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

时间:2019-05-12 17:5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

第一篇: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范畴

长期以来,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经常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内容。1998年开始推行“三项改革”,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2000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就“三改并举”进行部署。在这期间,有关部门对中国医改的构成以及具体内容进行探讨,以期界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范畴。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卫生医疗领域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二、医改的时间路径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医改孕育期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并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显著成就。

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

本阶段是恢复与改革之间的过渡时期,主要是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上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涉及体制上的变革。所以说这个阶段只是医改的孕育期。

2.第二阶段(1985~1992年初级阶段):医改正式启动。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

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工作。1985年可谓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

1990年5月,卫生部成立医改纲要起草小组,此纲要先后草拟了12稿,不断地征求意见,讨论修改,这个过程对深化各部门对医改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

3.第三阶段:1992~2000年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卫生医疗领域,继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医疗卫生体制。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

这个阶段仍是在改革探索中,伴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是与非的争议,各项探索性改革仍在进行。总体来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下一阶段解决。

4.第四阶段:2000~2005年

2000年2月,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出台了13个医改配套政策,继而国家和地方有了一些改革举措。2000年3月,从宿迁医改开始,多地进行了大规模产权改革,实现了政府资本的退出。

有关部门在地方进行“医药分开”的试点,按照“医药分家”的模式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但未获得重大进展。

本阶段其实是各种趋势交叉最多的一个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在发挥很大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弊端,尤其是非典暴发以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也逐渐深入,这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埋下了伏笔。5.第五阶段:2005年至2008年

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医改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2005年,产权改革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本阶段的主要内容,而是基本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2005年成为新一轮医改的起点。

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

2007年12月,十七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中国特色卫生医疗体制的制度框架包括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新时期对卫生医疗体系构成的全面概括。

本阶段主要是从反思争论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让医改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2006年医改协调小组成立以后,各方积极分析准备,医改的具体方案也在一次次协调和调研中得到了细化。

6、第六阶段:2009年至今

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新一轮医改方案。新方案指出2009-2011年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在此阶段,经过中央和各省、市财政人财物的大量投入,新农合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也得以在多省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的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得到了推进。

新阶段政府医改的重要任务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索。

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策

2005年7月,《中国青年报》刊出新医改研究报告,通过对历年医改的总结反思,报告认为:中国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基本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而在此之前,医疗机构市场化与否,医改的方向应是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群众,一直就公开化的争论不休,争议不断。“给政策不给钱”的“市场化”也饱受诟病。

2009年新医改方案指出:(1)要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2)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医药分开减少的收入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3)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允许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同时,2009-2011年各级政府加强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约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2010年,卫生部(现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16个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对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改革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做出了较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在全国选定300个县(市)作为改革试点。

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症结

笔者以为,既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将公立医院的性质定性为公益性质,就意味着应由政府买单,加大投入,没有政府的投入改革永远都不会成功,而目前,多数县(市)医疗投

入明显不足。同时,2012年的改革意见指出,禁止县级公立医院举债建设,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县级医院,在2009年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期间,进行大规模基建,造成了大量负债,其中的60%要由政府偿还,而目前很多县市财力不足,根本无法协助医院偿还该债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医疗服务开放不足。

医疗服务开放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对医疗服务的强劲需求。不幸的是,民营医疗机构数量不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县级公立医院基础相对薄弱,无力进行建设,有的县级医院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得到了发展,但债务也许还要自己去偿还,而在供求失调的基础上,政府还对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实行价格管制。这是医疗问题的根本矛盾所在。

民办非营利机构的入局或 “搅局”,一方面能够增加医疗服务开放,也是政府办好公立医院的一个促进条件。适者生存,环境里多了一些 “讲究效率的非营利组织”,那些不那么讲效率的机构就多少感到压力,多少就要作出改变和调整。政府鼓励民办非营利组织进入的政策,等于是政府引入与自己竞争的力量,也能够使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目前医疗改革还在深水区,稳步推进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各方面投入尤其是财力投入。

第二篇:公立医院改革范文

热烈欢迎卫生部、市卫生局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

一、院领导名单

二、上海市中医医院接待服务人员名单

三、上海市中医医院出席座谈会人员名单:

医生代表:董耀荣主任、张长明医生 护士代表:王岩梅护士长、王娴护士长

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调研工作会议议程

一、时间:2011年5月4日上午9:30

二、地点:上海市中医医院病房三楼多功能厅小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1、陕西省宝鸡市口腔医院党委书记侯林荣;卫生部医管处陈虎、许栋专家;

