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利川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利川农业为例
摘要:湖北利川市是一个多山的小城镇,“七山一水二分田”构成了我市的基本自然资源特征。山区农业经济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迅速膨胀,资源配置失当,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失衡严重地阻碍了山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因此,山区农业经济发展要着力推进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山区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关键字: 农业资源 生态环境 山区 资源 农业 利用 生态 发展 技术 经济
一、发展与保护的主要矛盾
(一)客观要求山区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
我市有14个山区乡镇, 国土总面积46.12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46%,人均0.5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45万公顷(水田2.35万公顷,旱地3.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82%;林地22.3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8.52%;牧地草场7.1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46%;水面0.7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4%。在土地立体分布上,低山3.1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78%;二高山18.7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高山24.1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2.28%。土壤类型,共计9个土类,19个亚类,50个土属,236个土种。以黄棕壤为主,棕壤和紫色土次之。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以黄壤为主,800米至1500米地带以黄棕壤和紫色土为主,1500米以上则以棕壤为主。全市以“四低三荒”(中低产田、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水面和荒山、荒地、荒水)为主的农业后备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杂、质量差、潜力大、前景广。共有“四低三荒”面积15.08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8.69%。占全市农林牧渔业可利用面积的42.81%。我市基本上全部都处于山区之中。相对而言,山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口素质低,观陈旧,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低,有些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甚至处于赤贫线上。2002年,我市农业收入还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60.3%。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仅为1510元,远远低于全国乃至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我市还有将近10万的贫困人口。
山区的贫困落后状况,一方面,客观上要求山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山区农业经济要保持长足的发展。这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山区人民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了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在注重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使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森林过度采伐,草场过牧,草场退化,毁林开荒,毁草开荒,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又制约了山区农业发展,使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山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失衡的矛盾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是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综合投
入的经济活动。农业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业资源丰裕的程度、质量好坏以及开发利用是否合理决定着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山区农业资源是有限的,而山区农业经济需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山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对山区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山区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再生、永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不力,措施不当,导致了生态环境失衡,农业资源日益枯竭,使得山区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失衡的矛盾不断加深。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引起的生态环境失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的生态功能减弱。首先是林区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采伐量超过其生长量,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其次是林区造林林种单一,缺乏高大树种与矮小植物配合,耐阴植物与喜阳植物配合,造成森林结构单一,量少质差,森林的生态功能大为减弱,致使山洪爆发,气候异常现象频繁发生。二是草场退化。草场过度载畜,超过草场的生态承载力。致使草场退化,草场的生产力大为降低。三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山区耕地资源缺乏,粮食产量低,粮食不能自给,有些山区就采取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的方式增加耕地,增加粮食生产。山区耕地坡度大,表土极易流失。另一方面,山区农作物品种单一,未能利用时间顺序进行复种、套种,未能利用空间进行间作、混作,结构单一,每年长时间表土裸露,造成地表侵蚀,水土流失。四是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山区农业进行掠压式耕种,只用不养,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团粒结构破坏,肥力降低,耕地生产力大为降低。
(三)山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一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资源相对稳定所能承受人口规模大小。一般来说,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就高,认识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就强,反之,人口文化素质低,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承载力。山区人口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快速增长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山区人民长期形成的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多子多福,只有儿子才能光宗耀祖,养老送终。山区一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人口增长迅速,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二是山区人口文化素质低,生态环境承载力大为降低。山区人口教育水平低下,儿童失学率较高,文盲半文盲人数多,科学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较低,认识和开发利用资源能力低,山区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加之人口快速增长,使得人口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人口素质低,生产力发展始终偏低,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十分贫困。
二、发展与保护的协调统一
农业是一个复杂的农业生产经济系统,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系统的良性运作为基本前提,以生态经济理论为科学依据。生态经济理论要求农业生产系统保持较多的种群和足够长的食物链,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特别要有一定面积的合理分布、结构、功能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使农业生态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控制水平,以利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进行农业经营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必须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采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生态工程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能力,使山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三、发展与保护的对策
