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关系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基本属性及意义。
案例:上海申博办申请2010年世界博览会
第二章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公共关系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21世纪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案例:子产不毁乡校
第三章
简述公共关系部门的作用。
运用公共关系基本礼仪规范进行自我训练。
案例:“炉边谈话”见奇效
第四章
以自己的身份、经历为例,列出你曾经是哪些组织、哪几种类别的公众。
如果你是一家商场的顾客公众,请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谈谈该商场如何做才能使你满意。
第五章
请解释组织公共关系状况等级“3A34”、“4B33”、“6C35”、“6D42”、“8E-31”的内涵。请根据你对“海尔集团”的了解,对它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进行分解及量化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对“海尔”的公共关系状态、形象目标进行模拟性的“公共关系状态等级”综合评定。
案例:粒粒瓜子寄深情
第六章
请回忆并画出“丰田”、“奔驰”、“中央电视台”的标识,并加以点评。
请为你所在的组织写一篇《前景宣言》
第七章
试分析阐述网络时代公众传播的新变化。
阐述公共关系新闻传播在组织公共关系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案例: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八章
公共关系协调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
危机处理
第九章
请举例说明公共关系调查时共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工作。
请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其中应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问题,并附上封面信和指导语。
第十章
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是什么?
公共关系实施控制对象有哪些?
案例:精工表公关巧实施奥运会扬名效果佳
第二篇:经济学公共关系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适度效果论
3、建设性公共关系
4、企业精神
5、晕轮效应
6、魔弹论
7、名片效应
8、企业精神
9、人际传播
10、公益广告
11、副语言
12、逆反心理
13、媒介关系
14、企业文化
15、公益性组织
16、心理定势
17、标准色
18、有限效果轮
二、问答题或案例分析:
1、试论述公关广告的时机和场合策略
2、什么是内部公共关系?请结合单位实际谈谈对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目标的理解。
3、根据组织的形象地位图,就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向提出建议。
4、在公关史上,为什么称巴纳姆时期是一个不光彩时期,现阶段类似巴纳姆的行为时有发生,请举例说明。
5、结合实际谈谈谈判技巧
6、试论述公共关系广告的目标定位
7、什么是公众?公众的特点是什么?
8、简述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原则
9、简述组织传播的要求
10、什么是公关文书?它有哪些特点?
11、简述人际传播的要求和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12、危机处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13、简述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14、简述现代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三、其他:
1、公共关系的构成2、公共关系的目标
3、公共关系的职能
4、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
5、公文写作的要求
6、礼仪的基本做法
7、公共关系传播理论
8、建立信誉的原则
9、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10、什么是平衡沟通理论
11、社会赞助的类型
12、沟通障碍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社交场合对服饰的基本要求
13、公共关系部的特点
14、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
15、公共关系人员在宣传时应注意的事项
16、公共关系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17、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
18、委婉语言的特点
19、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含义
20、TPO原则
第三篇:公共关系策划复习提纲
《公关关系策划学》考试范围
题型:1.简答题(5*10=50)
2.论述题(2*15=30)
3.案例分析题(1*20=20)
第一章
1.公关策划和广告的区别
2.公关策划的原则
3.公关策划的内容(包含比较多的方面)
第二章
1.公关策划的实际步骤
2.六步骤的策划程序
第四章
1.公关调查的内容
2.公关调查的程序
第五章
1.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的区别于联系
2.公关广告传播的策略
第六章
1.新闻策划和广告的区别
2.公关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
3.新闻创意的方式
4.新闻策划的程序
第八章
1.营销公关的作用、任务及优势
2.营销公关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1.公关危机的类型
2.公关危机的处理原则
3.公关危机处理的策划程序(主要侧重危机处理的措施的五步曲)
PS:第三章和第七章不在考试的范围
第四篇:公共关系(本站推荐)
关于文秘901毕业聚会的活动策划方案
文秘901
童连文
活动主题:“和大学说再见,不和你道别”——文秘901班毕业系列活动策划
距离毕业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旨在为班级同学服务到最后一刻,为大家带来最难忘最快乐的一个月时光,班委会群策群力,发挥最后的一丝光与热。初步提出的毕业系列活动策划,小女笔拙,还有些不成熟,敬请各位同学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创造我们的回忆。
活动一:文秘901班毕业活动策划
时间:2011年11月5日 地点:水上公园 流程:
1.毕业活动开启(启动人:班长陶蒙蒙)2.班导师致辞(孙老师)3.默契大考验
