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

时间:2019-05-12 17:0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

第一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

绪论

2011年03月25日,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管理使用改革,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近些年,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每年“两会”热议的话题。我国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沿袭了解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弊端日益突显,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严重障碍,成为公共财政的严重包袱。由此引发的效率低下、公车私用、运行成本高等现象,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人民群众对此意见甚大,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中央党政机关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对当时公务用车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控制,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先后在我国广东、黑龙江、北京、江苏、等地开展公车制度改革的试点和探索,并形成了公车改革的三种有效、结合地方实际的模式:货币化改革、半货币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每个模式都有一定的利弊成分存在,关键是地方车改如何适应、结合当地具体实情,来制定有效的公车改革的方案和对策。

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外关于公务用车的先进经验,在公务用车监控、数量、补贴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要全面系统进行车改,搞好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公务用车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刚性财政预算机制的建设,进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为我国公车改革提供系统、全面的支持。不断优化车改方案,严格公务用车的编制和配备,加强公车使用管理。稳步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和适当交通补贴的积极配合。重视车改后期的反馈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公车制度改革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我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途中,我综合应用了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在地方党委实习的见闻和感悟。采取了因果论证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务用车制度的现状与原因,及国内外车改模式进行阐述,形成了公车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当前公车制度改革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概况

(一)公车的概念

“公车”即“官车”,《周礼·春官·巾车》曰:“巾车掌公车之政令”,郑玄注:“公,犹官也”。汉朝以公家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后“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至晚清有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公车”,在当代特指“公务车”,不同于公共汽车。公务用车,简称公车,是指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用国家公共财政购置的,用于公务活动的需求、提高办事效率的车辆。主要分为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用车和公务人员公务活动业务用车两大类。

(二)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历史

公务用车制度,是指关于享受公务用车的主体、公务用车的管理及对违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惩处等相关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在政府及各个部门颁布的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之中。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规范公务用车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历程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中央层面的政策制度规范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试水车改。

在中央,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各级政府部门公务用车也随之大量增加,并在配车盲目追求排量、档次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中指出:“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离休、退休后享受部长级和省长级待遇的,不配备专车”[1],规定中首次明确不同级别干部的用车数量和配备标准,并限制对进口轿车的使用。对公务用车的无序状态进行一定的规范,并收到一定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配车标准,减轻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对副部级以下干部用车标准的规范。并规定了各个级别配车的价格限制,起到节约财政支出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发生明显的变化,汽车消费市场趋于完善和壮大,以往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此2004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颁布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规定》,明确了机关在公务车编制、采购更新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务车数量过度增加和采购频繁的问题。在创建两型社会新的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任务,2008 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具体措施的通知》中指出,正常工作日公务用车停驶20%,休息日全部停驶。同时进一步降低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从原来的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L(含2.0L)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调整为一般公务用车排气量在1.8L(含)以下、价格在16万元以内,机关业务用车排气量在1.6L(含)以下、价格在12万元以内。此外,国务院《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 鼓励国内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扩大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开始, 公务用车自主品牌不低于50%。自主的新能源汽车, 政府部门要优先考虑采购。这不仅是降低公务用车采购成本, 鼓励节能减排, 控制公务车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有力举措,也是创建低碳社会、两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在地方,各地先后都对当前公车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为贯彻中央的精神,切实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办事效率。1997年广东省东莞市是最早进行车改的地区,1998年02月黑龙江省大庆市率先在市直机关实行公车制度改革,在当时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益。1998年09月,中央启动部分国家机关和部门车改试点,并同时在北京、江苏、浙江、重庆、湖南等地试点。为以后公车改革的探索打下了的良好基础。2004年进入全国性公车改革高潮,广东、江苏、北京、黑龙江等20多个省(区、市)试点公车货币化改革。2005年,杭州、北京等地公车改革在人民群众的质疑声中相继搁浅。2009年07月经过几年试点的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市级公车改革,市局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专车,并向公务员发放车贴,补贴标准根据行政级别分9档,补贴范围在300-2600元/月。参加公车改革的21个市级单位,两个月公车费用支出下降约32%。统计数据

