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议案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比第一代更充满着自我矛盾的群体,关注这个群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对策解决其社会归属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活跃的生力军,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何去何从,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社会问题。关注他们的社会归属问题,建构一种合理制度并采取适当对策使他们顺利实现城市化和非农化的转移,对于我国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的薪酬待遇、文化生活需求、医疗保障、就业创业政策、子女入学、住房困难、公共医疗卫生等问题是他们融入社会的主要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有效融入城市生活,关键在于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让农民工在城市中能找到工作、按时拿到工资、有保险,有地方住,子女有学上。
第二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2011年8月,宜昌市共青团组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统一安排,在去年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的“共青团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以下简称“面对面”)活动基础上,结合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实际,将“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布置开展了以“宜昌市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为主题的2012宜昌市“面对面”活动。
一、调研内容
在指导各县市区团委开展本地“面对面”活动的同时,我委同步开展了市级层面的“面对面”活动,通过向已婚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集中访谈、电话访问等形式,针对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文化生活情况等方面的基本现状,重点是针对他们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情况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在前期调研阶段,我委发放问卷1875份,回收有效问卷1513份,面对面集中访谈217人次,电话访问37人次,累计调研1767人次,调研对象广泛分布在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商品零售、建筑制造和居民服务各个行业。此次大样本调研活动让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农村留守子女的生活现状与诉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宜昌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点
调研结果统计显示,我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整体文化程度相对更高,同时,掌握技能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大多数为初中和高中学历,分别占总数的58.3%和34.5%。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难以进入更高水平的学历阶段,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合计只占7.2%。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政治面貌以共青团员和群众两项居多,分别占47.9%和44.5%,中共党员所占比例偏少,只占5.9%。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圈比较狭窄单调。在面对面集中访谈中,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普遍表示他们向往高端且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从统计结果来看,72.1%的受访者认为“缺少文化娱乐生活”。39.2%的受访者业余时间主要娱乐方式是打牌,23.4%的受访者业余时间选择看电影或电视,18.9%的受访者业余时间选择去网吧上网聊天,总体来看精神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究其原因,38.5%的受访者反映,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导致缺乏业余生活时间太少,27.9%的受访者感到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这些也是影响他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业余时间的主要交往对象集中在单位同事和老乡两种人群上,人际交往圈比较狭窄单调。总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相对焦虑和空虚的精神状态,31.2%的受访者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觉一般,19.7%的受访者认为不满意。三是夫妻普遍结伴外出打工,和子女日常联系较少。67.4%的受访者和配偶结伴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交由老人或者其他监护人照顾。于是,留守子女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外打工时最重要的精神寄托,留守子女的问题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担忧。但是数据显示,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同农村留守子女的联系间隔周期较长,57.1%的受访者超过15天才和子女联系一次,而且同子女的联系也主要局限于电话和熟人捎口信等间接形式,其中电话联系的占43.8%,熟人捎口信占27.6%,两者合计占71.4%。而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子女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身边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性格普遍比较孤僻,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均令人堪忧。
三、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亲情联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生代农民工片面关心子女物质生活。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增加家庭收入与改善孩子教育不能兼顾的两难境地,正所谓“养得到娃的身,养不到娃的心”。他们普遍表现出疏于管教或教育方式方法不得当的问题,外出打工后与子女缺少沟通,存在用金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事实上成了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有些家长虽然关心留守子女的学习,但只停留在关心考试分数的层面上,加之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缺乏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缺乏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引导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子女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低落且波动大,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嫉妒心强,自卑感重。
2、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成长缺乏规划。54.3%的受访者在被问及子女成长规划时表示“经济压力较大,希望孩子早点出来打工改善生计”,我们通过面对面集中访谈和电话访问等方式同受访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初步分析出两点原因:其一是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导致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家长难以为子女接受高水平教育承担经济压力;其二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相对城市同龄人较低,较少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相应的职业规划和子女成长规划意识淡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认为“读书说到底就是为了几张文凭”,因此对子女教育关心程度较低。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相对更加关注子女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64.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非常愿意参加针对留守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培训。
