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

时间:2019-05-12 18:3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

COSO报告是目前最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

自美国安然公司特大财务舞弊事件发生以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提到内部控制,我们不得不提到美国COSO报告。

2004年9月29日,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ERM)。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规范体系,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COSO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纲领

内部控制规范由财政部等五部委以财会[2008]7号的发布,内部控制制度配套指引由财政部等五部委以财会[2008]7号的发布。该文件指出: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现予印发,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

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请各上市公司及相关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切实做好执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中国COSO对企业的要求

对高级管理层的要求

1、高管是内部控制的剧中人。

现代内部控制不再只是组织(企业)高层对下的控制,而是对全员的控制。也就是说,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要“控”的,既有基层,更有高层。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布在组织的“面”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将内控建设看作是演一场戏,那么要演好这场戏,要求剧中的演员首先学习好、理解透“剧本”。

这就更应注重内部控制规范的学习。惟有如此,演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这场“戏”才有基础和前提。

2、高管是内部控制的责任人。

贯彻内控规范是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法定职责,也可以说是法定

其要承担主要责任。

●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全体成员,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以总经理为代表的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董事会秘书,负责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的信息披露等重要事宜;

●内控负责人,具体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这是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的明确要求,也是内控规范体系的基本要领之一。既然如此,要担当起责任、履行好职责,就更须带头学,充分发挥领导和示范作用。

3、高管是内部控制的受益人。

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目标多元、范围广泛,其涉及的战略决策、组织重塑、规划运行、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等内容,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实践中最为关心、最为重视的问题。

了解和掌握这些内部控制规定,不仅可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对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合法权益起到保护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发展了,竞争力增强了,从一定意义上看,大家还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单位贯彻的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自上而下推动。

内控规范明确要求企业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高管一定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亲身参与、大力支持内控规范的学习培训和贯彻执行,自愿担当起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领路人。

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做起;要从规范战略决策程序、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做起;要从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品牌做起,真正将贯彻实施内控规范营造成为企业“高层基调”。

要及时将内控规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在全公司范围内予以下达,引起广大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重视,让内控规范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真正发展成为企业“基层守则”。

2、开展宣传培训,及时转变观念。

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内控规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与企业传统认识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需要在座各位领导和企业全体员工及时转变观念、拓展视野、更新知识。在美上市公司执行《萨班斯法案》的实证研究表明,凡是未能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大多与内部控制宣传培训不到位、组织成员对自身在内控体系建设的定位认识不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3、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操作规范。

内控规范以原则为导向。如何将内部控制规范中的理念和原则与

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很好地衔接、融合,是真正落实好内部控制规范的关键。

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各行各业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外部因素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企业必须根据基本规范和相关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操作规范。

4、重视人才培养,谋求长远发展。

内控工作能不能做好、做久、做实,人才是关键。当前我国企业内控人才紧缺,严重制约着内控规范的顺利实施。

财政部已经将内部控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高级会计师考试的范畴。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有关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

诸如:

ü 巨人集团的倒塌

ü 郑州亚细亚的衰败

ü 震惊中外的琼民源

ü 银广厦事件的发生

ü 乃至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等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1)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2)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3)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4)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制度(5)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1、总体性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重要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制衡性原则(6)适应性原则(7)成本效益原则

2、具体原则

(1)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

(2)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3)岗位设置效率原则(4)回避原则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

第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第二: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进行货币

二、资金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岗位分工和职务分离原则

2、严格授权批准控制的原则

3、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原则

(一)货币资金业务控制程序

1、现金业务控制程序

1)授权经办业务企业应当建立现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现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企业取得的现金收入时应及时天之原始凭证入账,不得帐外设帐,严禁收款不入账:企业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有关经办人员在现金收支凭证上签字,据以作为收付现金的书面证明。

3)审核原始凭证。会计部门的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的分管会计负责的人员对收到的有关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可拒不受理或责成经办人员补办。

4)编制记账凭证。分管会计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相关凭证,签章后通知办理现金收支事项。

