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5月3日,县人大组织南宾镇部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公交车、出租车经营者以及驾驶员进行了座谈。随后,组织代表个人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暗访体验。5月10日,又组织市、县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了石柱互邦公司、渝运集团石柱分公司两家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并召开了座谈会。代表们肯定了近年来我县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今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发生的积极变化,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意见。
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坚持公益为民的改革方向,以有序竞争、方便群众为原则,成功取缔人力三轮车,规范客运摩托车,初步形成以公交车为主、出租车为辅的常规公共交通体系。现有公共交通运营企业2家,即渝运集团石柱分公司和石柱互邦公司。开通公交线路8条,拥有公交车55台(其中23台按公交车许可、32台按班车许可),万人拥有量达到5台;出租车100台(其中公司自营32台、挂靠承包经营68台),万人拥有量达到9辆。拥有公共交通座位数2332座,其中公交车1832座,出租车500座。公交车日均行驶里程5981公里,日均实载率43.7%,日均载客量2.7万人次,覆盖城区及周边三河、下路场镇。出租车日均行驶里程370公里,日均实载里程210公里,平均里程利用率56%,日均载客量达2.1万人次。
(一)各级高度重视,公交意识明显增强。一是县政府将城乡客运一体化列入议事日程,提出“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公交车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差到好。二是县交委制定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09—2012年)》,对公交线路、运力、站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合理规划。三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老百姓出行难、“打的难”等民生问题,今年以来,先后安排县发改委、县政府办两次对县城出租车营运现状进行调研,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县财政在相对拮据的情况下,对公交车进行了一定补贴。
(二)规范市场秩序,城市形象有效提升。一是成功取缔人力三轮车,改上车一元的环城车为打表计价的出租车,新增公交线路和车辆,有效改变传统、落后的出行方式。二是规范投放渠道。适时开展城市交通实载率调查,掌握市场供需和出行需求,并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为新增投放城市交通经营指标提供依据。三是严格市场准入。按照《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严把企业资质关、车辆技术关和从业资格关。随着公交车和出租车的逐步投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群众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安全得到保障,城市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设施建设,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大力推进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公交站台、停靠点112处,其中港湾式站台3处,每个站点都完善了公交线路指示牌,方便群众乘车。二是新增县城至三河、县城至下路两条公交线路,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带动城周乡镇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制定公交站场布局规划,拟建城东、下路和三河公交客运站场,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四)加强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一是采取特许经营制度,与企业签定合同,明确企业责任、权利与义务,明确政府监管责任,防止无序竞争,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二是督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学习培训等相关制度,搞好从业人员培训,建立车辆管理档案、台账,采用GpS对车辆和驾驶员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未发生出租汽车、公交车盗抢等治安刑事案件,连续七年未发生死亡交通事故。公交车、出租车文明服务、诚信经营已逐步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升,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五)加大执法力度,部门监管不断强化。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门举报投诉电话,健全安全服务质量考核、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年度目标承诺考核机制,利用GpS监管平台,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二是开展出租车专项整治。从今年4月16日起,联合交通、物价、公安等部门和经营企业,在玉音广场、三妹酒楼、桥头场等设立固定或流动稽查点,开展“惩违规、除陋习、树文明”专项整治行动,现已取得初步成效,乱打组合、乱收费等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乘客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城市公共交通起点低、起步晚,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与群众的要求都还有一定差距,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部门监管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一)规划建设滞后,缺乏科学指导。一是没有制订专门的城市公交发展规划,仅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09—2012年)》中有所提及。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城区道路缺乏系统专业规划,路网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不清,城区许多道路狭窄,难以形成合理畅通的道路网络,造成巨大行车压力。三是县城停车场建设滞后,现有停车位与城区日益增加的车辆矛盾突出,市政部门在部分路段设置临时停车位,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停车难,但对这些路段的通行、通畅造成压力。四是公交停靠点设置简陋、落后,且损毁严重,市民候车环境差。缺乏专门的公交换乘枢纽站,公交车、出租车难以到边停靠,有时只能在公路上调头,严重阻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
(二)管理方式落后,结构不尽合理。一是经营主体相对分散,影响行业良性发展。以出租车为例,目前拥有的100台出租车中有68台为挂靠承包经营,不利于开展管理和培训,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二是公交车、出租车数量配置和公交路线、站点设置不尽合理,公交资源配置、运力调配、线网布局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公交车和出租车数量偏少,发车密度低,群众候车时间长,反映强烈;到殡仪馆、高中城等地的班车数量少、收车时间早,无法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三是管理落后,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公交公司内部运行调度不合理,乘客、车辆、道路和站场设施之间不能信息共享。同时,由于红绿灯位置、转换时限等设置不尽合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突出,牛石嵌、街心花园等堵点较多,导致公共交通运行不畅,准点率低,市民换乘不方便,满意度低。
(三)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投入不足。一是公交车线路里程长,经营成本高,经营压力大。目前,运行线路最长达12公里,除公交206线路外,其余线路票价均为1元。公交201、202、203、205、206线均为城乡线,上午7-10点、下午5-6点高峰时段车辆实载率高,其他时段实载率均不足,有的班次甚至只乘坐几个人,几条线路均以起点到终点运输为主,中途上下乘客较少,经营收益偏低。二是燃油价格、人员工资、维修成本等不断上涨,仅燃油就占整个公交车营收的42%,导致企业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三是政府未建立长效补贴机制。公交企业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执行低票价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及政策性亏损,主要由企业自身消化,经营压力大。到目前,县城免费乘坐公交的人群7000多人,政府每人每月只补贴了1.7元,其余由企业承担,难以消化。
(四)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一是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以出租车驾驶员为例,我县目前经培训考试具备出租车从业资格的有504人,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的318人,占63%,具有高中文化的186人,占37%,专科及以上文化的为零。二是专业技能不高。所有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除进行入门式的专业培训和三年一次的再教育培训外,后续培训以安全例会代训为主,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较少,且实效性不强,培训效果不够明显。三是由于企业效益不高,员工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从业人员流动性强,导致培训不及时、不到位,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乘客满意度偏低。
(五)整治力度不够,陋习尚未根治。从4月16日开始启动的专项整治活动,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显现。一是专项整治的氛围还不太浓,尚未形成强大合力。各种新闻媒体未及时跟进、及时曝光,人民群众知晓度不高。二是专项整治的措施尚未完全落到实处。如没有将出租车价目表及“12358”举报电话统一粘贴于每台出租车的醒目位置,没有建立出租车机打发票制度,没有完全执行组合乘车按60%计价的规定,等等。由于对公交车辆违规行为缺乏有效震慑,导致强打组合、乱收费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建议意见
(一)加强规划,确保有章可循。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认真组织编制全县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对全县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以城乡客运一体化为核心,确定全县交通发展战略,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二是按照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认真编制城乡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确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相关技术经济政策,明确各类公共交通方式的结构比例、站场布局与配套基础设施的用地规模、建设时序,充分考虑城市公交对农村的辐射,努力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三是新建居住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新建、改扩建道路等工程项目,要同步建设公交场站、停车场等公交设施,并同步交付使用,对未按规定进行配套建设的,不得验收交付使用,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民意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要性。一是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和法规,及时宣传安全出行、文明乘车、服务至上的新风尚、新形象,及时宣传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的新举措、新动向。二是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改变日常出行方式,主动乘坐公交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城市公交打造成为对外宣传石柱的有力“名片”。三是着力抓好专项整治活动期间的宣传工作。及时对严重违反《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的行为进行曝光披露,提高执法的震慑力;同时大力宣传公交车、出租车营运规定,提高乘客知晓率,自觉维护合法权益。
(三)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公共交通作为公益性事业,低票价决定了营运企业微利或亏损,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对营运企业的专项补贴。一是将城乡公共交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二是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要重点用于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设。三是对公共交通停车场站等建设项目、车辆和设施设备的配置、更新等,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四是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要进行评估,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共交通运价,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提高公共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五是对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贴。六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投资,增强企业活力,充分挖掘公共交通自身的发展潜力。