3、缺乏新生代农民工稳定联系子女的社会化机制。随着我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我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类专项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但基于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农村留守子女这一特定人群的服务管理机制衔接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比如宜都、远安等市级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示范县市区已基本普及“亲情电话”,帮助本地农村留守儿童同外出务工的父母建立日常联系,但此项机制并没有覆盖到外地来宜务工的已婚育新生代农民工。我市各类企业与社区中的群团组织、志愿服务机构和兴趣爱好小组已初具规模,但是活动设计针对性、开放性和专业性不足,47.3%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的共青团组织“偶尔开展一些活动,但作用不大”,57.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社区组织活动,但没有邀请我们参加”,只有19.3%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的企业或生活所在的社区经常为他们及留守子女提供志愿关爱服务,且效果很好。
四、改善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亲情联系现状的建议
1、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壁垒,改善留守子女进城生活条件。一是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淡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同其他社会主体间的身份差异,逐步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消除制度性障碍。二是要解决子女入学困难。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更多机会。要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公办学校打破招生区域限制、放宽招生条件,并为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政策优惠,确保教育公平。三是要改善基本居住环境。把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范围内统一规划考虑,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居住条件,为留守子女随父母来宜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2、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教育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及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善根本上在于其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整体水平,而且对加强其与留守儿童子女的亲情联系,促进留守子女的成长成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优化和调整职业培训布局,以人社部门为主导,组织引导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链接形成一套覆盖我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培训网络。针对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激励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高中、大专阶段的文化知识培训和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此外,抓住春节期间新生代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召开家长会,积极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专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
3、深化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联系留守子女的长效机制。在继续发挥学校关爱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进一步深化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一是健全新生代农民工与留守子女的常态联系机制。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开通“亲情电话”、“亲情视频”、“亲情书信”,确保留守学生每周与外出务工家长联系一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及心理情况,各类企业、社区也要适当筹集资源做好“亲情电话”架设工作,确保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子女的常态联系和交流。二是对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育”。学校要以班会、团日活动为载体,对留守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留守学生感知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与不易,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奋发图强,为外出务工父母减轻负担、消除忧虑。三是要坚持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结对帮扶、志愿发动等重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爱心妈妈”等志愿结对帮扶品牌活动,加快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广以心理健康为特色的“阳光家园”集中关爱项目,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免去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
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的亲情联系是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留守子女两大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为全面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留守子女的根本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访谈问卷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访谈问卷
访谈政府工作人员。访谈对象主要选取相关部门负责人(农业局、人社局、扶贫办、公安、政府研究室、人大政协农办等)和一线具体负
责的政府工作人员。
访谈提纲:
1.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总体看法?
2.您认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异同是
什么?(现状、特点、制度和政策环境、对策等)
3.您是如何看待甘肃省新生代社会融入问题的?(主要是对策)
4.您认为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过程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5.请谈一谈您在具体工作中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事
例。
6.您是如何理解中央和省上对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的?
第四篇: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情况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60%,人数近亿。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不论从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近80%的人未婚,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我们考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 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
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转变
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
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
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
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 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 和上一辈人最大的区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追求和梦想。新生代农民工熟悉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生活,也渴望融入城市社会。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的最大障碍。据公安部2007年的调查,按照自身收入水平,有74.1%的农民工愿意承受的购房单价在3000元/平方米以内,有19%愿意承受3001-4000元之间的单价,愿意承受4000元以上的只有6.9%。然而,据调研,3000元/平方米的房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县市及以下城镇,在农民工集中流入的东部沿海地区,即便是小城镇的房价也远远超过了3000元/平方米。对比农民工所能承受的房价与现在农民工流入集中地的房价,可以推断,如果按照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假定他们的工资增速能够赶上房价的涨速(目前来看这一假定基本上不成立),按照商品价购房,新生代农民工中最终能够实现在务工地城市购房定居梦想的比例也不会超过10%。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
