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菏泽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菏泽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日期: 201020
菏泽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全省社会保障体系的意见(试行)》(鲁政发〔1994〕33号文),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公(工)伤残保险、生育保险等。按照“先急后缓、逐步到位”的原则,首先建立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公(工)伤残保险和生育保险在上级作出部署后再行实施。
第三条各级党政群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事业单位、中央和省驻菏机关事业单位(中央和省另有规定者除外,下同)中的工作人员、民办教师,均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办法。
上述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除农业户口者外,均实行失业保险办法。
军队所属驻菏机关事业单位非军籍工作人员,集体和民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均参加社会保险。
民办教师、民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办法另行下达。
第四条本区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按单位的隶属关系,分别由地、县(市)人事部门负责管理。中央和省驻菏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军队所属驻菏机关事业单位非军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由地区人事部门负责管理。
第五条人事部门所属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机构(以下简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列事业编制,经费自收自支。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会保险制度的方针、政策,负责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支付和社会保险档案的记载和管理工作,承办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具体业务。
第二章养老保险
第六条社会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凡列入规定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单位可视经济能力为工作人员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由工作人员自愿参加。
第七条基本养老保险金统筹项目:
1、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职人员的退职生活费;
2、上述人员按规定发放的有关价格补贴、生活补贴及工资附加、图书补助费、洗理费、特需补助费、乘车(交通)费、取暖补贴;
3、实行基本养老保险金统筹后去世的离退休(职)人员按规定发放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未列入统筹的,仍由原单位支付。
第八条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筹集与拨付。
1、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以县为单位筹集,并按不低于当地工资的2%提取积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力的提高,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用,逐步实行以地区单位统筹。
2、单位负担部分,以本单位在职固定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其构成按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为准,下同)与列入统筹项目的离退休费用之和为计提基数,按规定的比例缴纳。县(区)筹集比例,由各县(区)人事、财政部门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确定。地直机关事业单位(含中央和省驻菏机关事业单位,下同)单位负担部分,暂按其计提基数的21.4%缴纳。对自然提取比例(列入统筹项目的离退休费用占计提基数的百分比)大于统筹比例的差额预算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实际缴纳标准,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可视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单位负担部分的来源:机关和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有单位列入预算;差额预算的事业单位,部分列入预算,部分在税前从自有资金中列支;自收自支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税前从自有资金中列支。
3、个人负担部分,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由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扣缴。离退休(职)人员不缴费。
4、基本养老保险金用于支付的离退休费用项目,即为本办凡第七条规定的统筹项目。支付标准按国家和省、地有关规定执行。
5、基本养老保险金采取全额计算、全额缴拨的方式,由机关事业社保机构与单位按月结算。收缴采取特约委托收款方式,由开户银行扣缴。由于单位原因造成银行无法扣款的,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养老基金。滞纳金由单位负担,在单位自有资金中列支。
按照先存后用的原则,单位须预交一个月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作为周转金。
第九条劳动合同制工人、乡镇选聘制干部及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养老保险金单位负担部分,按当地确定的统筹比例缴纳,其他管理办法不变。
第十条机关事业社保机构为每个工作人员建立养老保险帐户,同时建立养老保险手册,记录在职期间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工作人员退休时,据此计养老金。
第十一条单位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可随工作人员正常流动而转移;工作人员到达国家法定离退休年龄时,本金及利息由机关事业社保机构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分期支付;工作人员死亡,可依法继承。
第十二条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后,离退休人员与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变,待遇不变。
第十三条单位人员或工资总额发生增减变化时,应及时到所属的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有关增减手续。新录用工作人员从被录用之日起,按标准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固定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同时办理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的转移手续。接收安置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不补缴养老保险金。
第十四条经单位同意,考入大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学习、参军和被辞退、终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开除以及辞职人员,应到所属的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停保”手续。个人缴纳的养老金不予退还。这部分人员再就业时,原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可合并计算,并按规定办理养老金转移手续。
工作人员在缴费期间出国定居或死亡的,个人缴纳养老金的本金部分可退还本人或其法定继承人。
