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19-05-12 19:5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刘光年

彭塔乡位于霍邱县东南边陲,地处二县一区交界处,南与裕安区单王乡毗邻,北与冯瓴乡接壤,东与寿县隐贤镇隔河相望,西与花园镇、孟集镇唇齿相依。全乡辖17个村,2个街道,168个村民组,4.6万人,4.9万亩耕地,总占地面积92平方公里,岗、畈、湾三区并存,非涝即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特别是丘岗地区,群众收入无保障,严重制约了彭塔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们彭塔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始终把调整丘岗地区种植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象一股春风吹暧了农民的心窝。彭塔乡党委政府趁势而上,主动作为,走现代特色农业通道,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势利导,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全乡大力推进冬枣示范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艰难起步、扎实推进

2002年在县发改委、农委、扶贫办、财政局、林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把林果开发作为调整丘岗地区种植业结构为突破口,推广节水农业,引进雪枣开发200亩,因雪枣个体大产量少,品质及口感差,效益不佳,逐步被市场淘汰了。03年、04年两年乡党委政府通过对山东沾化冬枣进行实地考察,花费近50万元资金,栽植了沾化冬枣2000

1亩,由于对气候、栽植技术、管理等因素掌握不清,2000亩冬枣几乎“全军覆没”。许多枣农对此也几乎丧失了信心,发牢骚说:“乡政府是瞎指挥,乱折腾”,但乡党委政府始终没有放弃,派员到山东学习技术,请山东专家上门指导,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育苗、嫁接、栽植、管理等技术,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冬枣,稳定了冬枣栽植面积500亩,并初见成效。目前可以说山东沾化冬枣在我们彭塔乡已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并取得了群众认可。07、08年采取部分枣树开夹挂果,09年500亩冬枣实行全面开夹挂果,望着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的枣子,枣农王敬义、李构保心里乐开了花。根据每亩载植56棵枣树,每棵枣树收获35公斤枣子,按每公斤12元计算,亩均收入2.34万元,即3棵枣树变成一亩稻田的收入,所以冬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二、科技注入、典型示范

冬枣是一种质地酥脆,口感香甜,含有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上等滋补保健食品,并有一定药用价值,可谓是青少年食之,营养平衡增强体质;中年人食之,滋阴壮阳精力充沛;老年人食之,强筋健骨,益寿延年之功效。

由于冬枣树具有耐旱节水等特性,并且很适宜在岗区缺水的地方栽植,其栽植、培育、嫁接、管理等技术难以掌握,必需注入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方能取得成功。为此,乡党委政府专门从山东请来专家,进行实地培训,现场操作,可以说是手把手地传授科学技术。依托县冬枣协会,了解行业信息,从育苗、嫁接,到栽植、管理等每一个环节,无不浸透着专家及协会的辛勤汗水,每一步也都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培训陈楼村王敬义、金古堆村李构保两位大户,并以他们为典范,率先干了起来。取得收益之后,也逐步带动了周边群众,掀起种植冬枣的热潮。

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冬枣产业,打出品牌,做出规模,典型引路,培育市场,寻找商机,扩大宣传,提高彭塔乡冬枣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树立和展示彭塔乡冬枣示范园的良好形象,打造具有彭塔乡特色的冬枣产品品牌。为此,2009年9月25日,在举国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彭塔乡隆重举办了首届冬枣文化节,大力推广山东沾化冬枣,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节水农业并取得巨大成功。县委常委孙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韩旭、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大会。

在冬枣文化节大会上,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了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吹喇叭、舞龙灯、玩旱船、女子腰鼓表演及图片展览等项目,并邀请与会嘉宾参与品尝冬枣,欣赏冬枣

示范园等一系列活动。使得这次文化节成为一次交流的盛会,一次文化的盛会,一次收获的盛会,成为彭塔乡开放的窗口,展示形象的平台,内外合作的桥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整个文化节办得异常隆重,气氛热烈,约有近千名群众主动参与,群众参与率极高,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文化节期间还吸引了单王乡、迎河镇、花园镇等周边乡镇群众及商家近百名参加,现场销售冬枣约有1000公斤,销售收入超过1万元。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宗旨,也深刻体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主题。

