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公共安全问题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的众多问题。公共安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我国的公共安全问题长期重视管理而忽视科技问题,公共安全的保障急需新的科学技术注入,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就是顺应这个社会发展需求于2004年2月18日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为校属半实体研究机构,挂靠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系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的办公室和实体之一。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要体现国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和清华的特色及优势,包括: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学、城市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火灾与热安全、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电力安全、用电安全、公共安全检测与识别技术、公共安全政策与法律等。
目前中心共有研究人员60名,教授(研究员)3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0名,助理研究员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凝聚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学科群和各院系公共安全科技研究,涉及火灾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核安全、城市与建筑安全、环境安全、电力安全、公共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十四个科研实体,体现国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和清华的特色及优势。
经过几年发展,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众多进展,多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参与国家重大规划。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以其雄厚的研究基础、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服务于国家公共安全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以其研究成果支持国家重大灾难事件应对。2008年5月15日,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工物系袁宏永教授带领两名助手作为第一队支援队伍携带清华研发的便携式应急平台系统和应急地理信息系统,乘坐飞机紧急赶赴四川,协助公安特警和消防特勤开展抗震救援工作。从5月18日开始,工作小组经过努力,已陆续制作出十几张应急救灾专题图,为当地的抗震减灾工作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18日,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等看望了袁宏永教授一行,感谢清华大学所给予的支持。
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应急平台成套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设计制造与工程技术能力,为提高我国公共安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源头技术。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教授主持研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昆山市应急平台系统”获得了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项目一等奖。公共安全中心还在一些省、地、县及工业行业进行了试点,如北京市应急平台数字预案系统、2008年北京奥运场所数字化消防安全动态预案系统、黄石市公共安全数字应急预案与基础应急平台、北京CBD公共安全防控平台、昆山市玉山镇公共安全应急平台、中石 化西北指挥中心应急指挥系统、中石化塔河分公司数字预案与电缆安全监控系统等,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肯定与支持。2006年3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院士应邀前往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第30次学习会议做了题为“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的讲座。会议由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前胡总书记与范院士进行了简短而亲切的交谈,询问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成立的情况以及公共安全的涵盖范畴,指出公共安全事业很重要,一定要做好。2006月13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李仰哲一行莅临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李仰哲对清华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初步研发的国家应急平台系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建设国家级的、强有力的、高层次的公共安全科技支撑机构或基地,是“十 一五”期间应该重视和考虑的问题,应该纳入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国家应急体系同步建设,希望清华在国家应急体系的科技支撑建设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2007年9月3日,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陆俊华一行到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视察,陆俊华主任高度评价清华大学发展公共安全科教事业,认为公共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清华大学将公共安全作为主要方向很有前瞻性,清华大学有发展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很好的基础和条件,能够为国家公共安全科技和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篇:2012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2012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征集通知
“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成立于2008年8月8日,由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立,旨在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非物质文化研究与保护的水平。基金将通过支持研究项目,促进我国传统及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及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基金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原则,采取宏观引导、自主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支持的资助机制,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征集项目。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个层次,重点项目每年2-3个,每项8-10万元,一般项目每年8-10个,每项4-6万元。项目申报的主要范畴为传统服装服饰、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根据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议,2011新增招标项目6个,研究时间一年,经费额度8万。6个招标项目的方向是:生肖文化、“囍”文化、“福”文化、水墨文化、禅文化、书法文化。
