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

时间:2019-05-12 19: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

第一篇: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

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的关键一年,根据当前农村发展改革形势,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2012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全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综合各种因素,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24.06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36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具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创新一个机制,推进三大建设,实施五大工程。

(一)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扭转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薄弱的格局。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推进三大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坚持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不动摇,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快速启动,较好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省、全市格局的领先地位。在选点定点上,突出“三个优先”:优先选择国道、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列入明年试点范围,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优先选择先期成立理事会、组织完成“三清”、签订农户分户项目协议书、筹集资金10万元以上的村庄列为试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弘扬稻作文化相结合,把改水改厕同普及太阳能和沼气建设结合,把推进城镇化和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强化投入多元机制、强化奖优罚劣机制。

2、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三年总体目标,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林权交易市场化、林业经济产业化。力争再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提前一年完成省里提出的预定目标。一是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在稳定所有权,完善承包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积极鼓励林地合理流转;尽快出台

具体政策,鼓励各类法人、经济实体和个人以承包、租赁、拍卖、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和综合开发。二是推进林权交易市场化。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评估中心,成立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力争将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林业产权交易网,充分激活和规范全县林权交易市场。三是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大力发展以杨树、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进一步壮大以雷竹、油茶、花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积极培育和扶持林业加工企业,加快林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力争新建雷竹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4万亩,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

3、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战略机遇,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笼子,确保并争取突破应有份额。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尽快完成《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设审;抓紧实施大港桥、群英2座中型及11座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切实做好大港桥(含余源)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加固工作,全面启动万亩圩堤齐埠圩除险加固和鄱阳湖二期治理第6个单项工程,大力实施以供水水源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崩岗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继续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农田4.5万亩;解决全县12乡(镇)2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标准驱动、内外联动”五大工程,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1、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围绕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产集团和省市龙头企业,做好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力争三大产业集团早日上市,其它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带动作用更大。研究出台扶持本县骨干企业的具体措施和评选办法,重点扶持50个强势骨干企业,促使全县农业企业整体崛起。进一步发挥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县外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到投资、开发农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链条长的大型农业项目,用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尽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家,其中加工型企业新增5家。

2、大力实施市场牵动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放手发展、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紧实现与乡镇站所、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的联网,开拓无形市场。

3、大力实施基地促动工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亿斤以上。围绕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裴梅的3000亩有机贡米基地、湖云的万亩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以梓埠为主的20个万头猪场、以石镇为主的千亩吊瓜基地和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以上坊为主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等建设。力争2009年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

4、大力实施标准驱动工程。坚持把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加快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步伐,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抽检活动,公布监测结果,杜绝

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安全。严格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万年生猪、万年贡米、万年珍珠等知名品牌,支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力争2009年认定无公害产地3个、认证绿色或有机食品4个。

5、大力实施内外联动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农产品经贸往来,强化信息、市场、管理、资源多方面交流、对接、联姻,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提升我县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坚持以“现代、科技、规模、高效”为标准,加强与对台联系,积极引进台资企业,加快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该试验区初具规模,发挥出示范效益;积极鼓励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突破传统地域界线,走出万年门户,开发利用外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三、2012年第一季度工作安排

一是督促和带领农口各部门积极跑部进厅,加强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落户万年,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百千”工程任务目标。

二是深入各乡镇,加强“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督查,确保10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三是抓好农田水利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在汛期前所有施工项目能按时按质完工。四是抓好森林防火和动物防疫工作。

五是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力争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开门红

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的延伸阅读:工作思路从哪里来

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但怎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工作思路,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实践中,制定工作思路的几种倾向值得注意:有的拘泥于中央或上级的有关提法,有的局限于外地的某些做法,有的满足于“顺口溜”式的编法,这样制定出来的工作思路,要么太笼统、太抽象,要么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缺少针对性和指导性,缺乏特色,讲起来很好听,干起来不可行。其结果是想法和做法不统一、理论和实践不统一,最终导致思路落空,工作受影响,群众不满意。