显示,凡是加强公车管理和进行公车改革的地区或部门,公务用车费用普遍比改革前减少30%左右。有效地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遏制了地方在公务用车方面不可控制的局面。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内容,将公车改革列入今年政府工作年度计划,为我国的公车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表明中央对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决心和力量。今年“两会”后,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管理使用改革,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

第二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

关于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思考

2014年7月以来,随着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实施,一场自上而下的全国性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式启动。由于公车改革酝酿已久、涉及多方、触动利益,受到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和广泛议论。因此,我们要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公车制度改革的实质,积极稳妥推进实施。

一、提高思想觉悟,善于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认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从公车制度改革面临形势要求来看,公车制度改革虽是一项具体改革事项,但绝对不是单项小改革,完全有别于日常公车使用或管理的改革,而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性改革,必定触及根本,关联其他,影响深远。从深层次角度来看,第一,公车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一项重要制度性改革,对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及其他相关领域改革发挥引领性作用。第二,公车制度改革是厉行勤俭节约,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重要举措,通过推进车改节约政府开支,推动建立节约型政府,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发展和民生上。第三,公车制度改革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正风肃纪、抓铁有痕的重要任务。通过车改,从制度层面根本上解决“车轮腐败”问题,对进一步建设廉洁政府、廉洁机关作用特殊,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第四,公车制度改革是落实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通过推进车改,对一直以来不够透明公开的机关车辆、费用等信息进行公开,增加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能够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回应各方关切。

从公车制度改革本质来看,公车制度改革不只是取消车辆、改发补贴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必将大大冲击与之相因相伴的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思想,有利于促进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长期以来,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领导干部把公车配备和使用,当作是一项官场福利待遇,当成了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这也正是长期以来公车改革难以触动根本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公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上下班交通方式,更主要是公车使用背后人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有利于促进机关干部适应新常态,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

从公车制度改革难度来看,一方面,本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属于根本的制度性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以参照;中央规定了改革的大政方针,基层实际中具体的情况较为复杂,如何有机统一、科学实施,本身就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公车改革涉及到各方利益,尤其是深深触及干部群体的切身利益,同时,这项改革社会公开性强,各方关注多,群众监督严,稍有不慎,将会成为社会炒作的热点问题,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端。因而,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提高认识、把握大局,统筹兼顾、从细安排,化难为易。当前,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尤其要警惕和防止三种现象:一是表面化,公车改革就是卖车减车,大车队变小车队,表面应付走老路;二是简单化,公车改革操作中搞一刀切,卖车发钱,变实物为货币,当留不留,影响公务保障;三是封闭化,公车改革内部运作、暗箱操作,不向社会群众公开,或者违反规定,变相照顾涉改群体不正当的利益。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公车制度改革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意见精神上来,积极推动、主动参与公车制度改革,确保改成、改好、改出实效。

二、明确方向原则,善于在制度规范框架中,把握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彻底性

要明确公车制度改革方向。中央《意见》明确指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廉洁型机关和节约型社会建设”,“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中心的意思,就是要通过改革,将传统的实物供给和粗放式公务用车管理模式,改变为与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相适应的新型公务出行模式。只有坚持了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才能真正实现这一转变,这一方向在车改实践中千万不能模糊和偏离。我们一定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势来对待公车制度改革,“官车”的旧思想应该彻底抛弃。

