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制度论文
内容摘要
我国的公务员进口管理主要包括公务员的选拔、考核等内容;出口管理则包括辞职、辞退、退休的管理等,但其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严重影响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本文针对我国公务员的进、出口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进口管理;出口管理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公务人员的操作,因此公务人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行政运行效率。只有不断地输入高质量的公务人员,才能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反之,素质低劣的公务人员势必造成行政的低能甚至引起政治紊乱,国力衰竭。所以,公务员的选拔,即公务员的进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务员的出口管理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不可缺少的环节,关系到行政机关的生机、活力和效率,但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建设相当滞后,出口不畅已经成为公务员管理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因此健全公务员的退出机制也是我国公务员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公务员进口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我国公务员招考的现状
1.积极方面
(1)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凡调必考的调任制度全面展开。
在公务员的进口管理方面,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从1994年起人事部与中央组织部连续6次组织了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了省直机关公务员招考工作,普遍实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2)竞争激励的内在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在职务晋升上,采用竞争上岗,在选贤任能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中能够脱颖而出。
2.消极的方面
(1)公务员招考实行考试制度,但考试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通过笔试考试,易于测评可以量化的文化知识水平,而对于应考者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等难于量化的部分没有精确的测定办法。通过此种考核办法选拔的公务员往往理论水平较高,而实际操作能力差,实际工作能力一时不能适应公共管理的需要。而面试考试的过程,未能得到规范,存在太多的人情关系,有失公正,腐败横生。
(2)公务员选拔太重学历,“惟学历论”1普遍。众多的优秀工人、农民虽然学历较低,但其实际工作能力却是十分强,过高的学历门槛,让绝大多数工人、农民被排斥在公务员招录的起点之外。
(3)公务员招考中的各种限制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
我国目前在对国家各级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中,往往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如在中央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时就规定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符合岗位要求的能力。另外还有,户籍限制、专业限制、政治面貌限制等。这些不合理的限制阻碍了公平公正的公务员招聘制度的发展。其中对报考者年龄的限制,加之较高级公务员职位对社会开放,客观上要求录用有较多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在这些职位上供职,年龄的限制多少有些令人费解。
(4)招聘收费不合理,影响政府形象。
据根据“人才蓝皮书”的数据,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系统97个部门的1028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报考人数接近100万人,每个招聘职位的平均成本是2.6万元。并且各地收费相差悬殊,收费最高地区相比收费最低地区竟高出了1.5倍。一方面国家明文规定企业招聘不能收取费用,而另一方面自己却享受着招聘收费的特权,这对政府形象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损害。
(5)监督机制不健全,公务员招聘制度的规范化有待提高。
我国在司法上没有独立的考试监督机构来监控选拔考试,而且也没有一个较完善的考试监督制度。因此在选拔考试中现有的监督部门与考选主管部门间常常责权不清,监督范围、监督内容、监督手段不明确,很难对考选部门形成有效的监督。
(二)面对现阶段我国在公务员招考中存在的弊端,应1 引自 贾辉的BLOG 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考凸显“唯学历论”
采取对策予以积极应对。
1.进一步完善考试录用办法。
(1)把竞争性考试作为招聘公务员的法定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针对现在选拔考试过于偏重于文化知识的考核,偏重于以学历取人的弊端,应着力转变考核方式,将考试由重视文化知识转变为重视素质和能力,增加口试和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的比重,便于考查应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2)规范面试和笔试试题的内容和形式。在目前招考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采用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是相对科学的方式之一,但也存在弊端:试题雷同化、回答模式化、评分可比性等。鉴于此,应该根据职位不同,确定不同的面试和笔试试题,而且丰富形式,尽量与职位相匹配,根据职位分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和内容。做到既能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通过制度创新防止面试过程中的腐败。为保证面试的公正,可以采取随机抽取面试评委、面试考生编号和建立面试题库的方法,有效防止面试过程中的人情关系所引发的不公平,有效保障广大报考者的利益。
2.制定多种公务员选拔标准。
(1)通过改革考核方法,制定多样化的录用标准,不再是仅以试卷成绩和学历为录用准则。
(2)增加内部考试的录用人数,积极鼓励在职公务员通过内部竞争考试得到晋升。在政府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通过参加内部考试得到晋升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重新录用。而且,内部人员通过考试得到新的高的职位,会比从外部招聘的人员更易适应工作,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3.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报考限制和收费。
(1)取消学历,年龄,政治面貌,家庭背景的限制,真正的在公务员报考的起点上保证公平。
(2)制定全国统一底线的报名收费标准,具体到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浮动;对于乱收费现象,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4.在司法上建立独立的公务员招考监督机构,并且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支持监督机构有理有据的执行法定权力。
二、我国公务员出口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我国公务员出口管理的现状
1.制度不完善,退出渠道不畅。
公务员能进难出,几乎是各国政府机关都存在的通病,美国有一句老话说:“政府工作人员像是无头钉,你能够把它们钉进去,但你无法把它们拔出来。”在中国,出口不畅问题尤为突出,公务员坐上了铁交椅之后,由于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再加之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可以官照当,钱照拿,几乎是年年有新的人员加入公务员队伍,但很少有人退出。
2.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制度贯彻不力。