思路是一种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它来源于对客观情况的分析与综合。对客观情况的分析、综合属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确定工作思路则属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开始。从认识论来说,掌握客观情况是制定思路的前提和基础;思路是对客观情况的反映和升华,是对客观情况的认识和处置。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而得出的正确的工作思路,具有概括性、超前性、规范性和指导性。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一些地区之所以发展较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具体明确、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这种独具特色的正确的工作思路,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来的,它来自对中央和上级精神的深刻把握,来自对各地实践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来自对本地情况的全面掌握。

制定工作思路,需要掌握具体情况。只有掌握大量的、真实的具体情况,并对之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把握其要点、重点,然后以此为基础、为参考来确定工作思路,才是辩证的、科学的。我们在领导工作中,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大量信息,遇到大量情况,特别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更能获得许多第一手材料。情况掌握多了,掌握全了,再经过分析和综合,分析透了,研究深了,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这样确定出来的工作思路,才是可靠的、可行的。

制定工作思路,需要有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要想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把理性认识化为实践的计划、方案和工作思路,就必须自觉地遵循唯物辩证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辩证分析和综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科学的工作思路。这里的所谓辩证分析,是指运用诸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分类分析,特别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情况、情况的不同方面及其特点分别加以研究,将笼统的认识具体化,把表面的认识深刻化。所谓综合,是指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把不同情况、不同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并纳入到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整体和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从而更为科学地确定工作思路。

制定工作思路,需要密切关注客观情况的变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对工作思路加以丰富和完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实践中,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不断涌现,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把握,极易造成工作思路的滞后,导致工作方向上的偏差,甚至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的发展,努力跟上时代节拍,根据情况变化适时地调整、丰富和完善工作思路,努力使之更合理、更科学,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From: 两全其美网校城(

第二篇:某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2005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大局保持稳定。但发展中的矛盾依然突出,潜在的问题错综复杂,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村债务呈上升势头,农民负担“反弹”压力不断加大,税费改革的滞后矛盾逐步凸现。面对三农”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审时度势,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创新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抓农村,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三农”工作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2006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实现“双倍”目标的关键之年,搞好2006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县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以下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大力实施“三化”战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切实抓好“五大重点”(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奠定基础。

二、主要预期目标

1、农业总产值34.5亿元,增幅7%;

2、一产增加值16.8亿元,增幅6.5%;

3、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增幅8%。

三、关键措施

1、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突破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引进。要完善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考核制度;要加强协调与联系,形成合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一系列措施,引进一批重点农业招商项目。确保全年新建投入在2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5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二是兴办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鼓励和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引进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大力启动民资、引进外资,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林木板材、水产品、畜禽、蔬菜、粮食等主导产品加工,做大做强方圆禽业、恒通藕业、华德米业、红梅乳业、新绿源羊业等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三是狠抓市场开拓,拓展流通渠道。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起抓,继续加大县内的恒济荷藕、蒋营水产、上冈畜禽、冈东蔬菜、冈西家禽等特色市场的建设规模,完善市场功能,同时,扩大上海及苏南大中城市市场,主攻珠三角市场,发展外销窗口,构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市场连接的绿色通道。大力发展超市农业,放大名牌效益,力争使更多的农产品打入农工商、家乐福等绿色食品超市。加快发展网上交易,拓展外销渠道,扩大农产品出口。四是培壮龙头企业,实现农企“双赢”。要突出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收购、二次返利、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连续机制,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促进农民与企业“双赢”。

2、以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带动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化组织程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千家万户联系市场的桥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要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依托优势产业,与农业龙头企业紧密结合,积极开拓市场,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金桥”。首先,成立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社,设立专门机构,专人办公,建章立制,对外开展合作,对内指导服务,成为全县合作经济组织领头雁。其次,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扶持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统一“着装”,特别是根据县有关部门职能,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带领农民闯市场、跑码头。2005年,在全县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家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加强指导服务,并要选择市级和省级3—5家运作有序、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给予重点扶持。第三,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要鼓励头脑灵活、市场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能人成立营销公司,帮助他们利用原有工业销售网络,在各大城市设立销售窗口,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当年新增经纪人3000人以上。

3、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承载点,做强农业块状经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农

