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红河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
在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省政务公开和纠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市政务公开和纠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我们于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刚才,市招办等六个公共企事业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我相信他们的做法对于其他公共企事业单位一定有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启发。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我市办事公开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几年来,各县区、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推行办事公开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明确责任,强化措施,逐步推进,总的看形势是好的。
(一)加强领导,落实了办事公开责任。市委、市政府对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十分重视,几次召开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对全市各县区、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并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及时调整了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加强了对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工作的领导。各县区、有关部门也把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初步形成了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制度,提高了办事效率。我市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在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通知》,从办事承诺、责任追究和办事监督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重要依据。去年市政务公开办在对全市40多家公共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市所有公共企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推行了办事公开制度。
(三)创新形式,增强了办事公开效果。在推行办事公开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便民利民的原则,不断丰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形式,使办事公开更贴近群众、方便群众。初步形成了办事公开栏、公开咨询电话、网上查询,利用听证会、新闻发布会、“行风热线”、“行风直通车”等多种多样的群众较为欢迎的办事公开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方便了群众投诉、咨询和求助。
(四)强化监督,注重了在办事实效上下功夫。为切实抓好办事公开制度的落实,采取了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一是发挥政务公开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今年,我市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企业代表、农民代表等社会各界聘请了20名政务公开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映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重点检查和日常抽查相结合。去年,我们检查40多家公共企事业单位,对如何深入开展办事公开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现场办公,进一步规范了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办事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方便了群众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四是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五是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在推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对推行办事公开仍然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满足现状、浅尝辄止等没有长远工作计划和长效工作机制的问题;少数单位还没有真正把服务对象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办事公开的重点;还有的单位,工作作风不扎实,公开不及时,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仍然未能很好解决;还有个别单位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工作不规范,办事公开工作的随意性较大,特别是监督制约、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机制不完善,暗箱操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重点,切实做好我市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办事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办事公开工作是维护群众利益,消化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形式。在今年5.15全省政务公开日上,我们了解到,一些涉及社会公用事业早该让群众知道的事情,有些群众仍然不了解;有些早该畅通的政策渠道,没有与弱势群体和广大的普通群众形成互动。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中,既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办事内容公开,也要重视那些涉及社会公用事业发展、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琐碎小事的公开。我们必须要带着感情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涉及民生的办事公开事项及时公之于众,全面彻底地畅通有关民生的政策渠道,让办事公开的成果真正惠顾百姓,惠及民生。各公共企事业单位要时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解决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做好办事公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工作。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推行办事公开工作中,要牢牢抓住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水平,方便群众办事,维护群众利益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要把群众关心、反映强烈、与之利益相关、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具体要做到两个规范,一个是办事公开内容要规范。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各类公共服务事项,都要主动向社会公开。比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教育收费和招生考试等有关事项作为办事公开的重点内容。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情况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情况,要向社会公布。再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把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办事公开的重点内容,主动向就诊患者提供医疗收费查询和医疗信息咨询服务。还有,水、电、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单位要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等作为办事公开的重点内容切实抓好。另一个是办事公开形式要规范。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实行办事公开,比如,设立办事公开栏,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在各类服务窗口、大厅的显著位置悬挂、张贴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承诺、营业时间等基本信息并提供咨询,摆放办事指南、便民手册、宣传资料等供群众索取;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计算机公共信息网络和各级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的门户网站或局域网等刊载、发布各类办事公开信息;水、电、气、民用通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要设立服务热线;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会、价格听证会、咨询会等各种会议,及时公布有关信息;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公开办事内容,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二是要逐步完善规范办事公开工作制度。具体要坚持实行十项制度。一要实行办事承诺制。各公用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切实可行的承诺,并按有关规定受理和办理。二要健全示证上岗制。在窗口单位摆放或由窗口工作人员佩带有工作人员照片、岗位名称、工作号等基本情况的岗位证,方便群众监督。三要推行首问负责制。首问责任人必须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对属职责范围的事项,要按有关规定受理或办理。四要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工作人员受理申请事项时,必须将必备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事时限等情况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五要实行反馈回应制。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要有问必答,有诉必应,根据不同情况按时限要求及时反馈其所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六要实行依申请公开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认真受理群众的申请,并及时公开群众申请公开的事项,对确实不能公开的事项,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七要落实民主评议制。各单位要根据行业特点,按照行业要求建立相关的评议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八要建立考核评比制。要按照行业特点制定考核标准,明确考核的具体内容,定期组织测评。通过考核评比,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目的。九要健全责任追究制。要明确办事公开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互联网举报信箱等途径受理群众举报。对已查实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十要实行听证论证制。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政策、规定出台前,要组织听证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立,集中民智,防止“暗箱操作”。三是要认真做好“四清理四公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清理部门职权,公开依法确定的人员编制、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清理执法事项,公开执法依据、过程和结果;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公开行政许可设定依据、实施过程和办理结果;清理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解决越权定价造成的乱收费问题。省政府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有针对性、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各单位、各部门要依托市政务公开网、新闻媒体及各种政策咨询形式和渠道等公开载体,做好上述清理内容的公开公示。要坚持清理和公开的透明度和严肃性,对“四清理、四公开”工作中,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认真查处,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全面落实。四是要加快政府办事指南的编制工作。目前,国务院已颁发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搞好培训,加强宣传,落到实处。同时,省政府要求年底要完成政府信息目录和公开指南的编制工作。我市已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现在要争取明年3月前完成全市政府办事指南编制工作任务,尽早将其发放到基层和群众手中,以真正实现政府信息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办事。