4.班级演唱会-----对歌和演唱(负责人:文艺委员万晶晶)5.浩荡毕业叫(暂时保密)
6.我们,在一起(演唱毕业快乐歌)
7.游戏开展(游戏内容暂时保密)8.毕业留言 主持人:陶蒙蒙
负责人:全体班干部 总负责人:陶蒙蒙
活动二:文秘901班壮士出征宴
时间:2011年11月5日
地点:(学校附近饭店)待定
活动介绍:这次我们可以尽情地喝,尽情地笑,尽情地拥抱。这是我们大学的最后一次班级大聚会,让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表白的表白,该敬酒的敬酒,该拥抱的拥抱,该交杯的交杯,该订婚的订婚。其他人也别闲着,全部自罚三杯。
工作人员安排:
食物购置组:组长—王卫霞
组员:朱姹、董文迪、姚倩、童连文、李荣星、张丽嘉 酒水准备组:组长----藏噶 组员:文秘班全体男生
文艺节目组:组长----贾亚梅、杨扬
组员:王泽盼、张少丽、周妍、袁美萍、王悦 资金储备组:陶蒙蒙
组员:李露、王亚俊
活动游戏安排组:马金娇、孟安宁、洪美琪、唐亚玲、魏蔚 活动原则:自愿原则
第五篇: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在当前大学生品格形成教育的“自教育”“自组织”状态下,出于有社会应用目的而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还具有塑造大学生品格的正向作用和功能。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人际互动及社会合作品格的形成,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对大学生生活哲学观的形成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大学生;影响。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公关主体运用媒体等传播手段,与公关客体建立一种沟通、理解与合作的关系,它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手段、过程和功能。公共关系学就是研究、讲述公共关系相关理论、方法与技巧的一门学科,大学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综合性和实践综合性相结合的学科,开设该学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与公共关系学相关的理论、实务及其特点有所掌握,并熟悉有关的公关技巧。因此,这门学科对学习者的影响一般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全方位性的特点。在社会进入多元化、全球化和务实性的历史时期,为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一些高校在相关专业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经过一定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发现,本来出于有社会应用目的开设公共关系学,在社会转型的不均衡时期,在大学生品格形成教育的“自教育”“自组织”状态下,还具有塑造大学生品格的作用和功能。相关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其人生品格和价值观念都可发生显著的具有正向意义的变化。
一、对大学生人际互动及社会合作的影响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专业化,人类个体不可能绝对的全能的应付一切,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或个人打交道、相交往,我们要么会对别人的语言做出反应;要么会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回应,就是社会中人际的交往与互动;我们要么在沟通中理解和帮助别人,要么在沟通中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帮助,这就是社会合作。在21 世纪,人类越来越认识到互动和合作对于人类个体生存,乃至整个社会世界存在重要性和作用。一个合作和相容的环境已成为社会交往中人们普遍向往的境界。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合作和合作意识,才使社会形成成为可能。
那么,合作是怎样创建和获得的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合作的愿望。而罗尔斯认为,合作状态得以形成的关键在于,环境中的每一个参与行动者有一种友善、尊重的理念。尊重能带来合作,合作能带来发展和共赢已成为社
会的普遍共识。因此,培养学生合作与尊重的意识和品格,不仅是事关新一代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整个民族素养和文化内涵的问题。而合作是公共关系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增强合作意识是公共关系的一个价值取向。在公共关系学中,有许多关于社会活动中的礼仪知识,从社会的角度讲,它们就是在向人们传授在社会互动和交往中,如何与别人互动,如何获取别人的理解、帮助、合作与尊重。如形象礼仪、会见礼仪、商务活动礼仪、应聘礼仪等,这些知识既有关于公关理论的,也有关于公关实务和技巧的,通过学习,特别是关于实务和技巧的学习,如课堂演练中,与师生恰当的注视礼仪、同学互相模拟引介中的介绍礼仪等,都让学生从互动和合作的实践中获得了真实的尊重体验,特别是在介绍礼仪的模拟中,同学们一般会以中肯、得体、相容的话语给对方以尊重和善意的评价。在诸如此类的公关礼仪的理论学习和实务案例分析中,学生一般都处在尊重和宽容的“场”效应的体验之中,长时的熏陶必定会触及品格感悟的深处,对尊重与合作也会有新的认同。
观察发现,经过诸多社会活动礼仪知识的学习和模拟,学生一般都会在人际交往上发生一些实际的变化,学会对团体的每一位成员给予不在场状态下的善意、尊重的评价。并形成一些较为稳定的社交尊重和合作的习惯、方法及品质,他们最大的体会是,有尊严而快乐的生活是在社会合作中实现的,每个人的协调生活都应以尊重别人的生活为前提。
二、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影响
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观的基本表现特点是倾向自主择业,即对职业类型的选择,这既是对人的选择权的尊重,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真正的大学生职业观,不能单纯的表现为择业观和就业观。它应是大学生对人生问题(职业)的根本看法,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缩影和局部。
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对公关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学习者往往会把对具体职业类型的关注,转化为对具有“泛职业”特点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真诚敬重和追求上。这些正好与现实的职业环境相符合,那就是用人单位如企业的择才标准,正在转向看重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综合素质上。公关课程中有许多公关实务的案例,这些案例包含着相关公关广告活动策划、实施的全过程,透过实践研究发现,在学习这些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学生无不一次次的为这些新颖、完美的公关活动所称奇,由此也会研究、体会这些活动的策划、实施过程中的细微之处、关键之点、创新之处和系列环节。长期下来,学生在解决课堂上老师设计的有关公关活动问题案例时,也能以认真、务实和创新的态度思考来策划、思考这些公关案例,力求自己的公关策划在实施环节上能达
