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5篇模版)

时间:2021-02-20 17: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年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年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2020年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详细了解我区贯彻实施《**市城市管理条例》情况,8月中旬,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德成带领下,城建环资工委及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到区城管局开展了专题调研,并组织区城管局、建设局、商务局等单位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条例》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狠抓学习宣传,推动《条例》深入人心。一是活动促学。在全区开展了研读原文、领导带头学、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提高了大家的《条例》意识。区城管局4次邀请法律专家讲解《条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条例》考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在市局组织的《条例》知识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二名。二是专门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在执法程序、法律文书操作、执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促进对《条例》内容的尽快熟悉和熟练运用,助推执法队伍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上半年城管执法局有28名同志通过省法制办的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证。三是广泛宣传。全区成立了“《条例》宣传小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社区系统讲解条例颁发的背景、意义、条款,提高《条例》的知名度。共印制法律读本500余本、宣传单5000余张,发放各街道、社区;

制作社区、公园宣传栏60多个,市中心6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条例》有关内容。

2.依法综合治理,推动《条例》落到实处。一是重点治理影响市容市貌“顽疾”。依照《条例》,整治了*菜场、商贸城、*商城、*市场、二手车市场、师院周边等十几处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

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人员行政处罚等方式,治理了破旧招牌、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和夜市管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顽症”。《条例》实施以来,依法清理流动摊点*余个,拆除破旧招牌*个、路灯广告*个,下发整改通知书*张、责任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张,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7份,处罚*元,依法暂扣共享单车*余辆,市容市貌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二是整治不文明现象。《条例》对禁止性行为,都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和依据。半年多来,城管部门对*余处晾晒衣物,*余处乱堆乱放杂物进行了依法清理,对*余起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蒂、塑料袋、宣传单等违法行为开出警告或现场行政处罚。三是全力推进控违拆违。今年以来,依法累计拆除各类违建面积达*万平米,涉及违建户*户,责令停建或整改7**余户,拆除存量违建*万平米,确保了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的阶段性成效。

3.完善配套制度,推动《条例》执行规范化科学化。为保证《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质量,依照《条例》制定了《城乡环境一体化考核规定》、《信州区保洁市场化服务考核办法》、《牛皮癣考核规定》、《路灯所百分制考核制度》等规定办法,丰富了城市管理相关制度,增强了《条例》执行力度。

二、贯彻实施条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1.学习宣传《条例》的力度有待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面还不够广,还没有向镇、村(居)拓展;

力度还不够大,群众知晓率、条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方式方法还不够活,学习宣教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

2.市区城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由于市区城管职能还未完全理顺,导致执法主体不明确,在城市管理中仍存在着多头管理、交叉执法、重复处罚的问题,致使市民对城管执法不理解,不配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偶尔发生冲突。

3.城管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文化水平偏低,有些城管执法队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素养,身处执法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执法)水平与新形势要求、群众期待有一定差距。

四、更好贯彻实施《条例》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市城市管理条例》作为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是推进城市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根本遵循,要采取设立宣传日、印发宣传单、张贴条例公告、在网络、报刊、本地电视上开辟专栏、举办条例讲座、组织人员深入社区、乡村宣讲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面。加强对广大市民尤其是对农村村民,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条例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条例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条例的自觉性。

2.进一步依照《条例》开展综合治理。《条例》针对各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设定了严格的行政处罚,城管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影响城市形象的违法建设、乱设广告、占道经营、乱扔垃圾、店外晾晒等行为依法进行整治,对装修垃圾、高空抛物、扬尘渣土、抽油机乱排、小区僵尸车、老城区亮化、宠物店扰民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要坚持疏与堵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专管与群管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相结合,奖与惩相结合,破与立相结合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强化管控效果、巩固管理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3.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包括《条例》在内的学习培训,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素养、法治思维、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

严格日常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突出服务为先;

强化队伍作风养成,杜绝暴力执法、野蛮执法、以罚代管等现象。

4.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与市城管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厘清市、区城市管理部门的权责。区城管局、建设局、商务局、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以及各镇街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紧密配合、形成治理合力,全力书写新时代城市管理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共绘新时代“诚信之州,美好之城”新画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二篇:李沧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李沧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优化区域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将2007年确定为我市的“城市管理年”。为确保“城市管理年”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下半年,区建管局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广泛讨论,就目前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管理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多方征求意见,形成了初步管理思路。

一、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局在强化城市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作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全区范围建立并推行了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城市管理责任制,建立了城市管理“五个转变”理念,建立了网络管理、分类管理、专项管理、四级巡查、综合作业、检查监督等六项制度,打造了大村河、李沧文化公园、沧口公园、永年路免检路、夏庄路示范路等一系列管理精品,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城区面貌不断改善。但是,我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给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使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现状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受“重建设轻管理”、“以建代管”、“以罚代管”等思想的影响,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层、管理层、养护层普遍存在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并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仅仅停留在粗放、表象、突击、被动式的管理层面,未提升到精细化、长效化、主动式管理的高度,城市管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管理机制不到位

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以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基础。虽然经过不断探索,我局逐步建立了网络管理、分类管理、专项管理、四级巡查、综合作业、检查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但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协调机制不通畅依旧是制约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如:自我区城管执法局成立以来,一直未建立针对城管工作的考核办法,无法对城管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三)综合管理不到位

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城市综合管理的三个环节,密不可分,由于在基础设施的规划环节没有做到统筹规划,与现有城市建设发展不相适应;设计、建设环节存在过于追求平面效果而忽视使用功能,过于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套用规范过于死板而忽视现实状况等诸多不尽合理之处,建管脱节,给下一环节的养护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不是仅靠常规的管理就能解决的,需要放在综合城市管理层面去研究落实。目前,由于规划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居民需要,而导致大量的物业小区居民有车无处停的尴尬,并由此引发了占路停车、占绿停车等一系列的管理难题。

(四)“条”“块”责权划分不到位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条块分割、缺乏配合是影响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分属于市有关部门、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村庄、物业公司、企业等不同的组织进行管理,但由于体制原因,“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一方面市有关部门集中了过多的事权、财权,但将责任下放,街道办事处、村庄、物业公司、企业又不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造成目前区管理职能部门成为城市管理的“中坚”力量,承担了比法定职责更多的管理任务。这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责权不清、责大权小的矛盾。另外,有些设施因属地化不彻底多头管理或因产权不明无人管理,均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管理资金保障不到位

2002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分配给我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分成比例为33%,是依据2001年市下达的城市维护专款作为基数测算的。2001年以前城维费一直按照每年8%的比例递增,但是2001年至今一直未增加城维费,而且计算标准过低,按市定额测算缺口1447万元,按省定额测算缺口7171万元。而且2002年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新增加的设施一直未纳入城维费管理范围,仅2006年增加了853万元,缺口1079万元,致使新增设施得不到维护,造成建管脱节。另外,东部34平方公里由于未纳入城维费范围,管理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城区整体形象提升的重要因素。

