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2 17: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

第一篇:关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温州、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

×××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为学习沿海及兄弟县市金融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探讨当地政府如何撬动民间资金,激活社会资本以及如何运用“信用共同体”、“工业园统贷统还”等信贷模式、如何对新型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扶持,以此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县政府金融办牵头,县财政局、人民银行县支行等单位代表成员组成考察团先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我公司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考察活动。通过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更清醒地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与不足,为我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现就此次学习考察的情况回报如下:

一、学习体会

㈠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滋生金融创新的沃壤

我们此次考察学习的第一站就是曾经创造了闻名全国的经济模式——“温州模式”的温州。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同时该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总人口770多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0多万人。全市生产总值2400多亿元,财政总收入33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多亿元。其中国家级生产基地就达35个,我们考察的鹿城就被誉为“锁都”、“制笔之都”,同时又是眼镜、剃须刀、打火机生产基地;还有被称为“中国印刷城”的苍南。鹿城主要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工业、高端的传统产业为主,而苍南则以自动化仪表、印刷、家具业等综合工业为主,它还承接温州市区梯度转移产业。

温州经济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市场以民办为主;二是市场建设资金以民间资本为主;三是市场背后有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支撑。同时,温州市场已走出温州,在全国有多个市场,在国外也有好几个国家创办了中国市场,年成交额达千万美元。温州的市场化体系非常完善,总体金融信用环境优越,加上强大的民营经济等这些都为其开展金融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地方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信用环境越优化,对当地的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就越有利。而金融创新的活跃又能大大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注:以上数据皆是截止于2008年底)

㈡ 地方政府的重视与积极推动是金融创新的引动力

通过对江西余江、奉新两地的考察学习,我发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与该地的政府部门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相关。思想越开放,就越能大胆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也就越能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导向力。同时地方政府对发展经济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经济发展是快还是慢。可以说余江、奉新两地政府对金融创新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视,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思想都比较开放,都很注重金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余江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推出“以信用为基础,产业分类、客户分层”的 “信用共同体”新型信贷模式以及奉新的“孵化式”融资模式应该就是当地政府领导重视的产物。余江县政府以及人民银行大力推动银行与企业合作,积极推动信用共同体的组建,同时对支持当地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奉新也不例外,县政府通过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及奖励办法,来鼓励当地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大大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㈢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有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自身的大胆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各大金融机构才是金融创新的主动力。众所周知,浙江温州的中小企业市场非常繁荣,资本市场相当的活跃,民间资本流动速度非常快,同时当地还成立了许多民间担保公司及数十家小额贷款公司,大力激活民间资本运作,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通过考察后我们了解到,温州鹿城区通过在政府部门开设

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窗口,然后对口衔接一个专门服务的银行,创新提出了“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定向合作协议”的方式,有效的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金融机构参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大胆创新。

二、借鉴意义

通过此次对温州、余江和奉新等地的考察学习,我们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及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作用。

首先,对于刚刚成立的贷款公司而言,提升小额贷款业务竞争力,抢占农村市场份额,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新意识,对于公司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应通过开展市场调研,摸清市场脉搏,从而找准市场切入口,做到有的放矢。小额贷款业务开办之初,公司首先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市场分析调研,除了要了解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概况,还要深入农户家庭、田间地头以及部分商户店铺、小企业以及工商联、个体私营者协会等经济社团组织,准确的了解了市场需求,细分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找准了市场切入口和贷款投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方法,为小额贷款快速找准市场、适应市场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次,根据市场调研掌握的信息,结合当地实际及公司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正确的营销思路。同时加大与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及工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利用其掌握的各种资源为自身发展开辟新道路。

第三,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公司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一是抓制度建设,从风险防范、审贷会议、贷后管理等环节入手,使内控制度覆盖小额贷款所有环节。二是抓制度落实,组织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营理念,同时开展专项检查,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组织整改。三是抓风险意识,聘请监管部门监管人员

及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人员集中授课,组织信贷人员到农村信用社实地观摩,进一步了解在农村地区如何开展小额贷款以及应注意的风险问题,并吸取借鉴了一些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的做法,为公司全面进入农村市场做了充分准备。

