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了加快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十七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中心、着眼基层、面向群众、与时俱进,迈出了新
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文明礼貌的风气在农村初步形成,农民群众的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加大文明村镇建设力度,全市有75个村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村镇,23个村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镇,3个村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文秘杂烩网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三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建成1个县级宣传文化中心,15个乡镇宣传文化站。四是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创评活动。全市共有52.85万农户参加文明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3万余户,“四户”6000余户。
总的看,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是: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基层组织领导存在弱化现象,工作力度不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条件非常薄弱;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乡村“脏、乱、差”状况还比较普遍;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还亟待提高。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改善生活环境、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为突破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www.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全市农村、集镇普遍建成基础设施良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安居乐业的村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力争在5到10年内使全市50%的行政村、乡(镇)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乡(镇),到2020年将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乡(镇)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市级以上文明村、乡(镇)。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突出两个重点: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
抓住三个载体:一是“星级文明户”、“四户”评选;二是文明村建设;三是文明乡镇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农村党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驻地企事业单位的骨干示范作用;三是创建单位的结对共建作用;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
实现五个明显进步:一是以学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二是在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尽力改变农村面貌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群众参与活动的实践性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四是加快村镇规划与建设,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治安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发展基层民主。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教育,唯物论、无神论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综合性文化站,每个村建立一个综合文化室,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支
第二篇: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
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现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兴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攀枝花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进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精神文明办的要求,结合旅游行业具体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好范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统领全局,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为依据,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素质促发展为归宿,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开创旅游工作新格局;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二、总体目标
按照领导班子坚强、业务成效显著、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内部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的总体要求,经过旅游从业人员五年的努力,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素质,培养一大批“四有”新人,使我市旅游行业文明程度、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干部职工文化生活质量等显著提高,“监督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网络化,文明创建同步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四化”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实现“领导有力、制度健全,事业发展、生活改善,服务优质、风气良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好范文
1、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全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突出重点,切实把十六大精神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等活动,深入学习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积极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广泛开展有行业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旅游宣传、节庆等活动,结合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和成就,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广大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干部职工心坎上。党员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带动全系统齐心协力共建设精神文明。
3、加强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突出抓好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把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要求渗透在旅游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渗透在旅游行业规范中,使整个系统的风气迅速好转。主要在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化阵容风纪,来信来访、节日值班等工作的落实。进一步端正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自觉履行公仆职责。
4、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围绕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营造文明健康、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在解决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上有新的进展。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开展树典型、学典型的争创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断提高行业优质服务水平。围绕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承诺、服务言行等内容,制定各个岗位的规范化服务措施。持续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巾帼建功岗”、“青年文明号”等,提高示范点质量,促进全员服务达标。坚持明察暗访,群众测评,建立行业服务监督考核体系。促进行业服务与社会服务联动,及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
(二)加强基础建设,打造文明旅游形象
1、加强基本建设。本着量力而行、统筹安排、完善功能、发挥作用的原则,全市统一规划,努力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进行基本建设。
2、加强“学习型旅游”的建设。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营造全系统良好的科学文化、政治理论、现代网络等知识的学习氛围,并不断深
化对旅游行政管理文化的内容、作用和意义的认识,积极探索旅游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有效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促进旅游行政管理系统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灵活多样的群众性文化学习交流活动,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增强凝聚力。
3、加快“旅游网络化”的建设。加强网站建设,用二、三年时间实现“创一个名站,筑一个体系,建一支队伍,立一套机制”目标。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的原则,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利用网络强化对外宣传,树立良好旅游形象。充分发挥现有设备优势,实现监督动态化、信息网络化、业务规范化和办公自动化。
4、在全系统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坚持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等公开透明;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完善提高、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便民联系、消费投诉、廉政监督、服务监督”等公示公开,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为企业、为群众提供服务。好范文
(三)增强干部法制意识,营造依法行政氛围
1、实施普法规划,增强执法队伍法制观念。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做到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重点抓好一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组织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法律常识,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益和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计划、分层次,采取多种方式举办旅游法律法规培训。严格执法纪律,坚决纠正和查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罚代刑等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扩大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督查指导。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2、打击违法行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在全系统倡导见义勇为,扶正法邪;清除黄赌毒,净化社会风气;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保证安定稳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杜绝重大案件、重大事故、赌博吸毒、卖淫嫖娼、传播观看淫秽出版物、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违法违纪现象。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维护全系统的安定、稳定,让干部职工更加安居乐业。
