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山前社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2011年山前社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根据《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农社〔2009〕207号)精神,结合我辖区实际,特制定2011年山前社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在2010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2011年在辖区内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明确政府责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向农村覆盖。至2012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充分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方式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资源整合和开发相结合,合理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作用,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5、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城乡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主要任务
现阶段,我辖区按全省统一部署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2011年各村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见附表。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利用新农合软件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2011年,居民建档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0%达60%(省级目标为城市50%,农村30%),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城市70%,(省级目标为城市60%,农村5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少于20种,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少于12种;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组织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不少于6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2011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率城市90%,(省级目标为城市80%,农村60%);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城市80%,(省级目标为城市70%,农村60%)。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6岁以下儿童建卡率达98%;2011年,一类疫苗各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省级目标为90%以上),加强免疫单苗接种率达95%以上(省级目标为8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90%以上。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传染病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与及时率100%。
5、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主要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2010年,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城市90%,(省级目标为城市85%,农村70%)。
6、孕产妇保健
早发现孕妇,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201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90%,(省级目标为城市85%,农村80%)。预防、减少出生缺陷,辖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在98%以上。
7、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从3月份开始下村开展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2011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城市70%,(省级目标为城市60%,农村50%)。
8、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干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1年,两类人群健康管理率城市60%,(省级目标为城市50%,农村30%)。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2011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城市60%。
四、工作职责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健全或不能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由中心指定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1)中心、是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应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将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各自职责分工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签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书,并指导其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完成和落实9类基本公共卫生任务。
(3)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考核内容,将人员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每年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4、卫生技术支持机构职责
要加强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市医院的联系,对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防治结合。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为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中心成立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必须的办公设备;成立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价专家组,负责对各各村所室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进行考核。
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市医院、作为我辖区指定的专业指导机构,要成立公共卫生科,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根据各自职责和业务范围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组织协调本单位涉及的公共卫生服务事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公共卫生科,指定分管领导和专兼人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组建若干个服务团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村卫生所(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分别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2、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本辖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通过乡村干部、医务人员到各家各户发放宣传材料;二是在街道)、村(居)委会和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张贴横幅标语;三是通过有线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播放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关知识、信息、动态;四是编印《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简报》,对外公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五是利用“健康教育大篷车”下乡、入村、进社区开展宣传;六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为居民进行一对一的相关健康知识宣讲。
3、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业务培训,确保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相关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实施。一是积极选送相关人员参加上级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二是充分利用上级卫生部门培训的师资力量,层层举办扩展培训;三是邀请省、市专家到我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四是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五是适时在工作开展较好的街道召开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六是适时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其它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
4、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为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有序、规范开展,要实行“五统一”、“五公开”,做到“九个有”。“五统一”即由中心统一组织配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用交通工具、手提电脑、出诊装备、着装胸卡、健康档案管理软件和纸质材料。“五公开”即在村(居)委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住宅区等范围内公开服务团队人员名单、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热线、服务时间。要做到“九个有”,即有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管理科)、有牌匾(公共卫生管理科室牌)、有人员(分管领导和专兼人员)、有房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室)、有专柜(居民健康档案存放柜)、有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有流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有联系卡(服务团队联系卡)、有进展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表)。
