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7: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遵守情况,我们小组于11月6日至10日,就社会公德缺失这一现象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57.4%的人对今世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有思想,文化,但缺乏行动”,只有17.9%的人认为大学生“思维素质好,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的好,对基本的公德举动以及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方面还有待提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这五个词,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所以,我们针对这五个方面分别

做了调查

一.文明礼貌

大学生本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可是如今部分大学生斯文不再,“失礼”现象屡见不鲜: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有的大学生情侣在教室里旁若无人、举止亲昵;有的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有的大学生不知道在餐桌上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有的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有的大学生称呼他人一向只会说“你”、“喂”、“哎”„„

二.助人为乐

1.假如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您会主动提供帮助吗?

A.会37.4%B.不会62.6%

原因分析

★会的原因:

老人需要帮助,出于同情心;

如果别人不去,自己才会去;

这是社会公德啊。

★不会的原因:

怕被敲诈, 害怕惹麻烦。

赶时间

老人面目不善就不帮;

: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然而,当助人为乐者被周围的人看成是“傻瓜”、“精神病”并陷入深深的孤独时,究竟衬托出助人为乐者的高尚,还是现代人精神的贫困和道德水平的整体下滑?

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上助人为乐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似乎早已将助人为乐这类依稀的字眼抛在了脑后。常常遭遇助人不讨好的尴尬,做了好事反而被人当成“傻冒”,甚至被人认为另有所图。不得不问,助人为乐的时代真的在人情淡漠中,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吗?

毋庸讳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抬头,确实有不少人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在他们看来,助人为乐过时了,只有金钱,只有个人舒服快活,才是他们追逐的唯一目标。正是在这种思想冲击下,助人为乐等很多传统美德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逐渐弱化,在善恶的交锋中,向善者的身影显得孤立而落寞。

三.爱护公物

一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四.保护环境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大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却没有相应高涨

1. 在游乐场合踏过草坪吗?

是70%否 30%

原因分析

★是的原因

看到大家都在上面玩

没看到明显禁止令

★否的原因

草也是有生命的有人在看守,要罚钱的五.遵纪守法

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除了对“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比较满意外,其他几个法律概念都存在同学们主观臆断的理解。同学们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比如题七,对于“法律至上”,生活中往往想到的就是任何人要守法,这是法律权威的体现,也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来,每个人没有特权的遵守法律可能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是普通人或者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这样认识的。您曾经以翻越马路中间栅栏的方式横穿马路吗?

调查结果

是73.3%否 26.7%

原因分析

★是的原因

不敢

遵守交通规则

★否的原因

车辆比较少

赶时间

看见有人过,就跟着过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创造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不但要学好文化知识,还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便更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应做到:

一、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做为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因为道德建设离不开这些优良传统。

三、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因为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应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到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之中。

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因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六、多参加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会得到熏陶,精神生活会得到充实,道德境界会得到升华。

指导老师:靖国华

班级:投资1021

小组成员:徐霞爱 章成依陈艳 周晶

吴世晶 郑佳佳

资料收集:徐遐爱 章成依

ppt制作:陈艳

ppt演讲:周晶

调查报告:吴世晶 郑佳佳

第二篇: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遵守情况,我们小组于11月6日至10日,就社会公德缺失这一现象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57.4%的人对今世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有思想,文化,但缺乏行动”,只有17.9%的人认为大学生“思维素质好,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的好,对基本的公德举动以及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方面还有待提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这五个词,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所以,我们针对这五个方面分别 做了调查

一.文明礼貌

大学生本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可是如今部分大学生斯文不再,“失礼”现象屡见不鲜: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有的大学生情侣在教室里旁若无人、举止亲昵;有的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有的大学生不知道在餐桌上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有的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有的大学生称呼他人一向只会说“你”、“喂”、“哎”……

二.助人为乐

1.假如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您会主动提供帮助吗?