四、规划实施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一)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我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市旅游局党组统一领导,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主管领导和有关科室所,每年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要加强检查,严格考核。各部门要按照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紧抓好。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实行局、科(室)、所领导层层负责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全力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重视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经费纳
入预算进行管理,并做到每年随着预算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经费。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教育、形象设计等软件工程的建设,又要重视职工之家、便民服务、机关管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使精神文明建设每年都取得新的进展和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依法管理,健全机制。在队伍管理和行风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快机关和基层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转变。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纳入每年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干部职工政绩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考核、奖惩等运行机制。大力宣传和表彰精神文明建设贡献突出的先进个人。
(四)广泛发动,共建文明。系统内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协助党组织抓好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在搞好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工作和生活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到人人关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五)狠抓文明景区(点)的创建。在“十·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市旅游系统内按照《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创建文明风景区(点)活动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开展争创“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现有景区(点)的档次。
第三篇:市供销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长期规划
市供销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长期规划
为加快市供销社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有力指导供销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据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精神,结合供销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团结、稳定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礼仪规范年”活动,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努力提高统战运行质量,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全面实现文明行业创建目标,为基本实现我市现代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智力支持。
二、奋斗目标
(一)思想道德建设目标
1、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八荣八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职工的头脑,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从思想建设入手,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基础、战略思想、党性修养,造就一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经得起执政考验和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3、在供销社广大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服务宗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四项教育”把供销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促进改革和发展理想信念,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思想道德的,具有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纪律作风的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
4、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战略,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广泛持久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把供销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成“四有”社会主义新人。
(二)科学文化建设目标
1、建设一支总量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2、机关工作人员人才比例达到100%,机关干部必须通过计算机资格培训。
3、机关干部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参与四项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三、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训四有新人为中心,大力加强思想道
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和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配套、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纪律作风。努力把农委干部职工培养成具有促进深化改革和发展理想信念的,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思想精神的,具有文明行政、文明服务、具有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纪律作风的,展示新世纪新形象风采的干部职工队伍。
四、工作措施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我市统战系统的全面发展,努力推进文化建设,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服务的宗旨。
2、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把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解决服务对象需求,作为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和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途径和有效措施,重视人的建设,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物质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目标考核,加大投入,重视精神文明阵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时代
气息、行业特色、代表供销先进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
3、坚持创新,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科技含量。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问题的探索研究,不断拓展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4、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实际出现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结构起来,注意工作的层次性和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适应不同层次的接受能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5、坚持教育、管理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加强法律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融汇于科学有效地管理之中,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环境。
6、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方面共同开展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到供销系统的各个方面,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围绕总体目标和统一规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上台阶。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进一步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单位领导必须总揽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整体工作布局,纳入经常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安排,坚持两个文明建设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考核,统一表彰奖励。部门一把手对精神文明建设负总责,其他成员和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要把是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否职得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一个重要依据。
2、建立健全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要根据党的中心任务以及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提出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制定总体规划、计划,要进一步明确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建立工作制度。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建功立业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和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3、健全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使精神文明的投入要不断加大。
