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本复习教辅——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时间:2019-05-12 18:0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基本复习教辅——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基本复习教辅——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篇:马基本复习教辅——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历史的进程并没与完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发展,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出现了社会主义的曙光。

如果穿越漫长的时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古代文明的精神成果中,都可以发现不小与社会主义思想相通的智慧火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圣西门“实业制度”;傅里叶“和谐社会”,在农场里进行组建“法郎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新协和”公社。中国历史上,一部农民起义史上就是一部追求理想社会的斗争史。秦末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东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唐朝末年的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平均”为口号;北宋时期王小波起义提出“均贫富”,标志着农民斗争以由反对人身束缚转向反对财产不均;明末李自成起义,以“均田免粮”为斗争纲领,触及封建土地问题;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大同书》对理想社会的描绘。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曾长期执政的党由于跟不上时代步伐等原因而失去政权。

世界社会主义在低潮中奋斗、在曲折中前进。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1、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常备军,代之以人们武装,2摧毁了资产阶级官僚统治机构,建立了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立法与行政合一的国家机关,3、由人民民主制度取代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和官僚集中制,4、为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新官僚和社会主人,实行由人民选举产生并有权随时监督撤换,5、宣布政教分离,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6、同时,公社在经济上采取了许多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保护劳动群众利益的措施。But,受历史局限性的制约和公社领导者主观的失误,没有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未能建立起工农联盟,更没有在巴黎起义后乘胜扩大战果,对敌人心慈手软,甚至连仍在不断资助梯也尔逃亡政府的法兰西银行都没有没收。因此,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鲁士当局对公社开始猖狂反扑,1871年5月21日,公社战士开始了保卫巴黎的“五月流血周”,28日,坚持了72天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

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随着科社在欧美的广泛传播,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要求加强国家联系。恩格斯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德法等国的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于18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第二国际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这是欧美工人运动正横向发展,各国处于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开展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时期。适应这

个时期的特点,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三个派别。在前期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派坚决同无政府主义进行斗争,批驳了她们否定议会斗争和争取社会改良、主张进行个人恐怖活动、用总罢工来反对war等错误观点。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批判不力,以至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形成三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伯恩斯坦为代表,主张通过议会道路或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列宁、卢森堡等为代表,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中态度的中间派,以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重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据上风。在第二国际中最强有力、最有影响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在他们带头之下。大多数政党纷纷表示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这标志着第二国际瓦解。War期间第二国际在组织上停止活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成主张改良主义并与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

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走上改革之路的是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建设这个问题上,苏联曾经力图利用自己大党大国的地位迫使南斯拉夫接受苏联的模式,但遭到了南斯拉夫的抵制。从20c40y末,南斯拉夫走上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的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高度集权的苏联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一个开端。

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传统体制的弊在各国都有所暴露,有的甚至酝酿成一些社会**。从50y中期到80y,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三次程度不同的改革浪潮。

1、20c50y中期到60y初。53年斯大林逝世,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局部性的改革,为以后的改革开阔了道路。但成效不大,苏联体制的框框没有突破。

2、20c60y中期到70y中期。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匈牙利开始悄悄地探索一种把中央计划控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新经济体制。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引人注目,在苏联眼里是离经叛道,苏联派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软禁捷共主要领导人,迫使捷放弃了改革。苏联也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但收效仍不大,75年久难以推行下去,不得不停止。

3、20c70y末到80y末。这次改革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以往。从中国率先搞改革到改革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全面展开,改革称为各国的共识。85年,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主持下,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为东欧国家的深入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苏、东欧各国的改革的汇合,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第三次浪潮。(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次改革高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观点,最后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苏联东欧等国家的改革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

于没有把握好改革的方向,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原则,试图借用西方社会民主党和民主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经济政策来解决新旧交替、矛盾重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不仅没有推进本国的改革,反而使本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出现了逆转,丧失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成果和建设成果。而中国的改革则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对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我们不应只是从革命坚定性的角度去理解,因为他们的历史使命不只是搞革命,还要搞建设。这个阶级是无产者、革命者阶级,又是生产者、建设者阶级,它不仅要破坏旧世界,还要见识新世界。

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个词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同一阶级的称呼,都是指肩负着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那个阶级。“工人阶级”,主要是从职业特征的角度来讲的,指明其从事的主要是工业劳动;“无产阶级”主要是从其社会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的角度来确定的,指明这个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而受资产阶级的雇佣,而且往往处于相对或绝对的贫困之中。

党不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团体,而是有着严密组织和共同信仰的团体,但是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广泛的统一战线当做自己吸收新的成员的群众基础。

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不能因为扩大群众基础而模糊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把党变成“全民党”;另一方面,要在坚持党的阶级性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力。

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与阶级斗争学说,就是阉割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成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国家与革命》