5)收付现金。出纳人员复核收付几张凭证及原始凭证,按凭证上所列金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戳记。

6)复核记账凭证。稽核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查收账凭证及付款凭证。审查合格后,签章传递。

7)登记账簿。出纳人员根据核对后的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分管会计人员根据签审合格后的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人员编制总账记账凭证,经复核后登记总分类帐现金科目。

8)盘点现金。出纳人员每日营业结束后,结出现金日记账的收支和结余额,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相互核对。

9)送存银行。对于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由出纳人员登记现金送存簿后,及时送存银行,并收取现金送存回单。

10)清查库存。定期或不定期由清查小组盘点库存现金,并同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根据清核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填列帐存与实存的情况。

2、银行存款业务控制程序

企业发生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可以采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信用证等方式进行结算。由于银行存款的结算方式不同,其收支流程和业务缓解也有差别,根据其主要业务环节制定其控制程序如下:

1)授权经办业务。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单位规定和业务需要,授权业务人员办理设计银行存款收支的经济业务或往来账款事项。

2)签订结算合同或协议。经办人员办理经营业务,应同对方商定收付款的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以合同或者协议方式加以明确。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的业务,应当与承办银行签订网上银行操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资金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交易范围

3)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业务经办人员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规定,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作为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书面凭证,如购货的发票、销货的发票等。4)审核原始凭证。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员原始凭证及其反映经济业务,批准办理银行存款收支结算,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应拒绝受理或责成经办人员补正手续。

5)填制或取得结算凭证并办理结算业务。出纳人员根据已签审的原始凭证,按照会计规定手续和结算方式填制或取得相关银行存款结算凭证。出纳员送交或留存有关结算凭证及相关记录,向银行办理存款收付业务。

6)审核结算凭证。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结算凭证的回联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7)编制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结算凭证及原始凭证,编制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

8)复核原始凭证。稽核员或指定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及所附结算凭证、原始凭证。

9)登记账簿。出纳人员根据核对后的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签审合格后的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 10)核对账单并编制调节表。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核对银行对账单,查清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1)账账核对。由非记账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有关明细账,总分类帐,如发现不符合的事项要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

2、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一、存货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存货控制点及措施

1、原材料控制的要点

1)设立专门的仓库由专人保管财产物资

2)对已采购回的材料建立验收制度,登记采购数、实收数、短缺数等

3)各种材料物资要妥善保管,按品名、规格定位堆放,并挂贴标签,以便账实核对。

4)仓库保管员应随时掌握和反馈才聊物资的最高、最低储备量,以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并避免资金积压

5)实行定期盘存制度,每月至少盘点一次,并于才聊帐卡的账面结余数核对若发现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填写盘存报告单报本部门和财务部门,据以进行账务处理。

6)对易潮易霉物资要经常检查库内通风设备是否完好,或组织翻晒;对易挥发的物资应经常注意加盖密封;对易燃易爆物资要加强防火;对贵重物资和稀有物资要特别保管并经常查核。

7)各种材料物资的领用和发放,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仓库保管员只有根据经过批准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或销售凭证方能发料,领料人和发了人均应在领料凭证上签字。

8)如需超过限额领料。零用部门应说明原因,并经过生产技术部门和材料部门的领导审核同意,才能补发追加领料。

9)对于委托发单位加工的材料,仓库保管员应根据材料部门填写的“委托外加工发料通知单”进行发料,有关联数送材料部门和财会部门凭以记账。仓库保管同时应在备查登记簿中予以登记,加工完成验收时要注意销原纪录。

10)企业内任何人未经批准和办理规定手续,不得发出变卖和赠送材料或用一种材料和交换另一种材料。

11)建立材料的账实稽核制度:仓库保管员负责稽查所经营的材料卡和实物数量相符材料部门负责稽核材料账,卡和实物数量相符,财会部门负责稽核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账的金额相符。