第三,要切实加强对办事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我市办事公开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既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又是一件便民为民的实事。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办事公开是政务公开工作的延伸,是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务公开的领导机构要加强办事公开的领导,切实将办事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风评议和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二是加强协调,有序推进。要把推行办事公开与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整体有序推进。各公共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切实按照“谁主抓、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职能,重点做好安排部署、情况综合、督促检查、组织考核等工作;并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切实加强对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特别要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监督,务求实效。办事公开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要对办事公开工作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分阶段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问题较大的进行督促、批评;对工作严重失职的,要追究责任。要认真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市办事公开工作。各公共企事业单位和有关行政部门要把深化办事公开制度的监督检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设立办事公开监督电话、监督窗口和监督信箱、聘请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及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要努力通过监督检查,避免办事公开图形式、走过场,确保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同志们,深化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县区、各公共企事业单位一定要讲政治、讲大局,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使我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抚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构建和谐抚顺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四川省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施办法
《四川省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施办法(试行)》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发布日期:2013-09-12 17:57:57
川府发[2008]30号
四川省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增强办事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四川省政务公开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和受行政机关委托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
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是指公共企事业单位依法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公开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事项的活动。
应当实施办事公开的公共企事业单位范围是:
(一)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单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二)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公共企事业单位;
(三)邮政、通信和铁路运输等公共企事业单位;
(四)其他应当实施办事公开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 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全面、真实、及时、便民和有利监督的原则依法办事公开。
公共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办事公开的法定时限和承诺时限公开办事内容、办事过程和办事结果。对公众普遍关注和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实行决策前公开、实施过程动态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办事公开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公共企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篇:在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全省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推广了平凉市政务公开工作试点经验,介绍了武威、张掖、金昌、天水等市抓政务公开的一些典型。守盛同志对下一步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平凉市是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试点市之一。去年底省上安排部署后,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与经济建设、依法治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全市整体工作计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坚持整体推进,扩展公开范围;突出关键环节,深化公开内容;加强载体建设,创新公开形式;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注重公开实效,促进各项工作,基本达到了市、县、乡整体推进和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对于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各地各部门学习和借鉴。会议印发的武威、张掖、金昌、天水等市的典型材料,分别介绍了一些县区、乡镇推行政务公开和市级政府创办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做法和经验,也很有特点。对这些经验和做法,省政府办公厅要深入总结,变成省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性要求,切实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抓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省上的决策和部署,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政务公开。从总体上看,政务公开的推行面逐步扩大,正在从乡镇向县(区)、市(州、地)、省直部门延伸;政务公开的载体建设得到加强,形式不断多样化;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程序逐步规范;一些地方和部门按照切实可行、便于操作、有利监督的原则,初步建立了方案预审、投诉处理、考核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全省上下已初步形成了各级领导议政务公开,各级政府抓政务公开,各新闻媒体宣传政务公开,人民群众盼政务公开的良好开局。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省政务公开仍处在起步阶段,从各地工作进展的程度、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到公开的标准、质量和实际效果来看,发展的水平还不够平衡,与中央、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行使权力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真实及时向群众公开方面,抓得还不够有力,存在工作不实、避重就轻的问题。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政务公开制约了权力运行,碍手碍脚,不大心甘情愿,甚至有抵触情绪;有的认为政务公开程序太多,加大了工作量,会给决策造成被动,不愿下真功夫去抓;还有的认为政务公开这些年已经抓得差不多了,再抓也抓不出新名堂,对推动工作深入信心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是深化政务公开的最大障碍。各地各部门必须把进一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充分认识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诚信、公开就是纽带、公开就是效率的新观念,不断统一思想认识。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推行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真正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质性的重大举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推行政务公开,是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落实这项制度,既可以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增加了群众监督的渠道,监督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推行政务公开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委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我们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取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各项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展开、来落实、来推进。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地向前推进;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加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督管理体制,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廉洁勤政,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推行政务公开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尽管我省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有些领域、有些方面、有些环节上问题仍然不少,与我们抓住机遇、实施追赶战略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三乱”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问题时有发生;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有的对基层来办事的同志和经营者、投资者横加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等。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工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把政务公开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等措施结合起来,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环节,建设工程公开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制度,公开办事项目、程序和结果,既减少了暗箱操作,防止了不正之风,也提高了办事效率。这些对于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推行政务公开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党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推行政务公开,就是把政府工作的意图、决策的过程、要办的事情向群众公开,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监督,从而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现在,我们有些工作没少做,力没少出,但由于不公开或公开不够,群众不知情,不理解,有埋怨,干部也感到很委屈。