民主也是一种国家形式,它将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但那只是在取得最终胜利和彻底得到巩固的社会主义向完全的共产主义过渡时候的事。——列宁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既是一种思想和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实际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特点

1、科学性(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追求科学的世界观,宣传教育考理性,而不向有些别的信仰那样考道义感化);

2、现实性(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与唯心主义世界观有根本不同);

3、崇高性(它引领人们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4、健全性(不离人的日常生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着力于掌握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拘泥于个别词句和提法。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阶段性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具体地体现在对阶段理想的追求上。

理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谓极大丰富不是无限制的,而是相对于人的实际需要来说的,是指足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产品生产的规模,它不是抽象地设想越大越多越好。共产主义讲的是按需分配,只要足以满足全体人们的需要,而且是可持续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无限制地追求生产力的扩张。其实,追求物质生产力无限增长的,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本家无限度地追求利润,这种动机促使他们为生产而生产,而根本不顾人们是否恨得需要,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环境破坏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再有追求利润的动机,不再是为生产而生产,因而那时的社会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生产规模和能力了。那个时候人类可以控制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增长,在这个方面也像物质生产一样,得到了人民自觉的控制,使其运行在适度的规模上,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为生产而生产的利润动机不复存在,物质生产不再不顾人的实际需要而盲目扩张,人嘞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将达到动态和谐与平衡。

到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当然也可能遇到资源约束问题,但是共产主义社会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为:

1、共产主义社会不会追求无限度的物质生产力增长;2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会为能源的问题开辟极为广阔的前景;

3、人类对待自然的自觉保护的态度,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讲不再仅仅是功利性的存在,不再仅仅是能源和资源而已,用马克思的话说,还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按需分配的原则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1、在人类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因素一直存在着。它作为一种因素,实际上早已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些局部领域,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经过长期量变过程额实现的根本质变。

2、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产品极大丰富为基础的;3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为条件的。(不随意浪费或破坏,不超过自己的需要去占有,自觉做到“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4、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是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了的需要,而不是变态的不正常的需要。(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有机体,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并不是无限的。“大厦七千,夜眠七尺”就是这样的意思。而且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需要不再仅仅是物质的需要,而是更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劳动、创造、贡献成为人们和突出的需要)。

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基础。

只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还能促进和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除就是

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它发挥并尽了自己的作用,不再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或者它造成的弊病超过了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那么,它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很自然的事。

只要人们的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还停留在商品经济范围内,生产者就不可能完全掌权自己的命运,人类也不可能真正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市场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经济活动中很重大的事情,可以说是从人类分工体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复杂机制,它能够将社会不同利益者不同方向的经济追求整合在一起,最终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根本性质上是同一的,都属于同一个社会形态,都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它们的区别是成熟程度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是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因而社会主义还是不成熟的。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在社会主义从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是更为成熟的社会,它更能体现这个新的社会形态本身的特征。

谈到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时,我们通常讲“两个必然”,这在表述上是一种中国式的概述或简称。“两个必然”其实是一个必然,即历史的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这两个思想虽然都是马克思的,但层次并不完全一样。“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讲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更替;而“两个绝不会”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讲的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向下一个新社会形态的更替。“两个必然”虽然是科学社会主义层次的,但也有历史观的依据;而“两个绝不会”虽然是历史观层面的,但它既然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当然也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适用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问题。这样,这两个命题就相遇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来谈两者的联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表面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客观必然性vs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两个绝不会”不仅没有推翻“两个必然”而且使“两个必然”的论证更加严谨和具体化,更有利于人们对“两个必然”的正确把握。

资本主义的寿命取决于它能容纳生产力的能力。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它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当它所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后,只有当资本主义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的时候它才会退出历史舞台。判断资本主义容纳生产力的能力,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要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否还有向上发展的能力,是否还有创造力并能容纳高科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2、要看资本主义在世界上是否还有横向扩展的余地。从前一个方面来看,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使经济形式迈上新台阶,这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活力。从后一个方面看,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前资本主义或者资本主义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发展的很大余地,事实上资本主义也正在向这些地区扩张。只

有资本主义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即使在某些国家发生了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并取得胜利,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还是不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理想。对于个人理想具有整合作用,是若干个人理想的寄托和发育之所在。它包括着丰富的内容:a综合性地包含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状态,它向我们描绘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理想状态;b它把理想与信念包含在一起,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c它单单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包括追求和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道路和方式。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式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样,共同理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关门目标的想象,而是一个追求理想的是实实在在的过程。

2、它是一个具体性的阶段性理想。(与远大理想相比,阶段性的理想更为具体,离我们更近,成为最能直接地激发我们的奋斗热情的理想目标。

3、它是全体中国人民都认同和追求的共同性的理想。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把党、国家、民族、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党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个人要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这些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要求,都在共同理想上得到汇聚,形成一种追求共同理想的最大合力。

