信、来访都由干部监督接待处理,经登记后,及时进入公示信访专项处理流程。凡针对公示工作的有益建议、善意批评,及时吸纳其正确合理成分,改进完善公示工作。反映中有实质性问题的,不论是否匿名都作调查核实。经查证,“问题”不存在或虽有但不影响任用的,按程序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任命;“问题”一时难查清、影响公示干部形象的,暂缓任用。今年在干部公示期间受理干部举报18人,不受影响15人,暂缓任用的共3人。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还不够完善,机制还需创新。目前在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还是停留在程序上,主要依赖行政权力来推动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干部工作宣传渠道主要通过网络,导致不懂计算机或没有网络的地方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对信息公开知晓率较低。应该从扩大群众知情权的覆盖面上加强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创新思路,完善干部工作公开制度。
(二)公开工作已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随着党员干部群众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工作不但只是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工作实绩情况,还要求了解干部的8个小时以外的德能勤绩廉、家庭收入等情况,信息公开从环节、内容、范围等影响了干部群众对干
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三)信息公开平台功能还需完善。目前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中,网络宣传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专栏比较少,平台不多,充分利用手机短信还不够,作用发挥还不够大,手机短信引导、教育作用尚未发挥。
(四)匿名反映多,影响了调查处理工作。在干部信息公开工作中,针对公开内容干部群众虽然进行了监督,但对存在的问题多以匿名方式进行举报,这样不仅使一些反映的问题难以查证,也使有些查证的结果无从反馈,降低了工作的透明度,影响了及时与社会群众沟通联系。
三、加强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的对策措施
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通过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推进干部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让干部工作在阳光进行,对此问题还需要努力深入持久的推动公开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制度,明确职责。
为了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科学组织信息公开工作,要把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与健全制度、纳入考核结合起来,在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中要把保密原则融入公开制度中,明确责任人,把握好公开的范围和内容,让公开工作即不留空地,又不盲目扩大。要把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纳入考核,实行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公开信息的随意性。
(二)采取有效方式,扩大公示范围和内容。
扩大公示范围和内容是扩大干部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的主要因素,适当扩大公开范围和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要把干部工作信息公示内容适当扩大到家庭成员身份公示、个人财产公示(家庭年总收入、私有房产及面积、私有汽车及车型等)、提名人公示,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业绩公示;二是要把干部信息公开从政府公示栏、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公示扩大到干部所居住的村落社区进行公示;三是公示时间以法定时间为准,公示期间必须扣除节假日天数;四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年内对影响较大的究干部任用工作和“一报告两评议”工作进行1至2次现场录相,并在本地电视台进行实况回放。
(三)扩建平台,拓展信息公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媒体和手机短信已成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工具,充分利用好网络和手机短信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工作中要拓展好网络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特别是做好舆论引导和教育。一是要在政府网上增设干部任用、干部考核等干部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等服务平台,结合手机短信进行宣传,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或打电话等形式告之和引导干部群众点击浏览网络专栏;二是要利用手机短信平台,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向他们进行公示,把手机短信的作用从宣传、教育作用上拓展到干部工作信息公示和引导的作用上来,利用手机短信告之并引导干部群众能够从公示栏、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干部工作信息进行观看了解。三是要确保手机短信群发的准确性,要全面收集掌握好领导干部、一般干部、村组干部的手机号码,建立手机号码更换管理
制度,进一步规范手机短信发送的管理。根据发送短信的目的要求确定发送范围,手机短信内容一定要精简,要做到既又群发,又不滥发,又不频发。
(四)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要引导群众署实名反馈。要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网络平台作用,引导干部群众实名发映问题。同时要维护好实名反映问题的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泄密人员的打击力度,创建维护好实名反映问题的权益保障机制,为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创建一个即取信于民又教育干部的一个法制保障环境。
2011年9月28日
