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报将善和美沉到孩子心底
中国教育报:
将善和美沉到孩子心底
——宁波市江东区构建开放式养成教育体系的探索
■本报记者 史望颖
(中国教育报2月6日第三版约2500字)“看,我有10枚风采章,可以换一个毽子!”“我拿了45个风采章,新的一年我要争取拿到55个,这样就可以兑换一个排球。”近日,宁波江东区通途小学“成功银行”兑换窗口前挤满了小脑袋,同学们手持“存折”在换取礼物。
“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针对孩子喜欢集卡的心理,对应各学科设置了相应的风采卡。”通途小学校长谢增焕介绍说,“成功银行”借用银行存款的形式,将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用风采章的形式储存起来,定期兑换成实物,学期结束时以“存款”多少来评比风采好少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江东区积极探索将养成教育“沉”到学生心底,开放、多元的养成教育体系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撒上了向真、向善、向美的种子,形成了“日常管理突出养成、课堂教学渗透养成、开展活动围绕养成、创设人文环境体现养成”的区域特色。
构筑多元互动的养成教育主体
每到下午放学时间,20多名小学生就会来到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紫鹃社区,在大学生志愿者的辅导下,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自护训练。这是江东区30多个“四点钟学校”的缩影。
从1998年开始,江东区在社区开设“四点钟学校”,不但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了4点放学到家长6点下班两小时的时间差,也成了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在“四点钟学校”,孩子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制作小玩具、画水彩画、做女红、练跆拳道等。镇安小学202班的叶昕霖同学告诉记者:“在‘四点钟学校’,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跟同学讨论,那里的老师也会教我,还能认识一些新朋友,我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很放心。”
学校家委会也全面参与到学校养成教育中。戎徐小学102班的十几名小学生近日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走进四明山区,用义卖所得的2000元善款为杖锡小学送去了急需的图书等学习用品。“相信送去的浓浓情谊会在这些参与捐赠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留下温暖的一幕,这会成为他们成长的一种精神动力,”一位同行的家长说,孩子将平时闲置的书籍、玩具、日用品等收集起来义卖也能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江东区还通过实施一些创新举措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如筹办家庭教育周、组建家长学校讲师团队、建立家校同盟、编写《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丛书等。家住江东区宁舟社区的蔡先生从家长学校拿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套丛书时很开心:“平时,我也非常关注女儿的成长,现在有了这本指南,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心里有底了。”
江东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江东区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除了整合校内教育力量,密切学校和社区、家庭的联系外,还着重加强部门联动,把全社会养成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譬如,区教育局和区文明办、妇联、共青团、文广新局等部门构建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养成教育推进模式。
用足有机整合的养成教育资源
在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一支支喊着响亮口号的小学生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展现着当今学生的英姿。江东区儿童军校除了常规的队列训练外,还有内务整理比赛,参观高炮库、作战室,穿越“电网”军事游戏等一系列活动。
“第一次和同学们住在同一个房间里,感觉平时不太接触的同学,都很好相处,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意义。”一位叫周含悦的同学说。江东区教育局的陈浩老师是江东区儿童军校的第一期教员,也是目前儿童军校的具体组织者,他告诉记者:“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儿童军校目前已经走到第23期,已经有4万多名学生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接受了磨练。”
江东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养成教育是生活化的,孩子遇到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小草、每一片树叶都能转化为养成教育的资源,而它们犹如散落在各地的珍珠,虽然耀眼,却无法呈现出最大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串成美丽的项链,发出摄人的光芒。在实践中,我们着重推进三个整合,即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系统内教育资源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其中儿童军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两个典型的整合型载体。
一把把柔软的泥土最终捏成了美丽的陶瓷,一根根线和一颗颗珠子最终缠绕成为可爱的艺术品„„栎木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在江东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快乐地实践着。该基地开设了烹饪、陶艺、园艺、金工、家电、机器人等多个项目,形成了集中学习、现场动手的教育模式。基地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江东区的每一个小学生都会来这里进行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动手用脑的习惯。”该基地已经累计培训学生10万人次。
形成立体全面的养成教育评价