(四)加快建设,提供基础条件。一是加快推进加气站建设,降低运营成本,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清洁、环保、充足的能源。二是增加公交运力,完善公交网络。在组织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适时投放公交车和出租车,逐步达到同类区县城区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出租车11-19辆的水平,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按照“着力提高线网密度和通达深度,中心区域减少重复线路,边缘地区扩大公交覆盖”的思路,根据城市发展、小区建设和人口分布,针对中小学、客运站、殡仪馆等公共场所不同时段的人流量,及时增加公交线路,加密公交车次,逐步建立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三是加快推进城东公交客运站场和新城区、火车站站前大道等开发区停车场建设,在主干道建设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台、候车亭等设施,努力使公交综合停车场、公交首末(枢纽)站和公交候车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五)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和行业化监管”的发展思路,整合经营主体,实行一体化经营。一是积极推进“公车公营”,不得以承包、租赁、挂靠、合作等方式变相转让经营权,由企业统一经营管理车辆,并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和安全管理责任,切实改变秩序乱、服务差、效益低的现状。二是进一步落实城乡公共交通的安全监管责任,理顺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大公交安全的投入和执法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规范科学的考核办法,严格奖惩机制,使有限的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四是建立和完善公交智能化管理指挥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运用高科技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指挥调度,方便广大乘客出行,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五是强化培训和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安全、业务、道德、诚信等各方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六是加强公共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线路、文明车组”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六)强化执法,履行监管职能。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和指导,整治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及各类违章经营行为。特别是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要借鉴重庆市主城区近期开展的出租车行业“惩违规、除陋习、树文明”专项行动的有效做法,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黄色预警库和黑名单库,采用定时、不定时等方式进行明察暗访,重点对不打表计价、乱收费、强打组合、拒载、甩客等违法行为,以及穿背心、打赤膊、使用车载对讲机聊天、讲粗话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对所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一律按有关规定的上限执行,该扣分的坚决扣分,该整改的必须整改到位后重新上岗,该吊销从业资格的坚决吊销。对所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进行全方位曝光,提高执法震慑力和群众知晓度。
第二篇: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门户,社会的窗口,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历年政协委员提案都有事关城市公交的内容,城市公交已成为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倍受政府关心、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年3月14日,政协提案委员会在2007年《尽快开通德兴市城区公交车》重点提案调研、督办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我市周边城区范围、城区人口大庭相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婺源县公交行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城市公交势在必行,建设条件业已成熟,市委、市政府应果断决策,从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出发,将发展城市公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在较段的时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
一、发展城市公交的形势日益紧迫
1、从国家政策而言,发展城市公交是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的需要。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因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由此可见,发展城市公交政策所需。
2、从周边环境而言,发展城市公交是提升“铜都”形象的需要。纵观德兴周边县(市),近几年婺源、横峰、弋阳、乐平等县(市)相继开通了城市公交,而作为 “中国铜都”的德兴,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公交车“千呼万唤”不出来,与不断提升的城市形象不和谐,与飞速发展的县域经济不协调。发展城市公交、开通城市公交车已成为打造“铜都”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刻不容缓的热点问题。
3、从交通现状而言,发展城市公交是缓解交通拥堵,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只有83辆出租车和100辆黄包车在运营,由于出租车承载量小,没有固定线路和时间,黄包车实行单双日轮流运行,难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给一些所谓“黑车”有机可
乘,扰乱了我市交通秩序。此外,新老城区的市民为解决上下班、上放学等问题,许多人购买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据不完全统计,数量在8000辆以上,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老城区的街道拥挤,加大了安全隐患。滞后的城市公共交通与百姓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城市公交、开通城市公交车已成为百姓盼望已久的民生工程。
二、发展城市公交的条件日臻成熟
纵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市建设城市公交的条件日臻成熟。
1、城区拓展为开通城市公交提供了发展空间。城区框架由4.1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南门新区、女儿田新区道路网络初具雏形,为城市公交运营范围及线路的设定提供了基础条件。
2、经济腾飞为开通城市公交提供了资金保证。德兴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总收入由2004年的3.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01亿元,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全省财政收入十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市)”等殊荣,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从经济实力上讲,德兴具备建设城市公交的能力。
3、群众呼声为开通城市公交提供了社会支撑。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相对滞后,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对城市公交的呼声日渐高涨,城市公交建设迫在眉睫。同时,由于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多年呼吁,出租车司机和黄包车业主对开通城市公交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发展城市公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稳定工作。开通公交,势必跟出租车争客源,造成与出租车、黄包车的冲突。如线路划定把附近的潭埠、新营、香屯等地纳入规划,还会存在与短途客运争客源的现象。但只要工作想在前、做得细,就能最终得到解决。开通公交车前,必须对全市短途客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城市公交、短途客运、出租车、黄包车科学界定各自的经营范围,合理调配各自的经营利益,就能调解好矛盾,达到稳定的效果。
2、建设资金。城市公交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目的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而公交场站建设、车辆和设施的配置与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燃油价格的上涨,维持城市公交的正常运转,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仍需资金扶持。如果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办法,引进公交企业参与投资和经营,以公交企业投资为主,政府辅之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这样,开通城市公交遇到的资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建设城市公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需政府开展前瞻性工作,如编制公交优先发展实施计划,公交港湾建设纳入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经营模式、划定经营范围等,这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初步设想
城市公交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原则,开通公交线路,坚持“先热线、后冷线”的发展趋势,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到位,成熟一条、发展一条,不搞一刀切、不搞一拥而上。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制订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初步设想为:
1、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可视情况实行国有经营,或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规划公交线路,投资场站建设,招标确认公交经营企业,由中标企业按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公交车型、数量出资购置公交车,承包经营公交线路。
2、公交线路
根据城区人流量、人文景观分布及群众需求,按照“先热线、后冷线”的原则,合理设置公交线路。
3、营运车辆
根据城区道路状况、城市人口分布和公交线路安排情况,测算公交车辆的投放数量。公交车辆应符合“中国铜都”形象,以高、中档中型客车为宜。
4、公交文化
利用城市公交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公交站台、站牌,公交车身广告等,大力宣传“中国铜都”品牌,努力打造公交文化,使之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交优先,是改善城市交通的现实出路,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公交事业,体现了“百姓优先,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德兴公交,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是广大市民的迫切要求,市委、市政府应将发展城市公交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开通城市公交车,把这项市政工程、民心工程做好、做实,让群众“走得了”、“走得好”。
第三篇:关于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cqkxrd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8-12-29 09:40:46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是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县政府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响亮地提出把2008年作为城市管理年,这是对全县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促进 “城市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督促解决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渝东北宜居城市,县人大常委会确定本次例会听取县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项工作报告,是“围绕中心、维护核心、反映民心”的具体体现。根据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人大财经委在常委会相关领导领导的带领下,并邀请部分党风政风巡查员,采取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对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整治、市政管理、城市绿化、基础实施建设、水库管理等事关城市管理领域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今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渝东北地区最佳宜居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突出管理重点,力求标本兼治,按照“治乱为先,治脏为本”的工作要求,系统地开展了以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市貌为主要内容城市管理年活动,经过一年不懈的努力,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管理年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城市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城市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对该项工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发挥强大的组织保障作用,如何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如何整活资源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城市长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在组织保障上,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强有力领导力量,确保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在统筹协调上,建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按月召开联席会议,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执法能力;在督导机制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强化了监督考核,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部门的综合目标考评内容;在投入机制上,政府统筹各项资金,通过整合移民资金、土地出让金、城维费与其它资金,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在管理网络配置上,加大了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管理力度,增强街道、社区的功能和责任,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市政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二)基础设施配套快速推进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保证。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开县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一是城区地下管网规划建设和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政府出资并组织实施科学编制了城区管网建设的综合规划。建成平桥片区污水泵站,完成平桥
片区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实现了中吉、安康、平桥三个片区管网互联互通。开展了对中吉、安康地下管网的整治,完成了驷马河两岸的污水直排整治工程,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率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城市道路交通主骨架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区“三横十纵”的城市道路主体骨架基本形成;客运站点的“一心三点”总体布局可望在明年完成,同时加大了交通标识、标线、标牌的建设,完成了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点选址工作,编制了城市公共运输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了公交线路,城区交通运输网站配置日趋合理。三是公共设施配套实现了提质提速。公园、广场、文体设施建设工作得以强力推进,举子广场、老城老街及5个社区公园、3个小游园以及月潭公园、南山森林公园的主体框架在可望在年底前基本建成。四是森林城市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围绕“一城一湖四山”,重点开展了四山森林围城、环湖生态、城市林荫道、城市河道生态走廊、城市广场绿化、城市公园绿化、社区绿化、立体绿化等八大行动,城市公共绿化建设效果十分明显。
