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

时间:2019-05-12 17:3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

第一篇:《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及实现途径。作者对全球11家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跨越的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多方面比对,从多角度剖析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抛开作者关于企业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具体观点,我首先对作者做调研的方法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作者科学严肃的调研分析方法不仅在管理咨询行业有效,对于工程调研同样有效。作者调研路线总结起来如下:

一是:调研首先需要科学的筛选出研究对象。作者的研究团队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财务分析”研究,选定研究对象。选定条件异常苛刻:第一,其累积股票收益率在15年内相当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后有一明显的转折点,在随后的15年中其累积股票收益率至少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第二,一个公司表现出的从优秀到卓越的模式必须独立于本行业,若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就放弃该公司;第三,保证根据附加标准作出选择时不会带入个人的偏见,任何可能给研究带入个人偏见的选定条件都不予采纳。作者花了6个月的时间、以如此之高的标准作一项研究的准备工作,态度之严谨令人佩服。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平时言必及执行力,但是正向的执行力,应该是把对的事情彻底地做好。

二是:作者充分发挥了大规模研究团队的优势,对大量资料的收集与系统的分类,保证了调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作者整个团队阅

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内容,并将

这些资料归入战略、技术、领导等类别。

三是:如何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出明确理念的方法。对这个问题,作者采用的是“先得出一些观点,再用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然后修改

原有的观点,构建一个理念框架,看它能否承载住事实的重量,一直

到所有的观点都能融合汇集成一个前后贯通的理念框架。”作者的这

种方法尤其对从事规律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尤为有效。

再来谈谈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观点,希望能够与各位读者共勉。

一是:卓越的企业领导人必然是品质高尚的人。书中将公司经理

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

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第5级经理人是指

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

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

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这让我感触很深,因为能形成这种价值观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我国古代封

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平国治天下”最高人生目标中,也

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这是做人,特别是做一个卓越的人的基

本原则。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领导者呢?如果真的想让事业迈向“卓

越”,就要以“第5级经理人”的标准鞭策自己,加强学习,不仅仅

在业务方面,更要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培养谦逊、自信和坚定的内

在品质,取得成绩时朝窗外看,把成功归于同事或他人;遇到挫折时

看镜内的自己,责备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二是:要优先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书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新颖的观念,那就是“先人后事”,即卓越公司的领导不是先决定做什么,而是设法得到合适的人才,强调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人才

是。任何一家卓越的企业,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不是市场,不是

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而是寻找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就是所

谓的“让合适的人上车”,一定要把握合适的标准,宁缺勿滥。

三是:要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所谓“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

比困难多”。几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过“面对残酷现实”为起点,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勇于面对,保持坚定信念,从而走向成功之路。面

对现实的关键首先要诚实,领导层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一个让

事实说话的氛围;其次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的采取行动。

四是:做“刺猬”不做“狐狸”。“狐狸”借指头绪繁多,总是想

着应该做哪些事但变化无常的人或企业,“刺猬”借指总是聚焦于自

己最擅长的事的人或企业,他们具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理念。柯林斯

发现,卓越企业都是刺猬型的。

五是:卓越的企业需要训练有素的文化。实现跨越的公司建立了

一贯制度,但他们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他们聘用严

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统,而不需管理这些人。每个

人都想成为最好的,但大多数组织缺乏纪律,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

己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凭借什么把潜力变成现实。他们缺乏严格的训

练有素的文化规范自己。

六是:关于速度加速器。技术是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创造者。合理地使用技术,技术就会成为动力的加速器而非创造者。实现跨越的公司从来不在转变初期开拓新技术,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时,你才能更好地应用技术。技术很重要,但技术本身永远不是公司卓越或是衰落的主要原因。

七是:要深刻理解飞轮和厄运之轮。柯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从优秀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好运气或灵光一闪而造就。相反,转变的过程好像无休无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从这里我们也清晰我们要想改革我们的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要不断坚持的努力,不断推动那个巨轮。

对国家电网公司而言,正如该书作者所说的“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它也可能卓越”。当前国家电网公司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战略性地提出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愿景,这正是在 “从优秀到卓越”的新征程上踏出的重要一步。作为国网公司的每一名员工干部,要准确认识和领会国网公司战略思路的实质,自觉融入国网公司发展大局,要充分吸收借鉴管理大师们所总结的结论与规律,通过学习,结

