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8: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迈入老年。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父母的养老问题,对今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至关重要,也关系到我国能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

我国目前养老形式主要是家庭和社会养老,面对“银发浪潮”,这两种模式都露出了不足:

家庭模式转变,家庭养老存在困难。大量的“421”家庭和“空巢”家庭的出现,使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减退。“421”家庭具有小型化、核心化的特点,在这种“三明治”式的家庭关系中,作为核心的夫妻2人,不仅要满足家庭成员的基础物资生活需要,还要为年迈的4位老人提供医疗保障,为年幼的子女提供教育机会,这无疑是很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家庭养老,除了经济上的负担,老人的精神需求也难以满足。在有些家庭中,即使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或医疗保障,但子女在精力上也难以应付,致使父母出于“空巢”状态。

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养老模式存在缺陷。我国社会养老模式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短缺。社会养老服务站的建立需要建设场地、提供设施以及

1支付相应的人员工资等经费,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经费往往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社会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美满幸福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在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处于起步阶段,在社会养老模式下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主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针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不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主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即在政府的引导下,让家庭与社区相互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承担越来越重的养老压力。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法规政策建设,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基本的养老金和养老保险两个方面,目前我国老人退休时领到的养老金仅有社会平均收入的30%-40%,当老年人体弱多病时,这些养老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外,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非常狭窄,尤其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筹资方式单

一、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基本养老保险在城镇地区的普及。对于农村地区,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推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不同的政

策,减轻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另外,还可出台其他政策制度来实现养老保险,在此可参考德国政府的做法。德国政府实施了一项特殊政策——“储存时间”制度,在公民年满18岁后,要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义务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参加老年看护的义务工作者可以累计服务时间,换取年老后自己享受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这种制度,既可以缓解现行的养老压力,又可以让现在的年轻人提供养老保障,非常有借鉴意义。

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养老资金。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年人,履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国家应妥善解决养老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提高退休金和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基金,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投入,并将政府部门举办的有条件的养老将其服务范围拓展到所在的周边的社区。增加养老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以减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压力。政府还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与鼓励社会和民间资金在社区建立正式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服务。

推迟退休年龄,延长老龄化过渡期。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低于65岁,这个“未老先退”的庞大群体,在他们还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就加入到了需要他人养老的行列,虽然可能给年轻人“空出就业位臵”,但同时也加重社会其他就业人员的负担。并且,老职工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劳动经验和

工作能力,过早地退休也不利于他们技能的充分发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从我国目前的人口健康水平来看,适当的提高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家庭养老负担及减轻社保资金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

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产业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业较为单一,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设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走产业化道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行业。在现有的饮食服务、保健娱乐、医疗服务等提供生活照顾项目的基础上,针对“421”家庭、“空巢”家庭的精神慰藉需求,可以增加老年谈心站、心理咨询中心、婚姻介绍所等服务项目,建立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服务机构。还可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提供不同档次、不同收费服务标准的服务,提供服务上门、定点进行家务整理、生活料理和生病看护等多种服务形式,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建立照看老人的“邻里守望”制度。对于居住在城镇地区的老年人或经济发展较高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社区养老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在一些没有社区服务的地区,可以在其居住的区域建立“邻里守望”制度。对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没有精力照顾的情况下,周边的邻居可以对其进行照看,其子女可以对提供帮助的邻里给予一定的补偿。在城市这种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得到妥善的照

顾,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消除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市冷漠症”。在农村地区,街坊邻居彼此都很熟悉,更有利于邻里守望制度的实行。

(三)巩固家庭养老制度的主题地位

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提供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家庭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扶助政策,以解决其承担的养老压力。在对农村计生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的基础上,可以将这一政策的覆盖面扩大,对城镇没有养老退休金的独生子女父母也使用这种补贴政策。对生活贫困的家庭,可以增加补贴,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还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允许子女在老人生日或生病住院期间需要子女陪伴时请假等。

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如新加坡和日本出台的一些鼓励独生子女与其父母就近居住的政策,为鼓励独生子女家庭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可以提供家庭购房优惠政策,并且对于这些就近居住家庭医疗、娱乐、交通支出等方面给予补贴、优惠,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需求。

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应增强自我养老的储备意识。一是在年老前就要做好自己的养老储备。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为自己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另外,在子女没有能力或精力来提供家庭养老的情况下,老人可以通过“以房养老”或“养老协议”等形式获取养老保障。二

是老人要建立自我养老的意识,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参与到家庭、社会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或良好的精神状态,延长自我养老的时间,在自我养老不能实现时,投靠子女,以延缓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压力。三是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到一些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的机构工作,这既能让老年人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又能让退休老人自食其力,减少家庭养老负担。

第二篇:独生子女调查报告

独生子女调查报告

经调查:

姓名:杨首峰,于1953年3月17日出生,身份证号:***01。姓名:王兰花,于1955年8月29日出生,身份证号:***022。俩人于1979年8月13日登记结婚,系初婚。于1983年3月30日生育一女,名叫:杨晶源,身份证号:***563,直至为独生女,未生育,情况属实。

调查人:

计生负责人:

被调查人:

2012年月日

第三篇:养老调查报告(推荐)