四、总体规划、科学发展

冬枣文化节过后,县委权书记、县长刘胜同志分别莅临彭塔乡检查指导工作,他们分别到彭塔乡冬枣示范园参观指导,并强调指出彭塔乡党委政府一定要做好冬枣文化园这篇文章,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形成规模,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对彭塔乡前期所做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乡党委政府利用冬枣文化节这一契机,专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岗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产业化,以基地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发展。特别是以陈楼村王敬义、金古堆村李构保、贺修权为代表的冬枣开发,安排陈楼、金古堆两村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每村各留足300亩茬口,为明年冬枣育苗做准备,力争形成千亩冬枣园示范基地,努力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进一步进行产品深加工,变单一的枣子为罐装饮料,形成冬枣产品的产业链条,并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向省内外市场,甚至打入国际市场。

第二篇: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尉氏县水坡镇党委书记步保华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农业结构调整是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经;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我镇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养殖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2000万元,比97年增24000万元,增长85.6 %;实现农业总产值39800万元;比97年增16000万元,增长6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8元,比97年增1280元,增长60.7%。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0.5:10.2:49.3,与9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9.8个百分点。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粮经比例有所调整,2007年,粮经比例为40:60,经济作物比例比97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优质特色作物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逐步扩大。主导产业得到巩固发展,到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量为6000万公斤,粮食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但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科技含量,总产量不减反增,特色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早春西瓜、辣椒为主的主导农业得到大幅度的增长。素有“水坡辣椒辣了家乡辣四方,水坡西瓜甜了你我甜中国”的美称。目前,已形成以弓棚瓜菜生产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全镇无籽西瓜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亩效益1800元以上。全镇各类小弓棚2300座,平均亩效益2500余元,相继形成了小麦、棉花、蔬菜、西瓜、樱桃、辣椒等六大农产基地。三是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水坡以打造里养殖小区为目标,在沿贾鲁河两岸水草丰茂的河滩地发展养牛、养羊、养鸭等养殖业,另外养猪、养鸡业也发展兴旺。目前,全镇生猪存栏20万头、牛1万余头、羊5万只、鸡20万只,蛋鸭3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比97年提高15个百分点。四是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全镇共有粮油加厂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专业大户有8户,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逐步增强。以开封冠宇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脱水加工带动周边坡徐、海清郭、杨店、耿庙等几个村的蔬菜生产种植。五是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和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劳动者素质不高,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等,仍然制约着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变化不是十分大。我镇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部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另外,我镇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镇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四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缺乏综合性、多学科方面的知识,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五是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业主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六是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七是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由于我镇耕地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成为阻碍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三、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今后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工作思路:高举中国物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粮、瓜、果、菜四大基础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镇,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工作重点:突出“两个打造,两个调整,一个巩固,一个确保,一个抓住”。一是打造十里工业长廊,就是北起西杨南至北玮坞,沿开许路两边近十里的区域内,建立水坡镇工业区,把投资额大、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引入工业区内,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水坡的十里工业长廊;二是打造十里养殖带。就是以贾鲁河沿岸水丰、草成盛的河滩地为依托,背靠中原皓月集团,在近十里的区域内发展养牛、养羊、养鸭等养殖业。利用两年的时间使牛存栏突破5万头,羊存栏突破8万头,鸭100万只。两个调整,一是以牛集冠宇脱水蔬菜公司为依托,辐射周边的村,海清郭、盆刘、耿庙、杨店、坡徐、南玮坞等村大力发展陆地蔬菜和温室蔬菜,使我镇的陆地蔬菜突破两万亩,日光温室达到500座。二是以瓦岗大樱桃种植为中心发展林果业,带动周边的朱岗、仝家、冉庄、霍砦等村大力发展樱桃、柿子等小杂果的生产,力争在3--5年内使全镇林果面积突破1.5万亩。一个巩固就是继续巩固以李占、贾占、苏桥、齐岗等村为主的辣椒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投入,在现有50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改善品种,提高品种质量,争创名、优、特品牌。一个确保就是确保以北玮坞、李牧庄、西夹河、西水坡、南闹、北闹、肖庄等村为中心的全镇西瓜种植面积,在原有5.2万亩西瓜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大套种面积,提高品种质量,打出知名品牌。一个抓住就是抓住以北闹为中心的农业开发项目这个契机,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1.5万亩小麦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我镇的小麦品种优质率达到100%。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伟大战略。

