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新农村发展调查报...
家乡新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云南省宣威市板桥镇歌乐村村民
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月20日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歌乐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自强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只有近八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得以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并未真正体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但是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终于明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得以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和贫困补助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广大农民基本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的“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条件,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齐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因风宜俗,提倡科学、文化、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业生产情况。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317.9亩(其中:田2100亩,地 13217.9 亩),人均耕地 2.65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 2900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1亩,主要种植苹果、梨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85.4亩;荒山荒 1
地3505亩,其他土地面积7011.7亩。土地资源丰富。
畜牧养殖情况。畜牧养殖方面以:主要以家庭散养为主,部分养殖户已打算明年春天扩大养殖规模,但相对现代化的养猪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2011年底,该村已全面实现通电、通路,部分村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村间无路灯。该村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部分村内主干道为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本村内建设了集贸市场一个。全村共拥有汽车65辆,拖拉机41辆,摩托车31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6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5 亩。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4户;全村有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没有通有线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9个自然村没有通路灯。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7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680户,乡村人口5841人,其中男性 3050人,女性2791人。其中农业人口5791人,劳动2994 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苗、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5279人,彝族521人,苗族4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5人,占人口总数的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300人,参合率92%;享受低保12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00平方米,有乡村医4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7公里
村民的年收入情况。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8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98万元,占总收入的55%;畜牧业收入648万元,占总收入的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460头,肉牛143 头,肉羊210头);林业收入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3.73 万元,占总收入的11%;工资性收14.73 万元,占总收入的1%。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0人(占劳动力的3%),在省内务工66人,到省外务工 34 人。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4所,校舍建筑面积2424平方米,拥有教师27人,在校学生520人,距离镇中学7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30人,其中小学生520人,中学生610人。
取得的成效:
1、村中设有定点医疗机构,人们的日常就诊很便捷,让他们对突发情况的处理不至于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2、村中孩子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减免情况落实的比较令人满意,让家境贫穷得孩子重新留在校园,圆自己的求学梦。
3、村中关于给予农民补助的情况基本得到落实,让农民真正感到正策益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温暖,但仍有少数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相关问题村委会正在跟村民进行协调。
4、农民的收入在一步步的稳定提高。
不足之处:
1、村中不经常组织村民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如果能多增加些培训就相当于用技术来武装农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农民在生产中走弯路。
2、农民的娱乐生活太单调,村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太少。除了村委会前有一处可供村民休息的小厂地外就没有其他的供村民利用的公共场所。
3、村中目前的绿化比较乱,根据村中得绿化计划,形式上是沿路线绿化,没有集中的绿化用地。
4、在调查中发现村中的垃圾乱堆放严重,基本上是沿路放置或者是在闲置的宅基地堆放,这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得发展,农民也会越来越富有,人们的家园保护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这样下去,城市所向往的那种浓浓的乡村气息也会被混凝土的冰冷所代替。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更加完善的绿化措施。再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村中的一些空地,把他变成邻里交往的热土。
一点建议:
1、道路绿化:村、组、团绿化和家庭绿化相结合。在绿化上要充分利用空地,路边以树木、花草绿化为主并和庭院的树木绿化相结合,创造美丽的乡村风光。
2、增加村中的公共厕所。歌乐村是一个开放的村庄,平时人员流动量很大,而且陌生人很多,所以公共厕所是必不可少的。
3、合理规划垃圾的回收利用系统,搞好环境卫生。
4、因地制宜,作好排水系统规划。
5、做好村中产业调整,争取做到产业不单一,使村子在经济狂飙的现代有一定的综合调整能力。
总之,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民富了,才是农村的真正进步。中国才能算是真正富裕起来了,才是走进了现代化。所以我们要做更多的实践与调查工作,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得以加快。
第二篇:天堂县民生发展状况调查报
天堂县民生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从责任角度看,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牵头负责民生发展课题,抽调精干人员,历时一个月,采取听汇报、问情况、查资料、看现场等措施,全面调查了解我县民生发展状况,先后走访了56个县直机关(部门)、9个乡镇,召开大小座谈会16个,座谈人数达500人,群众反映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50余个,收集各种改善民生资料达10万余字,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生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民生问题的改善,加快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50元,比2000年增加958元,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60元,比2000年增加4232元,年均增长9%。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61亿元,比2000年增长7.37亿元,年均增长10.3%;恩格尔系