现状

按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群,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5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1%,而且我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加。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老年人口将高达4亿。

按照惯用的老龄化社会判断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或以上,我国在1999年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问题日渐突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多;

老年人口家庭特征与养老院发展现状

(一)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增加,城市老人家庭中超过一半为空巢家庭

(二)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农村老年人尤为明显

(三)老年人住房自有化率较高,城镇老年家庭户住房自有化率超过90%

(四)部分老年人的住房不满足养老院设计的基本要求

(五)目前我国养老院仍以居家养老型为主

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增加

根据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2006年,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比2000年增加7.7个百分点),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4%;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比2000年增加0.4个百分点),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29.0%。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增加较快,估计目前超过一半老人家庭为空巢家庭。

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总体偏低

根据国家老龄委的调查,200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为11963元,比同期城镇人均总收入水平低7.5%;农村老年人平均年现金收入为2722元,比同期农村人均纯收入低24%。2006年,城市老年人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的比率为78.0%,平均每月为990元;农村老年人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的比率仅为4.8%,平均每月为684元。

老年人住房自有化率较高

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果,2006年,老年人现居住的房屋产权属于老年人自己或配偶的比例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5.4%和56%,分别比2000年提高

7.8个百分点和17.2个百分点。从城镇不同年龄组家庭住房产权结构上看.2010年,户主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家庭户的住房自有化率为90.9%,高于其他年龄组家庭的住房自有化水平。其中,房改房是老年家庭户自有住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部分老年人的住房不满足养老院设计的基本要求

虽然老年人的住房自有化水平较高,但居住质量尚有很大改善空间,部分住房不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适用等基本要求。如目前城镇老年人中还有一定比例住在六七十年代改装的简易楼,楼房里基本没有安装安全报警系统,楼道比较窄小并且多数没有电梯,楼栋无坡道设计等。

养老模式

社会养老

目前社会养老得益性较差,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有待普及和完善。国家目前推行的社会保障现状是:广覆盖,低保障,保而不包的政策

自我储蓄养老

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整个城乡仍然有一定的市场。据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对农村的调查,15%的家庭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掌握钱财是最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家庭养老

这是目前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民族传统美德之体现。在现有经济条件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家庭的主流养老方式。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在城市占16.8%,在县城占38.1%,在农村地区这个比例更高。

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市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甚至是主要地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年轻人迫于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拒养老人的消极情绪增加。

35年前,中国老年人与儿童的比率是1:6。但是,从现在起到未来的35年里,这一关系将颠倒过来,老年和儿童的比率将变成2:1。届时,一个“银发中国”将取代目前这个“青春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受到“老年化”的冲击。我们依靠家庭养老还能持续多久 ? 农村老人无从依靠

国家最新人口统计数据: 65岁以上的老人中,64%与子女住在一起。在农村,这个比例还要高。年龄在60-64岁老年人,1/3的收入来自他们的子女;到75岁至85岁时,这个比例提高到75%和90%。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年轻人大量从乡下涌入城市,将使农村老人无法依靠子女。

目前我国养老院仍以居家养老型为主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引导。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要求“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2011年民政部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养老院养老的优点

(一)能让老人有时间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二)能让老人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三)能让老人过上有规律的生活。

四)能让老人容易找到志趣相同的伙伴。

(五)能让老人与子女间感情更融洽。

养老院现存的缺点

(一)养老机构区域设置规划滞后

(二)总量不足,服务水平相对落后

(三)扶持政策难到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四)监督管理配套措施缺失

制约养老院发展的一些客观条件

1.养老院优惠政策的不健全

2.养老院“投入大、周期长、周转慢、利润低”

3.缺少相关行业人才

第四篇:养老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老年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社会福利政策,目的是不断地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使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靠。根据这一问题,本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为例,共有706份问卷,其中北京市有403份,上海市有303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老问题的真实状况:

1、是否担心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担心和不太担心可以说是各占一半,有将近43%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有所担心,57%的人不太担心或尚未考虑养老问题。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人们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并不是很担忧。一是北京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更发达;二是北京上海的养老机构非常多,并且有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后盾;三是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的人要面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譬如说房价问题)比较多,因而养老问题属于次要;四是北京上海适合年轻人打拼,许多年轻人选择年老后退居二线城市。

2、选择的养老方式

在这一问题上,选择有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公立养老机构占多数,也有少部分人选择其他的养老方式。总体而言,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各种各样的养老方式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可见,人们对未来的养老有了更新的认识,不再死守着家庭养老和养老院等单一的养老概念了。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地社区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

加丰富精彩。

3、赡养老人的意识

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要考虑自身职业的发展,还要顾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养小孩赡养老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人不愿意把老人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尊重父母意愿的接近30%。被问及自己未来赡养老人的压力时,有36%的人认为压力大,25%的人认为压力较小,37%的人选择没什么压力或没考虑过。可见人们赡养老人的意识日渐淡薄,许多人不愿意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认为赡养老人会加重经济等各方面的负担。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独生子女的增多,“4+2+1”模式的家庭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将面临经济上、时间上等诸多的养老问题。同时,人们对赡养老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赡养老人不是只把老人养活,二是要悉心照顾老人,周到的考虑老人物质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和需要。近年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是不可想象的。许多空巢老人并不缺少物质上的东西,而需要在精神上给与帮助和照顾。而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但没有赡养老人的意识,甚至还出现了啃老的行为。

