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工作口号
1979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1981年11月,中国青年,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2年,团中央等单位,“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3年,邓小平等领导题词号召向残疾女青年张海迪学习。
1984年,农村团的工作。“一团两户”(勤劳致富报告团、青年专业户、科技示范户)
“两户一体”(青年专业户、青年科技示范户、青年经济联合体),1986年,团中央及各省市区团委根据“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
90年代,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思路,即“以支部为基础,以团委为主导,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联结,全面建设团的基层。”
1988年,农村共青团,倡导科技兴农、科技致富。1989年,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1990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
1991年夏天,中学生以“情系灾区,共克困难——伸出我的手,伸出你的手”
1992年年初,“共青团建设、改革、发展„百地千点‟大型调研活动”。
1993年,“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1994年,共青团提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简称为“两大工程”)。
1995年,共青团提出,“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简称“服务万村行动”)
“两大工程、一个行动”
1996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1997年,创建青年文明社区,1998年,共青团组织号召,积极投身到全国军民奋力救灾斗争中去。
1999年,“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领导就是服务”、“为青年排忧解难就是为人民服务” 1993年,“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青年”、1993年,团的十三大以后,“用办事业的方式推进工作”、“用社会化的方法实施工程运作”,即“事业化发展、社会化运作”
1998年12月,共青团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
“新世纪素质拓展计划”、“青年本位”和“服务青年” 21世纪初,“保护母亲河行动”被誉为“迈向21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
国际青年事务“和平、发展、参与”
1994年,青年,“保护明天行动”。
199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工作口号梳理
论文标题: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工作口号梳理
Sorting of slogans in Youth League work from the beginning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LI Lei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Changchun College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 China 论文作者 李磊
论文关键词 改革开放/共青团史/青年工作/口号the Reform and
Opening/history
of
the
Youth League/youthwork/slogan,论文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1312,论文页数 26~29页2001年
200
1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69374281/ 口号在团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工作中的口号的梳理,便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共青团史。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共青团工作所走过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探索历程及战略转变。新工作口号的出现又体现了共青团工作的未来新走向。Sloga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Youth League's work.Aspecial history can be formed by sorting the slogans in YouthLeague work, and the newly-produced working slogans embodythe future trends of the Youth League work.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0)06-0026-04
在20世纪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口号曾引导、鼓舞、激励无数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真理而战斗。从五四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到新中国成立初的“为社会主义建设立新功”,再到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口号,这些口号编织成了一部“口头”上的共青团史。它们虽然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在当时,在青年中和社会上都曾引起强烈的反响,对调动青年参与社会主流运动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间共青团工作中的口号梳理,来反映青年工作的一个侧面,期望对21世纪初期共青团工作有些许的启示。
一、“口号”界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口号”,然而却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一下究竟什么是口号,怎样给口号一个恰当的界定。现在的几种观点认为,口号是带有纲领性的起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综上,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口号,即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有鼓动作用的、简短而明确的句子。本文所说共青团工作中的口号,是由青年工作部门提出的,同时被各级青年工作部门认可的有鼓动作用、简短明确的语言,而且成为青年和青年工作中的流行语。
二、口号体现的共青团工作:20多年探索的轨迹
70年代末至80年代: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共青团工作也随之转变到带领青年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便成为青年工作介入经济生活领域的切入点。此后一段时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是青年中最响亮的口号,“新长征突击手”一度成为青年心中“荣誉”的代名词。1981年11月,当中国女排姑娘以顽强拼搏精神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中国青年欢呼雀跃,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2年,团中央等单位倡导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目的是恢复和发扬优良的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逐渐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汇合成统一的群众活动。1983年,邓小平等领导题词号召向残疾女青年张海迪学习。这一年还有这样的一批青年,在华山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群众,疏散游人,展示了一代青年崭新的精神风貌。1984年,中国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始,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大面积的丰硕成果,然而农村团的工作还处于原有的状态。“一团两户”(勤劳致富报告团、青年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抓住了农村青年的兴奋点,以后又发展为“两户一体”(青年专业户、青年科技示范户、青年经济联合体),这为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80年代中期以后,共青团的工作全面展开。1986年,团中央及各省市区团委根据“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的方针,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并在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团的基层整体化建设的思路,即“以支部为基础,以团委为主导,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联结,全面建设团的基层。”1988年,农村共青团工作从“一团两户”找到了农村青年的兴奋点,到这一年的7月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才真正找到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这一活动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发现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同时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倡导了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社会风尚。这为90年代共青团工作思路的转变,构建服务体系,开展服务万村行动,促进农村团的工作振兴奠定了基础。
