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安机关如何廉政(最终版)
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同时又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之一。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平安中,应该坚持从严治警、廉洁奉公的理念,大力培育公安队伍的廉政信念和廉洁信仰,以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公安部“五条禁令”以及***部长“四句话”要求为契机,通过实行警务机制改革,优化警力配置,为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公安机关作为处在执法办案、行政管理第一线的行政机关,极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廉政文化建设对其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公安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范文大全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范文大全
帮您找文章]
一、廉政信念缺乏和待遇不平衡,使当前公安队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廉不洁的顽症问题。究其根源,公安民警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强度差异,使队伍中的少数民警思想失衡,一些民警忠诚警魂弱化、理想信念异化、政治本色退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用人制度和升职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用人单位在进人上把关不严或“关系户”,导致进人渠道复杂;一些政治素养不高,法制观念淡漠的人混入了公安队伍;有人说“公安机关人多,位置少”,使很多民警职务和级别难以上调,甚至有些民警认为自己前途无望,顾不上廉政和
廉洁,极易成为公安队伍的腐败源。
二、立法体系不严密和执法环境不理想,给公安机关的廉政建设带来许多问题。由于某些法律条款规定不够严密,伸缩性很大,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加上各级财政比较紧张,公安机关执法经费不能保障,许多经费以各自办案中的罚没款、追缴款按比例返回,使执法机关处于“两难”境地,容易出现受到利益驱动而使有些公安机关的民警钻法律空子,导致执法中的随意性,出现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现象。把国家赋予的职权当作自己谋福利的工作,权力成为某些执法民警腐败的工具。此外,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收入及待遇的巨大反差也导致了部分公安民警的心态失衡,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
三、监督制度不完善和监督机关观念陈旧,使公安机关有些腐败无人监管。纪检、检察机关为国家的廉政监督机关,纪检和检察机关可以说是监督公安机关行使权力的最有力的机关。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比较弱,是一种软性监督,检察监督权缺乏必要的强制性和保障措施,监督权不足以制衡被监督的权力。使预期的监督效能在执行中大打折扣,经常出现监督意见提出后没有下文,如泥牛如海的现象,经多次反复后有些部门和个别民警就产生轻视法律监督的心理,从而在执法中胆大妄为。很多监督检查过程中认为,某人贪污几百万,某人滥用职权,某人以公谋私才是腐败,才去彻查。而对集体腐败视而不见,如有些部门热衷于搞“异地会议”,主要是里面有“猫腻”:到各地旅游,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若打着开会的旗号,自然有了一块“遮羞布”。在政府机关,旅游经费是不允许报销的,但通过开会,就找到了报销的借口;而且,带着家属旅游,费用同样可以“捆绑”进会务费中。如此“开会”,得益的是商家和少数“与会者”,受损的是国家。
廉政的公安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公安机关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就必须创造稳定有序、法治文明、公平公正、警民和谐的社会环境,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从治标上下功夫,更要从治本上去探讨:
(一)、切实加强公安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公安机关要坚持从严治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队伍,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建设公安廉政文化,陶冶民警高尚情操,提高警员队伍素质,培育民警的廉政信念和廉洁信仰。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切实提高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积极认真地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做。通过理论灌输、典型宣传以及法纪教育等工作,讲好大道理、说清小道理,算好政治账、算清经济账,使民警做到“不愿腐败、不想腐败”,提高广大民警廉洁从政、廉洁从警的认知水平,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崇廉尚廉风尚。
(二)、切实把好公安队伍的人事制度关。公安机关要建立起单位用人责任制,对于调入和调动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查,层层把关,对那些思想作风差、文化程度和业务能力低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坚持阻止进入公安队伍,更不能将素质不高的民警提升到领导岗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的不合格人员,要及时清查,予以辞退。公安机关要按照公
务员条件标准吸收人员,从而避免由于民警或领导素质低下引起腐败。
(三)、切实改革公安队伍的经费管理体制。要把公安机关的财、物由现行的地方管理为主改为直接由上级垂直领导,排除地方对经济的干扰,同时也可较好地保障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
防止出现“利益驱动”。另外要实现“从优待警”,虽然目前还做不到“高薪养廉”,但至少要使公安民警的待遇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有太大差距,以防心理失衡,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四)、切实强化公安队伍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从严治警、严格执法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强化检察监督,要扩大、完善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公安机关应将全部发、破案及立、撤案情况报送检察机关,以防止其不正当分流处理刑事案件。对于实际工作中极易发生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滥用权力、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实现廉洁用权、公正执法的目标。其次,要充分发挥好党委和人大监督、纪检及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预防和减少公安机关的腐败。
(五)、加强民警家庭责任意识教育。“知否共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家是每一个人永远为之幸福的内心深处的港湾。教育民警在单位要做一个好警员,在社会要做一个好公民,在家里也要尽力扮演好自己应有的角色,做父母的好儿女,做子女的好父母,做爱人的好伴侣。有了家庭责任意识才会有孝心、慈心,才会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赡养父母、抚育儿女的义务;有了家庭意识,才会重视家庭的稳定,热爱家庭、热爱生活,所作所为一定会为家庭、为家人着想,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更加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要求;有了
家庭责任意识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警。
古人云:“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故民之不善,吏之罪也”。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公安机关将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只要实现内部管理的“和谐”,严于律己、清正廉明、作出表率,必然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营造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道德环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推动廉政文化的建设,形成一个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新的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安机关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分广泛,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就在群众中间,警民关系直接影响党群关系。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努力营造“四个环境”,为打造平安梅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一、一、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