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要坚持市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精化、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一是强化区域布局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高产高效、规模经营的原则,突出分类指导,增强区域特色。我县西部水产、东部蔬菜、中部畜禽、粮食的区域特色已经形成,2005年,要在块状经济板块的培强上做文章,西部沿荡要着力在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上动脑筋,中部内圩要在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上花力气,东部沿岗要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上下功夫。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养殖业,坚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以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节粮型动物为突破口,着力培植草鸡、毛兔、山羊、奶牛、三元杂交猪等五大特色养殖基地。充分发挥沿荡水产养殖优势,大力发展河蟹、虾、鳖等特种水产品养殖,放大优势。三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种植业上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杂交稻制种、优质无公害稻米、“双低”油菜、高品质棉花、无公害特经蔬菜等;养殖业上大力发展西德毛兔、波尔山羊、三元杂交猪、良种肉蛋鸡等品种,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培植农业新的增长点。

4、以农民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要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的领导,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补助政策,形成政府补助一点、用人单位分担一点、培训机构减免一点、农民本人承担一点的投入机制,建立“培训——用工——就业”三位一体的模式。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2005年,计划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万名。同时,要加快面向广大农村劳动力和全县所有用工单位的信息网络建设,定期举办各种劳务需求活动,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突出“五个一批”:一是引导农民进城,转化一批。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产业支撑”的原则,努力抓好县城和农村中心镇的扩容、改造工作,提高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同时,加大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教育的改革,取消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成本。二是引导农民在农业内部转移,消化一批。要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于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三是发展民营经济,分流一批。可采取政策促动、服务推动、园区拉动、能人带动“四动并举”的办法,大力发展就业空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四是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招收农民工,安置一批。要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劳力密集型企业,促进转移。五是拓展劳务市场,输出一批。有关部门要协调运作,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确保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5万人。

5、以维护农民利益为立足点,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是积极开展土地换社保试点,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制定出台被征地农(居)民社会保障办法,并选择试点,稳妥推进,保证失地农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故有所恤、困难有救济、生活有保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农业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加强督查,进一步完善二轮承包工作;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二是深化农村财务制度改革。在继续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深化财务管理电算化,进一步完善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村公益事业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新举措施、新办法,严禁发生新债务,确保全年化解4500万元,使村级债务下降30%。对全县财务管理混乱的20个村实行“村财镇管县监控”,确保限期纠改到位。三是深化农技(经)队伍改革。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原则,尽快出台农技(经)队伍改革方案,使他们吃下定心丸,稳定农技(经)队伍,真正发挥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的职能作用。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取消各类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性收费和达标升级活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第三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xx大、中央一号文件与省、市有关“三农”问题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突出一个中心(农民增收),明确三个途径(农业产业化、劳务输出、非农产业),抓住六个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农业开放工作建设、千村经济振兴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深化四个制度(一制三化工作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农业重点工作责任制度),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开创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居面。

一、突出一个中心,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放搞活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放手促进非农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减负固基,富民强县。

今年,我县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采取综合措施,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农民增收工作,又要分类指导,下大力解决重点乡村、重点农户的增收问题;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力争使**年农业产值达到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

二、明确三个途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农民增收快渠道

坚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和现实的基础条件,着力打造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品种,突出区域特色,重点抓好特用玉米、蔬菜、畜禽、林果等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生产。

一是做大玉米产业。重点突出特用玉米产业。今年要做大做强鲜食玉米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努力向标准化生产、群体化加工方向发展,年内全县新增鲜食玉米种植万亩,总数达到万亩,新上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家,总数达到家,加工量达到万穗。加大对三利秸杆与盛隆草业公司的扶持和引导,推动玉米轴为原料的糠醛加工等玉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使我县的玉米产业开发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

二是做大畜禽产业。要围绕我县的粮食资源、秸杆资源优势,加快畜禽、畜种结构的调整,突出抓好商品型、生态型畜禽品种,加强养殖小区建设同时要加大对畜禽产品的防疫检测,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奶牛业重点抓好李青庄、郭磊庄、万全城、苏家桥等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小区奶牛养殖新增头,力争全县奶牛养殖量达到头;肉羊产业重点抓好优质肉羊繁育推广和屠宰加工,并全部实现舍饲圈养;猪鸡产业以永春肉联厂为龙头,重点抓好王玉庄、邹家庄等地的产业化基地建设,使全县暖棚猪养殖量达到万户以上。鼓励引导以村为单位的养殖小区建设,推动全县养殖业快速发展。