在黄鹂小学,“今天,你上榜了吗?”“你的德育积分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能经常从学生的口中听到。该校的章国明校长表示:“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对电子游戏中财富积分的兴趣十足,因此,我们决定在养成教育中探索用积分的形式来吸引孩子。”探索的结果就是德育千分卡的形成,该办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细分了各个阶段孩子“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具体达标行为,同时把孩子的行为以积分的形式积累并量化,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除了黄鹂小学,江东区还有江东第二实验小学德衔卡、江东中心小学红绿灯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养成教育评价体系。在整个区域层面,该区也建立了以“江东之星”为主体的多元化德育评价模式。范雨恒是朱雀小学的学生,前不久被评为第五届“江东之星”。“这个荣誉比拿了三好学生更高兴。”范雨恒脸上乐开了花。
江东区教育局的负责人表示,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境里,其表现往往是不一
致的,因此,养成教育评价不能是单一的,必须注重家长在养成教育评价中的作用。“帮父母盛一碗饭这项作业丹丹完成得不错。”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张丹的妈妈在家校联系册上如今有了这样的给孩子打分项目。镇安小学则在校庆期间举行了校园十大孝星评选中,完全由家长进行操作。
不仅是家长,许多社区也以评选先进的形式参与到学生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有些社区会统筹考虑一段时期内孩子的表现,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并将学生在社区活动的表现反馈给学校,学校会将这些内容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江东实验小学的刘光霞校长就给对口社区的书记打电话,学校的小旗手要换了,请他们推荐合适的人选。
(摘自: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2/06/content_59017.htm)
第二篇:[PK赛]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沉于心底的中国梦
[PK赛]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沉于心底的中国梦
谈起中国梦,每每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我在这个话题里却是最沉默的一个„„
于我而言,梦永远是遥不可及。所以不会去接触梦,更不会谈论梦。但这次却想挥笔洒墨,诉写一个:属于自己,关于祖国的梦。
从小以来,很少有事激起性子清淡的我的注意。却当在看道中国历史后,祖国的满目疮疤留给了我及其深厚的影响。当时那种怪怪的感觉到现在也说不明白,向一柄利刃,直直的插在心中,撕裂一般的痛。那时我作了,第一个白日梦;第一次那么强烈的希望中国站起来!
曾为祖国的锦绣山川所自豪,曾沉迷于中国的千年文化历史,曾经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
其实一直都明白,这也是一个梦,一个抽象化的美梦。
现实的中国所作的还远远不够,那一天,这个梦会记与历史。我无从所知,只是一直在心底期盼着梦近了。尽最大的努力,去盼、去等、去作。
直到现在也不能完全写下、解释那沉于心底的中国梦,只能是在写了无数次的梦中,填上属于自己的一笔„„
四川内江东兴区三烈中心学校二年级:佚名
第三篇:将中国旗袍文化营销到美国
将中国旗袍文化营销到西方
摘要: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集满、汉文化于一身。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晶。由于中西文化不同,再将旗袍营销到西方过程中,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异同,制定文化整合策略,将旗袍文化,中国文化营销到西方
关键词:旗袍 产品文化 品牌文化 差异化战略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旗袍更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其形制体现自然和谐、内敛含蓄之美,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瑰宝,被国际上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服饰。通过对旗袍的研究可以看出:旗袍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一方面是传统旗袍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意蕴,另一方面是在旗袍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1]而在经济日趋全球化,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企业要想将中国旗袍文化营销到西方,必须重视营销过程中分析文化环境,识别不同价值观之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营销人员 在进行营销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的差异给营销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将企业自身文化融合到当地文化中西方国民消费的策略,在西方市场上营销旗袍文化。
一、旗袍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融合 1.旗袍表现不同的中西文化内涵
旗袍行成中国女性服饰的一种民族传统服饰,其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外在表现。旗袍采用比例式的造型结构,整件服装上下、由独块衣料制成,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附件装饰,正符合东方女性的身体结构,能衬托东方女性的形体之美,这正是东方人讲究和谐统一的文化底蕴的体现,抑或是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自然流露。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旗袍历经沧桑而不变其神韵,而且还要流传下去,正显示了中华文化连续性的特征。如今旗袍在造型上采用符合中国女性体型的立体造型方式,它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衣技巧,融合并演变出东西合璧的现代旗袍。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女性穿上中式旗袍,她们只是好奇而已,兴趣来了就试试。因此,旗袍无法体现更深层次的西方文化内涵。但是西方也有西方的服饰文化。西方男子的晚礼服——燕尾服和女性的晚礼服都很能显示他们的服饰个性,这也是他们的文化传统。特别在女性服装设计上表现大胆、豪放、飘逸、华贵,甚至不怕坦胸露乳,这都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反映,也彰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8],求同存异,制定适合2.旗袍反映了不同的中西方民族的心理
