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调研
发挥农业优势 推进产业互动(调研
文章)
按照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春城同志在蒲江县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加快实施“三基地一轴心”经济发展战略,坚持走好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之路,发挥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等潜在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一、科学规划,有机结合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
统筹规划是推动产业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以蒲江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产业优势等为载体,乡镇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村交通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农村居民集中居住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等要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乡镇、村组界限,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区的统筹协调,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统筹解决和协调好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推动乡村旅游园区建设,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
二、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进一步强化“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以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三化”联动为重要抓手,加强“茶叶、生猪、猕猴桃”三大农业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以加快乡村旅游园区建设为核心,发挥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等潜在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
联动发展,拓展农民多元化增收渠道。
(一)“三化”联动促发展。依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国家食品农产品安全监测示范区、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四川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以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以产业化来提升农业。一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理,编制和完善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服务、农村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追溯及检测、市场信息和营销服务等体系;加快培育农业标准化实施主体,扎实抓好生猪、茶叶、桔柑、猕猴桃、蔬菜等50个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龙头企业建可控原料基地为方向,实施租赁、股份合作、托管等经营模式,作为企业“第一车间”来统一经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目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联合组建农业开发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经营;以产业区域布局为载体,鼓励工商企业、专合组织、种养殖大户等流转土地,更好更快地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主导农产品。力争到2010年全县建10万头优质母猪养殖基地和百万头肉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15万
亩,同时在成佳镇、大塘镇、甘溪镇、光明乡、白云乡建设万亩茶林混植带;建10万亩以上优质彩色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优质苗圃培育推广基地。二是进一步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为纽带,以经营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加强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政策,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速引导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完善,在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休闲食品、饮料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先进的专业猕猴桃包装储运基地;在寿安工业点建设川西畜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万吨猪肉储备基地;在成佳茶叶加工区建立以“蒲江雀舌”为主的绿茶加工集群。培育和扶持专合组织规范、健康发展,指导专合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分级、贮藏、运输;依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筹建专合组织联合社,力争到201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带户面达85%以上,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维护其经济利益。推进“蒲江造”农产品创国家、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工作,增强蒲江农产品市场竞争
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
(二)推进农业现代物流业发展。进一步配套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设施。加快实施以以寿安镇为中心建立集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加工、包装、储运、检测综合配套的农副产品现代物流中心;以成佳镇为中心建设具备茶叶展示、交易、仓储等基本功能的信息化茶文化氛围浓厚的川西茶叶交易市场。抓好“日用品放心店”和“农资放心店”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培育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主体。
(三)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创新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把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源利用、生态农业开发、生态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现代农产品加工、农村新型社区及生态家园建设等结合起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连点成线,培育集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观光旅游区(带)。以成佳镇万亩茶园为中心打造集体验种茶、采茶、制茶、茶艺等休闲游为主题的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带);以鹤山镇为中心打造“桔子花香”、“橘子红了”、“花果同树”等一系列的赏花、摘果、品果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区(带);以光明乡为中心打造集观樱桃、摘樱桃、品樱桃、望峨山农家乐、登山健身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带;以复兴乡、西来镇为中心沿临溪河打造集摘猕猴桃、品猕猴桃、猕猴桃农民
会所、绿色蔬菜、特种鱼养殖、观古镇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区(带)。力争每年每季举办一次富有生态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突出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断聚集人气,增强活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一二三