12)建立边角料回收制度,加强材料的综合利用。

2、产成品内部控制的要点

1)生产车间加工完毕的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合格并签字后,填制产成品交库单,连同产品交成品库点收,车间和成品仓库的经手人应在交库单上签字,作为产品入库的凭证。2)“交库单”一般一式五份,一份由成品库记卡、一份退生产车间计算产量,一份交销售部门登记明细账,一份送财务部门记账,另一份交计划统计部门,月末各方的合计数应按品名、规格、等级核对相符、3)对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应妥善保管尽量避免露天存放,以防生锈变质。对销货退回的产品,也应建立相应的验收入库手续。

4)产成品销售时,销售部门应根据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销货合同开除一式五份的发票。一份由销售部门存查记录,一份有成品仓库发货记卡,一份代“出门证” 一份交购货单位,一份送财务部门收款,记账

5)销货发票开好后,应由开票人以外的人员复核其所填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合同相符 6)仓库保管(发货人)接到发票的“提货单”联

后,提出应发的货物,再由另一人作最后的复核、核对无误后方能包装发运。7)仓库保管等直接经手销售的人员,不得兼管与销售有关的账簿。(如销售、应收销货款)的记账工作。

8)每月终了,销售部门与成品库在账卡、账实核对相符后,要编制产成品、发结存报表送财会部门对账,保证账账相符。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要点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其控制要点如下:

1)对房屋及建筑物在建过程中要监督建造质量,竣工后要即使组织验收。登记固定资产账。

2)对购买的不需安装设备,若暂时不用应加强保管,避免露天存放,若立即投入使用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随同实物交使用部门管理。

3)对购买的需要安装设备,应先入库保管,领用时要办理手续,并及时记录安装调试费用,转入固定资产原值。

4)建立固定资产的修理制度,避免“带病运转”,保持固定资产的良好状态 5)建立固定资产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移动的管理制度。

6)对投出固定资产的原值,以提折旧、评估值应及时反映。

7)对临时性租入固定资产应建立备查薄登记,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比照用固定资产核算: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制度规定计价核算和管理 8)对报废、转让、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及时登记清理费用,残值收入,净损益或租金收入和转让收入。

9)对租出固定资产应用备查薄登记租出时间、期限、租金收入。

10)对单位投入固定资产应按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和实物保管。

11)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正确反映其原值,累计折旧和账面净值。12)建立固定资产盘存制度,每年决算前进行一次实地盘点。

13)对意外灾害损失应进行认真核对、盘点及损失程度的评估,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

3、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制度

一、采购业务的程序

1、请购审批

2、选择订购

3、验收入库

4、退货处理

5、采购报表控制

二、采购与付款控制的要点及方法

1)采购部门应与仓储,会计、验收和运输部门分离。2)大额的采购应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

3)所有的采购要经采购部门填写请购单,请购单须经审批才能生效。4)由采购部门负责货物的采购。

5)采购部门应指派专人审批核准购货价格。

6)采购一般要有经审批的购货订单(某些情况下,是购货合同)。

7)购货订单预先连续编号,并妥善保管,保证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8)由独立于采购、会计、仓储等部门的验收部门负责采购货物的验收。9)验收部门要及时对所收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并出具验收报告。10)验收报告预先连续编号,并妥善保管,未经授权,不得接触。11)验收报告一式多联,分送会计,仓储和采购等部门

12)发生部分到货,应准确的予以记录,并做好在途货物的监督和控制。13)对验收不合格的货物,验收部门应分析原因,并做好记录,运输部门负责处理需推出的货物时,应做好记录,退货单,货运单等应一式多联,其中一联应送交会计部门入账。

14)收到供应商的发票,应及时做好记录,并与购货订单,验收报告核对。15)会计部门负责将供应商发票和相应的购货订单、验收报告进行核对,核实数量、价格及其他有关的条款。

16)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明细账(或应付凭单登记簿)定期与总分类账进行核对。

17)购货发票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明细账或应付凭单进行核对。18)会计部门负责发票金额的审核和入账。

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由会计负责,而不能由出纳负责,即使由出纳编制现金支付的原始凭证,会计部门也应编织付款凭单并予以归档。4、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

