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

时间:2019-05-12 19:4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

第一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

2008级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王倩208020101026

Email:mafa218@163.com

Phone:1368843068

1【摘要】 从2003年起开始的农村新农合医疗试点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给农民带来极大的好处,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障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极关键的方面。本文主要讲我国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发展成就,并从不足方面出发,提出完善该制度的观点和看法,认为政府在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更要加强监管,加大对农民投资,严格监管中简化实施程序,方便农民享受该制度保护的权利,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实惠。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成就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早在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从2003年起,各地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具体的政策实施阶段是:至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到50%,至2008年覆盖率达到80%,至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如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逐渐扩大,中央财政也加大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国家还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以成都为例,自2003年试点推行新农合以来,成都市先后进行了3次政策

调整。目前,成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为每人每年50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筹资10元、政府补助40元。截至2007年年底,成都市共有559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农合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成功举措,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并且相信该好处会继续扩大。

一、新农合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到2007年,73个试点县(市、区)参合农民达到2680.68万人,参合率达到78.18%,补偿农民1983.88万人次,累计补偿7.11亿元,部分试点县(市、区)将慢性病大额门诊纳入了合作医疗统筹范围,有效减轻了患慢性病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同时通过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逐年下降,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逐年提高,参合农民减轻了医疗负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所缓解,满意率达到90%以上。尚未推行新农合的农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表达了强烈的参合愿望。新农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减轻了农民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二、新农合提高了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的效能。

新农合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投入,而且直接把钱投给了参合农民。到2007年,四川省各级财政累计为新农合投入资金9.98亿元。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参合农民看病就医有了一定保障,激活并释放了农民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新农合的统筹补偿方案引导农民到乡村医疗机构就诊,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工作量带动了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向广大农村医疗机构“下沉”,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这种做法跳出了过去政府资金单纯投向“供方”的老路,走出了政府卫生资金投放的一条新路。

三、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有所加强,也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各定点医疗机构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大力改善服务质量,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推行零距离、人性化服务,最大限度方便患者就医。据卫生部门统计,2007年,各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人次均较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新农合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经办机构不断健全,各地

设立了新农合办公室,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优秀人才,并经常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经办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中国广大农民在切实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好处时,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仍要继续探讨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增加农民的利益,所以今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范与完善需要从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设置。在县(区)、乡(镇)独立设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各职能科室。

(二)是明确人员编制,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专门的培养项目,源源不断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输送管理人才。

(三)是明确办公经费来源及各项经费标准,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四)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运行机制。以维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公益服务性质为核心,逐步建立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运行机制。

(五)是建立实用共享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要使参合人员、费用明细、报补信息、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等信息实现实时交换、更新和共享,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监督有力、报销便捷,信息共享”的管理体系逐步确立,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二、扩大筹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

在遵循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下,保证筹资的稳定性,政府门可以充分发挥职能,明确职责,规范投入,确定社会化多元筹资渠道,努力扩大资金来源,完善以政府资助为主的多方筹资体系,建立出资额稳定增长机制。温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三年内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政府这么大手笔地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令人振奋。今后,各级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积极“保墒育苗”;要逐步优化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作到“强筋健骨”;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合医疗”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安全、受益、高效、方便的长效机制。同时鼓励发动企业、社会各界和先富起来的个体工商户等为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募捐。采取一些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统筹或转移支付部分资金,以充实合作医疗基金盘子,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三、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卫生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疗服务供给者行为的规范状况及医疗费用合理控制的状况,基本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和农民的受益状况。对医院行为的规范和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从长远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需要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并适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互助活动和面向农民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其他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实现紧密衔接,贫困农民肯定会较少地利用卫生服务。事实上,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存在这一问题。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衔接方式,保证贫困农民公平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也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加快相关立法,确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的稳定性

在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都是坚持立法先行的原则。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也是按照中国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观念进行的,同样我们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也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方法推行,经过了几年的试点阶段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应当努力进入立法阶段。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依据只是国务院发布的“决定”等文件、部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各地方制定的实施方案等,层次不高,权威性不够。建议通过各种形式的立法,增强利益相关主体的责任,保护各方权益,避免随意性,保障制度有一个正常运行、管理、监督和规范的机制,进而从法律上为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行提供保证,真正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性。要通过立法形式,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和地位,这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议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条例。在此基础上,全国人大待立法条件成熟时制定《农村合作医疗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监管