(三)交通秩序整治初显成效
交通秩序管理部门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点控片、以线带面”的指导思想,不断增添整治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交通秩序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混乱的现状。一是加大了交通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的宣传方式,有效提高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完善了城区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聘请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学研究所对新城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整体规划。三是完善了交通安全设施。对城区学校及车站周边部分道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实施了建设。四是加强了路面管控。整合警力对城区内重点区域和路段进行不间断巡逻、纠违,在交通运行高峰期,由民警和协勤人员交叉式执勤,设立固定交警执勤岗,提高了交通管理的覆盖率。同时加强了对倍受关注的六所学校的交通安全监管,有效地保障了师生交通安全。五是开展了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每周都集中警力,对严重影响城区交通安全和畅通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一次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对交通违法保持了长期的打击和威慑的高压态势。四是抓非法客运整治。运管部门加强了对高速路入口、石龙船大桥、南山加气站、新世纪周边等路段的交通运输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四)水库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汉丰湖是三峡工程建设给开县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开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全县的“经济湖”,也是全县人民的“生命湖”。今年蓄水以来,县政府全面启动了汉丰湖的管理。一是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县政府及时成立了水库安全监测与防范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饮水安全、群众出行、安全稳定3个工作组,负责做好漂浮物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移民迁建区安全防范、库区交通及航运安全、水污染防治、卫生防疫、泥沙监测、地震监测等工作。二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坚持蓄水前排查、蓄水期定期巡查、蓄水后核查制度,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编制了试验性蓄水监测专项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落实专人密切监测,落实应急抢险资金和救援措施,落实抢险技术支撑单位及施工抢险单位。重点加强了库区水位变化、岸坡稳定、山洪灾害、水质质量、地震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三是高起点、高品位规划汉丰湖保护与开发。编制了“汉丰湖周边城市景观规划”、“滨湖公园规划”为核心的系统发展规划,对环湖的滨湖大道、建筑立面、夜景灯饰、生态绿化、护坡堡坎、旅游项目从规划上进行了整体控制保护。
(五)市场秩序监管力度加大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市场秩序和“脏、乱、差”现象的综合治理力度,市场秩序呈现出好转趋势。一是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如金开大市场存在的问题,督促业主增设了通风照明设施,对设置不合理的肉架摊区督促重新规划布局。二是加强了广告市场监管,对影响市容市貌的非法广告进行了整治。三是对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介入监管。加大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沿湖经营主体准入把关,消费合法权益保护,商品监测和食品快速检测,商标侵权商品、服务和虚假违法广告查处的工作力度,促进了市场秩序的逐步好转。四是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市场评比活动。为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县商品交易市场规范运行、先进示范、公平竞争、依法监管、和谐发展、上档升位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市政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市政管理部门积极履行市政管理服务的职能职责,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执法方式,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在创新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新突破。全面推行了网格化管理,制定了以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施行了划区包片制度、督查考评制度,形成了责任到人、全程监督、全面覆盖、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工作格局。二是实现了环卫管理工作的上档升级。采取了“自治管理、包干负责、分级考核”模式,划定各部门单位责任范围,明确管理标准,强化督查,确保了多元的清扫保洁模式得到顺利推行;开展了以“配套设施、集中清运、加强监管,实现垃圾不落地”为主题内容的专项整治,抓住了“工地、工程车、入城冲洗、查处”四个环节,使暴露垃圾、施工场尘治理取得了实效;在三峡工程实验性蓄水前对库底进行了全面清理,按期完成了库底垃圾清理任务,通过了国家终验,并制定了《开县水域应急清漂预案》。蓄水后,累计打捞库内外水域漂浮物近5000吨,转运岸边各类垃圾8000余吨,从源头减少了漂浮物的产生;三是加大了容貌整治力度。以建筑立面附属设施与道路设施整治为重点,全力开展空中及地面容貌整治。对窗口节点地区的广告进行了亮化、美化改造,采用疏堵结合方式对城市“牛皮癣”进行了整治。加强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监管维护,以路为单位对道路上各类附属设施进行了整体监控。四是加强了管理秩序规范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对城区车辆乱停放、摊点市场管理进行了综合整治,编制了《开县城区停车场(点)设置规划》,和“城区背街小巷摊区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以来,城市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的高度关注、理解和支持下,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仍处于人治与法制并存,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管理观念上,管理意识滞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突出,致使管理效能不高。在法规体系配置上,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罚代管的问题存在。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步入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
(二)管理的薄弱环节须进一步突破
主要表现为:一是占道经营现象屡禁难绝。主次干道、新世纪商圈、部分综合市场普遍存在占道经营,流动摊、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店外作业加工等现象。二是交通秩序整治存在死角。机动车辆乱停放、随意上人行道,出租车、公交车违规停车载客、车辆乱调头现象突出,摩托车、三轮车在主干道、人行道上任意停靠行驶,非法客运现象普遍,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道行进、不遵守交规,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城市公共设施破坏严重。公用设施、市政设施遭到破坏和盗窃现象较严重。四是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市民随地乱扔垃圾,部分居民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部分小区存在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管理不够规范。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基础设施不配套、硬件设施不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一是综合市场规划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尽合理。主要原因是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室内市场,加之已形成的市场功能配套不够完全,造成内部摊位出租不完全,“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二是城区公共停车场、点供应不足,造成车辆乱停放现象普遍。三是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设施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如按照建设部规定,2500—3000人拥有一座公厕,按我县城区现有常住人口计算,至少应有60座,而现在建成投入使用的只有几座,且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四)市民的文明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开县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造成了城区农民入住城市进程加快,社会人口动态性强,城市人口结构日益复杂的现状。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相对不高的矛盾,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这当中既有从农村一步入城的的移民和外来农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岗职工,还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群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空间有限自然乱搭乱建,没有固定收入多依靠摆摊设点、摩的非法载客等的简单方式来维持生活,市民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去甚远。
三、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1.城市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为满足市民对城市环境日益增高的期望,加速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更新城市管理的理念。要树立和谐管理的理念。要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生存问题,以和谐的方式达到有效管理目的。要树立综合执法的理念。城市管理是多部门、多项管理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要树立“多元化”治理理念。要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城市管理转到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城市治理上来,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
2.城市管理必须要走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要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应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让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促进规范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
3.城市管理必须要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管理的效果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因此,要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工夫,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当前尤其要加快镇东、丰乐街道移民新区的管网建设,继续加强地下管网整治,使市政基础设施能充分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平台。
4.城市管理必须要在理顺体制和完善机制上做文章。要坚持以法制为基础,理顺城市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要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城市管理,在强调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到位的同时,加强综合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城管网络体系,实现部门单独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建设目标管理体系,监督管理职责的落实,强化管理措施,提高城市管理者素质,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5.城市管理必须要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一是要整治占道经营。切实按照“退街进巷,退摊进店,引市入场”原则,加大“迁移、取缔、整治、规范”的力度,逐步整治规范城区占道经营行为。二是整治交通秩序。加大市区公共场所泊车位管理,增设公共停车场、点,完善标志牌及标线,定期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减少车辆乱停放现象。三是整治环境卫生。要继续完善多元化清扫保洁机制,积极推进城市清扫保洁市场化经营。
6.城市管理必须要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要立足街道社区宣传、文明市民教育、学校常规教育,新闻媒体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寓常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体的文明市民教育,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意识,不断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并关心、支持城市管理。
第四篇: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表时间:2008-6-16 16:00:47 阅读次数:
180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门户,社会的窗口,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历年政协委员提案都有事关城市公交的内容,城市公交已成为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倍受政府关心、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年3月14日,政协提案委员会在2007年《尽快开通德兴市城区公交车》重点提案调研、督办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我市周边城区范围、城区人口大庭相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婺源县公交行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城市公交势在必行,建设条件业已成熟,市委、市政府应果断决策,从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出发,将发展城市公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在较段的时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