(六)管理设施不到位

虽然,近几年通过对河道、道路、山头的治理,我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环卫保洁模式的转变、爱国卫生及各类专项整治的开展,市容环境不断改善。但是,部分道路超期服役、市政管网欠缺、绿地老化、环卫设施不足以及设施档次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以环卫设施为例,我区目前仅有垃圾转运站8座,公共厕所59座,与市内其它三区的差距很大(垃圾转运站:市南21座,市北25座,四方8座;公共厕所:市南62座,市北73座,四方34座),而我区的面积是其它三区之和,满足全区范围的需要还有很大缺口。另外,我区养护管理设备不足、科技含量不高也是制约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七)法制建设不到位

法制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但是目前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无法可依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我区市政养护的依据是《青岛市道路管理条例》,管理范围限于市政道路。随着近年来小街小巷的整治、村改居等系列问题的出现,小街小巷、村庄道路的养护管理逐渐浮出水面,由于该部分设施的管理没有法律依据,给养护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二、城市管理思路

以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为推动力,以打造精品为抓手,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重管理、抓重点、上水平、促和谐,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区面貌,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理念,强化认识

强化“四分建、六分管”的新理念,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指示精神和兄弟市区的先进经验,充分认识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树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切实抓好做实。

(二)创新机制,健全制度

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各个方面的机制,为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制度保障。一是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日常检查、监督、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建立健全区政府对办事处、区政府对指挥中心、建管局对执法局、指挥中心对各城市管理单位等方面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两个“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管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健全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便各自为政为整体推进,使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果。三是综合管理机制。将规划、建设、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避免在规划和建设环节为管理工作造成困难,以规划、建设、管理协同发展提升城市面貌。四是依法管理机制。以青岛市城市管理年各项法规的建立健全为契机,把城市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转向以法制管理为主,形成覆盖全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制度框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提高相关规章制度对城市管理的支撑力。五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城市维护费的同时,吸引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市场化,以此弥补管理经费的不足。六是市民参与机制。向各类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社会各界聘请义务监督员,加大对各类设施的监督力度;向各类高校、专业学术机构聘请养护管理指导员,增强对设施养护管理的技术支持。

(三)创新方法,完善措施

1、以科技带动提高城市管理精细水平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效果。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从“外引、内补”两方面着手。“外引”即根据现状,引进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管理队伍中去;“内补”则是对现有的管理人员,针对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技能培训、开展技能比武,对于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从经济上给予补助,提高广大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对目前我区因管理设备缺欠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事项进行调查摸底,根据我区实际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弥补因设备落后而造成的管理空白。

结合我区实际,依托公安社会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城市管理监控、通讯、网络体系,逐步推行北京东城区数字城管模式,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科技管理手段根治城市管理顽疾。

2、以品牌创建提升城市管理精品效应

事实证明,品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为了实现我区城市管理精品的全面开花,先集中力量创建几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品牌,必然会起到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以河道、公园、道路为突破口创建城市管理品牌,进而推广到全区。一是创建品牌河道,大村河城市景观河已成为我市有影响的精品工程,将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手段,实施高水平的品牌式管理,以持续发挥其精品效应。二是创建品牌公园。将李沧文化公园作为创建品牌公园的突破口,以点带面,进而辐射到全区为居民打造舒适优美的休闲场所。三是创建品牌道路。对大崂路、夏庄路的市政、园林、环卫及广告等设施进行全面整治,提高道路档次,创建有代表性的品牌道路,打造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道路景观带。

3、以“三个有”为社区城市管理提供保障

为办事处的城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真正解决好街、居、物业城管工作“三个有”的问题。一是有人管事。在办事处单独设置城管科,并加强城管科的人员配备,恢复 “三大员”(城管、园林、环卫员),负责办事处辖区内城管、园林、环卫等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二是有权办事。按照实际需要,以合理的标准增加办事处的养护管理资金,建立办事处养护管理作业招标制,以解决办事处因资金不足、缺乏管理设备而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问题;三是有法办事。本着人随事转的原则,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派驻执法队员进社区,帮助居委会和物业解决因无执法权而难以解决居民小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违法行为的现象,并协助社区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到位,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以综合整治优化城市管理设施和环境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管理的客观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的效果。根据青岛市城市管理年的有关要求,对全区的道路、桥梁、河道、明沟、暗渠、行道树、绿地、公园、游园、广场、公厕、垃圾装运站等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做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全区垃圾收集一家管;抓好道路绿化、片林绿化、垂直绿化、山头绿化、庭院绿化等绿化工程,做好园林修剪管护、病虫害防治、山林防火等管护工作;实施剩余小河道治理,对超期服役道路分期实施改造,加强特色街建设与管理,加快道路路口渠化和人行道停车场设置步伐,切实提高基础设施的档次。同时,开展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和两侧、主次干道等重点部位的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三点”整治,“七乱”整治,街道景观整治,“摩的”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等专项整治以及城管示范达标路的创建工作,切实为城市管理优化设施和环境基础。

5、以良性竞争促专业管理水平提升

由于体制原因,我区公共部位的市政、园林、环卫设施由三大公司按专业分工管理,办事处辖区范围内的设施由办事处负责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以及管理人员少、管理范围大、管理设备不足等原因,无法实现全方位的精细化、长效化管理。将公园、游园、广场、公厕等具体的管理部位以及诸如非法小广告清理等管理难度大、现状管理效果欠佳的单一事项拿出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实行管干分离,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监督考核办法,并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以良性竞争激发整个养护管理层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全方位的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

6、以全民参与促进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最新动态及相关信息,强化市民的城市管理理念,增强市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形成“城市管理为人民,城市管理靠人民”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广大市民的认同和共同参与促进我区城市管理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庐阳区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庐阳区市容局)

为加快庐阳区城市管理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辖区城市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区委常委深入调研工作,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有效。根据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全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区委常委调研课题》(庐阳组发[2009]8号)文件要求,区市容局及时成立调研组,安排人员,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围绕“城市管理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环卫作业市场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四方面,采取听汇报、查资料、深入走访等方式,对庐阳区城市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网格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自2008年合肥市在城市管理执法系统全面开展网格化责任制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网格化责任制和城管队员进社区工作的落实,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各网格的责任人和管理职责、工作范围。全区以社区为单位共建立了87个管理网格,有84名城管执法队员和部分协管员进驻社区。我区在推进过程中,通过鼓励大胆探索创新,涌现出亳州路街道钢苑新村社区等网格化管理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有力带动了全区范围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现我区的网格化管理和城管执法队员进社区工作已全部推进到位,所有网格都设置了服务指示牌,建立了网格管理工作台帐和工作日志,执法队员已按照社区管理职责到岗履责。通过网格化责任制的推进,我区城市管理逐步由粗放向精细、突击向常态、被动向主动转变,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目标。

(二)主要存在问题

1、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由于执法队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客观差距,使各网格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各网格的软硬件条件有较大差别,有的网格基础条件好、问题少,有的网格基础条件差、管理难度很大,客观上造成 各网格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奖惩机制急待完善。各个网格管理任务的难易、繁简程度差别很大,网格内的管理情况不能准确反映网格责任人的工作强度,对各网格责任人工作实绩的量化考核和评价较困难。