2、市卫生局医管处晏波处长、高秋韵副处长、陆廷岚老师、陈小丽老师;

3、上海市中医医院党政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医生代表及护士

代表

四、议程:

1、院领导班子陪同专家参观我们门诊大厅及门诊一站式付费

2、党委书记孙虹书汇报医院工作

3、医务职工座谈会

4、参观医院

第三篇:公立医院改革材料

xxx人民医院

2017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全院职工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院按照《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始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工作目标,切实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千方百计抓好基础建设,全面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坚持走人才强院之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保障和促进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现将我院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分级诊疗工作落实情况

我院认真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一是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分级诊疗工作,要求把分级诊疗工作作为当前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充分认识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推进分级诊疗的主动性、积极性,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分级诊疗的相关内容,采取各种形式,认真开展工作。二是成立分级诊疗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常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建立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三是把握工作重点。通过医院内网、健康宣教等形式宣传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四是分别与川大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xxx中心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分别与14个乡镇医院签订了分级诊疗协议书;确保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

为保证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我院实现了24小时预约挂号,成立了双向转诊办公室,设置了分级诊疗接待点,启动转诊预约工作,转诊路径畅通。对转诊的患者,启动绿色通道,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工作检查,检查组对我院分级诊疗工作的亮点予以了充分肯定。

二、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改善医疗服务

我院从2010年开始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工作,开设临床路径病种32个,其中五官科、妇产科入路径病种较好,其他科室有入路径病历,但在路径信息管理及变异退出等方面落实存在问题,2015年,医院再次规范了路径管理工作,明确了奖惩机制,但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此项工作有待加强。

三、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截止2016年,全院职工总人数xxx人,其中,在编人员xxx人、聘用人员xxx人(含返聘人员27人);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xxx人,其中,在编卫生技术人员xxx人,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占全院总人数比例为85.7%;护理人员共450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51.37%。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其中,正高职称共xx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1.83%;副高职称共xx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13.58%;中级职称共xx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29.1%;其中,硕士文凭共xx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1.48%;本科文凭共xxx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43.72%;大专文凭共xxx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比例为43.26%。

近年来,我们依托多年来蓄积和培养发展的人才优势,坚持科技兴院的方略,不断开展科研项目,每年有多项科研项目荣获市、县科技进步奖。x科、xx外科、xx科、xx科为xxx重点专科,泌尿外科为xxx重点建设专科。

1、提高认识,完善组织。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院人才工作的组织力度,院党委充分认识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院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工作网络。

2、健全制度,夯实基础。

完善的人才工作制度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证。医院为了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xxx人民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实施办法》以及《人事管理规定》等指导性文件,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要求,实行全院聘用制,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向“风险系数高、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临床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

制定了《xxx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发展5年规划(2014-2018年)》,到2018年,我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目标是:培养造就数量充足、优势突出、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源队伍,形成行业内竞争优势。全院医生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20%,护理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70%,医技岗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0%。各类人员在各专业、病区间分布趋于合理,人力资源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趋于合理,形成素质优化、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结构。

3、组织协调,齐抓共管。

我们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环境上优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保证优秀人才成长快、留得住、用得好。同时,院党委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注重根据各类人才的特长和特点,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适宜的岗位上,让人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业务素质全面、群众基础较好、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我们有意让他在多岗位经受锻炼,适时提拔使用,近年来先后提拔了多名医务人员走上科室负责人岗位。

通过优化结构、合理分流、综合考评等竞争机制,让每个员工增强竞争意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实现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增强用人制度的灵活性,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

4、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近几年我们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联系交往比较多,经常邀请这些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指导,让我院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技术骨干在专家的带领下,在临床实践中大胆工作,增长知识技能和才干。

不惜财力送骨干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是我们搭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又一平台。为了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我院既派人去xx如xx医院进修学习,又派人去xx地区如xxx医院、xxx医院进修学习,以形成技术上的“杂交优势”融为我院的技术特色。根据专科建设的需要,有的骨干多次送出培养,多次派出参观,有的医、护、技人员配套组合一起进修,他们带回了新技术,带回了新信息,回来后在临床一线立即就能开展新项目。

