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某某生态养殖场建设规划方案
关于某某生态养殖场建设规划方案
1.背景资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厂化饲养已成为主体。笼养方式占到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但这种饲养方式过分追求产量,并在饲料中添加化学成分,并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造成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养生意识的增强,生态放养鸡及其产品更加受到亲赖。规模化放养鸡在禽肉和蛋的生产中,更加纯净自然,无任何化学添加成分,营养程度高,是人类养生和保健的佳品。基于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考虑,欧盟自2012年后,产蛋鸡禁止笼养,传达了世界养鸡业的发展方向。基于我国的情况,规模化散养鸡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久之后也将走入散养模式。
2.优势分析
选址地处华北平原,而本地柴鸡的蛋肉品质都很高,且方圆十几里均无化工厂,气候和环境非常事宜畜牧业的发展。随着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家乡农田多被树木覆盖,而林间正是柴鸡散养的理想场所,面积宽广,虫草丰富,且交通便利,是个理想的养殖地区。随着国家经济特区的开发,以及北京天津的强大市场,对生态蛋肉需求量很大,如能合理发展生态化养殖、旅游和餐饮,必将成为一块经济宝地。该地区也可以自产玉米等作物,且价格合理,为养殖业提供强大支持。且周边无大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竞争压力小,本地区也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为生态养殖业的起步奠定基础。
3.发展步骤
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步,各环节可变通,以顺利发展为准
1.筹备:从现在起考察各相关事项,为规划实施打牢基础;
2.选址:初步选址村北口,坑及周围荒地,采用租用的形式,签租用合同;
3.建设:对地块进行规划,按当前需要进行建设,可分步落实;
4.养殖:引进鸡苗、防疫方法和工作人员,进行正式养殖;
5.注册:条件成熟后,注册廊坊地区个体户,申请注册商标;
6.宣传:采用多维手段宣传,利用人脉,网络,宣传单,广告位等;
7.包装:设计特色包装体系,对产品包装成礼盒及馈赠养生佳品;
8.扩大:条件许可,第二年可扩大规模及生产方式,形成规模化养殖体系。
4.具体方案
循序渐进,稳健走好每一步,仔细考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经验,多思考,三思而后下结论,夯实基础。按下述四个阶段进行:
A.筹划阶段:(2011.04.14-2011.05.13)
1.筹备
▲查找周边养殖场和孵化场,以及养殖公司和深加工公司;
▲对上述企业进行考察探访,深入了解行业动态;
▲多联系朋友,搞清楚注册和审批手续等诸多问题;
▲研读相关书籍,学习借鉴养殖和销售经验,设计资金方案,见附表一;
▲预定种鸡苗,初步预定1500只,并要求公母比,存活率及防疫方法;
2.选址
▲初选地址为村北口大坑及周边荒地农田,虫草充足,树木遮荫;
▲按家乡租地价格进行协商,分户探访,租赁地皮;
▲只租用使用权,树木等归原主所有,签订租用合同;
▲初步定价荒地低于100元/亩,农田低于250元/亩;
B.建设阶段:(2011.05.14-2011.06.13)
1.规划
▲按地块形态,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减少成本支出;
▲注意水电缆等的设计,保证使用方便和安全;
▲具体规划方案见附表二,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2.建设
▲分步进行建设,以解决当前急需为准,减少固定成本投入;▲先期建设雏鸡舍和工作员起居室,能保证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当时机建设成鸡舍和粮食仓库,鸡舍需分间建设,考虑冬天增暖;▲在预留地建设蛋库和交易休息间,方便进出货和谈判工作; ▲所有建设应具备防鼠,防兽,以及易于观测为准;
3.养殖
▲从预定的孵化场引进鸡苗,按雏鸡舍分开放置,放置过多挤压致死; ▲按孵化场提供的防疫清单,严格执行,并总结经验;
▲适当时候雇佣工作人员一名,工作规则见附表三;
▲时机成熟,储备粮料,保证后续喂养;
▲多观察鸡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解决;
▲工作人员记录养殖日志,便于日后查询;
▲定期对鸡舍和养殖场所消毒,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C.宣传阶段:(2011.06.14-2011.12.31)
1.网络
▲建设品牌网(域名待定)和购蛋网(域名goudan),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售卖;
2.人脉
▲通过各种人脉进行推广,采用送与或推荐形式,尤其注重节日推广;
3.彩页
▲设计合理的宣传彩页,适量印刷,到重点社区和高收入群体中发放;
4.广告
▲收入合理时,可以采取公交车载广告或公交站台广告等;
5.包装
▲进行包装设计,提高产品形象,定位礼盒和保健养生佳品;
D.扩大阶段:(2012.02.01-今后)
1.公司注册
▲养殖场正常运行后,根据研究结果,注册个体户或小公司;▲注册完毕后,申请注册国家商标,注意商标类别和使用权限;
2.养殖数量
▲当年底将部分公鸡出售,以北京市场为主;
▲第二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扩大饲养量,但不能超力量扩张;
▲第二年底可将去年成鸡销售,第三年春饲养下一批次;
3.孵化育种
▲当年考察孵化企业,掌握方法,各种防疫及选蛋方法;
▲第二年可自购孵化机,自己育苗,也可出售鸡苗;
4.个体加盟
▲商标品牌打出后,可采取公司+农户形式,扩大生产;
▲严格控制加盟者的喂食食物,防疫方式,私售等,签加盟合同; ▲资本成熟后,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申请各项指标和补助;
5.产品加工
▲条件成熟后,开办屠宰加工厂,出售生态鲜肉;
▲进一步进行产品深加工,制作包装食品;
▲时机成熟,扩展到猪牛羊等生态肉制品;
2011年4月15日凌晨北京通州区
资金预算表
一.当年情况
A.支出预算
地租:
雏舍:
鸡苗+防疫+饲养:
鸡舍:
仓库:
居室:
围墙:
围栏:
工资:
储粮:
水电:
监控:
总计:
B.当年收益
蛋类:
肉类:
总计:
C.当年收支
支出:
收入:
利润:
二.次年情况
A.支出预算
粮食:
防疫:
鸡苗:
总计:
B.次年收益
蛋类:
肉类:
总计:
C.次年收支
支出:
收益:
总计:
2011
年4月15日凌晨北京通州区
场区规划方案
工作人员制度
第二篇: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案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是协调市域产业和区域发展关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和行业、部门规划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生态市的有序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作内容
《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从邯郸市的实际出发,并与《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邯郸市各领域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提出切合邯郸市实际的生态建设具体措施,力求实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在对邯郸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市审核所设立的指标体系,针对邯郸市的实际情况优化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利用多时相、多波段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通过解译获取生态环境信息,利用GIS技术,根据邯郸市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阐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建议策略,为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与管理手段;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写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领域,并设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主要包括生态产业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规划、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生态人居体系建设规划、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减灾防御体系规划等;规划基于RS/GIS/GPS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实现邯郸生态市建设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