需明确的是,共理虽然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但它并不是以个理想的大杂烩,因为它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本质规定性即精神实质,中共理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是当代中国条件下的、带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归根到底,从相纸上讲,它是一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尽管它与中国国情和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但它不是一种涂抹着社会主义油彩的民族主义理想信念。离开社会主义前景,孤立地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狭隘的。对我们来说,社会主义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道路,也是目标。

第二篇: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做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 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的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中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请回答

(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2l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第三篇: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种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规律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列现象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7.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 3.ACD 4.BCD 5.ABCD 6.BCD 7.CD 8.ABC 9.BCD 10.ABCD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作出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无产阶级尚未觉悟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解放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的积极作用。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付诸实践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和缺陷就日益暴露出来。

2.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一方面,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入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

【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地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

【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依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请回答:

【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 【答案要点】

(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

(2)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

第四篇: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教学目的和内容: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关键词:

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阅读文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绘形绘色的描绘,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孔子的大同世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性质和幻想色彩。他们的描绘虽然被传为佳话,但最后均沦为空想,而不能成为人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的宏伟社会蓝图,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理想,才成为人们能够具体实践的目标。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找到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有着观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这主要表现在: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小结:

本节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从方法论的高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证未来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基本特征的科学性,说明共产主义产生和形成的理论依据。二是论述共产主义是什么。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但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随着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和走上历史舞台,人类追求和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虽然远大,但是并不神秘。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发展目标,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案例分析:

西方出现“马克思热”

——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

在社会主义低潮中出现马克思热

当前,就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是低潮。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并不是低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悄悄出现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主义表现是:(1)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中和多都开设了马克思的学说尤其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课,选学的人很多。(2)从1995以后,几乎每年都有1~2次关于马克思的国际学术讨论会。(3)1999年底,时逢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英国相继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进行千年伟人、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投票结果显示,马克思是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是千年最伟大的科学家。

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

资本主义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出现的社会主义因素是:

合作经济、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高额累进税、企业管理的共决制、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三大差别的缩小。

思考讨论

1.西方国家出现“马克思热”的历史根源何在?

2.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共产党宣言》所列举的和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相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予以推行。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共产主义的实现既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此应持科学的态度,应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和实现过程。

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小结:

本节主要有两个要点: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能够实现以及怎样实现?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课前讨论: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千百年来,曾激励着一代有一代进步人士努力追求、为之奋斗。请问你是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

理论学习: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者把实现最终理想看作一个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过程。

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小结:

本节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青年大学生如何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本章小结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一理想集中体现了数千年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一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见上坚持了科学的立场和方法。他们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预见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立足于指出未来社会的方向和原则,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反对把对未来的预见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描绘了共产主义宏伟蓝图。他们认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消费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阶级、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失;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解放最终实现。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西方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从发展到没落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与工人阶级的结合,使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达到了空前广泛而自觉的高度。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当代中国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在理想的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五篇:第七章_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教案修改)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案例教学、适当提问、讨论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配合板书

学时安排:2课时

教学导入:

2009年3月13-15日,英伦三岛最热销的不是歌星或足球赛的门票,而是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召开的“共产主义观念”会议的门票。本来该会议计划安排在能容纳200人的学术厅,但是听众太多,不得已三次改换场地,最后在一个能容纳千人的报告厅召开。会议涉及的不是“如何分析最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形势,或如何组织新的政治运动这样的实践-政治问题”。因为今天更为迫切的不是行动,而是理解共产主义观念的哲学意义。他认为,“从柏拉图以降,共产主义是哲学家唯一值得思考的政治概念。”会议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大会结束时齐泽克领唱《国际歌》。本章中,我们会集中给大家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起点: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与揭示。

创新点: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恩格斯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 马克思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播放视频:《共产党宣言》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

2.废除私有制

3.生产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阶级消灭

2.国家消亡: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3.“三大差别”消除

4.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5.人与自然和谐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自由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充分发展是指人的一切天赋和才能得到发展。

2.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含义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3.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不是自发地实现的,需要人们为之积极争取和努力奋斗。社会实践是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根本途径。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 共产主义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 可以根据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

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 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共产主义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  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向共产主义推进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典型案例:中国革命

(三)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根据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可以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概括为:

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精神、政治条件: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

国际条件: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消灭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打碎了以资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的运动,则已熔铸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课后思考题:

1.在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描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展望与以往这些描绘有何本质区别?

2.西方有的人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宗教信仰混为一谈,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一种“新的宗教”,断言“共产主义理想与宗教的天国一样,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你对此如何看待?应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与宗教天国的本质区别?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3.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缈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4.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5.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参考书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下载马基本复习教辅——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基本复习教辅——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