数由2000年的57.1%下降到2007年的53.4%。金融机构200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8.03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26.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29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12.67亿元。移动电话、电脑、汽车等现代消费品大量进入寻常普通家庭,城乡居民出县旅游逐年增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1105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47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5%以内,目前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5万人, 年创劳务收入8亿元。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9.5余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9.5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式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健全,目前全县城乡低保惠及20746万人,年支付低保资金达1336万元。住房保障得到加强,五年来,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8.1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5600余间,解决了2394户城乡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救济日渐加强。
(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文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慈利文化综合大楼、影视文化城和二坊坪等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事业稳中有进,目前完成了17个乡镇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广播覆盖率达96.2%。体育事业稳步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成立行业体育协会和单项体育协会数十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卫生监督进一步加强,重大传染病得
到有效控制,全县传染病发病率低于控制标准300/10万,“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5.4%,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82%。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到2007年,共投资7380万元,改造、扩建、维修校舍面积96801平方米;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9.8%,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以内。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12项。
(四)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五年来,硬化、改造县城道路7.0公里,开发住宅小区20余个,启动至县城北区蒋家坪澧水大桥建设,拓展城区1.5平方公里,县城建城区总面积达9.9平方公里。城镇化进程加快,着力推进 “一点六线”城镇空间布局落实,城镇化率达32.6%,初步形成了县城到中心集镇“一小时经济圈”。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县90%以上的乡镇通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56%的村通水泥路;100%农户实现了通电,417个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建有各类大小水利工程16000多座(处),灌溉面积28万亩;解决了1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五年来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县城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
(五)社会公共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完善了政务服务机制,初步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村务)服务工作格局;强化了社会化组织服务功能,社会化组织在宣传政策法规、强化自我管理等方面得到加强。平安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广泛进行了普法教育,加大了各类群体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狠抓了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突发事件应急处臵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应急意识明显增强,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加强,重点抓了“三级管理”、“四级防范”网络建设,深入开展了扫黑除恶、命案侦破等专项斗争,加大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力度,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各类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六)改善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从中央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来看,仅2007年县以上财政在我县用于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计生奖励补贴等“三农”专项补贴资金达0.9亿元,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从本县财政用于民生资金来看,也在逐年加大。2006、2007年财政用于劳动就业、科教文卫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方面支出总额分别达到1.8亿元、2.5亿元,分别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2.8%、34.3%。
三、我县改善民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居民增收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2002~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9%,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的绝对差距由3236元扩大到6510元。同时部门和行业收入不平衡,分配不尽合理。与周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拉大,2007年慈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分别低于全省的2933元、1054元。二是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瘫痪,科技兴农
成了空头口号。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增收潜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还不健全不完善,农副产品出现“卖难”、“贱价”现象,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增收。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脆弱。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续建配套任务重。全县水库病险和渠道淤塞情况严重,总设计灌溉面积28万亩,实际灌溉农田16.2万亩;尚有19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溪口、零溪、宜冲桥和朝阳四个乡镇由于管理体制原因,迟迟不能纳入农网改造计划。二是生态环境治理进展缓慢。我县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占全县总面积的29.3%。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异常严峻,全县拥有采矿权证的矿山企业共有164家,由于业主重开发、轻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了水资源污染、林业资源损毁,引发地面下沉、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洞溪、高桥、庄塌、国太桥等乡镇已出现比较严重的生态灾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轻重缓急不合理,项目安排凭关系,资金运作不透明现象,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个别地方项目建设重复。同时,资金整合力度不够,造成分散投入、多头投入、投入不均衡等现象。
