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景习作
《写景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过许许多多的文章,其实这些文章就是可以分为三大类写人、写景、写事的。提问我们学过的文章属于哪一类,引导走进写景教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我们的家乡也描绘的像文中一样优美。板书:写景习作
二.写景习作指导
1.课文写了什么?(屋前—屋后)
板书:确定写什么
2.屋前的景物有哪些?屋后的景物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写作时抓好景物的特征。
3.作者已房屋为中心先写了屋前的景物再把视线转移到屋后,作者观察时视线发生了转移,这样的写作顺序我们把它叫做空间顺序。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分别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这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景也是比较有条例的。板书:明确写作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一起读一读写景的方法
三.说一说,写一写。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首诗歌,一起读一读吧!这是作者笔下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这个季节有哪些景物,都有那些变化呢?
2.挥动我们手中的笔,把我们家乡的风景描绘出来吧!
四.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
1大声读一读自己的作品。
2.同桌之间互评、互改。
《写景习作》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中年级写景习作》教学。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本节课中我运用本册教科书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引导学生发现乡村的的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并从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写景习作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形成一篇脉络清楚,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文章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写作顺序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语文这个天地里自由驰骋,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并分分类,来引出写景教学。
二、写景习作指导。从《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中分析写作顺序,让学生有例子可循。
三、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从四季赞歌中感受季节的美,并发散思维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有哪些景物,再把它们写下来。
四、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让学生相互修改,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这节课我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上不够张驰有度,指导写作技巧不够简练,练习比较慌忙等。这是一次比较好的历练机会,在此非常感谢名师工作室的各位老师。恳请你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四季赞歌
春天,用新芽和绵延的春雨,还有暖暖的春风 给人们带来 春的雀跃。夏天,用花朵和似火的骄阳,还有轻快的蝉鸣,给人们带来 夏的欢快。秋天,用果实和沉沉的麦穗,还有飘落的枫叶,给人们带来 秋的喜悦。冬天,用风雪和洁白的世界,还有劈啪作响的鞭炮,给人们带来 冬的美丽。啊,四季,我赞美你们!
第二篇:二年级写景习作教学设计
二年级写景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我们我们每天从早到晚上哪里生活的时间最长?(校园)
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话题,学习写景的文章怎样入手? 板书:写景
二、出示校园美景图片,生观察并讨论你都看到了什么?生汇报。生:教学楼、大树、排球场、综艺楼......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汇报。从远及近、从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等。
三、讨论: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有同样的感受,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小作者是怎么描写他的校园的 生:听范文、受启示、解疑团。
1.播放视频录音,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你认为哪出写的好?为什么?
3.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怎么样把文章写的生动、具体。修辞手法 4.板书:拟人、比喻
5.那请同学用刚才我们观察我们学校校园的图片,通过这个写作顺序和手法,写一写。
四、欣赏同学的写作练笔。
五、其他同学评议。
六、根据评议继续修改。
七、师:校园的景色是我们写景的一部分,我们在学习其他地方景色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例如写春天。
八、欣赏描写春天的小短文。
九、总结: 1.谈收获。
2.师总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描绘我们美好家园。板书: 写景 按一定顺序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第三篇:10.30三、四写景习作训练教案学生篇
作文指导课教案教案--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4、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5、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6、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7、抓特点,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写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等)
7、自由讨论交流: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
8、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
9、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10、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过渡: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作者是怎样描写雨中的泰山的。
雨中登泰山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
雨中登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中溪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溪的水为什么黄了。
靠住二天门的石坊,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骄傲,又是担心。骄傲我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担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云薄了,雾又上来。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困难似乎并不存在,眼面前是一段平坦的下坡土路,年轻人跳跳蹦蹦,走了下去,我也像年轻了一样,有说有笑,跟在他们后头。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路转到上坡路,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一直是宽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凑近了看,隔着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在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的老远。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山涧里,随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
雨中登泰山
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1、听范文《雨中登泰山》中写景的精彩片段,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语句。
2、讨论范文:你认为哪处写得好?为什么好?
3、总结:从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启示,要想把文章写生动、具体,可采用什么方法?