要坚持公车制度改革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公务车辆做到应改尽改、当留则留。对照规定,符合车改范围的车辆、人员的必须全部改革到位,不留死角、不搞例外,维护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对属于改革中认定属于保障公务必须的车辆,应该留足,保障够用,并严格管理,体现政策性。坚持节约节俭原则,确保车改后公务交通补贴等支出总额,明显低于车改前公车运行支出总额。因此,车改之前要认真分析研究目前公车使用的经费情况,科学测算交通补贴的标准及数额,设计在合理的档次和额度上,既要体现充分利用政策,维护干部职工的利益,又要坚守厉行节约的底线。坚持严格规范原则,在推进公车改革中,坚持留车不拿钱、拿钱不留车,杜绝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的现象,体现纪律规范的严肃性,维护公平、公正。坚持保障公务原则,要认真研究车改后的车辆保障方式,确保公务活动不能受到影响。这些要求是检验公车制度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只有注意坚持并自觉付诸实践,才能确保公车改革的成功。

严肃公车制度改革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公车制度改革确保在制度框架范围内正常进行,纪律监督十分重要。要把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的交通补贴发放、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范围。对涉改人员、保留车辆等情况要作为政务公开内容,尤其对保留定向保障的车辆配备使用情况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办法进行透明化的管理。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违反车改规定的行为,并严肃查处车改以后私用乱用公车情况,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稳妥操作实施,善于在得到各方认可上,体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效性

一是科学确定公务用车保障模式。中央《意见》明确规定,改革现有公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市区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市区以外的公务出行,按照正常出差实行差旅费保障;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车改实践中,对保留的实物化定向保障的车辆,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工作需要,从严格控制车辆数量,科学确定各种类型的车辆,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该喷涂标识的要统一标识,并采用GPS定位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严管,防止私用乱用。切实保障公务出行,探索组建社会化公务用车服务公司,确定合理的租车费用和叫车流程及结算办法,为机关和个人提供租车服务。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鼓励公务出行利用公共交通服务。二是严格规范执法执勤用车配置使用。执法执勤用车是我市公务用车的重头,数量较多,分散在各部门,管理难度较大。公车制度改革中对执法执勤用车,首先要严格编制管理。对有执法执勤职能单位的执法执勤用车要按执法执勤人员的编制,逐一核定车辆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其次,执法执勤用车配备要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要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按照中央《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市县执法执勤用车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充分提高执法执勤用车的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

三是合理确定车改补贴标准及发放办法。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便于操作、简化档次的要求,在中央和省车改政策的指导下,确定适当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从正厅级到普通干部,尽量简化补贴的档次划分,不完全与职务等级层次对应,而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或基本合理确定层次标准,差异化发放,尤其是注意调动普通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允许参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集中用于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用于保障公务人员普通公务出行。同时,积极探索研究公务交通补贴的正常增长机制。

四是妥善安置富余司勤人员。车改涉及的司勤人员,是利益触动最大的重要群体。车改单位要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顺利推进改革的高度,稳妥安置好司勤人员。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留用人员;未聘人员原则上以内部消化为主,市人社、财政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安置政策办法,通过留车留用、内部转岗、自主择业、提前退休等措施妥善安置;对借用驾驶员,原则上退回原单位。要依法依规做好未留用人员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终止、解聘的有关补贴补偿费用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方便操作实施。

五是公开处置取消公车。车改中对于公车的处置是干部和群众十分关注的内容。对明确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防止暗箱操作,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避免负面炒作,杜绝违纪违规。公车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财政。

六是认真做好上一轮已车改辖市区的相关衔接。鉴于我市各辖市区已先行探索开展公车制度改革,要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规定进行规范、调整,原则上涉及车改单位和人员范围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符合上级规定车改范围的单位和人员必须全部参改;不在规定范围之内,但前期车改已经纳入并已实施车改的单位和人员不走回头路。辖市区已车改单位和人员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突破规定标准,应作出调整,与市级机关衔接一致。

第三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

参考文献:

[1]夏书章.公车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2]罗大贵.论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3] 刘敬妹、肖建华.如何破除公车改革原地踏步的魔咒.凤凰网汽车http://auto.ifeng.com/news/special/bmw_gwc/20101130/478086.shtml.2010.11.30

[4]余强.我国公务用车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民革中央.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R].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2003

[6]杜彦周.政府公务用车改革探索[D].杭州:浙江大学.2003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中办发[1994]14号