第十五条按法定程序认定破产的单位,其离退休(职)人员由所属的机关事业社保机构按月发给基本生活费,其标准依据当年度机关工作人员的基础工资确定。单位撤并、分立时,原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金由新接收单位负责缴纳;原单位离退休(职)人员的归属问题,由有关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并及时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离退休制度。单位在报批工作人员离退休前,要将《养老保险手册》、个人档案等有关材料报送到机关事业社保机构审核,并备案。凡不按国家规定提前办理离退休的人员,一律按在职时标准继续缴纳养老保险金至符合离退休条件之月止。
第二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资管理,严肃工资发放纪律,现就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一、加强人员编制计划管理,严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计划管理,按照进人服从计划、计划服从编制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进人手续。人事、财政部门凭编制使用和增人计划卡及经费供应计划办理工资套改审批、工资统发和财政拨款等手续;对超编人员,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一律不办理列编、增人和核发工资手续,不得纳入统发工资范围。
二、加强工资管理,严把审核发放关
1、及时办理调动人员的工资转移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由调出单位开出工资关系转移手续,连同行政介绍信或任职文件(处级干部)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工资转移等手续。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调出单位应先报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工资帐户注销手续,组织、人事部门凭财政工资帐户注销通知单办理工资转移手续。对从县、市、区财政统发工资单位调至市直统发工资单位的工作人员,调入单位在办理工资手续时,须持有原单位同级财政和人事(组织)部门签具意见的工资转移证明。
到县、市、区任职的领导干部及在市直单位之间调动工作的人员,坚持工资关系随行政关系走的原则,调出单位应及时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从调动的下月起,由调入单位发放工资,并按调入单位的工资标准与单位性质套改工资与津贴福利。对个别工资关系未随行政关系及时报转的人员,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任职通知,在文件下发1个月后,可先停发工资,再通知单位补办报转手续。
2、加强脱产学习人员的工资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脱产学习,要严格按组织、人事部门关于干部教育有关规定执行。除机构改革分流学习、组织公派脱产学习以及单位工作需要公派脱产学习的人员外,其他自费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的人员,脱产学习期间一律停发工资,所在单位应及时向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申报办理工资停发手续。凡脱产学习人员行政关系已转出的,单位应在1个月内到人事、财政部门办理工资转移、销户手续。
单位工作需要公派脱产学习1年以上的人员,应与单位签订脱产学习合同,并交纳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保证金,学习期满后应回原单位工作不少于3年。对违反合同规定的,单位应依合同约定扣除其保证金抵补财政发放的工资额,上交财政。凡有公派学习1年以上人员的单位,应自学习开始之日起1个月内,将有关批准资料、保证金收据及合同复印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和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备案。未及时报送有关资料的,视同自费学习处理。
3、关于辞职、辞退和停薪留职人员的工资处理
按照政策规定,机关工作人员不允许停薪留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辞职的,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政策规定申请停薪留职的,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研究同意(停薪留职的须签订合同),按干部职工管理权限报批,并及时报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核停工资。辞职人员自批准的下月起,停薪留职人员自签订合同的下月起停发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申请辞职、停薪留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连续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并自合同解除的下月起停发工资。国家公务员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辞退,报组织、人事备案,自辞退批准的下月起财政部门停发工资。
4、关于借调人员的工资处理
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到企业或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由借调单位发放工资,其所属单位应及时到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工资报停手续;借调到市直以外单位工作的,单位应从其借调之月起到财政部门报停工资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备案。借调人员回原单位工作的,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人事和财政部门核准后恢复其工资。
5、关于死亡人员的工资处理
凡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组织、人事、编制、财政部门申报办理停发工资及其他有关手续(从死亡的下月起停发工资)。所在单位办理其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时,应提供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工资(离退休费)发放销户证明,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办理福利待遇审批手续,再报市财政局办理经费核拨及工资销户手续。
6、关于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的工资问题,要严格按照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精神处理:①对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及公安机关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的在此期间停发工资,只计发生活费;②被羁押人员,羁押期间停发工资;③对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判处管制和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后仍保留公职者,均按判处缓刑的工资处理办法处理,即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④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按规定的比例计发生活费;⑤对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处罚的人员,在服刑期间停发工资。执法部门在向单位下发处罚通知的同时,抄送给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所在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的当月内到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核批工资及其他待遇。凡属财政统发工资的人员,单位还应及时到市财政局办理停发工资或发放生活费的手续。
7、关于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党纪政纪处分,涉及到工资核减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在下发将处分决定到所在单位的同时,抄送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所在单位应及时将其工资处理意见报市人事局,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根据处分决定,按《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停职审查期间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4号)、《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5号)文件精神办理工资核减手续,从受处分的下月起执行,并及时报财政部门予以核发。