5、引培结合,重在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当今十分激烈的争夺人才的形势下,人才流动已成不可阻挡的大势。我们认识到,县级医院无论在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上都不可能同大城市医院比。但我们应该有主动的姿势,采取主动的措施,既要设法留住人才,又要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医院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才服务意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参加了由人社局、卫计局组织的赴四川、重庆等多所医学院校举行现场招聘会,招收本科以上各类卫生技术人才,储备了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人力资源专业结构不合理。我院现有床位编制500张,实际开放床位900张,到2018年末,随着医院整体规模的扩大,急短缺卫生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儿科、急诊医学等专业相对缺乏,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2、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医疗卫生人员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工资待遇较低,致使卫生队伍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

3、人才机制不灵活。根据《川人社办发„2011‟347号通知》要求,市(州)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本科毕业生的限制,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在考核招聘中仅限超声方向,从而对医院长远发展以及人才储备不利,因医疗卫生人才成长的特殊性,新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很难成为临床业务骨干;“人才引进”又缺乏待遇和发展环境的支撑,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硬实力,存在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受人事管理体制限制,卫生主管部门人事调配权力有限,卫生技术人员调配相对困难。

五、几点建议

1、必须发挥政府对医改的主导作用,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力度。政府要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卫生、编办、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在价格调整、人事分配、机构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按照以县为主、分级投入的原则,健全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长效的、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六个方面的投入政策。对历史负债情况要进行逐年补偿清理,对符合财政支出要求的,财政补助一部分,医疗单位自行解决一部分,将遗留负债进行处置。

2.必须激发医院的积极性,落实法人治院、去行政化的模式 政府要充分放权给医院,给予医院独立的经营管理权、用人权、财务支配权、奖惩权,这是医院内激活力的基础。只有把权力交给医院,才会有医院创新管理的空间,才会有医院之间通过自身创造性的管理而创造品牌效应,带来医疗市场的竞争活力。比如用人权,就是医院可以自主独立地择优招聘人员,实行全员聘用,使得医院的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破除人事编制的限制。还有,班子成员由院长组阁,这样整个班子就能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产生更大的合力,才会有更高的执行力。再有,院长最好从本院的人才中民主选举产生,这对于医院人才来讲也是一种很大的激励,使他们感受到政治的鼓舞。但是,医院的权力运行要做到“三个有利于”,就是有利于维使护病人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

3、及时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力求医院收支平衡 市级部门应尽快对各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展开摸底调研,在2009年收费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物价上涨及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相适应。

4、改革支付模式,完善取消药品加成的补偿机制 大胆探索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构建程序简化、流程优化、结算便捷的支付系统,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按序时进度及时支付到位,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支撑作用。

我市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70%由提高诊查(中医辩证论治)费、护理费价格来进行补偿。目前门诊诊查费有医保全额补偿,住院诊查费和护理费却不能做到足额补偿。为使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能补偿到位,建议把住院诊查费及护理费纳入医保全额补偿范畴。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后,广大病人反应药价下降的效果不明显。原因是部分药品进价高于市场价;部分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难觅踪影。

5、化解债务风险,合理规划医院发展

政府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尽快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化解工作。建议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尽快进行新老划断,对历史债务采用适当的途径逐步化解。第二,对今后医院的发展,要科学、合理规划,对合理规划内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由政府出资进行统一采购,从而降低百姓的看病成本,真正让利于民。政府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坚决不准医院再举新债。

6、实施人才兴医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县级公立医院中真正在临床工作的人员只占五成,结构不合理。造成这种现象,与医院缺乏人事自主权有关。这种人事部门和卫生部门帮助县医院“把关”选择人才的做法需要改革。

应采取政策支持、职称晋升、荣誉授予等措施,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长期执业。打破人才引进的政策限制,创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环境。要立足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定向委培生的培养力度,走出去请进来,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给医院自主选择权,从体制方面松绑,有关部门要对人才引进整个环节给予一定的政策空间。

7、合理整合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走“错位发展”之路,防止县医院和中医院同向竞争,中医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两院要资源共享,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1、坚持科技强院战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把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认真落实《xxx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及时协调解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和梯队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核心竞争。

2、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借鉴兄弟医院先进经验,落实人事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分配机制,明确岗位职责,按岗位定薪酬,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确保病人就医体验得以提高。我们将以此次xxx督导为契机,虚心听取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全院职工加强学习,提升服务质量,建设法治医院、平安医院、和谐医院,增强对老百姓的感情,充分认识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意义,为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做出应有的贡献,真正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群众满意!

xxx人民医院 2017年4月7日

第四篇:公立医院改革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会上部署了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六项重点工作。

——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以药补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在购买服务的格局下,在总额控制下实行按病种、按疾病分组、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渐进式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激励机制,并使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相衔接。要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确保公立医院轻装上阵。