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
受户籍制度制约,以随迁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
足,是影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基于自身阅历和切身体验,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都非常高。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正是为了让子女能够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在务工地就业和定居。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仍相当突出,据教育部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比例,北京为63%,上海为49%,广州仅为34.6%。学龄儿童中未上学的比例,北京为3.81%,上海为3.56%,广州高达7.19%。一些城市公办学校还存在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等行为,而大城市最突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的增长,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将步入育龄阶段,与此相伴,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必将越来越成为他们在务工地稳定就业、生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紧迫性问题。
职业选择迷茫、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是阻碍其实
现职业梦想不可忽视的因素。
情感、精神的强烈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是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也是
在现实生活中最少得到关注的深层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期。同时,他们刚走出校门,仍处于“半成人”阶段,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强。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建筑业和制造业男性多、服务业女性多),这就使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再加上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社会人文关怀的欠缺,婚恋和精神情感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心理问题。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高等劳动权益
受损问题,是其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迫在眉睫”
人数近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不愿意回去,城市又不能融入;他们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他们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当他们在城市陷入生活困境时,对城市社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必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隐患。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之为“无根的一代”,他们既未被城市接纳,又对农村极为淡薄,很多人把他们归纳为“愤青”的一代。如果说老一代农民工还能“安贫乐道”,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多了愤世嫉俗。有着改变现状强烈渴望,而在向“上”的渠道被阻塞的背景下,强烈渴望就会异化为心理失衡。而且,农村新生代和城市的新生代相比,心理更容易出问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首先,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的种种差异及面临的困境,对当下的城市管理政策提出了挑战,需要中国的城镇管理政策尽快作出调整,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相当部分人融入城镇提供必要的条件。城市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农民工,那种将农村作为“蓄水池”的观念已完全过时,那种给农民工的进入设定众多门槛的做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对进城农民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要求,以感恩、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城市要敞开胸怀接纳农民工,让农民工融入到城市中来,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
其次,要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平等待遇,这比在城市生存更重要。这就要政府构建覆盖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他们享受与其他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以逐步达到将他们市民化的目标。农民工住房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否则,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无能为力在城市安稳定居。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把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尽快放上议事日程,将他们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利用城市改扩建、发展小城镇、建设卫星城等机会,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须的基本住房条件。
第三,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冲击着旧有的农民工管理方式和待遇机制,他们不能容忍低工资,不能容忍劳动条件差、住得不好吃得不好,不能容忍没日没夜地加班。虽然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较上一代农民工有了明显所进步,但从总体来看,农民工的问题依旧是相当突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农民工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规定,加大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特别是要严格实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外来民工休息休假权利,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生活,交友恋爱。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要依法保障农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要更多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现实。
最后,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并且体面地生存。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学历上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但两者面对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老一代农民工是在短缺经济阶段进城或者到沿海地区打工的,而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是过剩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局面。面对这种复杂局面,他们显然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先前很多的技术都成了“屠龙之技”,同现代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让他们适合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参考文献资料:
1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2韩长赋,关于“90后”农民工。人民网,2010年2月1日
3《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
4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0-03-19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情况调查论文
——形式政策
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08机制二班
姓名:张凌允
学号:200801020024
第五篇:社会转型期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调查研究