8、长期请病假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病假2个月以上的(特殊病因,经批准的除外),按国务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处理。凡职工长期病休的,必须出具县、市以上综合性医院证明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报人事局备案,并按比例核减审批工资。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凭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核减审批工资单核发工资。病愈后正式上班再按政策核准恢复其工资。
9、关于工作人员离退休后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达离退休年龄的,单位应在其到达离退休年龄的当月(副处以上干部在批准文件下发的当月内),及时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离退休手续。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办理离退休手续后,应及时报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在职工资帐户注销手续,从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下月起发放离退休费。对已到达离退休年龄而未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要追究单位的责任,人事部门也只凭其到达离退休时的档案年龄办理离退休手续。对已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了离退休手续而未及时报财政部门注销在职工资帐户的,财政部门可凭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离退休审批资料办理在职工资销户手续,并从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下月起发放离退休费。
三、严格按人员所在单位及岗位性质的工资标准执行
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性质按机构编制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确定,如单位经费渠道性质改变的,从文件下发的下个月起,所有人员按新的编制性质相对应的工资标准来执行,单位要及时报人事部门办理工资标准套改手续,并报财政部门发放。事业单位要按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的精神执行聘用岗位工资,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强化组织领导责任,严把监督检查关
1、各机关、事业单位是加强工资管理、防止“吃空饷”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单位“一把手”对本单位编制、人事、工资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单位人事(政工)部门负具体责任。单位要如实申报人员工资变动情况,及时办理工资异动有关手续。
2、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严禁徇私情、乱开政策口子。工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工资政策;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控编;公、检、法、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将行政刑事处罚和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处理决定送达有关单位。要建立起单位及时申报,主管部门认真审核,人事部门严格审批,财政部门如实核发的工资管理机制,坚决杜绝“吃空饷”现象。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工资管理工作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资执行情况和“吃空饷”情况进行检查。各级各部门要相互监督,对存在违反工资政策和“吃空饷”现象的要及时举报。要严肃工作纪律,对单位隐瞒不报或不及时报告造成违反工资政策和“吃空饷”现象发生的,经查证核实,按照有关工资政策以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除追缴“吃空饷”金额外,对单位或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编辑:smart)
第三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1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1
考核工作总结
根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1年全县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围人社[2012]1号)的精神,我乡立即着手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对全乡18名同志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考核是我乡较为系统、全面的一次考核,从考核准备、组织实施、成绩统计到等次评定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周密准备、公平施考、严肃统计、公正评价,既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考核氛围,又考出了每位同志的真实成绩,圆满完成了考核工作。目前,我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共有18人,其中:公务员13名,事业编制5名,通过民主测评,考核共评出公务员称职13名,事业人员优秀1名,合格4名。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突出考核工作的严肃性。为了准确评价我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切实加强队伍的管理,提高素质,乡党委对这次考核工作十分重视。一是我乡就年终考核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考核工作,党委书记XXX同志就如何公平、公正、严肃、真实地搞
好考核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这次会议为我乡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了奠定了基础。
2.分级考核,提升考核成绩的真实性。考核中,我乡在注重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基础上,更重视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的结合。在本考核工作的组织上,为了让领导、让群众正确评价每一个领导同志,公正考评每一名工作人员,使每一个人都能考出真实有效的成绩,我们邀请村干部12人参加了测评会议。
3.测评公开,接受全体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监督。整个测评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民主测评,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部分评分,坚决杜绝过分偏激的评分。测评结果统计在干职工的监督下进行,最后进行了公示.乡人民政府
2012年1月13日
第四篇: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管理暂行办法(定稿)
渝府发〔2004〕63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4年6月4日市人民政府
调查笔录(附页)
注: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审核后在笔录末尾签字或盖章。
附件5: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
(工伤认定机关简称)[20 ] 号
(用人单位):
(申请人)于 年 月 日申报的(受伤害工作人员)工伤认定申请,需要你单位举证提供下列证据材料。请你单位于收到本通知书之日起20日内向本机关提供。你单位如不按时提供证据,本机关将根据《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依据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作出认定结论,你单位将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提供证据项目:
1.2.