3、执法人员配置不合理。目前进驻网格的是乡镇、街道的执法队员,有的街道社区多,无法做到一人一社区,只能一人兼管两三个网格社区。如遇节假日休息或队员请病事假、公休假,只能采取替岗的方法,造成网格管理责任不能完全到位。

4、网格人员流于形式。中心城区街道由于重点路段、场所管理任务重,应急保障任务多,在面上市容环境管理上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网格内的执法队员经常被抽调参加各项集中整治执法,造成网格内的管理无暇顾及,只能用台帐应付上级检查。

5、网格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由于执法队员在网格内进行管理时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情况,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对队员的法律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有部分队员一时难以适应,进一步加强队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显得更为迫切。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特别是各街道、乡镇主要领导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要为网格责任人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和调查取证设备,充分发挥其对违法行为发现早、处置快的特点,为后续的立案查处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加强对网格责任人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水平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合理配置网格人员,建立科学合理机制。针对网格的实际情况,对执法人员进网格进行改革,合理调配、配足网格管理人员,确保管理无空白。制定出台科学的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网格责任人工作热情。

4、建立区街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区执法大队的突击作用,积极主动与各街道中队联合行动,对网格责任人难以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组织集中整治,及时协 助查处各网格上报的违法案件,以形成两级联动、三级网络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城市管理信息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2008年8月1日,庐阳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正式挂牌,指挥中心共有4名工作人员,配备电脑3台,对讲机2台。指挥中心主要职责是做好领导批示件、市长热线、网上办案、举报投诉等登记、转办、催办、督办、回复和反馈工作。同时,指挥中心还解答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咨询,接受群众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的监督,受理对执法行政行为方面的投诉,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受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各种建议和意见。

(二)存在问题

1、相应信息平台没有真正建立。目前合肥市市容局及各区的市容局都有各自的信息网络中心,但是对于投诉和举报的具体管理部门却没有对应的信息中心(室)机构,同时也没有信息员的配置,所以对于各类的举报、投诉和领导批示件仅仅靠电话或对讲机等工具联络,往往造成信息转办和反馈的不对等,对于反映问题的内容往往出现偏差,经常出现反复联系,最终确认位置、发生的时间、事件的内容等,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相互的联系过程中。

2、没有开设市容城管专门窗口。现有的网络中,对于督查的情况没有开设专门的窗口,同时,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容、城管人员论坛和园地的栏目。

3、未建立行政许可信用信息平台。现有的各个行政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和内部局域网,但仅限于本单位内部的交流,在目前市容(城管)部门实施的7+X的实际工作中缺乏与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的信息平台的交流,没有资源共享的信息来源,相互之间的网络沟通几乎没有,在违法行为的查处过程中,对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内容及我们查处情况的信息都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如多次违法的单位、个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中应予以制约办理,但这项措施得不到快捷有效的落实;而对于查处情况的不及时了解,造成一些违法单位、个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补办手续钻时间差的空子时有发生。

(三)对策及建议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乡镇、街道的网络平台,开设市容窗口,搭建一个联络区局的二级信息平台,在这里信息员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接受转办的信息,准确的传达到本辖区的中队或具体的网格责任人,再将各类举报、投诉办理的情况和处理的结果报至上级部门。

2、开设专门的督查窗口,将现场督查的情况用现场采集的图片资料为主,配发相应的文字说明,并根据职责范围直接放在各职能部门的窗口下,注明整改的期限,然后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出现的问题由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后的图片传至督查部门并配有整改情况的文字说明。

开设论坛和园地,不仅用于工作的方便、快捷,同时也是让更多的市容、城管人员关注单位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呵护自己的网站,可以让大家在工作之余通过文学、摄影、倾诉等方式在这里进行交流,以便更好的去干好自己的工作、维系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

3、建立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市容、规划、城建、市政、园林等部门分别建立管理服务对象信用档案,在信用信息平台共享,各家在作出行政许可审批时依据申报单位信用作出结果,通过此方法提高管理效力,实现部门联动。

三、环卫作业市场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1、清扫保洁市场化改革。几年前,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本着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区市容局专业队将五河路等几条道路的清扫保洁权对内进行了承包,经费包干,专业队负责检查、指导、考核。运转了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对内承包的几条路清扫保洁权全部收回。同年,部分街道将辖区内主次干道人行道、小街巷、居民区的清扫保洁实行了对内或对外承包,经费包干,街道只负责检查、指导、考核,由于保洁公司只注重经济效益,管理上问题很多,街道陆续将承包权收回;乡镇、工业区的清扫保洁未进行市场化运作。

过去,主次干道的保洁基本有两家单位负责,一是局属专业队负责道路路 面清扫保洁,另一是街道负责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因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现象,2005年之后,北一环以外街道将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陆续承包给局专业队负责,实行了“两把扫把并一把”,有效解决了扯皮现象。目前这种运作模式仍在继续。

2、公厕管理市场化改革。至于公厕的承包情况基本分五种类型实施。一是能够工资、水、电费自理,且能上缴若干承包管理费的公厕有20座。(全承包);二是能够工资、水、电费自理,且无剩余上缴承包管理费的公厕有6座;(半承包)三是能够工资自理,但水、电费、工具费不能自理的公厕21座;(半承包)四是未承包公厕13座,因位置处于偏辟几乎收不到费用,由队里承担公厕的管理费用;五是免费开放公厕2座。

(二)存在问题

我市现行的环卫体制从建国以来虽然有过变化,但由政府包办,纯公益性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这种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管干不分。我区现有的环卫运作模式制约着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的提高。我们既要管事、又要管人,既要监管作业、又要组织实施作业,管理与作业没有实现良性分离。

2、缺乏竞争机制。主次干道、小街巷、居民区保洁作业基本是由区街市容部门承担,即使有的实行了承包或半承包,又或是两把并一把,基本上属于内包,由于缺乏竞争机制,故也就缺乏生机和活力。

3、劳动用工成本大。环卫作业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更高,环卫作业量也随之不断加大,《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也使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劳动力成本将增加8%)。环卫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全额补贴,由此给财政带来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4、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目前无论区市容局还是各乡镇、街道、工业区资金不足情况普遍存在。由于现有机制和体制的制约,一方面社会或民间的资源(指相关的作业实体、资金、机械等)难以进入我区的环卫作业,造成供血资 源不足;另一方面是各自为政,缺乏集约化的高效运作,造成存量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如机扫保洁和人工保洁之间就存在科学衔接问题。

5、管理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街道,在对保洁公司的监督考核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工作中都管都不管,想管管不了。还有就是未实行“两把并一把”的街道和局专业队之间,同样存在都管都不管、互相扯皮推诿现象。

6、有利就上无利就让。保洁公司和承包人目的都是利益最大化,工作中不按规定办事,该用的人数不用到位,能减少到多少就减少到多少;不按作息时间,能拖就拖,用工时间长;管理标准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能安排突击,否则就要费用。