最后是大胆创新产品,提高汇民服务形象。银行是属于城市现代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所以其工作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非常重要。银行是以信用经济为支撑的,没有良好的信用作基础,就没有其发展的舞台。而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的服务形象对信用的产生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银行的竞争说白了就是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意识高,服务水平高,谁就占绝对优势。同时,大胆创新,及时跟进客户需求,开发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也是关键因素。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应根据自身的优缺点,综合考虑各种干扰因素,合理选择竞争市场。

三、目前我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考察学习,结合公司发展过程中所自发涌现的特点,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㈠ 业务的开展和业务的创新受政策条件的制约

虽然,2008年,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之后又在2009年出台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小额贷款公司为拓展市场力图在业务创新方面做积极尝试,但在办理业务中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如对采矿权开采抵押的问题。据了解未在云南省国土资源局备过案的银行一律不得办理抵押登记,若要通过备案必须具有采矿资质的认证。很多银行尚未取得该项资格,小贷公司就更不易了。二是小额贷款公司在办理抵押物抵押登记时需要做二次公证、手续麻烦、延误时间降低效率。三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本金和利息的回收受到基本结算账户的制约,对其客户的贷款项目派生的存款,以及同城票据交换

等条件尚未解决,也制约其业务发展与创新。四是受跨区和超限业务额度的限制,也制约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㈡ 税赋过重是制约我公司发展的一重要因素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从事金融服务业,但性质上并不属于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工商企业来纳税。这就是说,小额贷款公司要负担5.56%的营业税及附加,25%的企业所得税。如以一家注册资本规模为5000万元、可融资规模为2500万元的公司为例,如果能保持全年85%的资金使用率,按照平均15%的利率,全年利息收入为956万元,需缴纳53万元的营业税及附加,再去除120万元的人员成本、130万元的房租等,另有2500万元融资的年利息,需133万元。不仅如此,小额贷款公司还需提取1%至3%的坏账准备金,如按1%提取即68万元。照此计算,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可得利润为452万元,再扣除25%的所得税113万元,企业最终的净利润仅有339万元,资金年收益率为6.78%。就算按照资金100%的使用率计算,收益率也只有7.8%左右,比传统的制造业还低。再以我汇民公司为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在及时取得银行贷款支持(5000万元人民币)并能充分用足贷款规模、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年盈利水平假如为800万元,而税收总额预计将达到400万元左右,股东投资回报率约为7%,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税利比则超过其他企业的50%。可见,小额贷款公司税赋远远高过其他金融企业。

㈢ 公司受内外因影响存在自身发展的缺点与不足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的品种很单一,只是小额放贷,不能经营如票据业务、资产转让业务、委托贷款业务等一些低风险业务,贷款利息收入是其唯一的获利手段。而且经营区域受到严格限制、经营规模又偏小、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其盈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上放贷对象多为级次比较低、风险评估难的“三农”和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控制难度大,经营风险极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营银行业不愿意放贷或不敢放贷且风险极高部分的业务,实际上就是

次级贷款。最后,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存在业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随着业务的发展,此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如不及时解决,也将会影响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正常发展。

四、建议

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大多是由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投资组建,如果出现小额贷款公司不幸夭折,必将对投资企业的资金链和社会影响力造成极大的损害。若因为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不够,而造成众多当地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经营困难或受损的话,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政府及企业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通过这次外出考察学习,借鉴沿海地区及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公司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为此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政府及有关部门可通过与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对接,为其提供相关信息,把中小企业、农村投资需求及时反馈给公司,通过经贸、工商联、就业、农业、林业、水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探索,找准需求,发现小贷公司的经营切入点,这样,公司的服务对象、贷款规模才能有较好的拓展。

二是希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向省市有关部门反映,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税收优惠方面的政策。因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比照金融业机构来管理,在盈利能力极其有限的前提下,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样承担了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责任,依法依理均应享受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建议是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征收能参照农村信用社改革时的税收优惠政策,按营业税3%征收,所得税三年内减半征收。

三是建议政府及时与审批机关沟通,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办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低风险业务,以此扩大经营范围,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获利能力。此外,对于依法合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遇到运营资金不

足时,允许其提前通过增资扩股增加资本金,同时适当放大其向银行融资比例,由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按市场原则和风险管理原则,自行商定融资比例,以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四是建议适当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拨备率。可以按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原则进行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正常类按贷款余额按1%计提;关注类按2%计提;次级类按25%计提;可疑类按50%计提;损失类按100%计提。