3.4.
5.6.
工伤认定机关(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6: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工伤认定决定书
(工伤认定机关简称)[20 ] 号
用人单位名称:
地 址:
受伤害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住 址:
(申请人)于 年 月 日提出的(受伤害人)工伤认定申请,本机关已依法于 年 月 日受理。
经调查核实,并根据《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管理暂行办法》第 条 款 项的规定,认定(受伤害人姓名及工伤部位)为工伤、视同工伤、不属于工伤、不视工伤。
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
(盖章)
年 月 日
送:(受伤害人或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
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附件7: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因工丧失工作能力程度等级鉴定申请表
工伤认定决定书编号
被鉴
定人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照片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申
请
人
姓名或名称 与被鉴定人的关系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用人单位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工伤认定部位
工伤受伤时间
申请鉴定时治疗状况
主要受伤和治疗经过或职业病病史
申请事由
申请人(签章):
年
工伤伤残鉴定机关受理意见
备 注
月 日 附件8: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人员
因工丧失工作能力程度等级鉴定结论通知书
(工伤认定机关简称)[20 ] 号
申请人:
关于(被鉴定人姓名)工作能力鉴定事宜,经我委于 年 月 日组织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和我委评议,根据《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伤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的规定,其鉴定结论为:
1.伤残程度等级为: 级
2.生活护理等级为:
如对本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本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因伤病丧失工作能力和因工伤残程度等级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盖章)
二○○ 年 月 日
用人单位:
单位性质:
地 址:
联 系 人:
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经办机构各一份,存档一份)
第五篇: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假期工资待遇暂行办法专题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假期工资待遇暂行办法
(1998年1月6日云南省人事厅颁布实施)
为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秩序,严明工作纪律,妥善处理工作人员假期工资待遇问题,在国家尚未同意规定之前,结合我省目前实际,制定以下暂行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病假期间的工资
1、病假6个月及其以下的,基本工资全额计发。
2、连续(或当年累计)病假6个月以上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按我省计算工作年限办法计算)10年及其以下的,按基本工资的70﹪计发;工作年限11至2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80﹪计发;工作年限21年及其以上的,按90﹪计发。
患癌症、麻风病、精神病的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可全额计发。
二、事假期间的工资
1、一年当中,事假累计在15个工作日的,基本工资照发;超过15个工作日的,按超过的工作日扣发基本工资。
2、连续事假在1个月以上的,从次月起按工作日扣发职务(岗位)津贴;超过3个月的,从第4个月起停发全部津贴、补贴。
三、因私事请假出国出境期间的工资待遇
工作人员因似是而非出国出境,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事假工资待遇执行。
四、女职工产假待遇
1、女职工产前、产后、流产的假期,按卫生厅、劳动厅、财政厅、计生委、总工会、省妇联联发的云卫妇发(94)486号文件规定执行。即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指预产期前15天),除提前生育外,一般不放在产后休息;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晚育且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增加产假15天。妊娠女职工自然流产的,不满4个月流产的给产假30天,4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产假42天。产假期间(包括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基本工资和各项津贴、补贴全额计发。