(三)劳动就业方面。一是城乡弱势群体就业难。目前我县共有未就业的“4050”人员 140人、城乡失地农民2.5万人、残疾人4.93万人。这部分人群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偏低,以及就业机制不健全、适应就业的岗位少等原因,实现再就业难度大。二是就业创业环境不
够优化。一些就业优惠政策难以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刑满释放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渠道窄,就业难度大。创业环境不够优惠,税费负担较重,一些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自主创业者生存艰难。三是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市场运作不规范,绝大部分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用工随意性大。劳动维权机构建设相对滞后,劳动者合法权益未得到及时有效保护。乡镇、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就业工作没有纳入乡镇政府日常性工作计划。
(四)社会保障方面。一是社会保险费欠缴问题突出。基本养老保险欠费严重,收支缺口大。目前,全县企业养老保险费累计欠缴额高达4500多万元(如欠缴大户有一建424万,二轻系统520万,赵家垭蓄能电站600万,电力公司欠帐340万),收支缺口每年达3000余万元,12家破产企业的兜底资金达5968万元,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差、县财力拮据等原因,欠缴资金和兜底资金无法足额到位,发放形势严峻。乡镇七站八所五大保险参保缴费难,断保现象严重,征缴清欠难度大。生育保险因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保征缴难,推行难度大。二是社会救助水平还不高。低保资金缺口大,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0099人,年需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51万元,缺口资金达251万元。救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多头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了重复救助和救助缺失。救助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较为缓慢。人口老龄化日渐显现,现有福利机构建设滞后,全县共有五保老人4859名,仅有敬老院17
所,集中供养仅470名。民间社会团体因限制条件较多,民间资金难以进入社会福利事业。社会“三无”人员管理相对滞后。殡葬改革滞后,城区丧葬行为亟待规范。四是住房保障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两房”建设土地供应紧张,筹资渠道狭窄,不能保障广大弱势群体住房需求。
(五)教育方面。一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由于我县财力限制,目前,教师的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经费,临时聘请代课教师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无法予以落实,难以稳定教师队伍。二是幼儿教育、职业教育问题突出。幼儿教育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公私立幼儿园恶性竞争、抢夺生源现象比较普遍;职业教育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相协调,不易做强职业教育品牌。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城乡教育人才配臵不平衡、学科搭配不合理,特别是严重缺乏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任教师。此外,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实际学历和教学能力偏低等问题。
(六)文化方面。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欠缺,全县仍有14个乡镇没有进行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乡镇文化站缺乏有效管理。文化事业人才缺乏。二是农村精神文化逐渐缺失。农民的文化生活贫乏枯燥,“不良文化”在农村逐渐滋长漫延。主要表现为:门徒会、主神教等邪教迷信活动沉渣泛起、赌博成风、地下“六合彩”活动屡禁不绝等,既败坏了乡村民风,又增添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三是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多数文化产业还处于低层
次、小规模的发展阶段。现有的休闲娱乐和网吧等文化产业,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发掘相对滞后。
(七)卫生方面。一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待强化。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层次仍较低,不能适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处臵要求。公共卫生医疗事业普遍存在“重医轻防”、“以药养医”的现象,影响了公共卫生职能的履行。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力度有待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报销起付线高、报销比例小、救助能力弱和一些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影响了广大参保人群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新农合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全县各乡镇合管站都放在乡镇卫生院,医院工作人员兼合管监督员,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从体制上存在不能有效监管的先天缺陷。三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全县没有制定出台引进人才的有效政策,人才引进的绿色渠道不畅通。人才使用配臵不合理,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人才的继续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各医疗机构经营现状差,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八)社会管理方面。一是治安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县刑事发案仍在高位运行,上半年立案399起,比去年同期上升27.88%,其中城区治安和犯罪案件尤为突出。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值得关注,在省民调中心对全省地下“六合彩”等赌博活动的民调排名中,全省129个单位我县居108位。毒情不容忽视,出现了娱乐场所聚众吸毒、吸食新型毒品、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等动向。二是社会不稳
定因素仍然较多。涉军群体提出新要求,如企业军转干部要求参加工资套改、发放津补贴;企业军转志愿兵要求享受军转干部待遇;少数城镇退役士兵、农村参战立功人员要求安排工作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多,如原水电设备厂部分职工要求发放伤残、特殊工种等补助和其他费用;原食品公司职工拒领剩余30%安臵费,未签终止劳动关系合同,要求发放非统筹养老金;供销系统棉麻公司职工要求企业重组;原天富化工70余名债权人,因公司法人涉嫌犯罪未及时侦破,致使4000多万元标的生效判决不能执行到位等问题。其它社会矛盾仍然突出,山林权属纠纷、农田灌溉纠纷等。三是社会管理机制亟待加强。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功能有待强化,村民自治意识有待提高。社会管理“缺位”,企业破产改制、工人下岗、大学生失业、干部职工退休等原因,使“单位人”转为社会人,但由于户口归委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使得一批社会人被遗忘。社会管理存在权属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如农村合作医疗,由于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合管办,造成钱由乡财政收,名单由乡卫生院报,两者脱节,致使参合农民利益受损。
四、着力抓好我县改善民生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关于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主导、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扎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
(二)关于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市民素质全面提升,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人居环境明显优化,社会管理和谐有序。
——具体目标:到201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6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76元。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城乡就业一体化基本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平安慈利、法制慈利建设成效明显,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得到有效遏止,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三)关于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