人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地位等原因,心理状况是各不相同的,表现在现实中也是千差万别的。在旗袍上所表现出的中西方民族心理状态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西方女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走起路来是大步流星,臀部左右摆动,抬头挺胸以显神气,在服装上竭力表现为崇尚人体美,追求个性。东方女性则不同,东方女性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注重追求的是一种内在修养的柔美和气质,如含蓄、庄重、典雅、温良、重礼仪,动作不过于夸张,走路不快不慢,臀部左右摆动不大,呈中性化,体现东方女性一种含蓄之美。这些都是表现中西人的不同特质。
3.旗袍在中西方女性体型上的不同表现
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它必须以人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手、足等要素相协调,这样着装才能与人的众多曲线巧妙结合构成完美整体。从这一意义说,对东西方的人体进行分析来看旗袍是十分必要的。从解剖学的角度说,中西人的骨骼块数是相同的,但东西方人的身体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女性身材高大,胸部较丰满,臀部较宽并且翘势较高,整个身体从侧面看去成s曲线型。相比较而言,东方女性身材适中,胸部、臀部起伏不大,从侧面看去成曲线型。正因为中西人形体不同,女装基本造型不同,体现的气韵风格也不同。
虽然中西文化有很大不同,这种文化不仅体现我们自己的行为,而且体现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要求[2],但是为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殊多矛盾与争端。企业在营销旗袍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4.中西方文化在旗袍上的互相融合
其实,差异带来的并不完全是分歧,处理得好,可以使文化的差异性变为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互相促进,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我们要认识到,文化还有融合性的特点。就旗袍而言,原来的传统中式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就受到西式连衣裙的影响,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型、袖型,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并镶花边。旗袍的裁法和结构,采用了胸省和腰省,相继出现了连袖式、对开襟、琵琶襟等形式。改型后的旗袍既保持了传统韵味,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比传统的中式旗袍更好看,也就更能显现女性身形之美,这就是连衣裙的“洋为中用”,这正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是双向的。西方人崇尚自我,这是他们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眼里,越是从未见过的,越是差异悬殊的,就越产生兴趣,就越想尝试,以表现自我。正因为这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旗袍也在西方各国流行,特别在西方各大高校还流行中国的立领、斜襟、对襟、盘花扣等。近几年,旗袍也成为西方的一种流行时尚,这是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也表现出对东方文化的接纳。
二、营销中国旗袍文化策略 1.品牌文化整合策略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和经营行为的总合[3]
。将旗袍打造成一种中国服饰品牌,是企业维系与消费者关系的重要手段,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但一定要给旗袍一个恰当的品牌文化定位,因为人们总是喜欢与和自己具有某些共同点的人相处,总是容易接受与自己固有观念和态度相符合的事物
[4]
。所以,当消费者遇到与自己文化理念不一致的品牌文化时,往往会根据自己惯有的心理程序对企业品牌做出判断,总是排斥、抵制与自己固有理念不同的品牌文化,而乐于接受、认可与自己固有理念一致的品牌文化。因此,企业在旗袍文化品牌塑造时,首先要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理念采取积极的融合态度,在品牌文化中注入目标市场的文化元素,减少目标顾客对品牌文化的差异感,再逐步提高品牌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影响、改变目标顾客的生活习惯。企业需要选择恰当的品牌文化定位角度,确定品牌文化各个要素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导具体的品牌文化整合措施。
2.产品的文化整合
产品是企业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产品或服务
[5],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逐步了解企业品牌。产品的文化适应性将直接影响目标顾客对品牌形象的判断。由于目标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偏好、使用方式和审美观念等都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因此,企业要从目标市场的文化需求出发,促进品牌产品的文化整合。
(1)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目标顾客口味偏好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一个市场中广受欢迎的产品在另一个市场上却存在滞销。因此,企业应该在跨文化营销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目标顾客的喜好对产品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目标顾客的差异性需求。在营销旗袍时,大可把旗袍制作收腰合体,加大开衩,结合流行趋势,融汇西方时装的特点,既适应礼仪活动需要,又完美地达到了实用性
[6]。
(2)选择合适的包装策略
