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的特征及分类

时间:2019-05-12 17:4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开信的特征及分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开信的特征及分类》。

第一篇:公开信的特征及分类

2.公开信的思想教育意义

公开信的内容一般都具有普遍的思想教育意义,它可以引导人们学习榜样,痛斥歪风邪气,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对待问题的正确看法。(二)公开信的分类

公开信的分类依据所使用的场合来划分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在重大的事件、活动或节日里所发的公开信

这种公开信一般发给同这些重大的事件、活动

或节日有关的单位、集体或个人。一般这类公开信有问候、表扬、鼓励的作用。如《“六一”儿童节致全国少年儿童的公开信》。

2.针对某一问题的公开信

这类公开信或针对某些社会上存在的严重问题,诸如歪风邪气、贪污腐败或出现的一些新的时尚而发给有关对象的公开信。这种公开信或批评或表扬或建议,其目的都是为了抑恶扬善,弘扬正气。

3.私人信件在特殊情况下被作为公开信发表

这类信件一般不知道收信方的详细地址、情况,但又需发给对方,所以要以公开信的方式发表在报刊、电台上。如路遇好人好事须表示感谢,偶遇不正之风须进行批评帮助的。有的是虽知对方的详细情况,但由于其它客观的条件所限不能发给对方的。如祖国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大陆同胞给台湾乡亲的信,国外侨胞给祖国人民的信等。

第二篇:古诗的分类及特征

古诗的分类及特征

二、导入:唐诗宋词只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

三、重点与难点:古诗的分类、特征

四、任务实施

一)分类

(1)从形式上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

(2)从艺术手法上分、、(3)从诗歌表达方式的角度划分

二)特征

五、总结

第三篇:金融危机的特征及分类

一、金融危机的特征、分类及测定

1.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表现为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各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大量破产,同时对实物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金融危机的分类

①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is),一般是指固定汇率制度下,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货币失去信心,通过外汇市场进行大量抛售等操作促使该国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危机。

②银行业危机

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i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出现危机,造成银行挤提,并迅速蔓延到其他银行,造成大批银行倒闭的现象。③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debt crisis),是指一国不能偿付其内债和外债而引发的危机。但通常所指的债务危机主要是指外债危机,包括主权债务和私人债务。债务危机不仅影响债务国,使其物价上涨、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也影响债权国,并成为其银行危机的诱因。

④泡沫危机

泡沫危机(bubble crisis),是指因股票、债券或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脱离了正常的价格水平和经济运行规律而过度上升,造成大量经济泡沫后破裂而导致的危机。

3.金融危机的测定

①币值稳定程度

②汇率稳定程度

③股指稳定程度

④外债严重程度

这一指标主要通过以下分指标体现:偿债率(当年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值)、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短债率(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的比重)、债储率(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值)。国际公认的危机警戒线是:偿债率为20%,负债率为25%,债务率为100%,短债率为20%,债储率为100%。

⑤资产不良程度

金融不良资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坏帐、呆帐,是不能偿还的贷款。不少不良资产与金融机构的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结合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资本金率,银行的不良资产一般应不超过其总资产的20%。

二、金融风险的概念、成因、分类特征

1.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是指经济主体在进行金融活动时,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产生偏差,从而蒙受一定损失或取得一定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的成因

① 社会分工与交易多元化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下,由社会分工而导致的多元化交易活动,双方都是拥有不同私利的经济人,若其中一方违约,必然给另一方带来风险损失,所以,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经济运行必然存在着风险性,经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② “经济人”是金融风险产生和形成的前提

经济人是被假定为取得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主体。经济人一般具有四大禀性:一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需求偏好的多样性;三是有限理性;四是机会主义倾向,人们的求利本能助长了金融风险的形成和泛滥。

③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

金融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a.金融资源的稀缺性b.金融价值与实际资产的不确定的关系,可能导致金融泡沫现象c.科技进步的先进性和预期的不确定性,决定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相伴而生。

3.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的种类和分类标准很多。如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客观风险、主观风险;按风险的性质可分为静态风险、动态风险;按风险的形态可分为有形风险、无形风险;等等。在此仅对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中普遍存在的、影响较大的主要风险做一概括性介绍。

①信用风险

信用是以还本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在信用活动中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而使本金和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②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interest risk)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或收