1.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一是加快县域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以县工业园为重点的“一园六区”,优化工业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突出发展以能源、矿业建材、轻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着力做大做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发
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节约型农业,优化农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抓好张家界东线旅游、乡村休闲农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切实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城乡居民非农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扩大城乡农民劳务收入。二是切实落实惠民政策。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中央、省、市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补贴直接发放给农民,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落实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努力让农民从产品中得到更多收入。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切实保证农民负担得到实质性减轻。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健全就业市场,提供就业扶持,推进城乡就业工作;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鼓励城乡居民投资创业,消除创业各种体制与政策性障碍,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成为投资者、创业者,增加财产性收入。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适度集中资金投向和额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水平。
2.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一是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县城扩容提质力度,继续组织实施城建实事,切实抓好县城主干道升级和巷道硬化,改造好文化体育广场,完善住宅小区功能,促进老城区提质;继续抓好澧水大桥建设,力争省道S306绕经县城北区,加快县城北扩步伐。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交通秩序、卫生等综合管理,完善相关管理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抓好阳和、三官
寺、江垭等小城镇建设。二是着力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机遇,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落户慈利,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好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县城电网和农网改造;加快交通建设,全面完成通乡油路工程和农村通达工程,促进S304线改造升级,启动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山塘整治,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与管理,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大力组织实施“千乡万村”市场工程建设,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着力推进以户用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三是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严格控制工业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加大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和植被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生态公益林补偿投入。抓好国土管理、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要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基金监管力度,重点抓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欠缴问题。提高社保基金的支付能力和安全性。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筹资渠道,切实抓好乡镇站所干部职工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推进生育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完成3万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任务。二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
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政为主体,各部门密切配合,统一实施社会救助的格局。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在农村低保调整扩面到3.5%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应保尽保”。认真抓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切实减轻医疗困难家庭医疗经济负担。三是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健全福利保障体系,增强救孤、助残、济困等公共保障能力。改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制定鼓励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的扶持政策。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切实规范城市殡葬行为。四是切实抓好住房保障。着力抓好城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认真组织组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升人的素质。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困难家庭学生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着力规范学前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臵,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的监管,落实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理顺乡镇合管站管理体制,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力度,加大医疗卫生经费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护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全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工
程。抓好县文化体育广场、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和改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继续开展送书、送电影、送戏等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以张家界旅游文化业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四是协调发展其它事业。大力加强科技科普工作,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广泛开展群众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管理水平。
5.完善社会管理机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一是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深化“平安慈利”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对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改善人口管理水平。推进“法治慈利”建设,深化普法教育,健全司法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二是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进一步改进信访工作,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积极推广“民情沟通日”、“听证会”制度。完善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矛盾调处机制,实行矛盾纠纷统一管理、集中疏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加强公共安全工作。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各类预案,健全处臵机制,落实相关应急保障和预防措施,重点做好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处理。切实加强食品药品、交通、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监管,消除安全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对物价调控和农资市场