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以及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理念等,都会影响产品的包装策略,进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对旗袍进行适当程度的包装,满足目标市场对产品外在形象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推广。
3.广告文化整合策略 广告文化是指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文化传播形式,其传播过程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
[7]
。在广告中大力宣传中国旗袍不仅表现出东方女性的柔美和气质,而且还能体现出西方女士崇尚人体美,追求个性、自由的风格。既可以影响目标顾客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又会对目标顾客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等意识形态层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实施文化差异化战略
世界由一个市场组成,这个市场包括有多种偏好的人们
[15],产生的不同偏好的消费群体,造成了文化差异。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自身的与众不同
[9]
。不仅仅是自己的旗袍和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服饰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根据文化的差异性,在自己的旗袍和服务中产生一定差异性。在向消费者提供同类旗袍的过程中,同时又能使得同类旗袍存在某种差异能够满足主流文化差异造成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求。但同时要注意亚文化的需求,因为:“营销人员是完全可以选择亚文化作为他们的目标市场。而且在亚文化目标市场会有意外的收获发生
[10]
。特别而且对于广大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有些时候,刻意去培养少数或者是不占主流的顾客需求市场,就可能意味着产生在市场中生存还是被淘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1]。
当企业在目标市场站稳了脚跟之后,在尊重目标市场里各种有差异的文化的同时,努力寻找其与企业自身文化的差异以及啮合点。
再通过有效宣传,激发作为营销目标的消费者群体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并将这种文化认同转化为消费者的现实需求[12]
。使企业在目标市场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再继续尝试将本企业的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输出一种代表企业自身与目标消费群体的文化相融合后的文化形式或价值观。这样,企业就可以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建立长期的 消费者忠诚。在以本企业文化为基础上进行文化营销策略可以在产品、品牌、广告、数字上做文化营销等等总结: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它是东方文化的体现,也被西方文化所接受;它是为东方女性打造的,同时也为西方女性所喜爱,虽然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也不一样,但是,追求美的灵魂是相通的。我们希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打破以往非白即黑的思维定势,进一步推行中西文化间的交融,让
[14]
[13]
而其具体实施体现在多个方面。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一方面,让西方了解古老灿烂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也要了解世界,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走向世界。总之,企业在营销旗袍时,一定形成中国旗袍特色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其实不论是旗袍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在营销过中国文化程中,中国企业一定要了解、适应文化环境,坚持本土化战略,融入目标市场的民族元素,以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需求。其次要创造全方位、高品位的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氛围,力求文化创新,以文化亲和力启动市场,将文化定位贯穿于产品定位、设计、生产、包装、经营等环节中,突出文化的民族特点和历史内涵。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将给市场营销带来新的活力和优势。最后不断强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文化营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于金兰中华旗袍[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2]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l999.72-84.[3]孙朱立.品牌文化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嚣拉里·A·萨莫瓦尔,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交漉(第5版)[Il】.北京t北京大学出舨社.2004.
[5]市场营销学/赫连志魏,李航,尤振来.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8 [6]袁杰英.中国旗袍【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7]周延风.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实际应用【J】.当代经济.2002.12. [8]何伟俊.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营销理论体系构建[J】.学术研究/经济学、管理学,2000,(12):23—27.
[9]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10]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新千年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Glen·A·Beres.Cultural Marketing:Grabbing a Bigger Slice ofthe Pie[J].JCK;2005,(10):90一96.
[12]朱捍华.试论中国企业的文化营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430—432.