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不断体会和实践“卓越”理念,这将有益于我们努力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跨越,共同促进国家电网公司保持基业长青并最终发展成为卓越公司。

第二篇:《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著名商业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及实现途径。作者对全球11家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跨越的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多方面比对,从多角度剖析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

抛开作者关于企业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具体观点,我首先对作者做调研的方法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作者科学严肃的调研分析方法不仅在管理咨询行业有效,对于工程调研同样有效。作者调研路线总结起来如下:

一是:调研首先需要科学的筛选出研究对象。作者的研究团队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财务分析”研究,选定研究对象。选定条件异常苛刻:第一,其累积股票收益率在15年内相当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后有一明显的转折点,在随后的15年中其累积股票收益率至少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第二,一个公司表现出的从优秀到卓越的模式必须独立于本行业,若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就放弃该公司;第三,保证根据附加标准作出选择时不会带入个人的偏见,任何可能给研究带入个人偏见的选定条件都不予采纳。作者花了6个月的时间、以如此之高的标准作一项研究的准备工作,态度之严谨令人佩服。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平时言必及执行力,但是正向的执行力,应该是把对的事情彻底地做好。

二是:作者充分发挥了大规模研究团队的优势,对大量资料的收集与系统的分类,保证了调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作者整个团队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内容,并将这些资料归入战略、技术、领导等类别。

三是:如何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出明确理念的方法。对这个问题,作者采用的是“先得出一些观点,再用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然后修改原有的观点,构建一个理念框架,看它能否承载住事实的重量,一直到所有的观点都能融合汇集成一个前后贯通的理念框架。”作者的这种方法尤其对从事规律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尤为有效。

再来谈谈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观点,希望能够与各位读者共勉。

一是:卓越的企业领导人必然是品质高尚的人。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这让我感触很深,因为能形成这种价值观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平国治天下”最高人生目标中,也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这是做人,特别是做一个卓越的人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领导者呢?如果真的想让事业迈向“卓越”,就要以“第5级经理人”的标准鞭策自己,加强学习,不仅仅在业务方面,更要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培养谦逊、自信和坚定的内在品质,取得成绩时朝窗外看,把成功归于同事或他人;遇到挫折时看镜内的自己,责备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二是:要优先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书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新颖的观念,那就是“先人后事”,即卓越公司的领导不是先决定做什么,而是设法得到合适的人才,强调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人才是。任何一家卓越的企业,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而是寻找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就是所谓的“让合适的人上车”,一定要把握合适的标准,宁缺勿滥。

三是:要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所谓“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几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过“面对残酷现实”为起点,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勇于面对,保持坚定信念,从而走向成功之路。面对现实的关键首先要诚实,领导层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一个让事实说话的氛围;其次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的采取行动。

四是:做“刺猬”不做“狐狸”。“狐狸”借指头绪繁多,总是想着应该做哪些事但变化无常的人或企业,“刺猬”借指总是聚焦于自己最擅长的事的人或企业,他们具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理念。柯林斯发现,卓越企业都是刺猬型的。

五是:卓越的企业需要训练有素的文化。实现跨越的公司建立了一贯制度,但他们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他们聘用严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统,而不需管理这些人。每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但大多数组织缺乏纪律,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凭借什么把潜力变成现实。他们缺乏严格的训练有素的文化规范自己。

六是:关于速度加速器。技术是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创造者。合理地使用技术,技术就会成为动力的加速器而非创造者。实现跨越的公司从来不在转变初期开拓新技术,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时,你才能更好地应用技术。技术很重要,但技术本身永远不是公司卓越或是衰落的主要原因。

七是:要深刻理解飞轮和厄运之轮。柯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从优秀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好运气或灵光一闪而造就。相反,转变的过程好像无休无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从这里我们也清晰我们要想改革我们的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要不断坚持的努力,不断推动那个巨轮。

对国家电网公司而言,正如该书作者所说的“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它也可能卓越”。当前国家电网公司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战略性地提出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愿景,这正是在 “从优秀到卓越”的新征程上踏出的重要一步。作为国网公司的每一名员工干部,要准确认识和领会国网公司战略思路的实质,自觉融入国网公司发展大局,要充分吸收借鉴管理大师们所总结的结论与规律,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不断体会和实践“卓越”理念,这将有益于我们努力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跨越,共同促进国家电网公司保持基业长青并最终发展成为卓越公司。

