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城乡居民养老调查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调查报告
农民养老保险火热
老了以后怎么办,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现在大多数农村家庭也都是独生子女,假如没有养老保障,今后让两个年青人赡养4个老人,负担其实是很重。这被看作是中国正在完善的社保体系最难解决的最后百米。
其实国家也着急。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前提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记者获悉,实在,早在两年前,浙江嘉兴已迈出农村养老保险向全笼盖的第一步。而且,其很多做法与国务院提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不谋而合‛。
‚农村人老了,也能像城里人那样领养老金,没有比这更让我们关心的了。‛听到区里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农夫陆金妹替60多岁的父母掏了两万多元。她盘算,缴了这笔钱之后,父母每个月就可以从社保领到160多元的养老金,‚现在出点钱让父母参加养老保险,让老人少了后顾之忧,儿女也可减轻日后负担。‛1
算了一笔账后,余星镇的邵明福一次性为65岁的母亲缴纳了10665元参保费。‚七八年就可以领回本金,还可以一直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实惠,值。‛他说。
南湖区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计凤才以为,这种不分地域、身份的社保政策,惠及辖区每一个公民,与以往社保政策比拟,更具公平性,也更体现了政府保障轨制的公益性。
农村养老保险向全笼盖迈出第一步
2007年10月1日,嘉兴市正式实施《嘉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把城乡各类劳动者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在轨制层面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笼盖的城市。
《办法》划定,凡在嘉兴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至60周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现有各类社会养老保障对象之外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均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前提的参保农夫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对60周岁以上老人,答应一次性缴费并享受财政相应补贴,参保
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70岁以上无各类社会养老保障的高龄白叟,则享受50元至150元不等的养须糊口津贴。
与此同时,考虑到城乡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差异,以及照顾不同个体、不同收入水平的需求,嘉兴在政策轨制中,设计了多档缴费基数,供参保职员自愿选择。
按办法,参保职员每年按上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二者之和选择缴费基数,城镇居民可在后二者中选择缴费基数,有地的农村居民可在三者中选择,土地全部流转的农村居民可选择城镇居民缴费基数,以8%的比例缴费,政府财政分别以‚有土地‛与‚无土地‛的不同缴费基数给予5%的补贴。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轨制,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其筹资采用个人缴费、集体津贴和政府津贴。
‚其中,个人账户占大头,财政补贴分比例建立个人补贴账户和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占小部门,主要用于适时调整养老保险待遇,以及个人账户用完后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嘉兴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参不参保:经济前提是重要原因
据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轨制,有别于上世纪90年代由民政部分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农保),也不同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大的特点是财政在社会养老上的投入。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旧农保‛,曾笼盖中国8000万农民。当时是以县级单位为统筹,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以农民缴费为主,村集体经济组织津贴为辅,被称为‚农民交钱养活自己‛的养老险模式。
因为农民负担过大,政府责任缺失,使传统农保轨制沦为农民的自愿储蓄轨制,参保积极性并不高。有数据显示,全国农民‚退保‛达3000多万。
‚这说明,农夫个人承担比例过高的养老险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有官员说。
记者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至今,也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全笼盖,不少人仍徘徊在轨制门外。
数据显示,不算在校学生和16周岁以下居民,在南湖区农村居民中,有1.8万人未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在60至69周岁的老人中,仅有
3818位老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领取了养老金。在海盐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36%。
南湖区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计凤才以为,经济前提的限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特别是60岁以上的白叟,‚要一次性拿出1万元以上,很多人不管从财力仍是心理上都难以承受。‛
据调查,在南湖区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员中,糊口难题和低保职员占到38%。
‚另外,保障水平偏低,保障效果不能达到农村居民预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计凤才说。考虑到农夫的收入水平,目前嘉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费率水平设计也不高。按最低缴费尺度,南湖农村(有地)居民的享受待遇最低为每月93元,最高每月174.5元。‚即使每年有增加,但物价也在上涨,这点钱对养老来说,杯水车薪。‛
目前,基本保障尺度是每月280元。而调查显示,大部门参加保险的农民都选择了最低尺度缴费。‚显然,对于经济前提相对较好的家庭来说,较低的养老待遇让他们感觉起不到养老的效果。‛
对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凤才以为,低水平起步,个人、集
体、政府公道分担责任,政府引导和农夫自愿相结合,符合农村实际,也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农夫的权利与政府的义务相适应。但要公道确定农夫个人承担比例,明确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分配,以及中心与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意义大过取消农业税