4、理清作者景物描写的顺序和观察视角的转变
5、小结:从作者的这篇写景美文中,你们悟出怎样写才能把景物的美完美的表现出来?(生交流讨论,师明确):
一场大雨过后,最适合的就是出门走走。忘掉下雨时心中的惆怅,去欣赏鸟儿在空中绝妙的演出;去聆听雨水由叶片滚动下来的声响;去触碰雷雨过后湿漉漉的草地。雨后的公园最美。不必说悬挂在空中的彩虹,碧空如洗的蓝天,洁白的云彩,也不必说石板下拉着提琴的蚂蚁,欢快唱歌的蚯蚓,还有为演出伴舞的瓢虫。单是湖边千姿百态的植物,就别有一番风味。道路旁边,被风吹动的柳树,从风姑娘那听来一个好玩的故事笑弯了腰。柳树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如同一幅生动的图画,展现在游客面前。刚刚绽放的百花的花瓣上还积着露珠清香四溢的百合犹如灵坡仙子,玉洁冰清。举目远望,大地充满了绿色,人们在草地上放风筝,又或是躺在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翠色欲流的小草刚水星似的,伸了个懒腰,却不知不觉睡醒后自己换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雨后的公元很美,美到让人留连忘返,但还得你细细品味。
四、牛刀小试(欣赏公园风光,感受美)
1、欣赏雨后公园美景,看看哪些有代表性。
2、自由描绘公园美景,注意景物描写的顺序。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
五、布置作文
写一篇关于名胜古迹美景的文章 要求:结构清晰,字迹工整;
能按一定顺序来写,并且能抓住景物的特点;
不少于550字。
第四篇:4习作4、用象声词(记事,写景)的作文
习作
4、用象声词(记事,写景)的作文
1、风雨中的森林
在一个雾蒙蒙的早晨,森林里有一种“簌簌”的声音,那是小风正在森林里穿梭。
小风吹过树木后,树上的树叶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把正在呼呼大睡的鸟儿吵醒了,一群乌鸦“嘎嘎”叫着,“嘶嘶”飞上天,看看下面的森林为什么雾蒙蒙。它们知道,马上要下一场大雨。刚才的小风,变成了大风,它“呼呼......”起来,把树上的叶子“哗哗”落下。大风引来了闪电,在天上划出了一道显眼的白光。接着,一滴滴雨点从天空“嗒嗒”落下,一点一点下大。不久,一阵“轰隆”声传遍森林,这是雷霆。
大风吹到了很多花草树木,还的小动物们被雷雨交加河北数目咋,死的死伤的伤。小河混沌不分,大雨打在水面上,是“哗啦啦”的响声。鱼儿都游下水底。不敢露脸,害怕极了。
雨后,在河面上架着一个彩虹桥,森林又像以往一样平静了,落在地上的树叶,随着微风“沙沙”而去,太阳公公把天上的乌云通通消除掉,变回了可爱的白云。鸟儿们又快快乐乐地在森林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又是一片鸟语花香,森林又明亮起来。
雨中的森林还真有点儿可怕,充满了神秘。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 使用象声词
教学要求: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点:
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教学难点:
如何恰当,准确使用象声词。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鼓励模仿发音或记录下来。
2、各种配音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耳朵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流水——哗啦啦
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
汽车喇叭——滴滴吧吧
3、谁还会模仿别的声音,让我们大家来听一听,猜一猜?
4、板书:象声词揭示学习内容
师述: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二、联系生活,积累体验,学用象声词
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象声词,就会使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厨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过程是怎样的?都发出了些什么声音?你能模仿吗?