1理,为后续其它规划的编制和生态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根据邯郸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组织、政策法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二、规划方法与技术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相似理论、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和环境承载力理论为指导,研究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关系,维持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确定当地区域环境承载力,规范经济开发强度,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保障系统的正常功能。
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相似分析方法、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时间序列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生态系统分析、RS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决策优化技术等。
三、规划的主要成果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技术报告和规划图件。具体内容在规划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将会有所调整。
(一)规划文本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或称规划纲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生态市建设纲领性文件,是在生态市建设规划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为主体组成的规划技术报告(或称规划说明书)基础上提练而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市建设的任务由来与背景、意义与作用、必要性与可行性、规划建设的范围与时限等;生态市建设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基础条件,创建生态市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与具体指标;生态市建设的区域生态与经济功能布局;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与任务,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人居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与投资概算,分类别、分阶段列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范围、地点及投资等;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等。
(二)规划技术报告
规划技术报告(或称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内容的详细说明、分析、论证,是在生态市建设重点建设领域深入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平衡、汇总而成,规划内容按经费做适当调整。根据邯郸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重点,拟设置以下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2.生态功能区划;
3.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4.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5.生态旅游建设规划;
6.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7.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8.森林保护与建设规划;
9.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规划;
10.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1.生态人居体系规划;
12.环境污染控制规划;
1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4.减灾防御体系规划。
(三)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包括具有法规性质的规划图和为规划提供依据的规划附图。主要包括区位图、污染源分布图、监测点位图、生态功能区划图、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图、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图、城镇体系规划图、总体规划图等。
(四)生态市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决策信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包括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数据库、图形库、规划决策管理体系。
(五)生态市建设声像资料成果和多媒体演示资料
包括生态市建设成果声像资料和研究成果多媒体制作。
四、工作进度
(一)调查收集资料阶段(2006年6月15日-2006年7月31日)
1、规划编制单位拟定收集资料提纲,以会议或送达形式发放到有关部门(规划单位与规划办共同负责)。
2、规划编制组到典型区域现场考察,到各有关部门座谈和收集资料(规划单位、规划办和各有关部门共同负责)。
(二)编制规划大纲阶段(2006年8月1日-9月10日)
规划编制组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关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规划大纲。
(三)规划大纲论证阶段(2006年9月11日-9月30日)
由省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用会议或函审的形式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规划大纲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四)规划编制阶段(2006年10月1日-12月31日)
根据规划大纲和国家技术导则编制规划初稿。
(五)规划协调阶段(2007年1月1日-3月31日)
1、规划初稿以会议形式征询规划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以函审的形式征询有关院士专家的意见。
2、根据部门和专家意见修改规划初稿,必要时修改后再次征询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规划送审稿。
(六)规划评审阶段(2007年4月1日-5月31日)
1、由省环保局组织并主持专家以会议的形式对规划进行评审。
2、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第三篇:山羊养殖场建设规划书
山羊养殖场建设规划书
基于当前养殖发展模式和人们日益增长物质需求,为提高经济收入,现在河西建设一十亩山羊养殖场。主要养殖山羊。山羊育肥、繁殖。养殖场规划建设三个月,总投资30万元,养殖场选址在离家很近靠近山地和溪谷的地方,草木丰茂,空气流通,水源充足。
一、建设羊场:圈舍三座(后有羊场规划图);即母羊一座,公羊一座,产仔房和种公羊一座;羊舍中间是长100米,宽50米的羊运动场地。存栏量500头。在羊舍前建一口鱼塘和鸭蛋场,可养鱼一千尾,鸭子伍佰只。通过立体生态养殖,充分发挥山地和溪谷优势,既降低养殖成本,又符合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科学专业化、规划化、市场化管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分析:
1、山羊的营养和口感:我现饲养的山羊是吃山坳田野的各种山草药长成的,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冷江市消费者吃过交口称赞,因此得一雅称“小香羊”。在他们口耳相传,上门订羊者络绎不绝,销售供不应求,因存栏量太低规模小,养殖量过小瓶颈随销量增长逐渐凸显。
2、市场前景分析:山羊养殖结合现代人逐渐从简单填饱肚子、吃饱赂吃好、吃出健康、吃出口味转变。这种绿色纯天然草料喂养的温补肉类将愈来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3、山地饲养优势:结合我乡多山地的地理优势,拥有山林近
1千亩,草木丰茂,空气清新,药草上千种,是理想的畜牧养殖基地。