5、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⑴明确经费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市财政根据上年度对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本年度预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参考,实行“季度预拨、年终结算”,确保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⑵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费用,包括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人力成本支出医疗耗材、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宣传、重点人群随访、教育培训以及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需的其它开支。中心根据考核评估工作需要适当安排考核工作经费。
⑶合理确定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及补偿。
①乡村医生主要承担以下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协助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工作,执行传染病报
告和防控,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负责有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填报;协助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及早发现孕妇,动员孕妇或追踪高危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协助做好慢性病人管理。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指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
②中心对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偿。在继续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继续实行乡村医生津贴补助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8〕140号),确保乡村医生100元/月的政府津贴及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再给予适当补助。以村为单位,从年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安排3元,作为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补助经费。
③卫生局负责依据《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福建省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闽卫农社〔2009〕129号)制定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及补助经费办法并组织实施,绩效考核与乡村医生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适当提高辖区人口较多、任务较重或在边远山区村卫生所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补助经费分为基础补助和绩效补助两部分。基础补助标准为人均100元/人.月,实行按月发放;其余部分作为绩效考核补助,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定期发放。
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市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资金,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给予专项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经费从政府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中列支。
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
1、考核制度。中心按照《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于今年7月和明年1月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重点考核各医疗卫生机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2、计量和综合考核相结合。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3项服务采取计量考核方式,按服务工作质量和数量核定补偿,其他项目采取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核定经费。
3、考核结果的利用。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考核挂钩,作为工作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考核情况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有效控制疾病流行、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原则,把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卫生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各项目标,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2、强化督导检查。中心要定期组织开展检查督导,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争取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市医院的业务指导责任,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服务数量得到落实,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3、加强经费管理。要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要求专款专用。
第二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验材料
追栗街镇卫生院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工作经验材料
(2014年1月20日)
自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尤其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下发后,我镇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州、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重点,以镇卫生院为依托,不断加强和完善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追栗街卫生院位于追栗街街上76号,东接西畴莲花塘乡,南接古木镇、柳井乡、西连开化镇,北接东山乡、砚山县八嘎乡,距县城17公里,97.4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追栗街、硝厂、大兴寨、塘子边、科麻栗5个村委会30个自然村5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苗、傣、壮、汉等民族,全镇共有2486户,常住总人口11190人,其中少数占总人口的66.83%,辖1500余人流动人口工业园区。卫生院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现在有业务办公用房1300余平方米。对外开放病床10张,有在职职工14人,临时工6人、中心卫生院支援2人,其中医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医疗设备配有彩色、黑白B超、心电图机、500毫安X-光机、胎儿监护仪、显微镜、尿液分析仪、全血计数仪、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洗胃机、电解质仪、救护车等。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措施,明确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完善相关实施方案。每年年初召开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大会,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意义等。并紧紧围绕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相继制定了《追栗街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追栗街镇201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明确了项目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资金分配等;制定并与各村卫生室村医生责任目标书,明确村卫生室村医的工作及责任;制定下发了《追栗街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绩效工资考核方》明确了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运用等;制定下发了《追栗街镇2013年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明确了考核质量标准和经费发放标准及核拨。
二是切实强化人员培训。根据服务项目需求举办13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培训140余人次,集中举办为期7天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知识、慢性病知识培训班,培训乡村医生及公卫人员28人。制定计划并定期召防保医生及村医例会12次,每次参加人员12人以上;选派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到市级相关单位跟班学习2个月,从而提高了公卫人员的政策执行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我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是注重加强督导检查。为督促基村卫生室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按照职责分工,抽调防保组专业人员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每月不少于1次的现场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项目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利用半年和年终重点卫生工作考核等时机,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电话核查等形式,对随机抽取的特殊人群、慢性病病患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反馈的形式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严格资金管理,确保经费足额落实发放