(一)销售与收款业务的流程

1、职务分离制度

2、订单控制制度

3、销售价格政策控制制度

4、销售发票控制

5、收款业务控制制度

6、退货业务控制制度

7、售后服务控制制度 期间费用的内部控制方法

1、预算控制法

2、定额控制法

3、审批控制法

4、归口分级管理法 销售费用的内部控制

1、预算控制

2、审批控制

3、贡献控制法

财务费用的内部控制

1、合理确定企业筹资规模

2、预算法控制筹资进度,把握财务费用开支

3、慎重考虑每一笔贷(借)款:

4、把握汇率变化趋势,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

5、财务报表查核控制

1、应收账款的查核

1)适当表达应收企业及个人的款项及票据,分别列示非因营业而发生的其他应收款项及票据。

2)催收款项转记为其他资产,并提取适当的坏账准备金。

2、固定资产的查核

1)固定资产是指供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非为目前营业使用的按其性质列为长期投资或其他资产。

2)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按其净变现价值或账面价值的较低者转列其他资产,无净变现价值者,将成本及累积折旧冲销,差额转列损失。3)完工的设备,已多年未在进行建造者,转列其他资产。

3、长期股权投资的查核

1)因持有有价证券而取得股票股利或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所配发的股票者,依有价证券的种类,分别注记所增加的股数,并按加权平均法计算每股平均单位成本。

2)依财务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采用权益法计价:

① 持有被投资公司普通股股权超过50%者。② 持有被投资公司普通股股权数20%以上者,且与其投资持股比例超过50%的其他公司共同持有同一被投资公司普通股股权超过50%者。

③ 持有被投资公司普通股股权20%以上者,但有证据现实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无重大影响力者,不在此限。

另持有被投资公司普通股股权未达20%而对被投资公司有重大影响力着,亦需采用权益法评价。

4、存货评价的查核

1)存货的原料、物料,在制品,制成品及进货成品,如系瑕疵品,过时品,废品或已不使用部分,应依净变现价值评价,并承认跌价损失,于存货项下减除:至于完好可供出售的存货,期末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予以评价,列计备抵存货跌价损失。

2)说明期末存货计价方式。

5、折旧、摊销的查核

1)折旧性固定资产会因经济因素以及功能性因素,导致资产价值逐年递减。闲置设备虽未供营业使用,仍应继续计提折旧。

2)摊销或折旧年限,在会计上均属于估计事项。估计事项因新资料的取得、经验的累积,有修正的必要时,须有客观的事实及充分的理由,不得仅凭企业主管的臆断,而任意增减摊销可折旧年限。3)财务报表应附注说明各项资产计提折旧方式。

6、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的查核

1)凡支出的效益于以后各期者,列为资产。其效益仅为一个会计期间或无效益

者,列为费用或损失,不得资本化。

2)停工损失不具未来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应依其性质列为营业外支出或非常损失等科目,不得资本化。控制重点

单位财务报表应依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政府的其他相关法令等规定编制。单位的决算表,应能正确表达单位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及现金流量变动情形。会计报告对于下列事项应与注明: 1)重点会计政策的汇总说明

2)会计变更的理由及其对于财政报表的影响。3)债权人对于特定资产的权利 4)重大的承诺事项及或有负债 5)盈余分配所受的限制

6)有关业主权益的重大事项

7)其他为避免报表使用者误解,或有助于财务报表的公正表达,所必须说明的事项

8)其他经有关法令规定应加以说明的特殊事项

第三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对经济活动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有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文章着重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剖析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误区,并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制度设计;设计原则;设计误区;设计要点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对经济活动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管理学及控制论的角度来看,作为现代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业务性质如何,都应该设计并实施适应本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日益增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企业内控制度研究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其最终的落脚点。因此,深入探讨和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及其制度设计原则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了确保法规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会计和其他有关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可靠性,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促进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在充分考虑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分析方法,针对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及相关的业务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等所形成的一种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其目的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