有评论以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展的意义,将超过2006年取消延续了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但不少人士以为,实施新农保试点虽然值得喝彩,可也要总结传统农保轨制的经验教训,政府不能忘了农村社会保障中的自身责任。
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老龄化率达到15%。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高出城市3倍以上,目前已经接近10%。而在产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三重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计凤才以为,社会保障有必要也应当成为了养老保障的重要方式。
‚面对‘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困境的中国农夫,需要轨制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计凤才以为,‚与日趋完善的城镇养老保险
轨制比拟,农村养老保险轨制刚刚起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乡差距仍旧较大的事实。把农村社会保障这块‘短板’补上,使农村群众早日享受到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的不乱。调动农夫个人缴费的积极性,也必需强化国家财政投入的责任。‛
第二篇: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也日渐严重。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逐渐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如今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障制度在农村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便正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中国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村大批劳动力进城务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传统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变迁等社会现实,使得传统家庭养老受到极大的挑战。同时,我国农村公共福利产品供给不公、农村养老机制发育不全等问题使农村养老问题更为严峻。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保证农村老年人福利供给,解决农村养老困境,便成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分析
对于农村养老,人们一般都认为,有儿女的老人由儿女家庭赡养,没儿女的作为五保户也由当地村庄集体供养,好像他们没有养老的后顾之忧。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生于农村,对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了解,而且近两年在山西贫困地区做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当代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矛盾变得愈发尖锐起来,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勿庸讳言,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但从现实社会及调查材料看,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严峻挑战,也就是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
1.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即家庭人口小型化,从而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不如城市取得的成效大,但其拥有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削弱。过去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现在乃至今后一般是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不仅财力上难以支付,而且精力上力不从心,靠儿养老的传统模式逐渐改变。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为了改变生活和摆脱贫困的处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年轻人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大量向城市流动,进行务工和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这些常年在外拼搏的打工者,生活艰辛。收入较好的尚能给家中老人寄些生活费,许多打工者仅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有的甚至自顾不暇,没有力量顾及老人。在临县我们看到,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大多是自己养活自己,活到老干到老,是许多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旦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均高于城镇老人。
3.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收入更低;二是
给孩子成家和盖房子是农村人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
(二)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处在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之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广大农村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群体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他们身上体现不
够。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
(三)社区养老机制薄弱。第一,从整体上讲,老年服务体系不健全,仍属空档。最具有代表性的敬老院不仅不普及,而且现有的许多还只是供参观用的“展品”。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等没有建立,甚至许多农村还根本没有这种意识,一切都还由家庭承担。这种服务体系很难满足农村老年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要求。第二,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保护。先行农村社区建立程序不明确,既没有专门机构,也没有形成制度,使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监督不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由于子女的不孝导致的赡养案件日渐增多,致使农村“空巢老人”的权益得不到维护。
二、完善农村养老的建议对策