五是是否可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由政府牵头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如在小额贷款公司征收的税赋中返回一部分资金等形式),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人才培训机构或委托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员工业务素质培训。

第二篇:赴浙江开化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浙江开化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前段时间,县委书记 XX 带领部分县领导、有关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赴石城县、鹰潭市月湖区、婺源县、景德镇市昌江区、浙江省开化县进行了为期 4 天的学习考察,重点考察学习了“三县两区”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发展、干部作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特别是在浙江省开化县,我们看到了一片精心呵护的青山绿水、请勿外传销售,一套开明开放的发展理念、一组不可思议的发展数字、一支不知疲倦的干部队伍,深受震撼,既增强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又坚定了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赶超的信心和决心。1 1 赴开化学习考察的主要体会开化是钱塘江源头,地属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全县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 10 位,被列为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近年来,开化县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和国家东部公园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保护,生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获得美丽中国示范县、绿色中国特别贡献奖、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首届“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等荣誉,是全国首批经环保部批复同意开展国家公园试点的两个县之一。(一)高起点规划,全域打造国家东部公园。开化县立足生态和区位两大优势,把全县域作为大公园、大景区来规划和建设,把整个县域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农林区和产业集聚区,用 90%的县域面积来保护生态,用 10%的县域面积来承载三分之二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围绕打造国家公园,该县按照“经济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的发展路径,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引擎、以转型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旅游大发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打造开化“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升级版。(二)高标准建设,美丽城乡处处添彩。开化县把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作为打造国家东部公园的重要抓手,“治水”与“造景”完美融合,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乡”,沿溪两岸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实施“十百千万”彩化钱江

源工程,在马金溪沿岸打造十处水景公园、百里黄金水岸、千里生态河道和万座清水渔塘;二是实施“八个一”创建工程,在每个乡镇建设一条景观大道、一片彩化山林、一批美丽庭院、一个主题公园、一个创意农业点、一条山谷经济带、一条人鱼和谐溪流、一个 3A 景区村庄;三是实施“四边三化”工程,对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实施洁化、绿化、美化工程,推行“垃圾不落地”,倡导“户户养花、街区摆花、处处见花”;四是实施“六城联创”工程,举全县之力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县、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开化对县城、乡村进行全域化、立体式地保护和建设,既点上出彩,又面上开花,绘就了“河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村在画中”的美丽画卷。

(三)高水平管理,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开化农村因地制宜,将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休闲观光、与生态旅游、与养老养生、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着力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助推生态领跑 GDP。该县以 1 个 5A 级旅游景区、5 个 4A 级景区和 30 个 3A 级景区村,将村庄串点成线、绕线成面,串起了一条条乡村旅游“珍珠链”。2014 年,全县接待游客 584.62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35.61 亿元。各乡各村争先恐后清河道、建水景,集中连片打造油菜花、葵花、荷花观赏基地,形成了 55 个旅游专业村,游客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探梅,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下淤村的金溪桃韵,原来是一个占地约 30 亩左右的河滩地,该村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对河滩地进行整治,全面疏通河道,铺设游步道,种植景观树,建造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成了一个 3A 级景区,仅一个户外烧烤园一年的场地租赁费用就为村集体增收 30 万元。该县还积极拓展旅游业态,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民宿”床位达 7000 多张,每年吸引 100 多万旅客入宿民家,每年为农民收入贡献 1.3 亿元。我们参观了距离县城 8 公里的桃溪村,全村小桥流水、古木参天,建了 24 幢小木屋、16 家农家乐和 100 张床位,每个民宿房间都是宾馆标准配置,每年为村民带来近100 万收入。该县还正在大力扶持文化、动漫产业发展,深挖根雕文化、龙顶茶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动漫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旅游精品。