4、地理优势:南通邵阳市北接娄底地区,言禾水泥公路将全线铺通,高速公路路口和沪昆高铁邵阳北站离我处仅有10公里之距,交通便利,具备很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5、经验和技术优势:我有四年丰富的养殖经验,掌握了山羊养殖、种公羊挑选、母羊产羔和育肥等技术,刻苦钻研专业饲养的技术,通过现代科学饲养技术,饲养营养科学配比和传统养殖方法相结合,基本掌握了三合一的养殖技术。舍内环境一定要好,保持干燥、整洁,同时具备动物疾病预防和疫情控制等技术。
三、养羊主要是选好品种,最好以本地山羊和种公黑山羊为主。我建议羊的养殖自己从繁育开始,既可减少成本,又对饲养管理有好处,通过繁育增加数量,当达到一定数量可分批销售,可快速收回一定成本获利。
四、养羊前景如何:2012年养羊的市场前景分析:由于羊蛋白质含量高达8%—9.5%,而人食用后的消化率高达90%以上。羊肉的热能是猪肉的2倍以上,肉质色泽鲜红、细嫩、味道鲜美,膻味小,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所以羊肉长期以来倍受消费者青睐。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在养殖业项目中,养羊要有现代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条件,引导农民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养殖业的“三元”结构调整,进行“粮、经、饲”种植养殖模式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利用农产品化调整的契
机,发挥养殖业现有优势,积极引导优质商品生产。
六、项目实施依据:该项目依据《新邵县畜牧业“十二五”规划》、《新邵扶贫开发规划》及大新集中连片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七、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效益为中心,畜牧业经济结构为重点,增加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牧,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养殖业建设步伐,向规模化、效益化转移,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粗放、低效的传统放牧方式,实现我县养殖业经济高效发展。
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配置,推广理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商品生产原则。
科学依法管理项目及项目资金,确保产生最佳效益。
八、项目资金概算及筹措方案
购买本地大小母羊300只,平均每只600元,优势黑种山羊5只,每只3000元。养殖场地圈舍建设30万元,水、电设施和养殖机械大约2万元,和放牧围圈大约总计投资壹百万元。
采取招商引资,入股分红的方法筹措资金。
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母羊一年产二次仔,一次产仔二只,按这样计算,一年能卖1000只,存栏量500只,年产值60万元,粪便是很好的沼气原料,可以建沼气池,能供电、取暖;粪渣是最好的有机肥,可无偿供给村
民耕种农作物、药材、经济作物和果木栽培。
十、项目管理及主要措施
加强与各规划养殖户沟通联系,向他们取经,与乡兽医站加强疫病防治,引导优化畜群结构,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加快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化、规模化转变,更新思想,改变观念,保证畜疫防治,技术指导和科学养殖相结合,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十一、养殖业项目建议书附件
另外在养殖业项目建议书中最好要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运作是关键,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资金通过实施项目,充分利用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开展舍饲圈养,减小饲养成本,缩短饲养周期,使科学的养殖技术得到普及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使市场供给实现稳定化,改善肉价浮动,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县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增加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
山羊养殖建设规划人:周福初
2012年10月8日
第四篇:县级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初探
县级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初探
冯国文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南宁530011)
提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生态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则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设、生态林业规划研究
1生态林业建设的紧迫性
进入新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主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资源环境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将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党章并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中央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全局和深远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决定同时提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些重要论断为指导我国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森林是陆地最具有生命力的、物质和能源循环交换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森林同时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抗灾减灾、净化环境等诸多生态功能和木材、林副产品等多种经济功能,是全球生态的主要平衡和 1
维护者,也是局部地区生态的主要平衡和维护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要载体。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无一不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覆盖率低及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力度不够等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林业必须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
世纪之交,国家做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将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相继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林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华民族盛世兴林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国家加快生态建设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从总体看,我国生态状况是整体有所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建设渡过了“破坏大过治理”阶段,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生态形势仍然严峻。因此,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仍然是当前林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十分紧迫。
2生态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生态建设的核心本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生态县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载体,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态县、富裕县、文化县、平安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2建设原则