一些群众对干部有意见,甚至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往往是因为群众了解情况、反映意见的渠道不畅,干群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久而久之就会疏远距离、产生矛盾,甚至相互对立。推行政务公开,能够最大限度地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理顺群众的思想情绪,化解一些社会矛盾,防止和消除不稳定因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推行政务公开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手段。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关键在于加强监督。监督的形式很多,但最有效的办法是公开。香港、新加坡廉政建设搞得比较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办事讲公开、讲透明,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我们这次会议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行政务公开,目的就是建立民主、公开、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使不廉洁行为难有容身之地,使不勤政、不干事的人难以立足。一个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不廉政,口碑差,不仅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还会带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风气。同样,如果不勤政,不干事,群众也不会信任,而且还会贻误大事。推行政务公开,把要办的事情公开,工作过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既能够有效防止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违法行政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也是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和行政效率的监督,是从根本上推动廉政勤政建设的有效办法。
二、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把政务公开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督促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制权、管钱、用人”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动力,以巩固深化、规范提高、务求实效为目标,加强宣传,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整体推动,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一是要不断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前几年,我们着重抓了乡镇和部分县级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这个路子是对的,也是符合实际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加之我们在基层政务公开方面已经取得了经验,在市、州、地和省直部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条件已经成熟。下一步,在公开的层面上,要在巩固完善乡镇政务公开的同时,重点抓好县区一级政权机关的政务公开,并逐步向市级和省级延伸,做到四级联动,全面公开。全省所有县市区都要以规范化、制度化为重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市、州、地年底前要全面推开;省直部门今年抓好试点,明年普遍推行。在公开的范围上,要向政府以外的部门拓展,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行检务公开、审判公开、警务公开等。在公开的内容上,除有保密规定和要求的外,都要实行公开。重点是事权、财权、人权和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事项。要突出抓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行业和领域的公开,真正使人民群众从公开中得到实惠。
二是要规范公开的形式。随着政务公开在县级以上政权机关的全面推行,对公开的形式应该要求更高、更加规范,要根据省、市、县各级政权机关的实际情况,按照简便易行、形式多样、科学有效、便于监督的原则,加强载体建设。这方面,各地要学习习近平凉市实行分类指导,在乡镇、县区和市级政府及其部门采取不同公开形式的办法。政务公开的形式要因地因事制宜、灵活多样,但也不能简单从事,敷衍应付,既要采取挂牌上岗、设公开栏、挂公示牌、利用电视报刊公开等传统形式,也要逐步采用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公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政务公开大厅或办事大厅,实行“窗口式”、“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但管理要科学、规范,效率要不断提高,不能搞“双轨制”和双向收费。这方面,要总结和推广金昌、天水市的经验和做法,真正发挥政务大厅的作用。
三是要同源头治理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整体推进。要把政务公开与厂务、村务公开结合起来,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会计委派、财务集中核算、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特别是省、市两级政府及其部门,一定要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公开,如大的建设项目、大额度资金使用、大批物资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一定要公开透明,全面公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规范公开程序,尤其对招投标工作,从信息发布、招投标运作、招标结果、合同签订和执行等各个环节要全过程公开,在阳光下作业,防止幕后交易和恶性竞争。
四是要抓好领导机关的政务公开。各级政府是政务公开的主体,除了抓好部门和行业的公开外,要认真研究政府自身的公开问题。如制定发展目标和重要政策规定,作出重大决策,确定重大建设项目,调度和使用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办理向群众承诺的事项等,都应该通过不同方式公开。政府自身的公开要注意内外结合,一方面要将涉及公共利益、社会管理的事项,采取听证质询、政府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要以领导班子建设、内部监督管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干部职工关心的事项为重点,抓好内部公开。如干部任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考核奖惩、机关财务收支以及班子成员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都应当向干部职工公开。政府内部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难点,一定要从领导机关抓起,坚决排除阻力,真正落到实处,努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五是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办法。〖HT2”F〗推行政务公开,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到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人员素质、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思维研究问题,用新的办法解决矛盾,用新的体制遏制腐败。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上,不注意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解决新问题,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政务公开工作就不可能深化。只有适应发展变化的实际,把政务公开同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公开的范围,调整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提高公开的效果,才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监督,不断取得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成效
政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必须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强化监督,形成合力。
一是要明确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党委要经常研究,统筹部署,政府要全面负责,抓好落实。市、县长是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加强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承办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健全领导机构,县级以上政府都要组成工作班子,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要统一设在政府办公厅(室),这样有利于上下沟通,加强联系,开展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抓部署、抓协调、抓指导、抓执纪,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各负其责。
二是要注重工作实效。要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公开,及时公开,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搞花架子、走过场。对搞假公开的,要抓一些典型,严肃处理。要加强对公开内容和事项的审核把关,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拿没有实际意义的事项糊弄群众、应付差事。在这个问题上,各地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定要讲原则,讲诚信,千方百计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以公开内容是否真实、群众是否满意、监督是否有效,作为考核工作成效的标准。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推行政务公开的目标,要求也很具体,现在的关键是切实抓好落实。各级政务公开工作机构要在做好具体指导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督促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典型,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工作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推行政务公开的情况,作为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对于工作不力的,要按照责任追究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政务公开工作。要发挥好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既要宣传好的典型,又要及时报道政务公开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舆论监督。
同志们,推行政务公开是时代所需、群众所盼。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发扬成绩,总结经验,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省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在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主要是全面介绍推广平凉市推行政务公开的试点经验,总结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做出安排部署。刚才,平凉市介绍了在全市范围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试点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武威、张掖、金昌、天水的典型材料印发给了大家。这些经验很值得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关于全省下一步的工作,忠信同志在会议结束时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省政务公开工作是在推行村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从1998年开始一些地方首先在乡镇,接着在县级政权机关推行了政务公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省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2002年,又决定在全省县级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与此同时,在市州地和省直部门开展了试点工作。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从点到面,自下而上,逐步推开,不断深化。截止目前,14个市、州、地及部门政务公开推行面达到50%以上;有82个县(市、区)、1520个乡镇推行了政务公开,推行面分别达到976%和9886%;省直部门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在推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在公开的指导思想上,突出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平凉和武威等几个市都把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特别是针对服务意识太淡,权力意识太浓,群众办事太难,工作效率太低,服务收费太乱,幕后交易太多的实际,把政务公开定位在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遏制权力腐败方面,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把勤政为民、廉洁从政、当好公仆落实在行动上。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公开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遏制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通过公开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宣传教育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创办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办事;通过公开工作职能、政策依据、办事程序,建立监督投诉台和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规范公务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政务公开只有围绕优化经济环境,铺设一条为民便民的绿色通道,才能真正起到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的作用;只有围绕民心工程,架起一座连心桥,才能真正起到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只有围绕源头治理,构筑一道反腐防腐的堤防,才能真正起到规范行政行为,遏制权力腐败,提高行政效能的作用。