3、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二)出示课件
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你听,你看:
(秋风呼呼地吹着,金黄的树叶哗哗地向我们招手,象是在和我们告别。。。)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放录音
闭上眼睛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威。)
3、师生互评互议,象声词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
三、明确要求,选择素材,运用象声词
1、出示习作要求:
(1)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
(2)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合理想象,写两三段内容不相同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
2、小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说一说。
3、指名说说,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4、写作练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的教学设计是从儿童心理出发,用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动眼看场景,动耳辨声音,动脑想情节,动口说故事,动手写习作。在习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听说,主动评议,主动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附:习作
锅碗瓢盆交响曲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水龙头”哗哗哗“唱起了歌,给嫩绿的小白菜们洗了个澡。”滋滋“爸爸将白菜倒进了锅里,用铁铲不断地翻炒着,”当当当“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呼。放上作料后,爸爸从橱柜里”砰砰砰“拿出一个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菜。”开饭了!“一首热闹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爸爸得意地叫嚷声中结束了。
第五篇:小学写景类习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写景类习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小学校
吕宏伟
研修课题:《小导游》 研究目标:
1、使学生体会方位与语言表达的密切联系,体会语言的运用,2、增强理解方位与语言表达的信心,3、能运用清晰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并表述学校的建筑特色,进而达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情怀。研究方式:
行动研究法。本节课最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新课标”中提出:“ 要大力倡导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语言表达与作文要求相联系,把学校各个方位的建筑物与优美的语言联系起来,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研究部署:
1、开题、调查、立项
白石山是个小小的乡镇,70%的孩子没有走出大山去游览祖国的山山水水,因此写一篇导游文章对于他们来说是困难的!如何化难为易,我想到了同学们熟悉的优美的校园风景,如果在向游客介绍校园时能正确锁定方位,明确导游路线,重点介绍校园文化特色,全程详略得当,就不愧为是一篇导游的范作,触类旁通,其它30%的孩子就能够套用此模式对游览过的祖国山水加以形象生动的导游了,其他孩子有一天走出白石山,也会套用此模式做一个成功的小导游的!基于以上调查,我选择了此次习作教学模式,并在五单元伊始进行研究立项。
2、做好记录、收集资料信息、做篇章性总结
在五单元名山奇景开始,我就进行了研究活动。无论是古诗《题西林壁》的纵观山水。还是《黄山松》的微观锁定。我都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用方位词说话,即人在哪儿,景在哪儿,都要对听众有一个准确的语言描述,更有世界闻名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优美的语言,更加详尽的描述了桂林的旅游景点,条理清楚,富于感染,如果同学们能在导游中适当地穿插礼貌用语,那更是美中有优了。所有这些只要记录下来,加上自己网上收集到的其他景点资料,就是一篇优美的,成功的导游词!五单元中每一篇都如此总结,不愁自己不成为优秀的导游员!
3、申请结题、报告总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引出活动一。
首先,给学生一个惊喜:淘气给我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们(还有智慧老人,笑笑和机灵狗)要来参观我们的学校,要同学们当他们的小小导游,条件有一个,必须先闯过他设立的智慧关,从而引出了活动一:①辨别教室里的八个方向。让学生懂得方向板如何使用,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获得对方向的体验,这“活动一”的设计,是让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复习,同时又为“活动二”、“ 活动三”作一个小小铺垫,它是本节活动课的前奏。
(二)多种活动,多重感受,达到不同的收获。
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因而设计出来的活动二,意在让学生进入当小小导游的角色,给客人们介绍“白石山车站——白石山中心校”的行走路线,学校的各个方向有哪些建筑物,以及如何制定参观学校的行走路线等。选择这些场景,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最熟悉的,体现了作文活动课内容的现实性和趣味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有了亲近感。
(三)详略得当,突出特色
白石山中心校是一个既古老有年轻的学校,说他古老,学校有40年的建校史:说他年轻,西教学楼分别在三个楼层设立了科学实验室,现代化微机室,活泼的音乐活动室。进入这三间教师,扑面而来的是现代的气息,“活动三”是本节活动课的主体部分,它让学生体会到作文课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实践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同时为他们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小导游”的任务。
(四)热爱校园,建立自信,引出活动四。让学生自我评价,认识自我,自我评价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自我反思,包括对优点的肯定,对缺点的不足提出的改进,也就是说有自我评价和反思才有进步和发展。语言表达活动是以学生表达为主体,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自我评价卡”,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真棒”,另外一个是“继续努力”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同时对自己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有利于下一次作文教学的开展。它是本节“作文课”的尾声,也是本节“作文课”创新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研究结果:
经过本单元近三周的实践与打磨,同学们《小导游》的作文大有进步,90%以上同学能条理清楚地介绍校园美景,并富于感染力。本次习作模式让学生在课外导游中也回味无穷。不过也有10%的同学校园导游无特色,重点不突出。还有待于老师调整研究模式,尽快提高学生的导游技能。看到同学们能在本次习作模式中受益,也加大了我今后研究习作教学的信心,回家后让学生向爸爸妈妈讲讲自己当小导游的作文故事,意在体现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外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