养老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而养老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适当延长事业、企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年限,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鼓励老年人继续为社会服务。(如:国外的空姐都是年龄大的人,香港的出租车司机老年人居多。)

3、不断地开拓更多的养老方式,根据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提供不同种类的与之适合的养老方式,有效地节约社会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如:日本号召老年人发挥“余热”,美国提出“家园共享”结伴养老,英国采用异地养老,德国实行养老保险“转摊法”等。)

4、不断地完善社区服务中心,扩大社会工作者队伍,支持民间ngo组织的发展壮大,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精神娱乐方式。篇二:2015年中国养老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4-2019年中国养老市场前景调查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 ? 报告目录

在中国,老龄事业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是非赢利性的。本报告中的“养老产业”是以高龄者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相关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2012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部分大中城市核心区和部分地市老龄化程度也相继超过20%。2013年,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1年。未来的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快速发展,每年新增老龄人口将达到800万,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中国老龄问题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老龄工作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单纯的国家福利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的需求。面对老年人口的现状,中国未来还有可能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购买服务甚至养老专项按揭贷款等手段加快解决老龄问题。养老正在突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形成家庭、社区、市场化养老并存的局面,出现了异地养老、以房养老、“侯鸟式”养老以及生态养老等新模式。养老产业开始走出一条与国际经验接轨的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2013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这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化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看,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业的现代化,还将有力助推我国“绿色gdp”的增长,再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黄金期”。