2012项目征集和2011新增招标项目的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请申请者在截止日(以邮戳为准)前将纸质项目申请书寄到柒牌基金管理办公室,并提交项目申请书电子版。
柒牌基金的有关情况请参见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网站http://。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261室
邮政编码:100084电话:010-62798942
电子邮件:qipaijijin@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
2011年9月5日
第三篇: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条例(征求意见稿)》专题研讨会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条例(征求意见稿)》专题研讨会
2017年8月3日上午,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专题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国务院法制办7月21日发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因为通过这三年的PPP实践,可以说,PPP立法属于谁干谁辛苦的事,很不容易,所以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本身就是PPP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总体而言,我觉得条例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条例与我国之前的相关法规政策有较好的连贯性。我曾在2014年应邀参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特许经营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工作,是当时的三个核心专家之一(另两人分别是发展改革委法学博士处长和著名PPP咨询公司老总),结合我的相关经历和经验看,这次条例总体上沿用了原建设部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的特许经营法征求意见稿和主要以此为基础的国务院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征求意见稿等的框架,整体上有较好的连贯性,考虑了我国过去二三十年特别是过去三年相关实践所形成的惯例和经验教训,有助于实务的平稳过渡。
第二,条例巧妙地处理了一直备受关注的PPP协议性质问题。我比较认同刚才法制办刘处提到的做法,不去讨论整个协议是行政还是民事合同的问题,而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看具体的争议属于什么性质,分别遵循行政或民事途径去解决PPP中的争议。我觉得这是在目前已公布的行政诉讼法框架下,比较务实的争议解决方法。当然,法学界应继续就此问题研讨,在下一步出台PPP法时解决,目前想通过PPP条例解决,时间上来不及。
第三,条例强调了政府信用保障问题。这几年力推PPP,我觉得中央应该有一个目的是希望实现但还没有很好实现的是,真正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PPP项目中,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对PPP似乎并不十分感兴趣,外商参与也极少,更多的是央企和地方国企在主导。其实,业界特别是学术界在三年前就知道,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信用特别是换届后可能的违约,力推PPP就一定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国进民退。民企和外企(外企不参与还有其他更多原因)不积极参与PPP,除了民企自身的问题和融资难等问题,是因为民企最担心地方政府信用特别是换届以后的履约问题。条例在这方面有一定突破,多处提及政府的履约内容和保障,例如,第二十条提到“合作项目协议的履行,不受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政府有关部门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负责人变更的影响”。
当然,我觉得条例有些方面还可以再加强或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总的而言,条例太粗,三年PPP实践以来碰到的很多核心疑难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乎没有涉及或更为明确,如土地、产权、税收、会计,特别是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委之间的流程与协调,等等。如果说以前的法规政策文件没有涉及还情有可原,但近三年来这些问题已大量暴露,亟待明确,如果条例不涉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后的PPP实践依然还是会很麻烦,条例的作用也就大大降低。当然,我理解国务院法制办也很不容易,因为都涉及不同部委之间的协调,以及与现有更高层级的有关法律的协调,刚才刘处也解释了一些原因。
第二,条例几乎没有涉及国际PPP实践中的惯例融资做法,即项目融资,也没有涉及其它融资相关问题,如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直接介入权、二次融资等。这对长期合同本质的PPP项目的融资和运营期的风险分担是不利的。当然,这和我国金融体系相关,如果没有涉及,金融机构还是会倾向于过去那样躺着赚利息差(构成了利润的80%左右甚至更多),依赖于政府出函或可能形成政府债务的各种打擦边球做法,依赖于企业抵押担保而企业做不了几个项目,很难倒逼金融体系改革、能力建设、很难成熟和培养国际竞争力。
第三,条例没有体现鼓励PPP项目全过程集成的问题。现在大多数PPP投资者几乎都是短期思维,“重建设、轻运营”。我国政府一直强调打造具备全产业链集成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以利于“走出去”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另外,很多地方政府对PPP的理念没有理解透彻,还是沿用过去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思维和方法,例如不分项目类别,很多都是把设计做好,让社会资本就是施工,运营也还是地方国企干,没有鼓励和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有的甚至出现两个业主。其实,对有些项目,如果产出要求能否明确甚至定量,如电厂、水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政府不一定要过多干预过程,只要产出要求非常明确,如对一个电厂下面,明确要求,需要每天发多少电、电压是多少、停电时间不能超过多少、价格是多少?等等,至于投资者用什么设备、用什么技术、怎么干?政府就不必太多干预,应重点关注价格和监管产出要求,即主要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但是如果对于社会事业、公用事业等项目产出要求很难明确和监管的,政府就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
第四,条例虽然有提及动态调节(含调价)机制但强调不够或太简单,无法有效落实。例如,条例虽然提到了调价机制,但PPP项目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定价调价权是政府的,合同期那么长,不管政府和投资者及其咨询有多聪明,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十几二三十年的成本和价格和社会发展等,并把向使用者收费的价格写在合同中,故定价调价机制,更多只能是通过竞争和谈判后在协议中明确协议价格(如果是使用者支付)或影子价格(如果是政府支付),再加上动态的调节机制,这才是更合理的调节机制设计。举个例子,如果政府和投资者经过谈判在合同中约定,每个乘客坐一次一定里程地铁的协议价格是6元,但在特定阶段,政府规定投资者只能向乘客收2元票价(政府定价),则政府补贴4元(调节机制);如果政府规定向乘客收4元,则政府补贴2元;如果政府规定向乘客收8元,则投资者要返回政府2元。这就是比较简单但实用的定价调价机制,也避免了双方无法准确预测和干预政府定价权利甚至可能导致公众不满等的麻烦。