[13]陈树文,隋振杰.中国企业文化营销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4,(18):138—141. [14]蔡继荣.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3,(3):135— 137.
[15]Levitt,Theodore.The Pluralization of Consumption[J].HarvardBusiness Review,1988,(66):7—8.
第四篇:帮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我-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
中国教育报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学前教育周刊
帮每个孩子“做最好的我”
封留才
努力做最好的我”,是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时,对全国少年儿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出的殷切希望,为我们厘清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成长观、质量观和评价观,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强劲了动力。
“努力做最好的我”首先体现了面向全体孩子的先进教育理念——“有教无类”。总书记的这一期望,告诉我们每一名少年儿童都有着成为最好的我的“天资”和“基因”,都有着成为最好的我的“可能”和“条件”。总书记的这一希望也明确指出,“努力做最好的我”必须从小为一生的发展筑牢良好的思想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应当深刻理解总书记“努力做最好的我”的丰富内涵,都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少年儿童,都应帮助每一名少年儿童坚定“我行、我能”的信心和决心。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绝不放弃任何一名少年儿童,引导每一名少年儿童向往美好明天,使每一名少年儿童都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
“努力做最好的我”蕴藏着尊重差异张扬个性的科学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正是遵循了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理念,力求为每一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机遇和条件,帮助他们寻找“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方法。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客观地面对每一名少年儿童的自然心智水平、天资接受能力,在教育引导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始终用等待的心态、期待的眼光,科学地施加教育影响,帮助每一名少年儿童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努力做最好的我”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张扬个性,鼓励和引导少年儿童发展特长、发扬优点,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都拥有自己最好的方面,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提供多样的智力支持。
为了祖国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认真落实总书记“努力做最好的我”的殷切期望,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指示精神,切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共筑美好“教育梦”,培养和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努力做最好的我”。
(作者系江苏省口岸中学校长)
第五篇:好的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
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 2014年6月1日
好的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刘艳 向艺 赵勇
编者按: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专门为保护儿童权益而设立的节日。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伪专家”、“伪科学”还很多,对幼儿成长造成危害的不当育儿行为还不少。因此,幼儿园应结合今年全国宣传月主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把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和长期任务。让孩子接受科学的教育、享受自由生长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节日礼物。调查
幼儿家长急需育儿指导
为了解学前家庭教育现状,我们对重庆市12个区域的25个园所进行了调查。其中,主城区幼儿园15所,县镇幼儿园10所。在各个园所抽取大、中、小班幼儿家长参与调研,共计2425个家庭,回收有效问卷1896份,回收率78.19%。
在“育儿能力”调查中,选择“游刃有余”的家长仅为5.21%,选择“基本胜任”的家长占64.27%,选择“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的家长占30.04%。近九成家长在育儿方面缺乏自信。
调查发现,45.92%的家庭存在“成员间相互不一致”、“工作忙,没有精力管”等现象。在家庭教育氛围选项中,选择“民主型”、“严厉型”、“溺爱型”、“放任自流型”的家长分别为51.44%、21.12%、17.67%、9.77%。此外,70%的家长愿意参与家长志愿者活动,58%家长愿意让幼儿参与互动交流活动。
在教育行为上,最受家长青睐的方式分别是“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个别交流”等。在家长陪孩子做什么选项中,示范园、一级园的家长选择“做孩子喜欢的游戏”选项最高,而二三级幼儿园家长选择“看电视”居多,其中示范园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和郊游。在增长育儿知识的渠道上,家长们认为主要通过朋友沟通、上网、看书、电视节目等形式。调查发现,示范园家长的综合素质、育儿意识等方面最强,公办、民办一级园次之,民办二三级园相对最低。