各地要成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既要对合作医疗具体承办机构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也要对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一方面,要加强对基

金支付情况的审查,防止腐败事件的发生,以收定支,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根据筹资总额,合理确定合作医疗资金的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防止合作医疗基金超支或过多节余。在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上,县、乡、村三级要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联网,明确合作医疗保障的范围、报销额度等,定期公开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以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入合作医疗竞争机制,打破医药垄断。第一,要在合作医疗机构内部形成竞争局面,合理配置合作医疗机构,打破合作医疗机构之间的地域限制,保证农民可以在任何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就医,实现合作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与优化。第二,要在合作医疗外部形成竞争压力,建立和培育非合作医疗机构,发展私人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使之能够提供部分医药服务,打破合作医疗机构提供医药服务的垄断性。

总之,要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然会逐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必将会为保护广大农民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Abstrac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s medical service experiment site which starts from 2003, already has achieved huge achievement.Not only brought the enormous advantage to the farmer, lightened farmer's burden enormously, but also has safeguarded farmer's living standard.To the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building, it was a extremely essential aspect.This article mainly points out that new rural cooperatives medical service system's development’s achievement in our country, and embarks from the insufficient aspect, proposed viewpoint and the view which consummate the system.So I thought that the government must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in the medical syste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nlarges invests to the farmer, and simplifies the implementing procedure in the strict supervis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 farmer’s convenient to enjoy the right that this system can protect.Andmaking the farmer feel personally materially beneft.Key wordsnew rural cooperatives medical service,safeguard,achievement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2]张红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2)4-10.[3]韩连贵.关于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实施方略规章探索.经济研究参考[J].2009,(15),31-41.[4]成都卫生局网(2008年12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 //www.xiexiebang.com/)(2008年9月1日).

第二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摘要: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医疗卫生农民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表明,在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2002年lO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3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lO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始推行。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容

1.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

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1.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原则

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原则。合作医疗资金由政府、集体、农民三方负担,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乡(镇)、村集体给予资金扶持;中央和地区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平衡的原则,既保证这项制度持续有效运行,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原则。

1.2.3筹集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个人每年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相应提高缴费标准。乡镇企业职工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适当扶持。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类型、出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地区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具体补助标准和负担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1.3.1政府支持

政府的作用在早期主要是制定合作医疗的发展政策、宣传和发动群众。

由于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所以,给予合作医疗一定的资金支持是政府的一种责任。在实践中也大多以村为单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举办。

1.3.2集体扶持

农民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对象,不像城镇职工那样有可以归属的工作单位,因此,他们只有依靠最基层的集体组织——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承担着国家和政府管理农村和农民事务的绝大部分职能,故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也同

样离不开农村集体组织的扶持。这种扶持不仅仅是在操作层面上,而且还包含一定的经济支持。

1.3.3自愿参加

自愿参加的原则考虑到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自主权,合作医疗的实施主要靠政府的宣传和动员,让农民充分了解合作医疗的政策和可能带来的福利,在此基础上让农民自主选择。

1.3.4具有互助共济的合作保险性

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合作医疗,交纳的费用和享受的补偿不是完全对等的,村办村管或乡办乡管的合作医疗实现了特定区域内的参加者之闻的相互共济,具有一定的费用分担、风险共担、互助互济等合作保险的特性。

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

从制度设计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以往在农村实施过的历次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4.1政府承担主要筹资责任

对合作医疗,中央政府在以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强调要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和民主监督,但对政府的经济责任从未做出规定,以往的农村合作医疗主要由村集体和农民承担筹资责任,政府财政一般不予直接支持。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衰减,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主要依靠农村集体和农民为主进行筹资就难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开放后历次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均归于失败的教训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先要在合作医疗的筹资制度的设计方面有创新。2002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规定“实行农民个人缴纳、集体扶持和国家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并明确指出,从2003 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给予lO元的补助资金,地方财政的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lO元钱,农民也出lO元钱。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中成为筹资主体之一,并且承担主要的筹资责任。