7、公厕有偿服务的困难明显增多。一是商场和酒店的公厕免费对外开放给周边的有偿服务的公厕有了一定的冲击;二是水电费的涨价,给公厕承包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三是试点免费开放公厕,市局不承担管理经费,由区局承担,无形中增添管理成本。仅两座免费公厕每年就要多支出4万多元的管理费用。四是承包人的法律意识增强,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多数半承包和未承包的公厕管理员也随之提出提高福利待遇的要求,有的甚至提出退包,因为这些公厕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家庭式的,仅靠收费来维持家庭,而现在收费甚少,加之公厕开放时间较长(夏季为18小时,冬季为16小时)。五是无粪便处理厂,每次吸取的粪便无法处理。六是按要求30座需翻新改造公厕费用专业队一时无能力承担。每座公厕的管理年经费财政只给予8000元,是远不够保障目前公厕的管理改造费用。

(三)对策和建议

1、通过调研发现市场化模式很多,采取哪种模式,这就需要到已经推向市场化的省市进行调研,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我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向纵深推进。

2、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推向市场化,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老、弱、病、残的正式工要安排好。二是经费要有保障。

3、环卫推向市场化的资金来源要从三个方面筹集,一是争取物价部门提高 环卫有偿服务收费标准,现在清扫保洁费用标准还是沿用80年代末的,垃圾处置费则沿用90年代末的。二是争取企业注资。三是政府补贴。

4、环卫推向市场后必须加强监督,不能推出去不管。

5、试行管干分离,切实履行市容城管的管理职能。通过市场化改革,政、事、企分开及管理与作业的分离,可以促使市容部门从直接组织市容环境卫生作业转变为对市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服务指导以及对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市场的调控;加强对环卫事业的整体规划、环卫作业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现行的环卫行业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型转变,真正发挥政府对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效能。

6、改变资源配置的单一模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加大社会资源对环卫的投入,吸引社会上其他经济实体参与环卫作业,形成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改变只有政府财政包揽的单一投资主体;缓解市容环卫部门现有设备、人力、资金相对短缺状况,从而增强环卫作业力量,提高环卫作业的质量和水平。使全区环卫作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7、可以引进竞争机制,打破固有模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作业模式以及竞争机制,激活原来相对封闭的环卫作业体系;加快环卫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环卫作业市场;进一步拓宽行业服务面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环卫行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实行按劳取酬、奖勤罚懒的分配制度,打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

8、建议市政府投资,尽快建造粪便处理厂。

四、环卫作业机械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概况

1、承担任务

目前,我局承担着56条主次干道293.1655万平方米路面保洁和53.2110万平方米绿化带保洁任务;负责64座直管公厕保洁、维护管理和每年4440吨粪便清运;并担负全区8座垃圾中转站(在用6座)垃圾清运任务,日转运量为380吨,全年共转运垃圾13.87万吨。

2、机械设备 目前拥有扫路车9台,其中干式清扫车3台、湿式清扫车6台;冲洗车1台,洒水车2台,洗刷车1台,护栏清洗车1台,小型垃圾收集车25台。

8座中转站拥有16台垃圾压缩机,垃圾中转清运车23台,其中,拉臂式集装箱18台、后装式压缩车5台。粪便处理方面。共有吸粪车3台,两大一小。

3、作业特点

扫路车主要担负全区主次干道的清扫,清扫作业面积140万平方米;冲洗车、洒水车根据市市容局及上级部门要求主要担负全区主干道、部分次干道的冲洗作业(早中晚各一次),冲洗面积为120万平方米;清洗车负责污渍较重路面的清洗工作;小型垃圾收集车主要用于主干道和部分次干道果皮箱垃圾的清运及全区部分单位、居民生活区的生活垃圾代运;吸粪车负责全区64座直管公厕的粪便清运和居民单位的化粪池的清运;护栏清洗车担负全区所有道路隔离栏及护栏清洗任务;垃圾压缩机担负着全区生活垃圾压缩任务。

(二)做法和成效

1、进一步提高道路清洁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行机械化冲洗、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道路清扫作业新模式,使得辖区主干道更加清爽整洁。在长期的工作中,我局专业队摸索出“机机结合”的新方法,既冲洗车前面冲洗,扫路路车紧随其后进行清扫,几乎对于污染较严重路面能达到一次就清爽的要求,对于部分长期污染较严重的主次干道,则实行“人机结合”的模式,即机械化清扫辅以人工保洁模式。道路作业中清扫车、洒水车、冲洗车、等车辆的投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安全风险。

2、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机械化水平。随着小型垃圾清运车的逐步投入使用,人力车收集清运方式基本淘汰。小型垃圾清运车不仅机动性强,作业范围也广,密封性也好,效率也得到大大提高。

3、进一步提高公厕管理机械化水平。吸粪车定期对直管公厕粪便进行抽取处理,减少了过去因人工清理不及时而出现漫溢现象。

4、进一步提高垃圾中转管理水平。近几年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和垃圾处理设备的不断更新投入,使全区每天300多吨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运中转,做到日产日清。同时也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封性不强造成的二次污染等现象。总之,环卫作业机械化,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环卫作业安全风险,在某种程度上讲,还相对降低了成本。如道路作业机械化与单纯使用人力相比,使用机械化,能节约经费支出近50%(不含油耗、保险、维护费)。以临泉路、四里河路为例,临泉路、四里河路总面积31万平方米,按照人工清扫平均面积6000平方米/人计算,双班需要清扫保洁人员104人,需支付人员月工资7.5万元,目前两条道路实行“人机结合”共投入清扫保洁人15人,月支付工资1.08万元,临泉路、四里河路总距离7公里,冲洗车每日作业4次,每次冲洗来回距离14公里,每日作业距离56公里;扫路车每日作业4次,每次扫路来回距离28公里,每日作业距离112公里。冲洗车、扫路车日作业总距离168公里,按每公里油耗1升计算,两台车辆日油耗840元,月油耗2.52万元(不包括维修保养、保险等费用)两条路人机结合月共计支付费用3.33万元。

(三)存在问题

1、机械化作业标准不统一。由于近几年我区的环卫机械化作业发展较快,而相应的机械化作业标准却没能及时制定跟上,致使同样车型作业效果有较大差距。如垃圾压缩车由于垃圾量大为了完成转运任务,8吨车有时压缩到10吨,致使车辆超负荷运行,道路扫路车同样车型清扫质量不同等问题,道路冲洗作业质量标准等相关机械作业质量标准。

2、车辆与相关设施配置不合理。由于环卫机械化作业近二年发展较好,机械车辆都是现在较先进和成熟的,而与之以前相关环卫设施就突现出其落后与不足。如我局目前使用的小型垃圾收集车垃圾收集后需进站压缩转运,但垃圾中转站的压缩设备均是2003年以前的压缩设备,给小型垃圾机械垃圾车倾倒带来很大困难。另现有吸粪车作业完成后,没有粪便处理场,而无法倾倒。