在对待幼儿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同层级幼儿园的家长没有明显差异。家长育儿乏力,近九成家长在育儿方面不自信,隔代教育、家庭成员间观念不一致等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家长对待育儿普遍感到焦虑、力不从心,学前家庭教育急需得到指导和提高。
学前家庭教育是一种专业技能,需要专业学习与指导,但现在社会缺乏指导家长育儿的机构,而种类庞杂的网络、书籍,让家长无从选择。当前的父母多为独生子,初为父母,缺乏实践经验,增加了育儿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个体成长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加上来自工作和社会压力,让更多的家长或收入较低家长群,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幼儿的成长。经验
请家长轮流做助教
“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一般是指发现并利用家长丰富的教育资源,请家长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协助教师完成教育目标。
在每月一次常规的“家长进课堂”基础上,我园大胆尝试、创新,吸收家长参与每周三下午的大区域活动,担任家长助教,协助教师共同组织大区域活动,维持活动秩序,维护幼儿安全。
所谓大区域活动,是相对于班级分区域活动而言的。由于我园活动室空间小,每个班级设置4-5个区域不现实也无法做到。我们将每个班级设置成一个大区域,每班一个主题,比如大班探索奥妙屋(以科学探索内容为主),中班快乐音乐吧(以艺术素养活动为主),小一班建构城堡(以建构活动为主)和小二班创想手工坊(以手工制造为主)。活动前,教师带幼儿到各活动室参观,了解各室活动内容,以便让幼儿自主选择参加哪个区域的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自选活动区,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活动后,幼儿回到各自班级,在老师带领下,对参与大区域活动的情况进行反馈、总结。
这种打破班级界限的大区域活动,扩大了幼儿交往范围,但也给教师的组织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全园教师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为保障活动有序开展,请家长直接参与到大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中来,协助教师共同维持秩序,维护幼儿安全。
最初,参与活动的家长对开展大区域活动并不十分理解,教师知道家长的疑惑后,主动向家长介绍活动的目的,并结合发生在区域活动期间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有位奶奶在参与了大区域活动后不解地问:“孩子们进进出出,乱哄哄的,这哪里是在上课?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活动呢?孩子直接在教室上课不就行了?”
面对家长的疑惑,一位教师从区域活动对培养幼儿好奇心、兴趣、责任心、协作能力所起的作用谈起,又谈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设置区域活动就是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直接感知、操作体验中获取知识经验。
这位教师以区域活动中搭积木为例,说明搭积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首先,这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活动,是他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搭积木就像盖楼房,画图纸、选择材料、做好地基、明白各种空间架构方法、动手操作、与同伴合作协商能力、大小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之间的关系等;再其次,“大带小”让大班幼儿有了“我是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活动中,他们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帮他们解决困难。
听到这里,这位奶奶似乎明白了,高兴地说,原来这么简单的事情好处有这么多啊。
“家长助教”,让家长直接参与进来,亲自体验,可以以点带面,口口相传,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
实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科学的保教保育,是育儿效果得到充分保持和扩充的基础。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建设“亲子共成长”工程,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我园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亲子档案,促进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家庭信息,是做好亲子共成长工作的前提。我园在每个班级建立了家长档案,注明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单位职业;幼儿生日、健康状况、特长爱好等信息,为班主任组织亲子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每个班级设立“幼儿成长档案袋”,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幼儿作品、亲子作品等,二是教师眼中的幼儿,三是家长眼中的幼儿。档案的建立,有利于老师和家长观察孩子近期的变化,促进家园共育。
开展家长课程,更新教育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必要条件,办好家长课程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渠道。各班级做好宣传及有关准备工作,确保家长课程按时开课,定期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通过课程的开展,家长懂得了如何正确培养孩子,一些不好的做法和观念得到了及时纠正。
举行家长开放日,做好相互督促工作。幼儿园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听课、家长代表发言、与教师交流沟通等方式,深入了解孩子的特点,体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