——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机制。要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对医疗费用总体水平有所控制,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新农合“一手托两家”的制度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县医院改革要把握3件事,一是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加大政府投入等方式,破除以药补医。二是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并将其能力水平作为改革成效的主要衡量标准。通过城乡对口支援、人才队伍建设、科室能力建设等,使县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三是降低患者县外转出率。

——扎实开展各项便民惠民措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上下联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这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医保分级支付和分级定价的有效引导。下一步要探索建立大医院和县医院相对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基层提升能力,同时注意解决市场分割、忽视公共卫生等问题。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院长要切实将支出方向从基本建设转移到扩大分配上。在“十二五”期间,争取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使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的比重突破40%。

——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充分发挥行政手段予以控制,将控费情况与评优评先、等级评审等挂钩。要对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充分利用现代物流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同时配合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形成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觉控费的激励机制。

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四)主要任务。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

——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

——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体系,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五)实施步骤。200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国办函〔2009〕75号)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在各地试点城市范围内,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0年开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指导培训,适时开展评估工作。不断总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在全国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

(六)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研究制订本级政府负责举办公立医院的设置和发展规划,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在明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有条件的地区,医院可以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实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县级医院的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

(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和教学综合功能的国家级或省级医学中心;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均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制订并落实按规划设置的公立医院发展建设、人员编制、政府投入、医药价格、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八)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

(九)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由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也可以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及时足额支付符合医疗保障政策和协议规定的费用;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十一)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和落实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规范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促进公立医院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研究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推动病种规范化治疗。改善医院服务。通过采取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研究制订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管理的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的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地)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

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十三)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通过试点,探索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模式、规范标准、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工资保障等人事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政策。试点期间重点为县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

(十四)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要给非公立医院留出足够空间。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非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管,引导非公立医院依法经营、加强管理、严格自律、健康发展。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公立医院转制的范围、条件、程序和配套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公立医院改制方案必须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允许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

四、试点的组织领导

(十五)试点的领导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领导。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卫生部组织推动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工作的指导、培训、评估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

(十六)试点的组织实施。

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应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本《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订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努力细化、实化、具体化,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试点实施方案由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并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重大问题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十七)试点的指导、评估和监督。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指导和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评估,及时总结试点情况,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

(十八)创造良好试点环境。

试点地区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立医院的改革更重视医院的公益性。如何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总体上来讲,公立医院不能说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首先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对社会服务,社会更优质,更好的医疗服务放在第一位。把医疗技术推广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虑经济性,在医疗卫生改革,尤其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比较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需要一个更有效的改革方案。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是医务人员服务宗旨,是公立医院办院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整体体现,是公立医院价值所在,职责所系。我个人浅薄的认为,所谓公益性就应当不以盈利为目的,应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下是本次讨论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第一,公立医院应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科研能力放在第一位;把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从医疗救助这个方面,不计得失,不讲条件,保障了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这就是公益性的体现。

第二,医疗水平决定了一个生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公立医院通过自身的积累,完成了医疗条件的根本改善,医疗设备质量的全面提升。使患者有病能得到医治,得到国际先进技术的医治,得到全面有效的医治。这些都体现了公益性。

第三,医院最大的公益性还落实在服务质量的提高上。目前医院都采用24小时接诊,节假日上班,延长上班时间,调整上班时间,免费到社区讲课、讲座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便利了患者,也全面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第四,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的发展,是在政府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借鉴企业发展的部分经验发展起来的,走的是市场化的道路,这是看病贵的部分原因所在。其次也不排除部分医务人员被利益驱动,人为的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因此医务人员也要确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端正服务态度,不要被利益玷污了洁白的灵魂。

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医院目前的这些公益性,都是在政府投入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凭借公立医院自身的努力,凭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心、公益心的发展起来的,这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尤其显得弥足珍贵,我们不能抹杀、不能否定这些是最充分的公益性的体现。政府也不能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毕竟医院也需要运营,毕竟医务人员也需要养家糊口,而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就需要自己盈利,这与公益性背道而驰!既然是公立,国家应该对得起公立二字!拿出投入,拿出政策,没草吃、吃不饱的马儿是没有力气也没有积极性去跑的。

第五篇: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医生变成“社会人”后

不少医生对身份松绑持乐观态度,相比“编制”,医术才是“铁饭碗” 正如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所言,身份松绑,由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自由流动,是很多医生翘首企盼的。“这下就‘活’了,既能体现医生的价值,又能使患者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主任医师是怎么炼成的