(1)辞职、辞退等制度贯彻不到位,造成该退的庸才由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迟迟未退,不该退的人才却因为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造成业务不对口、志趣得不到发展总在流失。这都造成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托人情、拉关系之风盛行。致使行政机关在行使开除权、辞退权时顾虑重重,难以果断抉择,甚至造成政策执行不力,使开除变辞退,辞退变退休,退休变晚退,晚退变不退。
3.与公务员退出相关的法条概念模糊,操作性差。
比如,《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第9条规定,患严重疾病的公务员不得辞退,但“严重疾病”是以什么为标准,尚未制定,造成应当辞退的人员仍滞留在公务员队伍中,不能及时清理,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又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开除这一行政处分方式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未明确规定开除的条件,这就增加了行政机关行使开除权的难度,使开除处分难于依法进行。
4.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给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执行带来巨大的阻力。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基金帐户都处于零资产状态,公务员退出公务员系统后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出口不畅的问题。
(二)面对以上这些出口管理上的不足,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丰富公务员退出类型,拓宽公务员退出渠道。在现有的退休、辞职、辞退、开除等类型的基础上,拓宽公务员退出公务员队伍的渠道,如建立辞聘与解聘制度、末位淘汰制等。所谓末位淘汰制,即根据各项考核指标,产生的末
位公务员,或被被辞退、开除,或被诫免、待岗或降职使用。只有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务员出口管理,有竞争、有淘汰,才有压力、有活力。
2.建立健全公务员退出公务员系统的法律监管,最大化的减少人情因素在公务员出口管理中的消极影响,使公务员出口管理法制化、透明化、科学化。
3.完善公务员退出的激励机制与淘汰制度,保证公务员退出机制切实地发挥效用。
(1)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指激发公务员的工作动机,充分调动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的制度与措施。在提前退休、辞职制度中引入激励机制,根据公务员的具体作年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补偿,使公务员达到心理平衡,心甘情愿地离开政府部门以安度晚年或重新谋职。对公务员自愿退出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偿金具有一定合理性,它鼓励了公务员自愿退出,客观上扩大了“出口”的力度,有利于公务员队伍建设,但同时具体发放的金额应该经过合法的程序的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2)推广公务员淘汰机制:对新招的公务员实行人事代理一年,不合格者将被退回原单位或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这样可以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有助于给公务员形成适度的压力,以增强其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营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激发行政机关的活力。
4.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加快公务员保障体制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为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
(1)完善辞职保障制度。逐步降低公务员辞职的门槛,放宽公务员辞职的限制条件,只要公务员自愿离开行政机关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就应准许其辞职,不能给提出辞职的公务员增加额外的负担。
(2)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要确立一套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年度考核的基本参考依据,避免考核流于形式,使其真正地与辞退、解聘等制度相结合,达到考核的目的,保障公务员合法、有序的退出公务员队伍。
(3)建立符合机关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营机制,改变目前存在的退休金给付层次单一,计发办法不合理的状况,制定适合机关特点的养老保险金给付办法,实行多层的养老保险金给付制度。
公务员的进口、出口管理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因此,切实加强公务员的进、出口管理,使其良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10-04/11/content_510460.htm?div=-1
[2] 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齐惠.略论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
[4] 王国文公务员退出问题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6)
[5] 沧州机关党建网http:///typenews.asp?id=419
[6]南方日报.公务员选拔人才观转变背后.2009.3.27
第二篇:公务员制度论文
浅析理性与非理性交织于一身的公务员制度
王少昆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社会学系,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
摘要:不得不承认世界正朝向一个更加理性化的趋势发展着,公务员制度(西方又称为文官制度)正是人们为了实现更加高效可行的社会管理而产生的。在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在总结着我国国情的同时结合西方的管理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着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公务员制度理性化一面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其因各种自身和外部原因而导致的非理性的一面,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Abstract: Have to admitted that the world is developing towards a more rational trend.Civil service(civil service system called by the West)is came into being for mor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the society.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1978,We hav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our civil service system on the basement of our country, conditions and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s of the West.But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that we should see the paradox of the Civil services, the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We will make a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in this paper.关键字:中国;公务员制度;理性;非理性
Keyword: China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antsrationality irrationality
世界范围内人类已经进入到工业社会了,我国也正逐步实现着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进程之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分配和利用资源提高我国的行政管理效率,各种科学的管理措施被引进和应用。公务员制度正是我们为了实现对社会更加有效的管理才引进的。在人们庆幸其高效理性的一面的时候,“物极必反”的规律也在不断提醒着人们其对立面恰恰就是是非理性。