2.2.1注重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生态林业规划中,应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充分考虑每一项生态工程特点,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培育互相促进,整体协调发展。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上,避免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的片面性,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长远目标与近期发展、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2突出地方特色、综合治理的原则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因此,应根据地方自然资源条件、区位特征、生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等,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尽可能体现出地方特色优势。在规划布局、工程选择及实施上必需具有可行性、适宜性和科学性,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治理与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发挥当地环境资源、技术优势,使各产业兴旺发达。
2.2.3坚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全局观念,按照“城乡一体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同时,依据全县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等特点,提出相应典型示范工程,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的生态林业建设。
2.2.4坚持与国家、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部门、行业专项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在充分体现生态林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突出重点和特点的前提下,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要以国家、地方生态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并在主要目标和相关内容上与地方生态建设规划、各行业各领域专项规划相衔接,使生态林业建设规划能够较好地与其他规划相互融合并互为补充。
3生态林业建设目标
3.1建设目标和步骤
生态林业建设规划的建设期一般为20年左右,大体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为全面启动阶段(5年)
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启动。近期目标应与地方“十一五”规划目标相一致,主要是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局部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2)中期为全面推进阶段(10年)
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中期目标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一致,主要是通过开展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扭转局部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林业生态建设初见成效,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远期为达标提高阶段(5年)
林业生态建设达标。远期目标应经相关部门结合地方要求进行研究、预测后提出。主要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有效改善,基本实现山川
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
3.2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评价生态林业建设进程和成效,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研究提出的《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共36个指标,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中,与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的有: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比例、退化土地恢复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率等7项。
生态林业建设指标体系要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县指标体系框架为依据,围绕建设任务和目标,按照科学性、统一性、可行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研究提出了生态林业建设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除上述指标外,可结合区域实际适当增设了指标。
生态林业建设指标体系主要有森林覆盖率、城镇(村庄)绿化覆盖率、蓄积量(活立木总蓄积量、活立木蓄积年净增长率等)、受保护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湿地等)占国土面积比例、湿地保护率、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退化土地恢复率(分石漠化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等指标)、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沼气池入户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色通道绿化率、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环境保护宣传普及率等。4生态林业功能分区和战略布局
4.1功能分区
从国土空间上对不同区域科学地进行功能分区,分析评价各区的生态现状,提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建设重点,对指导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生态林业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如《广西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根据保护和改善广西生态的条件和工程措施以及自然资源条件,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生态建设目标、治理工程方向的一致性,把全区区划为桂东丘陵生态区、桂北山地生态区、桂西岩溶生态区和桂南丘陵沿海生态区等4个生态功能区。
又如《广西天等县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根据全县自然资源特性、自然灾害状况、环境治理能力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把全县区划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矿山综合治理区和重点商品林区等4个生态功能区。
4.2战略布局
在功能分区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区,以便从宏观上指
导和规范空间发展秩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类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是一项新的工作,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原则上是按照国家提出的划分依据,采用空间叠置法进行划分。即以各个区划要素或各个部门的和综合的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林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域区划等)图为基础,通过空间叠置,以相重合的界线或平均位置作为新区划的界线。
优化开发区:主要是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实行保护与开发并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集约利用资源。