目前体制下,一名医生的成长大概经历这样的过程,有无编制影响不大: 工资单,广州某三甲医院主治医生(合同制)

2014年6月,职务岗位津贴500元,奖金121元,物价补贴51元,月平均年终奖225.9元,生活补助144.9元,住房补贴289.8元,房屋维修费441.99元,应发1811.59元,扣款:公积金320元,社保420元。绩效奖金:6000-8000元。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令、柯俊、刘淑、彭飞、童兵均为化名)公立医院聘用制早已有之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条例》这一条,曾被媒体解读为事业单位全员聘用时代的到来。

“我们早已几乎全员合同制了。”李令工作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是广东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在他的记忆里,似乎从2004年左右,医院的用工形式就已灵活多样,如今院内职工多数手握合同。

省医公布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须知中明确,各类医护岗位均向社会开放。不过当中存在有编制和无编制的差别,只有博士,才以事业编制招聘,观察期3个月,观察期每月3000元。观察期满,工资按学历、聘任职务套改并发放100%奖金。硕士、药、技、护理本科及大专毕业生则全部以合同制形式招聘。其中硕士首次签订合同期三年,试用期3个月,每月2500元;试用合格的,待遇是基本工资加奖金,第1年奖金为轮转科室的70%,第2年起为100%。

有医院无编人数已占七成

公立医院聘用制推行的政策支持,最早要追溯到2002年。当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当时一些公立医院编制有限而又面临扩张,人才需求量大,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医学系统、华侨医院、南方医院等几家大型三甲医院,便开始在招聘医务技术人员中试水聘任合同制。

2001年,柯俊考取第一军医大学5年制本科,2004年,大学正式改名南方医科大学,移交广东,退出军队序列。2005年,表现优异的他顺利留在学校附属的南方医院,一直是合同工。“一些人有编制,那也是改制前的部队编制,后来大家都一样签订合同。”柯俊说,与在编者终身制不同的是,合同工通过合同明确服务年限,定期考核,考核不过关随时会被解雇。当然,员工也有选择自由。

工作中,柯俊面临严苛的培训与考核。前三年住院医师培训,开始与医院签订劳动合同,接着是两年专科培训,到各科室轮值。如今,他参与院内技术岗位竞聘,已成功被聘任为一名主治医生。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卫生局下设事业单位18个,截至去年底,事业编制总共9088人,但其中9个市属医院在职员工人数已远远超出18个单位编制总数,可见市属医院的非编人员也占了很大部分比例。

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院内职工就向记者透露:“医生目前大部分仍然有编制,但护士等则大部分已无编制。”

天河区某医院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也透露,目前,一般医院护理岗位合同人员居多,以他所在医院为例,在编和非编人数比例为3:7。

有医院签合同流于形式 随着时间推移,合同已经不是区别在编与非编的标志。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始公开招聘在编医务人员,根据要求,这些人也要签订劳动合同。仅今年六、七月份,各市属医院招聘总量就超过300人。不过,这种所谓的合同制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一做法的政策依据可追溯到2006年,当年6月1日起实施的《广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试行办法》规定,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需签订聘用合同。

“但《办法》落实、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医院,公开招聘的,有的要签订合同,有的又不用。合同签订流于形式,院内职工分合同工、院内正式工、事业编制等身份。”某医院人事部工作人员透露,公立医院职工身份的确复杂多样。最重要的差别是,合同工要交社保,以后由社会养老,但在编人员不交社保,使用公费医疗退休后由单位养老。

“国务院新政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在编职工,按照规定,以后估计也要买社保了。”该人士说。

缘何乐当“合同工”—— “看中大医院的平台资源”

进了事业单位却无编制,意味着不能享受体制内的一些福利,为何愿意留下来? “看中的是大医院的平台和资源,”某大医院医生刘淑说,曾经也有老家医院要人,有编制的,“但广州大医院的平台与小县城肯定不一样,所以即使没编制也想去。”

而且在刘淑的医院,合同工、编制工待遇差别不大,都是基本工资加奖金。聘为主治医师后,她的账面工资底薪2000多元,每月6000-8000元的绩效奖金,月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单位会帮交五险一金,每月个人扣缴社保400元左右,公积金医院与个人交费总额是720元。“有保障,大医院职业前景也不错,见得多,学得多。”刘淑认为,有无编制对她影响不大。