1.4.2目标主要是减轻农民的大病经济负担

与以往农村合作医疗主要以保“小病”为主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内容之一是大病统筹.基于近年来农户因无力负担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从现实需要的紧迫性出发,政府明确规定实行大病统筹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实际上表明减轻农民的大病经济负担、遏制农村因病致贫和返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将大病统筹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目标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4.3政府是组织制度实施的主体

以往农村合作医疗由村集体和农民筹建,其主要形式是“村办村管”、“村办乡管”和“乡村联办”,乡(镇)及其以上政府不承担合作医疗制度的组织、发动和管理的责任,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由政府推动。省及省以下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管理机构或经办机构,这些机构的人员和办公经费需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这就使得组织和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政府成为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政府系统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它的动员力量和组织力量在推行新制度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要求,政府还承担着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措主要资金来源的重要责任,而且地方政府的筹资责任有下限而无上限,农民和中央政府的筹资水平有明确标准,从而在农民筹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就要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筹资责任。这样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力度事实上成为考核

地方执政绩效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和实施该制度的积极性。

(4)制度实施以县(市)为单位

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是在一个行政村的范围内或乡镇范围内统筹医疗资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以行政村和乡镇为界。新型农村合给予lO元的补助资金,地方财政的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lO元钱,农民也出lO元钱。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中成为筹资主体之一,并且承担主要的筹资责任。

(2)目标主要是减轻农民的大病经济负担

与以往农村合作医疗主要以保“小病”为主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内容之一是大病统筹.基于近年来农户因无力负担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从现实需要的紧迫性出发,政府明确规定实行大病统筹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实际上表明减轻农民的大病经

济负担、遏制农村因病致贫和返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将大病统筹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目标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3)政府是组织制度实施的主体

以往农村合作医疗由村集体和农民筹建,其主要形式是“村办村管”、“村办乡管”和“乡村联办”,乡(镇)及其以上政府不承担合作医疗制度的组织、发动和管理的责任,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由政府推动。省及省以下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管理机构或经办机构,这些机构的人员和办公经费需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这就使得组织和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内容之一,政府成为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政府系统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它的动员力量和组织力量在推行新制度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要求,政府还承担着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措主要资金来源的重要责任,而且地方政府的筹资责任有下限而无上限,农民和中央政府的筹资水平有明确标准,从而在农民筹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就要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筹资责任。这样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力度事实上成为考核

地方执政绩效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具有推动和实施该制度的积极性。

(4)制度实施以县(市)为单位

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是在一个行政村的范围内或乡镇范围内统筹医疗资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以行政村和乡镇为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即使在起步阶段以乡(镇)统筹的,也要逐步向以县(市)统筹过渡。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县一级,打破了乡村界限。通过在更大范围的农民群体共同筹资和县级财政支持,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从而为实现“大病统筹”的政策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5)制度设计上考虑到相关政策的协调