益的可能性。

③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是指由于流动性的不确定变化而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④价格风险

价格风险(price risk)是指由于证券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使作为投资主体的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或获取收益的可能性。

⑤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purchasing risk)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变动导致金融机构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⑥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exchange risk)也称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使以外币计价的收付款项、资产负债造成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

⑦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business risk)是指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偏差或失误,从而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⑧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national risk)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因外国政府行为的变化导致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4.金融风险的特征

① 社会性②扩张性③相对性④周期性⑤可控性

第四篇:策划的分类以及特征

策划的分类以及特征 很多人在了解策划的基础知识以后,还是感觉策划不甚明了,对策划的概念还是模糊。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策划,下沙策划公司浩图瀚视专门整理了下策划的分类及特征,加强大家对策划的理解。

“策划”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策划”是指策划的本性,即人类达到某种目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或谋划手段过程。广义的策划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运用于中外古今之中。它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策划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这是策划的前进方向,也是策划的动力;第二,策划是人的智慧和经验总结,这是区别于任何动物的特征,也就是为达到目标运用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策划的工具;第三,采用谋略或谋划手段完成即定目标,这是策划的方法。狭义的策划是指人们为推动经济发展,为现代工商企业或组织机构所进行的一种获利性活动,狭义的策划主要运用于当今企事业中,它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也是为达到某一目标,只是这个目标是锁定在经济领域内;第二,它的对象是工商企业和一些组织机构,即现代社会组织;第三,目的是为这些社会组织获得利益,也许是社会效益,也许是经济效益,是一种获利

性的活动;第四,采用的方法是以掌

握政策、掌握法律等工具,为现代企业策划,必须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

广义的策划,是人类的智谋文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无不贯穿着中国的智谋活动五

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智谋文化史,广义的策划,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策划,有人的地方就有策划,从某种意义上讲,懂得策划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广义策划运用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宗教、生产、生活等领域之中,策划的存在是人类理性的重要标志,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策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政治、经济、生产、管理、文化、商业等活动中,好的策划一定会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正是人们为什么要运用策划的原因。人类社会需要策划,世界、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发展也离不开策划,策划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知道,中外古今最先的策划主要运用于政治、军事、外交之中,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记录最多的精典策划案例还是集中在政治、军事、外交领域内。我们所讲的策划,显然已经与广义的策划有所区别了,因为策划的对象已不是政治、军事、外交了,今天再搞政治、军事、外交策划,显然不符合今天的现实了,政治、军事、外交已是一种国家行为,其独占性决定了任何个人和社团机构进行这一项活动,都是不合法的,今天除国家外,其它人搞政治策划,显然就是搞阴谋了,今天的策划对象已从政治、军事、外交转移了经济领域和生产力领域,目的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经济绩效。

因此,我们把这个领域内所从事的策划叫狭义的策划,也可叫企业策划。下面简单介绍下策划的特征:

一、必须是创新的。概念创新和理念创新是策划的本质特征,资源整合在一起,能不能产生新的绩效、有没有创新,这是策划的关键,不然就是实施计划,资源整合所聚集的能量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的资源整合过程,我们不认为是策划,策划追求创新,是策划与计划的根本区别,策划创新非常强调通过资源整合进行创新,这与科技创新、通过实验发明创造创新是有区别的,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就是策划的精髓。

二、必须是有资源的。这种资源可能是物质资源,也可能是关系资源或是政府资源,因此这就决定了策划必须脚踏实地,它的发生过程是要使用资源的,没有资源就完全是想象、空想,这是策划的物质基础。

三、必须是有整合可能性的。也就是说这种资源必须是能够使用的,能够整合在一块的,如果没有整合性,也就没有使用性,不能使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一种空想、想象,这是策划的条件。

四、必须达到一定预期的目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策划就应该有目的性,俗话说:“无事不谋”,要做事,就应该有方向、有目标,策划是一个行为过程,它不仅是人的行为过程,也是资源配置的行为过程,因此,达到一定预期目标,是策划的目的,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在做一件事情时,都是有目的性的,目的性在一定程度上的量化过程,就成为目标。因此,达到预期目标是策划的目的。