(一)建立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应以农村初保为基础,以合作医疗为保障,建立起点高、标准规范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是重点解决好农村特困五保老人的医疗问题。对无资金来源、生活困难的五保老人应实行免费就医,对有一定资金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的五保老人的就医问题,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补贴,费用来源由市县乡镇“三级”财政承担,该项费用由民政部门监批,专款专用。二是适当提高合作医疗的范围和大病救助的标准,将农村困难老人常见的慢性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就个人住院小额医药费免交、大额部分按制度规定执行。加大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力度
大力宣传国家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公德意识。司法部门对农村涉老案件应优先审理、从速结案、重点执行。对虐待老年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要依法惩戒。对侵害老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公安部门要及时介入,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建立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体系,把老年人维权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培育村级老年协会,使有自养能力的老人做到自我管理,对不能自理的老人和百岁老年人(可含90周岁以上)定期给予生活补贴。
(二)为养老营造社会环境
地方基层党的组织要经常性、规范性、有计划地开展敬老个人、家庭评比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环境。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可由市、县财政分摊。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农村老年人社会救助制度。将老龄工作纳入县目标考核范围,加大财力投入,使老龄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开展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和健康质量,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地生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度过幸福的晚年。
(三)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
道德调控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软性约束机制,是借助于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的,它能够使人们为自己符合道德的行为而自豪,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耻,并及时纠正。家庭道德作为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分辨家庭问题是非的客观标准。个人如果将其内化,它就成了支撑行为的内在需要。
(四)要加强舆论宣传
教育青年农民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农村中人们活动空间同村,时间同步,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很强。这就决定了社会舆论在村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一般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因此广泛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道德建设活动,如评选“好儿媳”、“文明家庭”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从而创造一个孝敬老人和谐舆论氛围。
(五)政府给予帮助
政府应对有老人的家庭实施倾斜政策,对承担养老责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贴,这不仅是一种激励手段,更是履行国家职责的必然要求。首先,政府可以考虑根据农村老人的数目和年龄,在经济上提供一定的养老物质资助,尤其要注意
那些有高龄老人的贫穷家庭。鉴于中国目前财政经费有限的现状,可以考虑用实物补助代替现金发放,如补助粮食、盐、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此外,对赡养年迈父母的家庭,可给予优先使用社会服务设施的特权,如对其中低收入家庭,从经济上给予一定补贴,对其中高收入家庭,可减免一定的税收。凡与老人合住的家庭,住房面积可适当放宽,对家庭住房紧张的要优先优惠划拨住宅基地,使老人居有其屋。
三、总结
在此次调查活动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们第五组在指定任务外还另外走访了两个村,完成了预期的调查报告表。我们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状况。被调查者的年龄基本在45岁以上,而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因为维持生计外出务工了。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这个国家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通过村委会宣传、村民的相互信息传递、以及媒体等途径,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绝大多参加了新农保,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将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寄托在新农保上。对于这种养老方式,他们觉得非常放心,充分信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过,虽然现在农村生活状况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也在日益增长,他们支付日常开支后剩余的钱已屈指可数。通过调查发现,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平江县三市镇所有农村人口,他们的养老保险金一般都是每年交一百元。
农民非常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认为有国家政策作保障,对自己日后的养老非常放心。但调查中也发现,随着现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飞速上涨,尽管由前几年的每月55元的养老金提高到去年的65元的补贴,但也只能略微解决一点点养老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物价生活水平下的贫困状况。农民认为政府不差钱,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
调查中也发现,还有极少数的农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原因是他们对政策根本不了解或不甚了解,这说明基层政府对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但经过我们一番宣传过后,他们还是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新农保。
几经辗转调查过后,我们发现新农保在农村已经基本普遍,人们对这种养老方式非常满意,对国家政策十分感激,但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大大解决养老问题。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非常看好这种新农保的前景,同时也希望农民的养老问题能尽早得到解决!
