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8:3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第一篇: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应用文期末考试

考核形式:论文提交

班 级:XXXXXX

姓 名:XX

学 号:XX号

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

XX

【摘要】应用写作是各大专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的改革,必须深入到各专业应用写作知识结构的优化中,确立各专业应用写作课合理的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应用写作教学,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原则

据统计,在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录用人员的应用写作能力。据已有资料统计,美国已有123个专业开设应用写作知识、应用写作技能课。目前我国一些大学,也都在各专业全部或部分开设应用写作课。这说明从某种角度上,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构成一个现代人人格素质的重要部分。因此,应用写作对于大学生,无论从未来工作需要还是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上好这门课,使学生的应用写作知识组合结构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应用写作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以实用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

应用文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我们教授学生写作应用文也同样需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只有

如此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为未来工作服务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和中国加入WTO,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明确。于是“能说、会写”就成了中文应用能力的核心。其中“能写”,就是能写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应用文。那么,在校的大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应用文文种呢?这就需要我们组织教师向社会实践中各个行业的专家了解情况,对学生未来工作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分别确定各专业或岗位所需掌握的应用文文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毕业后“学有所用、用有所学”,从而达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以日常生活在校学习以及就业需求为教学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国外写作观念中最重要的写作目的是“为自己写作”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其一,是表现自己的文章,如日记、书信等。这类文章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其二,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如记录、报告、评论文等,要求写得明淅、简洁,起到达意的作用。我们也应该明确地提出学习应用文价值所在实际是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服务。同时,要选择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切实相关的应用文文种。比如,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写实习报告(其中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总结、调查报告等)、毕业论文,毕业后找工作需要写求职信、写简历、做自我介绍等,这些应用文文种不仅要讲好而且要练好。这样既能为学生在校学习服务,还为学生毕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写作心理机制、心理品质是课程的终极目标

写作活动离不开作者的写作激情、写作者的眼光、胸襟和技巧。应用写作自

然也与作者的人文素养分不开,由于每个人的阅历、文化水平、个性秉性的不同,因此思想感情、观点的表达、语言文字的运用,都会鲜明地体现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见解,以及表情达意中独到的艺术特色。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周恩来的《给邹韬奋夫人的慰问信》都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的著名应用文篇章。而这些优秀篇章的产生都来源于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应用写作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智慧学,教学中必须在讲授写作理论知识、训练写作技能的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心智培养及知识的内化过程,帮助他们构筑更科学、更合理的写作心理机制。

二、以实用性为原则编写教材

(一)应用文的通论部分要强调应用文的特色

任何文章的构成都离不开材料、主题、结构、表达、语言、文风等要素,应用文也不例外,但它与一般文章又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它们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因而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通写作学内容。应用写作的通论部分既要注意到它与普通写作学基础知识的共性,更要注意到应用写作本身的个性。不应像写作学基础知识那样过于详细,而且重点要放在构成文章的要素在应用文写作中的特点与要求。如讲应用文写作的材料,重点讲清应用文材料的特点——真实、典型、实效性以及搜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讲应用文的主题,重点讲明应用文主题的特点是明白显露及其表现方法,如题中见意、开宗明意等,以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主题特点及表现方法。而现在有些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上所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套用普通写作学内容,就是没有把重点放在应用写作的特点上,应用文写作特点不够突出。

(二)选择应用文的文种要服从专业需要

作为普通高校的基础课,应用写作教材,文种的选择也有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大学生不论学什么专业,未来的工作都需要写作应用文,但各专业所需的具体应用文种又因其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各专业应用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也同样既要注意共性又要注意个性,要针对专业需要有所侧重。比如,各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常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等的写作技能,但仅就财经文书而言,各专业都应会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合同,但由于专业不同,其他财经文书的文种需要也有所不同,如财务会计、审计专业还要会写审计报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还要会写招标、投标书等。当然文种的种类也要视专业而定。讲经济合同,物供营销专业主要讲购销合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讲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可是目前普通高校的应用写作教材,往往两方面都有所忽视。因此,无论是编写应用写作教材,还是编写某个专业的应用写作教材都要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按照学生在校和未来工作需要来确定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