(一)建立山区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生态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必须以生态农业为主要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快建立山区农业生态技术体系是实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根本保证。生态技术体系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则。其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治理及农林能源综合建设,使生态环境从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绿色覆盖率、土壤理化性能及有机质含量得以提高,进一步增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二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中心的生物多层次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农牧结合或农林结合,提高系统自身组织能力,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1、立体种养技术
立体种养技术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利用不同季节不同地段不同作物或饲养动物有规律地分层排列或分季排列,从而获取单位面积上较稳定而高产的持久性农业结构模式。一是农业立体种植技术,包括大田作物、蔬菜、瓜果、果木与农田人工林木、饲草等利用空间的间作、混作,如林果间混作、农林间作、玉米大豆间作等,利用季节的复种套种,如油菜玉米复种。二是立体养殖技术,包括水体上的分层养鱼,同一畜舍内混养层养兼养,庭院集约立体种植与养殖等。三是模拟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增加食物链和营养级,使生态系统内的能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畅通,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如粮—猪—沼—林—食用菌模式。
2、建立生态林业技术体系
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应以林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山区由于山多发展林业的潜力巨大,而林业在治理生态环境失衡方面又具有重要作用,森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平、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等生态功能。因此,在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维护生态平衡。
(1)大力发展经济林
山区林业要以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天然林、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各种林种比例要适宜。保护天然林,适量发展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大力发展经济林。无论什么林种都要选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树种和品种。
过去,山区林业发展的重点是防护林、用材林,忽视了农民的当前利益,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大力发展经济林兼顾了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绿化了荒山,增加了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环境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发展垂直梯度林业
我市海拔最高的寒池山为2041.5米,最低郁江河口出境处为315米,海拔的垂直差异明显,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山地的垂直结构,对不同海拔高度进行适地栽培或养殖。山顶进行植树造林,发展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山腰种果种草,发展经济林和畜牧业,山脚种粮种菜,发展
粮食生产,实行林、草、粮相结合,多层利用的立体结构模式。
(3)建立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林业技术
发源于境内的清江、郁江、毛坝河、梅子水、磨刀溪等河流,顺着地质构造和山势走向奔流出境,呈典型的放射状水系。境内多年平均降水总量59.19亿立方米,产水多年平均径流深802毫米,径流总量37.02亿立方米。加之我市特殊的地形,水土流失尤为严重,因此,要封山育林,植树种草,对大于25度的坡耕地要有计划逐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点发展经济林和防护林,如防护林——经济林——良田模式,既保证山区人民收入稳定增加,又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水土流失的山区,还要推广坡沟种植技术,作物秸秆和地膜覆盖技术,间混作及复种套种技术,聚土垄作技术,免耕少耕技术等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二)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综合管理
1、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
农业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物质源泉。农业资源是有限的,而经济需持续发展,解决农业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须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综合开发,扬长避短,挖掘潜力,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取得最大生产力,并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1)对可再生资源进行适度开发。
农业资源中生物资源和土壤资源等是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不能超过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使资源得到循环、再生、永续利用,否则,将导致自然生态丧失自行恢复的能力。林业的年采伐量和渔业的捕捞量不超过资源的再生量,草场载畜量不超过草场的生态承载力。种植业对耕地要用养结合,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科学施肥、精耕细作,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对水资源利用要开源节流,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对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
(3)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把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减缓对环境污染的压力。
(4)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增加物质投入,采用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2、山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
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对农业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都迫切需要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管理。
(1)加强农业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资源状况报告制度,各级政府要对农业资源进行彻底调查,摸清家底,合理规划,并严格依规划进行农业资源的管理。要加强监测,对资源状况及时报告,做到心中有数,对不符合规划的资源利用要坚决予以制止。
(2)制定农业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资源,同时要加大宣传和执法的力度。
(3)建立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技术体系,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用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技术和方法,如生态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地膜覆盖技术以及合理的耕作制度等。
(4)实行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农业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特别是对稀缺性资源如耕地要提高占用成本,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资源核算制度,用经济杠杆调节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山区农业可持续
总结:
总之,我们应该根据我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把握好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利用好宜万铁路和沪容高速公路建设后的便捷交通,抢抓商机,争取主动,奋力推进由温饱经济向小康经济、由农业大市向山区经济强市的大跨越时,正确处理好农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的新利川。
参考文献
1、李晶宜.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经济1999.22、聂华林等.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论.农业经济1998.53、黄克平.有关我国农业、山区建设和自然资源问题的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14、张德民等.山区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生态经济1997.5
第二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范文模版)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教案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理解农业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3.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整体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一、生态学的概念
公认的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所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并涉及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组织层次。环境则包括无生命的环境和生物环境。