企业策划是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采取的企业发展的具体创意、计划、实施步骤、赢利的步骤及方法等。企业策划也可简称企划,是企业赢利和壮大的方法和策略的总称,贯穿在企业发展活动中,积极主动促进企业发展的谋略的综合体。企业策划是建立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制度、物质基础的条件下,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营销、广告、人力、设想等进行的一个具体或总体的谋划。在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都存在策划,应该说企业策划是不能脱离企业管理的,是与企业管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发展的。企业策划是企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总体上和日常活动中都要处理一些事物,有些事物涉及很多方面的社会问题的,需要系统的思考和研究的,需要策划的。企业策划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我们企业策划包括:战略策划、管理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内容。企业战略与企业策划是有区别的,是互相不能代替的,互相补充,战略中有策划,策划中存在战略,是相符相成的。企业日常管理中也存在一些策划,这些策划会促进企业发展和壮大。

下沙策划公司浩图瀚视认为,将策划分为广义或狭义,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策划,也有助于我们学习策划,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策划的目标,不要将策划看成是在学习一种杀龙的本领,学了无用武之地。

第五篇: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行政法的概念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的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关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体的大量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对人为对象实施的,从而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行政关系。(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授权,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对行政职权行使者及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法制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

(3)行政救济关系。即行政相对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做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所谓行政救济主体,是指法律授权其受理行政相对人申诉、控告、检举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受理申诉、控告、检举的信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以及受理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4)内部行政关系。即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平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委托行使某种行政职权的组织的关系等等。在上述四种行政关系中,行政管理关系是最基本的行政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和行政救济关系是由行政管理关系派生的关系,而内部行政关系则是从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一种关系,是行政管理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行政主体单方面内部的关系。

2.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

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其活动领域已不限于外交如国防、治安、税收等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决定了各个领域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均需要行政法调整,现代行政法适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3.行政法的分类

(1)以行政法的作用为标准,行政法规范可分为下述三大类:①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规范,其中职权、职责规范是行政组织法规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双方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晋升、调动中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②关于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双方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类规范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③关于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即监督主体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监察、行政审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法律规范。这一类规范数量虽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

政法律制度的重点之一。

(2)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法、行政救济法等。一般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范围广,覆盖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为所有行政主体所必须遵守。部门行政法是对部门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经济行政法、军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卫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学上,人们通常在行政法总论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论中研究部门行政法。

(二)我国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项立法的依据。宪法中关于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监督等根本性问题的规定,奠定了行政法的基础,因此,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现形式。宪法中规定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1)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权力的基本原则;(2)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体制;(3)行政机关的设立、权限和职责;(4)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的规定。

2.法律

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法律。法律中涉及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及对其加以监督补救的规范均为行政法律规范。法律是行政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1)关于行政权力的设定及权限范围方面的法律。如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等。(2)关于行政权力行使及运用方面的法律。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等。(3)关于对行政权力的行使予以监督及对受侵害人予以补救的法律。如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由于法律关于行政权力的规定常常比较原则、抽象,因而还需要由行政机关进一步具体化。行政法规就是对法律内容具体化的一种主要形式。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5.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有行政法规范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6.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占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内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地方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所制定的普遍适用于本地区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根据,其数量之多、适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现形式之首。

7.其他行政法表现形式

除上述6类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外,国际条约、法律解释以及行政机关与党派、群众团体等联合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也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三)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加强治安等各项职责。因此,行政机关必须通过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种手段,来有效地规范、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与行政管理秩序,确保行政机关充分、有效地实施行政管理。

2.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的违法和滥用

由于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易腐性、扩张性以及与个人权利的不对等性,因而必须对其加以监督和制约。在各类监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就是行政法监督。行政法通过规定行政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及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主体、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的目的。

3.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监督之中,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除并指导行政法实施前基本准则。

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国内外行政法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概括和归纳。根据我国的行政法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应当特别强调以下两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权。该原则具体又可分为4项子原则:(1)法律优先原则。指法律位阶高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一切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皆不得与法律相抵触。(2)法律保留原则。指立法法第8条所规定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又分为绝对保留和相对保留。前者如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授权行政机关做出规定:后者如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其他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3)职权法定原则。指行政机关的任何职权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否则不得行使。(4)责任政府原则。指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既包括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被撤销、变更的责任和行政赔偿责任等,也包括国家公务员因违法失职而应承担的行政处分责任和引咎辞职责任等。