(三)应用文文种知识体例要完备

编写每一个应用文文种时,都要明确其概念功用、特点、分类及其结构写法、写作注意事项,以及与其它相关文种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关于每一文种的概念,比如,什么是简报,有的说它是一种机关内部的文书,有的说它是机关内部的刊物,其实后者更为明确,因为简报往往不是一篇文章、也不是一种应用文。二是关于每一文种的功用,这一点也很重要,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选用某一文种进行写作,也能充分发挥该文种的社会效用。三是关于每一文种的特点,目前有些教材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殊不知这是准确运用每一文种的关键问题,如通告的专业性比较强,这是区别于公告、甚至通知的重要方面;也有些教材文种的特点

写得过多、过细,特点不够突出,也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四是关于每一文种的分类,目前好多教材都不太一致,比如调查报告,有的三种,有的多达六种,提法也不一,学生不易把握,应尽量趋于一致。五是每一文种与其它相关文种的区别和联系,如总结和调查报告、总结与经济活动分析报告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这种区别和联系要写入教材中,以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每一文种的写法,既了解相近文种之间的共性,又明确每一文种的个性特征,分析文章或写作某一文种时不至于混淆。

(四)每一个文种的例文要全、要规范、要有时代感

目前“以例教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应用文教学方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例文的选择。所谓例文要全,就是指每一应用文文种的类型(或曰种类)都要附以相应的例文。目前一些应用写作教材所列每一文种的种类往往只举其中的一或两篇例文了事。比如答复报告和情况报告、一般工作报告以及送文、送物报告的内容和写法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对例文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既要规范,又要有时代感。所谓规范,即要求例文格式要正确,结构内容要合理,具有代表性。目前有些教材例文很不典型,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往往引导学生按照错误的写法去写,起误导作用,贻害无穷,很难纠正。所谓时代感,即要求例文内容要新,尽量与时代合拍。目前有些教材往往是把从现实工作中或从现成的书本上搜集来的例文原封不动地搬来,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选择范文一定要慎重,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内容富有时代特征、表达恰如其分的例文。

(五)一定要有多样性的配套练习册

应用写作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了相应的应用写作知识以后,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有一套与教材相对应的多样性的习题集。首先是阅读。阅读是应用写作的物质基础,学生虽然经过高中阶段,有了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对应用文语体风格理解不够、体式不明、词汇不足;对应用文作者的运思与表达技巧领悟也不够深透;加上阅历的局限,专业知识的贫乏,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应用文文本就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说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源泉。但要注意,既要阅读分析优秀的典范文章,也要注意阅读分析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差的文章,以便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优劣,切实掌握应用写作知识。另外特别是一些论说性应用文,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从最近出版的报刊、专业杂志上去找文章分析。长篇写提纲,短篇抄原文,然后写出文章评析。这样更能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学生也会感兴趣。其次是写作训练。要给学生展示其个性、发挥其写作才能的足够空间。应用写作训练要创造各种写作环境,让学生自己鉴别、搜集、选择材料,进行应用文写作。这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习写作,不仅使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以可操作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计划是有条不紊完成某项任务的保证,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保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或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同样就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学习顺序,开发出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一)应用写作知识的学习要尽量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应用写作特别是财经应用文,是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应用写作教学适于安排在专业课之后。因为各专业的专业课多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进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财经应用文、学术论文就应该在专业课结束后开设,即一

般设在最后一个学期或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为宜。这样既可以使专业知识和应用文写作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又便于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我院经贸系、工商系、计算机系的应用文课就是这样安排的,效果不错。

(二)应用写作教学计划安排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实用性是应用文的根本特点,也是写作训练的基本原则。比如,开学伊始,第一周学习总结,要求学生总结上学期学习或工作的经验教训,以便在新学期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第二周学习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的学习或工作计划,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计划也是不能很好的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的。第三周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比如调查一下学习好的经验和学习差的原因也是很有意义的。再往后进行简报的写作,同学们可以就总结交流会、调查报告交流会情况写作情况简报,事务文书之后是行政公文、财经文书,最后是求职信的写作、面试技巧、毕业论文等的写作。因为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即将面临着求职、面试、毕业论文的写作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有实效。

四、以可操作性为原则进行写作教学目标训练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写作训练目标和步骤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写作应用文也不例外。首先,教师在训练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每一应用文种诸如主恿材料、结构、内容、语言等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设计好学习每一个文种的途径、全部操作步骤。如学习总结,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按照教师出的思考题进行自学(时间最好安排在课下)。第二步,教师请同学依据思考题讲解有关总结的写作知识与要求,并分析教材上的例文。第三步,按照总结的写作要求总结本人、或本班的学习、工作情况。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并选出优秀者。第五步,优秀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发言,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点评。第六步,每位同学对自己的总结进行修改,定稿后誊清交给教师进行统一评定。第七步,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要令其重写,直至基本符合要求为止。当然文种不同,具体步骤也要有所不同。但讲、练、评三个步骤是不可少的。