第三篇:从优秀到卓越的体会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

冯洪波

专家评语:【读完此文,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全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读全书后,作者就“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刺猬理念”、“技术加速器”和“飞轮”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对前两个方面的分析非常精辟。目前,许多国内的中小企业企业面临着二次、甚至三次创业,市场更为规范,竞争日益激烈,做一个“第5级经理人”,并为企业发展寻找到合适的人将是企业家们首要的任务之一。】

评阅人:张宏斌

几年前就听说过这本书,知道很多人把这本书奉为营销管理学类图书的经典,当时没怎么在意,在这个“经典”满天飞的时代,成为不“经典”的似乎比“经典”更难。最近有幸拜读此书,不想读之竟不忍释手。

此前拜读过作者吉姆·柯林斯与别人合著的《基业长青》一书,相比之下,《从优秀到卓越》对我们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基业长青》为我们解读的是对那些“高瞻远瞩公司”是如何持久地保持卓越,实现基业长青的。该书固然是好书,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对企业的经营也很有启迪作用,但这些典范离我们毕竟有点遥远,诚如本书中列举的麦肯锡公司旧金山办事处总经理对作者所说的那样,这些公司大部分自始至终都非常卓越,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中途觉醒,发现自己只是优秀公司而非卓越公司,那应该怎么办?结合我国当代企业的发展历史,也的确是这样。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基本上是从改革开放起才出现的,至今不过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其间真正跨入“卓越”企业行列的并不多,在这不多的卓越企业中,真正能谈得上基业长青的更是凤毛麟角。当今,我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很多行业、很多领域的市场竞争已经十分充分,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企业要实现从优秀(我认为其实说“平庸”更准确一点)到卓越的跨越,其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但如果不实现这一跨越,则企业连生存都日显艰难,更遑论发展。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最迫切解决的是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只有实现这一跨越,才有可能实现基业长青。作者在《从优秀到卓越》中为我们打开并带我们解读了美国11家“实现跨越的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过程中的“黑匣子”,以近乎科学实验般严谨的方法和缜密的逻辑推论,总结了这些公司在实现跨越中共有的根本性的规律。作者把实现跨越的过程比作推动一个“飞轮”,要推动这个“飞轮”,首先要找到训练有素的人,然后锻造训练有素的思想,进而通过训练有素的行为为“飞轮”加速,使之完成转速的飞跃——跃上跨越的平台。作者的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准确,全

书没有学院教科书式的枯燥,也不像时下很多热销书那样充斥着先知般高高在上的说教,资料翔实,行文风格平易活泼,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引人入胜的好书。

研读全书,我感受尤深的有4点:

一、找到“合适的人”是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最关键又最难具备的因素

作者告诉我们,把企业这个“飞轮”往跨越的方向推动的,必须是训练有素的人。所谓“训练有素的人”包括两个理念:首先是有第5级经理人,然后是选用合适的人选。

作者提出了“第5级经理人”的概念。作者发现了所研究的11家实现跨越公司在过渡期中都有第5级经理人这一现象,得出了“在促成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黑匣子中,第5级经理人是最关键的一部分”的结论。作者认为第5级经理人是那些将个人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卓越业绩的人。这种经理人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公司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普遍行事低调,性格平和,意志坚强。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经理人市场十分成熟,的确具备能够持续培育出第5级经理人的优质土壤,与之相对照,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中前期,产生优秀经理人的土壤远未大面积形成,能成长为第5级经理人的经理人不多,大多数创业者和老板也不具备第5级经理人的特质,这不能不说是制约国内企业实现跨越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企业在其创立期和生长前期,依靠的是创业者的胆识和个人能力,创业者普遍有较浓的个人英雄色彩和强力领导意识,经营企业是其积聚财富和杨名立万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相对忽视企业根本制度的建设和接班人的培养,类似于作者所说的“第4级经理人”,所带领的企业也可能高速发展,辉煌一时,但其跨越并不能持久,到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或者其个人离开了领导者的位置,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有大的起伏,不能成为真正的卓越公司。我本人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同样碰到这些问题,也逐渐意识到培养新一代经理人对于企业持续发展(不敢说跨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从两年多前我就开始逐步退出日常管理领域,淡化企业“领头人”的色彩,较为注重企业根本制度的建设,让经理人走向经营管理前台,冀望在内部培育出更高素质的经理人。我认为一个企业的优势归根到底是管理水平的优势,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团队而非个别领导者的优劣。