二是在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突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多方配合。推行政务公开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一个方面的力量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平凉市各级党政部门都把政务公开作为改善发展环境、推行阳光行政的头等大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逐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人事局、监察局、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市、县(区)和乡镇都设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到了资金、人员、场地和设备四落实。各级政府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各县(区)、各单位确定了政务公开联络员,定期沟通工作情况,全市上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人大监督实施、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检查的政务公开工作体系,为推行政务公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是在公开的内容上,突出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事项是政务公开的热点;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是政务公开的重点;敢不敢将自己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是政务公开的难点,也是政务公开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张掖市在乡镇政务公开的内容上,坚持面向群众,贴近群众,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向群众公开,真正做到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公开的重点是七站八所的各种税费的收缴、工程项目的实施、宅基地审批、救济款物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15个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事项。武威市在公开的内容上,由原来的五公开向重点公开事权、财权、人权、收费权、罚款权、经济或资金管理权、项目审批权、证照办理权、资格审查权等内容扩展。平凉市在公开的内容上注重内外结合,在抓好对外公开的同时,狠抓了以强化内部监督为核心的对内公开,把所有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宜,包括招待费、通讯费、车辆管理费、差旅费、住房分配、职称评定、晋级评优等在单位内部公开,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规范化。
四是在公开的形式上,突出实效,方便群众。平凉市在充分利用窗口公开、媒体公开、“信访绿色通道”公开等基本途径的基础上,狠抓了公开硬件的建设。目前,市、县(区)政府都建立了政务大厅,开通了市长、县(区)长热线电话,创办了政府网站和政报,设置了电子触摸屏或显示屏。张掖市在乡镇政务公开的形式上,对涉及面广、时效长、内容较为固定的事项,主要通过设立公示栏、公务网站、发放文件和明白卡、便民手册等形式公开;对临时性、阶段性的事项主要通过召开政务通报会、广播电视播放、办黑板报等形式随时公开;对一些居住分散的边远村社,通过流动公开栏进行公开。天水、金昌等市在政务公开的形式上以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招投标管理中心、财会集中核算中心等为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在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上,突出建章立制,监督检查。
平凉市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度,将政务公开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重点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了政务公开预审备案制度,对所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哪些内容需要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立了政务公开办理承诺制度,各部门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做到有诺必履;建立了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聘请了监督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建立了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和投诉处理办法。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建立,有效地防止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现象的发生。
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推动了各项工作,同时也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一是树立了高效透明的政府形象。政务公开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如,重大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不仅促进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而且提高了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管理政府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由于办事依据、程序、结果公开,群众有了一本明白帐,增强了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理解,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
二是优化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实行政务公开后,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政策、程序办事,各类事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办事手续由繁到简,办事形式由暗到明,使“三乱”行为、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环境明显改善,依法行政得到强化,办事效率和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促进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政务公开与源头治腐各项工作一起抓,互为依托,互为促进,特别是财权、人权、事权和领导干部涉廉事项公开后,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依法依纪按章办事的多了,托关系走后门的少了;面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多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少了。
四是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实施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及部门工作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部门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是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实行政务公开,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丰富了基层民主形式,抓住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顺乎民意,深得民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管理社会事务的热情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全省政务公开工作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够平衡。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存在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抓落实不够;有的工作不够扎实,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真实,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有的只注重政府部门的公开,而忽视了政府本身的公开;多数地方的内部公开还没有真正推开。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从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从应对入世挑战,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推行政务公开,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受人民委托用好权;必须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我们推行政务公开,既是发扬民主,也是强化监督,是在过去推行公示制、承诺制、两公开一监督的基础上,站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实践。
(二)推行政务公开,是适应加入WTO新形势,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讲,首先面对挑战的是政府本身。过去我们的政府职能,特别是行政方式,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权力封闭运行的现象十分突出,妨碍了市场机制的发育,影响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加入WTO,政府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政府决策过程,必须和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WTO行政透明度规则。因此,推行政务公开,加快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政务是否公开,行政行为和经济工作是否有透明度,也是国内外投资、创业者衡量我省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早推行,才能早受益。
(三)推行政务公开,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措施。〖HTF〗权力作为一种调整利益关系的手段,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被用来获取私利。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必须实行政务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把行使权力的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
