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巧解关系类综合分析题
在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中,很多考生对关系类综合分析题感兴趣。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虽然这类题型相对较少,但是掌握了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不但可以为关系类综合分析题的出现做准备,而且可以为关系分析类型的作文打开思路。
关系类综合分析题一般考察A与B之间的关系,A与B看似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一个最普通的例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考生往往会先想到老师教会学生知识,那么反过来学生对老师来说又有何影响呢?大多数考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二者关系上,但是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综合分析题答题的思路依然是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只分析二者关系不足以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本质,还需要总结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考生在回答这道题时首先要总起一句分析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本质,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关系”。然后再分别分析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影响,如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向学生讲解知识引领学生学习、进步”;而学生对老师的影响是“通过给老师反馈,帮助老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最后考生需要总结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老师应该爱护学生,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共同进步”等。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的分析可以得出关系型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
第一步:一句话总结A与B的关系;
第二步:
1、谈A对B的作用、危害等;
2、谈B对A的作用、危害等;
第三步:提出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对策。
接下来以申论中常出现的一道例题来看:
例:请谈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步:
1、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人、财、物等支持,促进环保工作的顺利展开等;
2、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
第三步: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以上就是关系类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思路,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以将这样的答题思路作为经验,横向迁移到文章的写作之中,提高写作水平。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揣摩命题人意图,巧解综合分析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揣摩命题人意
图,巧解综合分析题
对于国考申论来说,综合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考察频率极高,分值也不低,更主要的是,在当前国考对提出对策能力考察弱化的趋势下,综合分析能力实质上处在所有题型中最为核心的位置。对于申论来说,综合分析是对材料的逻辑性整合,简单来说,属于“归纳概括+一点逻辑”,而综合分析之上加装格式,便是贯彻执行,对综合分析进行字数扩充,可以说就是申发论述的基本雏形。申论要想获得高分,综合分析必须拿下!综合分析难度不低,特别是近几年考察中出现的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目,题干分析对象看不明白,给定材料晦涩难懂,让很多同学头疼不已。因此在这里和各位考生交流一些心得,在实际考场上遇到看不懂、难理解的材料,如何运用技巧揣摩命题人意图,通过命题人的“帮助”,踩中更多评分要点,在“不会做”的情况下也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一、正确认识
对于难题,各位考生要放下畏惧、逃避心理,树立正确的认识。国考本质上就是一个考试科目,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也就是从一大批考生中通过笔试考察进行筛选,而如果一道试题命制出来把所有人都难倒了,那自然就达不到“筛选”的目的了。试题命制的好坏标准很难量化,但是它“的确有一条金线”,就是保证考生得分呈“橄榄型结构”分布,即绝大多数的考生拿到一个相对中等的分数,一小部分的人能拿到高分或者分数很低。
困难中不绝希望,申论试卷评分标准还是“按点赋分”,如果材料很难,命题人会适当“降低难度”,在材料评分要点处设置一些“提示”。所以在材料阅读中如果能提高阅读技巧,明确命题人“提示”方式,利用命题人对我们的“暗中帮助”,将要点尽可能写全,那么即使遇到综合分析难题“不会做、看不懂”,也依旧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二、具体技巧
命题人在材料中为我们设置的“提示”方式灵活多样,但最常见的就是从词、句、段的角度进行提示。因此在这里我们从词、句、段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列举和阐述,便
于考生系统理解和学习。对于词、句角度来说,如果材料中出现了以下词、句形式,那么其前后就要重点关注,很有可能就是要点。对于段的角度,则会有具体阐述。
(一)词的角度:
1、关联词
①并列: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既...也(又);又...又;还;同样;也;同时;还有;另外;而且;且;和。(可能在描述同一话题,并列可能出现正反两种观点)②递进:不但;不仅;不光;甚至;更重要的是....;何况;不光...也。(描述范围比前一分局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③转折:但是;然而;而;却;可是;虽然...但是。(转折之后出重点)
2、其他词
①权威词:专家;学者;教授;领导;政协;人大代表;国务院;各级政策;政府会议、文件;法律法规;制度机制;政策扶持;配套措施;监管体系;健康发展;协同推进;体制改革。
②高频词:在一段或一则材料中多次出现,频繁使用的词语。③色彩词:高尚;坚忍;刚强;愚蠢;典型;;独一无二;重大;十分必要。(二)句的角度:
1、首句:位于段落第一句或段落前部,总领该段落核心思想和内容,是阅读重点。
2、尾句:段落最后一句或者是位于段落尾部的一句话,总结该段落的核心思想和核心内容,要关注总结性词汇提示。