产业互动,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农村环境建设,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转变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实施好农村外联路、扶贫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红层找水、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搞好水、电、通信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置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抓好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成果,实施“万亩速丰林”和“万亩茶林混植带”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在农村规模畜禽养殖场推广废弃物综合处理和转化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农民集中居住后,采取“集中建养殖场+沼气池”循环经济模式,牲畜产生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处理,沼渣、沼液建绿色食品基地,沼气解决了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保护了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依托土地整理、拆院并院、小城镇建设、规模流转、泥砖(土坯)房改造和易滑场地段农房搬迁等项目的实施,按照《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
设标准》和体现川西民居风貌的要求,突出特色,搞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有序推动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城乡统筹,资源共享的成果。
四、营造浓厚的乡村旅游氛围
加强宣传造势,要以亲近自然、体验农事、享受生活为主题,积极推出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从观光、休闲、体验、娱乐、购物等一条龙配套服务着手,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与兴趣点,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播、户外等多种媒体宣传促销,扩大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都市消费群体。
五、加强农村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服务和保障体系对实现产业互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推动作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完善农技、农机、畜牧兽医、水利、林业等农业服务体系;以信息全覆盖为目标,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以延伸政府管理职能为核心,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为重点,完善农村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建设中,要重点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全覆盖,增强农村保障功能。
蒲江县农村发展局
第二篇:农业保险调研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状况调研
富锦市从2008年起成为我省农业保险试点县之一,通过逐步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保护体系,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转嫁农业生产风险,增强农户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防止了“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现象的发生。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基本情况
富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在富锦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可防患于未然,通过保险理赔使得农户不仅能基本填补生产成本的投入,还可维系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富锦市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分养殖业保险和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包括能繁母猪保险和奶牛保险;种植业保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小麦。
农业保险承保是按照承包户实际种植的作物面积进行投保。种植业保险赔付金额小麦125元/亩,水稻200元/亩,玉米145元/亩,大豆120元/亩,四种作物保险费保费均价每亩按15元计算,承担方式:参保农户承担20%保费,即每亩承担3元,其余部分由各级财政承担。
富锦市2009年-2016年农业种植业保险参保面积从当年的27万亩增加到2016的194万亩,是2009年的7倍。2009-2012年年均赔付额440万元,2013年-2014年遇到了
大灾年两年赔付6,988万元,2015-2016年两年赔付5,795万元。
二、富锦市在农业保险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将农业保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匹配,各相关部门有效协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
(一)主动汇报,争取市领导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将该项工作列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主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农委、财政局、经管局、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公司等单位为成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联席会议办公室。成立保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负责重大理赔案件纠纷的技术裁定和争议调处。各镇都组建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宣传、投保登记、报案查勘和理赔定损等工作。
(二)明确职责,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层层上报,做实计划。每年年末保险代办机构按照各村屯所报计划,进行核定下一农业保险参保面积计划,上报市政府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安排年初预算,并上报省级财政申请各级财政补贴。二是宣传到位,做到应保尽保。不仅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广播等方式宣传农业保险,还通过发送手机短信、阳光村务工程网、拍摄农业保险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保险政策,希望更多的农户能够提高参保意识,达到应保尽保。
三是财政补贴资金到位。财政部门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预算和组织财政补助资金,为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每年财政相关人员都深入乡镇、村屯入户调查,抽查率达50%。以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实用,并及时足额补助到位,确保农业保险资金依规使用。四是核灾定损公开,得到农户认可。市经管局组织镇经管站、村级代办员做好报灾、查勘工作,各村组织严格按照测产工作要求,成立由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为测产工作小组,租用大型农用车进行全面测产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协同对出险区域、品种、地块进行定损。保证测算产量的公平合理,保险公司要求必须农户本人在理赔确认书上签字并手持相关凭证照相留存,做到“五公开、三到户” 深得农户的认可。
