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审题
高考作文审题
[示例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示例2]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人们知道“三字信”以后,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中学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抒情等写法)
[示例3]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示例4] 阅读以下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示例 5 ]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① 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 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 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 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示例 6]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①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示例7]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示例8]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两者谁是谁非呢?自选角度写材料作文。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 1
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旅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小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着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是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第二篇: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3种类型。无论写哪种作文,都要先过审题这一关。
审题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确定文章的立意。比如2008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如果仅仅是受到了“感动”,而没有“出发”,就没有扣紧题目要求。“感动”之后该做什么,如何做,是重点记述的内容。再比如作文题《难忘那目光》,通过审题我们知道“难忘”是题眼,要求写生活中给予帮助、鼓励和爱护的“目光“,使自己积极向上。
有些作文题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构成的,如《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想和做》等,遇到这类作文题,就要运用这种方法,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些作文题,按照惯常思维去审题,会感觉视角不够新鲜,立意不够独特,往往会落入窠臼。每当此时,就要独辟蹊径,突破思维定式,逆向入题,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199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一正一反,前者从正面立论,后者从反面说理。这样的题目,审题不难,但如果把题目改为《浅议“近墨”》来立论,独辟蹊径地论述“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应该更能高人一筹。
话题作文的审题,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但并不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构成,其中的材料是引出话题,“提示语”是对审题、立意的范围作了限制,“话题”则是审题立意的核心和源泉,“注意”是考生写作时应当引起重视的事项。
话题作文的写作内涵与外延非常宽泛,因此,写起来比较困难,一时不知如何下手。比如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心”的范围实在太大。在考场上,对于时间非常有限的考生来说,怎样才能够较快地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快速拟题、审题写作呢?其实可以采取添加“元素”、“化大为小”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具体地说,可以在所给话题的范围之内,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或短语,将话题范围缩小。比如以“心”这个话题作文,就可以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化大为小,拟题为“我们的爱心”、“宽容的心”、“感恩的心”等,还可以根据所给话题的意思,拟出可以出现所给话题字眼的题目,或者不出现所给话题字眼但蕴含其意义的题目。
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确立论点。在审题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论题,或已经拥有大量材料的论题,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情景作文,是根据给出的具体情形或场景,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它的主要考查点在于联想和想象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话题作文的审题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区别。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度与广度丰富多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考生运用思维发散法,打开自己的拟题、审题的思路,以便做到与众不同。如北京2008年高考作文题《杯子满了吗?》,就给人很多联想的空间,而且在题目里就已经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几个可供参考、打开思路的观点,考生要充分捕捉其中的有效信息。
有些作文题,所给材料已经具体规定了写作指向。因此,考生按文题的要求写作时对其他方面不需要多加考虑。如辽宁省2008年高考作文题是以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为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作文题。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提出了不设审题障碍的观点,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和材料的范围之内进行审题写作,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要求。
第三篇: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导语部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去年,费滢滢参加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时,以一篇讲述扶助友爱的美文《平台》打动了所有的评委,最终从8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与另一名选手分享10万元奖金,轰动一时。她平时的很多习作都是学校的范文,并曾出版过多本散文集。其获奖作品还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
2003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以“智子疑邻”的寓言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费滢滢交出的作文是《人情与季节》,用四个中国传统节日表现现代人因感情淡薄而忽视古代传统节日,因人情疏远而丧失感知细小事物的能力。她说,当时语文一考完,语文老师都说,这样的作文题最适合你做。她自己也满以为作文能出彩,得高分,没想到最后只得了25分。
江苏高考阅卷语文学科组组长何永康撰文说,费滢滢作文的基本立意落在“对感情的淡漠”和“对人情的疏远”上。她强调的是“人们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而不是“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偏离了题意。如果真要写“节日”,应当这样来理顺思路:我对某些节日,情感上有亲有疏,结果总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节日的真实内涵。
其发人深省的地方是什么?