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为实现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方针、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等的总称,是内部控制理论、原则、方法、内容的反映。简单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办法的集合体,综合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控制措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设计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笔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该遵循合法性、适用性、预警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即企业所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得违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业务管理特点等)来制定,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协调功能,促进企业发展;应该能够及时、准确、明晰地对企业各部门或员工出现的行为偏差给予纠正和指导,发挥预警作用,保证企业的协调发展;应该发挥其强大的约束作用,对企业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应该对各项控制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务必使其简便易行,利于制度的实际操作和运行。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误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在现

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从总体上看质量不高,对内部控制各要素的设计不系统、不科学,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仍存在着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忽略了实施成本问题,虽然制定出了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行该制度所花费的成本超过了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缺乏可操作性,得不偿失。第二,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过于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忽略了制度的执行和其作用的发挥,使制度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甚至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审计的手段,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第三,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对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薄弱,难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其有效性。由于监督的失效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将影响全体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严重的甚至导致内部控制的失败。第四,对已经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企业未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对内部控制制度作出适当的调整,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难以对企业新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控制。第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须知无论如何完善的制度,最终还是需要人去执行,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员工的认同和理解,那么制度最终会沦为一纸空文。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要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避免走入设计误区,并抓住设计要点进行制度设计,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合理。

1.控制目标设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简单来说,设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解决了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为内部控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应该把握控制目标的动态性、层次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进行设计。众所周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由于发展战略各异,其内部控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具有动态性,进行内部控制目标设计应该随企业的发展而变化,实行跟踪控制;还应该针对企业的不同治理结构层次、内容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分解,满足内部控制目标的层次性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分而治之。同时,还要在制度上体现对内部控制多个目标间的协调,使整体控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控制流程设计

控制流程是依次贯穿于某项业务活动始终的基本控制步骤及相应环节,控制流程往往是与业务流程相吻合的。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控制流程的设计应该是与企业控制目标相适应的。控制流程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很多,如按会计科目设计、按经济业务类型设计、按经营单位或管理部门设计,等等。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或多种)设计思路,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进行权衡比对,从而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了确保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在进行流程设计之前应该对企业现有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合和提炼,避免重复设计流程(如控制手段、控制过程相同的不同经济事项被重复进行设计)。另外,在进行控制流程设计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交叉或重复的内容,此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否则将影响其客观性。3.控制点设计

控制流程是由控制点组成的,控制点又分为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两种类型,对不同的控制点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管理。关键控制点与一般控制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企业制定内部控制措施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控制点,企业管理者只有将注意力集中于业务处理过程当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对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控制点上,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控制点的设计非常重要,其中关键控制点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应该以选择关键的成本项目、业务活动、业务环节、重要要素及重要资源为选择依据,即将影响成本项目费用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盈利能力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要素和资源及容易发生且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环节设定为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经济业务活动其关键控制点是不同的,某环节在某项业务中属于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并不意味着它永远都是,也许在其他的业务活动中,该环节仅是一般控制点。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必须根据管理或内部控制目标的具体要求、业务活动的类型及特点等来选择和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4.控制权限设计

内部控制权限的设计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精髓之一,控制权限是否设置合理,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权限进行合理配置。笔者认为,对内部控制权限进行设计要遵循重要性原则、责任明确原则,既要满足控制目标的需要,又要兼顾工作效率。明确内部控制的控制权限应从授权阶段就开始进行控制。管理层在进行授权时,应该统筹考虑授权的范围、层次与责任,将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纳入授权范围,把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列为权限划分的重要依据,防止出现权力重叠或责任真空的现象,做到权责明晰,为各中间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以所授权限开展工作提供依据。管理者通过合理授权以保证经营决策得以有效运行、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实现权力制衡。在设计中实现相互牵制也非常重要,若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办,则难以实现管理控制的目标,必须要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进行控制权限设计同样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5.控制监督设计

内部控制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监督及内审监察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再监督活动的总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在我国,很多企业并非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不佳,某些参与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出现“对上不对下”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不良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忽视了对内部控制监督的设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因此,要确保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并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就必须对内部控制过程施以恰当的监督,内部控制监督设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时,应该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要将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列为企业日常工作之一,将内部审计列为重点监督手段,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监督企业经营业务、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纠错的建议的作用。同时,畅通监督信息反馈渠道可以使管理层或其他人员在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时,能及时向上反馈或提供建设性建议,使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得以及时、果断处理。

