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

时间:2019-05-12 17: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

第一篇: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

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由此可见,改善民生不仅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焦点,而且也被正式提上了决策者的议事日程。成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选择。

一、目前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形式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凸显出来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追求。从宏观政策层面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调整以效率与公平为主线,总体变化是积极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了“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的鲜明主张。这无疑是收入分配领域理论政策的一大进步;十七大则强调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出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现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如果差距过于悬殊并且任其扩大,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与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为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

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其实行得好与不好,最能反映政府公共政策的目标价值。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党对人民庄严的政治承诺。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单纯以投资拉动内需的做法很明显是不可持续的,由于社会保障水平长期低下严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削弱了广大社会成员的经济安全感和消费预期,因此,从刺激消费和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出发,也应当逐步把扩大内需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

三、综合以上对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的认识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在通过系统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来实现。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加速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民lT权益保障措施,促进城乡教育、体育、文化、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政策的目标,在于谋求公共问题的解决。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及经验总结,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合理价值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以及广大人民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应该成为今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应不断提升其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水平。

第二篇: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情况报告(2010.5)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情况报告

市政协办:

根据贵办发来《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区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直以来,XX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全力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方面取得了一些实效。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围绕群众所盼、所急选准实事项目,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项目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1.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累计投入8246万元动工建设了民族大道、珍珠港大道、XX至城南的XXX市钢铁基地物料配送道路、河西新区伏波西路、怀远路、木头滩社区城头组临时安臵小区道路及排水工程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XX路、团结路、XX路、XX路、山海大道等城区道路路面抢修工程完成投资230万元。

2.抓好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建通乡油路工程项目72公里,总投资7390万元。建制通村四级砂土路2公里。新建、续建渡改桥项目各2个。水运项目建设了3个便民码头,更新改造了9艘渡船。建设4个乡镇客运站场,还配套建设一批便民候车亭。全区已实现10个乡镇全部实现乡乡通油路、141个行政村除XXX美丽村外,其余都通了公路。

3.抓好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大会战。2009年修建边境0-3公里

1范围村屯道路3条14.5公里,修建村屯道路55条143.9公里,桥梁29座826.5米,解决农村3.6万多人交通难问题。

4.抓好水利、饮水和沼气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6座。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60宗,解决农村32548人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3.45万元,新建贫困村生态沼气池223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抓好危旧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2009年,共向符合保障标准的廉租住房困难户发放租赁补贴金额116万元,保障户数达816户。同时,投入配套资金2233万元建设了XX区廉租住房一、二、三期及市本级三期廉租住房工程共470套廉租住房。实现了1649户农村危房户的危房改造,848户农林场农户的危房改造。

6.抓好城市的环境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加强整治夜市摊点,尤其是对严重污染街道、扰民、影响交通顺畅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摊点进行整改、取缔,在河堤路统一规划设臵了XX区夜市美食一条街,设臵夜市经营摊位73个,有效地解决了夜市摊点扰民、污染街道等问题。

7.抓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202万元建成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农家书屋建设46家。投入170万元,完成50个村级和一个乡镇级篮球场的建设任务。

(二)扶持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寻求新途径,不断开辟新领域,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41元,增长12.1%。

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增收。坚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目前我区蔬菜种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面积达17万亩;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红系列‛、‚金系列‛产业,总面积达12.7万亩;同时糖蔗种植总面积达到6万亩;中

药材产业,目前已种植穿心莲等品种2500亩,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2.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促增收。从狠抓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入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先后推广了杂交水稻、优质谷、杂交玉米等一批优良品种,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着力优化种养模式。着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区范围大力推广保温种植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区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42%。

3.严格落实各项惠民优惠政策。我们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共兑现家电下乡补贴182.3万元、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364万元。一是按新的标准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各项定补经费。二是帮助农村重点优抚对象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购买新农合,帮助城镇参战退役人员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支持每人每年100元。三是落实重点优抚对象社会化发放工作,由信用社通过存折发放定补经费。四是认真做好2009年城镇退役士兵(士官)安臵工作。安臵7人到事业单位、16人到公益性岗位。

4.千方百计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一是鼓励创业。去年以来,帮助了6315名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已实现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人数已达2.4万人,占总人数的95%。二是积极扩大就业。全区新增城镇就业7375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689人,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522人。三是全力做好维权服务,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在元旦、春节期间认真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立案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4宗,追付工资5.5万元;2009年共受理立案工伤认定36宗,已按时限办结34宗;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受理15宗,结案11宗。