80年代末至90年代。1989年,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成为主要的口号。10年来,希望工程走过了充满希望的历程,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17.82亿元,资助220.9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立希望小学7549所。评估表明,希望工程是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1990年这一年开展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这是一件有益于青年,有助于社会的创举。今天,这一活动向纵深发展,“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十大杰出青年创业者”、“十大杰出青年科技标兵”等一批又一批“十杰青年”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1991年夏天,华东地区发生特大水灾,中国损失高达459亿元人民币,但让人欣慰的是中国人收获了爱心。9月15日,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的500多万大中学生以“情系灾区,共克困难——伸出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为口号,开展以宣传抗洪救灾和义演、义卖、义务服务及募捐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与奉献行动。
1992年年初,“共青团建设、改革、发展„百地千点‟大型调研活动”全面展开。其范围是,在全国确定100个地市团委,在100个地市团委中确定1000个基层团委或团支部,因而得名。这次调研活动取得了成功。1993年6月,团的十三大后新的团中央领导集体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调研后的成果集中体现在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推出,同时建立了新的运作机制。1993年,在人们视野中出现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与之相伴,“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口号也响遍神州。青年志愿者行动初起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欧美各国志愿服务的经验,但它在中国产生并融入主流社会,便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有力接触点。1994年,共青团提出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简称为“两大工程”)。它是共青团“名牌”战略中创造的“名牌”,直到新世纪开始的今天,仍旧是共青团的重点工作。
1995年,与“两大工程”一样,“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简称“服务万村行动”)也是共青团跨世纪“名牌”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两大工程、一个行动”的实施,在共青团工作的布局上,形成了攥紧拳头,整体推进,不断深化的格局。1996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活动在全国影响广泛,效果显著。团中央为推动共青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评选表彰了上一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获奖作品,以后,每年都进行团内的创建评选活动,在团内外产生较大影响。1997年,创建青年文明社区,它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点项目。实践证明,社区是做好新时期青年群众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创建“青年文明社区”,共青团找到了新的工作点。1998年对中国人民而言,是面临大水灾难的一年,全国军民奋力救灾。共青团组织号召团员青年要积极投身到这场斗争中去。无数青年军人、工人和农民用青春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大堤,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巨大的凝聚力凸现出来。1999年,这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人们热衷于世纪末的“盘点”并从中寻找收获和遗憾。而代表未来的青少年在世纪末的怀旧中已经开始了21世纪的活动——新世纪读书计划。人们回首20世纪,看到的是知识给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带来的变化。没有人会怀疑知识在新世纪的重要作用。青少年读书、求知,掌握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才能真正成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三、从口号看共青团工作的战略转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共青团组织始终追求的是在适应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努力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同步,与青年发展的需要同步。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年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共青团工作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战略转变。我们从口号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1.“服务青年”——工作思路的转变
社会的发展变革和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共青团得以生存的基础,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却使共青团工作游离于青年之外,凌驾于青年之上,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成为团组织习惯性的运作方式。这是一种工作主体错位,即以团组织为本位而非以青年为本位的体现。由于主体错位,团组织常常不能从青年的具体实际出发,不善于了解青年的需求,也就很难调动青年的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结构的变化,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团组织对“领导就是服务”、“为青年排忧解难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全团的调研,对共青团工作进行了重新思考。1993年,“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出现在团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做青年的服务者,表明了共青团将青年摆在了自身工作的主体地位上,理顺了团与青年的关系。同时也表明共青团重视青年的利益需求,并要为满足青年的利益需求而努力,确立了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共青团在青年中开展工作的基本方式,即服务的方式。这一工作思路的转变带来了共青团决策机制和工作观念的深刻变化。从要求青年“按我说的干”到创造一切条件“让青年自己干出样子来”,这一工作思路的转变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在“服务青年”的口号下,共青团的事业有了新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2.“事业化发展,社会化运作”——工作机制的转变