还有,调节机制中还应强调投资者的回报跟绩效关联的问题。我国这几年把可用性支付的概念给玩坏了,错误地认为,投资者把设施建成了,政府就得支付投资者,虽然运营期有按绩效付费的机制,但绩效关联的支付占比太低,不足以鼓励投资者真正重视长期质量和运营(这也是我国“重建设,轻运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可用性支付原则上应该是分摊到整个经营期的(当然,现实中可以根据项目类型和市场情况等妥协),然后再加上按绩效付费,这才是解决“重建设,轻运营”等短期目的的有效做法,这其实是对PPP内涵的正确理解问题。
第五,条例回避了各方一直诟病的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管理与协调问题。刚才有专家也提到过,如土地、税收、产权、会计、流程与监管等交叉管理与协调问题,特别是,国务院虽然已经明确传统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分别由发改委和财政部主管,但大家知道,这是很难区分的,条例在协调方面涉及太少或没有实质性涉及,使得条例的效用大大降低。特别是,条例虽然提到了监管,但地方政府现阶段对PPP项目的监管能力还严重不足,对公众极其重要的的食品和药品等的监管都不尽如意,对涉及面极广又非常专业的PPP项目的监管现在就要重视。之所以现在有些企业敢超低价中标,其实就是想利用合同的不完备和政府监管的不足而进行可能的投机。因此,监管非常重要。而且,除了PPP实施机构的监管和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还应考虑别的监管,如第三方监管特别是公众参与监管(更广义点,要有全过程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公众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条例虽有提到信息公开,但只是更多的强调公开PPP实施方案等,这是不足够的,因为合同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更为重要,而且合同肯定与不够具体的实施方案不同。因此,公开合同更重要(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和企业专利等真正商业机密)。如果不能公开合同,至少也要公开合同及附件中涉及的绩效指标和监管结果,以利于公众参与监管,包括监管政府、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等;还有,信息公开后各方该怎么办、整改结果如何?等等,相关条款有待进一步明晰或深化。
第六,条例虽然提及要评估采用PPP的“必要性、合理性”,但回避或不够强调物有所值理念。我同意前面有专家认为“回避物有所值不合适”的看法。我们知道,项目的各种交付模式各有优缺点,在特定阶段特定地方特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物有所值就是一种理念,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要比较公共项目各种交付模式的优缺点,然后采取最合适的模式。如果没有物有所值的理念,一刀切运动式都搞PPP,是不合适的,这恐怕也是导致这三年地方政府只重PPP的融资功能而不考虑管理机制创新和提高效率等的原因之一。当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缺少数据(其实不是没有数据,是没有政府部门或咨询机构等去分析整理数据,过去政府投资项目有大量审计数据),加上有关方的动机、能力甚至道德问题,目前不少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走形式,这不是物有所值理念的问题,而是物有所值评价方法特别是做物有所值评价的人的问题。因此,条例可以不必涉及具体物有所值评价方法,但强调物有所值理念是必须的,因为很多基层官员和业界从业人员也反映,真不理解为什么这个项目要用PPP,因为流程更复杂、成本比传统模式更高、质量和服务水平却并没有提高。
第四篇:公共安全
校园公共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除个人安全外,公共安全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个人、组织、国家乃至世界都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马加爵、药家鑫事故、甲流、非典疫情等等,多年来类似这样的公共安全事情在中国层出不穷,屡禁不绝。这些事件与建设和谐社会格格不入,更危害着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正确的处理好这些事件,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持续保持GDP年均9.8%的增长率,政治和社会大局稳定,公共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中国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并面临着新挑战。
1、自然灾害严重。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基本特征是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年均3亿多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2、事故灾难严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落后、非法开采、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的煤矿、交通、化学品等事故频发。近十几年来,年均各类事故死亡10万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年均近100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不断。
3、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中国发现,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严重;农村卫生发展滞后,传染病、慢性病和意外伤害并存;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重大疫情的不时出现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及严重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重大问题。
4、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问题以及各类经济纠纷等,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不断;二是刑事犯罪高发;三是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危及我国安宁,如西藏、新疆的打砸抢烧等暴力犯罪事件和东突恐怖活动等。
5、受到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明显增强,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力度空前加大。高风险的城市和不设防的农村并存,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
二、目前公共安全事件的新特点
1、时间呈多频次,空间呈多领域。
2、非传统的公共安全隐患已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威胁。
3、单体的突发事件极易被放大为群体的社会危机。
4、公共安全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
三、社会、经济背景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是社会矛盾和各种冲突以及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通过对一些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000美元~3000美元)这个区间,是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第二部分:校园公共安全