(二)教师要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实践中,教师应自始至终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情境,让学生思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始终在思索中保持活跃。比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式方法”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可以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逐渐克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可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另外,以小组为单位“亲身体验式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前所述,让同学们走出课堂,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写作活动的基本过程。较复杂的应用文如调查报告等,就可以小组一起讨论研究调查采访提纲、一起调查、整理材料、编写写作提纲、一人执笔写作,然后集体修改、定稿。最后,选出优秀者在全班发言,起一个样板作用。写作合同、求职信还可以小组间进行合作。前者,一个小组为甲方、另一个小组为乙方;后者,一个小组招聘,另一个小组应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优势和潜能。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写作已经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之一。制作

应用写作教学软件,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组织学生上机,利用一定规模的光盘资料信息库,引导学生自学、确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广大应用写作教师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休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2版。

2、《推进应用写作的现代化》,金振邦,应用写作,2002年2月第1版。

3、《信息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应用写作的研究》,王景丹,应用写作,2002年6月第1版。

4、《加强应用写作教材建设》,姚承嵘,应用写作,2002年9月第1版。

5、《新世纪应有的新的教学模式》,顾雪松,2002年1月第4版。

第二篇: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基础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课程目标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如果说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核心,那么课程目标改革就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在21世纪,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探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项以宿迁市四所中小学的200名教师为主要对象,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进行调查的问卷,其结果显示,关于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时,调查意见基本上集中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基础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时有的教师也把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自我完善也列入到课程目标里去,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和成熟。就本次问卷调查,虽然能反映出教师对课程目标问题的一些观念,但并不十分全面,在认识深度上也不够,我想这与我国长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缺陷有一定的联系吧。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以发现,经过50年的风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特别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教学大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现行的课程目标也存在不少的缺点,这正是我们继续改革的地方。首先从课程目标的特点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在整体上又显得有点欠缺。现行课程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来说仍然侧重于认知和技能两类。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性,但比起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还显得次之。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历来有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上重视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求比较严格,注意逻辑思维培养等优点,这是我们应保持和发扬的。但是由于我们轻视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实施,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差、知识面窄、无自已兴趣志向,缺乏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名主意识和自信心等。其次,从课程结构来看,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即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又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目标,然而智育、体育、美育等现行的课程目标或多或少的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以语文为例,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感,古汉语保留相当大的篇幅,而反映人类和我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却很少。再看看数学,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固守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随机事件、抽样、数据统计、数学建模等一些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目标的制定完善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对课程目标的探讨

(一)、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在制定课程目标和设计课程时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关于这个问题,在教育界长期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面,同时,在实践中又有自已的缺陷,因此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该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辨证地结合起来。根据我国现行课程的弊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去考虑。

(二)、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

制定课程目标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还有遵循一定的原则。就我个人认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现实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所制定的课程标准是为适应升入高一节学校需要确定的。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因此造成学科内容偏深、偏难,只有少数“英才”才能达到的标准,而大多数学生则达不到标准,只有被陪读或淘汰。因此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是,绝不能以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制定的课程目标应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我们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时,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平衡性。虽然我们提出的课程目标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调素质教育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并不意味这平均发展,其间的平衡性也应该考虑。

4.针对性。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考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严重弊端,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的课程目标

(三)、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特点:

1.综合性。21世纪所需的人才,是即要有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人文素

质,还要有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基础教育,给学生打下的基础不应仅是科学文化素质基础或人文素质基础,而应是整体的、综合的素质基础,这既是社会历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人的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的性质,以及科学发展趋向综合的时代特征。鉴于此,其课程目标也就必然地具有综合性特点。这种综合式的课程目标是科学性和人文性整合的目标,这种整合性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其目标指向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基础性。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基础性,其其课程目标当然

也就具有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其一是针对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的,其二基础教育也是针对全体学生接受的“可能”的,他要考虑学生的信息负荷量,不能使学生负担过重。因而,在中小学教育中,其基础性则表现为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其课程目标则是比较低的、有限的、普遍都能达到的,它要使受教育者通过课程的全面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基本态度,形成一定的能力,它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