第四篇: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古桑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省、市、县“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我乡“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文明、创建文明城乡为主线,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工作创新,使全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更加扎实,机制更加完善,成效更加明显,全乡的公民文明素质、文明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深化素质教育,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大力弘扬新时期岳西精神,筑牢反映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现代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在全社会营造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把古桑建设成为经济全面繁荣、社会文明和谐、科技教育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乡。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
(3)认真实施理论普及工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结合起来,同学习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抓好理论教育,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搞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创新理论宣传,加强阵地建设,普及社科知识。各级党组织每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逐步建立完善干部理论考试考核制度。积极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与普及。突出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培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营造又好又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4)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拓展革命教育、传统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努力建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爱国主义教育格局。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引导人们把爱国主义与爱家乡、爱岗位、做贡献统一起来,进一步激发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大力弘扬诚信、和谐、务实、争先的新时期古桑精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古桑的责任感。
(5)积极开展科学素质教育。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制定古桑乡实施方案,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形成乡、村和群众“三位一体”的农村科普体系。实施城乡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为建立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开展民主法制教育。认真落实“五五”普法、依法治乡规划。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动法律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广泛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活动,进一步增强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深化平安古桑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乡乡、平安村、平安单位活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7)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突出抓好以农村、单位、非公企业、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办好事、办实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8)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明是非知善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广泛组织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贯穿于道德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9)深化公民文明素质教育。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实践活动抓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对公民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文明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精心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建好农村道德宣传教育专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立足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体系,结合行业实际,制订行业规范、企业公约和岗位守则,培育以爱国、爱厂为基本内容、体现产业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行业职业道德。开展职工道德“双十佳”评选及“职业道德先锋岗”等实践活动。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深化多种形式的家庭美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广泛开展 “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活动。在农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壮大以妇代会和妇委会成员为骨干。
(10)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查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为青少年办一批作用大、影响好的实事。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管理,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管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保障机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11)深化创新型城乡和学习型城乡建设。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乡和人才强乡战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继续深化学习型城乡建设。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企业、村乡、家庭、系统和争做学习型个人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在全社会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全民学习的风气。
三、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发展(12)全面推进文明古桑建设。重点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服务品牌、城乡建设、公民素质教育四大工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落实。积极探索文明古桑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把工作抓细抓好抓实。
(13)深入开展文明城乡创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重点解决好垃圾处理、乡区乱贴乱画乱挂和卫生死角等难题,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继续实施为公民办实事工程,定期开展创建文明城乡“回头看”活动。
(14)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乡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实施倡树新风、素质培育、繁荣文化、容貌整治、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纵深发展。深入开展 “文明村乡”、“文明生态村”、“五好文明和谐家庭”、“文明示范园”等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继续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开展农村道德评议活动,建立乡风文明监督机制。
(15)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完善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强化动态管理,增强创建工作的活力。注意挖掘培养一批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好文明单位在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示范、辐射、带头作用。统筹各项创建活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创建水平。(16)全面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努力提高优质服务和行业文明水平。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化以行政执法、窗口单位为重点的群众性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突出诚实守信、热情服务和群众满意,完善服务承诺制、执法公示制,进一步拓宽文明行业创建工作领域。
四、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加快文化强乡建设
(17)繁荣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结合实际,在农村创作一些展现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作品。
(18)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19)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文化及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化进程。
(20)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注重培育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巩固和完善乡、村和社会三级文化网络,实现乡有规范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继续抓好“两级创先”工作,以开展“两级创先”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文化建设。
(21)加强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发挥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22)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把文物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纳入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各级领导责任制。认真做好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3)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整合文化资源。