审什么?如何审?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基本要求有三
(一)明确题目形式
(二)分辨题目类型
(三)掌握审题技巧
一、明确题目形式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非命题作文
①材料作文:
文字材料图画材料
② 话题作文
特别注意
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材料命题作文三者区别。
话题作文和供料作文有很大的区别。话题作文强调文章和话题有相关性,相当于“材料+话题”,材料一般不用,文体选择的灵活性较大,有利于考生思维发散;而供料作文之材料大多可入文,行文主旨由材料引发,必须与所供材料吻合,考生的思维呈线性特点。总之,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供料作文显示限制性。而材料命题作文相当于“材料+题目”,毋需自拟题目。而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要自拟题目。
二、分辨题目类型
下面列举四种常见类型
(1)观点型
(2)范围型
(3)关系型
(4)修辞型
特别提醒:不能机械割裂开
(1)观点型
2005年: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
2006年: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浙江)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最后,洛克菲勒还指定他为自己的继任者,成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请就此材料,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叫好了。”
请以“所有的狗都应该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组是在妇产病房进行的,调查一个人刚来到世间,它的成长需要什么,他们把随机选出的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天抱出来抚摸三遍,每次10分钟;第二组完全不抚摸。结果第一组体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组的两倍。
另一组是在临危病房里进行的,调查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时,他感到最遗憾的是什么。结果没有人说“要是我多赚10万块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级官就好了”,几乎所有人都说“没能好好照顾我妈妈”,“没有好好照顾我孩子”。
这让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触?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伟人,关于他的故事不胜枚举,其中尤以这样一件小事给我的印象最深:一次,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作了《罗素的话》一文,请他指教。鲁迅看过后,风趣地评了分:“拟给95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功夫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给罗素。”
这个小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范围型
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请你以“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阐明斧思想观点。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08上海)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东城)
“晒”,译自英文share,有“分享”的意思。当今在我们周围,“晒”是一种时尚。在网上,如果你把自己的隐私:工资条、结婚照、化妆品、成绩单……总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给公众,与人分享,由人评说,那么,你就是一个“晒客”,你的行为就是“晒”。
请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从何时起,“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学术底线、官德底线、教育底线、忍耐底线、让步底线、做人底线……我们从大量的运用中不难悟出:“底线”是最低的限度,不可再逾越一步的界限,简言之就是“最低界限”。不同的人,对于“底线”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生,对“底线”也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底线”也折射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格力量。对于“底线”,你也许不无见闻和体验、感受和思考。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给财富按照先后顺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财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亚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同时也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机,所以他们把健康的体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财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只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大财富是有幸福的家庭。健康的子女、和谐的家庭是身心健康的保障。第四才是金钱。
请以“财富是什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3)关系型
有些话题的提示性文字中涉及到两种乃至两种以上的事物或对象,那么命题人在拟定话题时就可以将这两种事物、对象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性话题”。如: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重庆卷)等。对于这类话题,我们在审题时需要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提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就有可能偏题。
在一个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白纸中间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我的这幅画的名字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
住双眼。”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看不到快乐。”我明白了,人们的眼睛,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
请以“痛苦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件故事: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这个部件。因为缺少了部件,它的滚动非常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和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从容欣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
请以“得到与失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4)修辞型
拥抱月亮(温州08)
把心唤醒
一枝一叶一世界
所有的狗都应该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 具
儿童的世界里
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
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请以“面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清题目类型,对文章立意、准确入题至关紧要,是决定文章成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三、掌握审题技巧
1、理解关键词语
例:心灵的选择
必须跨过这道坎(07上海)
我想握住你的手(06上海)
2、注意限制要求
例:
人们在地上看月亮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亮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06山东)
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06湖南)
3、全面把握题意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昨天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它已经属于过去。昨天是历史的进程,是今天的基石。昨天或许是失败的记录,或许是是辉煌的写照;昨天的道路或许是曲折的,或许是平坦的。昨天已经与你告别,成了时间的定格。昨天留下苦涩、甜美、深刻、平凡……
请你以“收藏昨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命题比较:
第一组:
1、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二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己之所欲,滥施于人”;
3、孔子的“入世”与庄子的“出世”;
4、谭嗣同式的“我自横刀”与文天祥式的“隐忍以行”……
写什么?