3.多元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既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要适应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要求,单一形式的课程目标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使课程目标具有了多元化倾向。课程结构也呈现为多元化:既有国家统一课程,也有地方课程;既有分科课程,也有综合课程;既有核心课程,也有扩展性课程。学科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综合课有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等。

4.全面性

第三篇: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有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的写作难度而已。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和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们认为,在低年级,学生即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让学生敢于写。强调这一点,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写作初始阶段目标的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求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在写作的合作与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需要,那么他们作文的长进还有什么疑问吗?近十几年来,有一些作文教学实验,例如,北京景山学校的定“放胆文”实验,高原等老师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训练实验,以及去年开始的深圳市南山区、青岛市和成都市郫县等地区根据《语文标准》实施的作文教改实验,都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机,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日本,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第二个重要方面“有东西可写”与第一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密切联系。没有写作动机,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如果第一、第二个重要方面解决不了,那么第三个重要方面“能够写出来”就无从谈起。可见,“写作动机”是关键。美国、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有表现自己的欲望。美国教育家唐纳·格雷夫提出,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能力的表现。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中,各门艺术教育都以创作为主线。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时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言语功能。

目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把写作视为畏途。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改变。

《语文标准》还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对书写、行款、标点,对作文的修改,都有一些常规要求。应该指导学生遵照要求不间断地进行练习,直至形成牢固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标准》除了在情感态度方面作以上指导外,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重要构想。

1.《语文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个性化的写作,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

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快的,则必须是本于内心和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他们还说,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也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天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

由于不良学风、文风的影响,作文说假话早已成风。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试卷,据抽样调查,竟然有不少作文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批评。作文说假话,在古代是不足为怪的。我国古代训练人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这种八股文的“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会的这种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只是“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而现在,如果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我们将会重蹈封建八股文教育之覆辙,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会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心里是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岂不是南辕北辙?强调写真情实感,极有利于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说得重一点,这种毛病不是一个作文的问题,而实质上是对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对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当然,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不需要正确引导了。据报载,去年某县初一学生作文统考,题目是“20年后的我”。近千人中,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些学生确是说了心里话,这些话是过去人们羞于启齿的,现在他们公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了。但对这样的心里话,能不注意引导吗?这个例子生动地儆戒我们,要密切注意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有人过于强调写作要完全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如实的反映,却忽视了“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没有个人的主观感受就谈不上写作的个性化;也有人片面地强调写作就是自我表现,事实上切断了自我和生活的联系,这两种倾向都有其片面性。

2.《语文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过去的各个大纲关于写作教学,提出了选择表达方式、安排详略、条理清楚等技术要求,在初学者写作时往往过多强调这些写作规范,反而冲淡了有创意地表达这一根本性要求。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语文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有创意不等于胡思乱想,其前提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所以第三、四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至于创意根本谈不上。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为了得高分,不愿表达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

3.《语文标准》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像”,要“写想像中的事物”要写“想像作文”。

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而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缺少创造想像力。

想像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当展开想像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旧形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高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像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像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不妨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像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存。这种记忆表象是想像的原料,正职贵重的合金需要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如果感情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彩,学生的想像力必然强,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

《语文标准》很少提写作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写作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而在各学段提出了写作次数、字数的量化要求;同时就写作实践本身,提出一系列能力要求,如第一学段要求“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三学段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第四学段”写作要感情真实,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标准》在小学阶段有意淡化文体,只有第三学段提“能写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到初中才根据文体的分类提出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日常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但主要也是从写作的实践角度出发,而非传授写作知识。在写作规范方面也适当降低要求,小学在第三学段只提“能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到初中阶段,才提出具有实践性的综合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想像和联想,丰富表达的内容。”可以看出,《语文标准》在写作方面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融合。

《语文标准》的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与国际上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作文教学,一向重视实用,对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比较忽视。有些同志再三强调作文要切全实用,培养书面语言的交际能力,对“北海之夜”、“雨后”等抒了主观感情的作文题目,很不赞成。现在《语文标准》根据国际上作文教学发展个性与适应需要并重的大趋势,提出我国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这是完全正确的;与此同时,继承重视实用的传统,继续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标准》力图处理好二者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标准》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一是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二是重视中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第一学段只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三学段进而要求“积累习作素材”。三是有具体写作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主要体现在第四学段的要求中:“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四、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