社会转型期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调查研究——以西安为例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程晶 郭洋洋 王志辉 贺涛 徐太强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21世纪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升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我队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工作与收入状况、社会观念、自我维权、能力提升及发展状况等进行调研,并采集社会公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与建议,通过综合思考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社会认同、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鉴于此次调研内容“新生代农民工” 时代性强、贴合社会发展,我们把调研地点设为西安。在调研中队员走访了西安市未央区、雁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并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队员还深入张家堡人力资源广场、北玉丰村各巷、郭家村等地实地与新生代农民工深入交谈;在西安火车站、兴庆公园、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以及长安大学周边等地也进行了随机的访谈,人员涉及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等多行业,从中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况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
(一)产生背景
社会转型包括结构转变、机制转轨、利益调整、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期人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他们是城市二元机构突破和社会结构转变的产物,当下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面临着前沿而又现实的挑战。
(二)群体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需求等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呈现特有的群体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分布在20—30,小的也有十几岁的,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是高中或大专毕业,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从我们在西安调查的户籍所在地来看,多数人属于外来务工人员,有本地农村的,也有外
省的。从工作环境与收入水平上看,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涉猎服务业、制造业、加工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其中绝大部分是体力活,工作时间长、环境艰苦、待遇不高;从消费习惯与生活心理上看,有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典型的月光族,每月的工资除去吃、住、玩所剩无几,他们想要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可是缺少这样的基础;从社会保障与维权上看,社会没有采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很好的保障政策,他们绝大部分人没有维权意识,遇到问题是不是想得如何解决,而是如何逃避,他们不知道法律,不了解相关的部门,吃亏了忍着,这是他们的处事方式;从能力提升与发展状况来看,绝大部分人的状态是对未来茫然无知,渴望留在城市,渴望有所发展,但不清楚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缺乏明确的安排与定位。
二、其他群体的社会评价:
(一)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较
“新生代民工”不再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娶媳妇。在受到歧视时,他们会摔门离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光用更为“学术”的语言对他们进行了描述:新生代民工有76%未婚;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
在访谈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有以下几点不同:1.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2.他们的择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有别于第一代农民工;3.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要胜过第一代农民工;4.他们的市民化问题如不能顺利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
(二)人群观点
除了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定群体进行调研外,团队成员还就新生代农民工以外的群体展开问卷调查与访谈,从中获得他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
一餐厅工作人员认说在他工作的地方有许多农村青年人来打工,但因为是服务性工作而且工资较低,所以许多人都做不长时间,他认为年轻人没有吃苦精神。
张家堡一名保安告诉我们,这里的年轻工作人员较中老年的人更讲究,花费较高,大部分人都喜欢做短期工,自由且工资较高,他认为年轻人应学习一技之长,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否则只能做一些工资低而又辛苦的工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自我意识日益突显,他们更加追求享受生活。当由于社会的各种原因与他们自身的局限,他们任重而道远。他们在他人的眼中似乎少了以往的吃苦耐劳与勤俭节约,生活开销无节制、整日浑浑噩噩,没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规划,这些都是他们自身需要克服的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是他们融入城市最关键的因素。
三、城市融入状况现状浅析
(一)自身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首先遭遇的是身份认同问题,他们是否认同“农民工”称呼,以及是否是否适应城市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未来发展等。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从学历上看,绝大部分高、初
中以下学历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农民。而高中以上的基本都倾向于认同自己城市人的身份或模糊不清的态度;从年龄上看,一般年龄越小越倾向于认同城市人身份,尤其是22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大概有5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这表明尽管他们承认自己农民的身份,但他们的思想观念、消费习惯、行为方式已经逐渐与农村生活脱轨。
(二)城市认同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交往结构、参加集体活动意愿、寻找工作途径和时间、娱乐活动等生活特征的分析,可以基本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认同状况。在城市留城意愿上,新生代农民工中20.64%的人“非常想留在城市”,22.48%的“比较想”,37.61%的表示“一般”,只有15.14%和4.13%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太想”或“基本不想”。在人口特征上,男性越倾向于留在城市,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者越倾向于留在城市。从他们的需求与愿望上也不难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在城市中寻找新的生活关系,试图在原有初级网络关系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以工具理性为趋向的初级与次级社会关系网络。
(三)乡土认同
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对故土眷恋,但每年回家的时间并不多,只是农忙回去,或偶尔一两次的探亲。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正在减弱,这与王春光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认同不仅在逐渐降低,同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数的增多,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他们对家乡更多的是基于对亲人的情感寄托,而对农业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有人甚至说:“即使在城市混得再差,也不回家”。
(四)未来归属
在调查中,我们问及到“你将来是想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呢”,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想不愿再回去。尽管他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种种排斥,但他们对未来始终充满着信心和热情,更趋向于留在城市。调查还发现,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对于未来的归属和发展依然迷茫。是留在城市?还是回归农村?以及选择怎样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没有一个准确地定位,而是一直处于一种徘徊、观望的状态。