前瞻

工种特殊,无惧社会化——医生盼诊疗市场化 体现劳动价值

在编医护人员如何看待事业单位改革?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部分中老年在编医生因担忧退休后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心存顾虑,强调国家应做好衔接工作。但年轻医生,以及年资高但能力强者,对编制所附着的一系列“特权”可谓平淡许多。

虽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未明确提及“编制”的概念,但受访医生们普遍反映,若按条例完全执行合同制和参保,“编制”已经基本丧失意义。有医生直言,相较“编制”,医术才是“铁饭碗”。有在编医生甚至欢迎“取消编制”,希望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立更体现医务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市场化制度。

有无编制收入差不多

“因为医院能创收,薪酬大部分来自经营性收入。医院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收入可能更多。‘塔尖’的医生年收入几十万元至过百万元也可能,劳动强度当然与医院规模成正比。”一位公立医院医生解释,收入构成中基本工资只占较小部分,1000-4000元不等,大头是奖金,以主治医生为例,市三甲医院平均的奖金可达6000-10000元。当然,在编人员会有较多的政策性补贴,比如住房补贴,差别可能就一两千元而已。

南方医院杨医生也证实,一线医生基本工资都不高,二三千元,奖金占大头,6000-8000元间,再加上补贴和年终奖。而奖金多少,主要看所在科室的创收能力。因此,有编、无编反倒不重要,若合同工所在科室效益好,收入可能还会高出冷门科室的在编医生一截。

技术才是医生铁饭碗

近日医学论坛网做了一项“事业单位改革会如何影响你的待遇”的调查,在投票的约2000人次中,认为薪酬待遇会提高和不会变化太大的合计46%,认为会降低的占20%。面对新快报记者,本地医生并不特别担心未来收入会受响:“只需要政府给政策就好,医生自己可以搞掂收入的事。”

医生们的底气来自这一职业本身的较强技术要求。从医30多年的彭飞教授就表示:“医务人员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有自己的技术,相比编制,技术才是‘铁饭碗’。”但他同时指,放开编制捆绑,政府也应该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可以自己开诊所,按医疗技术水平收费,对有能力的医生来说是更大的福利。

某三甲医院外科卢医生也认为,现在手术收费体系很难体现医术水平。例如阑尾炎手术有不同类型,但收费标准只分单纯与化脓两种,前者几百元,后者上千元。实际上单纯类也有难易之分,且可能需要2位医生、2名护士和2名麻醉师约4小时的努力。

卢医生称,不论你一个月做7台还是20台手术,因为奖金由科室统一计算,也无多劳多得、技术优劣的分别。“在美国,诊疗收费全部市场化,阑尾炎便宜的一台3万-5万美元,贵的医生一台可达15万美元。医生还有定价权。”

规范的民营医院也是选择

若解除了“编制”的束缚,会不会造成一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出走? “非常有可能。”曾获羊城杰出助产士的杨美英(见上图)认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20多年的她,2012年退休后被医院返聘,返聘半年后,她跳槽到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谈起如今在民营医院工作的感受,杨美英说:“明显的变化是,以前忙到连与孕产妇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民营医院则一对一服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时间,从产妇入院到生产整个过程,并在力求安全基础上,讲究人性化服务。让她们愉快地分娩。”

她建议,随着医疗行业市场化竞争的加大,一些民营医院会得到更充分地发展壮大,现在广州已经有高端民营医院进入医疗市场,因此,少了编制的束缚,选择规范经营、依法行医的民营医院,当然也是医务人员的一个出路。影响,医生脱编 患者也受益

松绑,让医生回归社会人,也给他们自由执业、诊疗服务市场化定价提供了前提。然而,如果充分体现医务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会否加剧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 业界专家认为,不仅不会加剧,还可能使优质资源参与竞争。另外,如果医务人员通过诊疗服务能体现价值,必然不会通过开大处方、大检查提高收入。

“像我这种主任专家号,才不过9元钱。”广州某公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童兵分析,如果不买药、不使用设备进行检查和治疗,到医院看病的费用并不高,但诊断疾病、开方及给出治疗建议的过程,凝结着医生的技术劳务付出,而现在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很少甚至无补贴,只能通过售药和检查收费来维持营运。

专家指出,如果没有价格扭曲,医院可以通过直接收取100元诊疗费的方式获得足额收入,但现在,医院只能通过向患者提供300元的药品(或设备检查)的方式才能获得100元的盈利,和前者相比,患者多付出了2倍的费用,医疗费用就这样涨起来。换句话说,如果医生能够通过医疗服务收费获得足够收入,而不是通过诱导患者过度消费高价设备检查和药品变相补偿,患者的医疗负担会显著降低。