A.会 37.4% B.不会62.6% 原因分析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会的原因:

老人需要帮助,出于同情心;

如果别人不去,自己才会去;

这是社会公德啊。

★不会的原因:

怕被敲诈, 害怕惹麻烦。

赶时间

老人面目不善就不帮;

: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然而,当助人为乐者被周围的人看成是“傻瓜”、“精神病”并陷入深深的孤独时,究竟衬托出助人为乐者的高尚,还是现代人精神的贫困和道德水平的整体下滑?

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上助人为乐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似乎早已将助人为乐这类依稀的字眼抛在了脑后。常常遭遇助人不讨好的尴尬,做了好事反而被人当成“傻冒”,甚至被人认为另有所图。不得不问,助人为乐的时代真的在人情淡漠中,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吗?

毋庸讳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抬头,确实有不少人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在他们看来,助人为乐过时了,只有金钱,只有个人舒服快活,才是他们追逐的唯一目标。正是在这种思想冲击下,助人为乐等很多传统美德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逐渐弱化,在善恶的交锋中,向善者的身影显得孤立而落寞。

三.爱护公物

一说起爱护公物,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因为类似“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说上几条。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同学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窗;户外运动中弄坏了校园里 的公共桌椅、栏杆和垃圾桶;课桌椅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你有没有想过,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行为都对公物造成了损坏,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从来也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公物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

四.保护环境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大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却没有相应高涨 1. 在游乐场合踏过草坪吗?

是70% 否 30% 原因分析 ★ 是的原因

看到大家都在上面玩

没看到明显禁止令 ★ 否的原因

草也是有生命的有人在看守,要罚钱的

五.遵纪守法

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除了对“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比较满意外,其他几个法律概念都存在同学们主观臆断的理解。同学们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比如题七,对于“法律至上”,生活中往往想到的就是任何人要守法,这是法律权威的体现,也--------------------------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来,每个人没有特权的遵守法律可能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是普通人或者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这样认识的。您曾经以翻越马路中间栅栏的方式横穿马路吗? 调查结果

是73.3% 否 26.7% 原因分析

★ 是的原因

不敢

遵守交通规则

★否的原因

车辆比较少

赶时间

看见有人过,就跟着过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创造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不但要学好文化知识,还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便更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应做到:

一、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做为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因为道德建设离不开这些优良传统。

三、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因为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应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到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之中。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因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六、多参加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会得到熏陶,精神生活会得到充实,道德境界会得到升华。

指导老师:靖国华

班级:投资1021 小组成员:徐霞爱 章成依

陈艳 周晶

吴世晶 郑佳佳

资料收集:徐遐爱 章成依

ppt制作:陈艳 ppt演讲:周晶

调查报告:吴世晶 郑佳佳

--------------------------精品

文档-------

第三篇:敬老、爱老——社会公德现象调查报告

敬老、爱老——社会公德现象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敬老爱老助老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敬老爱老的事例层出不穷,古代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的故事。今天有“背着爸爸上学”的李勇。甘肃宁县一个叫李勇的孩子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坚持背着父亲去上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已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但是,人们常把尊敬老人挂在嘴边,可是能做到在社会上或是在家庭中都尊敬老人的人又有多少呢?我国从1999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了赡养老人的责任仍然是以家庭为主,也决定了如今的青少年将来有义不容辞的养老责任,但从现代的敬老文化现状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青少年在言论中赞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年人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少有体现,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正在渐渐被淡化。常常听说某某人在路上救了一位老人,某某人又为老人做了什么好事,书上也常常写道要乐于助人,特别是老人。可真正能这样做的有多少人呢?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敬老爱老的行为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这有悖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利于我国将来的发展。

二、调查目的,方法及对象

为了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好的发展,人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得到提升,敬老爱老就更应该受到重视,这样老年人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对他们年轻时所作的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发展。要清楚敬老爱老的社会公德现象,于是我们小组对社会上的人进行了一次访问调查。

本次调查实行不记名制的调查,通过网上填写问卷与现场访问的方法相结合,对40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阶段的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包括高中以下,大中专及本科以上,其中男女比例基本上为1:1。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不少人对“敬老爱老”的认识存在误区