一、发展城市公交的形势日益紧迫
1、从国家政策而言,发展城市公交是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的需要。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因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由此可见,发展城市公交政策所需。
2、从周边环境而言,发展城市公交是提升“铜都”形象的需要。纵观德兴周边县(市),近几年婺源、横峰、弋阳、乐平等县(市)相继开通了城市公交,而作为 “中国铜都”的德兴,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公交车“千呼万唤”不出来,与不断提升的城市形象不和谐,与飞速发展的县域经济不协调。发展城市公交、开通城市公交车已成为打造“铜都”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刻不容缓的热点问题。
3、从交通现状而言,发展城市公交是缓解交通拥堵,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只有83辆出租车和100辆黄包车在运营,由于出租车承载量小,没有固定线路和时间,黄包车实行单双日轮流运行,难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给一些所谓“黑车”有机可乘,扰乱了我市交通秩序。此外,新老城区的市民为解决上下班、上放学等问题,许多人购买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据不完全统计,数量在8000辆以上,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老城区的街道拥挤,加大了安全隐患。滞后的城市公共交通与百姓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城市公交、开通城市公交车已成为百姓盼望已久的民生工程。
二、发展城市公交的条件日臻成熟
纵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市建设城市公交的条件日臻成熟。
1、城区拓展为开通城市公交提供了发展空间。城区框架由4.1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南门新区、女儿田新区道路网络初具雏形,为城市公交运营范围及线路的设定提供了基础条件。
2、经济腾飞为开通城市公交提供了资金保证。德兴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总收入由2004年的3.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01亿元,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全省财政收入十强”、“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市)”等殊荣,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从经济实力上讲,德兴具备建设城市公交的能力。
3、群众呼声为开通城市公交提供了社会支撑。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相对滞后,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对城市公交的呼声日渐高涨,城市公交建设迫在眉睫。同时,由于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多年呼吁,出租车司机和黄包车业主对开通城市公交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发展城市公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稳定工作。开通公交,势必跟出租车争客源,造成与出租车、黄包车的冲突。如线路划定把附近的潭埠、新营、香屯等地纳入规划,还会存在与短途客运争客源的现象。但只要工作想在前、做得细,就能最终得到解决。开通公交车前,必须对全市短途客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城市公交、短途客运、出租车、黄包车科学界定各自的经营范围,合理调配各自的经营利益,就能调解好矛盾,达到稳定的效果。
2、建设资金。城市公交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目的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而公交场站建设、车辆和设施的配置与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燃油价格的上涨,维持城市公交的正常运转,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仍需资金扶持。如果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办法,引进公交企业参与投资和经营,以公交企业投资为主,政府辅之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这样,开通城市公交遇到的资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建设城市公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需政府开展前瞻性工作,如编制公交优先发展实施计划,公交港湾建设纳入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经营模式、划定经营范围等,这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初步设想
城市公交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原则,开通公交线路,坚持“先热线、后冷线”的发展趋势,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到位,成熟一条、发展一条,不搞一刀切、不搞一拥而上。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制订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初步设想为:
1、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可视情况实行国有经营,或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由政府规划公交线路,投资场站建设,招标确认公交经营企业,由中标企业按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公交车型、数量出资购置公交车,承包经营公交线路。
2、公交线路
根据城区人流量、人文景观分布及群众需求,按照“先热线、后冷线”的原则,合理设置公交线路。
3、营运车辆
根据城区道路状况、城市人口分布和公交线路安排情况,测算公交车辆的投放数量。公交车辆应符合“中国铜都”形象,以高、中档中型客车为宜。
4、公交文化
利用城市公交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公交站台、站牌,公交车身广告等,大力宣传“中国铜都”品牌,努力打造公交文化,使之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交优先,是改善城市交通的现实出路,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公交事业,体现了“百姓优先,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德兴公交,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是广大市民的迫切要求,市委、市政府应将发展城市公交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开通城市公交车,把这项市政工程、民心工程做好、做实,让群众“走得了”、“走得好”。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培植的主要内容,区委、区
。我区“三创三评”方针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方针的顺遂市交通现状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形陈述如下:
于近日就我区城
一、湘东区交通根基情形
我交通收集主若是由公路和铁路两组
成,本次调研是公路交通收集。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邻接,是江西的西年夜门,交通便当,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串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今朝,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搜罗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高速公路及毗连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2007年尾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收集的首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人平易近糊口不成贫窭的主要行动措施。我区公路网培植长足的前进,但路网的质量和数目仍知足经济跨越式成长和人平易近糊口迅速的客不美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平易近经济成长中的亏弱环节,还的首要问题有: 着良多有待解决的坚苦和问题。
(一)路网成长不服衡,畅达深度
我区公路培植首要在中心城区焦点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焦点外围地域分布,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
了路网成长的不服衡,出格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成长已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地址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年夜是泥砂路,畅达深度。
(二)路网品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手艺偏低,到2007年尾止,全区三级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品级公路较多,这远远顺应区域经济的成长需要。加速高档级公路的培植,农村公路的手艺品级,应是路网培植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结构有待
今朝,我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名目:“三横”搜罗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崇源至排上南部经济干线;“两纵”搜罗干线公路319国道及荷尧萍洲(昌金高速毗连线)至东桥界头公路。但南部经济干线和荷尧萍洲至东桥界头公路部道路段品级较低,二级公路的尺度。要),还可以恰当加密。
斗劲完美的公路网,干线公路必需刷新成较高档级的公路(二级
(四)与区域外毗连的公路、中心城进出口公路均需
湘东区与周边市县(搜罗萍乡市内的莲花县、芦溪县、安源区、上栗县和湖南省的醴陵市、攸县)相的首要出口路有32条,品级偏低,在道路有待
收支湖南的16条,收支市内相邻县16条。公路年夜年夜
城区上制约了湘东区与周边市县经济往来。中心城区进出口公路完美,晦气于阐扬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
(五)公路培植资金缺口年夜
近年来,湘东区加速了公路培植的成长,但苦。经由过程全力争夺到的区域经济整体还发家,资金筹措较为坚
项目津贴资金外,区、乡(镇)、村三级配套资金缺口较年夜,对公路培植带来了很年夜的阻力,资金欠缺是我区交通事业成长面临的首要问题。
(六)公路养护打点使命艰难
资金保障、行驶公路的车辆超限运输等多
。的原因,区内年夜首要道路路面损毁、路况慢慢恶化,公路养护打点面临巨年夜的三、规划湘东区交通收集的几点建议
(一)拟定湘东区公路网规划
1、公路网规划方针
公路网规划方针以我区拟定的社会经济成长计谋方针为依据,打造区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以湘东城区和陶瓷财富基地为中心,为
城乡一体化培植供给加倍完美的交通收集。
2、公路网规划结构准则
gongwen.hnqg.gov.cn
gongwen.hnqg.gov.cn 交通主管公布的规划线路必需精采的经济效益和路网效益;
内容;
从命、省、市
公路交通规划中涉及湘东区境内与区、乡两级的城镇规划
规划;五是尽陶瓷财富基地路网规划相连系;四是按骨架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三个条理量路网平衡成长;六是湘东公路运输业的成长。
3、公路网结构 方案
我公路网现状,建议将原路网框架“三横两纵”为“四横四纵”,“四横”搜罗昌金高速、320国道、南部经济干线白竺崇源至排上公路、白竺至东桥界陂公路;“四纵”搜罗金升高速麻山小桥至白竺源并段、319国道、荷尧上云至广寒龙泉公路、荷尧萍洲至东桥界头公路,新增一横(白竺至东桥界陂公路)和两纵(金升高速麻山小桥至白竺源并段及荷尧上云至广寒龙泉公路),使全区整体路网框架加倍完美。
(1)骨架公路:
一横:昌金高速上云马冲至年夜义金鱼石段,湘东境内长10.795公里,已建成,往东路过青山、福田萍乡市区,往西
湖南株洲市。
二纵:金升高速麻山小桥至白竺源并段(待定),湘东境内长14公里,可与芦溪、上栗相连。
(2)干线公路:干线公路在整个公路网中起着周全性和支配性的浸染,是公路网规划的。
①首要干线公路:共6条
二横:五里至老关线(320国道,一级18.328公里,在建),往东株、潭经济圈;
萍乡城区,往西湖南湘、三横:南部经济干线白竺崇源至排上线(待定省道,二级33.8公里,在建),首要节制点为:白竺乡崇源、泉源、麻山镇桃源、汶泉、麻山、景星、腊市镇庙岭、炉前、排上镇西坑、荷塘、美田桥。该线自东向西横穿湘东境内,往东与芦溪县南坑相连,往西
湖南醴陵、攸县。
四横:白竺至东桥界陂线(新增干线公路,二级35公里),首要节制点为:319国道、白竺乡黄岗、中村、广寒乡郊溪三十六湾、官溪、广寒乡、、南岗口、东桥镇茶红、沿塘、界陂,接湖南攸县。
一纵:麻山岭背至白竺柘村线(319国道,二级23.8公里,已建),是我北往南可毗连萍乡城区及莲花县。
首要出口路,由
三纵:荷尧上云至广寒龙泉线(新增干线公路,二级62公里),首要节制点为:青山温盘、荷尧上云、横江、亭子岭、320国道、电厂沿河路、湘东新湄、麻山桐田、麻山镇水洋、广寒郊溪、官溪院冲、洞溪、龙泉,接湖南攸县。、麻龙公路、白竺杉坪、白竺
四纵:荷尧萍洲到东桥界头线,二级49公里,首要节制点为:昌金高速出口、荷尧镇萍洲、昌金高速湘东毗连线、昌昌年夜桥、湘东镇阳干、陈家塘、下埠、排上、东桥、界头,接湖南攸县。
②与区域外毗连的首要出口路
湘东区与区域外毗连的首要出口路共有32条(搜罗几条干线公路),出口路的主要节点主若是:a、通往湖南的节点搜罗荷尧镇金鱼石、喷香山寺、老关镇关下、莲花冲、登官分水坳、排上镇官桥、美田桥、东桥镇凫田、界陂、邹家园、界头、江边、广寒乡年夜沙江、黄土岗、白竺乡长长坪;b、通往市内各县节点搜罗湘东镇流田、青泥岭、新湄、均圹、荷尧镇上云、泉陂、土壕、石岭、麻山镇仙锋、年夜山、小桥、岭背、白竺乡柘村、磨头、崇源家山庙、苏圣山。建议将的道路,主要的出口建成二级公路。
与区城外毗连的通道均培植
三级
③城市进出口公路
湘东区城市进出口公路首要有11条。搜罗昌金高速毗连线、新村至桐田公路、河洲至金鱼石公路、年夜江边至麻山公路、320国道、湘东至下萍洲公路、湘东城区内环线(五里至河洲)、湘东城区外环线(腊市至庙岭)、新中毛塘(东环路)至萍乡长兴馆公路、陈家塘至下埠公路、陈家塘至通衢里公路(樟年夜线)。建好城市进出口公路,有利于阐扬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很是主要的意义。建议将城市进出口公路培植三级道路(公路建成),主要路段建成二级公路。出格是新中毛规划线路。塘至萍乡长兴馆公路及湘东城区内、外环线须列为
毛塘至长兴馆公路:一级10.5公里,是湘东城区与萍乡城区毗连的通道,意义深远。首要节制点为:毛塘(湘东区东环路)、新湄、新塘、略下、长兴馆,湘东境内长5公里。
湘东城区内环线:一级10公里,沿线分布萍铝、萍电、萍钢等年夜型企业,是湘东中心城一条主要环线,城成长很是主要的意义。路线首要节制点为:320国道(五里)、年夜江边、昌盛、河洲(320国道)。
湘东城区外环线:一级43公里,沿线分布我区规划的陶瓷财富基地、低质煤供给区、物流园区、铝制品加工区及麻山景星煤电铝项目地址地,我区境内萍钢、萍电、萍铝、巨源煤矿、上官岭煤矿等一多量年夜中型企业座落于外环线两侧,我区打造轮回经济圈意义重年夜。路线首要节制点为:麻凤线(腊市)、陶瓷财富基地工业南年夜道、工业年夜道、320国道、荷尧镇火烧桥、湘东镇美建、五里、樟木桥(320国道)、新垅、年夜江边、腊市庙岭(麻凤线)。
(3)农村公路
公路网框架后,必需靠农村公路收集化,才能斗劲完美的整体,有如人体必需由“骨架”、“经脉”和“毛细血管”乡道建成四级慢晋升为四级
组成。县道可建成三级的公路,主要县道建成二级公路;的公路,主要乡道建成二、三级公路;村道慢慢将等外泥砂路建成水泥路,手艺品级慢。
(二)公路网规划的不变性和权威性
划的委、区公路网规划刻日较长,常会因率领人事情迁或率领考虑问题的角度分歧等原因,规实施,易呈现一再培植、偏离规划方案的培植等问题。为防止削减公路培植的盲目性,建议由区审核经由过程后,赋给规划不变性和权威性。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经由过程贷款或招商等体例路网培植;做活土地开发这篇文章。公路带来了沿线的经济繁荣,可操作土地升值,公路培植专项基金用于公路刷新,采纳拍卖沿线公路广告经营权和行动措施冠名权等法子,阐扬公路路刷新津贴资金,以减轻公路培植的资金。
行动措施无形资产的浸染;争夺公
关于优先发展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调研报告