三是做大瓜菜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县近临张家口、京、津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错季、精细、无公害、订单型瓜菜,并依托瓜菜加工企业,重点抓好郭磊庄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整合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今年新增瓜菜种植面积万亩,总面积达到万亩。

四是做大林果产业。以西山片万亩杂果林基地为依托,结合全县退耕还林工程,抓好退耕还林区的嫁接改造。依托果品加工企业,重点抓好高庙堡万亩杂果林产业化基地建设,建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林果产业基地。加快对柠条、沙棘的开发利用,提高其转化率、利用率合商品率。

⒉提升劳务经济水平,铺就农民增收新渠道

要通过发展小城镇、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多种措施,为农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使农民实现由“村里人”向“厂里人”、“城里人”的身份转化。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在县、乡两级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兴办劳务中介服务组织,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输出劳务。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保证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相关部门要落实好政策,保障农民外出务工增收渠道的畅通。全年实现劳务输出万人

抓好非农产业,促成农民增收多渠道

发展非农产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把发展非农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工业“大车”拉动相对弱势的农业“小车”,通过对接农业资源增强工业活力,提高农业活力,提高农业效益。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开发,鼓励非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和运销业,兴办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产业争创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抓住六个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把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工程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抓手,加大力度,提高质量,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户、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蓄、打、节、引多种措施,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措施。完成新打机井眼,新挖潜流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亩。要积极探索做大做强产业基地的路子,争取—年内时间将我县的余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实现基地化。同时要抓好饮水安全,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继续实施农业生态工程,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坝上生态农业、二十一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生态项目工程;树立精品意识,建设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精品工程;积极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加快农业工程与“四荒”资源权属改革进程,保护治理成果,全县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⒉突出发展龙头企业,着力提高经营水平

要认真落实“谁有能力谁当龙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政策,抓住“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带动力”三个关键环节,全面落实《万全县关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服务扶持办法》。要坚持开放引进一批,大力发展一批,嫁接改造一批,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实现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对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重点抓好郭磊庄亚雄脱水蔬菜厂、(河北)中绿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张家口绿野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勤农贸、祥康生态科技、万华天宝鲜食玉米加工、盛隆秸杆等龙头企业的建设。要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年内力争创出—个全省知名品牌。

⒊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继续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要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的生产需要,以种养殖大户、营销大户和土专家为带头人,组建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信息灵通、视野广阔的优势,引导农民进行种、养殖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围绕鲜食玉米加工、燕麦加工、脱毒薯种植、瓜菜加工、大棚猪养殖、柴鸡养殖、机械制造加工等产业,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高素质的农村经济人队伍达到人以上。

⒋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示范作用。大力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

加大教育培训农民的工作力度,要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资源,把撤并的学校建成职业技术学校、乡村成人业校,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满足农民对实用新技术的需求,全年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人数比上年增长;围绕优势特殊产业发展,全年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人数比上年增加;争取每户都有—个科技明白人,使每个新增的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门实用致富技术。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认真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年培训农民工比上年增加。

⒌强化农业对外开放工作,拉动优势产业的发展

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推动贸易农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县农业优势,以开放促项目,以项目带开放,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合接触同优化内部环境结合起来,广泛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在万全聚焦,坚持用开放的思维谋划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思路,用开发的举措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有开放的观念,要解放思想,强化开放就是发展的观念,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二是要有开放的信息,提高开放效率;三是有开放的渠道,要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利用各种关系合人才,抓住一切机遇,拓宽开放渠道;四是要有开放的环境,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环境,吸引投资。

⒍继续抓好“千村经济振兴”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在重点项目上求突破

“千村经济振兴”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工作抓手,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在巩固成果、提高水平、稳定增收上把“千村经济振兴”和“文明生态村”活动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已经出列的贫困村要继续巩固扶贫开发成果,未出列和新列入的个贫困村,要坚持走开发式扶贫路子,重点抓好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周转棚、周转畜、劳务输出等工程。专项资金要捆绑使用,投向贫困村,使扶贫工作整体推进。要坚持以经济强村为龙头,以“两转移一置换”(即农业向工业转移、农村向城镇转移、农民置换成职工)为载体,确保经济强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以上,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以上,带动整个农村经济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要把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在巩固提高第一批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主体意识,紧密结合“村村通”“村村绿”等工程,推进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主街亮化工程和“一建(建沼气池)三改(改水改厕改圈)”。