一、社会学视角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经典的社会学理论都是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中来把握和分析理性和非理性这对概念的。在很多社会学家那里非理性就是传统社会的代名词,而理性化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这在社会学家对社会类型的划分上均有体现。早期的社会学家诸如斯宾塞、涂尔干、腾尼斯以及韦伯把社会划分为两种相对的社会类型:斯宾塞把人类社会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涂尔干把人类社会分为机械团结社会和有机团结社会;腾尼斯把人类社会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韦伯则将社会划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在这些社会划分中前者均是传统社会的表述而后者均是现代社会的代表,但无论是哪一种分法它们的划分标准基本是一致的。以涂尔干的机械团结社会和有机团结社会的划分为例,他指出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劳动分工在这种社会中的极不发达,社会的控制方式主要依靠人治和传统的风俗习惯;与传统社会相对的现代社会是以劳动分工和业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治而成为最主要的社会控制方式,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朝着更加高效理性的方向发展着。
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眼中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这种理性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广泛存在着的:“在经济方面,这种理性化主要表现为精确计算投资与收益之比的‘薄记方法’;政治上表现为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和制度化;法律行为方面表
[1]现为司法过程的程序化;文化行为方面表现为世界的‘除魅’过程。”这种理性化使社会
各方面变得井井有条人们充分享受到了理性化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但韦伯在看到理性化积极
一面的同时又透过种种痕迹敏锐的察觉到了理性破坏性的一面。韦伯这样写道:“西方社会了理性化过程一方面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的高度享受,另一方面却同时建造了一个‘铁笼’
[2]把人困于其中。”这也就是说当一切都受到理性控制的时候,理性本身就成了一种可怕的梦魇。打个比方的话就是说社会变成了一架巨大的机器,人们被分配到这架机器的各个部分,这使得人们变成了纯粹性的工具,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必须要这样做。大家开始变得麻木不仁,接下来人们丧失了原有的自由,最后丧失了生存的意义。这就是韦伯所说的“铁笼”的含义。但讽刺的是困住人们的这只铁笼恰恰是人类自身精心制造的。
二、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内容上视其理性化的一面
公务员制度最早源自19世纪的英国,其目的在于使政府的日常行政人员不受到来自政党轮流执政所带来的影响,因其行政效率的高效性而逐渐的被其他国家如日、美、德、法等国家沿用,并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行政人员的录用、考核、职务升降及权利义务等的相关制度。我国自改革开放时起为适应时代的潮流,打破过去不合理的人事制度,逐步学习和引进了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大约经历了准备、初步建立和完善发展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可以从1978年底到80年代中后期为止。自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传统的人事制度,即“大一统”的干部制度。这种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身份制度,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取得了干部身份就拥有了与他相关的名誉、地位和福利待遇。这种大一统的人事制度是与我国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相生的,但这种传统的单凭推荐和领导考察的方式选拔国家行政人员的人事制度不仅有失社会公平的原则,而且造成了某些行政人员惰性和腐化行为。他们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给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为此,国家有必要实施新的人事制度以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政府就明确提出了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认真实施考核、惩罚和升降等制度。8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提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不合适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使
[3]用优秀人才。”此后,中央又曾多次申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重构合理有效的政府人事制度的重要性并最终于1988年3月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上提出了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并组建了专门机构从事建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自此建立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提上了政府的日程安排。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因为它揭开了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序幕,为我国建立理性化的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
(二)初步建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自提出公务员制度建设到公务员法正式颁布之前的这段时期。自建立公务员制度提上政府工作日程之后,国家人事部门就着手组织力量开始了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法规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在吸收借鉴了国外经验和注意本国国情的情况下,政府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签署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基本行政法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于当年的10月1日正式实施。自此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初步建立起来,在此之后的十年时间中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包括公务员的录用、考试、职务升降、培训与诉讼等10个相关的单项规定和实施办法。
在内容上《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其他配套的相关法规对公务员的录用、奖励、晋升、培训、交流、回避、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以及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工资保险福利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在公务员的录用方面明确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试原则,各级机关在录用人员时都面向社会公开,并将录取名额的资料和录取程序以及录取结果通过媒介的方式向社会公告出来。另外暂行条例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我国公民不分性别、种族、职业和出身均有参加公务员的参考资格。在公务员的晋升方面则打破了传统的人事制
度当中“按资排辈”的弊端,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来决定行政人员的晋升与否。在关于公务员的其他方面诸如公务员的培训、交流、回避、辞退等方面,暂行条例也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来对公务员加以约束以保证政府的行政高效运行。