2、从事野外及长途流动分散作业的女职工生育后,产假期满,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6至于9个月的哺乳假。6个月内发基本工资的80﹪,6个月以上的可发基本工资的60﹪,并可计算连续工龄。哺乳假期间停发职务(岗位)津贴。
五、探亲假工资待遇
按国务院国发(1981)36号及国务院侨办(82)侨政会字第011号等有关规定享受探亲假的职工,在规定的假期内(含经批准增加的往返路程时间),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全额发给。
六、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含进修人员、访问学者)配偶出国探亲待遇
一般不批准公派出国人员配偶出国探亲。但是,对派出时间满两年以上的人员,每两年可以批准其配偶自费出国探亲一次。假期不超过3个月,基本工资和个种津贴、补贴照发,逾期不归的,停发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
七、年休假期间工资待遇
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享受休假的工作人员,休假期间的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照发。
八、婚、丧假待遇
1、职工本人结婚,给予3天婚假(符合晚婚条件者,其晚婚假按有关规定处理)。结婚职工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酌情给予路程假。
2、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岳父母、公婆)死亡,给予3天丧假。死亡的直系亲属居住在外地的,可以酌情给予路程假。
3、婚、丧假及路程假期间,工资及各种津贴、补贴照发。途中车船费自理。
九、旷工期间的工资
旷工期间按工作日扣发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
十、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构成1、实行职级工资制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项。
2、机关技术工人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奖金三项。
3、机关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奖金两项。
4、实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本人工资构成中的津贴(含部分行业按规定比例提高的津贴)。
5、运动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基础津贴、成绩津贴两项。
6、试用期、见习期(初期)、学徒期(熟练期)的人员,基本工资包括试用期、见习期(初期)、学徒期(熟练期)待遇中的工资和津贴两项。
十一、工作日工资﹦基本工资÷21十二、一年内病假或事假超过6个月以上的,当年不得计算工作年限。其中,执行职级工资制的工作人员,不得计发工龄工资。
十三、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工作人员请假、销假制度,严格考勤,并在考勤的基础上按本暂行规定执行。
十四、本暂行办法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知识分子补贴的有关政策规定
一、补贴范围和对象
(一)各级党政机关中,在职在编,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和参加公务员管理人员以及工勤人员。
(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中,在职在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工人。
(三)在职在编,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新参加工作人员。
二、补贴标准
享受范围内人员按不同职务和学历,分别执行不同标准。
省级、一级职员、博士80元/月;厅级、高职、二级职员、硕士70元/月;处级、三级职员、本科60元/月;科级、中职、四级职员、专科50元/月;科级以下、初职、五级职员及以下、中专30元/月。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上述标准可由发文部门适时调整,但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或调整。
三、有关政策规定
(一)享受范围内的人员按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学历享受相应补贴。
(二)既有学历,又有职务的人员,可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学历或职务高的一边享受。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自起薪之月起享受补贴。
(四)工作人员职务或学历变动的,自变动下月起执行新职务或学历的标准。
(五)工作人员竟组织批准带薪学习期间,补贴照发。
(六)工作人员病假连续超过三个月,当月事假超过五个工作日的,停发补贴。
(七)公休假、探亲假、产假、婚丧假期间补贴照发。
(八)工作人员待聘待岗期间不享受补贴。
(九)受处分人员处分期内不发补贴。
(十)旷工不计天数,当月补贴不发。
(十一)补贴不作为离退休费基数。离退休人员不发补贴;在职人员离退休时,自离退休的下月起停发补贴;已到达离退休年龄,又未经组织批准延长离退休时间的,自到达离退休年龄的下月起,停发补贴。
四、知识分子补贴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原按省委“云发(1986)37号”文件实施的“知识分子浮动工资”同时停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