扫路车、清洗车作业后垃圾的倾倒需要场地进行分流,沉淀后进行转运。价格不菲的车辆停放、维修保养场地等均未配套,这给环卫机械化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

3、机械作业安排不合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械使用维修成本,就需要我们很好的、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好机械作业。由于城市有些道路的客观 因素,机械清扫无法开展需冲洗作业或人工清扫,就需要我们很好安排,如现采用的“人机结合”、“机机结合”等作业方法。

4、机械化作业成本核算不完善。由于环卫机械化作业。投入大、效率大使用成本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机械化作业成本核算。

5、对环卫机械化发展认识不能到位、发展不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科学发展环卫机械化作业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区的环卫机械化作业都集中在区市容局专业队,各乡镇街道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动作不大,环卫机械化作业投入较少,对聘用的保洁公司也没有这方面要求。

(四)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区目前的环卫机械化作业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解决。

1、提高认识。相关单位都应该提高对环卫机械化作业的认识。实现环卫机械化作业是环卫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形象及品位的体现,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加强科学管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使我们的环卫机械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率。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

4、争取各级支持。一要争取能够制定一些对机械化有利的政策,如市政府合政[(2008)74号转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意见的通知]。二要尽快协调解决市物价局《关于环卫有偿服务收费项目》等文件修改。三要争取市财政对环卫机械化的投入,使我区的环卫机械化可以得到进一步稳定的发展。

5、做好培养。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领导队伍,同时加大驾驶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庐阳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一日

第四篇:关于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cqkxrd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8-12-29 09:40:46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是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在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县政府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响亮地提出把2008年作为城市管理年,这是对全县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促进 “城市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督促解决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渝东北宜居城市,县人大常委会确定本次例会听取县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项工作报告,是“围绕中心、维护核心、反映民心”的具体体现。根据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人大财经委在常委会相关领导领导的带领下,并邀请部分党风政风巡查员,采取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对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整治、市政管理、城市绿化、基础实施建设、水库管理等事关城市管理领域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今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渝东北地区最佳宜居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突出管理重点,力求标本兼治,按照“治乱为先,治脏为本”的工作要求,系统地开展了以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市貌为主要内容城市管理年活动,经过一年不懈的努力,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管理年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城市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城市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对该项工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发挥强大的组织保障作用,如何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如何整活资源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城市长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在组织保障上,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强有力领导力量,确保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在统筹协调上,建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按月召开联席会议,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执法能力;在督导机制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强化了监督考核,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部门的综合目标考评内容;在投入机制上,政府统筹各项资金,通过整合移民资金、土地出让金、城维费与其它资金,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在管理网络配置上,加大了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管理力度,增强街道、社区的功能和责任,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市政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二)基础设施配套快速推进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保证。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开县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一是城区地下管网规划建设和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政府出资并组织实施科学编制了城区管网建设的综合规划。建成平桥片区污水泵站,完成平桥

片区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实现了中吉、安康、平桥三个片区管网互联互通。开展了对中吉、安康地下管网的整治,完成了驷马河两岸的污水直排整治工程,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率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城市道路交通主骨架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区“三横十纵”的城市道路主体骨架基本形成;客运站点的“一心三点”总体布局可望在明年完成,同时加大了交通标识、标线、标牌的建设,完成了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点选址工作,编制了城市公共运输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了公交线路,城区交通运输网站配置日趋合理。三是公共设施配套实现了提质提速。公园、广场、文体设施建设工作得以强力推进,举子广场、老城老街及5个社区公园、3个小游园以及月潭公园、南山森林公园的主体框架在可望在年底前基本建成。四是森林城市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围绕“一城一湖四山”,重点开展了四山森林围城、环湖生态、城市林荫道、城市河道生态走廊、城市广场绿化、城市公园绿化、社区绿化、立体绿化等八大行动,城市公共绿化建设效果十分明显。

(三)交通秩序整治初显成效

交通秩序管理部门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点控片、以线带面”的指导思想,不断增添整治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交通秩序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混乱的现状。一是加大了交通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的宣传方式,有效提高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完善了城区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聘请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学研究所对新城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整体规划。三是完善了交通安全设施。对城区学校及车站周边部分道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实施了建设。四是加强了路面管控。整合警力对城区内重点区域和路段进行不间断巡逻、纠违,在交通运行高峰期,由民警和协勤人员交叉式执勤,设立固定交警执勤岗,提高了交通管理的覆盖率。同时加强了对倍受关注的六所学校的交通安全监管,有效地保障了师生交通安全。五是开展了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每周都集中警力,对严重影响城区交通安全和畅通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一次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对交通违法保持了长期的打击和威慑的高压态势。四是抓非法客运整治。运管部门加强了对高速路入口、石龙船大桥、南山加气站、新世纪周边等路段的交通运输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四)水库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汉丰湖是三峡工程建设给开县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开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全县的“经济湖”,也是全县人民的“生命湖”。今年蓄水以来,县政府全面启动了汉丰湖的管理。一是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度。县政府及时成立了水库安全监测与防范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饮水安全、群众出行、安全稳定3个工作组,负责做好漂浮物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移民迁建区安全防范、库区交通及航运安全、水污染防治、卫生防疫、泥沙监测、地震监测等工作。二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坚持蓄水前排查、蓄水期定期巡查、蓄水后核查制度,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编制了试验性蓄水监测专项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落实专人密切监测,落实应急抢险资金和救援措施,落实抢险技术支撑单位及施工抢险单位。重点加强了库区水位变化、岸坡稳定、山洪灾害、水质质量、地震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三是高起点、高品位规划汉丰湖保护与开发。编制了“汉丰湖周边城市景观规划”、“滨湖公园规划”为核心的系统发展规划,对环湖的滨湖大道、建筑立面、夜景灯饰、生态绿化、护坡堡坎、旅游项目从规划上进行了整体控制保护。