在人员的选用上,作者指出,与大多数企业先有明确的决策、计划、目标、策略,然后再寻找实现这些决策、计划、目标、策略的人的做法不同,实现跨越公司遵循的是“先人后事”的原则——在确定把汽车开向何处之前,把合适的人请上车,把不合适的人请下车,同时在人员确定上严格把关,它们认为合适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在挑选合适人才上,它们看重的是品质好坏,而非高学历、高技能和工作经验。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实现跨越公司得以建立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层,形成一种严格而非冷酷无情的文化,为实现跨越奠定了“人”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先人后事”的原则的确对我们很有示范意义。正如作者所阐述的管理之道中的“帕卡德定律”

——没有哪家公司能在收入增长持续超出能找到足够合适的人员来实现这种增长所需的能力的情况下仍然能成为卓越公司那样,一个公司如果不能持续性地具备合适的人,那么即使偶尔成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我在经营上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业务连续高速增长了,但在找“合适的人”上却相对滞后,后来不得不调整发展的步伐,补回使用“合适的人”这一课。“合适的人”的确太重要了——无论是选择合作伙伴还是选择经理人、选择员工,也包括选择朋友。

二、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必须拥有并始终遵循“剌猬理念”

作者认为,所有实现跨越公司都持有一个非常简单而明确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建立在对“三环理论”的深刻理解上而产生的。找到了这种理念后,它们就像刺猬只持一个简单而本质的理念对付狐狸一样始终坚持这种理念,作为参考模式制定决策。作者提出的“三环理论”和“剌猬理念”对企业经营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准确理解“你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对什么充满热情”三个问题就并找出它们的交叉部分,能够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能够找到最能持续地支持增长的单个经济指标,能够让公司全员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那么它就能获得一个“剌猬理念”,始终用这个“剌猬理念”来指导企业的决策,就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行为,从而进入实现跨越的通道。我认为这种理论的指导意义是普遍性的,无论是专业性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应该学习和大胆运用这一理论。

三、破除对技术的盲目崇拜

作者认为,技术本身不是公司卓越或衰落的主要根源。对于实现跨越而言,采用新技术起的是加速器的作用而非创造者的作用,一种技术只有在刺猬理念下有选择地被使用才会成为加速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否则,轻率地依赖技术,只是把技术当作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则不但不可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还可能让技术成为加速消亡的工具。一个公司之所以平庸,最重要的原因是管理不善,而不是技术落后。把作者的这一研究成果用于解释近年来新经济泡沫纷纷破裂的现象无疑是有说服力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手段和机遇,但很多企业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对技术盲目崇拜,冀望通过采用一两项高新技术就能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它们眼中,新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经营理念,事实证明,以这种理念经营,成功者固之然少,即使偶有成功也难保持久,单纯依靠技术是不可能成为卓越公司的。与此相反,实现跨越公司虽然都是运用技术的先锋,但它们首先注重的是人才的选用、“剌猬理念”的构建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有了这个基础,采用最合理因而往往也是最先进的技术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必然选择,其加速器的作用也就十分明显了。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四、从优秀跨越到卓越是一个长期累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列举的11间实现跨越公司,在其未实现跨越以前,都是其行业中平庸的一份子,有的身处非景气行业,有的还处在消亡的边缘。在资源配置相似、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它们实现了跨越,而大部分公司却走不出优秀——平庸——沉沦——消亡的怪圈,这的确是值得每一位企业经营者深思。从优秀到卓越如同推到一个沉重的“飞轮”,需要多方面的、长期性的合力,是经营者、管理者和公司全员的时间和毅力的深厚淀积。在坚持不懈的任用训练有素的人→建立训练有素的思想→形成训练有素的行为的过程中,“飞轮”由不动到动,由慢到快,最后飞速转动——实现跨越。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累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指望通过某项决策、计划、技术、并购而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们现今身处的是一个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很多企业经营者或多或少地有一种浮躁的心态,希望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尽量缩短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但结果往往却欲速则不达。要想成为卓越公司,其决策者首要的是要静下心来,构筑好人才、机制、制度、文化这些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东西,基本条件具备了,再加上耐心和毅力,跨越则有可能不期而至。

《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不但对从商者是一本难得的教材,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企业应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一个人更该如此。每一位有志者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它不是向你提供什么具体的策略、技术、方法,而是指向那些根本性的东西。

第四篇: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沈奇

最近读了一遍美国人——吉姆•柯林斯写的《从优秀到卓越》,该书建立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框架,把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则描述的简洁明了,读后颇有感触,深受启发。

什么是卓越?