编者按:城市公共交通是国家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行业,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文明;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它是城市的‚窗口‛和文明进步的象征。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刊特刊载《关于优先发展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调研报告》一文,以飨读者。8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对此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这篇调研报告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单位、同志,能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调研报告。摘发《工作交流》。送胡宪并送晓健、春平同志阅处,并就‘公交优先’拿出意见。‛
关于优先发展我市 城市公共交通的调研报告
袁斯明 付磊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客运量大、相对投资小、占有资源少、营运效率高、污染相对较少和人均占用道路少等优点。据有关专家测算,公共汽车承担着城市80%以上客运量,载客量为小汽车的3O倍,占路面积只相当于4辆小汽车或2O辆自行车,单位载客量、公里油耗、尾气排放均优于小汽车10倍左右。当前,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凸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从根本上破解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状况的必然途径。
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都在按照‚公交优先‛这一原则,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创造一个便捷、安全、经济、舒适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公共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四通八达遍布全市的公交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最佳选择,充分发挥了公共交通的服务功能。但是,随着我市城区面积的逐渐扩大,人口密度逐年增加,燃油价格不断攀升,我市公共交通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我市的‚公交优先‛战略与国内一些公交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针对我市公交行业的现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近期,市委办公厅信息处开展了专门调研,并对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提出几点建议,供市领导参考。
一、我市公交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城区公共交通运营是由南昌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承担,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一个以城市客运为主,集汽车维修、长途客运、客运站、出租营运、汽车租赁、公交广告、石油站、物资销售及旅游客运等一系列产业为辅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1、公交企业基本情况
南昌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现有员工8430人(其中在岗员工6250人),驾驶员4160人,占在岗员工总数的66.6%;随着企业的发展,为解决社会就业外聘员工3672人,占在岗员工总数的58.8%。全公司现有各类营运车辆2522辆,其中公共汽电车2349辆(含空调车286辆)、出租车133辆、旅游车40辆。公交线路131条,线路总长度达2667.5公里,市区内线路网密度为4公里/平方公里,达到了国家标准。日均客运量近140万人次,城市万人平均拥有公交车辆数12.16标台,公交分担率达到20%左右,达到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A类城市二等标准。安全行车间隔里程达到191.77万公里/次,大大高于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A类城市一等标准。
2、公交企业运营特点
公益性和低票价是我市公交运营的两大突出特点。公交企业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政府企业,方便市民出行,为百姓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是我市公交运营的最终目的。我市公交票价按物价部门核定人公里费率平均为0.07元左右,仅为长途客运的1/4~1/5。无人售票车除双层空调巴士(使用IC卡7.5折)、3条长达26公里以上的郊区线路为两元票制和远郊线路实行专人售票、分段计价收费外,其它线路均为一元一票制(使用IC卡为9折)。其中,空调公交车实行与普通公交车同等票价,这在全国各城市空调公交车中尚属首例。此外,我市近14万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等5类特殊群体按政府规定乘坐市内公共汽电车实行免费。
3、公交基础设施情况
为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解决大量公交车占道停放等历史遗留问题,近五年来,市公交总公司自筹资金2.5亿元,在城区边缘新建占地600余亩的各类公交停车场、始发站12个,使停车场面积达到16.85万平方米,站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逐步建成了环城公交停车场及维修、加油网点,基本满足城区外缘地带公交线路的车辆夜间就近停放的需要。洪城、昌南两大客运站配套建设公交枢纽站,实现了长途客运与城市客运无缝对接,场地白天提供给经营项目使用,晚上用于停放公交车,实现‚一地多用‛、‚一站两用‛,变过去单纯消耗型为经营效益型,成为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4、公交企业经营状况
为减轻财政负担,市公交总公司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努力增收节支,发展公交广告、出租营运、汽车租赁、长途客运及长途客运站等相关产业,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反哺公交主业。目前,公交相关产业一年可产生约4000万元收益,用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添臵装备。市公交总公司自2001年企业扭亏为盈以来,已连续七年实现盈利。2007年企业总资产达到8.4亿元,主营收入达到4.2亿元,在票价未作任何调整,消化油料及各类社会保险费率上调和相关生产资料费用上涨增加成本3364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总额681万元。人车比达到2.3 :1,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6621.19元/人.年, 一些可比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二、目前我市公交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公共交通行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全国各大城市的公交企业都在寻求创新和变革,我市公交行业在自身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交车辆运行不够快捷
公交车快捷的目的就是要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效率,从而解决交通拥堵这一瓶颈。目前我市在交通高峰时段,部分公交车的行驶速度已降至10公里/小时以下,运行效率下降,造成乘客分流,最终影响城市交通畅通。然而国家要求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需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90%以上,建城区任意两点公交车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在公交车具有路权及路口通过信号的优先通行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我市至今还没有一条公交专用道,更谈不上形成专用道网络,更没有路口通过信号的优先,这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是比较落后的。
2、公交车换乘不够方便
让百姓出行方便,首先就要求公交网络布局科学,要让群众就近乘车,换乘方便。目前我市公交在设计上超过12公里以上的线路占到总线路的80%,使乘客换乘率为1.1,远远低于国家1.5的标准。群众对公交反映较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换乘不便,由于老城区缺乏公交枢纽站,公交车只好在道路上沿停靠站一字摆开,有些站台多达10多条线路,一些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携带较多行李的乘客反应较强烈。在老城区缺乏公交始发站以及道路状况的制约也使一些线路公交车停靠不了、调头不了,严重影响公交线网优化,致使一些公交线路重复,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3、乘车环境不够舒适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群众对公交车乘坐舒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车辆环保要求也更为关注。国内许多城市的公交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空调车,如杭州市公交车现在的空调车占总车辆数的84%,今年的目标是空调车比例达到90%。而我市目前空调公交车仅有286辆,只占车辆总数的11.6%,有空调车的线路11条,仅占总共131条公交线路的8.4%,相比之下,我市空调车的比例远远落后。
据了解,在2011年城运会前我市将投入600辆低排放空调车,然而空调公交车比普通车每辆现价高25万元,按现行车价45.62万元(含购臵税)完成600辆空调车需投入资金2.74亿元。同时空调车比普通公交车运行成本高,据测算,到2011年达到600辆时,仅空调车的运行成本比普通车成本一年将增支3200万元。在这一时段内,随着每年车辆数的增加,成本呈阶梯状累计递增,公交企业担忧成本巨大将影响到我市空调车的投入。
4、企业发展面临困惑
十五期间市公交总公司投资4.51亿元用于车辆购臵、场站建设,预计在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投资将达到8.74亿元,增长88%,其中购臵车辆6.17亿元(含600辆空调车款2.76亿元),场站建设2.3亿元。同时,随着燃油价格持续上涨,公交各项成本急剧攀升,而公交票价又不能相应上调,企业已难以承受这么大的投资。尽管柴油在4.12元/升后的涨价部分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但今年测算仍将增加成本3000万元,预计到‚十一五‛期末,企业将出现较大亏损,年亏损可能在3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亏损将使员工待遇难以提高,当待遇与付出差距拉大时,就会造成驾驶员工作不安心,甚至‚跳槽‛,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据了解,目前我市公交行业驾驶员缺员已达600人,为了维持公交正常运营,市公交总公司只得降低招收驾驶员用工标准,将驾驶员双班改单班延长工作时间,然而这些做法又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发展极为不利。
三、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几点建议
要优先发展我市公共交通,就必须着力化解公交行业存在的几个突出矛盾:一是在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拥堵的情况下,如何为全市人民创造方便、快捷、经济的出行条件;二是如何为公交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面对燃油价格持续走高的形势,如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如何平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参考全国发展‚公交优先‛城市的先进经验,现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1、强化观念,切实推进“公交优先”
目前,全国许多发达城市已把公共交通事业摆在公益性行业的突出位臵,由政府出资收回民间资本,转交国企经营公交行业,形成规模效应,政府扶持发展,如杭州、北京等城市。我市也应明确城市公共交通属公益性事业的定性,并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政策中充分体现,树立‚百姓优先‛的公交意识,加强宣传和引导,形成政府重视、各部门支持、全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2、以人为本,落实公交路权分配优先
建议对在城市主干道路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进行前期调研。同时学习北京、杭州、昆明、济南等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做法,按‚总体规划、试点先行、稳步实施、逐渐成网‛的原则制定公交专用道规划,先选择2-3条道路进行公交专用道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八一大道、阳明路、北京东(西)路、井冈山大道、解放东(西)路、洪城路等道路推广使用公交专用道。通过设臵公交优先通行信号,减少公交车通过路口停留时间。对目前实行单行的道路,只要道路条件允许及不影响交通安全,继续允许公交车辆双向行驶,在禁左的路口尽量允许公交车左转弯,严禁其它车辆在公共汽电车站前后30米路段内停靠。
3、高标准规划,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议政府进行公交枢纽站、换乘站、港湾式站台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把主干道路站台改造成30-60米大型港湾式站台,实现公交车上下客不占道,减少公交车停站对交通的影响。按国办发[2005]46号文件精神,依据我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对公交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换乘枢纽等设施建设用地按《划拨用地目录》实行划拨方式供地。对因市政建设需要拆迁的原八一桥、老福山、福州路口公交枢纽、始发站就近还建。在就近安臵困难的情况下,按公交场站规范和标准把八一桥立交桥下、老福山(坛子口)立交桥下现公交停车场地及洪都大桥桥南引桥下和福州路口街心花园,打造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规范的大型公交枢纽站。
4、政府主导,建立多个部门联动机制
借鉴杭州等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由市公交行政主管部门与市规划部门协同做好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完善公交法规规章、规范公交市场行为,建立公共交通协商制度和联动机制。市公交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与市规划、交通、建设、财政、旅游、公安交警、城建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协商制度,形成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涉及城市交通方面的问题,建立适应南昌发展要求的大交通管理体系。
5、财政支持,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
建议参考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城市的做法,通过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对老人、儿童的免费乘车、学生以及成人等各种票价打折的差价进行补贴。政府将公共交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对公交车辆设施投入和公交运营成本进行评价,给予必要的投资和合理补偿。建设方面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公交企业自筹为辅或利用综合开发,吸纳社会资金。目前,杭州市已出台《关于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的实施意见》,对公交承担的公益性服务由财政进行审核,按免费乘车刷卡次数计量,动用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费用由市财政承担90%,企业也相应承担10%,每月按审核计费及时由财政给予补偿,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拿出5%,其中2.5%用于城市管理,2.5%用于公交场站建设等;上海松江区采取将车辆折旧、票价补偿、燃油补贴等等一并计算,按照车辆行驶里程数进行补贴。