第三篇:上海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以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60-79周岁的1名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分布在17个区县,调查有效样本2248个。其中,60-69岁占58.7%,70-79岁占41.3%。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表 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得到切实改善
1.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2012年,本市根据《社会保险法》要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居保”),加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以“城保”、“新农保”、“城居保”为主体,适应城乡不同群体需要的养老保障体系。2012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保”、“新农保”、“城居保”养老金的人数分别为249.07万人、37.33万人、5.07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和农村“五保”对象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获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分别为0.8万人、0.9万人,农村五保老人数共计0.3万人。调查中,逾六成受访者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对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缩小城乡老年人养老保障差距起到积极作用。
2005年以来,本市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2年1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2012年调整本市新农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通知》,首次出台了新农保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办法。调查中,99.1%的受访者经济来源为退休金、养老金。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处于“没有负担,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业余爱好中”,“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工作,发挥余热”,“操持家务,为家庭操劳”,仅3.7%表示“生活负担较重,经常为生计担忧”。
2.养老床位快速增长
面对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本市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02年以来,市政府每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实事项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满足大众需要为原则,扶持发展普及型养老机构,确保困难老人、普通大众的养老服务需求。2002-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由417家增加至631家,增长51.3%;养老机构床位数由3.34万张增加至10.52万张,增长2.14倍。2012年,本市每100位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有2.9张养老床位。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广
2000年以来,本市从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出发,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多种服务,逐步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和困难老年人的补贴机制,享受到政府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本市17个区县共有231家社区助老服务社,平均每个乡、镇、街道1家;有3.2万名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为27.2万名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占本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的7.4%,并为25.1万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2.6万名老年人经评估得到养老服务补贴,占服务人数的46.3%,补贴资金总额2.9亿元。2012年,本市拥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13家,为1.1万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92家,受益老年人5.4万名。
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
在原有“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上,本市为老服务内容不断延伸与拓展。2012年,新增“为10万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项目“老伙伴”计划,由低龄老人定期为8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以互助关爱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目前共有10.55万名高龄老人成为受益人。同时,开展了为“1000个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适老改造服务”项目,又称“适老性改造工程”,从安全性、无障碍、整洁性等方面帮助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环境。第一批“适老性改造工程”在本市10个区县实施。截止2012年末,共改造竣工1005户受助家庭。调查中,受访者表示,“老伙伴”计划和“适老性改造工程”等项目,根据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自理能力和不同喜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提供的服务具有针对性,从精神和物质上帮助老年人,让老人得到实惠。
三、本市老年人的养老意向
1.近七成受访者倾向家庭养老
尽管当前城乡居民家庭小型化形态基本形成,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仍是他们的首选养老方式。调查显示,有67.3%的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21.2%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另有11.1%和0.4%则倾向“机构养老”和“其它方式养老”。从区域看,有74.7%农村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高出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调查中,有36.2%农
村受访者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子女的补贴,比重明显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可见子女供养仍是农村养老的重要模式。从年龄看,高龄老年人更渴望家庭关怀,更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调查中,70岁以上受访者中70.9%选择“家庭养老”,比重高出60-70岁群体6.1个百分点。从收入水平看,有74.1%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倾向于“家庭传统养老”,高出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见图1)。表明,经济条件也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
12.“纯老”家庭对社区居家养老意向更高
此次调查,“纯老”家庭超过半数(53.8%)。其中,老俩口家庭43.7%,独居家庭7.5%,两代老人家庭2.6%。调查显示,“纯老”家庭老年人除了选择传统家庭养老,对社区居家养老意向较高,有24.7%的受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比重高于样本总体平均水平。这表明,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调查中,受访者认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可以不离开熟悉环境”,“对家人照顾不到的地方进行补充”。另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多元化”和“费用较低”也是他们选择这一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3.选择养老机构时最关心服务质量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调查显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有41.3%的受访者将“服务质量”、39.7%将“收费水平”列为最关心的因素,两者合计为81%
;“设施、环境”和“品牌信誉”的选择比率分
别为6%和5.8%(见图2)。这表明,老年人不仅关注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更关注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图
24.“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同时“以房养老”获得广泛支持
“养儿防老”观念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根深蒂固。调查显示,有42.3%的受访者表示“赞同”,45.2%的表示“较赞同”,两者合计87.5%;12.5%表示“不赞同”。尤其是农村地区,“养儿防老”依然是一致认同的养老模式,94%的农村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养儿防老。
在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突现的社会环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养老”,成为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可能途径。调查显示,有7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以房养老”,26.9%表示“不赞同”。受访者不赞同的主要原因是:“‘以房养老’容易激发家庭矛盾”、“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不需要‘以房养老’”。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无法实施以房养老。
四、加快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仍有期盼