卓越是一种挑战,永远不会有终点的挑战!就像我们无法给予成功一个准确的哲学定义一样,卓越也是。吉姆•柯林斯这样明确了卓越的状态:“任何一个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发展轨迹,不断追求更高的表现和更大的影响。无论你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与自己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相比,你始终有不足。因此,对卓越的追求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是没有终点可言的。一旦你以为自己已经非常卓越,那滑向平庸的过程也就开始了。”从中我读到了三点:一是对待卓越的辩证法,满招损,谦受益。月盈则亏。永不满足是卓越的真谛。二是卓越不是因为你投入了多少,你付出了多少,而是看你是否取得了持续的成效,持续的进步。三是从优秀到卓越有其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只要坚持,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达到卓越的第一步:训练有素的人才

第一条原则:要寻找或培养第5级领导人。作者把领导人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即第五级领导人都雄心勃勃,时刻以事业、组织和工作而不是他们个人为重,只要是事业需要,他们就会竭尽所能。他们既有谦虚的个性,又有十足的职业精神。就像杜鲁门的说的“只要你不计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当领导不计个人得失时,其必然能发挥出超人的能力。其实我们需要第五级领导人,也需要其他四个级别的领导人,也需要优秀的员工,缺了谁,你不能成为卓越的团队。

第二条原则:要先人后事。对于创建伟大组织的人而言,在决定驶向何方之前,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才,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并请不合适得人走开。他们总是先考虑“人”,再考虑“事”。金钱是一种商品,但人却不是。如果缺乏资金,往往可以通过时间和人才来弥补,但如果缺乏合适的人,金钱却是不能弥补的。把每一个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马云曾经说“企业要消灭亏损,就必需建立一支能够消灭亏损的团队。”任何组织要从优秀到卓越,关键在人。由此想到了另一本书《新加坡之所以能》,人民行动党选人用人的机制值得借鉴。目前政府的选人用人注重对干部实绩的考察和工作的监督,方向正确,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走上合适的岗位。但机关用人的弊病却一直无法改变,人员只进不出,不合适的人员不仅影响了工作,而且阻碍了合适人员的进入。

达到卓越的第二步:训练有素的思想

第三条原则:学会面对冷酷的现实。这里面有一个斯托克代尔悖论:不管你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够也一定能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对于现实生活中所有残酷的方面,比如说你坚信能做成的事没有成功,又要有冷静面对的勇气。通过作者的研究对比,发现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是通过面对残酷的现实为起点,从而走向成功之路的。如果首先不诚实的面对现实,就永远不可能作出一系列正确的决定。不论你面对着怎样的一个组织,怎样的体制,怎样的人员,就像是打牌,牌无法选择,但怎样打却大不一样。

第四条原则:坚持刺猬理论。卓越来自于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他们都应该与一个简单、连续的理念(刺猬理念)相关。刺猬理念是一种恰当的运行模式,他由三个环组成,包括你真正的追求是什么,你在哪方面能够做得最好,以及什么是你的资源引擎。这三环好比三个圆,如果能在三环的重叠部分努力,把它转变成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用来指导你的人生选择,你就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刺猬理念。

达到卓越的第三步:训练有素的行动

第五条原则:培养训练有素的文化。训练有素的文化是创建卓越组织的基础,就是要找到训练有素的人,有这训练有素的思想,执行者训练有素的行动,成员在责任的框架内享受自由。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承担的不是工作,而是责任。

第六条原则:发挥飞轮效应。创造卓越的过程中,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行动、会辉煌远大的规划、决定性的创造发明、偶然的幸运降临,或者什么离奇因素。相反,整个过程仿佛是在推动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飞轮,朝着统一的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一

周接一周地进行下去,直到某个时点实现突破,并继续努力下去。假如你的组织是一个飞轮的话,首先要让他转起来,也就是说,首先要把自己推到一个行动者的位置上,让别人知道你在干什么,要知道,飞轮转起来以后,每一周的成绩都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当你的事业起步以后,你成为了一个相对的胜利者以后,你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建立起更大的组织。这就是飞轮效应,就是飞轮的魔力。成功会带来支持和奉献,带来更大的成功——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奉献,更大的成功——人们总是希望支持胜利者。不要因为事小而不愿意做,不要因为多付出了一些而斤斤计较,量变引起质变,收获会在不经意间来到面前。记得在松下幸之助的一本书中提到“纵使有一夜成名者,细细追究,也会发现他默默探索的痕迹”,不要寄希望于奇迹,脚踏实地,积累实绩,总会看到彩虹。