当问到在你看来怎样才是尽到孝道,超62.5%的被调查者认为让老人吃好穿好住好才是尽孝;12.5%的人认为是对老人言听计从;20%的人认为应该好好学习,成为老人的骄傲;剩下的人则认为其他方面。由此看来,不少人对“敬老爱老”存在错误的认识,尽孝最主要的是长陪老人聊天,使他们不感到寂寞,不仅仅要让老人吃好穿好住好。记得有一年的春晚,有着这样一个小品,讲述的是一个老人,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常常不在家,老人就感到非常寂寞。为了使子女能过陪她过一次年,他就装病,终于得偿所愿的故事。这则小品发人深思,如今的社会虽然发达,但在无形间隔阂了人们的关系,特别是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常常感到孤独,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病。

2、不少人认为社会上的确存在很多不尊老爱老的现象

当被问到是否认为身边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敬老爱老的现象时候,82.50%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的确存在越来越多的不敬老爱老的现象,由此可见,不少人也发觉了这社会的确存在着这种现状,较多数人对这种不好的现象还是予以了关

注。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尊重老人的现象,譬如,辱骂老人,与老人争吵,不肯赡养老人等等。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篇帖子,2011年2月25日中午12:56,发帖者乘公交车到重庆城南亚核厂,刚到这里下车,后面一位7旬老人也跟着下车。被车门夹住了全身,老人对司机轻轻说了一声:“你没看见我要下车吗?”但司机不但没给老人道歉却破口大骂老人老不死,还说出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这,仅仅是万千世界的一个事小而已,像这样的事情其实随时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能发现,能留意的不多。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人还是留意这种现象的。

3、敬老爱老行为会相互影响

调查结果还显示,95%以上的人会受到身边敬老爱老行为的影响。敬老爱老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一种道德风尚,调查表明,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身边出现的敬老爱老的行为越多,他们就会从无形中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而会出于本能地注意敬老爱老。

调查中有那么一个问题:你有参加过义务的敬老爱老活动吗?而被调查者的回答结果如下:有32.50%的人有参加过敬老爱的活动。然而,更多的人是没有参加过或者想去而没有机会去,没有人不愿意参加。这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人是真的不关爱老年人的,他们只是缺少平台、缺少时间、缺少机会。

4、平时生活中的敬老爱老行为

我看过一个电视广告,一位手里提着很多东西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站在座位旁边,后面一个坐着的人说前面的人,你起来给老奶奶让个座。坐在前面的人说,你自己为什么不让。后面的人说,你离着近嘛。前面的人说你离着也不远呀。两个人争来争去,就是没有人起来给老奶奶让座。结果最后是另外一个人给老奶奶让了座。广告语是:让座本来没有那么麻烦。我就不理解,让座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在具体生活中操作起来会有困难,人们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而调查表明,有57.50%的人会在公交车上或者排队时主动谦让老年人,而有37.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只有剩下的5%不会让座。也许,公交车让座这类情况是公共场合下最容易被人评论,被人目睹的行为,而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对于在公共场合谦让老年人的举动是予以肯定的。一个年纪大的人总会希望别人多点与他聊天,关于青年人有没有经常主动与老年人聊天这个问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57.5%的人表示不会主动与他们聊天,只有42.5%是会主动与老年人聊天,可见,多数人与老年人主动交谈的时候不是很多。

而当问到逛街时,遇到行乞的老人,你会怎么做?只有50%的被调查者会给钱,而42.5%的人会不理不睬,还有7.5%的人会绕道而行。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的人不会对行乞的老人有所表示。也许是当今社会乞讨的人实在太多,人们已经麻木了或者不相信了。但人们对乞讨的老人缺乏爱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5、赡养老人时的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在赡养老人方面,经济是主要原因。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收入低,经济压力过大,特别是伊利费用高,难以承担;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工作很忙,还要照顾孩子,再赡养老人就有些忙不过来;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当被问到政府在赡养老人方面应该有何作为时?多数人觉得应当给予老人经济上的帮助,一部分人觉得应该多组织一些老年人娱乐的活动。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主体,而是家庭欧美国家主要依靠社会。欧美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社会福利高,因此,家庭在赡养老人方面起到的作用很小。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家庭子女在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老人病。又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国家在赡养老人方面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不少有关尊老爱老问题的存在,在此,就提出我们的一点建议:

1、赋予敬老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不懂孝道,又怎么能要求他会有其他的道德呢!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尚不知尽孝,又怎能期待他尊敬其他的老年人,又怎么会为国家民族尽忠呢?