智研咨询发布《2014-2019年中国养老市场前景调查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及老龄办发布的权威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我国养老出现的新模式作出了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了2013-2014涉及养老产业的企业发展现状,同时对各省市养老产业的发展动态做了细致分析。最后报告对未来五年我国养老产业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投资建议,本报告对已进入养老产业或将进入养老产业的企业制定正确的竞争和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养老产业相关概述 11 1.1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 11 1.1.1 养老事业的概念与特点 11 1.1.2 养老产业的起源和发展 11 1.1.3 西方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区分 11 1.2 中国养老产业的特征分析 12 1.2.1 中国养老产业的定义和目标 12 1.2.2 养老产业的三维分类 12 1.2.3 中国养老产业的特殊性分析 13 1.2.4 中国养老产业和老龄事业的关系 14 1.3 中国养老产业的管理体制 16 第二章 2013-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18 2.1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18 2.1.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8 2.1.2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18 2.1.3 十七大《报告》中对养老的重视 20 2.1.4 2012年部分省市养老服务政策汇总 20 2.1.5 2013-2014年中国企业年金政策完善社保体系 23 2.2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25 2.2.1 2012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25 2.2.2 2012年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 25 2.2.3 201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28 2.2.4 2012年中国居民养老保险及社会福利状况 29 2.2.5 2013-2014年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 31 2.2.6 未来中国老年人口红利分析 32 2.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人口环境分析 34 2.3.1 2012年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34 2.3.2 2013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十一年 38 2.3.3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39 2.4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41 2.4.1 中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突出 41 2.4.2 中国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分析 42 2.4.3 中国多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42 2.4.4 中国城镇化水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44 第三章 2013-2014年国内外典型养老模式比较及运行现状分析 45 3.1 国外养老模式的理论及典型模式分析 45 3.1.1 西方国家的三种养老模式理论的介绍 45 3.1.2 西方国家养老模式理论的特点分析 46 3.1.3 美国实施的四种养老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 47 3.1.4 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及特点分析 49 3.1.5 日本养老模式的多样化分析 52 3.2 2013年国外主要国家老龄化发展对策分析 56 3.2.1 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 56 3.2.2 美国人养老的资金来源及变化特征分析 59 3.2.3 2013年日本为养老欲改革税收制度 65 3.2.4 2013年韩国正制订促进老龄人士就业措施 65 3.2.5 2013年欧盟国家维持养老体系成焦点 67 3.3 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68 3.3.1 改革开放前的养老服务体系概况 68 3.3.2 改革开放后养老服务的变化分析 68 3.3.3 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分析 69 3.3.4 2012年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72 3.4 中国主要养老模式和发展现状分析 73 3.4.1 家庭养老及发展现状分析 74 3.4.2 机构养老及发展现状分析 74 3.4.3 社区居家养老及发展现状分析 75 第四章 2013-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77 4.1 2013-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77 4.1.1 中国养老产业长期以政府为主 77 4.1.2 中国养老机构多为非营利性机构 78 4.1.3 中国老年护理服务和管理水平不高 79 4.1.4 中国老年生活和护理用品市场发展滞后 81 4.1.5 中国老年休闲娱乐市场需求大 82 4.1.6 中国老年理财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82 4.2 2013-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动向分析 83 4.2.1 2012年养老产业向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83 4.2.2 国家鼓励民企积极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 84 4.2.3 外资进军中国养老产业 84 4.2.4 2013年中国异地养老产业兴起 85 4.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中的问题探索 86 4.3.1 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运行分析 86 4.3.2 养老产业的盈利性分析 87 4.3.3 中国发展异地养老模式的科学性分析 88 4.3.4 中国养老产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89 4.4 中国养老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90 4.4.1 养老产业应走社会化的道路 90 4.4.2 养老产业应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91 4.4.3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建议 92 4.4.4 中国养老产业的现代型规划建议 93 4.4.5 积极开发中国养老行业咨询服务机构 94 第五章 2013-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区域发展动态分析 95 5.1 上海市 95 5.1.1 201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统计分析 95 5.1.2 2012年上海养老产业发展概况 96 5.1.3 2012年上海养老产业发展概况 97 5.1.4 2012年上海老年大学发展特色分析 99 5.1.3 2013年上海市启动多项养老项目 100 5.1.4 2012年上海首个民营资本养老项目分析 102 5.2 北京市和天津市 103 5.2.1 2012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统计 103 5.2.2 2009-2012年天津将兴建13处老年社区 105 5.2.3 2013年天津将建高端老年服务产业区 106 5.2.4 2013年天津市养老护理型保姆需求热 107 5.3 青岛市和重庆市 108 5.3.1 2012年青岛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108 5.3.2 2012年国家“爱晚工程”落户青岛 109 5.3.3 2013年重庆市将建国家级养老岛 111 5.4 浙江省 112 5.4.1 2013年浙江省成为老龄化程度高的省份 112 5.4.2 2012年浙江省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13 5.4.3 2013年杭州市民企探索“出城养老” 114 5.5 其他省市 115 5.5.1 2013年云南省结合旅游业发展养老产业 115 5.5.2 2012年四川省巴中市社会化养老模式的探索 116 第六章 国内外老年住宅业典型案例研究 117 6.1 老年住宅相关概述 117 6.1.1 老年住宅业的兴起 117 6.1.2 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的分类 117 6.1.3 老年公寓的兴起和发展 118 6.1.4 老年公寓与老年住宅的关系 118 6.2 国外老年住宅典型案例分析 119 6.2.1 美国的太阳城中心 119 6.2.2 日本的港北新城 120 6.2.3 欧洲的独立公寓 121 6.2.4 英国的老年社区 122 6.2.5 德国的养老社区 122 6.3 中国养老住宅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123 6.3.1 北京太阳城“以房养老” 123 6.3.2 上海“异地养老” 123 6.3.3 大连“候鸟式”养老 124 6.3.4 天津“季节性”养老 124 6.3.5 海外华人回国养老模式 124 6.3.6 台湾的社区养老模式 125 6.3.7 北京度假休闲养老 126 6.3.8 江苏生态养老连锁 126 6.3.9 浙江分时度假式养老 126 6.4 中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分析 127 6.4.1 中国发展老年公寓的必要性分析 127 6.4.2 中国老年公寓的主要发展类型分析 128 6.4.3 中国社会力量办老年公寓的区域模式分析 130 6.4.4 中国老年公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32 6.4.5 促进中国老年公寓发展的对策建议 135 6.5 中国老年住宅业发展现状分析 137 6.5.1 中国老年住宅业进入起步阶段 137 6.5.2 中国老年住宅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 138 6.5.3 中国老年住宅的功能特点分析 138 6.5.4 中国老年住宅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39 6.5.5 中国老年住宅业的发展建议 140 第七章 2013-2014年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41 7.1 养老服务业相关概述 141 7.1.1 养老服务业定义及特点 141 7.1.2 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概述 141 7.1.3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业的类型 142 7.1.4 美国的老年服务业运营机制介绍 144 7.1.5 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总结 145 7.2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47 7.2.1 2012年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分析 147 7.2.2 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分析 147 7.2.3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分析 148 7.3 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48 7.3.1 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进展迅速 148 7.3.2 中国各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149 7.3.3 完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154 7.4 2013-2014年中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156 7.4.1 中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区域分布概况 156 7.4.2 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分析 157 7.4.3 中国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特点分析 158 7.4.4 中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难点分析 159 7.4.5 中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建议 161 7.4.6 日本社区养老服务对中国的启示 163 7.5 2013-2014年中国老年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66 7.5.1 中国老年旅游业发展历程分析 166 7.5.2 2012年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167 7.5.3 2012年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受到重视 168 7.5.4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168 7.5.5 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70 7.5.6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建议 170 7.5.7 中国老年旅游用品市场现状分析 172 7.5.8 开发老年旅游用品的设计建议 173 7.6 中国其它养老服务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75 7.6.1 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175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 前言:社会实践的参加者:一帮大学同学。实践的主题:通过调查与分析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情况而让我们村里的子女以及干部懂得如何最优化最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以让老年人快乐幸福地安享晚年。时间:2012年1月27—1月31日。地点:我所居住的那个村子。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活动目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养老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议。

(二)活动准备:由于我所在的农村地区人口比较多,所以我和一帮同学首

先选取一个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的村子作为重点调查目标。我们须向村委会那里得知目前我们这个村子的所有老人的人数;其次,我们了解了总体上老人目前生活的状态;之后打听到村干部在致力于农村养老这个问题上所做的贡献。