1993年,团的十三大以后,随着服务青年工作思路的形成以及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入,需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机制,建立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来完成这些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用办事业的方式推进工作”、“用社会化的方法实施工程运作”,即“事业化发展、社会化运作”为主要特征的共青团工作机制建立起来。所谓“事业化发展、社会化运作”就是不能只顾眼前,热衷于花样翻新,就团论团,不能只从共青团的主观愿望出发,东抓一把,西抓一把,而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按照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需要来规划、设计、开展团的工作,并以服务社会的途径借助社会力量,以服务社会的方式开发社会资源,按照系统原则进行操作,使之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持续发展的基础,逐步融入社会事业的整体运作之中。团的事业,是国家发展的事业,是青年发展的事业,因此,必须用国家和青年事业发展的标准,用社会和青年的评价尺度来衡量团的工作的成败。“事业化发展、社会化运作”体现了共青团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内在的工作方式,揭示了共青团工作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相关要素的本质联系和相互关系,对共青团的现实工作起到了指导、规范和推动的作用。
3.“组织随人走,团在实体建”——组织形式的转变
共青团几十年不变的组织方式是紧紧依附于行政体系,实行由上而下的垂直组织模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出现了大量新经济组织和新的经济生长带,导致青年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共青团组织设置和工作格局很难全面覆盖这些领域的青年,从而形成团的工作“空白带”。“组织随人走,团在实体建”的建团原则适应了新经济组织不断生长的客观形势的需要,弥补了原有团的基层组织形式的不足。这一原则是通过改变过去以基层行政机构依托为主的组织形式,把团组织建在青年最集中的各类经济实体中,实行行业建团和社区建团。这样,便逐步形成传统的组织形式、新经济组织的团工作体系、社区团组织等共同构成的新的基层团的组织工作网络。
四、从口号看共青团工作的未来走向
1998年12月共青团十四届二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我们从中就能清楚看出共青团工作新的走向,共青团工作中的口号依旧响亮。
1.工作目标面向全面发展——“新世纪素质拓展计划”
共青团的工作实行战略转变后,“服务”的思想贯彻工作的始终,服务青年就是为青年的根本利益服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青年的根本利益是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为青年的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服务,就要提供一切条件使青年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中国青年才能在21世纪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世纪素质拓展计划”就是面对新世纪,旨在帮助青年培养跨国界的视野、适应信息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这与教育部门提出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新世纪的这一工作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从青年需要出发。这样的共青团,对处在社会转型期中的青年来说才有吸引力,才能持续发挥共青团团结青年、带领青年的作用。“青年本位”和“服务青年”的思想是新世纪青年工作的主导思想,将指导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的跨跃。
2.工作议题关注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保护母亲河行动”
建立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初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青年是建设新世纪的生力军,应当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已被纳入国际青年事务领域,也是中国共青团工作主要领域之一。“保护母亲河行动”拉开了中国青年绿色行动的序幕。它的提出,在青少年中引起反响,被誉为“迈向21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使青少年自觉参与黄河、长江及本地区江河湖泊流域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绿化祖国,美化环境,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贡献。当代青年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等全球问题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共青团组织带领青年,积极参与到这一关系到人类未来、青年未来的全球性的事业中,将给未来的共青团工作带来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体现了国际青年事务“和平、发展、参与”的主题。
3.工作方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明天行动”
1994年,在青年工作领域出现了“保护明天行动”这个词。与其他口号也许没有什么不同,但这口号的酝酿提出对共青团工作建设却有着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共青团工作开始走向法制化,开始运用法律武器开展工作。199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获准通过颁布实施,但其广泛、持久、有力地贯彻执行,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对这部法律的认识程度,要让法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这部由共青团牵头起草的法律,又由共青团大力宣传、贯彻开来。“保护明天行动”由此出台。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它标志青少年立法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青少年的权益,在法律范围内开展青年工作,这在国外已成为青年工作的主流。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人们的法制观念还很淡漠,一些方面的法律还很不健全。还没有一部完备的青少年法。随着依法治国步伐的加快,青少年领域的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共青团的工作也必将是在法律的范围内,依照法律来开展工作。这一未来发展趋势是清楚可见的。
4.工作手段突出互联网络——“共青站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共青团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共青站点”应运而生。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纳入了共青团跨世纪发展目标建设中,就是通过以中青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简称中青网)为主干,以团的各级组织及团的各部门和各青少年工作机构的信息网站为基础,与社会公众信息网络相联通,建成以青少年信息和共青团工作信息以及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采集、开发和制作为基础内容的有效运行体系。它的建成,将使共青团工作在网上实现。在纷纷上网的社会潮流中,“共青站点”越来越多。这对于青年工作信息的交流,更方便快捷地开展青年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推动青少年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收稿日期:2000-07-03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培训工作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农广校培训工作成就
××地区农广校建校以来,在地委、行署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各级农广校的不懈努力下,为培养各级、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远教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服务
社会的宗旨,努力开拓创新、大胆工作,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人才,为我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