任何一顼制度的顺利实施都需要有协调的制度环境,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常常在执行中遇到政策冲突,例如在过去曾经将合作医疗筹资列为农民不合理负担而予以限制,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改革开放以后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奏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考虑到了与相关政簧的协调性问题,在政策上明确了“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交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从而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三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摘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密切相关,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截至2009年年底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农村居民。“新农合”自从实施以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了许多弊端。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综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般性分析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性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性,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分别把“新农合”制度归入社会保险体系、社会救济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持前两种观点者较多。目前官方没有明确的划分,但从官方对“新农合”的定义来看,侧重于社会救济方面。从“新农合”制度建立的初衷和目的而言,是国家试图通过借助社会保险的形式,实现居民的互助共济,“新农合”应该归类于农村社会救济体系。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实施“新农合”是国家从农村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作出的一项决策,这种政策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而言,还无法做到将13亿人口全部纳入国家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故政府借鉴了保险业的运作模式,通过“大数法则”让农民缴纳一定的经费,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2 “新农合”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于逆向选择问题,目前国内专家的观点普遍比较一致,都认为在“新农合”的参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新农合”实行农民自愿参与原则,即农民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山东大学刘雅静在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问题时认为,由于人们健康水平不同,不同人群面临的疾病风险不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必然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即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合作医疗的潜在参加人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特性,老、弱、病、残者都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因为他们受益的概率更高;年轻健康者因其受益可能性较低,因而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如果任其自愿选择必然是大量健康者不参加,而参加者多为体弱多病者,也就是参保农民都要比未参保农民的身体状况差,长久来看,“新农合”基金必然难以为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2008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2729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8.14亿,参合率为91.5%,提前两年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截至2009年年底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民参合积极性低,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在2003年的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之前我国曾有过两次重建合作医疗的高潮,但都由于投入太少和基层的应付性行为等原因而终于失败。这几起几落的重建工作给农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极大的打击了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心。首先,原有合作医疗制度无政府参与,集体“空壳”使得农民全盘出资,报销=自费,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的“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报销比例”、“转诊程序”等词,短时期内农民无法充分理解,以致大部分农民都处于观望状态。再次,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期望过高,“大病统筹”原则使大多数住院人得不到多少实惠,这也让农民参合积极性大大受挫。最后,大部分农民缺乏风险意识,自我保健观念薄弱。他们存在着“小病能扛,大病没那容易恰巧碰到我”的侥幸心理,不想没病先交钱,尤其年轻人是最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的。

2.2 缺乏有力监督,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有限,长期以来缺乏民主监督的主动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缺乏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支撑,对服务提供者

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缺乏高效制约能力,各种侵蚀问题难以避免。即使大多数地区设置了监督机构,也由于监督模式单一且极不固定等问题成效不大。另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投诉及仲裁机制,医疗纠纷解决渠道有待加强。

2.3 管理成本过高,农民压力增大

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县为单位统一审核报销,统筹层次表面上很低,可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健康状况差异又大,县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管理成本偏高。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县设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在乡镇成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机构人员和办公经费都列入财政预算,极大地增加了县乡政府的财政负担,为了减轻压力,许多县乡政府将部分费用转嫁给卫生机构,而最终又将被循环转嫁给患者。

2.4 资金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据统计,2004年城镇人口约为3.97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人口为8.66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前者是后者的13倍。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危房率达3316%,需要改造建设的乡(镇)卫生院达70%,60%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一些村级诊所只有诸如高压消毒锅、听诊器、血压计等最基础的医疗器械。尽管近几年上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保健需要,从而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

2.5 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因为资金不足,条件差,工资低而无法引进专业卫生人才,没有合理的人才机制,人才来了也留不住。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6%,大专学历人员17.1%,中专学历人员59.5%,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1.8%,以上数据反映出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低。3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畅运作,国家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政

府也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规范性文件。只有在管理上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经办机构和参合患者才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

原农村合作医疗依赖于个人和集体,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合作,这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个人自助共济的原则。农民基于对政府的信任才会有积极性,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诚信服务、取信于民,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政府以民为本,积极参合。

3.3 完善基金筹措机制,减轻农民负担

合理的筹资机制实质就是明确政府、集体、个人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在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收支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自主自愿,确定所需筹资额,并合理划分政府与农户交纳额度。

首先,政府在将医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村合作医疗专项预算资金。其次,政府补助的基金要先到位,“即由地方财政先将合作医疗的补助金筹齐,然后中央财政注入补助金,再凭着已经到位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收缴个人负担部分,让农民感觉到真实可靠”。最后,强调投入机制的多元化,国家通过税收杠杆,鼓励企业、社团等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财产捐助,还可以考虑发行彩券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开筹资渠道。

3.4 完善监督机制,提高会化程度

“小政府,大社会”是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在努力的方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必然需要按照这一原则来构筑自己的运作和监督机制。如成立有农民参加的监督小组,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过程的监督,并且保证实施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定期公告相关信息。让农民代表在选择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鼓励各种社会公共组织和其他服务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作过程,这样可以节约运行成本并且提高运作的效率,调动民众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激情。同时,由于承担有关实施任务的非政府团体或组织有着其自身的利益,从而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和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在方案的设计中也要兼顾各方利益,力争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化。