6.控制制度体例设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例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和骨架,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或特殊需要,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是不需要作重大调整的。倘若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设计不合理,企业对体例作出重大调整时,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频繁地调整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也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同时也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内部控制制度体例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一般的设计问题,还要考虑到所设计的制度体例能够适应今后修改完善的要求,预留一定的修订、完善空间。例如,对内部控制制度条目的排序可以用1.1、1.2、2.1等排序,能够较好地解决对业务流程、控制步骤和控制点进行增补、修改或删除的需要。而在文字编排方面,诸如基本原则、要求、一般规定等应该在制度大纲中描述,而不宜放在具体的业务流程当中。总的来说,就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设计要确保制度整体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同时可以适应修订和完善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尚不成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仍存在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度设计人员要在具体执行、正确评价等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确保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出纳人员负责公司的现金收支与保管、银行存款的结算与核对工作、现金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二)当天发生的现金收支,必须及时入账,不得无故拖延。

(三)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即按3天的日常开支核定,初定为20000元。日现金结存数不得超过核定限额,超过部分应及时送存银行,以保证现金安全;也不得低于限额,不足部分应及时补足。

(四)库存现金应做到日清月结,由财务主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五)出纳人员对银行存款余额应做到心中有数,不得签发空头支票或签发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

(六)银行存款要及时对账,尽量做到账账相符;月底按时与银行对账,打印对账单。

二、现金的收入管理

(一)各种收入都应由出纳集中办理,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出具收款凭证。

(二)收款开具,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给客户,一联留存,另一联交会计入账。

(三)凡属于公司的所有现金收入,都要入账。

(四)收到现金或支票应及时交存银行。

(五)收到货款,约定时间给销售内勤和财务相关人员,及时记录往来明细账。

三、现金支出管理

(一)支付款项按公司财务制度执行,分现金支付和银行转账两种方式,银行转账分对公和对私两种方式,要求无论对私或者对公,必须要有最后一手领导签字,可过后补签字。

(二)付款应从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原则上不得从当天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三)支票签发应有出纳员、会计负责人、公司领导三人签章,不得签发空白支票;支票签发后,除登记银行帐外,还要登记支票领用簿,以便查询。

(四)出纳人员应根据手续齐全、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支付款项;如无正当理由不得无故拒付、延付;款项支付后,应在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或“转账付讫”,并打印“回单”通知相关部门,以免重复付款。

四、现金盘点制度

(一)盘点前,应由出纳将现金集中起来存入柜。

(二)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金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做出记录或适当调整。

(三)若有冲抵现金的借条、未做报销的原始单据,应在约定时间内及时冲帐、报账。

五、检查与监督

(一)每天下班之前,主管人员负责监督清点现金余额工作,包括带走现金数量,并做好记录。

(二)主管人员定期安排监督检查账实是否相符,每周一次,并做好记录。

(三)主管人员定期检查对公或者对私汇款凭据,并且做好记录,检查时存款回单与短信提醒结合起来,做到零漏洞,保证现金真实入账。

六、奖罚规定

(一)盘点工作按期执行,如未执行或执行不好,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10-50元。如月度执行较好,给予1-5级奖励。

(二)如发现现金丢失或者漏记,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罚款10-5000元。如季度执行较好,给予3-5级奖励。

第五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目的在于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确保企业资产的合理、有效运用,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本论文试从内部控制的内容、作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但是现今,有相当一部分且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管理失控,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运用,企业运营的失败。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是指单位为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舞弊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的总称。

(二)内部控制的特征

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为主体建立的、以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控制对象的综合性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特征:

全面性。即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组织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而不是局部性控制。它不仅要控制考核财务、会计、资产、人事等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还要进行各种工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并及时提出改善措施。

经常性。即内部控制不是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它涉及各种业务的日常作业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