(三)协同合作,建立大灾应急预案。遇到灾害情况发生,积极协调相关保险机构,启用大灾应对方案,保险公司派驻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灾情查勘、为受灾严重的乡镇及时购买水泵,协助农户进行田间排水工作,并聘农业专家深入村屯地头进行紧急灾情应对指导,有效的缓解灾害情况的蔓延。
三、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可程度不高
富锦市现有耕地面积570万亩,2016年已参加农业保险的有194万亩,耕地参保率34%,参保的耕地基本上是长年
处在冰雹带、低洼地等受灾区的土地,这些农民都积极地参加农业保险,而非受灾区农民,几年也不受次灾或受灾损失不大的,每年减产都不会超过30%。他们就没有参加保险的意愿和想法,更不要说还要多缴费进而增加保障的想法。还有个别村屯有部分受灾地块,这部分农民想要参加保险,其他大多数基本不受灾的农户就不想参加保险,达不到整村投保,保险公司不能受理的。
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深入到基层,到村到户通过讲课、电视媒体等方式宣传农业保险的好处,让农民得到认知;二是调整现行政策,取消或降低农民缴费基数。建议中央及省修改现行政策规定,承担应由农户上缴的极少数保费,既节省人力、物力又减少影响群体矛盾的可能性。
(二)理赔程度不高
对于减产100%的,旱田每亩农户投入生产成本270 元,水田生产成本670元;而保险公司赔偿为旱田每亩最高133元,水田每亩最高200元,根本达不到生产成本。
建议:一是提高农业保险的理赔标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让农民更加自主自愿参加保险。二是提高投保档次标准。富锦市地方政府2015-2016年两年间投入农业保险874万元,平均每年437万元,如果提高档次,也会相应增加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压力过大。所以,建议国家能 4
出台相关政策,在提档的同时,不增加地方政府匹配资金额度。
(三)对理赔情况监督力度不足
测产时间每年在农作物成熟期之前一个月内,保险公司依托基层村级组织全面查堪减产估算,误差率在10%左右。保险公司因人员限制,不可能每家每户核实,只能是每个村大面积核定,所以个别村屯测产小组存在受灾面积不实的问题。
建议: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考核机制。对全市各乡镇、村协保员全面开展培训,使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充分了解国家政策,了解投保、理赔流程,提高镇村两级协保员核灾定损和上报投保理赔工作能力,并出台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二是强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建议由纪委、检察院、财政、审计局、保险等部门组成政策性农业保险联合督查组,对保险公司、乡镇、村组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建立长效机制,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加强农业、畜牧、民政等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做到保费补贴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保费补贴资金真正惠农。
第三篇:农业调研报告
农业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县政府办公室成立了督察调研组,于3月29至4月2日期间,由梁主任和黄主任带队,到重点项目所在或牵头的镇和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督查调研主要采取实地查看、座谈和收集书面材料等方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这次调研我所分工负责的农业部分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稳步推进。2009年,我县农业生产总值x元,同比增长x%,比2000年增长x倍;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同比增长x%,比2000年增长x倍。
(一)特色种植业。种植业始终是我县的农业大头,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2009年,我县特色种植业的种植面积x亩,占农村土地的x%;产值x元,占农业总产值的x%。
一是优质商品粮产量节节攀升。2009年,我县优质商品粮种植面积X亩,形成了xx等优质商品粮种植基地,成功打造了xx品牌。
二是水果生产质量有效提高。至2009年,我县共有水果x亩,其中荔枝x亩,菠萝蜜x亩,成功创建了“xx之乡”、“xx之乡”。2009年,水果种植产值x元,增加农民收入x
元。
三是南药规模化种植成效明显。xx等南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我县xx种植面积x亩,xx种植面积x亩,南药种植基地形成,有效巩固了“xx之乡”的品牌,为下一步成功创建国家级“xxx产地标志”打下扎实基础。
四是花卉苗木产业形成规模。近年来,我县花卉苗木种植发展势头喜人,07年种植面积x亩,08年x亩,09年x亩,今年新引进花卉苗木种植项目x个,约x亩。
五是冬种成效显著。我县一直把冬种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来抓紧抓好,着重加强技术指导和农产品流通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2009年,我县冬种面积x亩,平均亩产x元,增加农民收入x元。
(二)商品林经济效益良好。目前,我县经济林种植面积x亩,规模产值x元。
(三)渔业。近年来,我县近海养殖业迅速发展,海洋捕捞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渔业经济进一步壮大。2009年,我县渔业产值x元,占农业总产值的x%。
一是水产养殖发展势头迅猛。2009年,我县水产养殖面积x亩,比2005年增长x倍,产值增长x倍。
二是海洋捕捞业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县渔港建设步伐加快,有效促使了渔船数量的增长。目前,我县拥有渔船x只,其中具有远洋捕捞能力的x只;每年停靠我县渔港的渔船x
只,具远洋捕捞能力的x只。
(四)畜牧业不断壮大。近年来,在羽威和温氏两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我县禽畜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共有禽畜养殖基地x个,养殖户x户,禽畜养殖增加农民收入x元。
第四篇:农业节水调研
农 业 节 水 调 研
我县由于地理、气候等各方面原因,历史上属于农业大县,农业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到地下水的83%。农业灌溉主要以开采地下水资源和提取汾河水进行灌溉为主。我县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县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3m,不及全省人均水平的1/4。特别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导致了对水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节水措施势在必行。
一方面是农业缺水情况普遍存在,而另一方面是农业用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我县农业灌溉方式比较落后,灌溉用水有效率不足40%,农业灌溉又是用水大户,占到全县总用水量的80%以上,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很大,所以从长远看,通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解决目前农业缺水,缓解我县水资源供需矛盾,间接支援我县工业建设和提高人们持续增长的生活水平,是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
农业节水主要以提倡节水灌溉入手。经过大量实际的可行性调研工作,目前适合我县大规模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集雨节灌技术。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无论从经济性、3
适用性、可操作性、节水效率等方面,都非常适宜在我县大规模、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具有投资小、易管理、节水、节电、省地、省工和增产等优点。特别是 ‚小白龙‛,技术费用低、输水效率高。能大大提高单井的灌溉面积,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通过对比,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比一般渠灌溉节水30%,比大面积漫灌节水67%,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和咨询,正确、合理和科学地利用地面灌溉技术,也是一项节水灌溉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地面灌溉仍将是我县主要的灌溉方式,应重点推广和使用。主要有: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以实现田园化小畦灌溉,(以小白龙为例:改造田间畦宽3—5米,畦长30—40米拔节灌溉,比大面积整畦灌溉田间节水30%以上。另外,隔沟灌溉,细沟灌、精耕细作,平整土地,间歇灌、膜上灌等,都是可行性非常强的地面灌溉技术。当然,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推广大田喷灌,果园滴灌,菜园微灌等。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农业水灌溉利用系数。