一、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地区农广校自从被中央农广校誉为“育才兴农示范校”以来,在中央校“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工作中心下沉”的工作思路引导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投身于当地农牧民科技培训工作中。根据农业生产工作的实际,做好农民科技入户、科技工作组下乡、致富早班车、阳光工程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进村等培训工作。直接或间接培训农牧民250000人次(其中妇女15000人次);农民技术骨干培训15000人次;致富技能培训6900人次,参加鉴定1405人,鉴定合格达1343人;扶贫培训开办140场次,培训20000人次;农牧民党员培训4000多人次.科技入户及三进村工作已下派教师350人次,入户493户,指导天数达300天次,培训农牧民23000万人次;参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农牧民5000人次,辐射带动农民达15000人次;发放光盘、录音带达1337盘片,发放技术资料、书籍等达19196份次。播出广播节日200000分钟,播出电视节目80000多分钟,发放明白纸、图书资料100000多份次,播放(赠送)vcd光盘、录音带2500多片;组织教师或专家下基层对农牧民进行畜牧、兽医、青贮玉米、蔬菜、种植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现场咨询、指导达 500场次;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为了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的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提高我地区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农广校系统根据中央、自治区及地区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及阳光王程培训的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全地区开展了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农村劳动转移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共培训7200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5000人,转移就业率达85%)。培训专业有淡水捕捞、建筑、天然林保护、农机驾驶及维修、电焊、绿色蔬菜加工、养殖与乳产品加工、矿山安全生产、沼气生产工、计算机应用、公共区域保洁员、烹饪、爆破员、缝纫工、农产品加工、装卸工等内容。培训以定点、定向为主,学员结业后就地就近转移到相应的建筑公司、水产公司等当地企业中,培训的人员比未参加培训的人员平均每月多收入500—800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工作得到落实
根据中央农广校及自治区农广校的有关《关于做好测土
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新疆农广校测土配
方施肥培训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几年来,农广校及时制订计划,安排专人下县、乡借各县(市)农广校科技入户工作契机,积极与各级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等部门协作,立足工作的实际,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的重大意义。并在农民科技培训特刊中选摘部分资料内容复印后一同下发到农户手上,让农户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生产实际,使农民的科技转化率在10%左右。整个培训工作中,组织下乡人员300人次,组织宣讲240场次,参训农户13820户,参加农民24050人次,发放资料约22120份册。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清江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经济收入也有了较大提高。经济模式也由单一的耕种变得多元化,不仅种植植物多种多样,还发展旅游业,开办农家乐等。在文化教育方面,清江村义务教育推行程度很高,家长也充分认识到教育是重要性,对教育的态度也有明显改变,非常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村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有较大进步,随之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等进入人们生活,增加了许多娱乐方式和了解国内、国际讯息和形势的渠道。同时农家乐和茶楼等的兴起,也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清江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虽然精神文话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一些传统文化被慢慢遗忘,逐渐消失。同时,青少年在面对各种新兴的娱乐方式,不能正确地选择,而老年人又很难适应新鲜事物,所以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A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公共文化娱乐活动。B建设、完善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兼顾各个年龄段的村民。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的表演等。通过这些措施增加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渠道,监督指导未成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
(2)虽然清江村目前义务教育推行较好,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少,主要是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水平较落后,并且学生缺少家的正确引导,学习成效不高。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A继续坚持落实九年义务教育。B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学硬件。C提高乡村师资队伍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D加大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村中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态度;E相关部门加强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每个学生入校后能学有所成;F加大对年轻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拥有科学管理孩子的思想,减少留守儿童数量。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村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素质修养,增强竞争力,同时也保持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健康成长。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让更多的人拥有谋生是手段,提高村民整体生活水平。
(3)对于经济建设方面,应该坚持现有是多元化模式,并使之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更多的可行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状况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 力。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一)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地位空前提高,高等教育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的成果,是高等教育理念转变与创新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1)从高等教育单一属性论向双重属性论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各方面受前苏联影响较大,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范畴,把高等教育属性定为上层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 1