(三)完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主要是以我国《公务员法》的正式出台为标志。为响应政府提出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将公务员制度以正式的法律形式落实下来,有关部门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各方的意见后经过多次的修订终于在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常委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这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最终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
在内容上它较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更加具体,包括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力、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件在内的18章共107条。与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的内容更加详细划分也更加合理。例如在公务员的录用方面就对暂行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更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将聘任制度公务员的管理之中。《公务员法》第十六章职位聘任第九十五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
[4]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施聘任制。”又如在公务员辞职辞退这
一章中明确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大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应引咎辞职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再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
[5] 务。”
从我国提出建立公务员制度到公务员法的正式实施,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恰好反映了我国行政行为方面的理性化过程,它使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由原来的人治转向了更加有效的法制,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公务员行为的各个方面,使行政工作有法可依,大大提高了其处理事务的效率。从这一方面来讲公务员制度的理性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正如韦伯所说的那样理性化再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幸。
三、非理性与公务员制度的碰撞
虽然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并且在提高我国行政效率的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从实际状况上来看我国的行政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官员的贪污受贿、管理失职、以权谋私等问题比比皆是。这里让我们看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理性化的行政管理当中的非理性行为现象。
(一)公务员自身的原因
社会越进步越发展就越是要求人们采取更加理性化的方式来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来加以管理和约束,但不论人们所使用的工具与技术多么的完美,人们自身却不能达到这种全面的理性化,因为人们会被他们自身的本能所驱动。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本能被称作本我,“它包纳着各种各样的兴奋、欲望、念头、驱动力和本能,当人们的意识无法控制他们的时候,[6]他们就会占据我们的思想为所欲为。”现实生活中的公务员也是人,也同样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当他们面对着金钱、权力、地位等的诱惑时也会深陷其中。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道德对人们的控制不断下降以致出现了道德沦丧的现象发生。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产生了某些公务员的腐败堕落的行为。
(二)制度本身的原因
在韦伯的时代,他就已经洞察到了高度理性化的对立面正是非理性化。导致这种非理性化的原因就是人们为了使自身行动变得更具效率而对自身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人们却没有发现一旦某些制度产生之后就会失控,不在受创造它的人的制约反而却会控制
起创造他的人。久而久之,人们不仅没有体验到理性化所带来的快乐反而却逐渐的沦为其奴隶了。国家公务员法是政府为了提高公务员的行政效率而制定出台的,它对公务员行动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超出这个限定的行为都是不合乎规定的,是违法的。这就导致公务员在做每件事之前都要想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长久下去,公务员自身就沦为制度下的奴隶从而失去自身的判断标准。这一后果直接导致了公务员的道德逐渐沦丧。“在人们为达到理性共识而欢欣鼓舞之时,却不曾想到,人类自身的处境竟变得如此可怜,人类得到的世界竟变得如此贫瘠瘦的只剩下这一丁点少得可怜的共识了,善良、同情和
[7]怜悯被弃若敝履。”
四、结语
公务员制度是适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理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一改过去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人事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有效的管理基础。但出于公务员自身及法律本身的限定,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公务员自身的道德沦丧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在集合了理性与非理性于一身的公务员制度当中值得我们去寻找调节二者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高效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瑞英.道德与理性的悖论[J].齐鲁学刊,2009,(1).[2]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十六章九十五条.[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十三章八十二条.[6][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思想评述[M].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7][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第三篇:公务员制度论文123
公务员制度论文
公务员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已经参加过几次的公务员考试,对公务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其实还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务员,为以后进入社会积累一定的知识,于是我选修了这门课。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行政机关的人员,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是国家的形象代表,所以必须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公务员的管理。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竞争性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
2、功绩性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3、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
四、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我国公务员制度经过这么多年的运行,其中一些制度已经不适合当前我国国情,原有《条例》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行政环境变化的要求。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现存在如下问题:
1、考核内容过于抽象,标准过于笼统。
因为我国的公务员部门教多,各部门、各职位之间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往往无所适从。而且称职的大平台现象,混淆了公务员行为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风气,加上标准的模糊,使优秀、不称职人员的确定较难。从而在现实中出现了”优秀”者”轮流坐桩”,其余皆为”合格”的现象;这导致了公务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其队伍的优秀性严重受到阻碍!
2、廉洁不够透明,具体操作中往往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治人与治事相分离。
反腐倡廉,澄清吏治,为现代各国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亦是各国公民的殷切期望。因此,建立完备的吏治制度,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保证廉洁政制,以挽救信赖和权威的危机,乃为各国政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如何完善公务员制度:
1、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增强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加大平时考核工作力度,完善规范考核办法。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的考核程序和方法,确保广大公务员对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确保单位考核小组非领导公务员的构成比例,并由民主选举产生。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群众参与选拔制度,保证人才选拔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民主性。继续规范和完善国家公务员选调制度,层层落实,牢牢把关,民主评选、校院推荐、科学招考、组织考察,从高校选调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公共服务部门,统一管理、下放锻炼、跟踪培养。采用雇佣制,打破政府传统的录用人员办法,引入了市场化、契约化的概念和做法,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终身制和不合理流动的问题,不断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2、进行“法治管理”和“功绩制管理”。在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之间就管理的对象作出科学明确的区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机构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要针对公务员立法层次与其性质要求不适应、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问题,加快立法,强化执法,加强监督,以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实现人力行政法治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公务员法》的起草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尚缺的单项法规,如公务员的纪律、行为规范、调任、转任、退休等;对现有的单项法规要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3、优化社会生态环境。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完善不能只局限于观念和制度方面,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上必须坚定不依的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和完善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政治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要与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相互促进、协调进行;抓好党政分开的改革,明确党和政府各自职能;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应逐步由微观管理转变到宏观管理。此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为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提供基础支持。大力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与完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形成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完善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公务员制度的不完美和缺憾,但就目前的我国现况而言,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他需要各个方面的条件,它是一个很繁复的过程。希望国家能够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建设好公务员制度。
参考文献:
[1]苏廷林.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M]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
[2]金世斌.制约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 1998
[3]舒放.公务员制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第四篇:公务员制度论文
我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认识
最近几年出现了考公务员“热”的现象。看着公务员考试培训的广告贴满了
校园的角落,看着报纸网络上对于每年公务员考试火爆程度的报道,我选修了“中
国公务员制度”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希望对“公务员”有系统正确的认识,对中
国政府机构有所了解。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公务员扮演的角色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对于公务员这
个职业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我们国家公务的宗旨。做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严
格要求自己,真正的代表到人民的意志。第二,公务员是国家的形象代表,因此
我们每一位公务员都必须严格按照公务员的要求,时时刻刻爱护国家的荣誉。
第三,服从是公务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工作中要服从上级的安排,服务领导的指
示,但也不是无条件的完全服从,对待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懂得坚持。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同时又改革了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因此它既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与西
方文官制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
治中立”。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说明我国
公务员制度是党的组织路线,而西方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
派脱钩”。我国公务员制度根据党的组织人事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坚持党对人
事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国家公务员是由各级常委及其组织部门负责
考察,依法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免。西方文官制度
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
标准。国家公务员在录用中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
在晋升中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国家公务员制