2、对于有没有参加过敬老爱老活动这问题,更多的人是没有时间或者想去而没有机会去。因此,学校及社会方面应加强对学生敬老爱老的思想教育,并且给学生提供机会,例如组织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让同学们表演节目,帮助老人们打扫房间,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让同学们主动意识到敬老爱老的重要性。

3、青少年与老年人之间普遍存在代沟,因此,家庭与学校教育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输经常与老年人沟通的思想,而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记得有一则广告,故事中孩子看见母亲为自己的外婆倒水洗脚,外婆说:“忙了一天,歇会吧。”母亲说:“妈,我不累,烫烫脚对您有好处。”之后,当妈妈回到孩子的房间去给他读故事时,看见孩子端着一大盆洗脚水,并说:“妈妈,洗脚。”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便是这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4、应该大力发挥舆论的作用,对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不尊老爱老的行为予以报道和指责,对尊老爱老的行为给予奖励,赞扬,在人们心中树立起警示碑,让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2006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叫林秀贞的普通农妇,然而却30年如一日,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当时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大。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正是媒体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普通人,然而他们做的不普通的事又让我们感动不已。

五、总结

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比自己的长辈接受了更多更新鲜的事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思维方式和以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在他们的年代可能能点上煤油灯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而如今我们的身边是各式的节能灯、日光灯、白炽灯„„在他们的年代,是粗布衣裤;而如今的我们追求名牌,时尚与个性张扬。在他们的年代,每天只是盼着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如今我们要求绿色食品,追求合理膳食。面对这诸多不同,大多数人在与老年人相处出现矛盾时会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顺从他们。“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这是出于圣经旧约中《约伯记》的一句至理名言。圣经告诉我们,每一位老者都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宝藏,那是在经历过无数艰辛苦难而磨炼出的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正像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一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应该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与老年人的代沟问题。有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

年人口已达到1亿5989万,占总人口的12%,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来势迅猛,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安排和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

一。因此倡导敬老文化也就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老龄化社会更需要孝道,更需要去社会形成敬老爱老风尚。

第四篇: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社会公德问题

调查时间:4月29日——5月1日

调查对象:社会所有人员

调查类型:问卷调查形式

调查地点:

社会公德(social ethics;social morals)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秩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这5个方面。我们小组就这5个方面做了问卷调查并作出以下报告:

本次社会公德问卷调查我们第五小组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为98.1%。其中男士52份,占50.5%,女士51份,占49.5%。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计算,我们对数字进行处理并进行以下书面说明。

在文明礼貌方面,被接受调查的民众中,认为文明礼貌在现实生活中重要的占99.02%,其中98.1%的民众认为自己平时做到对别人讲文明,有礼貌。但是当问及您平时会不会说脏话和粗话时,8.74%的民众表示会说,33%的民众表示不会说,58.3%的民众表示偶尔会说。另外就平时见到师长会不会主动问好方面,81.6%的民众都表示会主动问好。在文明礼貌方面相对做的不好的就是脏话和粗话方面,其他方面也还带进一步的提高!