达到卓越的第四步:创造持久的机制

第七条原则:造钟,而不是报时。真正卓越的组织将超越许多代领导人,而不是依靠于某个领袖、创见或者运动。卓越组织的领导人能够起到推动变革的催化作用,但关键的还是机制。机制、氛围、环境是最重要的。

第八条原则:保持核心价值,刺激日常革新。卓越的组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一方面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核心价值和追求,另一方面又能不断革新进步,充满实现远大目标的激情,它能够把组织的核心价值(永远不会改变)与运行策略和文化(会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清晰的区分开。政府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如何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怎样的服务,不同时期具体的方式和内容会有不同,作为政府部门要深入百姓,了解社会,体察民情,与时俱进,进而更好的体现自身的核心价值。

第五篇: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5-1班孙艺晖 2015213456

《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非常有名的管理学书籍,当我去搜索管理类书籍排行榜的时候,这本书的名字便赫然出现在我眼前,通过浏览内容简介,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刚看完《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一章,便激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想起以前的老师对我们是说过,“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老师希望你能更好,不断进步,追求卓越”。当时我只觉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希望通过这样的话语去激励我们,其实,我并没有理解“卓越”这一个词的含义,而如今再读到这本书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本书是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绘了优秀

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基业长青》揭示了公司保持卓越的秘诀,但书中提到的公司自始至终都出类拔萃。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呢?是不是卓越的企业都有所谓的特殊“卓越气质”?发展的瓶颈是不是真的难以突破?

针对这一问题,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历时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6000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内容,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收集了28家公司过去50年,甚至更早的所有文章,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令人惊异而振奋的答案。柯林斯发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即使它最初默默无闻,它也可能卓越。柯林斯提出了一整套观点,“只要采纳并认真贯彻,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极大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甚至可能成为卓越公司”。

在5年时间里,柯林斯和他强有力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规模巨大的研究,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的每一家公司(共1400多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只有11家公司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包括吉列、金百利-克拉克、富国银行、菲利普·莫里斯等公司,它们在15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平均累积股票收益是大盘股指的6.9倍,也就是说,如果你在1965年向这些公司中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资1美元,到2000年,这只股票的收益将增长471倍,而市场上一般的股票基金只增长56倍。这些实现跨越的公司在什么方面比那些公司中的巨星,如英特尔、可口可乐等企业表现得还要优异?

柯林斯将这11家公司与那些实现跨越但并不能持久的公司和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实现这一跨越的内在机制。因为从优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 作者具体围绕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三方面展开分析。他并没有当事人的理性来看待这件事情,而是以数据事实说话。柯林斯为我们拨开迷雾:那些业绩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有创作力和更高深的思想”,他们也“并不是比我们更善于想出好点子”。卓越公司的基因或许在任何一个一般的企业身上都可能出现过,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企业能把这些理念和原则坚持地更加彻底。自从工业社会以来,追求卓越就成为了每一位企业家的梦想,而卓越的企业也必然就是大家效仿和追捧的对象。

作者根据大量事实列举了一个公司走向卓越的所需要的五种特质。第一,是先人后事,如果一个公司想走向卓越,必须要有“合适的人在车上”,“合适的人”是指有核心价值观和目标的群体,在5级经理的带领下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飞轮”前进。第二,具有敢于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和决心。卓越的企业在其不断发展强大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收到,也会面临很多的困境。而当困难出现时,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制定正确的策略,同时要保持一定会成功的坚定信念,不论困难多大,现状多么困窘,永不言败。第三,要建立“刺猬理论”。所谓的刺猬理念,就是不断观察外部环境,感悟自身真正需求和潜能,基于这些感悟来确定真正符合公司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然后集中所有力量去实现这个目标。第四,建立一种文化,一种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这种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是双重性的,一方面是一种规范而公平的制度;另一方面,在此制度框架下,赋予足够的自由、责任以及创新。训练有素的文化不同于无休止的强制和压迫员工。前者是充满省劲活力而且循序渐进的,后者是被桎梏和枷锁束缚住的,企业是如同死水一般的。第五,企业需要应用合理的技术来加速企业的进程和发展变革。很关键的一点,技术不是一个公司走向卓越的关键,而是一种加速器。合理的使用先进技术,实现企业“从爬行到行走到奔跑”,推动公司向卓越迈进的步伐。卓越的公司,主动选择应用先进技术为自己服务,从蒸蒸日上到走向辉煌。而平庸的公司,源于对技术落后的恐惧,而被动且盲目的滥用技术落后的恐惧,而被动且盲目的滥用技术,从而徘徊不前。当一个企业具有这五个特征时,那么企业的飞轮就会旋转起来,并不断积累动力和能量,愈发的有自信,就能够冲破瓶颈,跨越困难和险阻,当飞轮越转越快,最终实现伟大的跨越。

