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体会
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感悟生命真谛的驿站,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初一集备组深入探究自主启智·高效课堂等课堂改革的学习模式,并于2013年9月起决定移植嫁接各教学模式经验,集备组中曾玉、朱豪老师在陈银主任的带领指导下进行学习、研究活动,并进行了课堂实地考察和课堂模式实践课。透过新课改,我们从教材,教法到对待学生,都有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们对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试验课的尝试过程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分发作业纸,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º。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
是360º。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º的和是540º。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º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º。结果得540º。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º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º,结果得540º。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º加上360º,结果得540º。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º,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º。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º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º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º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º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º。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º,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º,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º,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例题讲解
例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与∠C互补,那么∠B与∠D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B
C
D
例题
2、填空,在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
(1)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4)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5)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五)、强化训练,熟练新知
1、n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边,内角和增加—————度,外角和增加—————度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3、一个多边形各内角都等于120°,它是几边形?
4、如图,求∠A+∠B+∠C+∠D+∠E+∠F+∠G的度数。
(六)概括小结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活页训练:第15页到16页的第二大题选作第三大题
六、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画图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但时间有点紧,觉得不够用。
七、教学形式的改变的体会
几十年来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在教师这样的讲授下,传统教学课堂上很少有数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就结束新课,留给学生的是大量的习题练习与巩固。而今,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从学习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应当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设计并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用适当的点拔去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担心为此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要知道学生亲身体验过比你口授要记得更牢,也许你做100道题都没有他亲自去研究取得的效果好。课中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一直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有趣,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地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每一节课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益于学生的、做得好的,哪些是对学生不利的,教学中的优缺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圆满。课堂上还要经常对学生察言观色,为什么这里没能引起学生的吸引力,要作思考,适时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在应用题的解答和几何题的分析上,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综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保证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发现,有所思考。
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也是教学思路和方法发生蜕变的一个过程,希望学生能从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活力,能够获取成功的喜悦,使大家在这种宽松氛围下积极快乐的学习,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只要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所有教学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
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总的来说较好,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加权平均数容易混淆。因此本节课一定要把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运用作为重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了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机盎然。在备课时,我们根据课标,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以生活中常见的调制咖啡、和学生身边的数学小册成绩作为引例,把课本的引例作为课后作业;并把课本上的例
1、例2进行加工,利用变式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让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及权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和途径:
课表分析:《课程标准》指出:统计学的教学,重在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统计知识,发展应用意识。所以本节课我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采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在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中,以平均数最为重要、应用最为广泛,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将在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中,研究加权平均数,既是对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学习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知识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平均数理解有三个角度: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统计理解。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认识和理解数据的权及其作用;会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通过对加权平均数的学习,体会数据“权”的 作用,学习统计思想和决策能力。
(3)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此前,学生对平均数已有认识,但是加权平均数较为复杂且应用广泛,而数据的“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我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而把对“权的理解”作为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思考,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这一流程,体现了学生对知识从感知—认识—应用—反思的发 展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品)首先,创设情景,品数学
为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所占份额对结果的重要程度,我现场调制两杯咖啡,让学生品尝。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其中一个杯子里加入3勺咖啡1勺糖,另一杯子里加入1勺咖啡3勺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舌尖亲身体验、感受事物所占份额对结果的作用,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趣的、美妙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研究实例,探索新知(学)
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权的概念,我利用刚刚的数学小册提出了下列问题:
(1)如果其中有一人的成绩为85分,另一人的成绩为90分,此时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如果其中有1人的成绩均为85分,4人的成绩均为90分,此时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如果其中2人的成绩均为85分,3人的成绩均为90分,此
时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4)如果其中3人的成绩均为85分,2人的成绩均为90分呢?通过以上计算认为他们的平均成绩都相同吗?并说明理由。(5)如果有m人的成绩均为85分,n人的成绩均为90分呢?