监管,切实保持物价稳定,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四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抓好综治维稳中心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建设,配齐配强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夯实综治工作基础;积极整合资源,大力推进以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重点的科技防范工作。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命案侦破等专项斗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刑事犯罪,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关于改善民生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工作,把改善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把握改善民生的总体方向和工作节奏,协调解决民生改善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强力推动、部门全力组织、社会积极参与”的民生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分解落实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把改善民生的实绩纳入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政策投入保障。各级政府要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建设,保障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供给,尽早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确保每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重点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向边远乡镇倾斜、向改善民生的关键领域倾斜。鼓励和
支持社会各界加大对民生投入,拓展民生领域融资渠道,共同促进民生改善。
3.强化体制机制保障。要加强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部门管理资源整合力度,促进部门之间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协商沟通,形成合力,防止各自为政,政出多门。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民主决策机制,使民生决策真正符合民意,真正惠及民众。完善依法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当前特别要加强涉及民生服务的各类紧缺人才和较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引进、培育、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加快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强对队伍作风建设,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切实以扎实的作风促进民生改善。
5.强化环境氛围保障。加大改善民生工作的宣传力度,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切实增强舆论宣传在推动民生改善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加大对各类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的宣传力度,及时推广有效改善民生的好做法,引导各乡镇各单位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积极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对改善民生工作积极、效果明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积极营造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五、几点调研体会
开展这次县委改善民生调研,时间短,任务重,工作安排特别紧张,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较为丰富的调研成果,保证调研的圆满成功,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体会值得今后记取:
第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开展这次改善民生调研成功的根本保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县委全会“改善民生”课题调研工作,县委书记刘群,县委副书记、县长朱用文同志对此次“改善民生”调研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县委副书记赵群策,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邢川,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刘坤明等自始至终关注调研活动,积极参加调研工作会议、调研座谈会,提出具体要求,提供组织保障,切实保证了整个调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调研方向的不偏离。
第二,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全力配合是开展改善民生课题调研成功的坚定基础。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民生调研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汇报,班子成员共同参与,安排了涉及民生的乡镇主要站所、村、社区负责人参与调研座谈会;各与会人员都准备了翔实的汇报材料,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工作情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建议;各被调研单位领导陪同查阅了相关资料,走访了部分群众,参观了现场。
第三,各调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开展这次改善民生课题调研成功的有力保障。改善民生课题调研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调研工作,积极支持开展工作。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民政局、林业局积极选派本单位精干人员参加此次集中调研,提供了人员保
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林业局、县环保局、民政局、卫生局、水务局、文化局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县农办、民政局、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水务局为课题组提供了车辆保障。县政协、县纪委、地税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水务局、卫生局、公安局、财政局为调研提供了会议场所,保障了课题调研顺利进行。
第四,全体调研组成员的深入调研是开展这次改善民生课题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完成好这次县委交办的重大调研任务,全体课题调研组成员自始至终狠抓学习,认真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民生的内容,认真领会县委党校讲师同志关于改善民生辅导课的主要精神,做了课题调研前的大量准备工作;课题组成员每到一个单位,都认真听取情况,认真做好笔记,认真搞好提问,收集了各方面比较翔实的资料,每篇调研文稿都经过了调研组集体的反复讨论,统稿人的反复修改,十几易其稿才形成,最终形成了《天堂县民生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关于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七个材料。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正在发展的新农村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
一、调查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此我对家乡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1.调查时间:2010年7月1号至2010年7月20号。
2.调查地点:彭阳县孟原乡双树村及附近几个村庄。3.调查人:陈菲菲
4.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我对自己所在县周围农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及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