(五)市场秩序监管力度加大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市场秩序和“脏、乱、差”现象的综合治理力度,市场秩序呈现出好转趋势。一是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如金开大市场存在的问题,督促业主增设了通风照明设施,对设置不合理的肉架摊区督促重新规划布局。二是加强了广告市场监管,对影响市容市貌的非法广告进行了整治。三是对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介入监管。加大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沿湖经营主体准入把关,消费合法权益保护,商品监测和食品快速检测,商标侵权商品、服务和虚假违法广告查处的工作力度,促进了市场秩序的逐步好转。四是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市场评比活动。为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县商品交易市场规范运行、先进示范、公平竞争、依法监管、和谐发展、上档升位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市政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市政管理部门积极履行市政管理服务的职能职责,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创新管理模式,转变执法方式,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在创新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新突破。全面推行了网格化管理,制定了以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施行了划区包片制度、督查考评制度,形成了责任到人、全程监督、全面覆盖、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工作格局。二是实现了环卫管理工作的上档升级。采取了“自治管理、包干负责、分级考核”模式,划定各部门单位责任范围,明确管理标准,强化督查,确保了多元的清扫保洁模式得到顺利推行;开展了以“配套设施、集中清运、加强监管,实现垃圾不落地”为主题内容的专项整治,抓住了“工地、工程车、入城冲洗、查处”四个环节,使暴露垃圾、施工场尘治理取得了实效;在三峡工程实验性蓄水前对库底进行了全面清理,按期完成了库底垃圾清理任务,通过了国家终验,并制定了《开县水域应急清漂预案》。蓄水后,累计打捞库内外水域漂浮物近5000吨,转运岸边各类垃圾8000余吨,从源头减少了漂浮物的产生;三是加大了容貌整治力度。以建筑立面附属设施与道路设施整治为重点,全力开展空中及地面容貌整治。对窗口节点地区的广告进行了亮化、美化改造,采用疏堵结合方式对城市“牛皮癣”进行了整治。加强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监管维护,以路为单位对道路上各类附属设施进行了整体监控。四是加强了管理秩序规范的规范化建设。重点对城区车辆乱停放、摊点市场管理进行了综合整治,编制了《开县城区停车场(点)设置规划》,和“城区背街小巷摊区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以来,城市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的高度关注、理解和支持下,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条块关系不协调,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管理仍处于人治与法制并存,执法与抗法同在的复杂矛盾冲突中。管理观念上,管理意识滞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突出,致使管理效能不高。在法规体系配置上,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罚代管的问题存在。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步入科学、长效的管理轨道。

(二)管理的薄弱环节须进一步突破

主要表现为:一是占道经营现象屡禁难绝。主次干道、新世纪商圈、部分综合市场普遍存在占道经营,流动摊、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店外作业加工等现象。二是交通秩序整治存在死角。机动车辆乱停放、随意上人行道,出租车、公交车违规停车载客、车辆乱调头现象突出,摩托车、三轮车在主干道、人行道上任意停靠行驶,非法客运现象普遍,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道行进、不遵守交规,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城市公共设施破坏严重。公用设施、市政设施遭到破坏和盗窃现象较严重。四是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市民随地乱扔垃圾,部分居民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部分小区存在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管理不够规范。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基础设施不配套、硬件设施不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一是综合市场规划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尽合理。主要原因是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室内市场,加之已形成的市场功能配套不够完全,造成内部摊位出租不完全,“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二是城区公共停车场、点供应不足,造成车辆乱停放现象普遍。三是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设施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如按照建设部规定,2500—3000人拥有一座公厕,按我县城区现有常住人口计算,至少应有60座,而现在建成投入使用的只有几座,且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四)市民的文明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开县经历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造成了城区农民入住城市进程加快,社会人口动态性强,城市人口结构日益复杂的现状。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相对不高的矛盾,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这当中既有从农村一步入城的的移民和外来农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岗职工,还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群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空间有限自然乱搭乱建,没有固定收入多依靠摆摊设点、摩的非法载客等的简单方式来维持生活,市民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去甚远。

三、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1.城市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为满足市民对城市环境日益增高的期望,加速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更新城市管理的理念。要树立和谐管理的理念。要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生存问题,以和谐的方式达到有效管理目的。要树立综合执法的理念。城市管理是多部门、多项管理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必须建立以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为特点的“综合执法”管理模式,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要树立“多元化”治理理念。要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城市管理转到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城市治理上来,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

2.城市管理必须要走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要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应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让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促进规范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

3.城市管理必须要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管理的效果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因此,要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工夫,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当前尤其要加快镇东、丰乐街道移民新区的管网建设,继续加强地下管网整治,使市政基础设施能充分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平台。

4.城市管理必须要在理顺体制和完善机制上做文章。要坚持以法制为基础,理顺城市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要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城市管理,在强调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到位的同时,加强综合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城管网络体系,实现部门单独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建设目标管理体系,监督管理职责的落实,强化管理措施,提高城市管理者素质,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5.城市管理必须要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一是要整治占道经营。切实按照“退街进巷,退摊进店,引市入场”原则,加大“迁移、取缔、整治、规范”的力度,逐步整治规范城区占道经营行为。二是整治交通秩序。加大市区公共场所泊车位管理,增设公共停车场、点,完善标志牌及标线,定期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减少车辆乱停放现象。三是整治环境卫生。要继续完善多元化清扫保洁机制,积极推进城市清扫保洁市场化经营。

6.城市管理必须要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要立足街道社区宣传、文明市民教育、学校常规教育,新闻媒体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寓常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体的文明市民教育,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意识,不断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并关心、支持城市管理。

第五篇: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一)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监督工作计划,9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在涂振锟副主任的带领下,对XX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城管办、公安局、住建局、卫生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部分社区、街巷、工地、市场、城中村和公共场所,实地察看城市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方面的管理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以打好城市建设战役、民生工程战役等活动为载体,强化领导,创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城市管理的各项措施,着力“打造亮丽的市容环境,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活”,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提高。

(一)改革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2015年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市城管委制定的《梅列、XX区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城市管理工作职责》(明委办〔2015〕16号),对两区政府及市直14个有关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责予以明确,2015年又对两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的部分职责分工进行调整(明委办〔2015〕32号),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机制,明确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推进城市长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同时,将下放到两区政府的职责和经费及时调整到位,充分发挥两区政府在创城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管理和创城工作的开展。如把市区的城监、环卫等工作重心下移,下放给两区实行属地管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明、权限不清等问题。

(二)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今年来,围绕解决市民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市容和环境卫生、建设工地、交通秩序、违法建设、五小行业、市政公用设施等六项专项整治。如市政府成立了清理整治违法建设专项工作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拆除了东新六路11处违法建设;梅列、三元两区对辖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居民社区和城乡结合部进行整治,清理整治乱占道行为、流动摊点、背街小巷脏乱差死角,改善了市区环境卫生面貌;市交警支队、交通局加强对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的管理,整治机动车非法占道、违法停车、占道修车洗车卖车等现象;市、区卫生主管部门加大对五小行业的检查力度,今年来限期整改659家,取缔无证经营44家;市住建局上半年组织了4次在建工地文明施工检查,切实整治部分施工现场杂乱、尘土飞扬、垃圾乱弃问题,同时抓好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的维护管理,保持整洁有序。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将社区基础设施和街巷道路铺装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开放式小区路灯不明、黄土露天、道路破损、水沟不通等问题,做到街巷道路100%铺设。改造城区排水系统,投资1647万元,实施富兴路文笔花园至环岛段、新市南路富兴路环岛至东霞、华昌中学片区、东安片区等污水干管和管网改造工程,完成3.6公里污水管网铺设,防止城市内涝,保障雨季交通顺畅。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3座封闭式垃圾中转站,实行垃圾封闭运输,减少垃圾运输二次污染;添置两台中型机扫车,分别配备给梅列、三元两区,缓解环卫设施落后的问题,提高保洁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长效管理,推进宜居建设。继续加强市容督查考评,完善城管联动管理机制,推进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实施市区夜景美化工程,组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市政设施维护和社会单位夜景维修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提高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建设,市政府制定了《XX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高岩小区、东安社区和省安小区开展试点工作。继续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目前市区纳入回收的餐饮单位700多家,每天收运处置餐厨垃圾约30吨,约占餐厨垃圾总量的60%。今年7月,国家三部委把三明确定为全国33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我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加强日常监管,市城管办实行领导带班检查市容制度和周一交班制度,每周组织三次市容、夜景检查,其中一次安排在节假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现场分解责任,及时督促整改,提高了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市的城管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管理工作与文明城、卫生城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差距。