[8]温家宝.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03.05

[9]李强.公车管理制度的弊端与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23(3)

[10]王玲.论公车改革与纳税人权利保障[J].经济与法.2010(08)

[11]张忠文.应为机关“公车消费”立法严管[N].大公报.2010.02.26

[12]晏琴.国外政府公务用车面面观[N].中国产经新闻报.2009.07.16

[13]张洺涛.关于党政机关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探讨[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4]刘志国、葛霞.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15]南刚志.公车改革货币化模式评析[J].理论前沿.2007(9)

[16]佚名.行政事业单位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近2.000亿元.世华财讯.2010.01.05

[17]佚名.杭州公车改革再探索[N].商周刊.2010(02)

[18]蒋伟芬.我国政府公务用车改革的经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19]张国清、王大林.公车改革的切入点不应在基层政府—义乌公车改革的启示[J].中国社会导刊.2005-13-007

[20]张会霞.我国政府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1]姚艺曲.广州6月推公车改革公车私用每公里收费1.6元[N].南方日报.2011.02.23

[22]吴春华.公共行政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3]王鹏翔.武汉市公务用车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第四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思考论文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思考论文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思考论文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公务用车改革是一项具体工作改革,也是一项引领性改革,这次公车改革主要是取消一般性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处理、特勤等专业技术车辆和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针对这次公车改革相关政策,结合当前各级政府机关的实际,笔者对公务用车制度认真研究和思考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后续管理工作,一、司勤人员去向安置要有新思路

这次公务用车改革政策出台后,在编在岗的司勤人员思想反映强烈,今后面临的去留问题处境难料,难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行车安全性。是去是留?是公车改革涉及的司勤人员思考的问题,也可能成为他们思想和心理上的一道障碍。人员的去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快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在政策之内可提前安排退休,这部分人员的思想波动相对较小;二是相对年轻的、包括刚安置不久的部分社会化人员,思想波动可能就会大一些,他们考虑的是自己在解除合同后的各种待遇、保险等现实问题。对以上两种情况,都要有着长远的考虑。我们认为,公车改革政策出台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先期做好调研,尽快拿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步做好司勤人员的分流预案等准备工作。同时,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司勤人员的现实思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侧重于解读好中央政策,让他们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并取得他们的理解。

政府机关公车改革势在必行,也是人心所向。但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矛盾,司勤人员的分流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制约和影响公车改革的进程和效果。作为这次公车改革的参与者,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沟通协作,及时加强与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分工不分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好司勤人员的安置工作,使司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二、保留公务用车管理要有新制度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明确: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那么,普通公务员出行方式就实行了社会化,以补贴方式来代替实物保障;一些保留的领导公务用车,以及机要通信、应急、特勤、一线执法执勤等保障用车,又该如何使用和管理呢?必须坚持管车和管人相结合:一方面,要完善各单位各部门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标准、时间。公务用车改革后,对各类公务活动的用车保障,各级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新的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公务用车的保障范围、使用规定和人员类别,要有一套更祥细的公务用车派遣程序,建立健全新的公务用车保障管理制度。特别是相关业务和职能部门,要深入调研和研究,为制定保留公务用车和公务活动保障用车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尽可能地做好改革后各单位的用车衔接问题,避免因为改革而造成公务用车保障脱节,影响正常的公务用车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强改革后保留的司勤人员管理。改革后各单位原有的司勤人员除内部消化部分外,还有部分人员还须整合到车辆管理集中单位,这部分人员在车改中多少带有一些情绪,整合后不免会存在一定的思想包袱。针对这一情况,各地各部门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保留司勤人员队伍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使之磨合期顺利有序,尽可能地减少矛盾发生,确保政府机关公务用车保障有序,确保公务用车行车安全。