2.合理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行为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与扩大。自由裁量权指行政机关的自行决定权,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等的选择权。尽管从机关性质上来说,行政机关应当是执行法律的机关,其行为皆应依法实施:但由于行政事务的复杂性,立法机关不可能通过严密的法律规范完全约束行政行为,故不得不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承认行政机关的一定程度的行为选择权,即自由裁量权。诚然,为了执行公务的需要,行政裁量权必须存在:但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裁量权较少受到法律的约束,因而常常产生滥用的事实或出现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后果。无论行政裁量权的滥用或行政裁量显失公正,都是对行政法治的破坏。因此,我们既应当承认自由裁量权的作用,又应当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合理行政原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从实质方面对自由裁量行为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其内容合理。合理行政原则的出现可谓是行政法原则的一个重大发展。

合理行政原则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之上;(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客观、适度、合乎情理。这三点具体要求反映着合理行政原则的内涵。

我国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大基本原则,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理解和贯彻我国行政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它们在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二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二者并存于行政法之中,缺一不可。行政合法性与行政合理性是现代法制社会对行政主体制定、实施行政法律规范提出的基本要求。

(2)二者互为前提,互为补充,共同为完善行政法制发挥作用。从行政的使命和目的看,任何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当以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正义、公平的理性原则,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五)行政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政关系。

就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关系来说,凡是涉及权利、义务的行政关系,都应当通过法律加以规范,这是行政法的一个基本要求。当然,行政关系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转化成行政法律关系。在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因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咨询等形成的行政关系,固然产生于行政活动过程中,但由于其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故不宜上升为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要素构成。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称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的承担者。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构成。行政主体是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并对其后果承担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主体对应的行政相对人可以是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是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及无国籍人。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可概括为如下三种:①物。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③行为。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如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当然,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还包括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和事实等,但核心部分是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

公民在行政法上的主要权利有自由权、平等权、参加国家管理权、了解权、保护隐私权、请求权、建议权、举报权、控告权、批评权、申诉权等:主要义务则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服从行政命令,协助行政管理等。

3.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行政法律关系包括行政实体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行政裁决法律关系、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等,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行政主体是行政职能的承担者,这决定了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是指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行政机关具有更多的优越地位。但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则具有更多的优越地位,以抗衡和平衡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更多的优越地位。

(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有关法律规范事先加以规定。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主体之间不能相互约定权利(职权)、义务(职责),不能自由选择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而必须依据法律规范取得权利(职权)并承担义务(职责);这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相互约定权利、义务,协商改变权利、义务,共同选择权利、义务完全不同。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经常具有重合性。行政主体实体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的重合性,通常意味着其权利(职权)或义务(职责)的双重性。例如,征税既是税务机关的权利(职权),也是税务机关的义务(职责);维护治安既是公安机关的权利(职权),也是公安机关的义务(职责)。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主体不能擅自转让、放弃其权利(职权),否则就是失职。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多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决。

下载公开信的特征及分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开信的特征及分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特征分类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 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 非政府组织与相关概念  为什么我国用社会组织 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非政府组织是西方社会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及分类教学设计[合集]

    教学内容:(课文第70页的例1)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邵光华 章建跃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关键地位,一直是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主题。当前的课改实践中,存在忽视数学概念的抽象逻辑建构特征,过......

    大班数学:按某一特征分类[模版]

    大班数学:按某一特征分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某一特征分类 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后,再按另一特征重新分类,或对已分的两类物品再次分类。 2、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

    公开信

    黑沿子镇就评选道德模范活动致全镇干部群众公开信 全镇广大干部群众: 大家好! 在这暖风徐徐、杨柳依依的初夏时节,黑沿子镇首届“十大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开......

    公开信

    公开信:公开信是作者认为有使公众知道的必要而公开发表的信件。 格式:1标题:"给xx的一封公开信"。2称谓。3正文:需要让公众知道的内容。4署名、日期。 范例: 给全市邮电用户的一封信 各位......

    公开信格式

    公开信格式范文公开信就是将一些无需保密的内容或需要让更多人知道的有关事项公之于众,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广泛宣传的一种专用信函。公开信的内容般应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公开信

    安全公开信 各位工友及家属:你们好! 2014年元旦、春节将至,时值冬季雨雪天气频繁,请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安全用电、预防火灾。同时,在冬季工友们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确保上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