其中1-4个问题串的设计,由简单的算术平均算起,通过适当的变式,学生通过计算后发现平均数不同,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发现学生在数学成绩的分数均为85分、90分,且总人数相同的情况下,但由于各自人数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此时教师顺势指出两种成绩的人数就叫做它们的权,像这样求出的平均数就叫做加权平均数,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问题5的设计由数字到字母,把有限个数变为无限个数,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并板书)。这样,在具体情境中,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轻松的复习旧知,探索新知,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自己实现知识的建构,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生成:(2)如果其中有1人的成绩为85分,4人的成绩均为90分,此时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在回答(2)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错误,如:
859087.52851 9041712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抓关键词“1人的成绩为85分4人的成绩均为90分”即分析式子中分子、分母的含义,从而让学生理解平均成绩的计算方法。这样关注了学生的问题生成,使我们的教
学在问题中趋于完善。
总之,在此环节中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广泛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用数学。
(三)点击生活,应用新知(用)数学的核心是应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略)
决策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销售额,鑫鑫旺超市决定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在这个情境中我设置了五个问题,问题(1)的计算较简单,学生容易判断出应录取A。但是A的创新能力最低,不符合对广告策划人员的要求,于是我们设计了问题(2),意在引导学生想到用加权平均数,从而引出问题(3)。由于问题(3)计算较为复杂,也是本节的重点计算,所以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书写是否规范、结果是否正确、录用人选是否满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招聘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不同,让学生发现要想突出某一数据,就要加大该数据的权,从而体会权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权的理解,了解权的不同表现形式,我设计了问题(4),由于问题(4)和问题(3)的权,实质相同,形式不同,所以(4)不再让学生笔算,类比后直接口答,教师结合问题(4)和问题(3)引导学生总结权的作用及权的表现形式。在学生对权有了较深理解之后,我们又设计了问题(5),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
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方案,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总之,在此环节中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广泛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用数学。
(四)课堂回眸,自我提升(悟)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眸课堂,总结收获。当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之后,教师对知识和情感作如下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影响你们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信、勤奋、稳重、诚信等会促使你们的进步,老师建议你们把它们的权加大;而悲观、懒惰、急躁、任性等会阻碍你们的步伐,老师建议你们把它们的权缩小,直至为0。
其实,生活就像在调制一杯咖啡。当你加入的咖啡和糖的份额不同时,得到的口味也不近相同,有的苦,有的甜,有的浓,有的淡,你爱的口味由你掌握,你的人生由你做主!”
这样设计课堂小结,既是对知识的总结,方法的提炼,也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有趣、诗意,给学生以启迪和鞭策。
四、作业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发展应用意识,我设计了知识作业和实践性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使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课、议课要点:
本节课是平均数的教学设计,重难点突出,引入课题,结合实际,教学环节层层深入,例题结合实际,且联系生活,学生颇感兴趣。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大胆展示,教学效果好,但也有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欠缺,有待加强。
指导要点:
本节课主要成功在教师的精彩点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对比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结构的特点,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这两个公式,特点掌握了,能在现实生活中用平均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篇: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旌阳区中学 梁明旭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在初中数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有关勾股定理的知识,本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究勾股定理的由来。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能说出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3.经历多种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和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4.掌握勾股定理,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求得第三边.能根据一已知边和另两未知边的数量关系通过方程求未知两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推导的过程内容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内容以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节的教学分为五步:情境引入——定理探索——定理应用——巩固练习——课堂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
五、教具学具
小黑板 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模型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如图,由4个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开口(图中阴影部分),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看到
这个
题目,学生感到
十分的熟悉,这是七年级下册学习因式分解的时候见过的题目。学生们分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不久得出了答案。
分析:因为整个图形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
所以 S全=c2
也可以分割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S全=4S直角△+S阴 =4×ab+(a-b)2
=2ab+a2-2ab+b2
= a2+b2
于是有a2+b2=c2
得到了以上一个结论,此时不急于总结结论从而引出勾股定理,因为仅仅一个题目不足以说明问题。
于是提出“类似于上面的拼图问题,你们还记得多少。同学们于是分组讨论,另一个类似的拼图问题。
如图,游4个边长分别a,b,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分
析:因为S全=(a+b)2=a2+2ab+b2
S
全
=4×ab+ c2=2ab+ c2 所以a2+2ab+b2=2ab+ c
2所以a2+b2=c2
【设计意图】本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学生按教师事先分好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证法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有4名成员,位置相邻,便于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一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学习交流,主要时将本组证法的思路讲清,同时同组同学可以补充或纠错。其他小组此时则通过聆听对他组的证法进行学习。
(二)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否一般的直角三角形都具有上述特征呢?