(四)高效能服务,新机制激发新活力。开化抢抓改革试点机遇,一年争取到了 9 项国家和省级试点项目。在浙江省率先推出党政群机构改革,设立开化国家公园党工委、管委会,整合县委工作部门,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运行体系,推进群团机关与党政部门合署办公,撤并整合乡镇、园区,建立了与国家公园管理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考核思路,建立了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建设为导向的考核办法,突出对生态家园建设的考核,对全县中心工作按照功能区划实行个性化考核,对日常重点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用考核“指挥棒”推动“国家东部公园”建设。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河警”制、“路长”制,建立了河流、道路的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志愿者积分制、义工积分制,组建了一支 2.2 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常年义务捡垃圾,在指定地点、指定树种进行种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治理全民化、常态化。开化还创造了农村垃圾处理的“开化模式”,建立“农户分类收集、定时定点投运、义工积分奖励、终端无害化处理、村规民约规范”的处理机制,实现了“垃圾不出门、垃圾不落地”。(五)高层次引领,“开化精神”形成持久动力。开化在“国家东部公园”的大胆探索和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向东是大海”的敢为人先精神、“不破法规破常规”的改革创新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攻坚克难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加快打造国家东部公园,开化提倡要做“狮子型”的干部,响亮提出“一年干三年活”,强势推行“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全县上下都是“白加黑”“5+2”拼命工作,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开化速度”。开化实施了一个总投资 5 亿元、集 10 个项目为一体的南湖旅游综合体,仅仅三年时间,蓝图就变成了现实。开化 23 层楼的国际大酒店,服务干部和施工队伍“抢晴天、战雨天”,创造了“7 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开化精神”还体现在开明开放的发展理念上,当年根雕大师徐谷青启动建设根艺美术博览园景区时,融资成为最大的难题,政府用 150 亩土地帮助他抵押贷款,当景区建设再次遇到资金难题,县里又拨款 1600 多万元,七年后,根艺美术博览园拔地而起,被评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成为衢州地区唯一的国家 5A 级风景区、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仅门票收入就达 1 亿多元。在这次学习考察中,不仅是开化,省内的石城、婺源、鹰潭等地干部群众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开明开放的理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鹰潭月湖区在建设黄蜡石文化产业园时,拿出市中心最好的土地,以最优惠的价格,吸引和推动黄蜡石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落地,促使鹰潭黄蜡石文化产业在全国异军突起,交易额达到 5 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原石交易中心。

第三篇: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推荐)

赴 温 州 培 训 的 几 点 感 受

2012年5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在温州实验中学举行的“初中学校德育培训班”,在此之前,区教育局已经派出两批干部赴温州实验中学参观考察,据去过的同志讲,温州有很多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通过一周的亲身体验,我感到不虑此行,我觉得本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颇受启发。

感受之一:信任

在温州实验中学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是“信任”。

相信教师。何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教职工并不坐班,这在我们这里的中小学校中是没有的。而温州实验中学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这个制度只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高度信任,相信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坐不坐班,教师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把无私的爱献给每一位学生;二是学校具有干事创业的优良传统。学校文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境界和水平,好的学校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影响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教师。温州实验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是不遗余力的,形成了强大的“教师文化力”,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中,教师们比学赶帮超,坐不坐班,还有那么重要吗?三是健全的评价机制。在学校所有制度建设中,“评价”可以说是一个难点,温州实验中学在这方面是成功的,通过良好评价的机制,激励人、发展人、提高人。

相信学生。在温州实验中学,到处都可以见到图书角,学生不仅可以随手翻阅,还可以不需要任何手续自由借阅。我们的疑惑是,这样图书不会丢失吗?何校长告诉我们,让图书在图书馆里睡大觉,就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让图书漂流起来,让学生没有任何约束的接触图书,即使是图书有所损失,也值了!况且我们要相信学生!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了学生的读书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图书的责任感,难道这不是育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吗?这只是学校相信学生的典型例证之一,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校将一台三角钢琴放在校园之中,不管你会与不会,你都可以旁若无人的在那里去尝试、去陶醉,难道这不是对学生最好的陶冶与教育吗?再比如:学校每年都举办“班主任节”,在“班主任节”的这一周时间里,所有班主任老师不插手班级的任何事物,可以尽情享受无官一身轻的快乐,班级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据学校有关同志介绍,在这一周里同学们想尽一切办法把温馨、关爱回馈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们一次次的感动着,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成长了,班主任老师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收获着做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喜悦,难道这不是最好的德育渠道和教育方式吗?