到尽可能的完美、细致,争取能成为最富有创新特点的“最佳”案例。有些学生还能考虑到可能变化的形势和情况,对公关问题设计多种可能的预案,或对原方案做出修正及调整的策划考虑。
透过对许多经典公关策划案例的实践分析,学生们往往会对案例中当事公关主体的真诚、费心、细致的“策划”精神和业绩所感动,这种对职业的忠诚和敬业作风,必然会对学生的职业品格产生迁移和促进作用。每次公关案例分析课程结束时,学生一般会产生诸如“干好一件事情真不容易”、“干什么事情都要用心费力”的感慨。与此相适应,他们的职业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来等待“对口”的职业,而是以创新的精神和敬业的精神去“用心”地干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
通常认为,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富有创新特点的艺术。原因就在于,为了达到好的公关效果,在公关策划的过程中需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务实的精神,在公关策划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有认真、扎实的品格。透过公关理论、实务的学习,大学生对“做好一件事情”、“干好一份工作”一般会有更切实的体会。那就是“干什么差事”都需要用心认真和务实创新的人生品格。
三、对大学生生活哲学观的影响
虽然说“人应该怎样生活”是一个久远而又普通的哲学命题,但是,先贤们还是认为,生活中有哲学;生活需要哲学。生活在社会世界的人们,没有一定的生活哲学观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在知识与繁华、浮躁相伴充斥的时代更是如此。公关理论与实务的学习,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哲学观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公关专题活动和危机公关越来越成为公共关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关专题活动是社会某一组织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以某一主题而策划和进行的公关活动,有许多种类型,如庆典、新闻发布、开放日等。而危机公关,是指在某种与组织或公关主体形象有关的危机事件中,所开展的旨在挽救组织或公关主体形象和声誉的公关活动。各类公关专题活动的目的一般在于提升公关主体的形象和影响,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组织或公关主体都会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公关活动,对外扩大影响,对内增强凝聚力。办好此类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很好的公关策划环节。为此,公关人员既需要考虑到事前事后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又需要设计整个过程的整个流程和程序。如庆典活动,策划者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包括5 个大环节和超过20 个环节的小细节。每次在分析诸如此类的,各个具体的公关专题活动经典策划案例时,学生都会为策划的周全和完美而赞叹,通过对公关专题活动的学习,学生就会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他们认为,做事就是做人,做事必须周全。
危机公关简单的说就是针对具体的突发性危机事件而展开的公关活动,此类危机事件往往具有时机突发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同时还会对组织和公关主体造成精神和物质的严重损害,如处理不当,必然会产生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危机。引导学生分析这类危机事件,可以发现,除自然或地地质原因外,尽管事件的原因是千差万别,但是,组织或公关主体的个人及集体的主观因素往往是导致事件的直接原因,如管理者的觉察性、组织的信息畅通性、内外联系和沟通性、责任明确性、成员的积极性等。通过对危机公关活动的学习,学生也会以认真务实的态度考虑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相关事务。他们认为,无论自己在社会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要认真细心地干好与自己社会角色相对应的事情,因为,任何主观的疏忽都会给组织和自身带来声誉和信用危机,甚至会对社会带来损害。因为,做事体现做人,细节决定成败。
总之,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扩招后的高校因种种“力不从心”的原因,在学生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专业知识、轻品格培养”的不均衡现象,公关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大学生感应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机会,并能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产生影响。透过研究发现,公共关系学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互动及合作观念、社会职业观、生活哲学观等社会品格的形成,有着一定的正向意义的形塑和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福民.论日常生活哲学的内在价值[J].三明学院学报,2010,(2).[2]李文阁.我们应该怎样生活[J].学术研究,2010,(1).[3]黄渊基.生活价值的哲学审视[J].文史博览,2009,(12)
[4]付国辉.情感在生产劳动中的歧视[J].三江论坛,2007,(8).[5]梁迪等.略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作用[J].经济师,2007,(5).[6]贾义宝.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理论月刊,2009,(8).[7]金升霞.大学生品格教育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公共关系与形象塑造结
课论文
公共关系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成型09-2班
学号: 0961105226姓名: 蒙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