故事,曾因“编制”难跳槽,望各地统一买社保

“取消编制,我是120%赞成。”说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广州某公立医院担任血液科室主任的童兵有许多话说。自称“爱折腾”的他,曾被编制牵绊,深深体会过那种想走走不了的情境。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毕业后留在武汉儿童医院工作,1999年考上了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去办辞职、入读手续时,当地人事部门却不放人。童兵回忆,当地理由是“湖北培养的人才不允许流动到外地”。自己跑了3个月一事无成,无奈只能多方找熟人。“离开原单位的时候,还被要求交了一笔赔偿金,9000多元,相当于我5个月的工资!”

“除非你一辈子呆在原单位,不然每走一次,都要脱层皮。”博士毕业后,童兵留在浙江一所公立医院。2003年,他看中上海一个工作机会,但办调动时又因编制,在档案、户口等多个管理部门来回奔波,“特别是人事档案关系,非常难搞。”又是一番折腾,童兵才调入上海儿童医院。

上海很早就进行了改革,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医院为童兵购买了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保。慢慢他也晋升到了副高职称,月收入约2万元。十年后,童兵被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看中,要挖他过来担任科室主任。童兵欣然应允:“可以带一个团队,主管一个科室,意味着我的经验和技术可以服务更多患者。”

“因为合同到期,我的这次跳槽非常顺利。”但来到广州后,童兵又发现了一个难题:在上海交了10多年社保的他,发现新雇主并不给他购买社保,上海那边又因他未失业,不允许他个人续交。广州有同事还劝说:“不交更好,省笔钱,以后单位会给你养老。”

但在国外留学多年的童兵不这样认为:“国外所有人都购买社保,自己的养老自己交钱保障,即使是社保业务也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来承担。”对于“公家养老”的老观念,他觉得长远来看比较悬:“现在单位发展势头还好,要是几十年后退休时,单位倒闭或无力承担你的养老金,怎么办?”

目前,因为社保无法转接过来,童兵不得不中止续交。

“如果全国统一聘任制,大家均购买社保,像我这样的人员流动就更无障碍了。不用担心离开原单位,以后养老和退休会受影响。”童兵非常支持改革,并希望取消编制、购买社保等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

从此执业自由,病人不用挤大医院 不敢怠慢患者,诊疗服务市场定价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会给医疗界带来怎样的影响?顺利推进改革还需要做哪些努力?人事改革能否让久攻不下的公立医院改革出现转机? 新快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及两位公立医院院长。受访者均认为,公立医院目前僵化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既是医生多点执业的“绊脚石”,也是医院管办分开的“拦路虎”,改革必然利大于弊。给医生身份“松绑”,有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也将倒逼医院设计善待医生的管理制度。无论如何,患者均将从中受惠。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实施是否会降低医护人员现有待遇 廖新波:这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的福利将走社保,这个大势不是你想待在原有的体制里就可以避免,当你不能长期维持一种状态的时候,你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我认为就是改变和适应。

当医生变为“社会人”后,招聘医生不是以国家编制来招,而是以其社会价值来招聘,所以当政府医院用很低的价格去招聘医生,招不到必定就会随行就势,提高待遇标准。这样一来,医生的价值不管是在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薪酬都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打破“铁饭碗”会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廖新波: 编制就是同工不同酬的祸根,造成了医院职工待遇的不公平。医院里有编制的职工享有的福利奖金更高,编制外的人就成了“二等员工”。尤其是很多医院,把医生当成摇钱树,而把护士当成不赚钱的保姆,因此编制都留给医生,护士却是编制外,这就是不公平,必须要改变。

某省属三甲医院院长袁恭(化名):打破终身制有很多的优点,可以让大家有紧迫感、危机感,工作态度会认真等等。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是好事,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怎样去考核。如果政策做得规范,那对于把医护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是个很好的起步。只有这些人变成“社会人”了,改革才能再走下一步。

医生变成“社会人”自由流动后,医院管理起来会不会更困难

袁恭:这是肯定的。所以我认为,医院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向现在已经是专长“社会人”的国家和地区去学习经验。例如中国香港、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医护人员,很多都是自己交医保社保,凭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社会上遨游、适者生存。