感受之二:快乐

在温州实验中学,我感受到这里是一所快乐的学园,这里的学生阳光、进取、自信,我想这应该源于学校的办学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那里大小商铺、企业作

坊遍布大街小巷,许多家长都是企业老板。这样的社会形态对温州教育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学知识、拿文凭,更重要的是培训孩子具有快乐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人格、智慧的头脑和创新的思维。温州实验中学适应社会需要,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独树一帜,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尊重、选择、等待”。尊重学生,给学生以选择权,等待孩子慢慢成长,这是何等深远的办学眼光,何等胸怀的办学境界,在这样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孩子们岂能不快乐成长?在这所学校每年为学生设立的各种“节”贯穿全年,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提供广阔舞台;在这所学校设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校本课程,给每一个学生搭建可自由选择的学习的平台,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你很难想像,这样一所学业成绩非常优秀的学校,竟然是温州市体育运动成绩十九连冠,许多体育项目夺得浙江省乃至全国冠军。

感受之三:效率

我们初到温州实验中学,首先学校安排我们市南区一行十九人在学校综合楼前进行集体合影,而后由校办的何主任带着我们参观学校的校园,介绍学校的办学概况。约二十几分钟后,一张带有我们合影的印制精美的学校“贺卡”就交到我们每一个学员的手中,我们有的同志惊呼“这是什么效率!”。确实,在温州实验中学,“高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州实验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现拥有广场、南浦两个校区和国有民办的绣山中学,以及由温州市教育局委托管理的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共有132个教学班,6500余名学生,550

余名教师,可学校只有九名校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讲求科学、高效管理,是很难把这么大规模的学校管理好的。我们参加的“初中学校德育特色班创建策略培训班”,是由温州教育院委托温州实验中学举办的市级培训项目,参会者来全市各所学校,还有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学员,可组织者竟然只是广场校区德育处的干部,培训者有分管校长、德育副主任,还有班主任,甚至还有一名学生,培训安排得井井有条,令人十分钦佩。

参加本次培训还有许多感想,如学校的生态建设、课程建设等问题,还需要慢慢的体会。当然参加本次培训也有些遗憾,本来想了解一下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在九年一贯制办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但没有达到目的。当我到“二外”时,学校办公室的一名负责同志接待了我,但每当我提及九年一贯制的问题时,他都有意回避这个话题,后来我才知道,这所学校原打算办成九年制学校,但受到政策方面的影响,已经取消原计划,今年开始也停止招收小学生。但来到“二外”,还是有些意外收获的,如学校的初中学生有“五四制”、“六三制”两种学制的学生,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还有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也有大胆尝试,除英语特色外,学校还开设了法语、德语等小语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高台县安信运输公司 周晓珍

2008年9月下旬,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赴浙江温州就温州模式,民营经济及温州精神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考察学习,通过专家教授讲课,到企业现场观摩的方式,不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也使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温州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现就简单谈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全市总人口777万,市区人口200万,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东南沿海一隅,东临大海,三面为大山所环抱,交通闭塞。温州人多地少,单靠农业温州边温饱都难以维持,加之温州地处对台海防线,建国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温州少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反而为民营经济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这样的背景下,温州人不等不靠,以商带工,自己创业养活自己,温州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冒险,能生存的地方就有温州商人的足迹。现在,温州以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温州模式” 也成为各地发展民营经济学习效仿的对象。温州民营经济也对促进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考察组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听课学习了温州模式,温州精神,了解了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还实地参观了大虎打火机公司,康奈集团,报喜鸟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我们通过温州党校牵线还去了对口单位,温州长运集团进行了座谈交流,在考察过程中,我觉得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温州模式的本质

所谓温州模式,实质上就是温州人的思维模式,说到底就是温州人的观念、温州人的精神。经济学家钟朋荣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也对温州精神进行了总结概括,一是敢闯敢冒敢试,敢吃第一口螃蟹。温州人胆大包天,胆大包海,胆大包地,民营企业还敢打洋官司(应对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二是恋乡不恋土,走南闯北筑码头、打天下。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温州货、温州城、温州人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三是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温州的许多老板、企业家出身于修鞋匠、裁缝、供销员,吃苦耐劳精神和进取心都很强。温州流行着这样几句话:“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是温州人艰苦创业,永不满足的真实写照。四是自主意识强,善于创新。温州土地少,资源少,国家投入少,城市居民就业难,农村农民生存难,老百姓不靠政府靠亲友,不找市长找市场,自主谋生、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一切靠自己。