(三)活动形式:1.选取重点目标实地走访; 2.询问村干部实际农村养老实际情况; 3.查阅相关资料。

(四)活动过程: 1.从资料中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首先在实践活动的第一天上网先搜索到了一些关于我国农村养老的普遍状况和一些数据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我们便来到了我所在的村委会向他们了解农村养老情况,同时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了农村里一些特殊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2.实地了解情况。接下来的几天,我和一帮同学就一个个地到农村里有老年人居住的家里,仔细询问他们当前的生活情况,儿女的赡养状况,村里的干部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目前对生活的态度。3.记录数据。我们把一些数据记录下来,之后再总结讨论农村养老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我们汇总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向当地的村委会提出。

二、调查资料

实践活动中的调查资料分为三部分。

(一)上网搜索到的资料。通过网络资源,我们了解到如今中国政府在农村养老这个问题上做出了一些惠民政策。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到2009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到2010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它的主

要内容是: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目前我国农村8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10%以上,按照国际社会通行的标准,我国农村已成为老龄化社会。而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沉重,使得生活富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从村委会那里得来的资料。我们了解到了目前我们村里的老人大约有100多位,而且子女不在家的老人竟然占到了80%,“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惠及面甚少,但是由于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建立,我们村里的只要是农村户口的人都会享有医疗保险的福利,可惜的是,资金上报比例还是很少。(三)实地走访所(转载于:养老调查报告)取得的资料。我们走访了很多位老人,还专门为那些“空巢”老人干了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还在以种地维持生计,有些老人则靠子女的收入生活,而有些老人因为种种原因,只能靠村里的资助生活。同时他们的生活态度会有些消极,他们不愿意麻烦自己的子女,有的老人甚至不为了不让儿女担心,隐瞒了自己生大病的事实,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调查结果

(一)农村逐步呈现老龄化,农村养老问题不容小觑。由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安于靠种地维持生活,所以他们选择了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加之如今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尤其是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建立后,很多老人的看病难得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农村老年人人口在不断上涨,农村老龄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农村养老问题也接踵而来。

(二)政府、子女在农村养老问题中的表现 1.执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以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制度,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村干部在资金保障方面做得还不到位。2.实行农村社会救济。通过网上资料,我了解到很多经济发达省市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已经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然我们省也不例外。我们村里的贫困老人都会获得村里的帮助,每个月也都会有几十元的保障。虽然这些钱远远不够他们的消费,但是至少表明了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后的路任重而道远。3.虽然金钱可以给老年人生活保障,但他们的精神活动更应被关心。调查走访中发现一般子女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给父母钱财让他们安享晚年,但还是有一部分老年人依然坚持在田间忙碌,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大多数的老年人生活简朴,开销甚少。闲暇时由于子女不能陪伴左右,只能和其它老人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且村里对这方面也不是很重视,基本上没有开展过什么集体活动。所以,不仅是村里的干部,还有他们的子女,不

能简单地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让老年人过的很好,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经常回来看看他们。

四、经验体会

(一)我们在选择做调查实践活动时,需要将我们的视野扩大,从影响到我们身边的事情开始考虑,即取材有针对性,要有意义,同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辩证的看待,从由表及里的思维着手,在这个主题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村老年人目前所缺的物质是什么,更体会到了他们精神领域所缺的那份情感。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说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我和我的一帮同学们就做足了准备,我们不仅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资料,更是针对我们村的情况,找到了我们村里的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资料。

(三)我觉得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都会存在种种问题,因此要加强从上级到下级的执行能力,真正把福利和好处带给农民。

五、理性思考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存在一些主要问题。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与合理,缺乏有力地监督保证。相关的《社会保障法》依然未制定出台,可见这项机制仍未被列为法律条例,所以给执行带来了困难,因此导致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对受益缺乏信任感。2.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小,但这是民生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范围。据了解,大多数老年人对养老保险的了解不足,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参保,就算是这样,因为缴费农民可以自由选择,不少人选择每月最低档,这样缴费10年后的农民每月也只领到很少一部分的钱,所以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帮助不是很大,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3.农村养老资金运行低效,农民信心下降。如今的体制下,有谁能确保证国家财政拨下来的资金丝毫不偏差地到达农村老年人手中。我恐怕没有人能担保吧!因为我们深知在资金运行过程中,一些资金挪用贪污的现象偶尔会存在,这值得我们严肃审视与处理,政府人员必须要抱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一直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

六、问题与建议

(一)通过立法途径的形式约束和强制执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应该通过社会多方的努力不断减小。

(二)在给农村老人带来保障机制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一位老人都期待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所以不仅政府要给老人们应有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女要时刻记住常回家看看。

(三)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希望国家大力扶持并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就以我们村为例,我们的干部们首先要大力向村民们宣传农村养老保险的益处,其次希望他们工作更具人性化,在分发养老金的同时可以主动到那些老年人的家里与他们聊聊天。平时可以想方设法得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以上便是我和我的同学们所做的成果,也希望那些干部们真正地明白我们的用意,实事求是地一心一意地为人民着想。全社会全部行动起来,农村养老问题才会得以解决。篇四:关于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毛泽东思想第六形成小组)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班级:信息科学技术(师范)