二、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朴素的生态学细想阶段;个体和种群生态学阶段;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全球生态学阶段。
三、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农业生态学属应用生态学,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细想和方法,将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农业生物和环境三者协调。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现代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科学是研究与人类有关的环境过程和环境问题的应用生态学。
二、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在研究目的、内容方面的关系
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人为协调这种关系,以得到最高的生物量和最佳经济效果,维持农业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关系
从生产实践看,农业生态学着重从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产。
第三节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一、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特点:
(一)性综合:
(二)整体性:
(三)实践性:
(四)战略性:
二、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重视多科学的协作
(二)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三)整体观
(四)层次结构理论
(五)新生特性原则
(六)系统分析
作业:
1、生态学的概念
2、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特点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系统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2.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特征和类型; 3.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 态 系 统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五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生 态 系 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组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得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是由一定空间内的生物群体,及其所占据的环境所构成的,并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动态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
生态系统均可以划分为而大部分:既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和有生命的生物部分。
1.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包括三中成分: 2.有生命的生物部分
二、生态系统的特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存在的实体。
三、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生态系统的分类有很多方法,按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序可分为三类
(一)自然生态系统
(二)半自然生态系统
半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经人类改造而改造形成的。
(三)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人造组分与人工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是经过人类强烈干预而建成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下,以作物、家畜为主体,包括林木、草地、病虫、杂草、微生物等,所构成的特有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系统。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1.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分。2.生物部分:
二、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同
(二)系统的开放程度不同
(三)系统的生物构成不同
(四)系统服从的规律不同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
A各组分量的关系
B各组分的时、空配置
C各组分间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平面结构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能量流
(二)物质流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五业的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农、林、牧、副、渔五业。
一、农牧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一)供求关系 :
(二)连锁关系 :
(三)限制关系 :
二、农林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三、农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四、农副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当前破坏浓、林、牧结构的问题 作业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能量转化率和生态金字塔; 2.掌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三节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命金字塔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
一、能量来源
(一)太阳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能源
(二)辅助能
二 热力学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意义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意义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复杂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无知循环都是在其特殊的营养结构中进行的,所以说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一、食物链
二、(一)食物链的基本类型
1.捕食食物链
2.腐食食物链
3.混合食物链
4.寄生食物链
(二)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二、食物网
第三节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
一、能量转化效率和十分之一定律
二、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
1.数量金字塔 2.生物量金字塔 3.能量金字塔,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
一、生态系统的生产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
(一)初级生产力的现状与潜力
(二)辅助能与初级生产力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一)次生产的作用 1.生产动物蛋白食品 2.转化农副产品 3.提高经济价值
(二)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作业
1、食物链的基本类型
2、生态金字塔的三种类型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结构及;
2.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特点和类型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类型
(一)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二)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三)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1.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2.物质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行称为流。
二、物质循环的特征
1.生物量与现存量: 2.周转率与周转期
3.循环效率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5.物质循环的调节
第二节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一、碳循环
(一)与碳循环有关的环境问题(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素流动
(三)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及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
二、氮循环 :氮是氨基酸和叶绿素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一)氮的贮存库
(二)氮素的输入和输出
1.输入:生物固氮,工业固氮,2.输出:燃烧,挥发反硝化,渗漏
(三)、氮循环
1、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2、农田氮素控制的途径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
三、水循环
(一)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特点
(二)影响区域水分平衡的因素
四、磷循环 :磷素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磷的贮存库及循环过程