第四篇:浅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山西省闻喜县人民医院为例

摘要:2006年3月份闻喜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启动了,新农合患者入院三日内在办理住院的窗口办理登记,出院后,结算的同时就可以取到补偿的相关资料,直接领取补偿。

关键字:新农合、补偿、补偿模式、补偿金额、农民

前言: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意外伤害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含义及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含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

1、广泛覆盖、能保尽保;

2、以收定支、收支平衡;

3、资金统筹、总额控制;

4、比例补偿、额度封顶;

5、强化管理、尽管有效;

6、合理定点、方便补偿、补偿便捷。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于2003年起开始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闻喜县人民医院新农合的实施及相关人员的学习

(一)新农合在闻喜县人民医院开始实施

在2006年3月份正式启动了闻喜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闻喜县人民医院是第一批列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

(二)闻喜县人民医院新农合办人员的学习

在市、县新农合办的正确领导下,闻喜县人民医院的新农合办人员认真学习新农合的有关政策,坚决执行新农合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查、核算,做到为参与新农合的农民补偿程序简单化,补偿合理透明化。

(三)全院工作人员的学习

新农合办的工作人员先组织全院各科主任和护士长全体中层领导学习新农合的政策和措施,讲解要求和规范,及每年的新政策新方案,然后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反复熟悉、学习新农合政策和制度及相关规定,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做到人人熟练,各个明白。

四、新农合的补偿模式及筹资标准

(一)筹资标准1、2008年:个人20元、县补助10元、市补助10元、省补助20元、国家补助40元,合计100元;

表一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农民本人其实交的钱并不是很多,虽然他们自己是只交了20元钱,但是按照这个表算下来,他们享受的却是他们交的钱的五倍,这是国家政策的好处,一步步为农民着想,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成功实施。2、2011年:个人30元、县补助27.8元、市补助18.2元、省补助46元、国家补助108元,合计230元;

表二

从表

一、表二对比中,可以发现,农民个人交纳的金额上涨了10元,但各级补贴的金额明显增加,总体金额更是大大增加,比2008年增加了1.3倍。

由此可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为保证农民健康更是大力提供了财政支持,人民交纳的一定税额却是落实到了自己手中,也确实让农民享受到了国家的发展,让其不止是光交钱并不享受国家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体农民的具体体现。

(二)补偿模式

1、补偿模式分类

新农合的补偿分为:门诊补偿和住院补偿

2、门诊补偿

门诊分为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大病门诊。

(1)普通门诊:不设起伏线,每次补偿比例80%,以户为单位年封顶额为家庭参与新农合人数乘以35元;

(2)慢性病门诊:每次费用按60%补偿,每月费用不超过50元,全年累计不超过600元;

(3)大病门诊:每次费用按60%补偿,每月费用不超过350元,全年累计不超过4200元。

从上述三个门诊补偿可以看出,国家为了使农民能更好的享受到政策的优惠,从多个角度来为农民着想,不同程度的门诊,不同的补偿,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农民少花钱,好好的治疗自己的病,使其健康,能够更好的生活。

3、住院补偿

2011年住院:乡镇起伏线100元,补偿80%;县级起伏线300元,补偿70%;市级600元,补偿55%;市外起伏线800元,补偿45%。当年累计最高补偿5万元。

住院补偿也是分种类给予农民补偿,各个等级医院的不同补偿金额也就不同。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国家是希望农民就近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五、闻喜县人民医院关于新农合的宣传

闻喜县人民医院新农合的工作人员按照新农合的规定,在门诊大厅的醒目位置布置新农合的宣传栏目,及时更换;设置每月按期公示栏;在医院每个住院科室醒目的位置,都有新农合有关规定的提示;医院住院科室都有新农合办的工作人员分发的有关新农合补偿规定的范围;住院科室都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药品