5.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下面是我对1990年前的家百分比的调查及2010年我家乡的家电普及百分比。
通过20年的发展,我家乡的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生活条件也逐步提高。到2010年我家乡的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洗面是对下在家乡家电的调查:
2、按不同人群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有了较大变化
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从19世纪到现在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村民的娱乐方式也随只变化。下面是对当前家乡人普遍的娱乐方式的调查,当然这也是我组调查的几个村的一个缩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中很多的弊端也随之显现了出来。从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黑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QQ。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然而,老年人却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在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严重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现在村里的一些杂货店里大多都买有自动洗麻将的机器供人们来大麻将,自己从中收取费用。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如果不加以整治任由其在人民面前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使村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
是农村的学生也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条件。而不能因为是乡村学校就不加配制应有的教学器件。还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写作要求
一、写作格式
调查报告由标题、作者、内容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附件(调查问卷、图片、表格、调查证明等等)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标题:一般采取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调查报告》;可以用双
标题,正题为新闻式标题,副题为公文式标题。
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然后用“现
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过渡到正文。正文:实践者根据学校要求和自己所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调查资料,调查结果,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可附照片、发表报道等)
二、版式要求
①正文章节采用三级标题排序。一级标题形如一、二、三排序;二级标题
(一)、(二)、(三)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2、3排序。②字号装帧要求
主标题3号字黑体,居中;副标题小4号黑体,居中;论文内各标题4号黑体;正文宋体小4号字;参考文献宋体小4号字。③必须使用统一的封皮进行装订,封皮内容包括实践报告标题、班级及姓名,力求整洁、美观。
第五篇:关于城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
关于城管的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不仅是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我们了解和体验社会的有效途径。去年我到煤炭公司调查了解了金融危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做了一个离普通百姓生活较远的实践,今年我想更贴近社会,体验社会生活,于是我来到了我市的城管联合执法大队。经过短短几天的工作,我对城管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
城管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它的本身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矛盾,之所以老是被曝光,总不能被人理解也就因为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矛盾实在太大。一方面城市管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纠正城市生活中的种种不规范,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符合我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不绝于耳,城管工作给一些弱势群体所带来的伤痛无法忽视。作为这种矛盾的反映,城管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呈现出不同的两种形象,在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传统媒体上,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为清除某种城市顽症,城管英勇出击之类新闻,而在网络上则充斥着暴力执法之类的负面新闻,网络舆论呈一边倒的声讨势态。
关于城管的负面报道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城管执法中的方法问题,比如暴力执法。以前我也觉得城管太野蛮,太欺负人了,在跟着他们上了几天班后,我推翻了以前的想法。现在城管奉行柔情执法,要规劝百姓,不能动不动就收东西。可这么做后问题又来了。以前商贩是远远看到城管的车就跑,现在是车开到面前了还在那观望。因为知道城管不怎么收东西了,就不怕了。而且城管的车还没走,商贩们又摆出来了。平常我们只看得到城管这一次出现在某个农贸市场,看不到其实他们之前已经来过这好几次了。不管来几次,商贩们都是你走了我就出来。同时还有督查,媒体在关注市容。有一次,我们的车刚走,电视台的记者就来了。他们只看到马路上到处是商贩,看不到城管之前的努力。
另一方面则是执法对弱势群体的伤害。城管执法必然会损伤他们的利益,但这并不能算到城管头上。农贸市场容量小,城市规划不合理,农民进不了市场除了大马路还有其他选择吗?同时城市管理的目标是政府制定的,而不是城管部门单方面的决定。把这笔账算在城管头上并不公道。政府作为公共机构,应该完成符合社会利益的职能,做到以人为本,其公共管理行为的受益人应该是大多数社会成员,但在这里,城市管理工作的结果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产生了差异。
作为公共机构的政府,其公共管理职能本应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各种矛盾而存在,但在城市生活环境问题上,这一职能出现了偏颇。富人们对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追求进入了其政策目标中,而弱势群体的需要和要求却未在其视野中,以致政府的城市管理政策符合了一部分人的需要却形成对另一部分人的限制。为完成政府的行政目标,城管部门必须把弱势群体作为了其执法对象,矛盾出现在了城管和弱势群体之间,在穷人与富人之间的一种矛盾则被隐藏。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是政府政策的不完善导致了如今城管与百姓的矛盾。贫富不均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角度来说,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比城管每天上街吆喝更能有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因此在政府把提高城市公共环境纳入重要政策目标时,应该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解决贫富不均问题。如果此问题解决好了,穷人就不用每天与城管大玩躲猫猫,也会像富人一样对生活质量提出要求。
解决贫富不均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提高城市公共环境又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目标,结合目前情况,我认为政府应该改变政策。
1. 以公用而非商用的形式给穷人提供用地,不能让房地产开发商蚕食穷人的生存空间。
2. 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政府在某一路段划定临时摆摊场所。
不管如何,城管和政府所做的在长远看来都是有利于人民的。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他们的工作,应该多走进他们的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只有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提高城市公共环境就指日可待。
同时,在我实践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城管工作的艰难和不容易。我一个姐姐听说我在城管那坐社会实践就问我,你不怕出门被人打吗。在跟车时,又不理解城管工作的市民追着城管的车骂。身为城管,工作很没成就感,跟别提在于商贩的拉扯中受的皮外伤了。
这次实践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当一名执法人员真的好难好累,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只有认真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才能选择跟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