四、深化四个制度,促进农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⒈完善一制三化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和村民自治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素质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素质。要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领导干部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农村支部换届工作,确保稳妥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活力。

⒉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是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规范农村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不断提高村民自治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认真落实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抓好村务公开工作,规范和完善民主议政日和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完善人民群众建议征集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健全对村务和村干部的监督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注重实效,坚持同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和改善农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⒊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贯彻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监管机制,切实抓好农村财务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力度,提高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对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的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认真贯彻土地承包法,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政策,进一步规范地土流转程序。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妥善化解乡村两级债务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定期督察调度,推动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⒋完善对农业重点工作的责任制度

按照“领导到一线服务,工作在一线落实”的要求,完善落实农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直各单位领导分包农业重点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主体清晰、责任明确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执行责任体系。各部门和各单位也要将农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研究落实执行责任的措施和办法,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格局。要加大调度、督查的力度,强化考核监督,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大的成效。

第四篇: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毛嘴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与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以加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发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

1、粮食总产达到5.8万吨,比增加0.2万吨,其中推广优质稻3.5万亩,稻鸭共育5000亩;

2、棉花面积达到2万亩,与去年持平;

3、油菜面积达到4.2万亩;

4、引进1家规模化农产品龙头企业;

5、新建1-2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基地;

6、继续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模式,改造一批老猪舍,同时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

7、新引进能繁母猪3000头,年末能繁母猪存栏数达到1万头以上,年出栏生猪35万头,比上年增加5万头;

8、新建2个年出笼规模达到5-10万只的养鸡园,年出笼江汉土鸡200万只;

9、植树造林26.9万株,超额完成市级任务;

10、继续推行“以沟渠林权换沟渠疏挖”机制和探索设立挖沟、护林、管路和保洁四位一体的统筹资金,疏挖渠道20公里,完成土方12.6万方;

11、申报及完成3个村改水工作,解决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12、完成600口户型沼气池和150户联户沼气池建设,新居三改配套300户;

13、完成市级计划内的通村公路建设及公路管护;

14、高标准建设三一八国道“一线串珠”的新农村示范带;

1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

三、工作措施及工作重点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把“特色调精、板块调大、链条调长、品牌调响、市场调广”的思路,推进粮棉油、畜禽、水产等优势产业发展。具体工作上要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一是优质粮棉油产业提升工程。粮棉油生产是我镇农民收入的基础。要围绕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等“五化”目标,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集中,加快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施重点突破、优化升级,力争今年全镇建设集中连片优质稻生产基地3.5万亩,基地种植优质稻率达到100%,订单生产率达75%以上,超额完成市机械插秧机购置任务,示范推广水稻机械插秧面积5000亩。棉花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主推鄂杂棉11号,力争单产提高10公斤。油菜面积确保4.2万亩,同比增加0.2万亩,增长5%;总产6814吨,同比增加300吨。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要求,探索把加工企业、供种企业和基地农户联结起来,全面推行订单生产、优价回收。二是畜禽产业壮大工程。以发展“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畜禽产业为目标,以培植畜禽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扩大规模养殖为载体,大力发展壮大生猪、家禽养殖产业,努力解决我镇畜禽业规模不够大、结构不够优、龙头带动不够强、品牌不够响、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实现畜禽业经营产业化、主体专业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服务系列化。今年要以三一八国道和机耕路为轴心,围绕“一个龙头、二个基地、三片发展”引进1家规模化畜禽加工龙头企业,新建1-2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1万头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基地,新引进能繁母猪3000头,年出栏生猪35万头,比上年增加5万头。同时新建2个年出笼规模达到5-10万只的养鸡园,年出笼江汉土鸡200万只。继续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模式,改造一批老猪舍,同时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健全疫病监测体系,全面落实强制免疫措施。鼓励和支持畜禽龙头企业与基地、养殖户联结,推进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水产业扩张工程。积极扩大养殖面积,大力改造精养鱼池,着力推广高效模式,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健康养殖,改善水域环境,推进精深加工,加快推动水产业提档升级。今年全镇要改造精养鱼池和池塘3000亩,发展休闲渔业1000亩,发展虾稻连作1000亩。突出发展龙虾、黄古、青鱼、毛蟹、银鲫、黄鳝等名特优品种,优质鱼比例达到70%以上。