1.希望进一步缓解养老机构供需矛盾
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比例为2.9%。但调查显示,有11.1%的受访者希望在“机构养老”,尤其是“纯老”家庭中的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1%
表示倾向机构养老。可以预见,随着本市“纯老”家
庭和高龄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养老机构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显突出。受访者反映,条件稍好或者公办的养老机构要预约排队等候1年左右才能入住,对身体状况差、没有人照料的老人可能因为排队老人太多而住不进去。如何确保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需求,有关部门应及时研究并尽快解决。
2.希望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养老不离家,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和绝望感,因而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部分受访者反映,社区老年助餐点离家较远,希望能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解决他们的用餐问题。但助餐点由于服务人员少、无正规送餐工具、食品卫生要求高等原因,无法为这部分老人提供服务。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助餐服务与需求还有差距,希望及时改进服务。
3.希望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由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只能从事一些助餐、居家清洁等生活照料服务,已不能满足的老年人迫切需要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社交帮助等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工作。调查中,有养老服务机构反映,少数服务人员不能完整记录老年人一天的生活轨迹,增加了管理难度和风险。因此,定期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意识也是许多养老机构和老人的迫切希望。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3-09-22
第四篇: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调查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院系年级:电气工程系2009级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电信S2009-5班
姓名:丘银昌
学号:05 号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胡总上台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富农、安农的政策,虽然如此但为什么国内消费水平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呢,教育、医疗、官司是大家心中一个共同的纠结。要使国内消费能够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那么城乡居民养老状况就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下面是近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状况社会调查情况:
一、目前国内养老保障制度成就:
1.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初步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近若干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也发展迅速,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初步形成。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206万人,比上年底增加3059万人。现在养老保障体系正在快速发展和推进,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养老保障网。
2.城乡居民对于养老保障的满意度有所上升:
根据我们这次2011年的全国调查结果,城乡居民对政府养老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小城镇居民的满意度超过城市居民,但是实际上小城镇居民享有的水平仍然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中,基本养老保险在75%以上,而小城镇居民中拥有比例最高的仅为46.1%。
3.一定比例的农民工享有了社会养老保障:
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也一直广为关注。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民工参加的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多样化。在养老方面,他们参加的保险既包括城镇养老保险,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还是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都覆盖了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虽然与非农户口的就业者相比,他们享有的养老保障待遇还不是很高,但是覆盖面有明显提高。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应对经济波动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快、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等等,都要求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完善。
1.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急待提高 :
养老保障一直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城乡居民对城乡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在本次调查中,养老保障问题在调查的18个社会问题中排在第7位,18%的居民认为养老保障问题是我国重大的社会问题。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从本次调查来看,认为养老等社会保障“比较公平”和“很公平”的刚刚超过一半,为50.4%,还有接近40%的居民认为“很不公平”或“不大公平”。从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64%,50~59岁的人口也占到13.94%,所以解决好养老保障问题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策略。根据2008年的调查,接近1/3的家庭中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一个老人的家庭占18%,两个老年人的家庭超过13%;从家庭人口数来看,在所有的一人户家庭中,35.2%的一人户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有的两人户家庭中,两个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占三分之一。而从收入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中老年人数越多,家庭年人均收入越低。从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在农民中引起极大反响,但这一政策是面向计生户的,到2006年,共有134.7万人受惠,目前覆盖面还相对有限。因此,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需要着重予以考虑。
2.要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根据2008年的调查,目前社会养老保障的享有状况,仍与就业单位的性质有紧密的关联,公有制单位比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程度要高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就业的18~60岁的人口中,就职于公有制机构和三资企业的人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高。比如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单位,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都在60%~80%之间,三资企业也接近60%,但在私营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享有的比例只有33%,就业于个体机构和没有固定单位的人员,享有城镇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17%左右。还有一类是没有单位者,这部分包括自由职业、做散工等无固定单位者,与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一样,都在17%左右。
3、目前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养老保障的交叉和管理混乱,使参保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奔走于各个单位才能在一系列的程序办理后拿到自己应有的福利。
4.参保人群的年龄老化问题需警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居民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老龄人口绝对量在快速增加,居民家庭的老年抚养系数提高,社会用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的负担也因此而增加,社会保障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逐渐向老龄化过渡,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及早对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数据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参保的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的比例是5.4:1,到90年代中期上升到4:1,而到2007年这一比例为 3.06:1。本次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中,基本的趋势是,越是年龄大的年龄组,社会保障的参保率就越高,社会保障的参保率随年龄的降低而递减,特别是50岁以上年龄组的参保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年龄组。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逐渐提高,一旦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及作用发挥。
三、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