1、写自己最擅长的特别提醒:写作和平时说话不一样。平时高谈阔论,不等于就擅长议论文;平时海阔天空,也不等于就擅长散文。我们是说“听说读写”,说和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青年人喜欢发议论,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一般而论,应该以记叙文体比较拿手的多,故我主张多写“缘事而议,议因事发”之类的文章,应该说既容易满足文字的要求,又便于把握。
2、写自己最熟悉的日常见闻生活点滴社会热点
我对社会热点的理解为三大特征:
⑴、时下普遍关心的问题(有现实意义)。
⑵、切近我们生活的问题(熟悉,不会出现硬伤)。
⑶、能反应人类普遍价值的问题(积极意义)。
诸如金融危机问题,G20峰会问题,南中国海问题……平时谈谈未尝不可,但作为考场作文,则风险太大,不宜涉入。
第四篇:高考作文审题
高考作文审题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在审题上有意降低了难度,特别是话题作文的出现,只要抓住了话题,基本上审题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话题只是内容上的限制,解决了内容上的限制,不等于解决了范围的限制,所以,审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限制,还要注意范围的限制。
1、内容的限制
话题是内容的限制,要求只能写相关话题的内容,那么我们就抓住话题词语,把话题词语做为文章的主旋律,让话题词语在文章中明明白白地、原原本本地、多次出现,围绕话题词语铺展文字,围绕话题词语做文章。
没有话题词语,(如果不是命题作文)必然会给一段材料,我们就细读这段材料,总结归纳这段材料的中心,把这段材料的中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这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就是话题词语,然后同上作文。
2、范围的限制
有时命题时会在要求里有“结合自己实际”这样的话,“结合自己的实际”就是范围的限制。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相关的这些话。
“请结合自己实际”:只能结合自己写文章,也就是说只能以“我”——第一人称来写文章,写“我们”,写“其他”统统不算数,统统算跑题。
“请结合自己周围实际”:“我”的周围,可以写成“我”或“我们”。
“请联系实际(现实)”:范围宽了,但只能写真实的事,不能胡编乱造,所以就不能写大森林里的童话故事,也不能写“彼得”“约翰”的外国故事。
内容的限制大家容易注意到,但范围的限制有时就重视不够,今年的作文可能要收一下,所以写出来请大家注意。
1998年的全国卷作文就曾这样限制过。下面请看原题:
35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①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③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④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提示:内容限制很简单,围绕“坚韧”或“战胜脆弱”做文章就是了。但范围限制就不简单了,看看材料,出现了几个“你”,又出现了几个“我”?(四个“你”一个“我”)那么,这篇文章,只能写自己了,只能以“我”——第一人称来写了,写成“我们”,都算跑题。
下面有三道题,请大家审一审。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我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别人的劳动,其中有活着的人,也有已经死去的人。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以同样的分量去偿还我所领受了的和在领受着的东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为他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付出过劳动的人充满由衷的感激之情。因为他深深知道,他的成功离不开许许多多的人的关注和帮助。确实,懂得感恩的人,将因众人支持而永葆生命的活力;不知感恩的人,终将因自私和傲慢而难成 大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在你的进步道路上,你是否也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拟(3)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道题注意三个“你”,“联系自己实际”,这就是范围限制,只能写“我”自己的真实的“感受”。
内容限制是“感恩”,就是话题词语,这很容易注意到。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本一位家境贫寒、自幼丧父的青年,靠母亲为人做佣人、送报纸读完了大学。毕业后,他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总经理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替母亲洗过脚吗?”“没有。”青年如实回答。总经理说:“明天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今天回去一定要给母亲洗一次脚,能做到吗?”青年一口答应了。第二天青年如约来到公司,他对总经理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我收了多少苦。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总经理点点头,微笑着说:“明天你可来上班了!”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或者你对此有何看法?请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读这道题,注意后面的导引和要求,特别注意这三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或者你对此有何看法?”只能是“我的感受”“我的经历”“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写成了“我们”“你(们)”“他(们)”“其他人”,都算跑题。