医院想要增加吸引性,就要在医院文化、职业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升自己。你的福利有没有让人家从温饱过渡到有尊严的生活,你有没有培育和扶持这个人才,都是很重要的。廖新波:现在有些医院不帮员工交五险一金,等员工退休后才帮忙补交,主要是担心人才走了,这其实是很低级的捆绑政策。当取消编制后,医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余地,会倒逼医院树立善待医生的观念,努力建设更好的平台去留住人才。

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廖新波:《条例》执行起来并不难,主要困难就是钱和福利如何过渡的问题。他建议,政府必须要有刚性和柔性结合的政策。刚性,就是解决必须要做的;柔性,就是解决一些事业困难的事业单位,帮忙补交欠缴款。

袁恭:我认为应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平稳地过渡。如果人家工作几十年了,今天铁饭碗说打破就打破了,后面怎么努力工作都没有保障,我想这会造成不安定。

我们单位算过,如果要补交个三四十年的社保,那是一笔大数目,这个我们根本背负不起。所以就需要政府下决心,还是配套措施要跟上。例如标准应该高不就低,不能让改革后医护人员的福利还下降了。从尊重知识的角度讲,也要让医护人员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广州某三甲医院副院长陶盛祖(化名):首先,取消国家、单位养老后,怎么跟社保衔接起来,这是一个大工程。

医务人员编制“松绑”之后,还要做好两个最根本的配套改革,一是要给医生执业的自由;二是要提升医务人员劳动技术的价值,实施诊疗服务市场定价。不然,还不能算真正有“自由”。

人事制度改革能否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比如多点执业

袁恭:是的。我们医院里的专家,医院负责他的工资、医疗保障、养老金以及整个职业生涯,当我需要他回来手术、会诊的时候,他在外面多点执业呢,这样我这个院长怎么办?怎么能放他去多点执业呢? 但如果改革后医生变成了“社会人”,他今天来我院工作,我负责他今天的工资和医保,明天是由另外一个单位负责,后天可能就是他自己在诊所里面自己负责,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廖新波:现在僵化的人事制度是医生多点执业的“绊脚石”,也是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拦路虎”。改革之后医生的价值会得到提升,患者也将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一方面,当医生可以自由流动了,一些好的医生可以流向基层医院、开诊所、组织医疗团队等,这样一来,病人并不一定非要去大医院看病,医生便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医生价值提升后,大处方、大检查的现场会相应减少,有利于减少过度医疗。“当医生成为‘社会人’时,会更多地为自己的社会名声着想,更加不会乱来。因为一旦我怠慢病人,一旦我医疗事故比较多,那么我就失去了市场。没有市场认准,将没有立足之地。

有专家认为,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需要一个前提,即承认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大多数公立医院回归企业身份。这是否与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存在矛盾

陶盛祖: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既不计划,也不市场,不伦不类。有两个办法。第一是通过计划的方式,像英国、中国香港,医院不管赚钱的事,全部由政府补贴。我们现在只是打着公立医院的旗号,却不公益,几乎9成左右支出要由医院赚钱。

既然是纯公益性的,政府就一步到位,将医院的所有支出补贴够,不用医院自己去想赚钱维持营运的事情。

第二种办法是完全市场化。放开对公立医院的管制,真正做到管办分离。无论是公立医院的、还是民营的医院,统统市场化竞争,谁办得好,谁便宜,让病人根据自己能力选择医院。办得好的医院继续生存,办得不好的就淘汰出市场。这样医疗资源丰富了,有了竞争可以对比质量,就诊费用也相对会下降。另外,政府补贴病人支出,病人支出少了 ,也会觉得看病不贵了。

下载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立医院改革

    回政策研究 第29卷第3期(总第325期)2010年3月 公立医院改革要从五方面着手 李卫平① 摘要: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城乡间和地区间差距大,虽机构数量比重不高,但床位、人员比重过高,......

    公立医院改革

    现况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1) 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 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①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

    公立医院改革

    2010年2月23日下午,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主要内容:一是完善公立医院服......

    浅谈公立医院改革

    浅谈公立医院改革 2009年4月6日,孕育近3年的新医改转入施行阶段。“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

    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抓好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卫生局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坚定不移地落实改革措施,顺利完成......

    公立医院改革

    福建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研究 教育科学学院 10级小学教育专业 100404033 曾美桢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是医院职业化管理时期的来临,是医院面临市场竞争的时期,也是由经验管理......

    法国公立医院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法国公立医院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按:与法国类似,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介于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制和德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之间。因此,法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对于中国具有特别......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2015年11月1始,我院在市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文件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对医院对医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认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