三、解决停车次生矛盾要有新办法

经调查了解,各级政府机关大院的停车矛盾日益凸出。公车改革后,机关私家车数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攀升,各级政府机关的停车矛盾将更加突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一要优化机关办公楼周围停车管理体制,可考虑统一开发、经营公共停车资源。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政府机关办公楼周围相关停车场所管理措施,停车场有偿服务标准规定,以及管理用工待遇、场地维护保养等相关制度,安排专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二要合理利用民资投资,合资或独资开发城市停车资源。由政府主导,对周边地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建设大型的机械化停车场所,既解决了机关停车难问题,又可作为战时防震、防空设施;三要科学调整和增设机关办公区域周围快速公交线路,考虑将现有的车次作息时间进行调整,可根据需求视情适当增加相应班次;还可考虑采取主干线免费乘车来减轻交通压力,引导机关工作人员少开车、不开车,这样既可缓解公车改革后部分上下班和来机关办事人员的停车难问题,又可推动绿色低碳出行。

四、转变公务用车保障要有新模式

公车改革后,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对于参加公车改革的人员,笔者认为,可采取三种模式保障其公务用车:

(一)混合型。强化市场化管理接轨理念,引入社会化汽车租赁公司,通过招投标确定公务用车社会化保障单位,为机关公务活动提供用车保障。同时,着眼车改后公务用车保障特点和需要,可考虑由政府利用公车改革后的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部分弃用车辆,成立政府独资的车辆租赁公司。这样一来,能避免完全的市场行为带来的不良情况,且有一定的竞争行为,有利于提升公务用车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二)复合型。根据中央有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精神,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面向社会市场化运营,定点社会化的保障势在必行。通过对社会化汽车租赁公司的资质、规模、信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审核,由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市场化招投标,确定2至3家社会化汽车租赁公司为定点的公务用车保障单位,各单位使用公务用车实行经费自行结算。公务用车保障经费可按照中央要求,结合“三公”经费管理规定,年初做好预算编制,以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和专项审计。

(三)单一型。由政府主导,成立政府机关车辆管理服务中心。不同的是,服务中心在保障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同时,也可进行社会化服务,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此举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国有固定资产,利用空闲车辆进行社会化盈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公务用车保障的持续良性发展。

五、公务用车动态监管要有新机制

完善改革后公务用车的监督检查制度势在必行。一要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成立适当规模的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加强公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提高使用效率、避免浪费;二要严格公车使用申报登记和公示制度,对其使用时间、到过地点、行驶里程等信息进行公示,着力构建公务用车的监督网络,把动态监管贯穿于公务用车保障的全过程。三要严格实行公车用车“定点、定卡、定责”管理制度,强化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采购等制度执行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务用车油耗统计、运行费用核算和节奖超罚等机制,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保障质量。四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问责”机制,严格分工要求,把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节能减排等检查考核中,促进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更加有力。)

第五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背景材料】

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向社会公布。按照这一方案,中国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社会化,并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意见》用于全面指导公车改革,阐明了公车改革的意义,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细化了公车改革主要任务,对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和保障制度、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提出了要求。《方案》明确了参改范围、人员范围、车辆范围和车改任务。其中,车改的四大任务是:(1)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改革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2)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经过了反复的研究测算,综合考虑了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的工作职务等因素。(3)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要以人为本,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主要采取内部安置的办法,用多种方式保障其能够继续就业。要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变更、经济补偿发放、社保关系处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4)规范处置公务用车:对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制定了规范处置办法。通过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这项工作一定要公开、规范,要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二、【理论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治理“车轮上的铺张”,到深化“车轮上的改革”;从创新提供方式,到有效保障公务出行,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归根到底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求政府的任何改革措施都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公车改革实现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在关键的方面都做得比较具体。这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体现。

(3)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表明了政府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职能转变的决心,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需要加强对车辆处置工作的审计监督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加大公车处置中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搞好公车改革符合党的根本性质。同时,公车改革要想抓出成效,达预期目标,要求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车辆配备范围过大、运行管理成本偏高、公车私用等问题突出。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公务用车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符合我国公车使用现状,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要立足整体,学会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善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新旧制度的有机衔接,就能激发落实的合力,做到抓铁有痕、善作善成。