5.财政优先向民生项目倾斜。2009年我区大力调整和优化支

出结构,积极筹措安排资金,重点保障新农村建设增支、民生支出政策的落实到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14693万元,同比增长42.1%,保证了各项优抚经费、低保经费、农村五保户经费及各项救灾资金的及时发放。

6.抓好村级党建工作。加强15个贫困村支部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7.加强对指导员队伍动态管理。以开展‚百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迎国庆促‘三保’,争做群众满意指导员‛和‚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争当优秀‘五员’‛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各项驻村工作顺利开展。组成10支‚助农增收服务队‛,共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2440条、技术服务220次、帮助解决销售困难问题69件。

(三)改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千方百计做好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卫生保障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制。成立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负责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政策、做好贫困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资助工作、国家彩票公益金对普通高中的资助工作、动员和协调社会力量资助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生源地属地贷款工作,确保在读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完善河西学校的建设,加大城区中小学的容量,为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提供学习的必要的校舍条件。

2.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动员农民购买新农合,共有农民24.5多万人参加,参

合人达85.2%。二是着力推行大病医疗救助机制。针对一部分患大病的农民在得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偿后,家庭依然贫困的情况,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他们进一步给予救助。实行大病救助制度以来,共对144人多名农村大病患者进行了救助,救助金额达94多万元,人平获大病补偿费8500多元。三是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投资130万元,建设17个项目。其中:乡镇卫生院和农林场卫生院项目4个,村卫生室13个。

4.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一是做好最低生活保障。认真做好0-3公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其中发放农村低保金463.8万。发放城镇低保金577.08万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去年新增62800多人。二是全力做好扶贫助困工作。投入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1442.15万元。同时投入资金17.5多万元为华侨建材厂铺设厂区主干道路、安装路灯及厂部办公大楼的维修。扶贫助困的方式由原来的资金扶持改为赠送猪苗的形式,深受群众的欢迎。

5.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我区 ‚农事村办‛开展了6大类服务项目42小项代办服务事项,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3990多件,乡镇‚农事村办‛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2.6万多人次,占全部业务量的35%。

6.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回演出,送戏下乡46场,观众人数达8万多人,丰富群众精神文‚情系三农服务群众文化下乡‛活动。我区组织人员下基层巡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二、存在问题

虽然去年我区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比

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民生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但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比

较薄弱,财力有限,改善民生的力度有待加强。

2.部分基础设施比较差。如少数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村卫生室用房缺乏,标准村卫生室缺乏率达85%。

3.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经营带动不够,基层党建基础薄弱,领头雁作用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0年,我们将根据本区的实际,认真结合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布署,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将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

1.紧紧抓住‚项目突破年、民生改善年‛契机,在道路、交

通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配套服务力度。

3.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

4.加强对农村低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三篇:形式与政策论文--食品安全事与论民生问题

给人民美好的每一天--从食品安全事件讨论民生问题

XXXX学院 XXXX班 XXX NO.XX

给人民美好的每一天--从食品安全事件讨论民生问题

【内容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推动力和保障。而“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无疑是当代民生问题的关键和敏感环节,加上近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更是将这个问题推向了社会改革面临的问题的浪尖。本论文通过列举食品安全事件,分析食品问题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以实际地解决民生问题,更好地促进《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取得实际成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事件;解决方法;民生问题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文字:“早晨起床,掀开黑心绵作的被子,穿上爱滋病人穿过的衣服,用致癌牙膏刷完牙,用致癌毛巾洗过脸,喝一杯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两根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避孕药喂的黄膳,再 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杯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病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抓两个添加了漂白 粉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呼吸着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喝着营养丰富的蓝藻水,每天过着这样神仙般的日子,不消六十岁便可羽化登仙”,它被取名为《美好的一天》。这段文字含着讽刺话语调侃,却将当下食品安全问题一针见血地影射出来:黑心棉、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漂白馒头、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目前又出现了“塑化剂”“蒙牛牛奶被检测出问题”等食品安全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推动力和保障。而“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无疑是当代民生问

[1]

题的关键和敏感环节,加上近来类似以上列举的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更是将这个问题推向了社会改革面临的问题的浪尖。那么,引发这一系列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源头在哪?经过对各种问题的研究,我发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滞后,相对应的制度法规不完善,且执行力度远远落后于法律要求。食品安全制度包括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包含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等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法规制度,但这些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再加上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分散,没能有效执行相应已制定的制度政策,以致被黑心生产商钻漏洞,没能按照既定目标被有效地执行。

第二,我国食品监管环节薄弱,监督力度不足,公众监督渠道缺乏。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政策,最终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工作,这使得监督渠道狭隘且不够合理。

第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各方面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这种社会经济现象的产生。