范围限制是“我”,内容限制是“感受“经历”和“看法”。
3、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饭菜香,酸甜苦辣,每一种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都令人难以忘怀。面对高山流水,大漠孤烟;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别离新知,转折之处;书籍满架,偃仰苦读……都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值得我们咀嚼回味,甚或享用一生。
提示:这一道题,只有要求和材料,没有导引的话,这就要研读材料,看材料的导向了。注意这一段话里的“滋味……回味……人生百味……滋味在心头……咀嚼回味……享用一生”等等词语,这些重点的词语给咱们的导向是要求写“人生感悟”或“品味人生”了。写成了“人生的体会”“人生的随想”或“对人生的看法”都不行,写成“生活的感悟”“美的感受”就更不行了。
范围的限制不严格,“我”“我们”都行。
作文审题既要审内容,又要审范围,那一点顾不到都会出问题。不写要求的内容,不在要求的范围内写,都是跑题、脱题,都是不及格分。这些都是咱们不愿看到的,所以作文审题对内容和范围一定要审到,写的时候一定要顾到。
另外在审题注意区别 “请以……为题”或“请以……为话题”的表述。
“题”和“话题”是不同的:“题”是题目,命题者把题目给你了,是命题作文;“话题”是由头,是中心或是归结,这个话题词语在急忙的时候,还可以做题目。
高考试题的内容及复习训练措施
一套高考语文试题摆在我们面前,恐怕我们认为最难的是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了,我们就可
以这样定下来:
一个难点:文言文阅读。
再看一看占分最多的是第七大题作文(60分),第二大题和第五大题的现代文阅读(30分),我们又可以这样定下来:
两个重点:作文和现代文阅读。
一个难点两个重点考的是读和写两个能力。
然后,再看看剩下来的内容,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题,第四大题和第六大题是基本能力题,它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翻译、鉴赏、默写、改写、仿写、病句修改等。
这些可以用若干基础来概括。
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表述,高考试题的内容是由一个难点、两个重点、若干基础组成的。这一个难点,两个重点就是考读写能力的。下面根据高考语文试题的内容来说说复习训练的措施:
1、攻破难点,笔译文言文
根据《文言文翻译五字诀》的方法(后面将要讲到),字字有落实地笔译“一谏两传三论说”六篇重点课文。这六篇课文是《邹忌讽齐王纳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过秦论》《六国论》《师说》。再用相同的方法翻译近十年的10篇高考文言文试题的文言文材料。另外,多读读《孔雀东南飞》。
2、抓住重点:按规定时间作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用《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应答方法》(后边也将讲到)训练30篇阅读文章,大小阅读各半。先精读原文,然后再带着问题找答案。用每分钟200字的速度精读,划清段落,弄清文体,掌握内容,一遍不行再读一遍。然后再根据题干要素作答。
3、巩固重点:在原来训练的基础上,作话题作文18篇
作文是功夫,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形成。在高三阶段除了正常的作文训练外,每周还要再写一篇800字的随笔,可以随心所欲的写。最好用双格本一笔一画的写,既练写字,又练表达,一举两得。
以上3点,一定要保证量的完成,从量变到质变,形成能力。
第五篇:2012高考作文审题
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1,“手握一滴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一滴水是无数多个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甚至是毕生的心血为每一个高考学子积攒下来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让他被紧紧的握在青年时代的孩子手里,为此付出的不光有老师父母和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有无数为中国教育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完善作出贡献的人,有中外的科学研究者,无论他是什么家你所拥有的知识只要有他的观点理论的都应该感激他让你知道这些知识。还可以联系中国历史,是谁让你可以拥有这滴水。
2,一滴水可以是汗水,可以是露珠,可以是泪水,也可以是雨水或江河湖海的一份子,它由无数的水分子组成,遇见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它在你的手中你希望它怎么反应。
3,世事多变水也多变,一滴水可以映寸出不同的世界,在你的水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
4,水资源缺乏你的一滴水如何处置
5,柔情似水,手中滴水让你想起了什么温柔往事
6,手是创造万物的工具,水是生命的起源,联系两者的关系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聚集起来的水力量强大
8,一滴水很渺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像现在的我们但是无数只手聚拢会发生什么
9,团队精神,不会合作的手只会让手中的水挥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10,如果世界上只剩了手心的一滴水我们将变怎样。
11,由水联想鱼,水握手中“鱼”在哪里?