一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为加强我镇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做到专项资金专用,制定了《追栗街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项目监督与管理等。并分别在《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中明确了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医生经费分配标准、资金拨付等。
二是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及资金到位情况及时按照村医管理的特殊人群的情况预拨的项目资金。按照补助资金标准的50%预拨村卫生室村医生,剩余资金根据日常督导、半年、年底考核结果进行统一结算。
三是注重项目资金使用绩效。我镇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全部落实到位的同时,注重资金使用的绩效。2013年我镇年终结算拨付到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资金108797元,占全镇总资金的291446元的37.33%,充分体现了村医的工作的完成及多劳多得,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考核机制,提高项目实施绩效
一是坚持分级考核。根据年初与卫生院各科组人员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签订的责任目标书及考核方案,卫生院组织人员对各科组、村卫生室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工作完成情况、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真实情况、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以此结果作为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及工作人员绩效工资基本依据。
二是优化考核内容。严格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打破按服务人口框算经费的老思路,以“做多少事补多少钱”、“谁做谁得、劳酬相当”为原则,调整完善考核方案。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服务内容,上级资金的补助标准,既从量上要求,又从质上考核,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更加细化、更加全面,防保组人员及村卫生室村医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完善考核方法。采取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量考核与质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科学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情况,保证考核规范、准确、合理,资金分配与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相挂钩。
(四)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一是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建档,不断提高建档率,按规范要求完善健康档案资料和电脑录入工作。小孩预防接种时体检建档、患者到村卫生室和卫生院门诊就诊时筛查建档、孕产妇产检时核查建档、乡村医生上门为群众建档相结合,卫生院专人负责收集纸质档案进行统一编号并电脑录入,全镇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建档9865份,建档率88.16%,完成市级85%指标。
健康教育正在“走进场区、深入家庭”完成-------
二是镇村联动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老年行动不便,集中到卫生院健康体检需要大量的出行费用;乡村医生管理人数多,村卫生室缺乏相应的检查设备及技术。由村医组织老年人集中村寨、卫生院抽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携带相应设备进村帮助老体检,对老年人少的村老年由卫生院接送到就近的村在进行体检。全年完成了730名老年人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等)体检,体检率85.48%。完成了65%的老年人管理率。
三是因人因地制宜完成慢性病患者管理。我镇属于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慢性病患者平均年龄偏大,居民家庭住址分散,卫生知识缺乏,慢病防范意思较差,对自己的健康要求不高,依从性不强。乡村医生根据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季节制定了随防计划,采取预约集中式随访、入户随访和电话随访相合,做到“一预约二不集中三入户四继续”,直至每个患者随访到。通过乡医多年来的努力,慢病患者的随访主动性增加,体会到医生指导及自我管理对躯体恢复健康带来的好处。
四是上下沟通、加强联系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乡村医生到卫生院跟班核对,卫生院到村督导指导,对重点人群(儿童、孕产妇等)实行上报下转双重联系管理,避免了重点人群的漏报漏管,保障了重点人群的及时规范管理服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由于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设备及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卫技人员短缺,公共卫生人员严重不足,难以保证工作成效;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年来,尽管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不断改善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才结构和服务条件,卫生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员素质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等原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镇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医改目标及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指导,规范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管理,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是夯实基础,提高整体素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全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率。继续积极开展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学习,组织公卫人员及村医进行培训,真正吃透标准内容,准确理解工作要求,确保事事有人做,项项能做好,村医的培训覆盖率达100%,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高效实施。
二是加强管理,动员全民参与。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百姓的知晓率,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居民建档,提高防病健康意识。
追栗街镇卫生院
第三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验材料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工作经验材料
(2012年2月16日)
自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以 来,尤其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下发后,我县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重点,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不断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0个(县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管办、结防所和9个乡镇卫生院及初级卫生保健办、红十字会、医学会)。全县共有村级卫生所68个,均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86人,96%以上具有乡村医生或助理职业医师资格。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措施,明确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完善相关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大会,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意义等。并紧紧围绕国家、省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相继制定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资金分配等;制定下发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明确了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运用等;下发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发放考核标准》,明确了考核质量标准和经费发放标准。
二是切实强化人员培训。根据服务项目需求举办4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培训280余人次,集中举办为期3天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培训班,培训乡村医生及公卫人员近100人,妇幼保健院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2期,共培训人员100余人次;妇幼、疾控每季度举办1次妇幼医生、防疫医生例会,每次参加人员15人;参加省市短期业务培训80余人次,从而提高了公卫人员的政策执行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三是注重加强督导检查。为督促基层医疗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按照职责分工,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每月不少于1次的现场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项目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利用上半年和年终重点卫生工作考核等时机,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电话核查等形式,对随机抽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反馈的形式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要求,加快项目实施步伐,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严格资金管理,确保经费足额落实
一是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加强我县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出台了《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项目监督与管理等。并分别在《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考核方案(试行)》中明确了经费分配标准、资金拨付办法等。