一、校园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1、学校公共安全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学校公共安全是以实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学校对学生生命安全的保障关系到社会稳定、家庭幸福和国家未来。因此,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来自于千家万户。学生的安全,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事情: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学校顺心,政府安心;学生不安全,家长伤心,学校闹心,政府烦心。学校的安全工作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校园的波动、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局面的颤动。校园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建设了一个和谐的校园,就为千家万户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校园都变成危险地带,社会也就难以和谐了。
2、学校公共安全事故现实问题严重令人担忧
据联合国专家统计分析,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约200万人,其中青少年儿童接近10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青少年儿童约8万人,其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约23人,是职业意外死亡率的4—5倍,我国每年死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学生高达数千人。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
3、国家领导和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公共安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鲜明指出“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中也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切实加强学校公共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在校学生身心安全。
4、学校公共安全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教者”也有“父母心”,这个“父母心”就是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的人文关怀,我认为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中我们也能体会出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现在学校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我想“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就是真正的“本”。学生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安全关爱是爱学生的基石与核心。学校没有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其它方面的关爱也难以落到实处。也就是说生命不保,又谈何教育呢!
5、学校公共安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要有两条生命线的支撑,那就是校园安全和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前,我们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只提“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是有欠缺的说法。一个学校,如果经常有学生受损伤的情况,教职工、学生经常受到人身安全的挑战,那教职工又怎能安心工作,学生又怎能安心学习呢?家长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这样的学校吗?答案肯定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下去,没有学生的学校,能叫真正的学校吗?更不用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了。
二、当前校园公共安全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学校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其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目前高校主要存在着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盗窃和诈骗、社会交往以及大学生自杀等重大安全隐患。从全国来看,大学生遭遇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逐年增多,大学生被抢劫、被伤害、被骗、被盗、被滋扰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情况与我们要实现的安全、文明、有序、和谐校园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学校公共安全事件的一般特点
突发性,危机发生时学校原有的发展格局突然被打破,使人们感到非常突然;
破坏性,危机会造成了学校的损失,这种损失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不确定性,人们很难判断危机是否会发生,也很难预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往往凭经验做出错误的预测;
紧迫性,危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对时间的把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危机事件管理的有效性;
信息不充分,危机破坏了学校原有的信息沟通渠道,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错综复杂又真伪并存;
资源严重缺乏,危机破坏了学校的常用和备用的资源配制秩序,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
四、高校公共安全事件的类型
学校公共场指的是供学校师生们使用的学习、用餐、休闲、娱乐、健身等场所。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根据公共安全事故的种类,我基本上将高校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八类:
1、交通事故。最著名的事件是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刚事件。2010年10月16日,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致重伤。
2、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2010年九月十七日,安徽水利水电的大三在校实习生,在合肥锻压集团实习时出现事故,被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3、校园暴力事故。2008年10月28 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大四学生付成励因为其女朋友的原因,用一把菜刀,结束了教授程春明的生命。
4、消防事故。2008年12月,上海市中山西路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602寝室内起火,大火迫使4名女生从阳台跳下,当场死亡。上海市公安局对外发布消息称,火灾事故初步判断原因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5、挤压、践踏事故。2010年10月9日,为了抢占座位复习备考,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数百名学生涌入通往图书馆自习室狭窄过道时,发生踩踏事故。
6、学生身心异常事故。2011年4月13日早上7点半左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学院数学系一名大一女生跳楼死亡,据称死者生前曾多次找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咨询过,曾向学校提出过休学请求,但一直未办理相关手续。
7、自然灾害事故。2007年,强台风“圣帕”袭击了福州大学城,导致上千名暑假留校和提前返校的大学生被洪水围困。