在助人为乐方面,被调查人群中,79.6%的民众都有过助人为乐的经历,只有少部分民众表示没有过助人为乐的经历。在公交车上,68%的民众表示愿意为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让座,还有29.1%的民众会看情况而决定为不为别人让座,只有2.9%的民众表示不愿为弱势群体让座。在当问及马路上有人学要帮助,你会不会伸出援手时,只有31.1%的民众表示会伸出援手,6.8%的民众表示这种情况是不会伸出援手,看情况来定的民众占63.1%,就这个问题,当继续追问如果您决定不上前帮忙时的理由时,大多数的民众都表示怕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世界太复杂,好心办坏事的事件太多了。结果表明,在助人为乐方面,最严重的主要是当今的诚信问题缺失,导致许多人需要帮助,但没人敢去帮。要解决这类问题还得从诚信方面做起。

在爱护公物方面,就看到有人破坏公物你会不会去阻止时,34%的民众表示会上前阻止,在这方面,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一些退休人员更为主动一些。看情况再决定的民众占了51.5%,他们表示当时情况下能阻止尽量阻止,不在能力范围就算了。还有14.6%的民众表示这种情况自己不会去阻止。当碰倒标语牌时,绝大多数的民众表示会把它捡起来放好,面对生活中的公共财产物品,73.8%的民众表示会好好珍惜,23.3%的民众表示有时会珍惜,低于2.9%的民众不会珍惜公共物品。根据调查结果,说明在爱护公物方面还在存在很多的不足,民众的公共财产意识不强,还将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在保护环境方面,只有22.3%的民众认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强,75.7%的民众表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是一般,甚至还有1.9%的人表示自己基本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意识。在公共场合,还有6.8%的民众表示会乱扔垃圾,偶尔会会乱扔的民众也还高达38.8%,只有54.4%的民众在公共场合是不会乱扔垃圾的。民众针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普遍都认为不好,其中,69.9%的民众认为做得一般,24.3%民众表示做得很差。在垃圾处理问题上,68%的民众表示都是直接就倾倒了,会分类在处理的民众只占1/3。就当今我国的保护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保护环境是必要且重要的。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每个人的努力会汇成全人类的努力,凭借着等同于征服自然的信心,来还自然环境一份清白。

在遵纪守法方面,调查显示,仅有41.7%民众做到从来不闯红灯,绝大多数民众都会不同程度的闯红灯。在提到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时,只有33%的民众认为道德规范对民众的制约作用很大,绝大多数的民众都表示道德本身的作用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在当今谁会,它的作用不大,甚至还有0.97%的民众认为道德对公民没有作用。在公共场合,61.2%的民众表示不会插队,6.8%的民众有时会插队,4.9%的民众经常插队,27.2%的民众表示会偶尔插队。在生活中,完全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民众仅占17.5%,绝大部分民众表示不完全做到,甚至还有0.97%的民众表示自己完全没做到。就遵纪守法方面而言,从调查数据上来看,我们这方面确实存在许多的问题。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当今的社会公德意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今民众大部分都不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对社会公德的五个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民众都还不能够意识到加强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时,能够主动指出并制止的为数甚少,大多数民众仅能做到自律,而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待提高,在实际行动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礼”即公德,《论语》中孔子告诉世人“不学礼,无以立”简简单单几个字,足以说明公德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公德问题,拥有一颗公德心,亲身力行成为社会公德的实践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德教育与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今社会物质财富正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贫乏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当然,目前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担忧的现象,但是,社会公德总体上是好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的精神财富也能像物质财富一样不断丰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充分说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其中,每位公民不仅是参与者和享受者,更应是示范者和监督者。“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一系列十八大报告中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的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中国梦的话题热议之后,社会公德更与它更是密不可分,在去年12月18日到今年2月10日展开的“中国梦,中华情大型征文活动”中,许多学者就提出中国梦离不开社会道德的支撑的论述。到后来“中国梦,XX梦”,无数的人都提到了社会公德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公德是整个民族的艰巨工程。单独依靠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亦或是某个地区是无法完成历史重托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的。这需要全体民众共同投身于社会公德的建设中去,更需要政府发挥其巨大的引导作用,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创造这笔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附件一:

社会公德问卷调查表

u 请在您所选问题答案的“□”内打“√”。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 男 □ 女

2.您的年龄? □ 18岁以下 □ 18-40岁 □ 41-60岁 □ 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 本科以上 □ 大专 □ 高中 □ 初中 □ 小学及以下

4.您的职业?