(四)推行政务公开,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重要举措。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人民群众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加强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可以集中群众智慧,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做到科学理政;可以强化和约束政府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处理政务,促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可以改进施政方式和工作作风,把工作细化、目标量化,做到施政公开、公平、公正。实行政务公开,使广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意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形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五)推行政务公开,是改善“三个环境”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政府不办企业建环境,不管企业搞服务。转变政府职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办事要讲公开、重承诺、守信誉、讲效率。现在我省的经济发展环境,之所以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开得不够。我们要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充分体现企业和投资者是上帝,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是公仆的理念,为企业和投资者实施最优惠的政策,营造最优良的秩序,创造最优越的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明确要求,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省委、省政府对今后政务公开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化认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把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要在抓好县、乡两级政务公开的同时,继续抓好市、州、地和省直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全面推进。各市、州、地政府和部门今年年底前要全面推开,省直部门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明年普遍推行。要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各级政权机关要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要围绕权力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来开展工作;要围绕依法行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来开展工作。搞好政务公开,就是要突出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问题和行政工作中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实行公开,并以此确定公开的重点事项、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
一是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下决心再取消一批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WTO规则的行政审批项目。对依法保留的审批事项,也要进一步规范。要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运作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行政审批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环节,要把审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审批公开制度。除国家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每个审批事项的设立、调整和取消,以及审批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等,均应事先公开,审批的结果也应向社会公布,将行政审批行为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审批制度,防止暗箱操作。
二是突出抓好掌管人、财、物的实权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服务行业的公开。推行政务公开,要抓住关键环节,真正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事项向群众公开,如招生、公务员录用、干部的选拔、学校收费、医药品价格以及司法系统的执法行为都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必须实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真正解决工作人员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少数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以及其他种种暗箱操作的现象,增强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各级政府部门要把涉及人、财、物有关事项的审批,证、牌、照的发放等作为公开的重点。
三是狠抓薄弱环节,切实做好政府机关的政务公开工作。从试点的情况看,政府机关的政务公开,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要对于社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都必须公开。主要包括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过程及出台的政策;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下拨的各种专项经费的分配使用情况;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进展情况;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等。二要落实好几项制度。如,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工作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重要事项预公开制度、定期审计制度、定期督查报告制度和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要把建章立制作为今年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确保各级领导机关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全面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按照职责分工,将公开的内容逐条逐项地分解到其他班子成员,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
四是推行政务公开,要紧紧抓住决策这一中心环节。各级政府要努力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决策过程中,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有广泛的民主基础。今后在政务公开中,要对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民情民意测验与调查,围绕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征集人民群众建议。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实行新闻发布制度、与市民对话制度、大事实事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让群众心里有本明白帐,知道我们干了什么,没干什么;哪些干好了,哪些没干好;哪个责任者干得好,哪个责任者干得不好,给我们的工作下结论。
五是政务公开必须在多层次上进行。县(区)、乡镇政务要公开,省、市政府也要推行政务公开。如果政务公开仅仅是县(区)、乡镇公开,省、市不公开,就不能叫做全面公开。尽管各层次公开的侧重点不同、形式不同,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发展完善,但总的来讲,不公开不行,公开不好也不行。省直部门及市州地没有推行政务公开的,要尽快研究部署,不能留死角。在做好本级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下一级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乡镇一级,主要是抓完善和规范,凡是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进行公开。同时,要加强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互动性。根据全国村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在完善配套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机制上下功夫。街道也要围绕社区管理和服务开展政务公开。
六是各级政府要围绕重大问题进行公开。各项改革问题、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廉政建设问题、社会事业发展问题,既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矛盾集中的热点焦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政务公开的核心内容。把这些重大问题公开,有利于化解矛盾,提高政府威信。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依靠群众、争取人民群众一道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进行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和拆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最怕暗箱操作,怀疑干部捞好处。这些问题,越不公开,群众议论越大,误解越多。各种建设项目一律要招投标,而且制度要完善,监督要到位。有的市县在政务公开中注意了这些问题,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总的看,还处在探索阶段,有的仍停留在表面公开的层次,许多方面还不尽人意。今后,我们要把这些重大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中之重,并力求有较大的突破。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HTF〗搞好政务公开,一定要注意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政务公开的基本思路、内容、方式和工作机制。一是要本着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的原则,在采取政务公开栏、公开大厅、会议、广播、电视、便民手册、电子触摸屏、公众信息网等有效形式向群众公开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如乡镇以公开栏为主,省直部门以新闻媒体和信息网为主。没有建立网站和主页的省直部门和单位要抓紧与信息中心联系,尽快建立起来。二是政务公开时间要与公开内容相适应,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每个时期工作重点和群众的要求,随时调整公开内容,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群众不关心、不需要公开的乱公开。三是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要重点做好行政首长与市民对话、领导信访接待日和热线电话受理承办等几项工作。四是积极探索群众代表列席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的方法途径,落实社会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五是开辟更多的社会监督的渠道。要特别注意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敢于曝光,敢于公开,充分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勇气。总之,政务公开工作必须注重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创新,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务公开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搞形式走过场的行为。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政务公开,使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更多的双向沟通的渠道。