(二)农业生态系统磷的循环(三)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得养分循环
一、养分循环特点 .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3 .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 4.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二、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农业生态系统的中养分循环与环境问题
(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2.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控制化肥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业
1、物质循环的特征
2、养分循环特点
第五章 农业生物种群和群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物种群;
2.掌握农业生物群落的机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物种群
第二节 农业生物群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物种群
一、生物种群
(一)生物种群的概念: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并能相互交配(相互交换遗传信息)的同一生物的一个群体。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内的个体分布,一般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成群分布三个类型 2.种群的数量特征:
3.种群的遗传特性:即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而且随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性、及进化、适应能力。
(三)种群的增长规律
1、种群的增长
是生物潜力和环境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增长)
3、种群阻滞增长(“S”型曲线)
(四)种群的调节
种群的调节:指种群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使种群数量表现有一定的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二、农业生物种群
(一)农业生物种群的分类
(二)农业生物种群的特征
第二节:生 物 群 落
一、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概念: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体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种群有一定的种类构成
2、群落有其特定的外貌 3.群落的时相:
(三)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种群内的种间关系是种与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三、农业生物群落的特点(1)种类构成简单
(2)水平结构复杂
(3)垂直结构层次较少
(4)群落的年周期变化明显(5)营养结构简单
作业
1、生物种群的概念
2、农业生物群落的特点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2.掌握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演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第三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
第四节 生态演替
第五节 生态平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演示法;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系统的层次
生态学所指的环境是生物、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周围的影响其生存和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一)五大自然图层
1、大气圈
2、水圈
3、岩石圈
4、土壤圈
5、生物圈
(二)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
三、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分布
(一)日照长度
(二)温度
(三)水分
(四)土壤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一、最小因子律
2、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中,最小因可能出现第二种情况:
(1)最小因子的利用率可能以其它的因子存在而发生变化。
(2)有时环境中所缺乏某种物质,可以部分地为化学上相近的其他物质所替代。
二、耐性定律
耐性定律的补充:
(一)耐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二)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一般在幼年、繁殖期耐性范围较窄
(三)耐性的相互作用
(四)耐性与生物分布
(五)耐性与竞争
三、限制因子的综合概念
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度的状况都可以是限制因子。
第三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
(一)生态型
(二)生活型
(三)生态位
二、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森林的生态效应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二)农田的生态效应
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4、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三)草原的生态效应
(四)淡水水域的生态效应
第四节 生态演替
一、生态演替的概念和一般过程
(一)生态演替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所占据的环境向着一定方向进行有顺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生态演替。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五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与失调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一般认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补偿,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及相应的功能,这种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特征
⑴、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⑵、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⑶、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2、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二、农业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之间;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之间,通过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系统内部的调节和人工调控,达到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转换、信息流通的相对稳定状态。
(一)农业生态平衡的内涵
1、输入与输出平衡。
2、结构平衡。
3、功能平衡。
(二)导致农业生态平衡失调的内在因素
(三)调整农业生态平衡
作业
1、耐性定律的补充有哪些内容
2、生态平衡的概念
3、农业生态平衡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调控机制、调控原则和层次;
2.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内容和稳态调控机制;
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技术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及农业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生态农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
一、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就是指某一农业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上生产的农产品多少。
二、维持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指系统在遭受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维持其特定功能的特性。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原则
一、所谓生态效益,就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转化过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方面的好的效果和影响。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调控
二、环境调控
环境调控的目的就是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有利于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
三、输入输出调控
四、系统综合关系调控
作业
1、生态效益的概念
第八章 农业环境问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农业环境问题现状;
2.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现状和防治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由来
第二节 环境污染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由来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或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污染源
污染源是指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来源,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或过程。