度的重要特色。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
独立利益集团,而西方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我国公务员制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缺乏灵活性,他具体表现在考试的方法仍主要依靠笔试和结构化面试,而对一些较先进的新技术方法如情景模拟、心理测验、投射法、评价中心技术等缺乏研究和应用,其中笔试内容与方法不够科学,因而无法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准确考察。其次,对公务员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考核又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又以平时考核为基础。然而现行法规中的一些规定由于缺乏严密性、科学性,使得这一制度的效力大大下降。因而会出现很多人所见到的公务员工作很清闲,没有效率。
对于以上缺点,我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善,其一,公务员管理机构应当逐步系统化,这有助于公务员做任何事情都能有所依据,也能提高效率;其二,改善公务员队伍更新机制,这样相当于引入竞争,可以让每个人都能紧张起来,才能让工作进行得更好。
总之,不论如何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新时期条件下的时代要求,他对我国稳定发展起着保障的作用,因此对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会不断完善,很多的不好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第五篇:公务员制度论文
论述国家公务员制度
班级:工业设计1001姓名:庄坚学号:3101801020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借鉴了前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群体优势,从组织上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任务的完成,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解放初期以至后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公平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三、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
四、分类管理原则:分类管理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在我的认知中,公务员扮演的角色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的:
第一,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国家公务的宗旨。做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真正的代表到人民的意志。
第二,公务员是国家的形象代表,因此我们每一位公务员都必须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做好表率,时刻爱护国家的荣誉,坚决护护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国家的代表。
第三,服从是公务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工作中要服从上级的安排,服务领导的指示,但也不是无条件的完全服从,对待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懂得坚持。第四,做为一名公务员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公务员的工作是枯燥的,同时经济上的来源也是有限的。
总之,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一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决从上级的安排,时刻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真正的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得。多为人民做实事,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不得不承认,我原先对于公务员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在学习了本门课程后,我对公务员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参考了网上相关资料,以下是我在对公务员制度的学校中,认为比较重要,且自己对此花了一定工夫琢磨的几点: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18章88条,规定了10种制度:职务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申述控告制度。重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推动研究改革以人为本关心公务员成长,制定措施吸引优秀人才, 精简机构和人员、分散下放权力强调制度的灵活性,加强能力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竞争机制改革分类制度改革业绩评估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工资制度提升道德标准。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同时又改革了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因此它既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组织路线,而西方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我国公务员制度根据党的组织人事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国家公务员是由各级常委及其组织部门负责考察,依法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免。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标准。国家公务员在录用中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在晋升中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色。
四、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利益集团,而西方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国方文官制度中的公务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会等组织同政府谈判,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也是有差别的: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一整套规
范。它除了有总法规,还有若干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法规体系。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比传统人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
(1)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竞争择优机制,这在考核、晋升、任免等方面都体现了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每个职位都有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
(2)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考核、奖励、回避等方面都加以严格约束,并通过监督来加以保障。
(3)国家公务员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机制。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如不能胜任工作要免职。并实行不同职务的最高任职限制、年龄及部分职务的聘任制度。公务员在录用和调任上严格把关,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另外,还实行人员交流、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和职务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在队伍优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新的突破。