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把高等教育定为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误导,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大。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流毒,邓小平首先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尽管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但各级政府、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教育优先的地位确立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从到1978年的598所、在校生132.19万人、毛入学率1.56%,发展到2010年的3155所、在校生3000万人、毛入学率25%。国家有力支持和实施了“985 工程”“211 工程”等一系列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差距。
(2)从高等教育体制一元化向一主多元化转变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三大特性,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三大优越性。1956年,伴随工业、农业、手工业私有经济体制的改造,全国各类学校全部变为国有化的公立学校。高等学校逐步形成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所有高校归国家所有,纳入国家计划,政府对学校是“统、包、管”,学校对政府是“等、靠、要”,一切按政府部门的计划、指令办事。学校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办事效率不高,办学效益不高。二是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计划经济是条条专政、条块分割的经济,高等学校也分割为教育部直属学校、中央部委属学校、地方(省市级)所属学校、企业所属学校等。导致大学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学校及专业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高校的行业性、单科性过强,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学校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三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是集权经济,一切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高校没有什么办学自主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全面展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于是,个体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等多种经济体制蓬勃发展起来。市场经济和一主多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创新和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建立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改变一元化的国家办学体制;第二,改变“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第三,改变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第四,改变单一的投资体制。
(3)从认定高等教育是事业性单位向事业性产业性单位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树立了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的观点,把高等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来经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加强了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了4-5倍,而政府投入增加甚少,仅提高一点几个百分点,至今仍未达到GDP的4%。巨大的经费缺口,主要靠发挥了高等教育产业性的巨大作用。
(4)从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上以知识为本向以育人为本转变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承认学生的差别和不同的需求,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程式化的、“工厂化”的培养方式,强调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幼儿2976.67万人;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学生9940.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54890所,在校生5279.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4058万所,在校生2427.3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
(1)幼儿教育
中国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中国幼儿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强对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国家先后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国家还规定了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目前全国的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的幼教专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幼儿师资的培养培训体系。
(2)中小学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依法实施九年
义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2010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7%,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含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的比例已达98.7%。全国9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8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目前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把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同发展地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有95.2%以上的小学、87.6%以上的初中、71.5%以上的高中设置在县镇和农村。1995年-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拨专款39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1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三)职业技术教育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三级职业教育体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学科门类齐全,进一步贴近市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职业特点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充满发展活力,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 方面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上升,本科院校在普通高校中所占比例则下降。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 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得到了 进一步落实,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A]
2.张秀兰:《中国教育发展与政策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3
3.王梦奎:《中国改革3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7
4.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5.教育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