聆听专家讲座,提升思想认识。教师平时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为了给他们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科学的育儿方向,幼儿园每学期都会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学专家来园,在多功能厅开展知识讲座,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培训。
“大手牵小手”,注重根基教育。幼儿的行为在很多时候属于无意行为,还没有形成规律,因此,有时在园内培养的良好习惯,在家却不能很好地履行。为了让幼儿坚持好习惯,幼儿园为幼儿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大手牵小手”表格,以笑脸、哭脸反馈和督促幼儿在家的生活常规,从而使幼儿愉悦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广建信息网络,共谋园所建设。各班建立家长QQ群、飞信、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桥等信息脉络,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亲子作业、幼儿发展、天气变化等情况定期与家长沟通。家园联系桥内留有教师简介、联系方式,开辟“育儿知识”、“交流平台”等栏目,随时向家长宣传育儿常识,家长还可利用交流平台参与建设性意见,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定期召开趣味亲子运动会,举办节日亲子游园、亲子同沐书香活动,发放科学育儿信函,并利用院内、走廊宣传栏,努力做好科学保教知识宣传工作。
观点
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要接地气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心愿,对于处于弱势的农村家庭来说,这一要求更为迫切。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孩子,摆脱农村生活困境,从而改变家庭命运,是许多农村家庭的期望。在许多农民看来,越早开始读书写字,孩子越有可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获胜,读写算才是学习,其他都不被认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被理解也属正常。
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不将家长的需求轻易冠以“小学化”的帽子一棒子打死,找出其中合理的、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部分,适当地给予满足,能够使家长获得理解和认同感,从而获得家长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家园沟通渠道,这是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基础。
在农村,大量留守儿童跟随祖父祖母生活,而大多数祖父母因为文化知识有限,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甚至有许多不识字,宣传提纲、橱窗、宣传单、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对他们来说等同于无;《指南》的教育建议虽然浅显易懂,但对没有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较差的家长来说,并无实际意义。如何让这部分家长准确把握、理解《指南》的精神,支持配合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是农村贯彻落实《指南》的最大难点。
其实,这些家长虽然读书少,但并非没有文化。农村有乡土文化,有许多通俗的民间语言,如“强按牛头不喝水”、“强扭的瓜不甜”、“锅盖揭早了煮不熟饭”等等;农民也懂得很多动植物生长的知识,如种庄稼要适时播种、适度浇水、及时除草除虫,这些知识其实是和教育相通的。幼儿园在面对家长宣传时,要针对家长的特点,将《指南》“本土化”,以浅显易懂的乡土语言、生动的事例跟家长沟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本地幼教队伍中培养出一支本土宣讲团队,通过口耳相传帮助家长理解《指南》,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个案
“我错怪您了”
春节刚过,一位幼儿家长怒气冲冲地找到我,指责幼儿园没有把孩子教好,孩子都入园半年了,连加减法都不会,汉语拼音更是老搞错,要求转班、换老师。这位家长是位进城务工人员,很少参加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孩子我认识,活泼机灵,人见人爱。这中间有什么误会呢?我把这位家长请进办公室,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她平静了一下情绪,然后详细地谈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春节期间,一大家子人回家团聚,其乐融融。孩子的奶奶对几个孙子、外孙疼爱有加。闲暇之余,就喜欢“考考”孩子们,诸如10以内的加减法、汉语拼音、从1数到100等。每次“考试”,自己的孩子必输无疑,而同样上小班的表弟却对答如流。奶奶就纳闷了,怎么在城里上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如在村里民办园就读的孩子呢?这城里幼儿园是咋教的?于是三番五次动员孩子转回农村上民办园……
“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呢?”我问。“在我眼中,她当然是最棒的。但我还是觉得幼儿园应该教孩子文化课,要不上了小学就跟不上。”这位家长平时忙于工作,难得到幼儿园来一趟,我趁这个机会和她交流起来。我告诉她,幼儿教育要坚决反对“小学化”倾向,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地做好保教工作。幼儿教育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不能越俎代庖,揠苗助长。
我一边和这位家长交流,一边陪着她在幼儿园参观。在小班的教室窗外,这位家长停下了脚步。原来,老师正组织孩子们自由表演节目,刚好轮到她女儿,孩子大方地走到前台,用稚嫩的声音讲述:“过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家养了好多动物,有鸡、鸭、鹅,还有小狗和小牛,它们经常和我们在一起玩耍。它们的叫声可好听了,汪汪——眸——咯咯咯——”由于自己的表演赢得热烈掌声,孩子激动得小脸通红,连蹦带跳跑向座位。
“其实,每天看着孩子灿烂的笑脸,回家后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述幼儿园的开心事儿,我们觉得工作再辛苦也值得,衷心地感谢您们辛勤的付出!今天错怪您了,对不起。”我握着这位家长的手,欢迎他们夫妻经常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家园携手,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