(三)完善公开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搞好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是基础和保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章立制步伐,努力完善政务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可信和全面落实。当前,要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建立健全外部监督制度,如集体讨论决定制度、群众代表听政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部门还要着力抓好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如职务权力分解制约制度和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追究制度等,使行政权力的实施处处有制约,环环有监督,使违反政务公开的行为及时受到制止和查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政务大厅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政务大厅的工作秩序,凡决定在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绝不允许再到行政机关去办理,绝不允许搞“双轨制”和双向收费。二是强化管理,确保政务公开制度的严格执行。要切实加强政务大厅的业务协调和内部管理,确保窗口服务质量和行政审批规范有序。省上要着手制定相应的规定办法,对全省的政务公开工作提出统一的规范要求。各项制度建立以后,要认真执行,严格按制度办事,保证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四、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政务公开政策性强,影响面大,涉及的部门多,公开的内容广。各级党委、政府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要及时研究和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务公开的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要作为本职工作,主动抓,积极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按照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干部抓好公开工作的自觉性,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形成良好氛围。
(二)搞好组织协调,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将推行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要切实担负起牵头主抓的责任,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工作措施。重点做好安排部署、情况综合、督促检查、组织考核等工作。各级纪检、组织、宣传、监察、民政、人事、法制等责任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密不可分,两者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个办公室捆在一起,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互相推动。
(三)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政务公开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通过监督电话、监督窗口和监督信箱、聘请监督员等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政务公开监督小组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及时调查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强化、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贯穿于政务公开的每个环节,建立一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本级和下级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把推行政务公开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和领导干部廉政责任制及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批评;对工作严重失职的,要追究责任。年底,省上要对省直单位和市州地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通报情况。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四)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持久地开展。我省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行后,深化和规范提高的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总结成绩,巩固成果。要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在公开的形式、内容、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创新,逐步实现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行政机关施政的基本制度和准则。
同志们,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意义十分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坚持标准,抓出成效,为推进我省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我省小康建设的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在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相继提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务公开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要求和省上的统一部署,大胆试验,认真总结,逐步深化,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我就平凉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向大会作以汇报。
一、实现“五个突破”,开创政务公开工作的新局面
我市政务公开从抓村务、厂务公开开始,自上而下推动,由点到面实施,经历了由基层到机关,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步探索过程。98年在25个村开展了村务公开试点,99年在16个乡镇进行了政务公开试点,2000年在民政、教育、卫生、电力等12个系统开展了政务公开试点,2002年又在县级政权机关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尤其是今年省上确定我市为政务公开试点市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大局出发,认真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实施,从元月份开始,迅速启动了试点工作。八个多月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务公开制度已在市、县、乡、村全面推开。目前,全市7个县(区)、50个市直部门、403个县直部门、130个乡镇、1712个行政村政务公开面均达到100%,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公开面达到90%以上,全市政务公开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健全了工作体制。政务公开是政府本身的一场自我革命,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既是政务公开的对象,又是政务公开的主体。这次试点工作开始后,我们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政务公开必须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政府抓总,多方配合。按照这一思路,全市上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人大监督实施、纪检督促检查、政府办公室加强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使政务公开由一个部门单抓变成了全社会齐抓,政府由过去的“要我公开”变为“我要公开”,实现了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
二是全方位推进,扩大了公开范围。这次政务公开我们没有像以往那样,只在局部地方和少数行业推行,而是按照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要求,在重点抓好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政务公开的同时,坚持市、县、乡、村全面推进,将公开的覆盖面纵向延伸到乡镇(包括七站八所)和村级,横向拓展到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个别乡村将政务公开延伸到了村民小组,一些企业将厂务公开延伸到了车间、班组,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哪里有用权行为,哪里就有政务公开,“阳光行政”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是抓热点难点,不断深化公开内容。随着撤地设市和事权重组的完成,我们将政务公开的内容由一般性规章制度转向以事权、人权、财权为重点。凡是运用行政权力办理与群众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公开,做到了对外公开与对内公开相结合,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
四是重载体建设,创新了公开形式。按照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原则,我们探索形成了窗口公开、载体公开、媒体公开、会议公开、信息网络公开、热线电话公开、民主监督公开、信访“绿色通道”公开等8种基本途径,尤其在政务大厅、电子政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促进了政务公开形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
五是靠机制保障,规范了公开程序。各级各部门在政务公开中建立了“三个一”保障体系,即:一个由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机构,一个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政务公开监督网络,一套包括预审备案、监督评议、质询听证、议事决策、投诉处理、考核奖惩等内容的监督制约制度。在公开程序上,一般先由单位提出公开方案,提交有关会议研究审定,选择适当形式予以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然后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开。
二、抓好“六个环节”,掌握政务公开的有效方法
我们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突出六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把政务公开推向深入。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全市上下都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在政府办设立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到了资金、人员、场地和设备“四落实”。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抽组专人,开展日常工作。市上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即:提高一个认识,完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度两个体系,突出政务大厅和政府网站建设、审批公开和收费公开、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三个重点,采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规范完善、总结验收四个阶段,明确了政务公开的方法步骤。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各县(区)、各单位确定了政务公开联络员,定期督查进展情况,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首先从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抓起,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市、县(区)逐级召开了政务公开动员会,及时在各种新闻媒体开辟政务公开专题栏目,刊登领导讲话、答记者问和知识问答,大力宣传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重点和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和宣传发动贯穿于政务公开的全过程。市、县(区)政府都创办了工作简报,及时反映政务公开动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目前,各级各部门共编发政务公开简报528期,印发宣传资料37.6万份,编辑广播电视专题节目2456期,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
3、明确内容,分类指导,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工作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问题,根据各层面的具体情况,统一了市县(区)政府、部门、乡镇及村级对内、对外公开的重点内容。市、县(区)政府以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干部选拔任用、大额财政资金调度等为重点,公开了10个方面的内容;政府部门以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收费、公共管理事务和政策法规为重点,公开了46个方面、228类、600多项内容;乡镇及其所属的“七站八所”以税费改革、涉农收费、土地管理、扶贫救灾等为重点,公开了13个方面的内容;村级以农村财务、农民负担、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等为重点,公开了10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医院、社区主要公开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内容,规范了收费行为。机关单位以干部任用、经费收支、福利待遇、廉洁自律等为重点,加大了对内公开。