良好的治安环境,首先是稳定。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去审视现阶段公安工作,会使我们产生许多更深更新的认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消解社会对立,缓解社会的矛盾冲突,尤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使其发展为对抗性的矛盾。从公安职能来看,维护稳定的工作内容既有对敌斗争,也有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攻势,以解决梅州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全力维护梅州的社会政治稳定,保稳定树形象,以稳定促和谐。积极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侦破命案、打恶治烂和打击“六合彩”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做到露头就打,绝不让其形成气候。消解社会对立和推进社会和谐是时代赋予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尽管公安机关处于社会对立的漩涡中心,其职能、职责和职权的价值取向仍然要定位于建设和谐社会。公安机关要坚持在党 1 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矛盾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要坚持“三慎”原则,在处置群体性不安定事件中,把握用警时机,在坚决防止因举措失当而激化矛盾的同时,严厉打击挑头者、幕后者、操纵者。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核制度,细化执法考核内容,制定执法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和计划,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文明的执法环境,把其当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首要任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各级公安机关乃至全体民警要进一步规范行为,心系群众,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想方设法寻求各种途径,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各级公安机关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市公安局制定的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近期内要结合各自部门的业务实际,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开通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快车通道,开通宾至如归优质服务的便民通道。通过开设上述“三条通道”,推动各项便民措施的完善和落实,言之有信,兑现承诺,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实在效果。以贯彻新《信访条例》为契机,努力做好“大接访”工作。认真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近期应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活动,坚持每月1日、15日局长接访日制度,面对群 2 众,敞开大门,确保群众上访、信访渠道畅通。切实改变信访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要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通过富有成效的信访工作,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公安机关据此要积极实施人文警务,倡导道德治安。要改变以往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冷硬横作风,严禁刑讯逼供,要更多地将人文精神注入警务活动和警务行为之中,更多地发挥道德的力量去开展治安工作,率先实现公安工作与社会的和谐。
近期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千警连千户”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和充实活动内容,即要求:每位联系民警帮扶一户困难户,如期实现脱贫;每位联系民警要物建一名治安情报信息员,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并以此作为全市情报信息网络构成的要素之一;每位联系民警要帮助当地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护村队或调解小组,做到社区警民共建,确保一方平安;每位联系民警年内要帮助当地解决一个突出治安问题,使群众直接感受到警民共建带来的社会效果;每位联系民警要建立一本工作联系记事簿,接受群众监督和意见建议,拓宽渠道加强沟通。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工作,对征求收集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 3 效。通过教育学习,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观念。同时,要全面推动大练兵活动的巩固、规范、深化和提高,全面落实“三个必训”,组织开展评“八个十佳”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警克敌制胜、服务人民的本领。
四、营造浓厚的沟通和宣传环境。
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客观、最公正的评判者,对公安民警执法形象、服务态度十分关注,在服务形式上是否更加亲民、爱民,在管理方式上是否更加规范、便民,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要注重沟通和宣传的效能作用。通过沟通,使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和群众能够互相了解,消除隔阂,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使民警可以了解群众的情感和需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安宣传的积极作用,借助外力宣传自我,弘扬新时期的警察精神,不仅使群众了解公安,调动群众的力量,使社会和群众产生对公安公正的评价,更好地支持公安工作的开展,也使警民之间增进了解,互相鞭策。如市公安局开展“警察开放日”等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良性互动的新型和谐警民关系不断改善就是成功一例。为此,我们要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营造浓厚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的氛围,开展“我为警徽添光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辟电视和公安专版宣传专栏,要努力做到每周有宣传活动内容,电视上有画面,报纸上有文字,社会有识之士有建言献策。要树立全警公关意识,推动和促进 4 公安机关警察形象战略的有效开展,警民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安梅州,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推进公安工作不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各级公安机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的重大意义。
第三篇: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以下四大主力作用。如何发挥好这些重要作用,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公安机关履行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和执法的根本性问题。
一、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
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中,公安机关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一方面,要清醒地判断形势,牢固树立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职能意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改革进入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经济体制发生根本转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时期,是经济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加剧、刑事犯罪和治安问题高发、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的时期。近年来,长治市郊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治安总体上也比较平稳,今年1—5月份,郊区刑事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5,但处于战略机遇期的郊区治安形势与全国一样,不容乐观,依然严峻,突出表现是法轮邪教、宗教非法活动频繁、触及群众利益的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等人民内部矛盾屡有发生、治安刑事发案的不可确定性等等,已成为影响郊区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对维护稳定面临的形势要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切不可盲目乐观。另一方面,明确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地位,始终站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要以建设和谐长治、平安长治、和谐郊区、平安郊区为己任,努力提高四个能力,切实增强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准确分析研究社会治安形势,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得更加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措施考虑的更加周全一些,积极主动地适应全市、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工作,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新稳定理念,开拓稳定思路,破解稳定难题,强力打造“魅力长治”平安环城带,努力促进维护全市、全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在驾驭社会治安复杂局势中,具有掌握主动权的主体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公安机关具有有效控制社会治安局势的主导作用,要在提高三个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这个主导作用。