《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各阶段目标中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一学段),“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二学段),“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第四学段),也与发展思维能力有关。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较入俗套,思维陷入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至于发展语言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关系,老一辈语文学家,例如陈望道、叶圣陶,认为应该并重。梁启超则认为,在所有的作文能力培养环节中,整理思想、组织构造文章、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心环节,开“以思维为中心”先河。而朱光潜的看法与梁启超不谋而合,他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就我自己来说,我作文常常修改,每次修改,发现话之所以没说清楚,原因都在思想混乱。把条理弄清楚了,话自然会清楚。”

在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上,美国教育专家与我国语文教育家的认识也不谋而合。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有力并富有想像力,那么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富有想像力。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纽约大学坤思学院的唐纳德·姆奎德和罗卜特·爱德温在《写作中思考》一书中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在的准备活动,而写作是外在的语言表达,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涉及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说是思考的过程。”威廉·W·韦斯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说:“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维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在我国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离开文章内容,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使学生陷于文字游戏中不能自拔。其结果,与主观愿望正好相反,语言能力难以提高,作文能力止步不前。现在课程标准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期望有助于纠正这种违反规律的做法。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四篇:《应用写作》教学总结

二00三年下学期<<应用写作>>教学总结

雷建扬

本学期我担任了04级文秘班和05级文秘班的<<应用写作>>的教学任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课任教师的大力配合及同学的积极配合,我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学生文考成绩3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及格率达100%;实习实作学生积极参加,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常见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了今后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按教学 “六认真”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力求把教材吃透,熟悉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我自费订阅了《花卉》杂志,从中查找相关内容,以扩充自己的视野,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然后按要求进行了认真备课,拟写了规范的教案,教案结构完整,反映出了教学的全过程,从无不备课的现象。

二、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注意了课堂结构的完整,在讲课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讲课中注意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采用了抽学生回答问题及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针对有的学生只读死书而不知灵活变通的,我就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比较法、理解记忆法等方法去学习,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成绩有了较大进步。

三、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实行了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对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都及时在全班进行公开订正。每次作业都要清查学生上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学生单独找其谈话,问明原因,给他讲明学习的重要性,让他明白作为学生 1

不按时完成作业是不对的,学生做作业不仅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

四、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不厌其烦,之到学生把问题搞懂为止。

五、认真指导学生实习实作,创作条件开足了实习实作课,对学生严格要求,尽心指导,对实习实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作好了实习总结。

六、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经常与班主任、科任教师联系,及时交换意见,共同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了教书育人。

第五篇:论应用写作语言之生动美

论应用写作语言之生动美

[作者:邱安昌 安东妮 来源:yyxz 点击数:483 更新时间:2014-6-25 13:53:17 文章录入:yyxz]

文章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写作的基石和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深刻的主题、典型的材料、规范的结构、活泼的行文、焕发的文采,都要通过语言呈现出来。应用文是让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的实用文体,所以应用文写作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庄重、规范。但不可否认,应用文除规范明确的公文以外,还有大量的诸如演讲稿、祝酒词等生活常用应用文,此类应用文的写作还是要讲究语言生动、注重文采的,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应用性文章如果注意了生动,还会助推文章的亲和性、智慧性和可读(听)性,从而提高文章的实用价值。

语言生动有些是源自作者天然的、灵动的、个性的语言天赋,有的是作者在写作中因追求美感而提炼过的语言。写作时会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往往如星月装饰夜空、鲜花点缀原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倾心的享受。中国古代很注重文章的文采,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应用写作只会秉承固定的结构模式、规定的语言,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结构千篇一律、语言官话套话、叙述僵硬、说明生涩、议论古板、亦步亦趋、缺乏灵性的八股文。其实越是应用写作,越应追求文采,因为应用文其写作目的本非审美,若不在语言上增强文章品位、才情,如何动人呢?倘如是,就务必首先学会浇灌语言。

一、尊重规范,讲究个性。应用写作语言讲究通识性,所以规范是第一位的。但规范的也可以是生动的,比如语言形式高度凝练、简洁明快、成为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也是一种生动。例:在处理公务的记录里——在案;收到了,知道了——收悉;为了这个目的——为此等。实现这种规范,就要惜墨如金,学会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应用写作中不管是打比方、借谐音、用典故通常都不作铺陈,而是淡笔勾勒、用字经济、惜墨如金。