(3)坚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车改后可以避免因油价上升、停车费增加、司勤人员工资福利开支增加引起的行政成本,以及司勤人员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未来潜在支出,还有车辆配备数量增加等因素引起的行政成本。把握这些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4)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通过推进这项改革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把主要的事情办好。这是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尊重。

三、【跟踪试题】

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此次公车改革的方案一经公布,便广受好评。据此回答1—3题。1.公车改革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组织领导经济建设

②致力于构建服务型的政府 ③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2.上述公车改革具体措施的原因是:

①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我国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④我国政府坚持对国民负责的原则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此次改革实现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明确了车辆的范围,明确了改革的对象,也明确了货币化补偿的标准,在关键的方面都比较具体。这体现了:

①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政府为群众求助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从治理“车轮上的铺张”,到深化“车轮上的改革”,从创新提供方式,到有效保障公务出行,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彰显了我们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决心与勇气。据此回答4—5题。4.材料说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①是政府职能改革,以便充分发宏观调控的决定作用 ②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③有利于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④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这一改革:

①是实现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保障

②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 ③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④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公车改革自上而下进行,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这是对各地各部门的示范和激励。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就一定能发挥公车改革“徙木立信”的作用,树立万众归心的改革信用,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据此回答6—7题。6.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革对树立政府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政府是否有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___决定的。

A.政府履行其职能的效果

B.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依法行政水平C.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操守

D.国家的性质 7.公车改革要想抓出成效,到达预期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

A.科学执政,发挥核心作用

B.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D.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8.中央明确规定,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车辆处置工作的审计监督,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加大公车处置中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审计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分别属于: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司法机关的监督 ③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④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车辆配备范围过大、运行管理成本偏高、公车私用等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公务用车突出问题,无论是出台八项规定还是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都对公车管理和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公车改革提供了强劲动力。重视解决公务用车突出问题的世界观依据是: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

D.一切从实际出发

10.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善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新旧制度的有机衔接,就能激发落实的合力,做到抓铁有痕、善作善成。上述公车改革的要求表明:

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解决事物的矛盾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D.要立足整体,学会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

11.按照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企业公车改革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这启示我们:

A.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

B.正确处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探索

12.车改后可以避免因油价上升、停车费增加、司勤人员工资福利开支增加引起的行政成本,以及司勤人员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未来潜在支出,还有车辆配备数量增加等因素引起的行政成本。这警示我们: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C.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公车改革的步伐 D.要坚持适度原则,减少对公车的利用

13.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车轮上的铺张意见很大、反映强烈。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利于节约开支。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达60%左右,从各地公开的“三公”经费看,地方比例更高。通过推进这项改革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它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运用哲学相关知识,谈谈对推进公车制度改革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D 7.A 8.D 9.C 10.D 11.A 12.B 很大、反映强烈。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符合我国公车使用现状;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

(3)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通过推进这项改革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把主要的事情办好。

(4)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取得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13.(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车轮上的铺张意见

下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1、 请谈谈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来研究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内容,将公车改革列入今年政......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浅谈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内容提要】公务用车,即公车是指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用国家公共财政购置的,用于公务活动的需求、提高办事效率的车辆。根据计划经济体......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xxx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 xx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特制订单位公车改革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了xxx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

    贵州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贵州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记者从27日召开的贵州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获悉,贵州省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当发放交通补贴,设立了每人每月500元至1950元不等的公务交通补贴......

    关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规定

    关于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规定根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规定,为深化公司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结合公司先期实施车改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原则 1、公车改革应有利于控制和......

    安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安徽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7月8日 会 议 发 言 材 料目 录 省发改委:在全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上的发言 .......... 1......

    关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结

    关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需协调解决问题的建议 管委会: 按照《********************的通知》(唐*字**号)文件精神,下一步,我单位拟抓紧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仍......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理办法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理办法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理办法1 公务车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公务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