3、中心句:段落中间,往往是表示承接(承上启下)或转折的句子。(三)段的角度:
从关联词和段意两个方面把握段落间存在的并列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把握段落间逻辑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理解材料和把握主要内容,除此之外,段落虽然不可能整体作为要点,但是它也可以在考场上给予我们很多指引,比如材料呈并列式材料,那么每个独立部分理论上作用和地位是相等的。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如果一则并列式材料十个独立部分,考生在九个独立部分都找到了要点,那么就该好好思考下,在剩下一个独立部分是否能够提炼出要点,一般是能够提炼出来的,也往往是得分要点。
三、补充说明
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这些技巧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在具体做题中要结合使用,才能使考场上写对得分要点的概率大大提高。
二是做题技巧多种多样,根据具体题目会不断变化,本文篇幅有限,并不能列举全部。因此广大考生还是要大量做题,培养对于材料要点的敏感度。
三是技巧不是万能的,申论答题其实和英语四六级考试很像,实力和技巧都很重要,二者结合才能更好通过,拿到高分。
四是技巧并非百分百适用,但绝对实用,而且往往材料越难,命题人的“帮助”就越多越明显,技巧的作用就愈加凸显。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经典备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等具体基金。可见,这一基金是全社会的救命钱、养老钱,但是长期以来,群众对这一重要的基金却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上海爆出了社保案基金案,涉案金额达上百亿,才引起了社会对社保基金的广泛关注:原来社保基金总额如此巨大,这些钱到底能不能管理好?
那么,社保基金总额到底有多少,真的多吗?
筹措足够的基金是进行管理的重要前提,2014年5月29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269亿元,去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4亿元。基金支出合计27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5亿元,增长率为19.7%。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正如温家宝同志所说:“一个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很小。“特别是我国正快速的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将与日俱增,我国基金总额虽然增速很快,但是远远不能跟上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
这些钱到底管理的好不好?
除了筹措资金,社保基金的管理还有其他重要方面,比如依法支付、投资保值等等。自上海社保案案发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安全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投资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再次出现社保蛀虫。但是,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有关专家经过调研发现,社保基金的管理现如今存在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制定的政策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带有明显的部门主义色彩,而且相关协调性也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效果;二是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公众监督的渠道不通畅。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健全,也使得社会监督受到制约。
综上,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在资金筹措、管理监督方面成绩显著,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为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做好以下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协同作用,以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在基金管理方面,应完善相应法律规范,明确各机关部门的权责,更好的做好内部管理。在监督方面,应完善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放心交钱,安心生活。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全社会的保险钱,能否筹措到位,管理到位对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要清醒的认识现在的问题,切实的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完成这项虽然艰巨但是关荣的任务,为全社会“兜好底“。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 如何备考申论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总分一直较低(四档最低合格分数线中总分最高的只有105分)。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一般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笔试总分偏低主要由于申论科目得分偏低。就公务员考试入围面试情况来看,申论科目达到
60分就是高分了。因此,考好申论,对于笔试极其重要。
分析 “失利”原因 把握备考方向
申论得分偏低,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近年来的申论难度进一步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难度加大,阅读量有所增加,2010年A卷字数达到6200字,而2000年只有1500字;给定的资料越来越趋于“原生态”,资料直接取材于网络、媒体等,材料没有初加工,就汇编在一起,增加了阅读难度;二是申论作答要求越来越灵活,从传统的概括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行论证说明“三段式”走向多样形式,如归纳概括题就出现了概括主要内容、概括目的和意义、概括争议焦点及理由等10多种形式,应试者不容易把握;三是申论作答要求越来越贴近工作实际,而很多应试者无相应工作经历,不能准确审题并作答。如2010年B卷中,第三题是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这道试题在审题过程就给应试者造成了很多麻烦,如什么是纲要?什么是宣传纲要?宣传纲要和