以我们郊区为例,一是要提高攻坚破案的能力。多年的实践证明,坚定不移地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是确保社会持续稳定、长期稳定的强有力手段。要转变严打观念,创新严打思路,适应形势需要。在组织领导上,坚持上下结合,权力下移、警力前移。在工作重点上,把矛头对准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两抢一盗”、诈骗等多发性犯罪和杀人、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在组织形式上,把经常性打击与集中打击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针对治安实际的发展变化,采取区域性的专项打击、重点打击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地保持严打斗争的强度和力度。在工作手段上,加快注入科技含量的步伐,从警力到措施,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侦破优势,达到“先人(指犯罪手段和犯罪分子)一步”的目的。在协调配合上,强调多警种协同作战,灵活善变,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增强城郊结合部的整体攻防能力。在治安状况复杂的城郊结合部、工矿区、居民区,积极推行“道路巡逻警区化、社区巡逻专业化、外围堵截屏障化、指挥调度实战化”的防控措施,充分利用基层“三队”的阵地效能,建立以巡防中队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其他警种和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为补充,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点线面结合、人技防配套,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是增强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公安民警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治安管理、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防管理等。同时要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公共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防范在前,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
三、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具有先期控制、超前预警的主导作用
公安机关在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一方面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努力降低社会风险。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上下功夫。构建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情报信息网络,密切关注在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化等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及时发现、超前预警,加强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缓解矛盾、分化冲突。二是在提高应急能力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分析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建立完备的维护稳定的预测系统、完整的社会稳定信息系统、完善的教育疏导与处置系统,形成信息收集、决策指挥、事件处置的系统结构,保证信息的准确获得、防范的严密超前、决策的科学可行、处置的稳妥有效。同时强化以110为龙头的实战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三是在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上下功夫。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稳妥地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已经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必须准确区分性质,讲究政策和策略,依法稳妥处理。对插手群体性事件的分子,蓄意制造事端的幕后操纵者、进行打砸抢烧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厉打击。
四、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具有保驾护航的主动服务作用。
一是打牢“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执法观念。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和“人民公安为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强化证据意见、程序意见、权限意见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见,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健全公安法制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主动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以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改革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以从政策上促进、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为着眼点,牢固树立“社会治安也是投资环境”、“公安工作也出生产力”的新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形成服务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三是维护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以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生产领域的打假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烟草、食品、药品和农资等市场的整治工作,打掉一批严重危害经济秩序的制假、贩假窝点和源头。依法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特别是证券期货、财税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非法集资传销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经济犯罪,坚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篇:公安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
公安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中起到的作用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稳定。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公安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高度重视,抓实抓好。要树立科学的稳定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广泛开展创建“和谐平安社区”活动;建立起确保社会持续稳定的主动超前的维稳体系。
二、要维护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公安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敏感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在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上下功夫。要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防范控制体系、高效有力的打击体系。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侵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
类犯罪,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要搞好各项社会安全服务。
减少犯罪、减少社会损失是公安机关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群众需要公共安全,要求人权保障,这不仅需要公安机关通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来警示邪恶,还需要通过治安行政管理予以维护,也需要通过更为有效的公共安全服务来满足。
四、要建立一支作风过硬、内部和谐的公安队伍。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好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外,还应立足于公安机关,以构建队伍内部的和谐关系为切入点,努力创建和谐公安机关,营造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单位间、警种间的统一协调,信息共享,平等互助,使各单位、警种团结如一人,树立大局思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和公安队伍战斗力。
总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既是保卫者,又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既在做出贡献,又在充分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安宁与祥和,只要我们对社会治安形势和市场经济形势驾驭得好,一定会大有可为,共和国一定会长治久安。
第五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当好“八大员”。