我县仍有为数不多的部分灌渠灌溉,如汾南扬水灌渠、汾北引黄灌渠。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修理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等多种技术进行防渗处理,加快输水速度,减少渗漏损失,也是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
我县70%的雨水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雨总量在830亿m,除40%—50%转化为水资源和被农作物、水草利用外,倘有50%—60%被自由蒸发、渗漏了。集雨节灌可以从某种意义上缓解我县农业灌溉用水短缺的状况,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修建集雨场,将雨水集中到水窖、涝池等小型工程中,再利用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进行灌溉。集雨节灌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应范围广等特点,特别是旱田适宜推广的一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空气和水是这个地球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因素,告诫人们:‚水,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严重浪费和掠夺式的取水,势必危及后代甚至我们现实的美好生活‛。因此,加强《水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自觉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优化水资源,走出一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杨 泳 林
二00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3
第五篇:农业调研报告
农业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特色经济,我镇逐年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问题也很突出。
一、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大河沿子镇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镇。辖区总面积1642.4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3万亩,总人口4.5万人,由汉、维、蒙、哈、回等16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42%。下辖24个农牧业村队、3个建制镇社区、2个开发公司。今年全镇总播面积27.54万亩(其中枸杞3.37万亩),播种棉花约22.8万亩,甜菜0.2万亩,蓖麻0.21万亩,玉米0.4万亩,小麦0.5657万亩,西瓜0.035万亩,高标准温室大棚289座。
(二)基本特点
1、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镇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我镇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增加特色品种”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实现了棉花为主、果蔬为辅的格局,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和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
引进名、特、优蔬菜瓜果品种,并有计划地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搞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聘请专家,技术能手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印发各类技术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信息网络收集、整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并通过网络向外推介我镇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农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认为经济发展全靠工业,我镇农业工作的潜力不大,农业工作已经不重要了。二是种植结构比较单一。棉花占总播面积的 80%以上,结构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优势产品。三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
二、农业发展规划
(一)工作思路:
立足本镇特色,按照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压缩和淘汰低产棉田,发展蔬菜、花卉、水果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重点:、全面提高种植业水平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使种植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压缩棉花面积,增加优质蔬菜、花卉、果木种植面
积,将传统的以棉花种植为主的种植模式逐步调整为棉花、果蔬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加大特色果蔬产业发展力度,扩大名优新特果蔬品种的引进,走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培育开发特色农业园
在果蔬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建立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集自由采摘、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园区,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进一步加大土地整合工作力度
继续加大对广大村民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典型引导、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等方式,使全体村民都能够自觉自愿的开展土地整合工作,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整合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办法和对策、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特色园区带动等龙头建设。因此,我镇要加大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途的园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龙头牵动能力。、增加特色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健全完善农技推广网络,加快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节本增效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增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
地开展技术培训,把特色农业生产真正纳入依靠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科技兴农工作的新突破。、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水平
围绕转变职能这个中心,在信息、科技、维权服务上下功夫,并切实加强对特色农业工作的指导,积极做好规划制订、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典型示范、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加强调研,及时总结、推广各区县创造性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抓好典型,搞好示范,以点带面,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