二、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污染源生产、排放的对生物与环境有害有毒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统称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及其主要污染物
(一)水污染及其污染物
(二)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以后,使水的饮用、养殖、灌溉、游览等功能遭到破坏,称为水环境被污染。
(三)土壤污染及其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成就 二.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质量退化
(二)气候恶化,水源枯竭,自然灾害加重。
(三)森林和其他生物资源减少
(四)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五)农村能源不足,利用不合理,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仍以木柴和秸秆为燃料,能利用率只有10%。
(六)人口基数不大,净增长率高、科学文化素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过多、素质不高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是产生一系列农业环境的文踢得根本原因,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限制因素。作业
1、环境污染的概念
2、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农业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农业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把握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监测、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
第二节 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监测、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监测,是对农业环境是对农业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连续或间断的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污染状况的变化、污染物对农业环境影响的过度与程度,分析、判断农业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为农业环境管理、环境科研、环境治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或整体环境的优略状况。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和程序
(三)确定区域环境背景值
是指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的各个环境要素,如水域、大气、土壤、动植物或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有害成分的自然含量。
(四)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
(三)农业环境管理、第二节 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一.农业环境的对策
二.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1.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2.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3.大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4.森林资源的保护 5.草原资源的保护
6.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作业
1、农业环境监测的概念
第三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总结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仍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不断深入探讨教学新路子,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完成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在教学方面
1、顺利完成学校布置的全部教学任务,中专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全部课程和实训报告。
2、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按教务科要求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4、顺利安全完成本学期的实训任务。
二、在研讨和学习方面
1、我在开学初期就怎么样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学生培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组织讨论如何实施本学期各种技能竞赛问题,并成功举办了本专业的一次生产经营与技术推广知识比赛。
三、主要成绩
1、进行了全体学生“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在本专业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工作下比赛得以顺利进行,比赛决出前三名,给获奖的学生颁发了奖状。
2、学生顺利完成了生产经营与技术推广综合课程,顺利的进行了期末考试。
当然在教学、教研及科研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第四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青藏铁路的开通势必推进西藏经济的发 展“然而,西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影响下,会出现土 52/64 地沙漠化!贫痔化!干旱化!风沙化等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对我国乃至世界 的气候调节功能也会下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当地生态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
尽管西藏的发展破坏生态!破坏植被的力度不比内地严重,但是因其生 态环境的脆弱性与特殊的生态地位,其危害的后果远比内地严重”(一)地表不稳定性强
在近360万年期间,青藏高原上升幅度达3000一4000米,目前仍处于强 烈隆起时期,地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西藏自治区南部和东部高山!极高山 区山体陡峻,极易出现坡面物质移动”大部分地区高寒干旱,冻融和物理分 化作用十分强烈,形成大量松散物,为各类侵蚀的发生创造了物质条件“(二)气候高寒多变
西藏地区海拔大于3000米的地区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92.60/0”海拔高 亢!气候寒冷,植物生存环境严酷“气温昼夜变化和大风日变化大,夜雨率 高”气候年际变化大,易促发多种气象灾害“(三)水土流失!沙漠化敏感
所谓的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应产生 生态失衡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西藏地区水土流失敏感!相当敏感 和极敏感区的面积总计43.17万平方公里,占35.89%,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密 集!经济较发达的藏东!藏南!和藏中大部分地区“西藏土地沙漠化敏感性 各个等级的面积差异大,不敏感面积为19.0215万平方公里,占15.83q0;较 敏感为34.0835万平方公里,占28.36%;敏感为44.3428万平方公里,占 36.89%;相当敏感为10.5495万平方公里,占8.78%;极敏感为12.1911万平方公里,占10.14%”5-西藏地区的半干旱河谷区,陡坡山地区及半干旱!干旱高原区等特殊生 境分布面积大“这些地区土壤浅薄,水分缺乏,植被发育差,生态环境脆弱, 植被生态系统一旦破坏极难恢复”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得该区的 环境修复与损坏存在两种相悖的倾向:修复的良性过程缓慢,损坏的恶性循 环过程加速“原生态环境若被破坏,再度恢复便十分艰难,极易陷入生态环 境急剧恶化的过程中并诱发灾害”
第五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类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与保护环境义务的统一,当代人及后代人发展机会相平等。具体实施:第一,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推行清洁生产;第二,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第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协调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优先或环境优先的做法。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1.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
部署。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1.3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即经济发展不但要有量的扩张、也要有质的改善。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2.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
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
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3.结论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长远的、健康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顾及到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停滞不前,要发展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杰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胡敬华;杨培新;郭瑞清;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内蒙古气象;2008年第3期
3.王广峰;论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