4、严格标准,规范形式,完善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我们本着规范、实用、简便、易行的目的,从实际情况出发,狠抓了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区)政府在硬件上都做到了“六个一”,即:建立一个政务大厅,开通一部市、县(区)长热线电话,办好一个政府网站,创办一份政报,设立一个政务公示栏,设置一台电子触摸屏或显示屏。部门和乡镇都做到了“一栏”、“两有”、“三挂”、“四上墙”,即:建立一个规范的政务公开栏,有监督电话、有值班公示台,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上墙、办事程序和办事条件上墙、办事依据和收费标准上墙、办事时限和办事纪律上墙。村级达到了“六有”标准:有公开栏、有监督意见箱、有公开制度、有监督员、有村民理财小组、有公开档案。目前,全市共建成政府政务大厅8个,部门综合办事大厅50个,开通热线电话57部,建立政务公开网站21个,设置电子触摸屏和显示屏37台,制作政务公开栏3915个,做到了涉及面大、内容固定的事项长期公开,政策性规定和阶段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5、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建立政务公开保障机制。为了切实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性,防止图形式、走过场,我们加大了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级各部门的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本系统、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政务公开负总责,将政务公开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并将其结果作为评价单位或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了政务公开预审备案制度。对所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哪些内容需要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各级各部门普遍建立了政务公开档案,详细记录政务公开情况,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建立了政务公开承诺办理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明确办事时限、办事质量和办事纪律,向群众公开办事程序、决策过程和办事结果,做到有诺必履。四是建立了议事决策制度。在对内公开方面,各单位都成立了“两会一组”,即党员代表议政会、群众代表议政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加强对内部事务的民主决策,使政务公开建立在了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五是建立了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全市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新闻记者和社会贤达人士中聘请政务公开监督员9521名,明确其权利和义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同时,我们组成4个检查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先后五次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多份、问卷调查表500多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使政务公开的好坏由群众说了算。六是建立了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各部门都设立了监督电话和投诉意见箱,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和投诉处理办法》。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在认真搞好自身公开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务公开的督促检查,将政务公开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专门制定了《政务公开行政效能监察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立项,由监察局抽组4个工作组,集中半个多月时间,采取“查、看、听、谈、评、纠”等办法,对市直部门和7县(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效能监察,并延伸监察了20个市直部门的下属单位、47个县直部门、25个县直部门所属的基层单位、17个乡镇和7个村。针对存在的问题,向被监察对象发出《监察建议书》,限期进行整改。其中,仅学校乱收费问题,发出监察建议书7份,督促学校向学生及家长退回多收乱收费用30万元。同时,还制定了《关于对政务公开工作中违纪行为的处理暂行规定》,对政务公开中出现的组织领导不力、内容避重就轻、不按程序办事等13种行为进行受理、调查,加大查处力度,以健全的党纪政纪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了政务公开的健康运行。
6、抓点带面,整体推动,促进政务公开顺利开展。一是注重示范带动。我们将民政、计划、劳保、公安、财政、建设、教育、工商、地税、电力等公开内容多、与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部门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单位,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观摩督查会议,分析问题,交流经验,促使政务公开在重点部门和行业率先突破,为全市树立了典型。二是注重内外结合。围绕扩大知情权和提供便民服务,在着力抓好对外公开的同时,狠抓了以强化内部监督为核心的对内公开,把所有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员调动、职务晋升、评先选优、住房分配、职称评定、财务收支等一律在单位内部公开,由易到难,内外结合,促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深入。三是注重条块联动。今年,我们首先从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的公开抓起,一直抓到基层站所,充分发挥了条条的辐射作用。一方面,通过重点部门、热点行业的公开,较好地解决了“用不起电、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协调部门与地方的关系,把条条的公开纳入块块公开的管理范畴,克服了扯皮掣肘现象,形成了纵向“插到底”、横向“一盘棋”、条块联动、纵横合拍的工作局面。
三、突出“八个重点”,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促进政务公开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突出了“八个重点”,使政务公开真正成为增强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渠道。
一是公开政务。通过新闻媒体、《政报》、《公报》和政府网站,有针对性地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文件向社会公开。财税、建设、土管、环保等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将有关政策权限和服务事项在《平凉日报》和政务大厅进行公布,让群众知情。并通过开辟“对话栏目”等形式,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报纸上作政策解答和理由说明,及时消除误解和疑问,赢得了群众对政府的支持。
二是公开决策。我们利用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群众来信来访等途径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在涉及长远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政策规定的制订调整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时,都事先公开征求多层次、各方面的意见,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谋划、听证。市政府还定期向广大市民、老干部代表、宗教人士等社会各界通报政府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决策水平。
三是公开告示。今年,全市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政务公示栏,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实施结果,干部群众关心的人权、财权、事权等权力的行使过程和办理结果,以公告公示的形式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的监督。市上还先后推出了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评选先进公示、村民宅基地联合审批公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教育收费公示、经济适用房分配公示等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公开交易。我市对国有经营性土地、户外广告、矿产采掘、市场摊位经营权等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凡是能由市场办的事,坚决通过市场运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土地储备开发审查委员会”、“土地建设规费征收审核领导小组”等机构,建立了国有土地储备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在教育、卫生等系统全面推行教育设备、医疗器械等公开采购,使城市资源、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增值,降低了运作成本,真正达到了开源节流,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今年,市上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6宗128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已成交3宗29.4亩,出让地价款684万元,实现土地收益300万元。完成交易工程44项,交易面积17.29万平方米,中标价比标底价降低了305.18万元。
五是公开选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干部使用上大胆引入公开、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近年来,市上先后两次以缺额公选的形式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12名,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县(区)和市直机关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关单位充实公务人员,实行了“凡进必考”制度,四大机关办公室和市纪委率先垂范,对今年调入的26名干部一律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择优招聘。事业单位进人也坚持统筹考虑,公开选拔。全市实行了以“村民民主推荐、党员民主推荐、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制度,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六是公开财务。市县(区)政府对财政预决算除提交人代会审议外,还定期对执行进展情况向人大进行专题报告,接受人大的全面监督。同时,我们还加强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从点到面,探索建立了市、县两级会计核算中心。针对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会计监督弱化这一难点问题,在泾川县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全市130个乡镇都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分配权四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村帐委托乡镇代管,改变过去的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保证和促进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合理使用。七是公开听证。今年以来,我们把听证程序引入到行政立法、行政调处等工作环节之中。在实施城市拆迁、调整自来水价格、城市排污收费、解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进行听证。7月初,市上组织召开了政务公开质询听证会,由市直12个部门负责人公开解答了监督员质询的13个方面41个问题。通过质询听证,对计划生育、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低保、教育医疗收费、人事编制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改变过去的背靠背猜疑为现在的面对面交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八是公开监督。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运用民主测评、公开评选、聘请监督员、人大专项评议等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部门行风、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并把这些做法运用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广泛推行了民主测评、公开评议制度,把测评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市政府于今年四月份制定印发了《平凉市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加强了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途径,各级各部门都设置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投诉,运用市场机制,吸收公众参与,形成了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五个结合”,增强政务公开的实际效果