重点开发区:主要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在保护中重点开发,增强经济实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限制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差以及对全区和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发展方向是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之逐步成为重要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发展方向是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5生态林业建设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内容可分三大体系,即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支持与保障体系。
(1)林业生态体系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加大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恢复和提高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具体可设置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包括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分项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废弃矿山植被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等分项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包括公路绿化、河流沿线绿化等分项工程)、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包括沼气池建设、太阳能利用、微型水电等分项工程)、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园林城镇、园林式社区、优美民居等分项工程)。
(2)林业产业体系
强调对资源的开发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由粗放型利用向集约和节约利用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具体可设置绿色产业工程(包括速生丰产林基地、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木(竹)材综合加工利用等分项工程)。
(3)支持与保障体系
重点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具体可设置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包
括森林资源管理、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分项工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程等。6结束语
生态林业是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循环经济理念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的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是《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子项规划,是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就县级生态林业建设的紧迫性、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目标、功能分区和战略布局以及建设内容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并提出商榷。
参考文献
[1] 《广西森林》编辑委员会.广西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8.[2] 广西生态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2006.7.[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生态广西生态体系建设规划(2006-2025).2005.11.[4] 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生态天等县林业建设规划(2006-2020).2006.1.[5] 李育才.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0.[6] 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5.[7] 周新年.林业生产规划.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8] 田京城,缪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曾艳华.大西南石山区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7.本人简历:冯国文,男,1964.3出生,汉族,广西平乐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性林业发展规划、大中型营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林业工程项目咨询、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等业务工作。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华路14号
电话:***
邮箱:gxlk520@163.comm
第五篇: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方案
**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促进我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特制定以下建设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我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的开展。
二、创建原则
1.坚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结合原则。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形成生态文明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农村良好生态环境。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我村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3.坚持“村委宣传、村民主动”原则。村委要加大宣传,发动群众,提高村民创建积极性,增强主动创建意识。
三、创建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
组长:***
副 组 长:***
成员:********
四、创建生态文明村监督小组
组长:***
成员:*********
五、创建任务
健身场所建设工程:修建占地600平方米的群众健身娱乐广场:
卫生厕所改造建设工程:全面普及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村级公共卫生厕所2座;
街道建设工程:硬化街道3600平方米,新修下水道3200米,安装路灯40盏。
村庄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50平方米,新栽植树木10000余株,建设绿化景点一处。
通讯建设工程: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整体美化净化工程:全村进行卫生清理整治,建立卫生长效机制,确保我村干净整洁。
六、创建措施
1、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村民了解争创生态文明村的意义,讨论并通过创建实施方案。
2、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争创生态文明村的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3、统筹安排,制定出创建任务完成进度表,保证按时完成。
4、制定完善补助措施,激发村民积极性。
5、成立施工队,做好培训,做到工程质量达标。
6、定期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的讨论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完善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