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和新兴国家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未来养老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储蓄,抑制了正常的消费支出,只有消除这种不确定性才能促进个人消费。近几年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通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使更多的家庭具有了规避生活风险的能力。而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消费预期,坚定家庭居民的消费信心,使居民放心消费,从而扩大内需。
1.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巩固这一成果。尤其是实行缴一年费保一年的险种,还需要增加吸引力,一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
保群众切实受益,另一方面建立连续缴费参保的激励机制,通过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居民社保基金的支出能力,达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促进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各项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知晓率。调查发现,很多参加各种类别养老保险的居民都有超过15%的人不知道报销的比例,说明在扩大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的同时,还需要更细致的工作,使居民了解参加养老保险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这样一方面解决看养老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养老保障体系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另外,随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对象不断增多,社会养老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任务日益繁重。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参保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2.加快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减轻居民养老负担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根据城镇和农村两种社会经济形态来设计、管理和运行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框架基本确立之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摆上政策议事日程。农民最渴望解决的养老、医疗问题,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和扶持。目前在相当一部分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把解决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这对推进农村养老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关注农民工和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除其自身的保险意识较弱和缺乏主动性外,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不愿参保,现行制度不太适合农民工就业实际状况,转移接续不顺畅,执法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原因。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下一步目标,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要统筹考虑,特别是设计一套衔接城乡的符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全国性统一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4.扩大参保覆盖面,改善参保人群的年龄结构
参保人群的老化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优化参保结构,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扩大参保人群,将参保范围从原来的城镇职工扩大到全社会,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项目来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使更多的人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扩大在职人员和年轻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比例,使参保人员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延缓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的进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2009年对于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保险法草案、新医改方案、事业单位养老保障改革、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酝酿出台。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要求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这些都表明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可以肯定地是,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从中受益,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经济面临困难,财政收入增长受阻,各方面又都需要巨大投入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保持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正常发展,因为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才能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才能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5.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全面推广和实施的同时还要大力进行宣传和教育,促进广大群众的参保意识。
养老问题是全球一个普遍头痛的事,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的同时更是一个人口老年化严重的国度。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老年人数量庞大。据全国老龄办2010年7月13日在京发布《2009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80岁以上
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与此同时,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而且老年化速度还在逐步加快,在我国还未实现现代化之前就提前进入老年社会,出现未富先老的困境。这无疑是对我国全面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6.在养老体系快速建设的同时必须着重抓就业率和发展,只有在有稳定、可靠的收入的情况下才谈得上养老,不然一切都是个空想。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以及各种大型工程项目中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创造大量的岗位。要养老就必须要有收入而要先富就要先修路。例如在西北,第二亚欧大路桥横贯我国,是欧洲、中亚、东亚乃至西太平洋的交通运输枢纽,交通便利就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机遇:如旅游、餐饮、物流基地等等,同时也方便了当地人到外地去发展。简直整个交通线就是一个经济流域。现在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地区不仅人口众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快速的国家和地区更是我国的邻邦,这一切都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加快与他们的交通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也能加快与之相邻的地区和辐射地带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睦邻、安邻、富临的政策,当然也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那么发展起来就更是一帆风顺了,而有了发展养老问题就有了出路有了保障。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养老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仍在加剧,覆盖率低、待遇水平低、参保意识不强,农村尤为严重。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社会养老的压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内的消费、进而抑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小到影响一个家庭的经济收支,大到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大局、发展大局。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能够促进发展而良好的国内环境能够稳定发展而良好的发展就能更好保障养老。发展是硬道理!
第五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一:政府主办,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相结合。
二:凡满十六岁(不含在校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户籍人口,都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第一档100*15年=1950(个人帐户)/139=14.1(每月帐户所得)+55(基数)=69.1元 第五档500*15年=8250(个人帐户)/139=60(每月帐户所得)+55(基数)=115元
第五档比第一档15年多缴费6000元,15年后比第一档每个月多收养老金46元,需130.43个月(10.83年)才能收回六千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