“一样话,百样说”,人的情趣各有不同,每个人的性格也千差万别,怎么能忍受千篇一律的语言呢?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效果会截然不同。所以应用写作在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倘若胆、识、才、情都够,就可以追求个性魅力。例如毛泽东是拥有天才个性的领袖人物,他即使写公文,也是气势磅礴、笔调洒脱、铿锵有力、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千变万化的,纵然时间过去这么久,他的文章仍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要想让应用写作语言规范而个性化,就要避免:

1、模式化。许多人应用写作时依赖“自动导航系统”,不做有意识的语言选择,不最大限度地猜想和吸引读者。

2、套话。套话的语言从技术层面来说不一定是错误的,但它们会削弱应用文的影响力,甚至会妨碍你交流的目的。

3、平淡无奇。这常见,不一定错,但会减少魅力。

4、滥用时尚用语。新的词汇和短语在用法上不能生吞活剥,一定注意把握。

二、新鲜内容,鲜活语言。新鲜内容是指在写作时力求选择新颖鲜活的材料和信息。新鲜的内容会迫使你使用生动的词、语。新鲜的内容是符合人的求新求变的天性的。通常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新趋势,代表事物的本质,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新鲜的内容通常是生动活泼、吸引人、感动人、折服人的,会增加文章的魅力、给读者留下极佳的印象,耳目一新。而且因为应用写作的题目、范围、中心、格式、程序常常是规定好的,这时如果不在写作内容上出新,就很容易写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东西。哪怕是只在使用的材料上出新,都会使语言有特色,有表现力、说服力,使人振奋、唤人追求。

为语言涂抹鲜活灵动的色彩,让其闪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斑斓,摇摆变幻不尽的身姿,是语言生动的不二法门。语言鲜活,先声夺人,文必生动。语言刻板、冗长、乏味、陈词滥调,都会给写作带来陈旧感、沉闷感。在生活节奏提速的今天乏味陈旧的言语更令人讨厌。使语言鲜活,首先避免废话连篇,不拖泥带水,不陈词滥调,屏弃官腔官话、冗言赘语;其次是学会思维缜密、删繁就简、语必出新;其三用语纯熟,学会炼字、炼句;其四,学会图文并茂。应用写作的鲜活离不开图文并茂,以图代言。现代人较易接受一目了然的图形,所以人称当下为“读图时代”。图表图形能表现整体画面复杂关系,读者一看就能懂;其五常用新词新语。语汇愈积累越丰富,愈能领略语言本身的韵味,进而感受到人类心灵、感情和思想的摇曳多姿。

三、表述具象,形式活泼。应用写作语言在庄重、规范的基础上,如果还老练地追求表述的具象、行文的活泼,那不失为一种为文的又一种境界。这就要常常训练自己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语言功夫。在内容不变时,表述具象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新鲜感和美感。所谓具像,就是用形象化、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内容,比如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地阐发、化静为动、化平为奇、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等,都可使语言生动。陀斯妥耶夫斯基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的跳着。通常故意在头脑里把抽象事理用具体的形状与色彩来思维,多用修辞,一定是表意、叙理很高的境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形式、行文也是这样。组织文字、表情达意,总是组织得通俗又雅致,深入浅出,追求那种错落有致、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的形式感,就会化平淡为神奇。而大多数人记叙时一叙到底,议论时一议到头,说明时通篇看不到其他表达方式,这样的文章怎能生动呢?为求生动,联想和想象是不能省的,运用恰当,能使文章意境深远、流光溢彩、内容丰富、主旨深刻、文意翩翩。

四、声情并茂,善用修辞。汉语的一大美感是节奏感和韵律感,应用写作语言的节韵感却常常被写作者忽略。节韵美是一种动态美,莱辛说动态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汉语整齐多变的节韵,隐藏在词、句、段、篇里,中间或停顿或拖长音节,悦耳动听的节奏,这一切会创造出和谐而变幻的世界。这就要求写者要着力调度很多节奏和语感元素,如停连、重音、语气、文气,整散句、长短句,将这一切灵活搭配、交替使用,以使语言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对象感、内在语感。这种种归根结底来源于写者的一种“节韵意识”和技能,成文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和谐押韵,内藏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幻化出无尽的音乐美、韵律美。