(一)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近年来市、区两级虽然在城市管理体制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市为主导、两区为主体、市城管委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但城市管理线长面广,涉及部门众多,由于职能交叉,城市管理宏观调控困难,仍然存在着推诿、扯皮现象,分工协作、主动作为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究其原因:一是执法机构过多,行政处罚权分散,不便于集中统一管理,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协调配合,造成被动管理;二是市与区的城管责权不清,关系不顺;三是有关城管方面的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执法手段和力度受限制。此次政府机构改革,设立了XX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由于未将相关部门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没有赋予其相应的行政执法职能,其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综合执法名不符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依旧欠缺。

(二)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突破不够。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市场外摆摊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夜市大排档和临时市场脏乱差、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等仍然存在,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部位卫生死角多,乱停放车辆、城市“牛皮癣”和装修垃圾乱倒未得到有效根治。调研中一些群众反映,部分城市开发项目如原体育馆和青少年宫改造工程,由于文明施工意识欠缺和赶工期,存在建设工地管理不规范,午间、夜间施工,弃土运输车辆沿街洒漏的现象,造成噪声扰民、建设工地和部分路段尘土飞扬,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和生活。这些城市管理“顽症”的存在,既影响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也给城市品质提升带来很大影响。违法建筑尚未得到有效遏制,XX区、预拆迁地段、城郊结合部违法建设仍较突出,市区多个“城中村”乱搭盖现象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和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品位和环境的痼疾。调研中了解到,高岩社区个别楼幢顶层存在违章搭盖,群众向XX区相关部门投诉,但未见处理。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待加强。虽然我市多年来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多,环卫、市政、园林等管护经费安排不足且不能及时到位等原因,我市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不配套、硬件设施不健全、破损陈旧较严重等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以及市政公共设施数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新的住宅小区开发未配套建设环卫设施。部分已建公厕管理不到位,存在水电设施不全、晚上9点多不对外开放的现象。农贸市场建设滞后、集贸市场少,现有市场容量不足,功能不配套,卫生条件差。城区公共停车场严重不足,一些路段大部分用于停车,马路停车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顺畅,如三元复康路两侧都停满了车辆,道路十分拥堵。部分已建的停车场由于擅自改作它用,加剧了停车场地紧缺状况。目前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7563辆,而仅有各类停车场135个、停车泊位约6450个,大中型车辆社会停车场仅有富兴堡兄弟物流1处,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此次调研还了解到,江滨路拓宽改造通车后,由于未按设计方案设置隔离设施,交通事故一度频发,通车以来至8月底发生交通事故490起,死亡9人,受伤147人,交通设施亟需完善。

(四)长效管理的责任和措施未全面落实到位。由于城市管理长效化、常态化举措不足,长效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一些城市管理难点问题“整治时好一段,整治后老样子”,总在“整治—反弹—再整治 —再反弹”这样的怪圈中反复,市民意见较大。在创城、创卫迎检工作中,一些五小行业被要求临时停业,文明督导员劝导群众“克服一段时间”,这些做法凸显出有关部门存在搞突击的思想,也给群众造成“政府应付检查”的误解。比如目前街巷保洁具体由社区负责,由于保洁经费缺乏、保洁力量不足等原因,不少背街小巷日常得不到有效保洁,在创城检查时搞突击式、集中式整治。此外,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仍程度不同地存在,部分群众对城市管理认识程度和支持度、参与度不高,市民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意见建议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把加强城市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打好城市建设战役和民生工程战役、落实长效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夯实文明城、卫生城创建基础,扎实推进“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建设。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在明确两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管理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真正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划分市、区、街、社区城市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把管理工作向下延伸到“末梢”,增强条块管理的互补性,同时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制度。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进一步完善新组建的市级城市管理机构,全面整合现有执法资源,赋予市城管局足够的管理和执法职能,使其真正承担起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作用。二是推行联合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行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工作。建议从市、区两级城管、公安、住建、工商、环保、交通、卫生、质监、交警、城监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管理联合执法队伍(机构),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强化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成效,对城市进行综合执法管理。三是创新管理办法。根据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顺应形势,建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如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环卫和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细则、城市管理的考核激励和统筹协调机制等等,切实推动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

(二)切实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要进一步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投入,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加快市区地下排水管网、市政道路贯通工程、农贸市场、停车场、环卫设施建设,有计划推进旧城区主次干道改造,不断完善园林设施,提高公园、道路绿化管护水平。通过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建议市政府出台专门文件,确立城市管理配套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制度,改变目前基础设施事后补课的被动局面。在新建城市道路、住宅小区、大型场馆、商业街区时,同步规划并优先建设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农贸市场等相关配套设施。要建立新建垃圾中转站和新建公厕的选址定点、建设规模、工艺设备论证制度,并实行“以奖代拨”的经费鼓励政策。要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营运方式的研究,规范农贸市场功能,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杜绝场外占道经营行为。

(三)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瓶颈问题

1、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流动摊点管理涉及弱势群体利益,关系社会民生,长期以来都是城管部门工作的难点,也倍受广大市民关注。建议城管部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做法,从既考虑城市环境美观,又考虑群众生活方便出发,在严禁主干道两侧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加快市场建设的同时,选择适当地段,通过采取定点、定位、定时的办法,建设“小贩中心”或设立临时疏导点,实施规范管理,有效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

2、加快推进老小区整治和城中村改造。近年来,市政府组织实施老小区居住环境、公建配套的综合整治,较好解决了老小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老小区整治改造力度,让更多老小区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同时加强已整治小区的管理,通过引进物业,落实措施,巩固已有整治成果。要进一步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针对城中村乱搭乱建多、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存在隐患,妨碍城市管理、影响城市形象这一状况,把城中村改造列为城市建设重点,制定近期和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环境的根本性转变。

3、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一方面,要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章行驶、违规占道、乱停乱放行为,为市民提供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停车场地建设和管理,今后凡新建商场、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规划部门一定要严把审批关,配套建设停车场地。对已挪作它用的停车场地,市政府要责成相关部门加以清理,限期整改,逐步恢复停车使用功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和业主提供服务。

(四)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氛围。加强城市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责无旁贷,全体市民也义不容辞。要紧紧围绕文明城、卫生成城创建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采取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形式,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加强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管理的重要成果,使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加强市民教育,提高文明意识,使广大市民自觉养成关心市容市貌、维护城市形象的良好习惯,努力增强自我维护、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为城市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广泛调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市民对城市综合整治进行监督。进一步实施好“门前三包”,落实好沿街单位门前市容环卫责任制,形成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社会风尚。