6、政策扶持,促进公交企业健康发展 实现公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对公共交通给予重点扶持。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扶持公交企业发展方面借鉴上海等城市的做法:一是给政策‚以小车养大车‛。在市公共财政安排资金补偿有困难的情况下,按每年新增空调公交车1 :2的比例给予市公交总公司出租车指标,逐年投入,五年形成1000辆公交出租车的经营规模,实行‚以小车养大车‛。或参照国内其他城市的做法,在政府收取的出租车有偿使用的费用中由财政核定后给予公交企业资金扶持。二是取消福利性月票,免费乘车实行刷IC卡计量。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会(含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城市均已取消月票,2007年市公交总公司发行成人、学生各类月票12.1万张,按目前的实际刷卡量,以9折优惠计算,一年减收了1545万元。况且我市公交月票只是少数乘客享有的优惠,也增加了企业公益性负担,建议取消福利性月票。并将现行使用PVC卡及持证享受免费乘车改为持IC卡乘车,以便实行IC卡刷卡计量,把免费乘车线路扩大到全市无人售票车范围,使目前23条线路扩大到102条线路,这样即扩大了百姓受益面,又有利于理清企业承担免费乘车的真实情况,同时参考杭州相关做法,对于实行月票及老年人等免费乘车政府形成的政策性亏损,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对公交相关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将一些有较好效益的项目或可以合作合资的项目交给公交企业经营,壮大公交经营实体,通过效益较好的项目创收反哺公交主业,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公交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公交公司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关于提升沙坪坝区东部地区城市道路交通品质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党校“研究式教学”安排,沙坪坝区初任副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第2小组学员围绕东部地区交通主题,通过与区级有关部门调研座谈,实地参观考察,认真研究讨论,就提升沙坪坝区东部地区交通品质形成调研报告。
一、交通现状
东部地区可分为核心区、井双片区,区域总面积近60平方公里。全区高度重视东部地区交通建设,加强交通规划和整治工作,投入30亿元新建、扩建一批城市道路项目,构建城市道路网络结构,消除了一些原来拥堵严重的路段和节点,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
核心区道路路网结构由不规则的两个环状道路与向外围的呈放射的若干道路构成。干路网总长约33公里,一环道路长2.2公里,二环道路长9.1公里,以三峡广场为中心,共有6条射线,射线之间有四条联络线。通过现状交通组织,在核心区形成了两个单向循环,其他道路主要都是采用双向行驶的方法进行交通组织。在新桥、上桥地区,布局有凤中路、石新路等主干道路。
在井双片区,道路路网结构比较单一,主干道212国道贯穿全境,区域范围内除井口工业园新建道路较宽敞外,其他道路较少且狭窄。
二、主要问题
东部地区交通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道路路网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道路交通品质还不高,与“畅通沙坪坝”的目标及要求差距较大。分析东部地区交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道路网络结构不完善,道路标准密度偏低。从道路网结构上看,核心区内路网密度较低,主干路密度严重低于国标,次干路、支路密度也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多数道路为四车道,路面狭窄,道路标准偏低。井双片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几个节点拥堵现象较多。
二是过境交通通道单一,与核心区交通相互干扰。东部地区过境道路交通除高速路外,212国道、汉渝路等过境道路都需要从核心区的道路进行转换。过境的交通量与核心区内部的交通混在一起,在核心区形成了很大的叠加交通量,致使核心区有限的道路网难以负荷。
三是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低。东部地区没有大容量轨道交通,公交站场、停车港严重不足,公交线路过密,公交车辆行驶缓慢,容易引发交通拥堵。核心区停车泊位数量明显不足,人行天桥、地道严重不足,人行过街与车流交通矛盾很大,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四是交通组织安全性很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核心区内交通单循环的实施,由于没有发达的支路系统,致使单循环系统安全性极差。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公交等客运车辆自律性差,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规意识淡漠,违章行为对道路的通畅行驶带来严重影响。
三、原因分析
东部地区交通问题是在比较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下,多年长期积淀而成的。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城市格局及社会单位布局制约严重。东部地区地处嘉陵江与歌乐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是主城区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单位辖区、旧城区比重较大。在各类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仅占7.6%,大大低于相关规范标准。高校、医院、企业、部队等社会单位用地面积大,自成体系,对外封闭,城市支路不能进入。
二是交通综合规划制定相对滞后。在东部地区加速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建设引发的交通问题和需求,重视但不到位、研究但不深入、应对但不全面,特别是在核心区道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没有及时研究和编制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综合交通规划。
三是道路交通项目建设不够完善。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特别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规划设计及优化、征地拆迁调查摸底等方面比较薄弱,导致项目实施时序不优,施工建设进度较慢。交通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脱节,存在建、管分离的问题。
四是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力量薄弱。东部地区交通管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职权分散,责任不明,力量薄弱,没有一个部门负责牵头综合协调及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内部也没有专门负责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的单位和力量,与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
五是对外宣传引导处于被动局面。在一批重点道路项目投入使用后,东部地区堵点明显减少,交通通行状况得到改善。但是,时至今日主城区群众对沙坪坝的交通印象还是停留在“堵城”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正面宣传引导重视不够、力度很小,没有及时扭转大家对沙坪坝交通的印象。
四、对策建议
结合前述原因分析,为更好更快地提高东部地区交通品质,特在工作层面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确保交通规划的权威性
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把抓好交通规划作为提高东部地区交通品质的先决条件。一是推动交通规划法定化,努力将东部地区综合交通规划臵于全市发展战略中,特别是要争取把重大交通项目纳入全市主城区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形成市区共同实施交通规划的良好局面。二是抓住两江四岸城市设计和分区城市规划的契机,进一步研究论证、深化优化东部地区交通规划思路和对策。三是积极应对第三客运站落户对东部交通的重大挑战,编制东部地区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并使其纳入全市城市交通“十二五”专项规划,力争把平顶山隧道、高滩岩立交、都市花园隧道等相关重大交通项目提升到市里负责建设实施。
(二)优化建设项目的时序性
建设交通项目是提高东部地区交通品质的治本之策,在所有举措中处于中心地位。一是在交通规划确定的大致实施时序的基础上,加大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超前研究论证下项目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实施建设后不留遗憾。二是坚持“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加大项目前期工作财力、人力投入,深化各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尽量避免因为前期工作不扎实甚至失误而严重贻误项目施工。三是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就尽量考虑道路交通、人行过街的组织实施,统筹交通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投资,使道路建成后能够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提高交通管理的实效性
科学地组织与管理城市交通,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品质的关键举措。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维护大多数人通行权益,最大限度还路于民,优化道路交通系统组织,全面实施交通系统管理,充分发挥路网潜力和效益。二是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加强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和设施管理,改进交通信号配时设计,强化行人过街的人性化设计,改善道路交通使用效能。三是提高城市交通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建立先进的交通指挥控制体系,强力推进公交线路的优化完善,尽快撤并在拥堵路段上比较密集的公交停车站场,配合轨道交通、城市铁路运行后超前开展公交线路的优化设计。四是加强停车场建设,严格执行房屋建筑配建车库有关规定,严禁挪作他用或不投入使用。
(四)加强部门工作的统筹性
加强职能部门工作的统筹性,是“畅通沙坪坝”建设能否尽快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是建立责权利相协调一致的工作推进体制,确立畅通沙坪坝、城市交通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由其负责牵头统筹、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协调争取市级部门支持和市级重点项目。二是适应全区城市化发展形势需要,创新编制管理工作,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上不断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力度,研究设立事业性质的“沙坪坝区城市交通研究所”。三是加强交警支队警力建设,积极协调市级部门逐步增加区域内交通警力,建立沙坪坝交通指挥中心,使交通管理力量与城市道路规模相匹配。
(五)注重舆论宣传的主动性
在城市交通管理上,舆论宣传的作用日益重要。如果我们不尽早扭转当前十分不利的舆论环境,那么我区投入巨资建设交通项目就难以取得最大化的效果。一是要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交通整体宣传方案,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二是要大力做好正面的宣传引导工作,在主流媒体、小报小刊、网络媒体上积极宣传我区畅通工程建设规划、重点项目、管理举措,定期通报道路交通状况,组织市民体验通行状况,做好前后对比分析和宣传。三是要加强民意引导,及早摒弃前几年戴在我区头上的“堵城”帽子,编制比较适合群众口味、网民视觉的,符合当前东部地区交通现状的“段子”,并使之逐步流传,扩大影响。
参与调研人员:罗天焱、李
军、陈
义、王晨阳、陈
荣、邓文清、黄隆波、王俊峰、吴加祥、蔡群
主要执笔人:黄隆波、王俊峰、吴加祥、蔡群
关于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市“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委办于近日就我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东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使我市城市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一)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改造了津河路、北园路、宁阳路、宁城路,新建了环城西路、人民路、世纪大道,拆迁建设了山门南路、中溪中路,使城市主干道进一步拓宽,城市道路脉络逐步连通,城市外环道路框架初步拉开,基本形成了“八横四纵”的城市路网体系,同时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2003年,我市城市道路长度达53.2公里,面积0.872平方公里,较2001年分别增长8.8%和21%。
(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我市公共交通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自身发展来看,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已发展到454台,其中公交车118台,出租车336台。从横向比较来看,与面积大、人口多的临安市相比,我市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分别多出70台和120台左右。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尤其是公共交通车辆经过数次更新换代,提高了城市品味,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三)城市交通整治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客运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市客运市场秩序,带来了诸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我市城市形象。为此,今年市委、市政府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为客运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是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建设尚未启动,城市内部路网也未彻底连通,车辆分流难以实施,各类车辆混杂无序。二是尚无大型停车场。机动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三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0.85‰,与全国文明城市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城市中心几条主干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机非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机动车道分行也仅用隔离墩进行分离,安全系数不高。部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少数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市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出租车行业上。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交通管理人力不足。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道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城市交通流量也日益加大。目前各类城市机动车辆已发展到25000台,过境外地车辆每天约2000台次,尤其是宁阳路平均日车流量高达8000台次。然而,我市城市交通管理队伍却相对薄弱。尤其是城关交警二中队,现有交通民警32人,其中具备执法资格的正式民警仅有4人,警力严重不足。尽管该中队近年来不断调整思路,创新管理模式,但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局限,而未能彻底改变交通管理局面。