“从优秀到卓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人,对企业都是如此,一个企业从默默无闻逐渐优秀,再从优秀走向卓越,无一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再有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变革,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对所从事的事业的不断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就不可能在别人的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创造出奇迹。这也是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的:任何我们所见的美好的瞬间,背后都包含了艰辛的磨炼和艰难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强调企业文化对实现卓越的重要作用,现如今不论企业大小无一不重视企业文化。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是表面是企业的外在的规则制度,而内在则是企业内部的形成的处事的原则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从董事长到一般员工都共同遵循的处事理念和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应该做,而什么不能做。

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要确立好目标,建立和传播一种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价值观。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最高层领导者的价值观是息息相关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的目标和战略都是由领导者来制定的,而企业的目标又是由最基层的员工也就是操作者来实现的。有句老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只有当企业的领导将理念一级一级传下去,才能上下公司形成合力,已确保目标更好的实现。

其次,我觉得有必要重视与领导层价值观相同。因为在企业建立之初,企业文化尚未形成,企业员工良莠不齐,将一些员工无故辞退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重用训练有素的员工,去鼓励这种行为,这样其他员工就会以被重用的员工为榜样,在企业里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感染积极向上的人,然价值观相悖的人自觉离开。

最后,需要去提炼训练有素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精华的文字,越来越多训练有素的员工出现后,企业的文化也如同一根绳子,越拧越粗,将公司上下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艰苦不催的集体。当有更多新鲜血液流入公司时,他们也会被这种精神感染,自觉的加入其中,公司便会更加强大。

这本书有一点很有意思,关于维护核心意识的同时,不断改变策略和方法这一点。刚开始,我是很疑惑的,后来我便完全明白了,甚至打消了我刚读这本书的忧虑。核心绝对不可以更改,就如果公司确立的目标要坚定不移的守护一样,但是更改策略一样也很必要,现在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改变才可以顺应现实,更重要的是改变策略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为了守护核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可以不被看成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著作,而是一本用企业管理素材讨论从优秀到卓越永恒规律的创新实践。

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就必须走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的道路。效益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实,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企业如何更加成功,保持辉煌,而走向成功的路也很难,对企业对我们都一样,脚踏实地,勇面困难,坚定不移!

下载《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优秀到卓越》读书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时间:2004年4月21日晚7:00 地点:北京大学勺园多功能厅 李开复: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又来到北大,每次来到北大都是很担心,又是很快乐,快乐的是有一批非常聪明的......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在大学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高校基层教务管理者能对教务管理工作研究透彻,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就有可能从优秀到卓越,成为专家型高校......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读后感近期集团领导给我们送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从一发下来就吸收了我,因为这本书的名字正好是我们蒙牛新的总裁在质量大会上提出的新的理念,怀着喜悦......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本书告诉我们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优秀之所以成为实现卓越大敌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优秀者有满足感。优秀者满足的心理让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有成就,不......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5篇]

    《从优秀到卓越》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那么,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怎样写?下面给大家分享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5则范文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梁志明专家评语:【此文不但谈了对《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内容的理解,指出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还结合实际,谈到自己引用人员的原......

    读书心得——从优秀到卓越(5篇)

    追求卓越,圆梦质监 ——有感于《从优秀到卓越》 从进入质监系统的第一天起,我的心里就拥有了一个梦。梦里,有着车同轨书同文的古代文明,有着惠氏螺纹福特流水的近代发明,有着开放......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优秀的管理论著,全书架构清晰,行文流畅,案例充分,图文并茂,故事和分析相得益彰,读后感觉受益非浅,对岗位工作感悟颇深。 本书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