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二)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工作安排,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市容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为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6月3日,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与部分人大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4个市辖区分管领导一道,视察了市垃圾处理厂、马场湖垃圾中转站、渣土管理现场和市综合执法支队。市行政执法局在座谈会上作了专题工作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做好市容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容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市容市貌变化明显

近年来,市容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积极创建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初步建立了大城管的领导运行机制。建立了市长牵头、市四大班子统领、各区政府(管委会)、市直各相关部门、单位参加的大城管运行机制。全市6个区、65个部门、33个街道(乡镇)、社区、6个企业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实现了从上到下,全员参与的格局。

(二)初步转变了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各区成立了市容管理机构,实行区领导定期检查市容,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干部排班上路巡查,执法队员坚守岗位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坚持半月推进、每月点评工作方式,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区、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奖优罚劣。

(三)初步理顺了市容管理程序和职责。将行政处罚权、管理权、监督权分离。在市容管理过程中,细化了市容管理工作流程,明确了管理的目标和各自的职责,调动了市容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如渣土管理所原先以堵为主,工作量大,成效不明显。近期按处罚、管理、监督分离的原则,一是制定渣土车运行的时间、路段及相关标准,先后下发各相关企业,做到管理有标准有规则;二是加大处罚,实行车辆扣分制,做到处罚标准明确;三是对处罚和管理者实施监督,实行考核制度。理顺工作关系后,对规范运输渣土企业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市容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在日常管理方面: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22项加强市容管理方面的规定,初步建立了以市容局为主,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在环卫方面:围绕“提高管理标准,提高卫生质量”的目标,制定了《全市环卫作业质量标准(试行)》,加快更新环卫作业设施设备,全面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在广告审批方面:以“先拆后建、原则不批、统筹兼顾、规划先行”为原则,建立了分级审批体制,实施经营性大型户外广告设置权有偿使用制度,探索过渡期间主要道路进行资源型整体招拍挂办法。在依法办案方面:对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加大案件处罚力度,对拒不整改的违章行为人坚持依法处罚。

(五)市容市貌发生了较大改观。近年来,市容局针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点、骑路市场等严重影响市容的问题进行了不间断的集中清理整治,城市形象有了明显变化。()开展了七项专项整治工作,遏制了阶段性突出问题,初步解决了影响市容的部分顽症。将垃圾清运和公厕管理权下放到各区,促使市容管理及时有效。先后购买了一批环卫清扫车辆和设备,提高了垃圾中转处理和中转运输的能力,我市的清洁保洁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超前规划,加大了垃圾填埋厂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被国家住建部评为最高级一级。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随着城区的拓展和群众的新要求,市容管理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影响市容管理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脏、乱、差”的问题时有投诉。据调研,当前市容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主要道路占道经营现象普遍,包括个体小吃店占道营业、水果店出门经营,市外市和店外店较多;二是乱挂乱晒现象较多,主要是临街店铺(尤其是美容店、浴池)在人行道、绿化带乱挂乱晒;三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突出,影响交通;四是城市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尤其是有的已建成的规划小区违建普遍;五是乱堆乱倒的现象较多。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部分群众文明观念淡薄。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一方面下岗职工较多,另一方面,外来人员较多,少部分群众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自律意识不强,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二是原有规划建设不完善,硬件先天不足。如有的小区缺乏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停车位置,但群众生活又实有需求,禁而不止;有的营业和居住合一,导致功能混杂。虽然开展了集中人力、物力实施整治,但未能彻底解决;三是市容管理水平仍处探索阶段,存在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如对城市市容管理的部分规章制度滞后,我市出台的相关规定有的已不能适XX市发展的需要;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多,经验性的成份较多;管理的效应上重当前、轻长远,长效性、巩固性的措施不到位,治理顽症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加强市容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面积得到很大拓展,皖北中心城市的优势逐步凸显。为此,市容管理应有更高要求,更高目标。

(一)新时期的市容管理要以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创新思路为要求,以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国家级卫生城市为目标,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积极创新市容管理体制,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我市市容管理工作迈进全国先进行列。

(二)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15年颁布的《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我市应尽快出台市容和环境管理实施细则,以使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对不能适应当前实际的市容管理相关规定要尽快修订,使其臻于完善,以适XX市不断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一是合理划分市、区城市管理职能,做到事权相宜。对能够发挥各区人员和综合力量调配优势的管理内容,实行属地管理,如街头游园、公厕、市场等,凡涉及全市性的、跨区域性的,由市直管,如龙子湖、天河等;二是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减少多头执法、多部门管理的问题。对市容局的建管一体,宜改为建管分离;同时涉及市容管理的相关职能应予集中,如物业小区的违建处罚权宜归至一体。

(四)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步伐。数字城管对实现市容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将起到质的飞跃作用。建议加快数字化城管全覆盖的深化工作和实施力度。一是可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减少人为因素,解决城区逐步扩大而人手不足的问题;三是可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理问题能力;四是可准确记录评价各有关部门的实绩。

(五)加大阶段性工作的实施力度。结合我市近期市容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集中人力、物力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一是围绕占道经营、店外店、市外市的问题,开展农贸市场、饮食群的专项整治;二是围绕乱停乱放、影响交通的问题,开展交通秩序和二手车市场的专项整治;三是围绕部分路段渣土抛洒影响市容的问题,集中开展渣土管理的专项整治;四是围绕小区乱搭乱建,群众时有投诉的问题,开展小区违建的专项整治;五是围绕夏季瓜果集中上市,垃圾乱倒乱扔的问题,提高垃圾的收集和中转效率,解决阶段性影响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

(六)强化基础,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和市容管理队伍执法水平。一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对涉及的市容相关管理的规定、标准、投诉电话,要加以公示、公开,让群众知晓哪些是倡导的,哪些是违法禁止的;二是要加强处罚力度,对有影响的违法的人和事,要依法从重处罚;三是强化管理的量化考核,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将城市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范围,将各职能部门和各区职责履行效能作为考核依据;同时,对市容管理从业人员要加大奖罚力度,提高办事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市容管理队伍水平。

下载2020年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年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渝学习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赴渝学习城市管理“疏堵结合” 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带着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容秩序“疏堵结合”课题的思考,9月16日,市......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合集5篇)

    关于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前段时间,我们就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城管局、经济开发区和梨洲街道等的情况介绍,与部分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利用......

    20110729宁化县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情况

    宁化县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情况2011年7月29日7月28日上午,城建项目组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思路汇报如下。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临时市场......

    合肥市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五篇范例]

    合肥市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放在突出位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管理有序、服务完......

    务工青年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陆连岛工程、甬舟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吸引了一大群外来务工人员。据统......

    教师队伍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教师队伍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与后劲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发展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和神圣的使命。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性......

    学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县XX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266人。现有教师72人,其中女职工58人。学校现有校长一名,副校长一名,教导主任......

    幼儿园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幼儿园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依据******市教育局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要求,规范幼儿园管理工作,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现对******镇11所幼儿园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