第三篇: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共)

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我县农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但是,农产品品种单

一、产品品质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矛盾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个渐进的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如果条件不具备,硬性调整效果也不会好,结构调整就不会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调整应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保持生态环境平衡,让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各乡镇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着差异与不同,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地根据不同环境特点选择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三)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市场机制可自行调节各项经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信息传递滞后性等缺点。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思想保守,市场主体意识没能很好形成,极易失去市场主动性,错过增收致富的好机会。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规模小。虽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基地,但从整体上看还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由于种植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上也以自产自销为主,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农户总体收益的进一步提高。

(三)农产品品质不高,难以适应市场需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比较缓慢,不利于农民自身种植水平的提高,当然更不利于农户的增产增收。

(四)单一农户对市场的适应与把握能力差。一方面生产无序,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收获集中,流通渠道不畅,还会出现互相踩价,低价抛售的现象,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项建议

1、解放思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群众参与调整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一是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帮助农民打开眼界,寻找思路,激发调整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组织科技培训,鼓励农民参加农广校学习,带领农民到发展快的地区实地参观;聘请专家教授到当地举办培训班,邀请专业技术员长期巡回指导生产、传授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三是建立各种生产协会,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在生产中学习专业知识,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

2、搞好统筹规划,解决好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发展。统筹规划,连片发展,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土地流转和规划问题,既不能改变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又要达到规模发

展。这就需要搞好协调,进行土地流转。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立足长远,立足实际,制定农业发展规划,鼓励农民按照自己的种植要求,兑换、租赁土地,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3、提高品种档次,发展特色产业,保证农产品优质高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优质,重点是特色,落脚点是效益。只有优质品种,特色产业才能为农民增加收益。因此,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要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各地价格等,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队伍,确保农产品优质高效,产的出,销的了。

4、打开市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扭转单个农户竞争力低下的局势,变竞争为合作,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占据市场主体地位。要遵循市场决定生产,生产服从市场的原则,既重生产更重市场,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订单农业,构造农产品产运销一体化服务,合理高效地调整好结构,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篇: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48亿民间资本计划投向71个建设项目。白水县圣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这个占地15亩,由民间资本投资2800万元的工程计划建设18个冷库、两个储藏库和加工车间等,用于果品的冷藏和外贸加工,预计6月份就可以投入运营。白水康贸粮食物流、弘海

海洗浴等项目也已开始试运营。这些注入白水民间资本的项目不仅涉足果业、粮食等基础产业,同时也逐步进入白水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近两年,白水不断放宽民间投资范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县内各阶层自主创业、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县外人员来白水创业。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市政设施、公益性事业、旅游开发等领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民营企业主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减免各类税费,帮助企业减轻负担。

据介绍,今年全县民间资本共投向7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目前已有26个项目开工,投资1.97亿元,全部项目有望在明年内完成。

本报澄城讯(通讯员 张建军 记者冯战武)今年以来,澄城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围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1%的目标,重点实施六大举措,确保群众增产增收。这六大举措即:深入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明确今年水利建设七大重点任务,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县财政列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对苹果新建园苗木补贴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果园2.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60%;对新建标准化圈舍每栋奖补1.8万元,对新建600头