第三篇: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经验交流材料
干部工作信息公开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坚持“客观、公正、适时、适度”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行了“三四五”工作法,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全程公开,进一步破除了干部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化,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
“三”即指操作上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机构人员。指定干部科、干部监督科和部办公室为干部信息公开责任科室,每个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干部信息公开工作,并进行明确分工,干部科负责提供需要公开的信息,部办公室负责对外联系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开,干部监督科负责处理干部群众反馈的意见。二是明确公开时限。根据需要公开信息的不同,规定了相应的公开时限,例如,要求干部工作政策要随时公开、选任干部信息要提前公开、选任结果要及时公开等,确保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三是明确制度保障。先后建立了预告制、公示制、公告制等干部信息公开制度,保证了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做到常规化和规范化。
“四”即内容上实行“四项公开”。一是公开干部工作政策。把“群众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众了解的”主要内容作为重点,选择《干部任用条例》、《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制度等政策法规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明白怎样选人。二是公开选拔职位和职位要求。在每次选拔干部前,将领导班子职位空缺情况、拟推荐的职位情况、任职资格条件等内容公开,让干部群众明白要选什么样的人。三是公开考察事项。在进行考察时,公开考察人选基本情况、考察内容、考察程序、考察组成员、考察组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等,落实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加大对考察工作的监督力度。四是公开选拔任用结果。干部任用前,要将干部的有关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向干部群众公开,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无问题再办理任职手续,并及时公布具体任职情况,使干部群众知道选了什么样的人。
“五”即方式上采取“五种方法”。一是会议传达法。对新出台的干部工作政策规定,采取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传达学习,由有关领导进行领学,原原本本地传达原文,提出学习目标和纪律要求,并抓好督查和抽查,确保学习效果。二是集中培训法。对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学习的干部工作政策,采取举办培训班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上级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同志讲课,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测评。三是宣传报道法。对应该让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知晓的内容,在《市情》和“组工”网站开辟了“组工政策解读”专栏,采取连载、问答等形式解读干部工作政策。同时,认真总结干部工作好的经验做法,积极联系在报纸、网站、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刊登、播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四是通知公告法。对干部任免事项,全部在金宏办公网和“组工”网站发布通知进行公开。在采取“两公开四差额”、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干部时,将拟选拔的职位情况、任职资格条件、选拔方法和程序等内容,采取在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在金宏办公网发布通知和在有关单位张贴通告等方法,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开。五是分别反馈法。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提名、推荐、考察、票决等相关情况,采取个别面谈、书面通知、当场公布等形式,向有关人员分别进行反馈。
第四篇:干部推荐信息
印台信息
第 期中共铜川市印台区委办公室2011年8月 日
印台区建立“二主二辅”干部提名制度
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印台区在近几年干部提名试点基础上,创新干部提名办法,建立“二主二辅”干部提名制度,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二主”即:以群众提名为主和以组织提名为主。群众提名即:召集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和乡镇干部,召开干部群众推荐会议,进行无记名推荐提名。组织提名即:召开党委会议和领导干部会议,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干部进行认真分析讨论,采取无记名推荐提名。“二辅”即:以领导提名为辅和以从后备干部库中提名为辅。领导提名即:由分管部门和包抓乡镇的区级领导采取“署名提名”的方式进行干部提名。从后备干部库中提名即:根据全区建立的后备干部队伍,从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后备时间等方面全面考虑被提名干部,最终确定为提名推荐人选。
第五篇:信息公开申请书
信息公开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地址:
邮编:
电话: 被申请人:大庆市萨尔图区建设局
局长是肖志国
地址:大庆市萨尔图大街65号
邮编:163001 电话:6324604
申请事项:
1、因唯美康城1、2、3号楼的走廊尺寸与合同中的图纸尺寸有差距,根据合同图纸的走廊尺寸从北墙里算起至用户墙里1600mm,用户墙为200mm,那么空间尺寸应该是1400mm,实际空间尺寸1280mm,北墙内至外墙尺寸是1000mm,这些尺寸在图纸上太模糊,看不清楚,固请调原始规划图纸以确定楼盘各部尺寸。
申请人:
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