(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车辆司乘人员随意停车、违章掉头、强行超车、超载超速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情况普遍存在,骑自行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现象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服从,极少数机关团体及企事单位干部、职工不仅不带头遵守交通规则,而且经常性地出现违章行为,给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关于我市城市交通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要达到“三年两个一流”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仍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建议市委、市政府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原则,将公共交通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同时在全市倡导优先选择公交,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一是要提高公交营运质量。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加大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和改造公交停泊站点,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乘车需要。二是要提高公交车辆质量。逐步将现有公交车更新为现代、舒适、环保型的“大公交”,时刻保持车容车貌清洁、美观,加大载客容量,提高城市品味。三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公交公司要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司乘人员的驾龄等多方面资质严格把关,加强岗前、岗中培训,实行规范化服务。此外,要继续加大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的整治力度,为公共交通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一是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按照“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的总体思路,尽快启动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的规划建设,加快城市内部路网连通的后续建设,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科学合理分流,缓减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强化交通配套功能。将建设大型停车场纳入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先期在旧城区增设临时停车泊位,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停车需求。将长途汽车站迁至城市外环地带,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注意实现与公共交通的对接。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建设有关规定,及时予以拆改、更新和增设,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
(三)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教育管理水平。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勤务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城市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车事进行爆光,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增强交通宣传教育的效果。第三,要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适当增加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尤其是要增加城关交警二中队的警力,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关于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市“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委办于近日就我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东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使我市城市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一)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改造了津河路、北园路、宁阳路、宁城路,新建了环城西路、人民路、世纪大道,拆迁建设了山门南路、中溪中路,使城市主干道进一步拓宽,城市道路脉络逐步连通,城市外环道路框架初步拉开,基本形成了“八横四纵”的城市路网体系,同时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200x年,我市城市道路长度达53.2公里,面积0.872平方公里,较200x年分别增长8.8%和21%。
(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我市公共交通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自身发展来看,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已发展到454台,其中公交车118台,出租车336台。从横向比较来看,与面积大、人口多的临安市相比,我市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分别多出70台和120台左右。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尤其是公共交通车辆经过数次更新换代,提高了城市品味,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三)城市交通整治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客运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市客运市场秩序,带来了诸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我市城市形象。为此,今年市委、市政府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为客运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是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建设尚未启动,城市内部路网也未彻底连通,车辆分流难以实施,各类车辆混杂无序。二是尚无大型停车场。机动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三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0.85‰,与全国文明城市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城市中心几条主干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机非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机动车道分行也仅用隔离墩进行分离,安全系数不高。部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少数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市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出租车行业上。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交通管理人力不足。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道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城市交通流量也日益加大。目前各类城市机动车辆已发展到25000台,过境外地车辆每天约2000台次,尤其是宁阳路平均日车流量高达8000台次。然而,我市城市交通管理队伍却相对薄弱。尤其是城关交警二中队,现有交通民警32人,其中具备执法资格的正式民警仅有4人,警力严重不足。尽管该中队近年来不断调整思路,创新管理模式,但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局限,而未能彻底改变交通管理局面。
(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车辆司乘人员随意停车、违章掉头、强行超车、超载超速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情况普遍存在,骑自行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现象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服从,极少数机关团体及企事单位干部、职工不仅不带头遵守交通规则,而且经常性地出现违章行为,给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关于我市城市交通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要达到“三年两个一流”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仍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建议市委、市政府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原则,将公共交通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同时在全市倡导优先选择公交,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一是要提高公交营运质量。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加大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和改造公交停泊站点,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乘车需要。二是要提高公交车辆质量。逐步将现有公交车更新为现代、舒适、环保型的“大公交”,时刻保持车容车貌清洁、美观,加大载客容量,提高城市品味。三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公交公司要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司乘人员的驾龄等多方面资质严格把关,加强岗前、岗中培训,实行规范化服务。此外,要继续加大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的整治力度,为公共交通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一是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按照“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的总体思路,尽快启动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的规划建设,加快城市内部路网连通的后续建设,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科学合理分流,缓减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强化交通配套功能。将建设大型停车场纳入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先期在旧城区增设临时停车泊位,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停车需求。将长途汽车站迁至城市外环地带,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注意实现与公共交通的对接。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建设有关规定,及时予以拆改、更新和增设,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
(三)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教育管理水平。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
首先,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勤务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城市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车事进行爆光,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增强交通宣传教育的效果。第三,要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适当增加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尤其是要增加城关交警二中队的警力,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关于城市农村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会 胥才艳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位的和文明程序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农村道路则直接反映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为促进我市交通更好发展,由毕节学院团委和毕节地区交警支队组织毕节学院交通安全自愿者协会对城市交通及农村道路状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查。以下是调研状况。
近来我市农村交通的发展状况。
一、农村道路交通调研结果
毕节学院交通安全志愿者协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的到了很大的改善,各种大小型车辆的逐渐增多,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大小型交通事故,尤其是针对农村摩托车问题。具统计,在农村海子街镇摩托车是普及每家每户,但无驾驶照者则是十之二三。具调查,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条
第一:百分之五者不知怎么办驾驶照,第二:百分之十五者办有驾驶照,知怎样办理,但具当地村民分析,办个摩托车驾驶照尽花一千多将近两千元。
第三:百分之八十者觉得办驾驶照贵且程序复杂。因此想办却不能办,(具道路交通法规法定,办驾驶照并非很贵,至少是在其承受范围之内,程序也并非复杂。)
1、我市农村道路问题。
具调查,我市农村道路从整体上虽有所改善,但也有其困难特点,有些是主为山多沟多,道路质量较差,有些是不容车辆通过,因此也给农村的运输问题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农村运输问题。
针对海子街道路运输问题调查。当地百分之九十以上者多使用农用车,其主要是便宜,方便,但农用车也存在载人现象,多为二人三人,甚者有四人者。全方面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二、城市道路交通调研
城市道路交通是一个城市地区的核心,所以城市交通问题对于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尤为重要,以下是关于城市交通调研结果。
1、斑马线上人与车。
具在毕节松山路段上的调查,斑马线上出现的问题即是常见问题也是多发问题,人车闯红灯现象非常的严重。统计其原因有几项:
第一:百分之十者交通安全意识不高,不在意,不重视,其主为老人,部分小孩也有少数青年人。
第二:百分之五十者懂交通,明安全,但也要闯红灯,具洪山路某小区老人分析说,交通红灯时间太长,难等且即使是绿灯也不够走完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常存在一种现象,形成一种看车不看灯的坏习惯,只要无车过即使是红灯也照走不误。部分车辆也存在同样现象。
第三:百分之四十者则能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但意识也并不是很高,有时只要看见别人一过也就一翁而上。
2、城市车辆司机对交通的认识。
我市城市交通也交为完善,管理也较为完备。但有些司机仍要出现一些严重的违规现象,在当日洪山路段调查时就有一辆小面包车在斑马线上调头,交警对其质问,尽不服从,竟然逃跑,此类事件是时有发生,问其原因,有些笑过或节约时间更有甚者则说关你啥事。过去大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因为司机违法违章造成的,不是车子不过关就是酒后驾车或是超速超载。
