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管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市管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肇组公字[2011]48号
经中共肇庆市委常委会研究,谢志诚、李永青同志拟提拔任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市委颁发的《肇庆市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肇发[2005]2号)的规定,现予公示,征求党员、群众和单位的意见。谢志诚,男,1958年4月出生,籍贯、出生地:广东鼎湖,省委党校函授大专,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拟任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为第一副主席人选。
李永青,男,1968年6月出生,籍贯、出生地:广东郁南,省委党校函授本科,1986年11月参加工作,199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市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拟任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人选。
在公示期限内,个人和单位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的提倡签署或自报本人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
公示时间7天。受理单位:中共肇庆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举报中心,地址:肇庆市天宁北路80号,邮政编码:526040,电话: 12380、2287795,举报网站:。
中共肇庆市委组织部
2011年8月22日
第二篇:干部任前公示
干部任前公示
根据工作需要,经组织考察和县委研究,王充拟任莒南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副科级);朱波拟任莒南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副科级);庄新强拟任莒南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副科级)。为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王充,女,1986年04月生,山东济宁人,全日制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2012年08月参加工作,2011年05月入党,现任莒南经济开发区干部。
朱波,男,1986年01月生,江苏赣榆人,全日制研究生(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12年08月参加工作,2006年05月入党,现任莒南经济开发区干部。
庄新强,男,1988年02月生,山东莒县人,全日制研究生(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2年08月参加工作,2008年05月入党,现任莒南经济开发区干部。
公示期限:2014年2月23日——2014年3月1日(公休日有人值班)
接访地点:县委组织部干部一科
联系电话:7212548
电话值班时间: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
中共莒南县委组织部
2014年2月23日
第三篇:干部任前公示
干部任前公示
因分厂工作需要,经职工民主测评、厂长提名、分厂党政工联席办公会议讨论确定,拟聘任以下领导干部:
李卫平,男,1967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现任水泥分厂制成车间维修组组长,拟任水泥分厂制成车间主任助理职务。
王增生,男,1969年6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现任水泥分厂烧成车间维修组组长,拟任水泥分厂烧成车间主任助理职务。
根据林钢《关于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暂行规定》要求,现予以任前公示,公示期7天,从2005年3月3日起至2005年3月9日止。联系电话:6588713
***
林钢水泥分厂
二○○五年三月三日
第四篇:江山市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江山市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江示[2009]2号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王向华等19位同志拟提任领导职务,根据市委发[2000]2号文件规定,现予以公示。
公示对象如有政治思想品德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在公示期限内,干部群众均可通过真实署名信件、来访向市委组织部反映(联系电话:4026636,***,619180)。
本公示期限为7天,从公示之日算起。
附:公示对象基本情况
中共江山市委组织部
2009年4月2日
公示对象基本情况
(按姓名笔划排序)
第五篇: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任前公示制度,是指将经过镇党委会讨论确定的拟提拔或调整的镇管领导干部人选的有关情况,通过相应媒体,在一定的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再正式实施任用的制度。
一、公示对象
⒈各机关单位副职提任正职的领导干部;
⒉各机关单位新提任的副职领导干部;
⒊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4.非领导职务改任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
5.镇党委认为需要其他公示的领导干部。
二、公示方式
⒈镇党委会议讨论通过后,将公示干部的现任职务、拟任职务、自然情况等在镇政府、各机关单位、各村进行公示,为了便于受理群众意见,设立公开电话。
⒉公示时间为七天。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及个人均可以对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或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口头、书面或通过监督电话等形式反映或举报。
⒊公示期间,镇政府要对群众来信、来访、电话反映的情况,进行不失原意的归纳整理。对其中构成影响任职的情况派专人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或相关部门联合调查,并将调查核实结论作为能否正式任职的重要依据。
⒋举报单位或个人有权要求为其保守秘密,对泄漏来信、来访、来电者姓名及反映情况内容的,要追究其责任。
⒌任职公示的干部对举报人有打击报复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做严肃处理。
三、公示结果使用
公示期满后,如果群众意见较多,经过组织考察确有问题的,取消任职资格;如果未发现有影响任职问题的,将正式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