宣传材料有何区别?宣传纲要和宣传提纲有何区别?审题不清,作答必受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很多应试者不了解申论题型设计特点,答题时角色定位出现偏差;不熟悉申论“能力”测试特点,将申论当做“写作文”来备考;没有掌握申论答题要求、分析方
法、解题思路以及应对技巧,语言贫乏、逻辑混乱,“跑题”现象比较普遍。
明确角色定位 分两个阶段、四个环节进行备考
申论这类试题是模拟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设计出来。一名优秀的公务员,除了做好事务性工作外,还应当能通过调查、调研、统计资料等方式及时发现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解决好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申论答题时,就是一名公务员在履行“公务”,在解决给定资料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申论,明确答题时的角色定位。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10年开始,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两类试卷在综合分析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两个方面有所侧重,但最核心的仍是测试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是“能力”测试,备考
时应当根据“能力”测试的要求进行备考。
针对“能力”测试的特点,应试者备考时应当分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个阶段做到“知己知彼”,能从命题人和应试者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一方面熟悉命题人是如何“出招”来设计这种题型的;另一方面,从应试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拆招”和“接招”。第二阶段就
是强化训练。利用历年试题进行分类强化训练,内化实战技巧,丰富实战经验。
具体来说,做到“知己知彼”,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来备考,即“如何阅读并使用给定资料”、“如何进行归纳概括”、“如何进行对策建议”、“如何进行论证说明”。申论作答要求虽然越来越灵活,但始终不变的是申论答题的四个环节。搞好四个环节的复习备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读懂读透材料是申论答题的基础环节和关键。如何快速掌握给定资料的有效信息,解决读什么以及怎么读的问题,可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略读,通过1分钟~2分钟,结合作答要求,找出材料主题。其次是精读,在某一主题下,读出每一段的关键信息或关键句,以及命题人的“真意”,即命题人将这一段放在材料中的作用是什么?再次是分类阅读,根据给定资料的分类,将材料提供的信息,如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段落分类进行阅读。最后,进行查找式阅读,在分类阅读基础上,查找相关内容,合并同类项,由“案”升类,边阅读,边答题。读懂读透材料,读出材料的弦外之音,并能使用好案例、数字、观点等,申论答题就能迎刃而解。
归纳概括、对策建议、论证说明三个环节的复习,要关注细节。掌握这三个环节的答题要求、基本类型、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如论证说明题,要思考如何拟标题,如何写开头,如何行文,如何结尾等。
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 拓宽答题思路
申论的主题具有热门性、易谈性、广泛性、非专业性、公共性、中观性等特点。热门性是指主题多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易谈性是指话题不生僻,都有话可说;广泛性是指涉及面广,多来自互联网、主流媒体;非专业性是指尽可能体现专业公平,反对专业歧视;公共性是指从政府自身工作出发,非公不谈;中观性是指主题避免抽象宏观,或具体琐碎。
申论的核心是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热点应当是政府当前面对的,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有可能解决或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应试者可以通过阅读近一年来的《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时政刊物的方式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强调的是,通过对热点的关注,应试者需要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答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政策水平和能力。寄希望于“押题”来备考申论,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国
人民大学 王甫银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如何巧解申论新题型
历年国考的申论考试,都会固定常考、常规题型,经过学习,一般面对这些题型大家基本都能驾驭的很好,但是,近几年国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颖题型的身影,搞得大家很纠结,无从下手。下面,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通过几道例题来看看如何破解其中的奥秘,揭开新颖背后的面纱。
国考申论近几年新题型汇总:
【例1】“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例2】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4)不超过500字。
【例3】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20分)
要求:(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不超过400字。
接下来以【例2】为范本进行讲解:
审题:
1、“导”:如导师、导演、导游、导诊,“导”就是走在最前面的,给出方向性、指导性。联系生活我们便可以理解,导言是整个材料或者作品的指导性内容,要把作品展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2、题干和要求:围绕创作宗旨(理念上的、总体的、宏观的,体现一位作家一个阶段的作品风格的总概括)、作品材质(如泥巴、水墨画、冰雕等)、艺术追求(这个较创作宗旨较为具体,往往指代某一幅或者某一系列作品)。
3、从三个方面答题:宗旨、材质、艺术追求。
4、形式:层次分明,将三方面分别进行书写。
新题型特点总结及解题方法:
1、拿到新题型不要害怕,新题型一般有一个骇人听闻的、陌生的名称,可能是编者按、调查问卷、导言等,文种较为新颖,可能没见过也没学过。
2、新题型是纸老虎。在要求和题干中一定会告诉如何作答,所以审题很重要,申请题干,所有的作答框架便都能够识破。重点看:内容要作答几方面、有没有形式要求,如标序号、分类(分段,不同内容写在不同段落)、层次分明等。
3、按照每一个文种的字面意思,加上一些生活积累去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