发挥的空间很大,看你从哪个方面入手,我觉得题目并不难,要出彩要写的奇的话需要一个很巧妙的角度和很微妙的语言。这种作文,得高分不容易得低分也难。今年高考语文科目全国卷(新课标卷)的作为题目叫《船主和漆工》,被网民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但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最吓人作文题”。该作文题是这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看完题目和材料,考生似可从三个方面确定立意:第一是有善心,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二是善有善报,好人能拯救生命,最终还会获得额外报酬;第三是知恩图报,喝水不忘挖井人。
但是,如果这三个立意能够穷尽这道题的“材料内容及含意”,那这作文题就非常完美了。可是,考生现在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化的商品社会,他们还知道高考题目可能会考他们所意想不到的东西。另外,考试的紧张,还必然会让考生形成意外的思路。考虑到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不能有任何漏洞。
即便没有漏洞,考生都有可能“瞎想”;如果真有漏洞,那问题就是事关数百万考生了。不幸的是,《船主和漆工》偏偏存在不止一个严重违背常理的漏洞。
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句话看,船主显然知道船底有洞。问题来了,船主明明知道船底有洞,为什么不马上请人修?能叫来油漆工,为什么不同时叫来补船工?或者为什么不让油漆工顺便修一下?难道油漆比补漏还重要?为什么又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忘记一个环节有可能,三个环节都忘记就有违常理了。
更加严重的是,“做善事”的漆工也有大问题。为什么漆工没有提醒船主,自己看见船底有洞?漆工的修补是否就一定专业可靠?随手的修补,会不会因暂时堵住漏洞而使船一旦远离海岸反而更加有害?
现在已有人解读说:有个考生考试时是这样认为的,当船主知道那几个孩子是二房与别人所生,顿生杀心,孩子的亲生父亲化装成漆工将孩子救下。
难怪《船主和漆工》被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因为题目的漏洞比题目里的“船底漏洞”还要大,而且大得惊人。船主可以是忘事、失责,甚至是“坑子”式的蓄意谋杀(即骗保,补洞的报酬也可能是封口费)。而漆工不仅不是“有善心”,反而是毫无职业道德,干了非自己专业的事(至少不能要求考生懂油漆工能否兼补船工),而且根本不作通报。
这样,原来出题者以为百无一失的三个“立意”就已不再顺理成章,“善心善事、善有善报、知恩图报”就变成了“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
不管这道作文题是怎么来的,在事关数百万考生分数的问题上,现在最大的问号是:如果有考生从“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方面去写,他们最后会不会受到不公正的扣分?最后会不会船主的船没进水,而考生的脑子却被进水了?
1、弘扬时代正气,彰显精神素养。船工无意间的行为体现了做人的本质。修船工在刷漆过程中是无意间补上漏洞的,这在修船工来说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而这个小小的举动则体现了船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从这个角度,考生可以写“精神”、“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责”、“品质”等。也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和“礼”,道家的“淡泊情怀”等。
2、富有辨证色彩。这道作文题目体现了小与大的辩证关系。船工的一个小举动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从而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莫以善小而不为”,细节体现精神,小处表现品质。作文可以从“细节与成败”、“小与大”等角度入手。
3、多向思维,全面思考。面对考题,大多学生关注了船工的品质,其实亦可从船主入手来思考。当船主的儿子获救后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船主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相比于当下社会那些得到别人帮助而反咬一口的行为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考生也可以写“知恩图报”、“感恩”等话题。另外题目体现了任何事物联系的观点,船的一个小洞如果船工不去补,那么船主儿子就会丢掉生命,船主就会伤悲,所以社会上的任何事都是联系的,考生可以写“联系”这个话题。
4、关系着眼,体现社会风尚。对于考题,我们也可从船工和船主的关系入手,在整个刷漆、补船过程中,两个人有理有让,一个坚守职业道德,一个知恩图报,正是他们的这种和谐关系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于是作文启示我们,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人和人的信任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考生可以写“诚信”、“和谐社会”、“相处”等话题。
5、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价值引领。进入新时代,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利益,任何事向“钱”看,而这段材料中的两个人物抛开了世俗的金钱,一切以道德为规范,以品质为准则,展示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无意间顺手做的一件好事,却避免了大灾难,告诉我们顺手时,请不吝善举,这种行为对于社会上的那种“金钱至上”思想是无形的批判。考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批评社会上违背道德的行为,从而正反论证,表现正确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