种猪场奖补80万元,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力争年内实现存栏70万头,出栏100万头目标。同时,狠抓生猪产业发展的饲料来源,全面扩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积极落实农资补贴等,确保全县18万亩任务完成;严格按照“城乡增绿、农民增收”的方针,坚持经济林与生态绿化并举,全县新发展核桃经济林1.2万亩,绿化道路20公里,义务植树35万余株;抓住农民进城基础在户籍、核心在住房、关键在社保、重点在培训、根本在就业五个关键问题,建立和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等各项相关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目前700余人已办理落户手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春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积极推行村、组(巷道)垃圾“户清扫、村收集、镇拉运、集中处理”模式,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五篇: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针对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二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道路;四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关键词]:农民 农民增收 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要“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国内通涨持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乃 1 至“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经过多年来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农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一遇自然灾害,农业便减产。一旦遭遇天旱,农业用水就成问题,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就成定局。

(二)农业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提高了,但增速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价格增速,致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多数劳动力属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形成的“体力型”劳动者,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辛勤劳作,受到专业和职业培训的寥寥无几,造成农民在发展农业方面,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缺乏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劳动力总量大,有效就业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 下,农民的就业极不充分。这是农民主要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一直以单打独斗为主,农村没有形成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农业合作组织,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信息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

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求失衡现象。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较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产品质量偏低,名优产品比例不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解决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强引导,依靠典型示范推动结构调整。改变光靠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的作法,创新工作思路,从示范引导入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一批,推广一批。通过典型示范,效益吸引,提供服务的方法引导农民主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上,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坚持在名、特、优、新上做文章,培树知名品牌。引进优质高效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的提升,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由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效益型转移。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基地。抓规划,抓协调,抓服务,通过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基地规模,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根据我国农村农业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由于农村教育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农业劳动力生产技能较低,所掌握的职业技能较少,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工业化对劳动工人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其他生产技能,促进向非农行业转移。

同时要积极扩大农民工就业。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动纠纷。对于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根据有关政策,使其与员工在 双方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要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事业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大规模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增收机会。要健全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以扩大农民工就业增收空间。

(三)要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

近几年来,农村生产条件虽然得到了改善,但相对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得到了长期较快发展,而农业的增长速度相对就慢了较多。因此,要改变农村农业落后的生产环境,各地政府必须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快对“三农”的投资,促进农村经济进入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和运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大推动力。当前,表现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投入偏低、推广网络不健全、农民数量大但接受程度低等问题。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着重点是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组织。一是推进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办、能人带动等方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围绕龙头企业和市场需要,按区域布局和产业类型组建集生产技术指导、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农户、企业和市场连结在一起,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民在基地生产和市场销售上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之成为组织和带领农民闯市场的主力军。二是创新合作扶持方式,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由直接扶持农民向扶持龙头企业转变,从资金、政策上向龙头企业倾斜,增强其自身实力和带动辐射能力。三是要把龙头企业当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和关键来抓。坚持开放引进一批、大力发展一批、嫁接改造一批的思路,根据全县的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紧紧围绕烤烟、水果、优质稻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产地市场型、深加工型及基地订单型龙头企业,通过协议购销合同、保护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条,带动全县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使其真正成为优势产业。

(五)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当前,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助推器,也是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一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要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不断扩大准入范围,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努力构建包括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在内的种类多样、覆盖全面、分工明确、有序竞争、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要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三要强化农村金融服务。要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对服务农村的金融企业在税收、信贷风险保障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及时调整贷款在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的投放比例。

下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灵石县两渡镇镇长侯文斌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基石。......

    促进农民增收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并创造性地......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啬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介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的收速度相比较慢......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不平凡的2003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绿色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吕广权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东北端,与河北省、内蒙古相邻,全县221个行政村,18.18万农业人口,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是典型的无污染农业县。至2011年底,全县人均......

    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精选五篇]

    促进农民增收意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政府部门出示了指导意见。下面......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汇报 xx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7月)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百良镇太枣村位于合阳县东北部,距县城30千米,共有8个村民小组,555户,2185口人,耕地面积4680亩。具有良好的地域资源优势,海拔高度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