8、卫生事故。2009年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级新生军训期间出现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其中一名大一新生染甲流感后,病情恶化后送医,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第三部分:高校公共安全事故的危机处理
一、高校危机事件的特点
高校公共安全事件往往指公共性质的危机事件,它首先挑战的是学校领导者的领域,决策者的层次。一般来说,危机事件具有十个方面的明显特点:
一是不确定性; 二是演变迅速; 三无法照章办事;
四是信息不全,小道消息流行; 五是资源准备不足; 六是社会反响强烈; 七是人员反应较慢; 八是信息阻塞; 九是心理恐慌; 十是声誉受挫。
二、高校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1、时效原则。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必须迅速反应,立即采取有效积极回应措施,不可隐瞒、延误时机。
2、协调原则。高校危机事件发生,需要上下级及时沟通,互相支持与鼓励,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保持协调。
3、利益原则。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必须遵循“利取其大,弊取其小”的决策准则,努力化害为益。
4、透明原则。让全体成员了解事件的真相,切忌隐瞒实情,逃避责任。
三、高校危机管理的有效措施
1、减少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
2、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
3、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
4、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四、高校危机管理的理论模式
根据高校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1、危机防范。危机防范、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危机发生后的处理。组建组织内部危机管理小组;强化危机意识,观察发现危机前兆,分析预计危机情境;组织要从危机征兆中透视组织存在的危机,并引起高度重视,预先制定科学而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进行危机管理的模拟训练。
2、危机处理
危机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冷静下来,采取有效的措施,隔离危机。不让事态继续蔓延,并迅速找出危机发生的原因。其次,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应变计划。再者,要想取得长远利益,组织在控制危机时就应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组织的短期利益。最后,随机应变。
3、危机总结。
第一、调查。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和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的调查;第二、评价。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内容、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三、整改。对危机旁及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
第五篇: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
【背景材料】
近年来,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城市安全是其中之一。太平盛世是百姓心中的理想境界。只有太平未必就是盛世,然而盛世必须是太平的。否则,即使“食有鱼”、“行有车”了,但说不定哪天这“鱼”或“车”就被一场突发事故给毁了,也难称真正的好日子。
政府要抓经济,然而城市公共安全也要抓,也要抓紧抓好。城市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如果说城市公共安全就是民生工程,那么人民群众对城市安全的满意度也正是检验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
【范文】
多措并举确保公共安全 齐心协力推动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指出:“让人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政府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公共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人民安居乐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人民乐享发展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势在必行。
政府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者,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在调集资源、组织力量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保障公共安全建设中,也应当承担起责任,发挥好作用。
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硬件保障。近年来,我国生产、卫生、交通等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和保障不及时造成的,这就在无法控制的天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祸的因素,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牵涉面广、投资量大、收益小,因此,政府不但应在财政预算及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同时还应有效调集、调控社会资源,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安全事故防范的屏障。
各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还要做好企业的安全能力建设。要鼓励和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在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竞争压力,或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都不到位,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适当扶持,增加投入。同时要求或帮助企业做好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
公共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健全、完善、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建设。政府既要强化自身公共安全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职能,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尊重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利,为社会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到对于群众和媒体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及时反馈、妥善处理。
公共安全建设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它由诸多方面组成,由多种力量维系,由多个体系保障,绝非一人一时之力可达成。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将公共安全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始终紧抓和重点建设的工作进行下去,我们的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