二是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县财政局根据资金到位情况及时将中央、省级财政预拨的项目资金及县级匹配资金拨付到卫生局账户。卫生局按照核定补助资金标准的60%预拨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剩余资金待年底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统一结算。
三是注重项目资金使用绩效。我县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全部落实到位的同时,注重资金使用的绩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全部下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下达到村卫生室的资金占总资金的40%,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完善考核机制,提高项目实施绩效
一是坚持分级考核。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级考核制度。县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组织县级考核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机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以此结果作为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基本依据。
二是优化考核内容。严格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打破按服务人口框算经费的老思路,以“做多少事补多少钱”、“谁做谁得、劳酬相当”为原则,调整完善资金考核办法。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服务内容,确定资金的补助系数,既从量上要求,又从质上考核,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更加细化、更加全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完善考核方法。采取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机构考核与服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科学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情况,保证考核规范、准确、合理,资金分配与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相挂钩。
(四)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人均公共卫生 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其中国家、省投入18元、县级匹配7元,并全面启动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建立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购置了档案柜70个,印制了档案盒、档案袋,城镇居民建档率为99.2%,农村居民建档率为99.3%。并投资4万元在每个乡镇设立了固定的宣传栏。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分类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做到应检尽检;对孕产妇进行不少于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为5000余名职工开展了健康体检。
二是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全县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167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437人,住院分娩率99.54%,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100%。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制定了儿童保健管理规范,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7.72%,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0.49%。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8.38%。
三是加强传染病及地方病控制工作。完善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有效控制了出血热、手足口病的流行。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3例,总发病率为214.79/10万,均进行了有效救治;认真开展碘缺乏病、克山病、布病防治工作,完成省疾控下发碘盐质量考核样品的检测工作,并全部合格;积极开展克山病病例搜索,经县克山病专家组共同确诊,未发现克山病和疑似克山病病例;在全县9个乡镇的7-60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接触的重点人群中,进行布病流行病学调查500人,发现感染者7人,并进行有效治疗。
四是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工作。在坚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防治政策,扩大高危人群干预数次和覆盖面,每月干预一次,共干预FSW人群192人次,外来务工人员872人,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20人,未发现阳性病例。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216人,可疑症状发现率为27.00‰, 新发现涂阳病人35人,发病率为43.75/十万,初治涂阳病人35人,复治涂阳9人, 实现治疗率100%,涂阳治疗覆盖率100%。五是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工作。严格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工作基础上,适时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五苗覆盖率99.96%,开展了8-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完成率100%。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设备及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部分人员观念未能转变,存在重医疗轻公卫,被动服务,影响了工作的推进;二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短缺,公共卫生人员严重不足,难以保证工作成效;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结构和服务条件,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员素质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等原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医改目标及省厅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强化督导检查,规范资金管理,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有效开展工作。参照《2011版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标准,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实情,不断充实完善符合本地实际工作需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督导、考核细则,便于指导本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到实处,起到实效。二是夯实基础,提高整体素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全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率。积极开展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学习,组织公卫人员进行培训,真正吃透标准内容,准确理解工作要求,确保事事有人做,项项能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100%,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高效实施。
三是加强管理,动员全民参与。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百姓的知晓率,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居民建档,提高防病健康意识。
第四篇:2012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制度
1、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在院长的领导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按照工作安排对各村进行指导,有事向院长请假。
3、每月召开一次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汇报会,对当月的工作进行讲评,安排下一个月的项目工作,并对村卫生室公共卫生管理员进行培训。
4、积极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上级部门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填完后,经院长审核签字后方可上报,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如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6、坚持学习,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做好笔记,定期进行考核,并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实行考核制度,对各组或个人的工作,实行定期抽查、检查,对其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补助。
第五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根据*******联合印发《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以及项目办的要求,从今年起,到2011年,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得到普及。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乡根据各项任务的实施方案制定计划如下: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
2、健康教育。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3、预防接种。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4、传染病防治。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5、儿童保健。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7、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8、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
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