2、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从总体上看,毛嘴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滞后。继续沿袭传统的方法抓农业,农村大量的资源、要素就将处于分散、闲置的状态。只有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第五篇:×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抓住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这个“双增”目标,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围绕“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和“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农业开放,着力抓好科技兴农,立足县情,创新思路,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上新台阶、构建和谐平安新我县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

(一)紧扣一个主题

紧扣农民增收主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从政策的扶持入手,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从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扩大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空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建立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机制,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发展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力,进一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层面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现两大转变

⒈在发展思维上由就农业抓农业向跳出农业抓农业转变。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积极策应党中央的农业发展政策,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产业规划、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统筹考虑,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实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一起抓。

⒉在工作方式上由行政干预向政策推动、提供服务转变。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借助外力和启动内力相结合,经济手段和组织措施相结合,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因素,用市场经济的办理念指导农业。努力改变依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做法,提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农业经济的水平;努力改变直接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做法,提高充分尊重农民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努力改变只重视抓生产的传统做法,提高按照抓生产与抓市场并重的原则来引导农民开拓市场的水平;努力改变凭主观意志办事的传统做法,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三项机制

⒈完善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原汁原味、原原本本交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积极探索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植基地四挂钩,大力提高粮食单产,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切实抓好抗灾物资、资金、技术的准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为粮食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⒉完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积极应对中央的农业扶持政策,加强了解、研究国家投入政策变化,做好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扶贫、水保等方面的争资、争项工作。加强对农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农业资金的整合力度,管好、用好各类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整合农业资源,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建立农业投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个私业主向农业领域投资。

⒊完善农村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农村工作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约束机制、落实机制、督查机制、服务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积极做好考评,对农业农村工作实行科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逐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愿望的农村工作机制。营造各级各部门重心下移、城乡发展互动、所有资源统筹运作的工作体系。

(四)深化四项改革

⒈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两免征”政策,规范整治涉农收费,建立农民负担举报制度,健全和完善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

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全省林改工作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规范程序,依法实施,对全县万亩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进行确权,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到“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确保年内顺利完成林改工作。

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做好四座国有水库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摸底,明晰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管理机制。按照“谁建、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⒋农口下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年内全面完成农业、水务、果业、水保下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点要抓好县畜牧良种场、农科所、渔种场、园艺场四个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按照公益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逐步理顺动物防疫和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

(五)做活五篇文章

&

水、科教、卫生等基础建设。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牛、水产、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推行“参与式”扶贫,提升扶贫开发层次。继续抓好领导干部联系到村到户和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作。健全和完善扶贫培训体系,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村综合脱贫能力。

⒍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基础,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年内全面启动“三清一拆”,积极推进重点村的“三改”工作,突出抓好“空心村”整治,完善村镇规划编制。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逐步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投入,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诚信农户评比活动,努力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紧密结合“十大体系”建设,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高度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快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着力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防疫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业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妥善解决由征地、山林权属纠纷、民事纠纷、计划生育等引发的信访问题,大力推进民事调解进村,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新我县,为农业发展提供稳定基础。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稳定农村干部队伍,为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下载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农业农村2012年工作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模版)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中央一号文件与省、市有关“三农”问题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一、201*年的主要工作201*年,我们紧紧围绕强农惠农富农目标,突出“一统两新”,狠抓重点突破,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开新局。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

    乡镇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乡镇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2005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中央一号文件与省、市有关“三农”问题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5篇模版]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发布时间:2009-03-17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解决“三农”......

    乡镇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xx大、中央一号文件与盛市有关“三农”问题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娶放......

    乡镇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2009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

    2005年×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最终5篇)

    ~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抓住粮食稳......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下一年工作思路

    一、2012年的主要工作 2012年,我们紧紧围绕强农惠农富农目标,突出“一统两新”,狠抓重点突破,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开新局。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