第四,社会整体诚信资本的缺失,黑心生产商唯利是图,缺乏人性关怀。

食品问题原因重重,解决食品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联手协作,才能做到切实有效。结合一些专家的意见和政府部门关于食品安全的文件内容,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以下方案:

第一,加强执法力度,提出可行性高的、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制度政策及改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既定的制度政策得以真正有效的落实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食品生产需要有完备、系统、可行性高的制度来保障和支持,并需要执法部门高度配合,严格要求,切实执行相关制度政策。

第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面完备的监管机制,对企业食品生产环节的施加监管,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必须做到权责分明,把关好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明确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的职责,细化各部门的负责范围和问责机制,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逃避责任。[3]

[2]

第三,拓宽监督渠道,建立专门的接受群众举报食品生产违规的监督委员会,负责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听取群众的解决问题的意见,时刻跟进群众发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更快更真地发现问题,并将更多的权利交到群众手上,让人民更进一步体验当家作主的权利和神圣使命,特别是在食品安全这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问题上。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政策,最终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合理,适当地加入群众监管这一环节,给群众更大的话语权,实现多渠道、更加合理的监管。正如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说的,“每个知晓内情的人都可以站出来揭露、诉讼和检举,他们将因此受到保护、免责和奖励,这样的话,‘双汇瘦肉精’一案早就水落石出了”。

第四,对生产商进行食品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强调道德准线。通过引导某些大企业主做好榜样,带动其他同行者,形成整个行业的效仿效应,将食品生产拉回遵守法律制度、有序的轨道。

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必须从严把关,通过认真切实执行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等方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应通过实事求是的改造,应用于与民生有关的其他社会问题中去,切实有效地解决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更好地促进《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由此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让我们告别问题严重的“美好的一天”的假象,给人民带来真正意义上美好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美好的一天.http://forum.sbit.com.cn/showtopic-574.html 2011-6-29 [2]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4):34-80 [3]贾敬敦,陈春明.中国食品安全态势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6-124.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20**年~20**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治》科目考查

班级:****姓名:***任课老师:***成绩:

论“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关健字]:十二五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

“十二五”中明确指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是贯穿“十大任务”的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的结果,同时也是提出并贯彻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创新理论的结果。保障和改善民生,它在当前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生产力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尚待完全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具体体现,如果不深刻认识这样的国情,不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保增长、促发展、促稳定的战略方针产生重大影响。党中央正是在准确把握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民生是与经济相系,与政治相关,与社会相连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则经济就发展,政局就稳定,社会就和谐。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则经

济就滞后,政局就动荡,社会就不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广大人民的需求,也适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保民生理论,需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民共同努力,我国社会必将出现更加和谐的大好局面。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支持党的领导,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南方日报》2011.01.30

第五篇: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对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如今,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他们一直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探索。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每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宗旨也要求共产党人应当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自觉地让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改善民生。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发扬民主,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自始至终贯彻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最后,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因而,以人为本的民生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也是具有永恒主题价值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为主旨,以经济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民生之基本国策的思想观点。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保、住房、医疗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积累财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应当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历史过程。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生始终是重中之重,始终是一条红色的主线。翻开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

综合分析十二五规划的指标,我们可以发现其充分体现重视和改善民生。首先,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的5%年增长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高于GDP增长率(7%)的预期目标;其次,明确坚持吧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了人口寿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民生改善方面的指标。具体措施如下六条:

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里面重点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加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把平常老百姓生活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主要通过九个方面把它明确了,这些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须得到保障的,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把财富增长的部分用于改善这些老百姓基本需求的条件。所以我们相信通过五年的这种改善民生的这些举措,能够逐步地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二个方面内容就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里面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举措。我们希望通过五年,城镇就业的总量能够增加到4500万人,每年平均是900万。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也是目前社会方方面面都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深化工资制度的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的机制,再加上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能够在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方面迈出一个实质性的步伐,包括最受关心的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问题,这次纲要中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第四个方面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说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同时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要实现新增1亿人,还要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而且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要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城乡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以上,同时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要逐步提高。

第五个方面就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也是当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对老百姓最实在的,是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第六个方面是最近的热点问题,就是关于住房保障的问题,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要比较明显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现在已经开始了,“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3600万套,建成以后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将达到20%,就是20%的家庭都能够享有保障性住房,这样的一个保障。同时这也是一条硬措施,就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这个比例不能低于10%。