组员:马嘉

调 查 报 告 02班 宁亚敏 濮传奇 朱碧芳 朱彩虹 沙正强 张霞 李萍善 刘彤彤

目录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特点

三、组织单位

四、调查对象

五、调查地点

六、调查时间

七、人员安排

八、调查结果

九、解决方法..一.调查背景: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突出。

二.调查的特点

我国农村养老现状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1)缺乏法律保护: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1996年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落实、巩固家庭养老,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的一部法律,但这部法律仅仅规定了公民应该怎样做,而对违法者没有约束力。由于没有制订农村养老的相关行政法规,我国虽然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很多农村老年人的权

益依然得不到保障。遇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情况,农村干部也只是上门做做思想工作,期望那些子女能够良心发现,而不会采取强制行为。(2)尽孝意识薄弱。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早在2500年前,《礼记?礼运》中就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养老保险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父母尽孝往往被一些人放在最次要的位置。现代人对父母尽孝、赡养父母的观念相当淡薄,有的甚至把老人看成是家庭的包袱,厌恶、不赡养、打骂、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村老年人在家庭养老主要靠子女赡养,生活状况好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素质与经济条件。

三.组织单位

毛泽东概论形成第六组

四.调查对象

学校周边的人群

五.调查地点

重庆市北碚区

六.调查时间 3月末至四月初

七.调查人员安排:

文件的修改与制作:马嘉,朱彩虹

文件的查看与建议:宁亚敏 濮传奇 朱碧芳

主题演讲: 沙正强

文件的搜索:张霞 李萍善 刘彤彤

八.调查结果

我国养老现存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供养水平低 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农村占 统治地位。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导致剩余产品很少。把孩子抚养长大成为劳动力而成家立业,是普通农民最大的“积累”。当他们进入老年后,自然就要从这种“积累”中提取养老支出,子女家庭供养老人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调查发现,73位老人是靠家庭经济供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总人数的51.4%。但是这种供养水平比较低,基本上是给点粮食和年节物资,很少给现金。相对于现阶段城镇人均每月220元篇五:养老调研报告(提交)关于提高我市老龄服务事业水平的对策研究

课题组

养老问题是基本民生问题之一,也是社会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2011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并提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兴国市长曾讲过,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自198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已迎来“银发浪潮”,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口年均增长3%以上。截至2010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7.47%,老龄化程度排在全国第三位。据预测,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19.5%;2030年占35.62%。届时,我市基本形成具有天津特色的“973”养老服务格局,即97%老年人居家养老(其中94%老年人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分散居家养老,3%老年人在老年宜居社区集中居家养老),3%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在迅速进入老龄化时期,如何大力推进老龄服务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市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更好了解我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包括暗访)、召开座谈会、个案访谈、电话调查等方式,对我市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我市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龄工作水平,在养老机构建设、居家养老模式探索等方面有所创新,初步建立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课题组也发现,实践中还存在着 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此,课题组对我市国办的天津市养老院、民办的南开友缘养老院与红桥桃花源养老院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对南开区长虹街盛达园社区、河西马场街、和平区南营门街进行了调查,还暗访了南开区天拖南澄江路街横江里社区,河北区江都路街如皋里、通达新苑、汇光里社区等。之所以选择上述三家养老院为调查样本,是因为天津市养老院是4所市级国办养老机构中规模最大的养老院,拥有床位850张;两家民营养老院也是规模较大的养老院,友缘养老院共有340张床位,桃花源养老院有200张床位(高于民营养老机构平均113张床位)。社区与居委会的选样依据是居家养老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暗访的社区是随机选取的。

一、我市老龄服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工作宣传欠深入,百姓对养老模式认识比较模糊,实践中容易产生不满

目前,我市百姓对机构养老模式认识得相对清楚,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对居家养老模式的认识比较模糊。我国把适合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界定为社区居家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托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我市则规定,居家养老包括依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分散居家养老和老年宜居社区集中居家养老。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宣传不到位,不少社区居委会人员及居民对我市养老模式认识模糊,认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不同的。对于多数人而言,居家养老就是家庭养老模式,尽管社区提供了各种有偿微利服务,但这种养老还是家庭自己的事情;社区养老则是同一社区老 年人居住在同一楼宇并由社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养老模式(基本相当于宜居社区集中居家养老)。由于理解有误,所以一提及社区养老,百姓就希望社区提供更多服务,这远超出了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所能够承载的内容。一旦多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引起百姓的不满。实际上,社区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年人照顾方式。如何以清晰明了、简单易懂的概念界定和养老模式说明向老百姓进行深入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

(二)老龄服务与机构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目前我市已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先后以政府令形式发布了《天津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天津市资助经济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等。但作为地方性规章尚缺乏强大的效力,约束力不强。而且,现有的规章并未对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人员的责任做出详尽的规定。当前尤为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1、已经实行的一些办法已不能满足养老机构发展的需要,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办法中没有规定。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养老服务中产生纠纷的责任范围做出明确规定,更没有规定养老服务机构的免责范围,一旦出现如老人摔伤、走失、甚至自杀等人身损害问题,只能是养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而养老机构主要是国家投资的福利性非营利机构与民营的微利营业机构,随着赔偿案件的不断出现,这些机构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往往民办养老机构在遇到大的诉讼赔偿时可能会陷入破产境遇。