目录;有关新农合的新规定,新农合办的工作人员总是及时通知全院各个科室,贴出提示和告知。

六、闻喜县人民医院关于新农合的补偿流程和核算

新农合患者入院三日内在办理住院的窗口办理登记,出院后,结算的同时就可以取到补偿的相关资料,直接领取补偿。闻喜县人民医院新农合办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电脑软件工程师的帮助下,根据新农合的政策和规定,设置了符合新农合的软件程序。凡在闻喜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新农合患者,费用清单里就可以直接显示药品、减产费用是报销或是部分报销或是自负,患者可以随时查看,明白消费,准确结算。

新农合办的工作人员实施清楚结算、明白兑现,以使在医院原有的条件、人员、设施的基础上,使补偿流程更合理、补偿到位更快捷。

七、闻喜县人民医院关于新农合患者的人次及补偿费用

2009年:新农合患者为6950人次,补偿基金费用6387224.23元,慢性病补偿基金63554.8元

闻喜县人民医院每月补偿人数600-800人次,每月补偿费用60-80万元。从这些个数字中可以看出,在闻喜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新农合患者每月的补偿人数很多,补偿的费用也很多,起码解决了一些农民所谓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八、结束语

闻喜县人民医院,是中国中部地区一个县级医院,它的新农合的实施,是中国新农合实施的一个小缩影。由此可见,中国目前新农合的实施是比较成功的,也是绝大多数的农民享受到了国家关于农民健康的政策,是国家关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农卫发[2006]13号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5月)李立清 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关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关于xxx(湖北恩施)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文献综述..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取得的成果.(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大意义.1.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

2.推动了农村医疗保健工作

3.加强了党和国家对基层群众的联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果.1.新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安全稳健运行,农村卫生组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农民健康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xxx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一)政府引导,政策支撑.1.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文件

2.政策鼓励和引导

3.大力进行宣传工作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机制.1.政府组织,自愿参保

2.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

3.多方投资,互助共济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报销流程.1.医院直接报账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报账

3.所需材料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自愿原则,筹资难度大.1.宣传缺乏广度,致使部分农民参与意识不够强

2.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

3.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筹集机制

(二)二三级医院“先付制”,农民支付压力大

1.先付制使农民面临经济压力

2.报销存在滞后性

3.高昂医疗费用仍旧使低收入农民受困

(三)转院审批制度,易增加医患矛盾

1.转院审批制度使参保农民转院困难

2.制度执行过程中易产生医疗纠纷

3.医患矛盾频繁,影响社会安定

(四)政策对慢性病补偿病种较少

1.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花费昂贵

2.小病报销费用较低,致使农民降低参保积极性

3.慢性病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五)市外就医报销过程麻烦,特殊群体医疗负担重

1.异地就医,报销困难

2.在外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员参保存在障碍

3.重症急诊病患市外就医几率大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一)政府主导,强制参保

1.政府制定法律政策

2.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3.宣传引导与法律手段相结合(二)理顺新农合报销体系,实时报销便民

1.简化报销手续

2.提高参保范围

3.对于大病在就医点直接报销

(三)取消转院审批手续,适当降低门诊报销比例

1.取消转院审批手续,方便急诊病患转院和医疗费用报销

2.适当降低门诊报销比例,平衡资金支出

3.在允许范围内,进一步便民利民

(四)开源节流,充实新农合医疗基金 1.开源增资,扩宽投资引资途径

2.尽量避免过度治疗

3.规范资金使用

(五)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开展医疗下乡活动,让更多的医疗资源贴近农民

2.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农村居民健康生活

3.关爱老年人健康,敬老爱老

(六)加强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规范监管机制,配齐监管人员

2.依法加强执业监管

3.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下载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成就及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现“四大突破” 2011-01-10 07:11:52 来源: 上海市政府网 区级统筹,补助提升,实时报销,跨区就医——2010年上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顺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 2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制度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 第1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 一、就医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3......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历程、困境和对策 ----------李瑞明 自2003年开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速度很快,在为部分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公共经济学》期中作业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 06公管一班温伟20061131120 【内容提要】本文先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的背景,接着提出其筹集资金方式以及......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

    2003年,**市被省政府确定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后,**市委、市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及百万农民的重大实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研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研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中,城镇职工主要是以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商业医疗保险这几个方面并存的局面,所以......

    怎样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怎样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试点以来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