□ 学生 □ 教师,医务,科研人员 □ 公司职员 □ 个体经营者

□ 自由职业者 □ 其他

二、选择题:

1.文明礼貌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重要? □ 是 □ 否

2.您平时是否做到对别人讲文明,有礼貌? □ 是 □ 否

3.您平时会不会说脏话,粗话? □ 会 □ 不会 □ 偶尔会

4.您平时遇到老师或长辈,会不会主动问好? □ 会 □不会 □ 偶尔会

5.您有助人为乐的经历吗? □ 有 □ 没有

6.在马路上,如果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您会伸出援手吗?

□ 会 □ 不会 □ 看情况

7.如果您决定不上前帮忙,理由是?

□ 赶时间 □ 没必要 □ 这与我无关 □ 其他:

8.在公交车上,您会主动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让座吗?

□ 会 □不会 □ 看情况

9.看到有人破坏公物时,您会不会上去阻止? □ 会 □不会 □ 看情况

10.当您碰倒公共标语牌时,您会怎么做?

□ 捡起放好 □ 视而不见 □ 看情况

11.公共财产物品,您会好好珍惜吗? □ 会 □不会 □ 有时会

12.有爱护公物的志愿活动您会参加吗? □ 会 □ 不会 □ 看情况

13.您认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怎样? □ 强 □ 一般 □ 基本没有

14.在公共场所,您会乱扔垃圾吗? □ 会 □ 不会 □ 偶尔会

15.您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得怎样? □ 好 □ 一般 □ 很差

16.您平时怎么处理生活垃圾? □ 分类后再倒 □ 直接就倒

17.您平时会闯红灯吗? □ 会 □ 不会 □ 经常 □ 偶尔

18.您认为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如何?

□ 作用很大 □ 作用不大 □ 没有作用

19.在公共场合,您会插队吗? □ 会 □ 不会 □ 经常 □ 偶尔

20.您在生活中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了吗?

□ 完全做到 □ 不完全做到 □ 完全没做到

合作愉快,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附件二:

数据分析表

社会公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

问题序号

选项及比例(%)

是 99.02

否 0.97

是 98.1

否 1.9

会 8.74

不会 33

偶尔会 58.3

会 81.6

不会 2.9

偶尔会 15.5

有 79.6

没有 20.4

会 30.1

不会 6.8

看情况 63.1

赶时间 32

没必要 15.5

与我无关 12.6

其他 39.8

会 68

不会 2.9

看情况 29.1

会 34

不会 14.6

看情况 51.5

捡起放好 60.2

视而不见 7.8

看情况 32

会 73.8

不会 2.9

有时会 23.3

会 36.9

不会 25.2

看情况 37.9

强 22.3

一般 75.7

基本没有 1.9

会 6.8

不会 54.4

偶尔会 38.8

好 5.8

一般 69.9

很差 24.3

分类倒 32

直接倒 68

会 14.6

不会 41.7

经常 3.9

偶尔 39.8

很大 33

不大 66

没有 0.97

会 6.8

不会 61.2

经常 4.9

偶尔 27.2

完全 17.5

不完全 81.6

完全没 0.97

第五篇: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利用暑假期间的课余时间,为了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更好的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小组开展了以社会公德现状为主题的调查报告,本次报告主要从城市环境、交通、公共场所秩序以及个人公德等几方面展开调查,在调查到的公德现状的同时也分析其存在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字:社会 公德 缺乏 青年 修养 政策 法规

一、渭南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渭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渭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渭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渭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渭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下面是几个公众反映较多的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

1、园内占座情况严重。本应有着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似乎永远也抵制不了占座的欲望,哪怕座位资源并不稀缺,哪怕自己并不需要。随便一本书或是一个本子就能将一个座位据为己有,是少数人不良心态,是大多数人的被逼无奈。一些学校出台了相关的措施禁止无人占座的行为,然而收效甚微维持不长。更重要的恐怕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道德氛围,然而这样的氛围还需要坚定的态度来支持。