2、现有法规更没有对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做出规定,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使刚刚有所发展的居家养老受到致命打击。

3、目前养老服务与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一些权益得不到保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现有规章只是对上述人员如何做好工作作出规定,没有在制度上明确其法律地位,在待遇上也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

(三)养老投入渠道单一,资金不足、运行成本高成为制约我市老龄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

1、养老机构运行成本逐年增加,抵消了各种补贴。资金紧张、运行成本较高已成为国办与民办养老院的共同特征,是当前养老院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养老院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煤水电气费用和养老服务设施的购置与修缮费等。虽然国家实行了一些免税政策,市政府每年给民营养老院每个床位补贴600元,但随着用工费用增加,物价及各种费用不断攀升,与高成本运营相比,补贴乃是杯水车薪。我市养老院收费没有统一标准,只能靠市场杠杆来调节。但由于现阶段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限制,我市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比较低,实际工资平均一般在1500左右(不少民营养老院尚未达到此标准)。由于服务人员从事的工作艰辛,脏、累、工作时间长,低收入难以吸引和留住护理人员,导致我市国办、民办养老院普遍存在护工难招问题。以天津市养老院为例,一方面,三、四年前排队登记要求入住的老人已过千;另一方面,由于养老护理人员不足,致使新建护理楼尚有一层楼床位处于空闲状态,浪费了资源。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护工难招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另外,一些民办养老院还急切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友缘养老院 为例,由于该养老院租用的是天拖的厂房,其水电费是按照工业计费标准收取,无形中加重了民办养老院的经济负担。

2、资金缺乏,难以支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缓慢,社会组织、民间资金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不高。仅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社区服务日益壮大的需求,致使社区养老服务处于资金、人员短缺的困境。尽管这些年来我市逐步加大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在2008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了支持居家养老建设工作的若干具体优惠政策,提供了政府购买服务,启动了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建设,并给予一次性3万元补贴,但从基层反映看,政府为高龄、特困、低保等老人每月提供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只解决了极少部分老人的困难,而且只是吃饭有保障,而有钱吃饭没钱看病等更深层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市、区两级财政拨款看,仅是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提供了一些基本活动设施的费用(还有社区反映市财政并没有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只是区财政提供了补贴),却没有提供给从事老年服务及管理人员的报酬,后续活动开展难以为继。很多社区的养老资金投入主要以自筹为主,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有限资金缺乏稳定性,消耗了社区集中养老事业的精力。如重视社区养老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的盛达园,连老年活动站每年7000余元电费开支也要由物业垫支;南营门街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负责人也为后续活动资金发愁;马场街也因资金问题,限制了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诸多活动的开展。甚至有的社区因资金问题仅将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视为社区食堂,只提供就餐服务,难以发挥其他功能。

第五篇: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独生子女作为一组特殊的人口群体已大批出现在社会上,如何教育好这一数量庞大的人口群体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国民素质、道德水准、社会风尚等诸多方面。独生子女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缓解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独生子女教育上比我国要早近一百年,所以在这方面比我们国家做的要成熟。

本文调查分析了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以及独生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改善独生子女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为改善独生子女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2年2月14日至2月17日。

(二)调查地点:此次调查地点是洛阳市城区学校。

(三)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

(四)调查范围对象:主要调查洛阳城区学校不同学龄段的独生子女学生、独身子女的家长、中学教师,来了解独生子女的各方面成长情况,如学习情况、健康情况、品德教育情况、动手能力情况等。

(五)调查内容:下面列举我们访谈工作中的几个典型情况。

具体如下:

陈郝帅,独生子女,洛阳市涧西区小学二年级学生,父亲经营汽修修理店。目前,该同学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中等水平,学校主要学习科目为语文和数学,其他科目及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够积极。家庭作业以语文和数学为主,父母偶尔会辅导他的功课,但父母性格急躁,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所以他经常参加校外作业辅导班。大多数节假日时间是一个人在房间看电视和玩玩具,体育活动及其他户外娱乐活动的时间较少。

李冰,独生子女,家住洛阳西工区,现就读于洛阳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中等水平。在学校时常会因违反学校纪律等而被请家长等等。学校

开展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等课程,城区学校课程开展得更全面和规范,在学校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家里,母亲对他较为宠爱,父亲由于工作忙,与孩子交流时间较少。他的家庭作业很多,每天需要3—4小时才能完成,学习英语和数学较吃力。每周家教老师(在校大学生)会上门辅导英语和数学功课3—4次。另外,每到周末,他要学习珠心算和书法课程。他最开心的事是父母带他去看望乡下的爷爷,因为那个时候他能短暂的远离繁重的学习任务。

刘燕华,独生子女家长,洛阳市某省示范中学优秀英语教师,她的儿子就读于初二年级,他的儿子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数学曾考过满分。刘老师一直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她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他的孩子能考上洛阳市最好的高中就读。经常与儿子交流学习情,况在家给儿子补习英语,希望儿子减少打篮球的时间。曾引导儿子学乐器,后因学习任务繁重而未果。