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当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两大趋势:社会认同日趋复杂化和社会融入过程漫长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第一代农民工求生存为主不同,学技术成为第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56.9%的第二代农民工认为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但也有高达62.6%的人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
由于第二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因此他们对文化精神生活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很多人认为看电视、看报纸都只是较低层次的精神需求,但由于收入较低,他们只能选择比较廉价的文化消费方式。调查显示,31.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56.2%的人希望当地有关机构能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2)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提高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构建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社会过程,所
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构建需要一个相对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首先,政府要改变自己的管理观念,需要从原先的“管理为主,服务为辅”转变为“服务为主,管理为辅”。建立一个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农民工流动机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可以适当的放松对户籍制度的要求,采取以常住居地为依据的管理方式,清理和清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待遇,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此外,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充分挖掘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所蕴含的文明素养,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健康、向上方面予以多加报道,积极引导城市居民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时,也倡导新生代农民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培养现代文明意识等。通过政府、社会群体等的共同努力,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3)从文化、心理层面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与主流文化的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不仅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心理上和文化上逐步适应。
通过媒体宣传、社会舆论等手段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主动认同城市的主流文化。从城市生活习惯、生活规则等方面入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城市,学会用城市的主流文化视角去看待和认识所遇到的问题。
此外,利用政府、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人群的交往互动,培育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乡土文化中的封闭、内向散漫等消极的因素。以乐观、平等的心态接受城市主流文化和城市居民,培养他们城市的“主人翁”意识,从而顺利融入城市。
(4)组建打工者工会,让它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娘家”。
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遇到经济问题基本上先找附近的老乡、同学,再找家里,最后才是同事;至于情感与生活问题的沟通,更多还是老乡与同学,或者几个要好的朋友,但通常是不知道找谁,更多的是憋在心里面。彭娜告诉记者,大部分工友与家庭的分离,加上打工的圈子流动性相当大,很难有亲密的朋友,孤独、劳累,这种生活状态很容易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表现出无知和茫然;明确表示会去相关部门投诉或者走法律途径解决的人一个都没有。因此,组建工会,让工会发挥作用是最好的方式。工会要成立真正的职工之家,多深入职工,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同时,应该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帮助企业制定规范的制度,建立人文关怀体系,让职工知道有困难有问题该找谁,让员工感受温暖和关爱。这样,他们在城市才会少了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5)缓解安居问题,让他们在在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小小归宿。
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一亿人,到城市最难的就是寻找一个稳定的住处。商品房是他们当中多数人难以问津的奢侈品。经济适用房因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难的定位亦将其排斥在外。廉租房地理位置偏僻,保障范围小,资金缺口大,供不应求。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人住在城乡结合部,使得这些地方城市管理的难点地区。缓解农民工安居难题,可通过租赁商品房资金补贴、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在打工者密集区建新区等灵活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住房政策,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安居城市。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以及逐渐融入城市是一个无可避免并且长期的现象,政府及社会群体等应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宗旨,全面通盘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远看像天堂,近看像银行,人人都说西安好,个个都往西安跑,来到西安像牢房,不如回家放牛羊,西安挣钱西安话,根本没钱寄回家。”这是流传在农民工口中的顺口溜。本次实践中我们目睹了西安繁华背后的另一篇景象,高楼大厦下是一群流血流汗的农民工在贡献;灯红酒绿的某个角落里总有不起眼的人蜷缩在那里;天蒙蒙亮温柔乡下他们却早已开始了一天新的劳作,他们几乎是被城市遗忘的群体,但是少了他们,城市也将无处生存。生活之不易,让我们心中一惊,也许这是一个社会命题,需要大家共同求解。
本次社会实践有我们五位不同学院的同学共同完成,大家都为此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此外,也非常感谢政治与行政学院团委书记王治国老师的悉心指导。参考文献:
【1】《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刘俊彦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 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简新华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12月
【3】《中国农民工调查》魏城 法律出版社 2008年1月
【4】《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 蔡禾、刘林平、万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0月
【5】《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赵曼、刘鑫宏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年5月
【6】《农民进城: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农民工》蔡志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
【7】《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张国胜 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8】《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钱文荣、黄祖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9】《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张清泉 2008年1月
【10】《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研究》徐建玲、徐建玲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12月
【11】《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报告》佟丽华 法律出版社 2008年11月
【12】《新时期新型农民自我教育丛书》杨茹宋国恺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4月
【13】《农民工就业指南—农民工权益维护读本》于晓兰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6月
指导老师:汪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