五、发展壮大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4)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提高,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十一五”期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毕业率达到99%。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率达到65%以上。坚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5)发展体育事业。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农村健身设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26)发展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大力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7)发展环保事业。大力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和生态乡建设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和谐文明、适宜人居创业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突出搞好污水治理。积极推行环保达标创建活动,鼓励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环保型企业、环保型机关、环保型村庄。
(28)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依法管好出版物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活动,彻底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塑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增强网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
(29)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坚持人口发展综合决策,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扎实推进以宣传教育进村、婚育新风进家、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为内容的“双进”、“双建”活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降到6‰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7以内。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30)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纳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总体规划,一起规划实施、一起检查落实、一起考核奖惩。把是否重视和善于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衡量部门、单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31)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继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继续坚持“一统、两分、三抓、三负责”,强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一统,就是党委、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二分,就是实行系统、乡乡条块分线作战;三抓,就是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三负责,就是哪个方面指标不落实,由哪个职能部门负责,哪个单位出了问题,由哪个单位的领导负责。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建立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督查制度。
(32)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落实宣传文化经济政策,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宽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筹资渠道,鼓励和争取社会力量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和捐赠,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筹资机制和多渠道投入机制。
(3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队伍的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党委政府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精神文明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各项工作不断上新水平,开创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巴乡小学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较大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较大发展,更对政治文明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事业的兴旺发达。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面对学生在理想情操、道德风貌、行为习惯、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需要常抓不懈的任务。
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势态,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上海,特别是浦东发展迅速,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工作就要有新思路,也迫切需要有新的突破。基层单位的创建,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与否,关系国家的兴衰,因而必须认清创建文明单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作为学校的创建,更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创设新环境。
巴音库鲁提乡小学自1995年起已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正参与第六届的评选,更需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来规划新二年的创建工作,并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和谐校园氛围,使明珠“文明校园”的内涵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创建优势
1、创建领导小组有一套较完整的创建思路和创建经验;
2、连续十年的创建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学校的德育工作近年来有新的突破,已到市先进行列;
4、教职工的创建意识不断增强,创建的积极性有新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整体在创建过程中缺乏国际大都市中人的理念和行为;
2、部分教师在创建过程中一种自觉行为,主动性不够;
3、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多样性、活泼性有待提高;
4、创建过程中环境建设的投入和活动经费的投入太少。
四、新一轮创建目标与措施
(一)两年总目标:
(1)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管理人性化、工作规范化、环境最美化。
(2)以德育为核心,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讲文明的现代小公民。
(3)以教师发展为本,构建工作态度积极向上;人际关系和睦相处;专业水平深入发展;教学环境清新优质;活动场所应有尽有的和谐环境。
(4)实现以优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人文气息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二)分阶段目标
1、第一年目标(2010、1~2010、12)
体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初步实现管理人性化,使素质教育加以落实,使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专业水平得到发展,使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人文气息更加浓厚。
2、第二年目标(2010、1~2011、12)
以科学先进的理念实现管理人性化、工作规范化、环境最美化,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现代小公民,把教师塑造成有积极追求、有专业水平的现代教师。构建巴音库鲁提乡小学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学校全方位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德育是思想保障
举措:
1、深入开展规范教师行为习惯的活动;学习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守则》实施细则,深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一些法律法规;
2、以诚信为主线深入开展多元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3、以重大节庆为契机,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
4、努力构建开放式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新体系,注重发挥学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5、发挥学校的人才和知识优势,深入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
二、强化师风师德建设是基础
举措:
1、制定校铭,进行目标导向;
2、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和考核制度;
3、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树立依法治校观念;
4、从读书活动中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等教育;
5、在师生中切实开展“文明修身”行动,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提高道德修养、精神境界;
6、从文体和健身活动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全体教职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7、树立典型,榜样激励。
三、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
举措:
1、领导班子学政治、讲政治,把正确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第一位;
2、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3、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
4、要建立一支与时俱进、有创新精神的后备干部队伍。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科研工作是理论支柱
举措:
1、制定科研计划时要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课题;
2、积极与教科室合作,争取教职工在理论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与指导;
3、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五、校园环境建设是重要环节
举措: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基础文明抓起,从教风、学风、校风抓起,面向全体师生,优化育人环境;
2、发扬正气,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3、领导班子要以尊重、信任、沟通、交流、引导等人文的管理方式,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工作环境;
4、科学地传递对学生的期望,为学生构建实现期望目标的平台;
5、与社区联手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师生素质,提高学校文明程度,是我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过去的十三年里,我校全体教职工认准一条路,创建不动摇,连连折桂,荣膺文明单位殊荣,今后的学校工作,都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和运用各种载体,努力探索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长效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着力优化和谐育人环境,创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明品牌项目,巴音库鲁提乡小学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体现一种理念贯穿于制度、精神落实于行动、价值体现于共识的“制度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从整体上使巴音库鲁提乡小学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2010年9月
巴音库鲁提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