2、抢公交。也许是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也许是大家筋骨越来越弱,承受不起久站之累,公交车一战总是一触即发。简单挤挤倒是能接受,很多人表示现在有些人借各种理由抢座,抢的理直气壮,例如“你们挤坏了我的腰谁也赔不起”之类的话不绝于耳,让人万分无奈。强行要座的行为也随之慢慢出现,颇有“倚老卖老”嫌,当原本心甘情愿的让座行为变成被逼无奈时,再善良的人心里也会有疙瘩。

3、恶意拖欠物业费。以各种理由拒付物业费,反正一个人不交钱物业公司也照样干活。被蹭物业费的人当然也心有不甘,于是事件愈演愈烈,拖得物业吃不消,服务最终真的如他

使这些不文明行为得不到根治;相反对于乱搭乱建这样的处罚措施过于严厉,使得这些不文明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不利于有关部门地查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2、管理措施执行不力。对于有处罚措施的,一些职能部门并不积极履行职责,对于罚款低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行政不作为,使管理措施成为空中楼阁。

3、公共生活设施不完备或设计时为使用者考虑的不周全。

(二)个人修养

1、公德意识不够。有的违背社会公德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膀爷在大街上随意走动,许多膀爷本来觉得光不光膀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

2、对公对私标准不一样。“室内天堂室外垃圾场”就是这一点的典型写照。许多人将自己的家布置得富丽堂皇,犹如天堂;楼道里却被他们堆满杂物,犹如垃圾场。

3、公德行为不能自觉化。有人监管时能遵守公德,无人看守时就劣根暴露,缺乏自觉的、习惯性的公德行为。

(三)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偏斜。社会的道德观不正确,金钱观过于严重,人们优点自私自利,使得社会公德淡化。

(四)舆论导向不正确、舆论压力不够。

(五)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只限于书面口头教育,缺乏道德实践教育,所以现在在学校那样的场所,公德执行情况也不好,校园里也充满了不文明行为。甚至有些教师、家长本身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自身就有许多不道德行为。还有些家长把违反社会公德、占小便宜的错误思想当作人生哲理教给下一代。

五、提高公德水平的对策

社会公德,是为社会的全体公民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共同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作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其意义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广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

研究表明:道德观念的形成遵循以下的阶段性原则,第一阶段是道德的他律阶段。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甚至是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置或惩罚,是公民社会公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环节和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道德的自律阶段。这个时期,人们逐步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评价能力,道德行为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是外在约束的结果,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促使人们从道德的他律阶段向道德的自律阶段转化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在社会公德教育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对青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附:社会公德调查问卷 1.您的户口所在地是* A.农村

B.城市

2.您是否会在公共场合仍果壳纸屑?* A.一般不会

B.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会仍

C.经常仍

D.只有在找不到垃圾箱时才会仍

3.在公共场合,您有没有看到过有人随地吐痰?* A.有,经常看到

B.从来没有看到过

C 偶尔看到

4.您是否遇到过有人在公交车上不顾他人高谈阔论?* A.经常遇到

B.很少遇到

C.只有在某些车上遇到

D.从来没有遇到过

5.您在公共场合会说脏话、粗话吗?* 经常控制不了,会说

一般不会说

只在很生气时会说

10.您周围是否仍能发现一些迷信活动(不包括正当祭祀活动),如算命?* 没有

偶尔看到,最近几年很少

经常看到

自己有时候也会参与

下载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建设基本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建设基本现状》 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社会公德建设基本现状 调查时间:2014年5月4号 调查地点:嘉兴学院平湖校区 负责人姓名:......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经管系10农经张领瑞 大 学 生 社 会 公 德 调 查 报 告 系别:经管系 班级:10农经 名字:张领瑞 学号:252010211020 经管系10农经张领瑞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公德现状的实践调查 从总体上看,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心公......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公德调查报告1 一、引言: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是要求我......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其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事件不断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社会公德缺失案例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缺失案例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是什么 为什么会社会公德缺失 生活上又有哪些例子呢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 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