政务公开基本涵盖了政府的全部工作和行政过程,必须与其它工作紧密结合,发挥综合效应。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三增一稳”、“五个加快”的总体思路,坚持“五个结合”,使政务公开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把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相结合,规范了政府行为。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启动后,市上邀请兰大教授刘志坚向市直10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依法行政知识讲座,并结合“四五”普法活动,加大了法律宣传力度,为推行政务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市政府于年初制定下发了《行政执法工作安排意见》,对减轻农民负担、企业和公路“三乱”治理、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药品市场整顿、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筑市场管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保护、财经监督管理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作了逐项分解,并抽组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向人大报告行政执法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全面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市统一实行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对34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了法律法规培训活动,严格按程序审核发放了行政执法证件,提高了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把政务公开与改进工作作风相结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政务公开拆掉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隔心墙”,架起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使干部群众都有参政、议政的条件和机会,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市政府于5月10日开通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目前已受理群众来话500多件,按期反馈率在90%左右。各县(区)和部分乡镇也开通了县(区)长和乡镇长热线电话,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实际问题,化解了矛盾和纠纷。市上逐级建立了领导包片责任制,制定了领导与科技人员、宗教人士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联系制度。庄浪县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途径,推行了“勤政卡”制度,把干部姓名、工作职责、服务范围、联系电话打印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密切了干群关系。泾川县王村镇组建了“五位一体”办公室,将纪委、信访、司法、民政、土管等业务纳入办公室统一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把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改善了发展环境。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办事手续由繁到简,办事形式由暗到明,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适应了撤地设市的新要求。市上筹资30多万元,建成了市政府政务大厅,驻厅单位13个,承办以招商引资、便民服务、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为主的各类业务53项,运行四个多月来,受理服务事项1232件,办结率达100%。各县(区)政府都建成了比较规范的政务大厅,累计办结各类业务2.2万多件。工商、劳保、税务、粮食、运管等行业建成了综合办事大厅,开展“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结合政务公开,认真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01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调整充实了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设立办公室,抽组专门人员,清理出市直政府部门第二批拟减少调整的各类事项113项,实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52项,减幅为16%;减少收费项目10项,减幅为9.6%;清理1979年以来市县(区)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128件,废止429件,修订113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今年已签约项目71项,签约引进资金10.73亿元,到位2.09亿元。
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是我市的“制度建设年”,各级各部门结合政务公开狠抓了整章建制和制度创新。市政府修订印发了《政府工作规则》,制定了《平凉市土地储备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下发了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七条禁令”,由市监察局组织人员逐县(区)、逐部门进行督查,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促进了职业道德建设。各县(区)、各部门积极推行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把政府采购范围拓展到工程建设和服务领域。1—8月份,全市政府采购金额27.08万元,节约资金349万元,综合资金节约率达到11.5%。
五是把政务公开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推动了当前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作为乡镇和村级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了清查整改活动,有效地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一线三点”城市改造工程启动后,共涉及838个单位、居民和农户,总拆迁面积达11.66万平方米,市上及时采取广播、电视、公告等多种形式,将城市规划方案、拆迁安置办法和补偿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开通了一条长达16.77公里的崆峒大道,被誉为平凉的致富路、民心路和黄金旅游线路。各县(区)、各部门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职工超计划生育清查工作,通过“五公开”、“五清查”,清理出超计划生育963人,查处862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抗击“非典”期间,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对疫情发展和防治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将广大干部职工捐助款物全部进行张榜公布,公开了使用办法和结果,激发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积极性,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目前,全市上下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五、总结“五点体会”,建立政务公开的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试点工作实践,我们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前提。政务公开是涉及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一项改革工程,广大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决定着政务公开的成败。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宣传发动作为先导,通过认真学习,牢固树立敢公开才会不猜疑、真公开才能得民心的观念,关心公开就是关心自己、就是行使自己权利的观念,公开就是民主、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诚信、公开就是效率的观念,进而有效解决领导干部怕公开或不愿公开的问题,干部职工不关心公开或不参与公开的问题,社会不配合、不支持公开的问题。这样,才能为政务公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关键。政务公开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作保证。只有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协调,统一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才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实效。
3、社会参与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基础。政务公开的着眼点在于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社会监督。因此,除了抓好各级政府本身公开之外,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使政务公开向警务公开、税务公开、校务公开、医务公开以及便民服务等领域拓展延伸,还要注重抓好企业的厂务公开、农村的村务公开和街道的社区公开,促进各方面广泛参与,在全社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4、标本兼治是搞好政务公开的核心。推行政务公开,必须注重实效;搞好政务公开,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始终把政务公开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其内在联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才能发挥综合效应,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5、强化监督是搞好政务公开的保证。政务公开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只有通过组织监督、人大和政协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社会群众监督、舆论媒体监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本级和下级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才能防止半公开、假公开和无原则的乱公开,确保政务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长期性,促进政务公开上质量、上水平。
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上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兄弟市、州、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监督评议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政务公开长效工作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规范完善、深化提高上,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普及延伸。在巩固完善乡村政务公开、重点抓好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政务公开的同时,进一步向院所、厂矿、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延伸,实现政务公开全覆盖、无空白。二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深化提高。加强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坚持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评选优秀市民和“万人评议政府”活动,邀请各界代表到政府做客,共商发展大计,促进政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规范完善。对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限、程序、监督和运行机制等都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的档次和水平。四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探索创新。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政府工作的新要求,在政务公开的各个环节大胆试验,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办法,加快发展电子政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政务大厅运行机制,坚持在发展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不断把我市政务公开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