如何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律。邓小平同志说过:市场和计划,我们都可以用。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而它在经济运动中所导致的社会结果,就是生产无政府状况,生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某些产品过剩和某些产品不足反复出现。我们现在遇到的许多地区的重复建设,某些行业的发展过度,以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深刻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自身客观规律在起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好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使它真正与社会主义结合得好,我们才能真正完善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做到五个统筹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大人民在这种发展中得到日益增多的福利。

2.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准确度和着力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适当调低一点。建议把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在5%左右,如能坚持10年、20年、30年,也是很伟大的成绩。要研究和调整生产与消费、建设与消费之间的比例,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提高人民生活上来,使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要调整国家筹集资金和国有银行资金的投向,及时而准确地防止或纠正某些行业和某些产品的片面的、盲目的扩张偏向。要正确引导日益壮大的私营经济,使其发展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要生产坑民害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不要拖欠国家税款和员工工资。

3.要加强对市场经济微观管理的准确度和着力度。现在的现状是,不仅宏观方面的许多大政方针得不到落实,而且微观方面的许多具体政策、具体规定也得不到落实,因而导致出现国家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导致出现许多突出的民生问题。一定要加强市场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责任感;一定要纠正和减少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真正地依法监管、有效监管。

4.要把共同致富的大政策落实到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具体过程中去,使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建议制定一条大政策,制定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把广大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挂起勾来。一国以及一省、一市、一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水平达到多少,那里的公务员收入就应该达到多少,同样那里的工人最低工资是多少,农民的最低收入是多少,那里的离退休人员收入最低应该是多少,低保人员的收入也应该是多少。这要作为一个整体,一升俱升,一富俱富。要改变片面地大幅度地 增加公务员的收入,而不顾及广大无收入、低收入人群利益的现象;也要改变只关照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和福利,而不顾及广大工人、农民的需要和福利的现象。

5.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城乡出现的许多民生问题,都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政策滞后、法规滞后所致。旧城改造,包括街道拓宽和街区改造,不能只顾或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被拆迁人群的利益;这类拆迁一定要给小店小铺安排新的营业和生产场地,居住居民一定要保证达到小康居住条件;新搞开发区或另辟新城,也不能只顾多顾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而不顾或少顾农民的利益。有关城市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政策和法规,一定要能体现上述的基本要求,决不允许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也绝不允许搞空手套白狼式的建设项目。

6.要制定农民工逐步享受市民待遇的政策和法规。这是一个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的大战略、大政策。现在已有近亿农民务工,如果他们象城市居民一样,同工同酬、同享社保、子女近地入学、居住条件改善,就可以带动3亿至5亿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一部分人还可较快过上富裕生活。

7.要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逐年实施,务求落实。全国和各省、市、地、县,均应对涉及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密而系统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既有长期的解决规划,又有当年的解决步骤。要怀亲民之情,深入到人民中去,亲自做一些调查研究,既增强解决问题的责任感、迫切感,又能于调查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政策。

8.要把解决民生问题列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要有计划,做到有指标,有措施,有领导人负责,并在执行中定期查进度、查效果、查责任,根据政绩赏罚分明。

9.中央政府以及省、市政府要加强检查工作,力促各项政策、法规、措施的落实。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讲在口上,也不能只写在纸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落实到千家万户,真正使亿万民众过上殷实而舒心的好日子。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经济发展了,更应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应加大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人、财力、物力的投入,从长远观点看,扩大和投资公共服务搞好社会事业建设,对减少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成本,发展社会经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的显著特点是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此,需要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首先,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经过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国家经济实力和财力显著增强,为民生改善创造了经济基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建设因对改善民生具有普惠性特点而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

下载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式与政策: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政协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共五则范文)

    县政协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定并实施......

    形式与政策

    看香港“占中”问题 27日发起,至2014年作以要挟中央和特区政府。占中”或“占中”。“占中”于领中环”非法集会。“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式启动......

    形式与政策

    1.请联系实例说明如何全面正确理解政策需要什么 书P11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形势。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是毛泽东同志在认真总结我党......

    形式与政策

    问题:走生态文明之路,需要每个普通人从点滴做起,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改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 解答: 走生态文明之路,既是政府的大智慧,也考验着每个人的环保意识,需要每个普通......

    形式与政策 - 副本

    题 目 : 安徽寿县名人之孙家鼐学院(部): 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11-1 学生姓名: 汪孟学 号: 2011303478 2013 年12 月30 日 咸丰九年(1859年)状元,授翰林院修......

    形式与政策

    一: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

    形式与政策

    2011年两会精神学习心得 商务081班 王亚楠 2008091243 一年一度的两会在阳光明媚的三月如期举行,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党的十七大之后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换届的大会,也是......

    形式与政策

    题目: 结合外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1000字以上)。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