于是我们得到结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图:我们有 a2+b2=c2
教师在此基础上介绍“勾,股,弦”的含义,进行点题,结合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从中体验勾股定理蕴含的深刻的数形结合思想。【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能独立思考,有强烈的探究愿望,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交流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观点。故本段设计遵循“构建主义”的学习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景”,在此“情景”中,学生通过“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进行有效学习。
(三)勾股定理简单的应用
1、例题精讲
如图Rt△ABC ∠ACB=90。以三角形三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S3,试探索S1,S2,S3 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因为Rt△ABC中,∠ACB=900 所以a2+b2=c2(勾股定理)因为S1=b2,S2=a2,S3=c2 所以S1+S2=S3
2、巩固练习(1)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2)求下列图中未知数x,y,z的值
(3、拓展与延伸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另一条边是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3和4,则另一条边是
(3)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4)将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2.16米,梯子的长为5.41米。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端B的距离.(精确到0.01米)【设计意图】课堂从广义上讲是开放的,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更要打开学生的思路,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引领学生课后去探索,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当今的网络社会,学生尤其要善于在网上“淘金”,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网上学习必将成为未来的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吗?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小结,不只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回顾,还是对所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不仅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数学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而且通过归纳反思,能有效地把握知识的脉搏,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学生主动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大有裨益,也让学生从中学会感悟数学。
八、课堂作业
书上第47页习题2.1 1,2,3
【设计意图】巩固勾股定理,进一步体会定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新课程标准提倡课题学习(研究性学习),通过课题学习与研究更多地把数学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九、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较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个转变: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结论后,利用习题加以巩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 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 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获得成功!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继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探究。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后的反思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交往的快慰。
第五篇:2016——2017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16—2017 八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不知不觉间,这个学期又过去一半了。中期考试刚刚结束,我所代的数学成绩虽然高于其他班,其他班的及格人数不及这一个班的及格人数,但回顾这半个学期来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成绩相比七年级时下滑较大,同时也暴露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特别是几何知识解决问题时所存在的缺陷: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性质、定理定义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经过试卷对试卷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思想认识不够
我这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班数学,因为这学期的课本内容过于简单,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成绩不理想,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二、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
从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来看,数学成绩处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学生成绩下滑较大。回顾自己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备课工作,以及针对性练习,感觉难度过大,没有估计到中等生的学习能力,无形中给中等生的听课和理解增加了难度,造成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降。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三、没有抓紧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这次期末考试来看,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计算方面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错误百出。有部分学生甚至不会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角,常用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SAS”、“ASA”“SSS”这几个定理都没有掌握好,至于角平分线性质及判定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就更不用说了。相当部分学生分不清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不会进行简单的开方计算。和无理数有关的内容一塌糊涂。
通过对这学期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下个学期的数学教学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前半学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之处,备课的过程中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班级的数学成绩,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做好每堂课的课后教学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教学死角。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继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探究。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原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变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变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
维
策
略,进
行
分
类
讨
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变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y﹤2x的理解运用,是完成此问的关键)再比如:人教版初三几何中第93页例2和第107页例1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是一题多解不可多得的素材(AB为⊙O的直径,C为⊙O上的一点,AD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这样一个曾刊载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的案例:一位初一的老师在讲完负负得正的规则后,出了这样一道题:—3×(—4)= ?,A学生的答案是”9”,老师一看:错了!于是马上请B同学回答,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2”,老师便请他讲一讲算法:……,下课后听课的老师对给出错误的答案的学生进行访谈,那位学生说:站在—3这个点上,因为乘以—4,所以要沿着数轴向相反方向移动四次,每次移三格,故答案为9。他的答案的确错了,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的例题教学能抓住这一契机,并就此展开讨论、反思,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题来巩固法则要好得多,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计算是初一代数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把握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各老师在例题教学方面可谓”千方百计”。例如在上完有关幂的性质,而进入下一阶段——单项式、多项式的乘除法时,笔者就设计了如下的两个例题:(1)请分别指出(—2)2,—22,—2-2,2-2的意义;(2)请辨析下列各式: ① a2+a2=a4
②a4÷a2=a4÷2=a2 ③-a3—(-a)2 =(-a)3+2 =-a5 ④(-a)0÷a3=0
⑤(a-2)3—a=a-2+3+1=a2 解后笔者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后的反思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交往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