以上分析可知,对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了解交通明白规则,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交通安全进行了解与宣传。
第五篇:宁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城市化迅速推进而引发的交通拥堵、停车难、群众出行不便等“城市病”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形成一个高效快捷、安全可靠、服务优良、经济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满足我区各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我区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交通运输厅党委的要求,有关部门同志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区各市县(区)广泛接触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城市客运企业,采取座谈研讨、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全区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一、城市公交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公交在促进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家确立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战略,为城市客运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城市公共交通由“被动适应性发展”转为“主动引导性发展”,从解决“乘车难”提升至“高品质、高质量”供给,在运力规模、载客容量、服务水准、运营效率、运输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城市公交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公交网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探索公交市场化改革,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造了公共交通发展的良好条件,有效缓解了城市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我区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35家,其中:银川市7家,石嘴山市3家,吴忠市15家,中卫市7家和固原市3家,从业车辆2558辆,经营城市线路120条;国有企业2家,为银川市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和吴忠市福安公共交通公司,其余均为民营企业。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一)银川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
银川市作为全区首府和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城市,公交发展起步较早,近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全市现有从事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企业7家,从业车辆1324辆,经营城市线路78条;实现规模化、公司化经营的企业只有银川市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现有营运车1178辆(折合标准台1300台),有营运线路58条,实际营运56条,营运线路总长度1084.54公里,线网基本涵盖了城市建成区,并联通周边主要乡镇及贺兰、永宁两县城,日均客运量48万人次左右,承担着全市约48%的城市公共客运(公交、中巴和出租)运量。
(二)石嘴山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
石嘴山市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3家,从业车辆198辆,经营城市线路16条,营运线路总里程约820公里,日运送旅客7万人左右,均为民营企业。
(三)吴忠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
吴忠市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15家,其中:利通区7家、太阳山区1家、红寺堡1家、青铜峡市2家、同心县2家、盐池县2家。从业车辆560辆,经营城市线路97条,均为民营企业。
(四)固原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
固原市现有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3家,其中:原州区1家,彭阳县和西吉县各1家。共有179辆公交车,经营城市线路97条,日均客流量为2.8万人左右,都是股份制民营企业。
(五)中卫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
中卫市现有城市公共交通公司7家,运输车辆437台,其中:沙坡头区3家,中宁县3家,海原县1家;从业人员696名;全市共配置公交线路177条,其中:沙坡头区153条,中宁县20条,海原县4条。
二、我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公交缺乏规范化管理。目前,全区没有统一的城市公交管理政策法规,各市县(区)也无规范有效的管理办法,城市公交的发展存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没有以法规条文予以明确,各级政府对城市公交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公共交通立法滞后,制约了城市公交的发展,如场站用地、线网建设等缺少法规的支撑;公交财政扶持、补贴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公共交通定价机制和各类社会公益性义务补贴机制不完善,一方面要求企业多上高档次的车、开线路、“延时加密”,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又很少有人关注;享受乘坐公交优惠政策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城市公交承担的社会“福利义务”越来越重,加重了企业的政策性亏损。
(二)管理体制不顺。长期以来,我区一些城市公交和班线客运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建设部门负责公交运输,交通部门管理班线运输,由此造成了公交与班线客运之间衔接不合理、规划有冲突。此次机构改革后虽由交通部门一家管理,但构建综合运输网、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无缝衔接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黑车非法营运冲击客运公交业。在一些小城市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非法经营现象屡屡发生,这些黑车擅自从事客运工作,不缴税费,更无行为规范可言,与公交车争抢客源,侵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近年来,交通运管部门虽加大了打击力度,查处并处罚了一批黑车,但由于黑车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反弹性等特点,黑车现象成为客运市场管理中的“顽症”。
(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公交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筹资渠道不宽,融资能力不强,建设发展资金紧缺,用地缺乏保障,影响到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城市公交企业无力承担候车站、亭建设,个别城市公交线路无停靠亭;有的路段只有个把站台,没有线路标示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带来了许多弊病,如随地招手、随地停车、在路边回车等,既影响交通秩序又存在安全隐患。
(五)企业职工工作强度大,劳动工资低。随着营运车辆的不断增加和营运服务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公交企业对驾驶员的需求,特别是高素质驾驶员的需求也同步增长。但是,由于公交企业效益差、职工工资水平低、工作量大和服务工作要求高,高素质驾驶员招聘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公交企业驾驶员就餐、如厕、工间休息等基本需求难以保障,患腰椎病、肝脏病、胃病人数居多,劳动保护条件相对差。
(六)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改善。便捷性方面:有些地方仍不能做到公交覆盖,存在服务盲点(区),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和500米覆盖率尚未达到,公交运营速度较低。经济性方面:票价政策单一,无法对长期采用公交出行的居民进行一定价格优惠政策。准时性方面:车辆调度不合理,交通高峰期坐车困难,闲时公交车在空跑,无法保证到达时间,运营调度管理系统落后,常出现“大间隔”和“大串车”现象。舒适性方面:空调车比较少,比例低,部分线路车内过于拥挤,公交舒适性不理想。
三、我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是城市动态的形象工程,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行业,对发展城市经济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建设和管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对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扶持力度。
“公交优先”就是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要树立“公交优先”的意识,在法律和政策上扶持城市公共交通,在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经营体制上引进竞争机制。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相关部委连续出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如:1.加大财政投入。将公交发展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在市区建立大型停车场及港湾式公交站点;对新增、更新的公交车辆实行购车补贴及贴息贷款,所征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向公共交通倾斜。2.建立成本规制基础上的财政补贴机制,实行补贴补偿政策。在公交优先的原则下合理调配政府公共财政,坚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原则,建立健全城市公交投入、补
贴和补偿的长效机制。对政策性亏损及公交企业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和政府指令任务的,合理界定和计算,实行补贴补偿,特别是老年人优惠乘车政策,要及时合理予以补贴。3.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明确公交定位,为公交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公交优先是克服市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矛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首选,是各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条经验性共识。公交优先包括政策优先,投资优先,规划用地优先,通行时间优先。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在公交企业起步阶段,政府要从公用事业的角度更多给予政策倾斜,企业一旦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则要以市场经营主体的身份,更多地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壮大。鉴于我区大多数市县公交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资金支持上要加大投入,在条件允许下,设立城市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提高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水平。处理好公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关系,研究、界定城区范围,要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水平,以科学、权威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指导和规范公交规划建设。要把城市公交、班线客运、出租车客运、铁路、航空客运等运输方式一起规划、通盘考虑,协调发展,实现无缝衔接,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健康发展。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城市规划建设到那里,公交规划建设到那里,克服公共交通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设滞后城市建设的情况。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尤其是一些断头路、新建小区和主干道联络线道路的建设,加快城市内部路网连通的后续建设,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科学合理分流,缓减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强化交通配套功能。将建设公交停车场、站纳入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广大人民群众选择公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要抓住各城市城区道路改造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公交停靠亭、线路牌等的修建、调整工作。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建设有关规定,及时予以拆改、更新和增设,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
(四)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教育管理水平。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城市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三,要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五)进一步推进公交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企业自我发展、良性循环。政府在加大对公交企业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公交行业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实施文明公交车、站、点整治规划,提高驾乘人员的素质,发挥其在公交车上文明建设的劝导、辅导、倡导的作用,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公交运输的公信度和吸引力。要督促和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管理、业务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建立公交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机制,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促进市场合理分工,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逐步规范挂靠、承包、租赁等经营行为。要鼓励竞争、优胜劣汰,让效益差、服务质量差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合理的竞争中退出市场。
(六)加快全区运管机构垂直管理的工作进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决定全区运管机构垂直管理,这有利于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形成合力,有利于客运市场统一管理、统一执法、统一服务标准,各级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主动工作,确保运管机构垂管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