何文娟,洛阳市某省级示范中学一名年轻生物教师,现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她的班级有90%的学生是独生子女,除担任生物教学任务外,何老师目前的主要精力是管理班级的五十多名学生。她的班级管理任务很重。有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需要和学生及家长频繁沟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总之,何老师担任高一班主任以来,发现很多目前学生有着很多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教育方式有失偏颇

从家长的因素来看,目前,独生子女教育在方法上有失偏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理和行为后,我们不难发现,独生子女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望子成龙”型。有的家长为孩子设定了每天的学习时间,考试分数;很多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以超额的作业代替孩子的社会实践,有的则追求一个称心的座位等。二是“顺其自然”型。有的家长盲目将国外或发达地区先进教育方式使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而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一些

家长把教育子女的责任让位于外公、外婆,“代理家长”现象由此形成;一些家长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三是从“期望到失望”型。这种家庭教育方法可以说是前两种教育方式失败的结合。一般表现为,家长一开始对子女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但结果却与自己的预期背道而驰。此时,父母和子女往往处于一种恶性对抗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父母逐渐采取了消极放任的教育方式。这三种家庭教育方式都有失偏颇。

(二)孩子的心理出现多种怪圈 一是“拜金主义”的怪圈。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很多孩子价值观的标准往往是金钱。孩子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过生日、赠送礼物等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并不少见;甚至一些孩子不惜用金钱买通社会上的“黑恶势力” 替自己打抱不平等。二是“奢侈主义”的怪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家长和亲戚赠送,孩子以各种理由从家里骗取,餐费和车费,各种“奖金”。在孩子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普遍。三是“流行享乐”的怪圈。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玩的是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校过得是“富家公子”、“千金小姐”的生活。四是“唯我独尊”的怪圈。有的孩子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在孩子的心目中,或许他们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他们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三)社会环境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外部因素

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独生子女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现代家庭的格局逐步趋同。这样的家庭结构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独生子女与成人接触较多,成人的经验多方位地影响他们,使他们显得过于早熟,过早失去童真。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成人只知道为孩子服务,使得独生子女任性骄横、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意见,依赖性强,把父母当成了他们的拐杖,缺乏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独生子女较少有机会与同年龄、同层次、同一认知水平的人群交往,必然影响独生子女学习与人相处的规则。独生子女很少与同伴们交往,缺乏对自己、对

他人、对社会的了解,不能养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交往的敏感性,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增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物质条件,使一些独生子女不思节俭、挥霍浪费、不爱惜劳动成果,养成了贪图享受、占有欲强、唯我独尊等不良品行,缺乏对他人、集体、国家的责任感。现代信息传播媒体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多变性。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但信息渠道却不断开阔,这对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好处,但许多消极因素也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

四、建议和意见

(一)积极发挥家长在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要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兴趣的良师。父母完全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利用春节、妇女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实践活动、情感互动活动、家庭沟通活动等,不断增进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强、自信,不断增进父母同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等。二是要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不仅应注重言传,更应该注重身教,以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三是要适当实施挫折教育。首先,要施加适当批评,特别是在孩子与人相处中,社会实践中,要适当地施加批评,同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等。其次,要给予挫折教育。为了使独生子女正确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成长,家长要在孩子生活中给予必要的挫折教育,让他们从中积累经验。

(二)以有效的方式促进独生子女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

一是要培养独生子女自立和自信的品质。劳动是关系到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训练,也是独生子女学会自立和自信的根本途径。让孩子从小就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社会价值,并善于同他人相处,学会自我服务,珍惜劳动成果,学会节俭。

二是要培养独生子女处理好同伴关系。现在许多人把孩子禁锢在家中,与成人或者书本为伴,他们不会和同伴友好相处。独生子女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关系,特别是与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所提供的刺激更接近于他们认知能力。要多鼓励孩子和同伴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三是要培养独生子女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生子女往往渴望独立自主,这是他们个性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孩子在渴望独立自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由于父母过分的关心,没有充分的实践时间,意志薄弱。因此,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见,要创设条件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

五、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并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未来社会,“独生子女”是社会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他们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在研究他们的成长过程、基本特征、社会表现的基础上,发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和完善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不止是现在受到广泛关注,未来也将继续存在。因此,不论是家长、学校或是社会,应该不断改善教育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平台。我们都应该对独生子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毕竟这不是孩子的错误,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尘不染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上,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和突破的。

下载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独生子女养老情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的申请(合集)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的申请 公司领导: 我是本公司职工刘凤英,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已办理退休手续。根据鲁政办发[2010]55号文件精神,现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申请人:......

    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养老服务调查报告1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到末,......

    关于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养老问题调查报告九成以上的人现在担心养老问题,57%的人觉得养老“得靠自己另外攒钱”中国人历来讲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但谁来养、怎么乐,在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篇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5日到20xx年8月10日调查地点:河南省新郑市调查的内容:利用暑假在家里待的周时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一起调查了各......

    养老服务业调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已于上个世纪中后期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于2000年也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0.18%......

    养老服务业调查报告

    养老服务业调查报告 (河梁社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已与上个世纪中后期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于2000年也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

    社会养老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马海寿(新疆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832000)摘 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

    北京市养老调查报告[合集]

    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意义据统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加快趋势,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超过1.3亿;而据有关方面估计,预计到2020年,北京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