二是特色鲜明的群体规模经济

温州群体规模经济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相结合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专业生产加工群体,是地域相对集中和产业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出现了著名的十大专业市场和十万购销大军。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温州各地通过户帮户,村帮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加工群体,成为当时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景观。经过多年发展,温州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市场体系,各类商品市场繁荣活跃,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市场配套齐全,这些“专业市场+生产加工基地”已发展成为区域性规模经济。围绕各种主导产业和产品,温州形成了高度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品群,产业群和行业群。如在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等明星企业的周围就拥有数百家协作企业,这种依靠市场机制运作社会化分工协作,效率高,产品新,成本低,市场竞争力非常强。

三是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

温州民营经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市场营销在温州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营销观念的逐步形成,温州民营企业不断创新市场营销实践,形成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以商带工”,10万购销大军架通了温州产品与各地市场间的桥梁;而到如今,温州有百万购销大军在外营销温州产品。温州民营企业利用在外温州人实行代理销售、采取链锁专卖、在国内建立专业市场、在国外建立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和在国外设立营销机构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传统销售方式和现代营销方式并存的市场营销网络。

四是与时俱进的企业组织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从家庭工业起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随着公司制条例和《公司法》的先后贯彻实施,温州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步向公司制转变。在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家族制的管理形式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的不断扩张,有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家族式管理带来的封闭性、排他性、不规范性等负面影响。近年来,温州规模型民营企业纷纷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变,表现为“两大趋势,三大变革”。“两大趋势”,一是股份化趋势,二是集团化趋势。“三大变革”一是产权制度变革,企业产权由一元化、封闭型向多元化、开放型变革,产权的大门不仅向有钱的人开放,而且向有知识、有技术、有管理决策能力的人开放,在民营企业中出现了“打工”的百万富翁;二是董事会制度变革,主要趋势是由合二为一的董事会、经理班子改变为董事和经理相对分离,外部专家董事与内部执行董事互补结合;三是企业家制度变革,许多企业向社会重金聘请总经理,实行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化变革,形成了新的管理决策机制。

五是全力打造产业品牌

温州市把提高全市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质量立市”提升到“品牌立市”的新高度,走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道路。开展了品牌战略的宣传和研究,各新闻媒体开辟品牌战略专栏,大力开展打造产业品牌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争创品牌,共同维护品牌的创品牌环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还积极扩大对外宣传,精心包装现有“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积极组织市名优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博览会和展销会,有选择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温州制造”系列推介活动,增强温州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整体宣传效果。各部门制订了品牌培育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列入规划的企业和行业开展创品牌工作。政府还实施积极的品牌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制度。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等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得到的几点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我结合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是因势利导,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

因温州产业链的启发,我公司生产经营应继续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路子,做精做强客运主业,兼顾三产同时发展。客运管理上应采取以“客运管车站,车站管车辆”的路子,充分发挥东、西、南三站和南华车站的职能作用,形成车辆由客运科主管,各车站具体负责实施落实的格局,将各线路车辆的组客、服务、卫生交由车站统一管理,并实行车站中层管理人员包挂线路管理,以便及时掌握经营者思想动态和线路客流情况及班线运营情况,及时处理线路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并把好车辆经营的源头服务、安全关口。客运科人员集中精力搞策划,协调和动态管理。

第五篇: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昆明市人才协会的统一安排,我们赴温州学习考察组,于7月4日对正泰电器集团、奥康集团、康奈集团、报喜鸟和大虎打火机厂5户企业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组的同志一致感到启发很大、收获很大、震动也很大。透过这5户企业,我们切身感受了温州思想观念之新、思路打法之实、发展变化之快、目标气魄之大,对温州经验确实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公司考察组讨论的意见,现将这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温州的地理、人文环境:

1、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北临台州,西接丽水,南与福建接壤,东临东海。全市国土面积117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8.2%、平原面积占17.5%,江河面积占2.8%,海岛面积占1.5%。全市辖三区二市六县;总人口750万,其中市区人口180万。乡镇286个,其中建制镇有130个,农村人口32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51%。有4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33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已有“中国鞋都”等26个国字号生产基地;鞋革、服装、电器等10

重点行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三;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产值比重达到45%。

2、历史上温州人多地少,穷山恶水,资源匮乏,交通

不变,缺少政策扶持,倚山面海的温州人既开放又保守。恋家不守土,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重商,勤劳吃苦,重实践,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

