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灵台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对灵台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经成为近几年灵台农户家庭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灵台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状况
(一)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现状。据统计局调查显示:2002年全县农村劳动力为17.1808万人,占全县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1%,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0%,初中文化程度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结构上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和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县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去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10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10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地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来大规模地向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65%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少数分布省内其他省份。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备等工作。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比如泾渗国家二级公路,邵寨煤田动工,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农的公民,往往是“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弄粗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脏、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自2008年以来,受经融危机影响,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工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先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等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的贡献性越来越大,必须积极的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县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就业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县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中台、什字、朝那等建站率超过了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以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是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洁方便。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者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6%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求,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产生的稳定的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外出务工人员大都以老带新的方式输出,劳动力输出渠道单一。针对这一情况,劳动服务中心及时与长三角、珠三角、中部的发达地区联系。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灵台县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现金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不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
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佼佼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转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长三角、珠三角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工
程的相继开工,在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会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他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县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次,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生产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灵台县人民政府网站—统计信息.2012年1月16日
2、朱泽,《“民工潮”问题的现况、成因和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13期.3、灵台县人民政府编,《灵台县统计年鉴2002》.2002版.4、陈吉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2期.5、美国,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6、灵台县人民政府编,《灵台县统计年鉴2000》,2000年版.
第二篇:家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家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高邮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宜章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体制
一、高邮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沿海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全市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沿海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市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市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市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部分地区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市与沿海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沿海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高邮市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
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市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市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赵红:《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杜鹰等:《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4邓鸿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
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
第四篇: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
参加人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笔者发现,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
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管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
一是少数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四是就业空间不够。从近年来“民工潮”流动的去向来看,越是大中型城市越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城市过大、民工过多,又会造成交通、治安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混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五是政策保障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非常薄弱。
(三)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
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四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该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特别是要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劳动力通过农业内部、外部转移就业。同时,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实情况下,必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逐步减少农村人口。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需要。
近年来该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打工经济。该区是后发展的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吸纳消化劳动能力低。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加快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打工经济的决定,强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制定培训规划,构建以“区劳动力市场-中心劳动力市场-乡镇小型劳动力市场”为骨架三级联动的职业推介网络,大力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
去年,中央一号档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我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从业技能。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积累财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有的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正变成了“城里人”,有的回乡投资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长期的“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不够,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农民的收入低下,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部分农户至今无法脱贫。长此下去必将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
展。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四,转移时间变率增大
随着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我县房地产业的兴起,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新城区的扩建,新区的建设),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纷纷落户等均为解决本地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集镇的建设,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回流人员。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制衣、餐饮服务,商贸营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工作。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一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成为临时性劳动力转移人员。
第五、在世界上产业地位上升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大量引进外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这一切,当然与我国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政策、社会的稳定等有密切关系,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能提供大量的低工资劳动力。随着我国更深更广的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显著。
第六、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对交通、金融等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表明,全国有7800万农民工,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未来10年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还将有1.5亿农民涌向城镇,如此巨大的人流及相应的货币流向,必将对交通、金融等服务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此外,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将成为现有就业人口的巨大压力,促使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潜在的转移劳动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无形中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素质将得到极大提高,必将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可一方面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还可赚取大量外汇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
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培训内容为缝纫、计算机、家政、保
安、幼教、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镇、村部门举办各类中、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符合就业条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技之长,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二)建立镇劳务输出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相应制订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逐步与县联网。加强对劳务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平台,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流动。要逐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降低劳动力外出转移门槛,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制订优惠的政策,简化外出劳务的各种手续,要走出去,多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中介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和扩大就业管道,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管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同时,依托资源,建立和扶持龙头企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建立劳动力转移人员保险制度,并能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自由转移;二是尽量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就医难问题及子女就学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出租房问题,使用廉租房方式;四是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劳动纠纷,对弄虚作假、欺诈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及时查处,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签订无效合同条款等进行及时调处,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家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我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有限的可耕地承受着风化和沙化,加之人类的活动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环境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我县 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多数农村家庭纯收入的主要成分和家庭经济的主体,而这种家庭经济的“主体”主要又仅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一重要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相对于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相对过剩,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农业产品的总量。
一、我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我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截止2010年7月20日,我县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移到花卉、蔬菜大棚。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部分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带回来,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昆明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消费高。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以前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各种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县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
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邓鸿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赵红 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4、杜鹰等:《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201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