潜在性。即内部控制行为与日常业务与管理活动并不是明显的割裂开来,而是隐藏与融汇在其中。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执行何种业务,均有潜在的控制意识与控制行为。

关联性。即企业的任何内部控制,彼此之间都是相互管联的,一种控制行

为成功与否均会影响到另一种控制行为。一种控制行为的建立,均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控制的加强、减弱或取消。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经营管理时,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在高深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效的地位。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

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确立职责分工严格各种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监督检查手段等。可以有效的控制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并通过适当方法对资金的流入、支出加以控制,防止盗窃、贪污、滥用等不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的财务财产的安全,提高的生产经营的效率。

(三)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企业的审计监督以真实可靠地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对错,揭露弊端,确定经济效益。只有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所以,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防止资源浪费和错漏舞弊发生,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弊端。内部控制制度有很多因素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所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下三个因素

(一)管理越权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存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进行舞弊,那么这个企业无论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做得多么好,它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企业经营的管理中,内部控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决策在内部控制的实施中起主导作用,或多的就会出现管理者利用自己的职权越权控制,造成内部控制的实效。

(二)串通舞弊因素

在内部控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职责的分离不相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有关人员利用职权上下串通舞弊,使得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人为错误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使得在专业技术上达不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导

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断,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很多的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学习不够,知识掌握不多,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没有建立正确的、规范化的内部控制程序。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即使制订了一些相关制度,但基本上为会计管理或财务管理的部门性制度,甚至和业务脱离,和具体实施差距较大,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乏力,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管理范围增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职能分解,客观上需要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但是,我国有许多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专权独断、贪污腐败等现象,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秩序。

(三)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重在执行,有的单位虽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得较为完善,但由于外部监督环境不到位,内部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以至于很多企业出现会计造假行为。如有的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都开设银行账户和私设小金库,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的单位甚至发生负责人卷巨额公款外逃的现象。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下,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各组织机构职能的效率等方面,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虽然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的不完善,使企业经营活动的管制制度监督执行不力,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

五、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正确的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负责人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不仅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规范经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必须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人员责任制,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实。

(二)明确控制目标

企业应着眼于全局,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规模、地域等方面的不同,各企业的特征不同,甚至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企业要首先确定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包括管理模式、内部核算体系、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等,以明确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建设的方向。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其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基本原则,检查关键控制点是否进行有效控制,所有的控制目标时候达到。

(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因为会计造假存在巨大的需求。虽然造假有风险,但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几何级数放大,与造假被查后的违法违规成本相比,前者依然诱惑难挡。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各层次间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消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积极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只有企业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的力量时,才能使成员的工作目标明确,最终利益相同,促使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是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企业要通过科学的培训、考核、轮岗、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的人,还要注重具有良好道德观、价值观的新一辈人才。在工作的安排上,要实施岗位轮换制,及时发现问题,抑制部分人员的不良动机。建立奖励、晋升、淘汰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培养,专业技能的扩充。

(五)强化外部监督,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从传统意义上说,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主要应依赖于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但种种原因使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因此须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应统一协调,合理分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应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威慑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其独立超然的特性,履行社会公正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 田朝阳.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08,(07)

[2] 祝伯红.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财会 , 2006,(07)

[3] 朱红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浅议[J].河南农业 , 2006,(08)

[4] 罗红.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07,(06)

[5] 孙丽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探讨[J].现代农业 , 2008,(09)

[6] 翟志华: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资产与产权,2003(3).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评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本文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文中表达的基本观念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5篇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加强企业控制目标、实施科学和规范业务流程的方法和程序的总和。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市场占有......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中小企业如何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关系着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落实公司各职能部门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流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公司的日常经......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五篇范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来说面临......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汇总目录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汇总目录: 一、 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 二、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三、 财务部各岗位人员应知应会标准 四、 原始凭证管理办法 五、 会计基础工作标准 六、 内部稽......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刘晓岩本文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涵,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落实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399ef2d66e184ce59904a3bb8078e4b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从管理结构上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方面,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