(1)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推行的。
(2)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人员精简基础上建立的。
四、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工资、福利、保险上比传统人事制度科学合理。公务员实行新的职级工资制,按不同的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个组成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过调研准备、推行实施、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初步实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激励机制、辞退制度、培训工作、回避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法规体系,《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几十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使中国公务员开始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整个制度的总体精神和总的要求。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有以下原则:
一、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
二、功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三、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
四、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多制度构件,包括录用、晋升、退出、工资激励、权利保障等机制。其在录用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的才干,通
过竞争性的招聘考试。考试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部门性的。在晋升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才干和业绩,业绩优秀者得到适当的奖励。这样,公务员可以长期保持工作的激励,不会过多地考虑取悦于上级或者有权优势的领导人。在工资制度方面的特征是,其工资一般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并且上下级之间有相当的差距。高级公务员与低级公务员工资差别较大,可以吸引高质量的人员,并将重要人才集中到薪金较高并且具有战略性的人员。其核心特征是不任人唯亲,通过竞争性的录用、晋升和富含激励的制度确保用人唯贤。
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1)官僚主义作风严重。(2)政策水平偏低。(3)法律意识淡漠。(4)弄权亵渎现象较多。(5)生活腐化歪风盛行。而存在问题的成因是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弱化;权利意识认识上存在误区;权利制衡机制不完备;社会收入的巨大反差引发一些人心理失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观念的普遍提高,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希望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而政府机关行政行为和行政管理手段不能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制约经济的自由健康发展。
在充分肯定公务员制度实施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还只是刚刚起步,制度的健全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全国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在动态地满足实践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上有欠缺;三是制度本身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完善。
具体说来,今后一段时期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点应有四个方面:
一是增强制度活力。主要是完善分类、聘用、考核、竞争机制等。研究改进考核制度,实行多层面考核,净化民主测评的环境,公示考核结果。完善公务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群众参与选拔制度,保证人才选拔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民主性。继续规范和完善国家公务员选调制度,层层落实,牢牢把关,民主评选、校院推荐、科学招考、组织考察,从高校选调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公共服务部门,统一管理、下放锻炼、跟踪培养。采用雇佣制,打破政府传统的录用人员办法,引入了市场化、契约化的概念和做法,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终身制和不合理流动的问题,不断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提高队伍素质,加快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创新、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严把 “进口”,要经过多次考试,层层筛选,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职业发展加强培训,研究公务员的成长规律,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明确阶梯和目标,并针对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按照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要求,进行依法行政培训,增强公务员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根据加入世贸组织对行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以法律规定、市场需要、岗位必会为导向来确定;培训安排要把个人动因和组织选送结合起来,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由政府推动转为利益驱动;培训时间要长短结合、板块拼加、自由选择、学分累计,形成一套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结合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改革单一职务晋升发展路子,拓展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从多方面调动公务员奋发进取的积极性。
三是改进公共服务。继续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让人民群众了解办事程序和规则,接受群众监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府”,拓展政府与基层群众联系和服务的渠道,提高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减少行政成本,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广大公务员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好人民的公仆,让群众满意。
四是完善法制。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公务员管理中的新鲜经验和好的做法,进行规范,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特别是要针对公务员立法层次与其性质要求不适应、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问题,加快立法,强化执法,加强监督,以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实现人力行政法治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公务员法》的起草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尚缺的单项法规,如公务员的纪律、行为规范、调任、转任、退休等;对现有的单项法规要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上了这门课,我受益匪浅,希望能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毕业后顺利通过相关测试,成为中国公务员中光荣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