一是当好和谐文化的传播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六中全会一个十分重要而充满新意的论断。建设和谐文化的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文化具有先导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我们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我们的党员自然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共产党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就要成为和谐文化的传播员。要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内涵和要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当好带头发展的战斗员。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发展、慢发展,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和谐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强烈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展现党员的先进性。每一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其所做的工作其实都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都应当立足本岗,成为促进发展、带头发展的战斗员。比如,农村党员要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模范;企业党员要努力成为岗位能手、生产模范;下岗职工党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要敢于成为创业和再创业的模范……一句话,共产党员就是要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先锋战士。
三是当好文明风尚的示范员。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讲文明、讲科学、讲诚信、守纪律、风气正的社会。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形象,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他们的言行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风气的好坏。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当好文明风尚的示范员。要带头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用自己良好的“党德”和“官德”,带动民风,引导民风。要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用自己的文明言行教育子女、影响群众、带动社区。要带头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为树立文明新风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是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提高也很快。但由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限制、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加之人群中自身能力有强有弱,因此造成一部分人群生活困难。对于他们,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旁观者。关心群众疾苦,为百姓分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要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每一个党员都大有可为。比如,农村党员、企业党员可以通过开展联系困难户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城镇社区党员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类义务服务组织,为居民群众生活提供各种方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用爱心为低收入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五是当好利益关系的协调员。按照“公平正义”原则处理好各方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各种利益打交道。利益关系协调得好,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单位,和谐就能成为现实。反之,就会矛盾四起,和谐可望而不可即。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党员的作用不可少,需要党员当好利益的协调员——带头协调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为其他社会成员树立榜样。在处理物质利益关系时,要树
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时,要有宽阔的胸怀,要用真心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是当好矛盾的化解员。任何社会都有矛盾,有了矛盾并不可怕,怕的是得不到及时的化解。矛盾如果不能化解,势必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党员当好矛盾的化解员,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意义显而易见。党员要当好矛盾的化解员,首先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和风细雨地做好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和事态发展趋势,关键时刻还要挺身而出,自觉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
七是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党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员大多身在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多,了解的社情民意自然也多。因此,党员有义务也有条件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以便及时沟通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党员应当成为这个渠道的一个重要“部件”,或者说重要一环。这就需要广大党员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经常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将群众的呼声及时传达给党组织,为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情况。在当前,党员尤其要多与困难群众交朋友,并将他们的困难及时反映给党组织或有关部门。
八是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挥员。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挥员,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谐构建的成败。要当好指挥员,必须做到“三个改进”:一是改进领导方式,善于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规律性的工作;二是改进群众工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三是改进决策和执行方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共产党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还有两个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好。
一个是根本意识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宗旨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是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宗旨意识强,先进性意识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动力就强,反之则不然。因此,要当好“八大员”,首先要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当前,的确有一些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脑子里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比如只讲实惠而不讲奉献,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国家利益,甚至个别党员贪赃枉法、腐化堕落……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党员若丢弃了理想信念,就如同人丢失了灵魂,或为行尸走肉,或为人民所唾弃的硕鼠。因此,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努力践行对党的承诺,真正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
另一个是素质能力问题。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对于广大党员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况且,我们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这项伟业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各种本领。我们很难设想,一个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党员,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共产党员必须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熟练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尽展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