语言生动的最重要手段是修辞。如果我们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着意灵活地、恰当地运用比喻、对比、引用、俚语、俗语等修辞格,将语言装饰起来,必增强文章的光彩。同理,行文时巧妙地用一些传诵千古的名句、诙谐幽默的口语、火热流行的歌词等,也可使文章亮点频出、生动活泼、文采斐然。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也是秘笈,如长短句、整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常式句和变式句、对偶句、反复句、设问句、反问句、比喻句等调用自如,其趣无穷。例如“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通常缺乏美感。但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小路上,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则优美得多。

五、智慧语言,雅词丽句。所谓智慧语言就是努力把语言组织成格言、警句、谚语、名言等,使语意生机盎然。语言生动、优美的本质是智慧,倘能令语言智慧化、警策化,则必生动。如果智慧平淡、简单,就一定会失去语言的生动。语言表达中的智慧含量的高低,标志着写作者的语智水平,它依赖表情达意时的切入点、动情点、闪光点、记忆点等智慧点,这既能增加语言的内涵,又能闪现智慧的光芒,启人心智、催人接受、令人难忘。若还能做到舒卷自如,任情点染,就成极高的语言智慧。

所谓雅词丽句,即高雅词汇、典丽句子。由于应用写作的特殊性,语言原则上是趋雅而避俗的。若能使词汇句式每每端庄中透着典雅、内涵中溢着俊俏,那生动就定会伴生而至。比如写夜空,用“湛蓝”、“深邃”、“浩渺”、“苍穹”、“璀璨”等双音词,就有几分美雅竞放、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有时叠词等也能传递出浓浓的美感。再就要优美句式、雕琢佳句。为文天每有佳句“点缀”往往能引人注目,所谓“眼遇佳句分外明”。丽句可引用化用名言警句、比喻句、拟人句,也可以用整饬的对偶句、排比句,可以用深情的抒情句,磅礴的议论句,也可以用精美的点题句、含蓄的哲思句,还可以用巧妙的引用句等。比如说一个人“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就不如说“绝尘而去”来得典雅,因为后者除了毅然而外,还有几分悲壮。当然还可以扩展至美段,一段美而全篇活。如主体论述段、升华的抒情段、开篇段、画龙点睛段等。比如“白荷如雪如玉,纤尘不染,红莲似火似焰,舞姿蹁跹,鸭戏清波,鹅鸣花丛,人至河畔,衣薄风香,新凉涤暑。”每佳段能成,通篇灿烂。

六、鲜明语境,放怀语趣。应用写作中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语境和语趣。俗言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先贤说“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说人主者,必与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这都在说语境的重要。依不同的目的、对象、环境择不同的语言才能恰切生动,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也是一种睿智的语境意识。

语趣即语言的趣味、情趣、智趣等。有趣必生动,生动即有趣。文章过于呆滞、刻板、无趣,不免给人沉闷、压抑感。反之则既可使语言鲜活,又可让受者更乐于接受你传递出来的信息,使抽象的事理具体,枯燥的语言生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人们多喜欢听笑话正是依于人类追求趣味的心理。例如“他天生缺乏笑细胞,长期‘面部神经麻痹’!”这样说,就比“他总是不苟言笑”来得有趣。如果一个人的语言常常意趣盎然,说明他很睿智。通常一味地摆事实、讲道理,连自己都难以被打动。相映成趣的是语言充满气息,会使主体获得无尽的生命感和清新美感。在不影响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写作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说一些活泼有趣的事,以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呈独特的“喜剧”色彩,消释阅读的紧张,冰释听讲的戒备,这对解除交流中的不和谐因素有极特殊的魅力!

邱安昌,吉林师大文学院应用语言学高级教授、硕导;安东妮,吉林师大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赵书艺,吉林师大文学院中文系学生。

下载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应用写作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原则(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摘 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

    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分 章 辅 导 第一编 行政文体 第一章 行政机关公文 这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 一、要了解法定公文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广义的公文是指机关中所有的可......

    应用写作[范文]

    网络学院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 1、应用文为什么经常使用序数?序数的层次? 序数的使用,既使应用文各部分内容的连接、转折显得简单、明确,又使应用文的层次、段落的划分安排变得更......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 陈柏呈学号:12085291004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躬行。”体现了写作的什么特性。( C ) A、综合性 B、真实性 C、实践性 D、应用性 2......

    写作应用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写作》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

    应用写作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写作》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

    应用写作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写作》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

    应用写作

    应 用 写 作填空/判断 一般书信,指私人间往来的信件。按使用目的和范围来划分,求职信和感谢信属于专用书信。书信的称呼要顶格写在第一行,后加冒号。日常事务文书的作用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