二、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温州是全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起步较早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依靠老百姓的自主创业,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大力培养和发展非公有经济,弘扬温州人精神,从家庭工业起步,创建和完善市场体系,不断试验体制创新,推进乡村工业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内生性民营化和自发性市场化来不断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制度创新的发展模式。形成两大板块,产权清晰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

三、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改革开放初期的“游商阶段”: 个体经营、人格化

推销,行走全中国,推销温州货。从市场中发现商机,从政府政策中发现商机。企业发展不怕本钱小,就怕脑袋空。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2、改革开放以来的“经商阶段”:初步完成工业化原

始积累,企业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经营扩张化,市场跨区化。组织化派出机构,稳定的营销网络,集约化的营销渗活动。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人退我进。

3、九十年代以来的“热商阶段”:大规模的走出去,广区域的投资办市场,商业化的组织,商会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手。不怕没空间,就怕没创新。

4、世纪之交以来的“投资经商阶段”:企业规模化,产业外扩化,市场全球化。不怕出不去,就怕没胸怀。多品牌经营,多元化投资,国际化发展。

四、温州民营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

1、大多数民营企业产权清晰,产业结构合理,社会化

分工,专业化生产。经历了合作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在发展中经历了胆量---数量---质量---信用---品牌。以质优取得顾客,以价廉取决竞争对手。

2、大多民营企业管理历程都经历了人管人----制度管人

---文化管人。管理要懂人性,先有目标后有方法,先瞄准在射击。把握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统一员工思想,行动,做允许与不允许做事的空间就是创新。在企业中做简单人,学会复杂的事情简

单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什么事情都要去做,而不是去讲。

五、思考与研究

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从社会分配的角度看,确实存在着分配不公的问题,贫富过分悬殊,但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只有这样民营企业才能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做大做强企业,在世界竞争中获胜。如大虎打火机厂就击败了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同行企业,没有销售员,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以知识性和国际性为品牌提升重点的报喜鸟集团,从“家族企业”到“企业家族的正泰集团,企业的成功在于他们有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胆识,不一样人脉,不一样的创意。学习先进地区的有益经验,更要注意从公司实际出发;既不能无所作为,唯条件论,更不能盲目照搬,鹦鹉学舌,一定要弄清自己的情况,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办事,干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发达地区今天所走过的路,将是我们明天要走的路。我们对发达地区的研究,不仅要了解它们的现状,同时要考察它们的历史;不仅要看到它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要注意发现它们走过的弯路,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它们,使我们能真正认识它们,能取得真经,使我们避免因自己没有经验而走弯路,也避免没有弄清情况

重走它们走过的弯路。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重在学思想、学精神、学方法、学制度、学机制。但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甘愿落后,而要知耻后勇,认真反思自己,看到我们不仅天时、地利不如发达地区,更重要的是人和也不如发达地区;不仅我们人口的客观素质不如发达地区,而且我们的主观努力更不如发达地区。不管发达地区的天时、地利条件有多么好,但必须承认所有的成就是靠他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取得的。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应该借鉴温州人的创新精神和先进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发展路子,敢担风险的精神,学习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只以发展论英雄的先进理念,认真研究自己的具体情况,弄清自己的发展条件,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包括准确地认识面临的机遇是什么?机遇到底有多长时间?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等一系列问题。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把他们用在最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业绩;在选准品质好、有本事的优秀干部要有博采众长、敢于创新的强烈意识。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创新,才能走出新路。

下载关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赴浙江温州、江西余江、奉新等地学习的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一、基本印象温州地处浙江省沿海南部,辖三区、二市、六县,陆域面积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755.8万人。改革开放前的温州由于地处战略前沿,国家投入很少。从1949年到1978年,累计投入......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最终定稿)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1日至2003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1日至2003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这次学习考察了浙江杭州、绍兴、诸暨、义乌、温州。我从接到参加考察的通知后,自己就把重点定位在温州。在一些资料上曾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形成了影......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高台县安信运输公司 周晓珍2008年9月下旬,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赴浙江温州就温州模式,民营经济及温州精神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考察学习,通......

    赴江苏等地考察报告

    关于赴江苏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办公厅(室)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州政府办公厅组织学习考察组于10月19日至11月6日,赴......

    赴四川重庆等地学习考察报告(定稿)

    赴四川、重庆、福建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县经济合作和旅游服务局局长屈云 (2010年11月2日) 为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先进,借鉴经验,切实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